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新药临床试验方案的系统评价 被引量:3
1
作者 黄樱硕 魏巍 +5 位作者 佟小非 孙亚朦 张健雄 董瑞华 贾继东 尤红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798-804,共7页
目的描述国内外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新药临床试验的注册情况及临床试验特点,为NASH新药临床试验的设计和开展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检索美国临床实验数据库、中国临床试验注册中心、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中心,检索日期为建库至2... 目的描述国内外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新药临床试验的注册情况及临床试验特点,为NASH新药临床试验的设计和开展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检索美国临床实验数据库、中国临床试验注册中心、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中心,检索日期为建库至2021年8月6日,以“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和“NASH”作为关键词,纳入以NASH作为适应证的新药注册试验或干预性研究,并除外肝硬化。由两位研究者独立检索并筛选文献,提取相关信息。结果共纳入196项NASH新药注册试验或干预试验(174项国外注册试验,22项国内注册试验),注册量呈增长趋势,其中Ⅰ期、Ⅰ~Ⅱ期(包括Ⅰb/Ⅱa)、Ⅱ期、Ⅱ~Ⅲ期、Ⅲ期临床试验分别为45项(23.0%)、8项(4.1%)、112项(57.1%)、4项(2.0%)、19项(9.7%)。药物类型以法尼酯X受体类、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类、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激动剂、胰高血糖素样肽-1类为主,分别为16项(8.16%)、14项(7.14%)、11项(5.61%)、13项(6.63%)。欧美地区申办方发起的NASH创新药试验最多,中国(含台湾地区)近年来的自主创新药临床试验数量逐渐增加,单中心与多中心数量分布近似。其中以NASH患者为受试对象的试验中以病理、影像学、临床诊断作为主要入选标准的试验数量分别为125项、66项和42项。Ⅰ期临床试验主要评价指标为安全性、耐受性和药代动力学指标,Ⅱ、Ⅲ期临床试验主要评价指标为安全性和有效性。中国(含台湾地区)本土NASH创新药物注册试验数量较少但逐渐增长,中药相对化学药物的新药临床试验较少。结论国际NASH创新药临床试验注册量增长较为显著,但多处于早期阶段,入选标准和评价指标差异较大,缺少较统一的衡量指标,新型试验设计较少。国内NASH新药临床试验相对欧美国家数量较少,呈增长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 临床试验 评价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鼠肝组织NTCP表达与肝纤维化程度相关性的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许虎峰 陈孟瑶 +3 位作者 孙晨阳 刘琳 李海玉 刘天会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7年第11期1041-1044,共4页
目的观察不同肝纤维化程度小鼠肝组织中Na^+-牛磺胆酸共转运多肽(NTCP)表达水平的变化,探讨NTCP表达与肝纤维化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经口灌胃方法给予10%CCl4油剂建立小鼠肝纤维化模型;在CCl4给药不同时间点取肝组织进行Masson及天狼... 目的观察不同肝纤维化程度小鼠肝组织中Na^+-牛磺胆酸共转运多肽(NTCP)表达水平的变化,探讨NTCP表达与肝纤维化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经口灌胃方法给予10%CCl4油剂建立小鼠肝纤维化模型;在CCl4给药不同时间点取肝组织进行Masson及天狼猩红染色,判断肝纤维化程度;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不同程度肝纤维化小鼠肝组织中NTCP mRNA水平;Western blot方法检测不同程度肝纤维化小鼠肝组织中NTCP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正常对照小鼠相比,肝纤维化程度评分为F1~F2的小鼠肝组织中NTCP mRNA及蛋白表达的水平均有显著增加;而与肝纤维化程度评分为F1~F2的小鼠相比,肝纤维化程度评分为F3~F4的小鼠肝组织中NTCP mRNA及蛋白的表达水平则显著下降。结论 NTCP的表达在肝纤维化发生早期升高,在肝纤维化晚期降低,其表达水平的动态变化有可能提示肝纤维化的发展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鼠 肝纤维化 Na^+- 牛磺胆酸共转运多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RNA转染人外周血原代T淋巴细胞的转染试剂筛选 被引量:1
3
作者 张群 庞国进 +4 位作者 刘天会 王萍 马雪梅 尤红 丛敏 《中国医药生物技术》 2014年第5期321-327,共7页
目的探讨人工合成RNA转染人外周血原代T淋巴细胞的有效方法。方法从人外周血分离原代T淋巴细胞,采用Lipofectamine2000、Lipofectamine RNAiMAX、FuGENE6、Hiperfect和EntransterTM-R 5种不同转染试剂介导荧光标记的RNA转染原代T淋巴细... 目的探讨人工合成RNA转染人外周血原代T淋巴细胞的有效方法。方法从人外周血分离原代T淋巴细胞,采用Lipofectamine2000、Lipofectamine RNAiMAX、FuGENE6、Hiperfect和EntransterTM-R 5种不同转染试剂介导荧光标记的RNA转染原代T淋巴细胞,通过荧光显微镜观察及流式细胞术检测进行转染效率评价。结果分离的人外周血原代T淋巴细胞的纯度达到87.4%。采用上述5种转染试剂介导荧光标记的RNA转染T淋巴细胞,24 h后转染效率分别为(14.81±1.03)%、(14.33±1.24)%、(2.10±0.16)%、(1.69±0.08)%、(72.24±1.26)%。采用EntransterTM-R转染100及50 nmol/L对照RNA,24 h后转染效率分别为73.7%和56.0%;EntransterTM-R转染100 nmol/L对照RNA后48、72 h荧光标记细胞阳性率分别为62.0%、56.6%。结论转染试剂EntransterTM-R可有效介导人工合成RNA转染人外周血原代T淋巴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NA干扰 转染 T淋巴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纤维化无创诊断技术的临床研究及进展 被引量:8
4
作者 周家玲 魏巍 尤红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14年第7期604-607,共4页
肝纤维化程度的不断进展直接影响到患者的治疗方案及预后。早期诊断肝纤维化分级并进行动态监测是目前临床急需的技术。无创诊断技术能避免或减少肝活组织检查来早期识别肝纤维化,并能进行动态监测,有着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但因各种局... 肝纤维化程度的不断进展直接影响到患者的治疗方案及预后。早期诊断肝纤维化分级并进行动态监测是目前临床急需的技术。无创诊断技术能避免或减少肝活组织检查来早期识别肝纤维化,并能进行动态监测,有着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但因各种局限性也使其应用受到限制。肝脏弹性仪器不同型号探头的使用、脂肪衰减量的检测(CAP系统)、脾脏硬度检测、超声影像引导下的肝脏硬度检测以及通过肝脏弹性检测早期预测原发性肝癌等无创诊断技术已在临床研究中实践。为了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些诊断模型,针对目前无创诊断肝纤维化在临床研究的进展以及其局限性进行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弹性成像技术 早期诊断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