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生长激素治疗特发性矮小儿童随访至接近成年终身高的治疗效果分析 被引量:25
1
作者 吴迪 冯国双 巩纯秀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92-97,共6页
目的评价用生长激素治疗的特发性矮小(idiopathic short status,ISS)年长儿随访至接近成年终身高的治疗效果,并分析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随访曾予生长激素治疗、目前已停药并达接近成年终身高的ISS患者。主要评价指标为接近成年终身高标... 目的评价用生长激素治疗的特发性矮小(idiopathic short status,ISS)年长儿随访至接近成年终身高的治疗效果,并分析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随访曾予生长激素治疗、目前已停药并达接近成年终身高的ISS患者。主要评价指标为接近成年终身高标准差积分(near-adult height standard deviation scores,NAHt SDS)与遗传靶身高(target height,TH),也叫父母中位身高(midparent height,MPH),标准差积分(standard deviation scores,SDS)的差值,即△Ht SDS,并分析相关影响因素。结果生长激素治疗初始Ht SDS男女分别为-3.31,-2.86。接近成年终身高Ht SDS分别为-1.98,-1.39。男女患儿接近成年终身高SDS与用药初始SDS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以遗传靶身高Ht SDS为标准,采用非劣效检验分析接近成年终身高与遗传靶身高接近程度,提示ISS男性患儿接近成年终身高低于遗传靶身高,女性患儿接近成年终身高不劣于遗传靶身高。55.7%(59/106例)ISS男性患儿、71.4%(50/70例)ISS女性患儿其接近成年终身高Ht SDS>-2 SD,即达到正常、非矮小身高。这部分人群,男性患儿和女性患儿在<1年和≥1年的疗程内,其接近成年终身高与遗传靶身高Ht SDS相比,均具有非劣效性。采用多重线性回归,以△Ht SDS为因变量,分析性别、用药初始年龄、用药初始Ht SDS、用药初始骨龄、疗程对△Ht SDS的影响。性别、用药初始Ht SDS、疗程对△Ht SDS的影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005,0.000,0.027)。结论本研究ISS年长儿,应用生长激素治疗,大部分可达到正常人群身高。女性患儿、用药初始Ht SDS高、长疗程,有助于其达到或接近遗传靶身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发性矮小 生长激素 接近成年终身高 遗传靶身高 身高标准差积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Gitelman综合征的临床表现和基因变异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李晓侨 李文京 +8 位作者 刘敏 梁学军 吴迪 曹冰燕 苏畅 陈佳佳 秦淼 孟曦 巩纯秀 《医学研究杂志》 2023年第3期127-132,共6页
目的总结Gitelman综合征患儿的临床及基因特点,以提高临床医生对儿童Gitelman综合征的认识和诊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7月~2020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收治的有基因结果的32例Gitelman综合征患儿的临床资料,包括发病及确... 目的总结Gitelman综合征患儿的临床及基因特点,以提高临床医生对儿童Gitelman综合征的认识和诊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7月~2020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收治的有基因结果的32例Gitelman综合征患儿的临床资料,包括发病及确诊年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及基因变异情况。结果32例Gitelman综合征患儿中,男性23例,女性9例;发病年龄为5.000(3.043,7.628)岁,确诊年龄为8.776±3.528岁;确诊时身高标准差值(H-SDS)为-1.460±1.307SD;临床表现依次是肌肉无力46.9%(15/32),身材矮小37.5%(12/32),手足搐搦25.0%(8/32),多饮多尿21.9%(7/32),呕吐21.9%(7/32),腹痛和肢体麻木均为6.3%(2/32),恶心、四肢酸痛为3.1%(1/32)。实验室检查:100%患儿血钾降低,62.5%(20/32)血镁降低。血钾最低值为2.208±0.432mmol/L,血镁最低值为0.667±0.121mmol/L。血浆肾素(卧位)为12.860±7.239ng/(ml·h),血管紧张素(卧位)为536.500(235.200,700.100)pg/ml,醛固酮(卧位)为21.510(17.705,148.820)mg/L。24h尿钾为2.580±0.800mmol/(kg·24h),24h尿钙为0.020(0.010,0.055)mmol/(kg·24h),其中,血氯及24h尿钙在男女患儿中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分别为0.048和0.035)。32例患儿共检出36种不同SLC12A3变异,仅1例患儿为纯合,27例为复合杂合变异;3例患儿仅发现1个变异,1例患儿为多杂合变异。33.3%为新发变异(12/36),无义变异1例,剪切变异8种,移码变异7种,错义变异20种,最常见变异位点为p.D486N,见于31%(10/32)的患儿。所发现的变异形式在发病年龄、血电解质及肾素和血管紧张素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24h尿钾在剪切变异组较移码变异或无义变异组更高(2.338±0.718 vs 3.227±0.477,P=0.019)。结论Gitelman综合征发病年龄可在婴幼儿期,身材矮小是儿童Gitelman综合征的主要临床表现之一,p.D486N是最常见的变异位点。Gitelman综合征患者的基因变异和临床表现异质性很大,24h尿钾在移码或无义变异组与剪切变异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ITELMAN综合征 儿童 SLC12A3基因 基因变异 基因型-表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白血病治疗与儿童及青少年患者远期卵巢功能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3
作者 吴树青 何红波 +2 位作者 李文京 张瑞东 于皎乐 《国际儿科学杂志》 2024年第1期6-11,共6页
急性白血病(acute leukemia,AL)是儿童及青少年时期常见的血液系统恶性肿瘤。化疗是目前临床上AL主要的治疗方式。造血干细胞移植、靶向治疗、免疫治疗等疗法也为难治/复发患者的生存带来更大的希望。化疗药物、放疗、靶向和免疫药物在... 急性白血病(acute leukemia,AL)是儿童及青少年时期常见的血液系统恶性肿瘤。化疗是目前临床上AL主要的治疗方式。造血干细胞移植、靶向治疗、免疫治疗等疗法也为难治/复发患者的生存带来更大的希望。化疗药物、放疗、靶向和免疫药物在进行临床应用的同时,会在其他非靶系统产生不良反应,其中对生殖系统的不良作用可能导致患者面临无法生育的困境,降低长期生存质量。随着AL患者生存率不断地提升,需明确不同治疗方案对性腺功能的影响,针对性进行改进与预防,促使患者生存质量随着生命长度的延长而同步提高。该文旨在综述AL治疗对女性儿童及青少年患者卵巢功能的影响,为临床白血病患者远期生殖保护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白血病 儿童及青少年 化疗 造血干细胞移植 卵巢功能
原文传递
儿童及青少年糖尿病综合管理 被引量:10
4
作者 魏丽亚 曹冰燕 +1 位作者 孟曦 巩纯秀 《中国实用内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34-39,44,共7页
儿童及青少年糖尿病患者人群在不断增加,随经济发展,治疗手段越来越多,如何进一步改善患者的血糖控制状况,延缓或者避免糖尿病相关慢性并发症,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及预后,需要不断探索新的综合管理模式。文章从"5驾马车"各个方... 儿童及青少年糖尿病患者人群在不断增加,随经济发展,治疗手段越来越多,如何进一步改善患者的血糖控制状况,延缓或者避免糖尿病相关慢性并发症,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及预后,需要不断探索新的综合管理模式。文章从"5驾马车"各个方面介绍如何制定个体化的综合管理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糖尿病 综合管理 个体化
原文传递
儿童糖尿病的葡萄糖监测 被引量:8
5
作者 曹冰燕 巩纯秀 《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0期1534-1536,共3页
血糖监测是指导医学营养治疗和运动强度与时间、有效预防低血糖和调整胰岛素等治疗方案的工具,是糖尿病综合治疗的重要部分。连续葡萄糖监测(CGM)作为自我血糖监测的补充,能减少糖尿病儿童低血糖发生率及低血糖的持续时间,另外,家长及... 血糖监测是指导医学营养治疗和运动强度与时间、有效预防低血糖和调整胰岛素等治疗方案的工具,是糖尿病综合治疗的重要部分。连续葡萄糖监测(CGM)作为自我血糖监测的补充,能减少糖尿病儿童低血糖发生率及低血糖的持续时间,另外,家长及患儿的满意度高,故越来越多地应用于糖尿病儿童。但是,目前的研究和临床经验得出,还不能完全在儿童中仅依靠CGM值进行治疗调整,强大的糖尿病教育、培训和支持是保证CGM最佳实施和持续使用所必需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儿童 自我血糖监测 连续葡萄糖监测
原文传递
基于地塞米松抑制试验的原发性色素性结节样肾上腺皮质病鉴别诊断切点探讨 被引量:1
6
作者 苗新宇 林璐 +14 位作者 李乐乐 陈康 吕朝晖 巴建明 裴育 谷伟军 杜锦 王先令 郭清华 臧丽 李一君 闫文华 李春霖 母义明 窦京涛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679-684,共6页
目的通过比较原发性色素性结节样肾上腺皮质病(PPNAD)、原发性双侧肾上腺大结节增生(PBMAH)和肾上腺皮质腺瘤(ADA)三种疾病的地塞米松抑制试验后尿游离皮质醇变化比值,探讨PPNAD患者的鉴别诊断切点。方法收集2008年1月-2020年12月于解... 目的通过比较原发性色素性结节样肾上腺皮质病(PPNAD)、原发性双侧肾上腺大结节增生(PBMAH)和肾上腺皮质腺瘤(ADA)三种疾病的地塞米松抑制试验后尿游离皮质醇变化比值,探讨PPNAD患者的鉴别诊断切点。方法收集2008年1月-2020年12月于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住院病理明确诊断为PPNAD(7例)、PBMAH(31例)及ADA(13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以患者小剂量地塞米松抑制试验(LDDST)和大剂量地塞米松抑制试验(HDDST)抑制后24 h尿游离皮质醇(24 h UFC)与抑制前(基线)24 h UFC比值(post UFC/pre UFC)为检测变量,以是否为PPNAD为状态变量,寻找鉴别诊断PPNAD的最佳切点。结果PPNAD、PBMAH及ADA三组患者基线及LDDST、HDDST后血皮质醇(F)水平均明显升高,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水平均受抑制,且PBMAH组基线及HDDST后ACTH水平最高,ADA组ACTH水平最低(P<0.05);三组患者基线24 h UFC均明显升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PBMAH、ADA组比较,PPNAD组患者LDDST post UFC/pre UFC[1.88(1.39,2.59)]明显高于PBMAH组[1.13(0.82,1.37),P=0.001]及ADA组[1.11(0.70,1.49),P=0.003],且HDDST抑制后的post UFC/pre UFC[2.31(1.23,3.08)]亦高于PBMAH组[1.22(0.94,1.63),P=0.004]及ADA组[1.39(1.08,1.53),P=0.008]。与PBMAH、ADA组比较,PPNAD组患者LDDST中post UFC/pre UFC诊断切点为1.385,敏感度为85.7%,特异度为71.5%;HDDST中post UFC/pre UFC诊断切点为2.290,敏感度为57.1%,特异度为95.0%。结论地塞米松抑制试验post UFC/pre UFC切点对PPNAD患者鉴别诊断具有重要临床价值;当LDDST中post UFC/pre UFC为1.385以上,HDDST中post UFC/pre UFC为2.290以上可能诊断为PPNA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上腺疾病 库欣综合征 原发性色素性结节样肾上腺皮质病 地塞米松抑制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强调儿童糖尿病综合管理的私人订制理念 被引量:5
7
作者 巩纯秀 《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0期1536-1540,共5页
儿童糖尿病是一种罕见的慢性疾病,但最近的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全世界范围内呈现上升趋势。如何在糖尿病综合管理原则的基础上实施个体化,最终使血糖达标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是治疗的目标。在儿童中正确对待和利用好胰岛素新剂型、新的血糖... 儿童糖尿病是一种罕见的慢性疾病,但最近的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全世界范围内呈现上升趋势。如何在糖尿病综合管理原则的基础上实施个体化,最终使血糖达标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是治疗的目标。在儿童中正确对待和利用好胰岛素新剂型、新的血糖监测技术等需要整合各个方面的信息,进行综合决策。现就如何在糖尿病综合管理基础上实现个体化进行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儿童 综合管理 个体化
原文传递
黏多糖贮积症Ⅱ型的诊断及治疗进展 被引量:1
8
作者 巩纯秀 李晓侨 《医学研究杂志》 2021年第6期1-5,共5页
黏多糖贮积症Ⅱ型(MPSⅡ)是一种溶酶体贮积症,为X连锁的单基因遗传病,其是由于体内缺乏艾杜糖醛酸-2-硫酸酯酶(iduronate-2-sulfatase,IDS),从而导致糖胺聚糖(glycosaminoglycans,GAG)在溶酶体中的积累。随着GAG在组织细胞内的逐渐沉积... 黏多糖贮积症Ⅱ型(MPSⅡ)是一种溶酶体贮积症,为X连锁的单基因遗传病,其是由于体内缺乏艾杜糖醛酸-2-硫酸酯酶(iduronate-2-sulfatase,IDS),从而导致糖胺聚糖(glycosaminoglycans,GAG)在溶酶体中的积累。随着GAG在组织细胞内的逐渐沉积,导致各个脏器功能受损。儿童患者发病年龄不同,症状复杂,早诊早治才能更好地控制病情。本文主要介绍MPSⅡ近年来的诊断及治疗进展,为临床医生提供更好的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黏多糖贮积症Ⅱ型 IDS 基因 艾杜糖醛酸-2-硫酸酯酶缺乏症 诊断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20单倍剂量不足合并甲基丙二酸血症1例及文献复习
9
作者 杨威 毋盛楠 +5 位作者 郝会民 杨海花 王小红 陈永兴 苏畅 卫海燕 《罕少疾病杂志》 2023年第4期15-17,共3页
A20单倍剂量不足(HA20)是一种由肿瘤坏死因子α诱导蛋白3(TNFAIP3)基因功能缺失性变异导致的一种罕见的早发性自身炎症及自身免疫性疾病,临床罕见,容易误诊;甲基丙二酸血症(MMA)是一种常见的有机酸血症,该病具有较高的病死率和致残率,... A20单倍剂量不足(HA20)是一种由肿瘤坏死因子α诱导蛋白3(TNFAIP3)基因功能缺失性变异导致的一种罕见的早发性自身炎症及自身免疫性疾病,临床罕见,容易误诊;甲基丙二酸血症(MMA)是一种常见的有机酸血症,该病具有较高的病死率和致残率,对患儿危害巨大。现报道1例HA20同时合并MMA患儿的临床诊疗及遗传学特点,并通过文献复习,总结HA20的临床特征、治疗、预后及MMA的诊治,以期提高临床医生对于HA20及MMA的认识,并对疾病诊治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20单倍剂量不足 甲基丙二酸血症 HA20 TNFAIP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促黑皮素原基因Arg222Trp位点变异的肥胖儿童1例
10
作者 高新颖 巩纯秀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5期1944-1945,共2页
本文报道一例因“自幼肥胖,加重2年”就诊的10岁10个月男童。患儿早发肥胖,食欲旺盛,无肾上腺皮质激素缺乏及异常皮肤表型,无嗜睡、视野缺损及多饮多尿等下丘脑综合征的表现。其母亲及姥姥有儿童期肥胖病史。基因检测结果为促黑皮素原(P... 本文报道一例因“自幼肥胖,加重2年”就诊的10岁10个月男童。患儿早发肥胖,食欲旺盛,无肾上腺皮质激素缺乏及异常皮肤表型,无嗜睡、视野缺损及多饮多尿等下丘脑综合征的表现。其母亲及姥姥有儿童期肥胖病史。基因检测结果为促黑皮素原(POMC)基因c.664A>T(p.Arg222Trp)杂合变异,变异来源于母亲,目前尚无该位点变异的报道。治疗以调整生活方式为主,但随访1年后患儿仍食欲旺盛,干预效果欠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肥胖症 促黑皮素原基因 变异 儿童
原文传递
良性肾上腺源性库欣综合征临床特点比较分析
11
作者 苗新宇 林璐 +14 位作者 李乐乐 窦京涛 陈康 吕朝晖 巴建明 裴育 谷伟军 杜锦 郭清华 王先令 臧丽 李一君 闫文华 李春霖 母义明 《中国实用内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34-139,共6页
目的比较分析具有显性库欣综合征临床表现的肾上腺皮质腺瘤(ADA)、双侧肾上腺大结节增生(BMAH)和原发性色素性结节样肾上腺皮质病(PPNAD)患者临床特点,为临床鉴别诊断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2020年于解放军总医院住院明确诊断为... 目的比较分析具有显性库欣综合征临床表现的肾上腺皮质腺瘤(ADA)、双侧肾上腺大结节增生(BMAH)和原发性色素性结节样肾上腺皮质病(PPNAD)患者临床特点,为临床鉴别诊断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2020年于解放军总医院住院明确诊断为ADA患者86例、BMAH患者23例、PPNAD患者7例的临床资料。结果(1)三组患者BMAH组年龄最大,平均(51.7±9.5)岁,ADA次之,PPNAD组就诊年龄最小,平均(19.9±5.7)岁。ADA、PPNAD组患者女性居多,BMAH患者男女比例相当。(2)临床表现方面,PPNAD组紫纹最多(71.4%),多血质、瘀斑、满月脸、向心性肥胖及皮肤变薄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合并症方面,BMAH组糖代谢异常和血脂紊乱患者最多(分别为87.0%、68.2%),三组患者均合并较高比例的骨质疏松或低骨量(>75%)。BMAH组收缩压、糖化血红蛋白、血甘油三酯及血钠水平更高(P<0.05);三组患者均存在明显胰岛素抵抗。(4)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皮质醇(F)水平,三组患者基线血ACTH均明显受抑制,血F及24 h尿游离皮质醇(UFC)显著升高,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PNAD组小、大剂量地塞米松抑制试验后24 h UFC水平较基线显著升高(P<0.05)。结论良性非ACTH依赖性显性库欣综合征中,BMAH就诊年龄最大,合并代谢紊乱最多,PPNAD就诊年龄最小,具有小、大剂量地塞米松抑制试验后24 h UFC显著升高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库欣综合征 非ACTH依赖 皮质腺瘤 双侧肾上腺大结节增生 原发性色素性结节样肾上腺皮质疾病
原文传递
Ras-MAPK通路中HRAS基因致病变异所致Costello综合征一例 被引量:1
12
作者 李晓侨 李文京 巩纯秀 《中华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959-960,共2页
1例Costello综合征患儿女,3月龄,因体重下降就诊.经查体及相关基因检测发现患儿HRAS基因杂合变异:c.34G>A(p.G12S),此变异为已报道致病变异,但患儿父母及哥哥外周血样本中未见该变异,确诊为Costello综合征.
关键词 患儿父母 MAPK通路 基因检测 COST 体重下降 综合征 外周血
原文传递
伴KMT2D基因新发变异的Kabuki综合征患儿1例 被引量:1
13
作者 张贝贝 范丽君 +1 位作者 刘莹 巩纯秀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56-157,共2页
本研究报道1例典型的KMT2D基因新发截短性致病变异(变异位点为c.849delG,p.Asn284MetfsTer20)导致的Kabuki综合征(KS),并随访了患者生长激素治疗效果,提示生长激素治疗可以一定程度地改善KS患者的身高问题。
关键词 Kabuki综合征 发育迟缓 特殊面容 生长激素治疗
原文传递
伴有肌张力障碍表现的Costello综合征一例
14
作者 李晓侨 苏畅 +1 位作者 吴迪 巩纯秀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2期1759-1760,共2页
10月龄男婴,因生长发育迟缓伴肌张力障碍收入院,伴有特殊面容。经过二代测序及家系一代验证,在HRAS基因发现一个已知杂合突变c.34G>T(p.G12C),确诊为Costello综合征(CS),未在父母外周血中检测到该突变。
关键词 肌张力障碍 Costello综合征 HRAS基因变异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