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重型血友病A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现状分析
1
作者 甄英姿 陈振萍 +5 位作者 刘国青 王春立 艾迪 吴心怡 迟巍 吴润晖 《中国小儿血液与肿瘤杂志》 CAS 2024年第4期264-268,共5页
目的探索和总结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置管(PICC)在重型血友病治疗中的经验。方法回顾性收集2020年1月-2023年12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接受PICC的重型血友病A儿童的基本信息,电话询问其目前治疗现状及PICC并发症情况。结果... 目的探索和总结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置管(PICC)在重型血友病治疗中的经验。方法回顾性收集2020年1月-2023年12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接受PICC的重型血友病A儿童的基本信息,电话询问其目前治疗现状及PICC并发症情况。结果共纳入76例重型血友病A患儿,中位年龄4.2(2.3-5.8)岁,共安装123次PICC。安装PICC前,有17.1%(13/76)的患儿开展了家庭治疗;安装后,84.2%(64/76)的患儿进行了家庭治疗。有7.9%(6/76)的患儿出现导管位置改变,10.5%(8/76)出现导管阻塞,39.5%(30/76)出现贴膜下以及贴膜周围皮肤皮疹,2例患儿出现导管相关血栓,5例自行将PICC导管拔除,7例出现导管相关感染。结论重型血友病A患儿PICC置入后,置管局部皮疹、导管堵塞、导管滑脱、导管血栓及导管相关感染等并发症较常发生,应充分考虑多种因素,为其建立最适合的血管通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友病 儿童 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 并发症 家庭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友病儿童运动现状及出血预防策略研究进展
2
作者 艾迪 吴润晖 《中国小儿血液与肿瘤杂志》 2025年第1期74-77,共4页
血友病主要临床表现为自发性出血或轻微外伤后难以止血。由于对出血的恐惧等多种因素,血友病儿童的运动能力常常受限。然而,血友病患者参与运动不仅能增强肌肉和关节的强健与灵活性,降低出血风险,还对心理健康和社会融合有着积极影响。... 血友病主要临床表现为自发性出血或轻微外伤后难以止血。由于对出血的恐惧等多种因素,血友病儿童的运动能力常常受限。然而,血友病患者参与运动不仅能增强肌肉和关节的强健与灵活性,降低出血风险,还对心理健康和社会融合有着积极影响。本文综述了血友病患儿参与体育活动的现状,探讨了运动对血友病儿童身心健康的积极作用,并分析了在预防性治疗的支持下如何安全地进行体育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血友病 运动 预防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血友病家庭治疗需求及影响因素的调查分析
3
作者 李丹 王春立 +2 位作者 吴心怡 吴润晖 刘国青 《重庆医学》 CAS 2024年第21期3300-3304,3311,共6页
目的调查儿童血友病家庭治疗需求现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法,选取2023年6-7月在血友之家(web.bjxueyou.cn)登记在册的血友病患儿家长为研究对象,以手机短信推送电子问卷的形式进行调查,分析儿童血友病家庭治疗需求及影... 目的调查儿童血友病家庭治疗需求现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法,选取2023年6-7月在血友之家(web.bjxueyou.cn)登记在册的血友病患儿家长为研究对象,以手机短信推送电子问卷的形式进行调查,分析儿童血友病家庭治疗需求及影响因素。结果共430例血友病患儿家长填写问卷,回收有效问卷409份,有效回收率为95.12%。家庭治疗需求中,血友病患儿急救管理需求389例(95.11%),疼痛管理需求386例(94.38%),出血健康教育需求383例(93.64%),血管保护需求382例(93.40%),血友病患儿疾病及治疗相关记录需求380例(92.91%),血友病患儿心理护理需求375例(91.69%),家庭治疗基础知识需求369例(90.22%),自我注射相关操作需求362例(88.51%),日常生活指导需求360例(88.02%)。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家庭月收入10000~<15000元(OR=4.297)、家庭月收入≥15000元(OR=12.698)、疾病严重程度为重度(OR=3.609)是儿童血友病家庭治疗需求的正向促进因素(P<0.05),父母文化程度为本科及以上(OR=0.186)、给药工具为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术(PICC)或输液港(OR=0.113)是儿童血友病家庭治疗需求的负向干预因素(P<0.05)。结论血友病患儿家庭治疗需求较高,要依据不同患儿的家庭特征进行定向健康教育,以提高家庭治疗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血友病 家庭治疗 需求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诊治过程曲折的获得性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1例
4
作者 杨碧熙 高慧霞 +2 位作者 傅玲玲 苏建 吴润晖 《中国小儿血液与肿瘤杂志》 CAS 2024年第4期272-275,284,共5页
病例报告患儿女,13岁,2024年2月主因“月经量增多伴皮肤瘀斑7个月”入院。现病史:7个月前患儿无明显诱因出现月经量增多且经期延长,伴皮肤瘀点、瘀斑及头晕、乏力等不适。就诊于当地医院,查血常规示白细胞(Wbc)6.6×10^(9)/L,血红蛋... 病例报告患儿女,13岁,2024年2月主因“月经量增多伴皮肤瘀斑7个月”入院。现病史:7个月前患儿无明显诱因出现月经量增多且经期延长,伴皮肤瘀点、瘀斑及头晕、乏力等不适。就诊于当地医院,查血常规示白细胞(Wbc)6.6×10^(9)/L,血红蛋白(Hb)87g/L,血小板(Plt)1×10^(9)/L;骨髓涂片示骨髓增生活跃,巨核细胞增多伴成熟障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骨髓增生活跃 经期延长 骨髓涂片 皮肤瘀点 皮肤瘀斑 病例报告 现病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滤泡辅助性T细胞和滤泡调节性T细胞在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中的作用
5
作者 卫嘉 王志法 陈振萍 《血栓与止血学》 2024年第6期296-302,共7页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mmune thrombocytopenia,ITP)是较为常见的自身免疫性出血性疾病,虽然其发病机制尚未明晰,但细胞免疫失衡在其发病中发挥重要作用。滤泡辅助性T细胞(T follicular helper cells,Tfh cells)和滤泡调节性T细胞(T foll...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mmune thrombocytopenia,ITP)是较为常见的自身免疫性出血性疾病,虽然其发病机制尚未明晰,但细胞免疫失衡在其发病中发挥重要作用。滤泡辅助性T细胞(T follicular helper cells,Tfh cells)和滤泡调节性T细胞(T follicular regulatory cells,Tfr cells)在B细胞活化增殖、高亲和力抗体产生等方面发挥相反作用,二者之间的平衡对维持免疫激活和免疫耐受之间的平衡至关重要。ITP患者体内存在Tfh细胞和Tfr细胞比例的失衡,调节二者之间的平衡为ITP的治疗提供了新靶点。本文将就Tfh细胞和Tfr细胞在ITP中的作用进行综述,以期更好的理解相关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滤泡辅助性T细胞 滤泡调节性T细胞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免疫抑制联合艾曲泊帕治疗儿童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的预后因素分析
6
作者 傅玲玲 杨碧熙 +3 位作者 李红敏 王瑞欣 陈慧 马洁 《中华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196-1201,共6页
目的分析儿童初治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SAA)应用艾曲泊帕联合免疫抑制(IST)和单用IST的疗效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队列研究。选择2017年3月至2020年5月在北京儿童医院初治并应用IST治疗的124例SAA患儿为研究对象,收集入组时临床特征... 目的分析儿童初治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SAA)应用艾曲泊帕联合免疫抑制(IST)和单用IST的疗效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队列研究。选择2017年3月至2020年5月在北京儿童医院初治并应用IST治疗的124例SAA患儿为研究对象,收集入组时临床特征、实验室检查和预后等数据。根据治疗方案是否在IST基础上联用艾曲波帕分为艾曲泊帕联合IST组(简称艾曲泊帕组)和单用IST组,应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两组患儿治疗6个月时的疗效影响因素,并分析艾曲泊帕组随访末期时的疗效影响因素。结果艾曲泊帕组75例,男45例、女30例,诊断时年龄为5.9(3.5,8.5)岁;单用IST组49例,男23例、女26例,诊断时年龄为6.2(4.4,8.8)岁。艾曲泊帕组治疗前淋巴细胞绝对计数明显低于单用IST组[1.1(0.4,1.6)×10^(9)比2.1(1.4,2.8)×10^(9)/L],网织红细胞绝对值计数(ARC)明显高于单用IST组[26.9(8.7,54.2)×10^(9)比9.5(4.0,19.0)×10^(9)/L](均P<0.05)。6个月时艾曲泊帕组中有反应组与无反应组相比,治疗前血红蛋白[69(61,78)比64(59,68)g/L]、血小板计数[10(6,16)×10^(9)比6(3,8)×10^(9)/L]、ARC[34.0(15.8,57.3)×10^(9)比6.5(4.6,16.8)×10^(9)/L]及治疗后对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的反应率[82.4%(47/57)比9/1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二分类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显示ARC(OR=1.09,95%CI 1.02~1.18)和中性粒细胞计数(OR=0.00,95%CI 0.00~0.89)是艾曲泊帕组治疗6个月总反应的独立影响因素,ARC也是艾曲泊帕组随访末期完全反应的独立影响因素(OR=1.04,95%CI 1.01~1.07)。结论治疗前血细胞计数及治疗后对G-CSF的反应为艾曲泊帕联合IST治疗总反应的影响因素。治疗前ARC越高,应用艾曲泊帕联合IST获得反应及完全反应的可能性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贫血 再生障碍性 儿童 预测
原文传递
脚踏实地 励志笃行
7
作者 王天有 《中华儿科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共1页
2024年,中华儿科杂志砥砺前行,在日臻完善中追求卓越。中华儿科杂志与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合作,积极推进儿科诊治临床规范的制订,致力于形成行业标准,重点刊发反映儿科常见病、疑难病诊治能力的新技术、新方案,为促进儿科疾病治疗的标... 2024年,中华儿科杂志砥砺前行,在日臻完善中追求卓越。中华儿科杂志与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合作,积极推进儿科诊治临床规范的制订,致力于形成行业标准,重点刊发反映儿科常见病、疑难病诊治能力的新技术、新方案,为促进儿科疾病治疗的标准化、推动儿科学科发展而努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儿科杂志 中华医学会 儿科疾病 儿科学分会 行业标准 临床规范 儿科常见病 标准化
原文传递
北京市房山区617名小学生铁缺乏症调查 被引量:1
8
作者 刘盛辉 丁学勤 +1 位作者 张美玉 刘世颖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187-187,共1页
关键词 儿童 铁缺乏症 流行病学 调查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