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干预时间对结直肠癌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效果
1
作者 刘学恩 徐国栋 +1 位作者 胡奇志 李建超 《血管与腔内血管外科杂志》 2025年第3期404-407,428,共5页
目的比较不同干预时间对结直肠癌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DVT)的预防效果。方法收集2023年10月至2024年7月北京市和平里医院收治的184例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启动针对下肢DVT预防措施的时间将患者分为早期组和对照组,每组92例。... 目的比较不同干预时间对结直肠癌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DVT)的预防效果。方法收集2023年10月至2024年7月北京市和平里医院收治的184例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启动针对下肢DVT预防措施的时间将患者分为早期组和对照组,每组92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相关指标和术后住院期间治疗结局,主要观察指标为术后住院期间下肢DVT的发生情况。结果早期组患者术中低体温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患者,手术持续时间短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住院期间,早期组患者下肢DVT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出院前凝血酶原时间、出院前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以及术后住院期间出血的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干预可以明显降低结直肠癌患者术后住院期间下肢DVT的发生率,同时不增加出血风险,值得临床推广和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预时间 早期干预 结直肠癌 手术 下肢深静脉血栓 预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型猪实验验证内镜逆行新视野的临床安全性及有效性
2
作者 匡哲 李鹏 +6 位作者 金大庆 张永潮 郭慧丽 张宇飞 贺光琳 孙国锋 贺渊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CAS 2024年第1期14-18,共5页
目的:应用小型猪验证内镜逆行新视野的临床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选取6只活体小型猪作为研究对象,选用内镜逆行新视野(ERNV)。评价其操作性能、图像质量并记录术中和术后并发症。评估实验动物能否全部完成相关内镜检查。验证ERNV的操作... 目的:应用小型猪验证内镜逆行新视野的临床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选取6只活体小型猪作为研究对象,选用内镜逆行新视野(ERNV)。评价其操作性能、图像质量并记录术中和术后并发症。评估实验动物能否全部完成相关内镜检查。验证ERNV的操作性能及能否顺利通过十二指肠镜进入胆管,明确注水、吸引及器械通道是否通畅。分析胆道镜图像清晰度、颜色分辨率,有无图像变形及失真,能否准确评估管腔内情况及清晰观察黏膜表面情况。观察检查过程中无出血、穿孔等操作性损伤,以及呼吸抑制、心脏骤停等不良事件。观察术后所有猪存活状态及有无不良反应。结果:6只小型猪胆道镜均成功置入胆管内,该产品操作性能较佳,可顺利通过十二指肠镜进入胆管,其注水、吸引及器械通道相对通畅。此外,内镜图像较为清晰、颜色分辨率较佳,且无变形和失真,可实现对管腔内情况的准确评估,较为清晰地观察黏膜表面情况。所有小型猪均未发生胆管狭窄或扩张,胆管黏膜较为光滑,无充血水肿,无黏膜血管的异常增粗或弯曲。检查过程中无出血、穿孔等操作性损伤,未发生呼吸抑制、心脏骤停等不良事件。术后所有小型猪各项生命体征均趋于稳定,存活状态良好,且无胆管炎、出血及穿孔等并发症。结论:ERNV临床安全性及有效性均较佳,具有操作性能佳、图像质量优等特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物实验 内镜 安全性 有效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术联合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在老年急性胆囊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对胆囊组织中巨噬细胞的影响 被引量:20
3
作者 张宇飞 何亮 +2 位作者 徐国栋 张建国 闫杰 《广西医学》 CAS 2021年第15期1801-1804,共4页
目的探讨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PTCD)术联合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在老年急性胆囊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对胆囊组织中巨噬细胞的影响。方法将76例老年急性胆囊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8例。两组患者均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但观... 目的探讨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PTCD)术联合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在老年急性胆囊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对胆囊组织中巨噬细胞的影响。方法将76例老年急性胆囊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8例。两组患者均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但观察组在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前先行PTCD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围术期指标、肝功能指标、并发症发生率、中转开腹手术率及胆囊组织中巨噬细胞水平。结果两组患者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术中出血量、中转开腹手术率、术后开始进食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首次肛门排气时间均少于、低于或短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患者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术后7 d的AST、ALT及TBIL水平均低于术前,且观察组上述指标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胆囊组织中巨噬细胞计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PTCD联合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老年急性胆囊炎患者创伤较小,可以改善肝功能,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中转开腹手术率,且未对胆囊组织中的巨噬细胞产生影响,利于患者术后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胆囊炎 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临床效果 胆囊组织 巨噬细胞 老年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炭在甲状腺乳头状癌淋巴结清扫中的价值及对术后甲状旁腺激素的影响 被引量:14
4
作者 朱江 那将超 +2 位作者 田国标 狄长安 张卫国 《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CSCD 2022年第3期141-145,共5页
目的 探讨纳米炭在甲状腺乳头状癌淋巴结清扫中的价值及对术后甲状旁腺激素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收集2017年1月~2018年12月北京市平谷区医院收治的甲状腺乳头状癌需行甲状腺全切除手术的216例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患者术式分为纳米炭组112... 目的 探讨纳米炭在甲状腺乳头状癌淋巴结清扫中的价值及对术后甲状旁腺激素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收集2017年1月~2018年12月北京市平谷区医院收治的甲状腺乳头状癌需行甲状腺全切除手术的216例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患者术式分为纳米炭组112例和对照组104例。两组患者均接受甲状腺全切除手术及双侧中央淋巴区清扫,纳米炭组在术中接受纳米炭混悬液注射,对照组接受常规手术。对中央区清扫组织进行病理检查,统计两组检出淋巴结总数、淋巴结转移率、甲状旁腺显露数、甲状旁腺误切数、术后血钙和甲状旁腺激素水平,并记录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术后随访1年。结果 纳米炭组检出淋巴结2150枚,每例检出(9.59±2.42)枚;对照组检出1659枚,每例检出(7.98±2.18)枚,纳米炭组淋巴结检出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纳米炭组转移淋巴结为923枚,每例转移(4.12±1.02)枚;对照组转移淋巴结为733枚,每例转移(3.52±0.94)枚,纳米炭组转移淋巴结检出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纳米炭组黑染淋巴结2045枚,总染黑率为95.12%;黑染转移淋巴结2016枚,黑染淋巴结总转移率为93.77%。纳米炭组有2例患者清扫淋巴组织病理检查中发现甲状旁腺组织,误切率为1.79%;对照组有10例患者淋巴组织中发现甲状旁腺组织,误切率为9.62%,纳米炭组甲状旁腺误切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术前血钙和血甲状旁腺激素水平相当(P>0.05);纳米炭组手术前后血钙和血甲状旁腺激素水平无明显变化(P>0.05);术后3天,对照组患者血钙和甲状旁腺激素水平显著低于术前(P<0.05),且均显著低于纳米炭组(P<0.05)。术后1个月、3个月两组患者的血钙和血甲状旁腺激素水平均恢复至术前正常水平(P>0.05)。两组患者均未出现永久性并发症,暂时性喉上神经损伤、喉返神经损伤、低钙血症的发生率相当,无显著差异(P均>0.05),纳米炭组暂时性甲状旁腺功能减低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纳米炭有助于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术中提高转移淋巴结检出,并能够保护甲状旁腺,降低手术对甲状旁腺激素水平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肿瘤 甲状腺切除术 手术后并发症 纳米碳 甲状旁腺激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的超声特征与颈部淋巴结转移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10
5
作者 郭为衡 郭为钧 朴雪梅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23年第4期685-687,共3页
目的探讨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的超声特征与颈部淋巴结转移的相关性。方法选取100例经病理诊断确诊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的患者,依据是否发生颈部淋巴结转移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比两组间原发灶超声表现差异。结果两组发生部位、纵... 目的探讨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的超声特征与颈部淋巴结转移的相关性。方法选取100例经病理诊断确诊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的患者,依据是否发生颈部淋巴结转移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比两组间原发灶超声表现差异。结果两组发生部位、纵横比数据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在形态边界与包膜的关系、钙化血流分布方面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将上述因素带入Logistic回归方程计算发现,形态边界与包膜的关系、钙化血流分布均是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颈部淋巴结转移影响因素。结论超声表现特征与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颈部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 颈部淋巴结转移 超声检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手术和开腹手术治疗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被引量:11
6
作者 徐国栋 张卫国 +1 位作者 张宇飞 庞新亚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 2020年第10期1210-1212,共3页
目的对比分析腹腔镜手术和开腹手术治疗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6年10月至2019年10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平谷医院收治的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患者87例,根据治疗方法分为腹腔镜组44例和开腹组43例。开腹组患... 目的对比分析腹腔镜手术和开腹手术治疗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6年10月至2019年10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平谷医院收治的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患者87例,根据治疗方法分为腹腔镜组44例和开腹组43例。开腹组患者给予常规开腹手术治疗,腹腔镜组患者给予腹腔镜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相关指标(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恢复期相关指标(腹痛缓解时间、腹腔引流时间、体温恢复正常时间、白细胞恢复正常时间、血淀粉酶恢复正常时间和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腹腔镜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显著低于开腹组,手术时间显著长于开腹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腹腔镜组和开腹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开腹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腹腔镜组患者术后腹痛缓解时间、腹腔引流时间、体温恢复正常时间、白细胞恢复正常时间、血淀粉酶恢复正常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开腹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对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患者实施腹腔镜手术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开腹手术,更有助于促进患者的术后恢复,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胆源性胰腺炎 腹腔镜手术 开腹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蒜素通过AKT/NF-κB通路诱导大肠癌细胞凋亡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6
7
作者 李学文 郭为钧 《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 2020年第2期193-198,共6页
目的探索大蒜素通过丝苏氨酸激酶/核转录因子-κB(AKT/NF-κB)通路对大肠癌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将大肠癌Lovo细胞分为对照组、大蒜素低、中、高剂量组(大蒜素,20mg/L、40mg/L和80 mg/L)和阳性对照组(顺铂,10μmol/L)。MTT法检测大蒜素... 目的探索大蒜素通过丝苏氨酸激酶/核转录因子-κB(AKT/NF-κB)通路对大肠癌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将大肠癌Lovo细胞分为对照组、大蒜素低、中、高剂量组(大蒜素,20mg/L、40mg/L和80 mg/L)和阳性对照组(顺铂,10μmol/L)。MTT法检测大蒜素对大肠癌细胞的半抑制浓度(IC50),检测各组细胞增殖;流式细胞仪检测各组细胞周期和凋亡;Western blot检测Akt/NF-κB信号通路、Ki-67、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Bcl-2)、BCL2相关X蛋白(Bax)和裂解的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cleaved Caspase-3)的表达;将培养细胞分为sh-NC组(空白质粒)、sh-Akt组(质粒转染)、大蒜素组+sh-NC组(终浓度为20 mg/L)、大蒜素组+sh-Akt组(终浓度为20 mg/L),检测转染后各组细胞的增殖、凋亡、蛋白NF-κB p65、p-NF-κB p65、cleaved Caspase-3的表达。结果大蒜素对大肠癌细胞的抑制作用呈药物浓度依赖性,IC50为(40.27±1.23)mg/L;与对照组相比,大蒜素低、中、高剂量组和阳性对照组的细胞抑制率和凋亡率均明显升高(P<0.05),有丝分裂S期细胞和G2/M期细胞所占比例明显增加(P<0.05),Ki-67、PCNA、Bcl-2/Bax、p-Akt/Akt和p-NF-κB p65/NF-κB p65的表达明显下降(P<0.05),cleaved Caspase-3的表达明显升高(P<0.05),且随着大蒜素剂量的增加,其作用逐渐增强(P<0.05);与sh-NC组相比,sh-Akt组和大蒜素+sh-NC组细胞抑制率和凋亡率明显升高(P<0.05),p-NF-κB p65/NF-κB p65表达明显下降(P<0.05),cleaved Caspase-3表达明显升高(P<0.05);与sh-Akt组相比,大蒜素+sh-Akt组细胞抑制率和凋亡率明显升高(P<0.05),p-NF-κB p65/NF-κB p65表达明显下降(P<0.05),cleaved Caspase-3表达明显升高(P<0.05)。结论大蒜素可能通过抑制Akt/NF-кB信号通路,抑制大肠癌细胞增殖,诱导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蒜素 丝苏氨酸激酶/核转录因子-κB 大肠癌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亚型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组织中Ki-67、CK19、HBME-1、CD56的表达变化及机制分析 被引量:4
8
作者 李学文 张静谊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CAS 2023年第4期310-312,315,共4页
研究不同亚型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PTMC)组织中增殖抗原-67(Ki-67)、细胞角蛋白19(CK19)、人类骨髓内皮细胞(HBME-1)、神经细胞黏附分子56(CD56)的表达变化及机制。收集2020年1月至12月80例PTMC患者,按照不同亚型分组,其中柱状细胞亚型30... 研究不同亚型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PTMC)组织中增殖抗原-67(Ki-67)、细胞角蛋白19(CK19)、人类骨髓内皮细胞(HBME-1)、神经细胞黏附分子56(CD56)的表达变化及机制。收集2020年1月至12月80例PTMC患者,按照不同亚型分组,其中柱状细胞亚型30例,滤泡亚型28例,包膜内亚型20例,其他亚型2例。分析不同亚型PTMC临床病理特征与Ki-67、CK19、HBME-1、CD56蛋白表达的关系。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Ki-67、CK19、HBME-1、CD56蛋白联合诊断PTMC的效能。包膜内亚型颈部淋巴结转移率(95.00%)明显高于柱状细胞亚型(66.67%)、滤泡亚型(64.29%)和其他亚型(50.00%);且滤泡亚型PTMC肿瘤直径≥5 mm占比为57.14%,明显高于柱状细胞亚型PTMC(16.67%)、包膜内亚型PTMC(0)、其他亚型PTMC(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柱状细胞亚型PTMC、滤泡亚型PTMC、包膜内亚型PTMC患者HBME-1阳性率分别为56.67%、42.86%、45.00%,均明显高于其他亚型PTMC(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不同亚型PTMC患者Ki-67、CK19、CD56的表达对比均不明显(均P>0.05)。ROC曲线分析可得:Ki-67、CK19、HBME-1、CD56蛋白联合诊断PTMC的曲线下面积、灵敏度以及特异度均明显高于上述4项蛋白单独诊断。不同亚型PTMC组织中Ki-67、CK19、CD56表达无明显差异,而HBME-1在其他亚型PTMC组织中的表达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癌 乳头状 增殖抗原-67 细胞角蛋白19 人类骨髓内皮细胞 神经细胞黏附分子5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完全腔镜下无充气腋窝入路单侧分化型甲状腺癌根治术的治疗效果 被引量:6
9
作者 朱江 那将超 +1 位作者 张卫国 狄长安 《血管与腔内血管外科杂志》 2022年第9期1049-1053,共5页
目的探讨完全腔镜下无充气腋窝入路单侧分化型甲状腺癌根治术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3月至2020年3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平谷医院收治的100例进行甲状腺癌根治术的单侧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根据盲选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 目的探讨完全腔镜下无充气腋窝入路单侧分化型甲状腺癌根治术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3月至2020年3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平谷医院收治的100例进行甲状腺癌根治术的单侧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根据盲选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经传统的经颈前切口开放型甲状腺癌根治术,观察组患者于完全腔镜下经无充气腋窝入路行甲状腺癌根治术。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手术前后的机体应激反应[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复发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 h、24 h,观察组患者的IL-6、CRP和TNF-α水平均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年内,观察组患者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完全腔镜下经无充气腋窝入路行甲状腺癌根治术可显著提高单侧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的临床疗效,改善患者的机体应激反应状态,一定程度上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及复发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完全腔镜 分化型甲状腺癌 治疗效果 应激反应 复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动脉介入化疗栓塞术治疗肝癌的疗效 被引量:4
10
作者 田国标 朱江 +1 位作者 陈晓波 狄长安 《血管与腔内血管外科杂志》 2023年第5期553-556,共4页
目的探讨肝动脉介入化疗栓塞术治疗肝癌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收集2016年3月至2021年7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平谷医院就诊的143例肝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栓塞组(n=82,采用肝动脉介入化疗栓塞术治疗)... 目的探讨肝动脉介入化疗栓塞术治疗肝癌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收集2016年3月至2021年7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平谷医院就诊的143例肝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栓塞组(n=82,采用肝动脉介入化疗栓塞术治疗)和对照组(n=61,采用肝动脉化疗灌注术治疗)。随访1年后,比较两组患者随访期间的生存情况、缓解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随访1年后,栓塞组患者病死率为9.8%(8/82),低于对照组患者的23.0%(14/6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栓塞组患者总缓解率为74.4%(61/82),与对照组患者的63.9%(39/61)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栓塞组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29.3%(24/82),与对照组患者的27.9%(17/61)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动脉介入化疗栓塞术治疗肝癌的疗效较好,安全性较高,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 肝动脉 介入 化疗栓塞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辅助化疗后行腹腔镜胃切除术治疗局部晚期胃癌的疗效和安全性分析 被引量:10
11
作者 张宇飞 何亮 +1 位作者 徐国栋 张建国 《中华保健医学杂志》 2021年第2期146-149,共4页
目的探究新辅助化疗后行腹腔镜胃切除术治疗局部晚期胃癌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2013年1月~2017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平谷医院收治的新辅助化疗后再行腹腔镜胃切除术治疗的83例晚期胃癌患者(研究组),纳入同期83例新辅... 目的探究新辅助化疗后行腹腔镜胃切除术治疗局部晚期胃癌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2013年1月~2017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平谷医院收治的新辅助化疗后再行腹腔镜胃切除术治疗的83例晚期胃癌患者(研究组),纳入同期83例新辅助化疗后再行开腹胃切除术治疗的晚期胃癌患者(对照组)。比较两组新辅助化疗后的临床疗效、化疗相关不良反应、手术情况(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观察期间并发症发生率及1年、2年的生存率。结果两组患者均完成新辅助化疗,研究组临床有效率为38.55%(32/83),对照组为40.96%(34/83),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00,P>0.05)。在新辅助化疗过程中两组与化疗相关不良反应均以Ⅰ度和Ⅱ度为主。两组化疗相关的不良反应白细胞减少、末梢神经炎、恶心呕吐以及脱发的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0.000、0.000、0.000、0.000,P=0.986、0.986、0.970、0.985)。两组均顺利完成手术,无手术死亡病例;两组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2.531、10.460,P=0.003、0.020)。两组在观察期间切口不愈合、切口感染、肺部感染等总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5.650,P=0.017)。术后随访,研究组1年和2年死亡率分别为15.66%(13/83)和32.53%(27/83),对照组分别为14.46%(12/83)和30.12%(25/83)。两组1年、2年死亡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辅助化疗后行腹腔镜胃切除术治疗局部晚期胃癌短期疗效显著,安全性好,值得在临床进行广泛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辅助化疗 腹腔镜胃切除术 局部晚期胃癌 不良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术前血小板分布宽度与临床病理特征、术后复发转移的相关性分析
12
作者 姜涛 狄长安 那将超 《肿瘤综合治疗电子杂志》 2022年第4期88-91,共4页
目的 探讨甲状腺乳头状癌(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PTC)患者术前血小板分布宽度(platelet distribution width,PDW)与临床病理特征、术后复发转移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3年1月至2017年6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平谷医院收... 目的 探讨甲状腺乳头状癌(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PTC)患者术前血小板分布宽度(platelet distribution width,PDW)与临床病理特征、术后复发转移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3年1月至2017年6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平谷医院收治的286例PTC患者及同期于该院体检的200例健康成人为研究对象,分别归为病例组和对照组,比较两组研究对象的PDW水平,并分析病例组患者术前PDW水平与临床病理特征、术后复发转移的相关性。结果 病例组与对照组的性别、年龄、吸烟史、饮酒史等一般资料及血小板计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病例组患者术前PDW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病例组中TNM分期为Ⅲ期、有淋巴结转移、有甲状腺癌腺外侵袭的患者术前PDW水平分别显著高于TNM分期Ⅰ期与Ⅱ期、无淋巴结转移、无甲状腺癌腺外侵袭者(均P<0.05),TNM分期为Ⅱ期的患者术前PDW水平显著高于Ⅰ期者(P<0.05)。病例组术后5年内共有29例患者出现复发转移,发生率达10.1%。复发转移患者术前PDW水平显著高于未复发转移者(P<0.05)。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表明,TNM分期为Ⅲ期、术前PDW是PTC患者术后复发转移的独立影响因素(均P<0.05)。结论 PTC患者术前PDW水平与TNM分期、淋巴结转移、甲状腺癌腺外侵袭有关,术前PDW是患者术后复发转移的独立影响因素,可作为潜在的预后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乳头状癌 血小板分布宽度 临床病理特征 预后 复发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肝癌切除术标本BNIP-3、EpCAM、FNDC5在术后复发中的预测价值
13
作者 田国标 陈晓波 张建国 《分子诊断与治疗杂志》 2021年第4期610-614,共5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肝癌切除术标本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和腺病毒E1B19 000相互作用蛋白3(BNIP-3)、上皮细胞黏附分子(EpCAM)、Ⅲ型纤连蛋白结构域5(FNDC5)在术后复发中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20年3月本院收治的122例腹腔镜肝癌... 目的探讨腹腔镜肝癌切除术标本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和腺病毒E1B19 000相互作用蛋白3(BNIP-3)、上皮细胞黏附分子(EpCAM)、Ⅲ型纤连蛋白结构域5(FNDC5)在术后复发中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20年3月本院收治的122例腹腔镜肝癌切除术患者,根据术后6个月复发情况分为复发组(n=18)、未复发组(n=104),比较癌组织和癌旁组织BNIP-3 mRNA、EpCAM mRNA、FNDC5 mRNA,并比较复发组、未复发组癌组织BNIP-3 m RNA、EpCAM mRNA、FNDC5 mRNA,采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方程分析术后复发的相关影响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及ROC下面积(AUC)分析BNIP-3 m RNA、EpCAM mRNA、FNDC5 mRNA预测术后复发的价值。结果癌组织标本BNIP-3 mRNA较癌旁组织显著降低,Ep CAM mRNA、FNDC5 m RNA较癌旁组织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复发组与未复发组肝癌家族史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复发组BNIP-3mRNA较未复发组显著降低(P<0.05),EpCAM m RNA、FNDC5 mRNA较未复发组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肝癌家族史者术后复发的风险可能是无肝癌家族史者的1.173倍,BNIP-3 mRNA、EpCAM mRNA、FNDC5 mRNA高于均值者术后复发的风险分别是低于均值者的0.222、1.103、3.627倍(P<0.05);BNIP-3 mRNA、EpCAM mRNA、FNDC5 mRNA预测术后复发的AUC分别为0.823、0.775、0.845,BNIP-3 mRNA联合FNDC5 m RNA的AUC为0.954(P<0.05)。结论标本BNIP-3 mRNA、EpCAM mRNA、FNDC5 m RNA可作为腹腔镜肝癌切除术后复发的分子标志物,为临床提供重要的参考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NIP-3 mRNA EpCAM mRNA FNDC5 mRNA 术后复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手术对浆膜受侵胃癌患者的疗效及微转移的影响 被引量:1
14
作者 徐国栋 刘军 +2 位作者 张卫国 张宇飞 庞新亚 《湖南师范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1年第3期120-123,共4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对浆膜受侵胃癌患者的疗效及微转移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9年12月份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平谷医院接受治疗的浆膜受侵胃癌患者92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45例,给予常规开腹手...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对浆膜受侵胃癌患者的疗效及微转移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9年12月份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平谷医院接受治疗的浆膜受侵胃癌患者92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45例,给予常规开腹手术进行治疗,观察组47例,给予治疗腹腔镜手术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指标、肿瘤微转移指标、肿瘤根治有效性指标、胃肠激素水平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切口长度、肛门排气时间、首次下床时间均短于对照组,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显著;治疗后,两组患者的DDC(多巴脱羧酶)、CEA(癌胚抗原)表达水平均有升高,但是观察组(90.32±20.21ng/mL、1385.96±209.21ng/mL)低于对照组(120.36±25.98ng/mL、1896.58±256.81ng/mL),两组对比差异显著;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GAS(血清胃泌素)、MTL(胃动素)、SST(生长抑素)均有所降低,但是观察组(89.92±7.21μmol/L、220.39±25.21pg/mL、18.25±3.82pg/mL)高于对照组(82.14±6.98μmol/L、198.25±21.98pg/mL、14.79±2.47pg/mL),两组CCK(胆囊收缩素)有所升高,但是观察组低于对照组(13.25±2.01vs17.59±3.25)pg/mL,两组对比差异显著;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8.51%vs26.67%),两组对比差异显著。结论:腹腔镜手术治疗浆膜受侵胃癌效果确切,可减少手术创伤,促进术后恢复,减少并发症,对胃肠功能影响小,术后肿瘤微转移的风险低,疗效确切,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浆膜受侵胃癌 腹腔镜手术 疗效 微转移 并发症
原文传递
一次性高负压引流瓶运用于急性蜂窝组织炎患儿脓肿切开引流术对伤口愈合、炎性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4
15
作者 田国标 狄长安 陈晓波 《湖南师范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1年第1期74-77,共4页
目的:探究一次性高负压引流瓶运用于急性蜂窝组织炎患儿脓肿切开引流术中对其伤口愈合、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4月~2019年10月在我院行脓肿切开引流术的94例急性蜂窝组织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均分为观察组... 目的:探究一次性高负压引流瓶运用于急性蜂窝组织炎患儿脓肿切开引流术中对其伤口愈合、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4月~2019年10月在我院行脓肿切开引流术的94例急性蜂窝组织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儿在脓肿切开引流术后换药期间采用生理盐水反复冲洗脓腔,之后塞填生理盐水纱布。观察组患儿在脓肿切开引流术运用一次性高负压引流瓶进行负压引流。观察、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各炎性因子水平变化、引流术后临床指标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93.62%)明显高于对照组(78.7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引流术前,两组患儿的WBC、hs-CRP、PCT水平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在引流术后的WBC、hs-CRP以及PCT水平均明显低于引流术前,观察组在引流术后的WBC、hs-CRP以及PCT水平均明显低于同期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的换药次数明显少于对照组,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伤口愈合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4.26%,明显低于对照组(19.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急性蜂窝组织炎患儿行脓肿切开引流术后引入一次性高负压引流瓶,能够明显减轻患儿的换药疼痛和不适,减轻炎性反应,使伤口愈合速度明显加快,值得在临床上积极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次性高负压引流瓶 急性蜂窝组织炎 脓肿切开引流术 伤口愈合 炎性因子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