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群β溶血性链球菌药敏试验及大环内酯类抗生素耐药基因检测 被引量:12
1
作者 马耀玲 杨永弘 +3 位作者 梁云梅 俞桑洁 袁林 沈叙庄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CAS 2008年第5期338-342,共5页
目的研究我国儿科A群β溶血性链球菌(GAS)临床分离株抗菌药物敏感性情况。方法收集5所儿童医院2005—2006年222株GAS感染的临床菌株,采用琼脂稀释法测定11种抗菌药物的MIC值;诱导试验分析大环内酯类抗生素耐药表型;PCR检测大环内酯类抗... 目的研究我国儿科A群β溶血性链球菌(GAS)临床分离株抗菌药物敏感性情况。方法收集5所儿童医院2005—2006年222株GAS感染的临床菌株,采用琼脂稀释法测定11种抗菌药物的MIC值;诱导试验分析大环内酯类抗生素耐药表型;PCR检测大环内酯类抗生素耐药基因ermB、ermTR和mefA。结果分离株对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和克林霉素耐药率在93.69%~98.65%,MIC90>512mg/L;对四环素的耐药率为94.14%;对青霉素、头孢他啶的敏感率高达100%。分离株大环内酯类抗生素耐药以耐大环内酯类、林可酰胺类和链阳性菌素B表型(cMLS)为主,占99.04%,iMLS表型仅2株,未检测到M型;ermB、ermTR和mefA阳性率分别为94.71%、2.89%和0。结论所测儿科GAS感染流行菌株对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和克林霉素耐药率高,主要耐药机制为ermB编码的23SrRNA甲基化酶导致靶位改变,青霉素类和头孢菌素类抗生素是治疗我国GAS感染首选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链球菌 大环内酯类 表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族链球菌表面蛋白LrrG的分段表达及其免疫原性和功能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于丽华 沈叙庄 +3 位作者 孔庆利 王冠 薛冠华 杨永弘 《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983-987,共5页
目的研究LrrG蛋白不同片段的免疫原性及保护功能,为B族链球菌(GBS)蛋白疫苗及组分疫苗的研究奠定基础。方法采用生物信息学的方法预测LrrG蛋白的抗原表位,结合该蛋白的一级结构特征构建3个多肽片段(Gn、Gr、Gc)并重组表达;通过... 目的研究LrrG蛋白不同片段的免疫原性及保护功能,为B族链球菌(GBS)蛋白疫苗及组分疫苗的研究奠定基础。方法采用生物信息学的方法预测LrrG蛋白的抗原表位,结合该蛋白的一级结构特征构建3个多肽片段(Gn、Gr、Gc)并重组表达;通过免疫动物及萃取组织液检测其免疫原性;体外调理吞噬试验检测各多肽片段的保护功能。结果成功构建和表达纯化了Gn、Gr、Gc多肽片段,且3个多肽片段均可在小鼠血清诱导产生较高水平的特异性IgG抗体,Gn免疫原性好于Gr、Gc。Gr、Gc30腭剂量的免疫原性均好于其10μg和50μg剂量。除了Gr在肺、直肠组织产生的IgA抗体有较明显升高外,Gn、Gc对黏膜及血清IgA无明显刺激作用。体外调理吞噬试验表明3个多肽片段的抗体均具有促进吞噬细胞对GBS的吞噬功能。Gr、Gc的调理吞噬活性高于Gn,与B细胞表位预测结果相符。结论重组多肽片段均具有较强的免疫原性,在一定免疫剂量范围内,血清特异性IgG水平呈剂量依赖关系;皮下免疫对黏膜免疫影响不大;调理吞噬作用可能是LrrG蛋白具有保护作用的机制,3个多肽片段均具有潜在保护作用,支持将其作为GBS蛋白疫苗及组分疫苗的候选成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族链球菌 免疫原性 调理吞噬 疫苗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