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耳蜗基因治疗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雷雳 韩德民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4期299-302,共4页
关键词 耳蜗 基因治疗 实验研究 DNA重组 基因转移技术 病毒载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耳水通道与内淋巴代谢的研究现状及展望
2
作者 牟忠林 《国外医学(耳鼻咽喉科学分册)》 2002年第4期197-200,共4页
近年来水通道在内耳的表达及其对内淋巴代谢的影响的研究取得了一定进展 ,本文就水通道的分类、结构、功能及其在内耳的定位作一综述 。
关键词 内耳水通道 内淋巴代谢 研究现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变应性鼻炎患者鼻黏膜中氯通道蛋白的表达 被引量:3
3
作者 李华斌 韩德民 +3 位作者 周兵 王向东 刘仲燕 杨凌 《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86-88,I002,共4页
目的 探讨氯离子通道蛋白 (chloridechannel 3,ClC 3)在常年性变应性鼻炎发病中的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链霉卵白素 生物素复合体 (strepavidin biotincomplex ,SABC)和反转录 聚合酶链反应 (reversetranscription polymerasechai... 目的 探讨氯离子通道蛋白 (chloridechannel 3,ClC 3)在常年性变应性鼻炎发病中的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链霉卵白素 生物素复合体 (strepavidin biotincomplex ,SABC)和反转录 聚合酶链反应 (reversetranscription polymerasechainreaction ,RT PCR)分别从蛋白和基因水平检测了 19例常年性变应性鼻炎患者鼻黏膜中ClC 3的表达。结果  19例变应性鼻炎鼻黏膜组织 17例ClC 3染色呈阳性 ,阳性率为 89 5 % ,主要表达在黏膜下腺体及上皮表层。所有鼻黏膜组织PCR均获得预期结果 ,PCR反应后变应性鼻炎患者鼻黏膜中ClC 3相对密度为 0 6 85± 0 114 ,正常鼻黏膜中ClC 3相对密度为 0 14 0± 0 0 75。结论 氯离子通道蛋白Cl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应性鼻炎 鼻黏膜 氯化物通道 免疫组织化学 生物素复合体 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TH2细胞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呼吸道纤毛运动调控机制的研究现状 被引量:15
4
作者 张罗 韩德民 《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188-192,共5页
关键词 呼吸道 纤毛运动 调控机制 超微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录因子GATA-3和白细胞介素5在鼻息肉中的表达及其相关性 被引量:2
5
作者 李华斌 韩德民 +2 位作者 周兵 诸小侬 刘仲燕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5期1353-1355,共3页
目的 探讨转录因子GATA 3在鼻息肉发病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和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 (RT PCR)试验检测了 2 8例慢性鼻窦炎患者鼻息肉和 17例正常人鼻粘膜中GATA 3的表达 ,同时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了白细胞介素 5 (IL 5 ... 目的 探讨转录因子GATA 3在鼻息肉发病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和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 (RT PCR)试验检测了 2 8例慢性鼻窦炎患者鼻息肉和 17例正常人鼻粘膜中GATA 3的表达 ,同时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了白细胞介素 5 (IL 5 )在标本中的表达情况。结果  2 8例鼻息肉中 2 5例GATA 3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均呈阳性 ,阳性率 89 3% ,阳性部位主要位于粘膜下炎症细胞内 ;正常鼻粘膜中 5例染色阳性 ,阳性率 2 9 4 %。所有病理组织RT PCR均获得预期结果 ,PCR反应后患者鼻息肉中GATA 3相对密度为 0 6 2± 0 14 ,正常鼻粘膜中GATA 3相对密度为0 2 1± 0 11。鼻息肉中IL 5的含量为 6 9 4± 15 1pg/mg ,正常鼻粘膜中IL 5的含量为 2 5 7± 13 0pg/mg。鼻息肉中GATA 3和IL 5的表达呈显著的正相关。 结论 GATA 3参与了鼻息肉形成过程中细胞因子IL 5等的过度表达 ,对鼻息肉的形成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录因子 GATA-3 白细胞介素5 鼻息肉 表达 相关性
原文传递
氯离子通道ClC-2及ClC-3蛋白在鼻息肉发病中的作用 被引量:3
6
作者 李华斌 韩德民 +2 位作者 周兵 范尔钟 刘仲燕 《临床耳鼻咽喉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266-267,共2页
目的 :探讨氯离子通道ClC 2和ClC 3蛋白与鼻息肉形成的可能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ABC法检测 2 7例慢性鼻窦炎患者鼻息肉组织中两种氯离子通道ClC 2、ClC 3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 :正常鼻黏膜未见ClC 2和ClC 3蛋白的表达 ,鼻息... 目的 :探讨氯离子通道ClC 2和ClC 3蛋白与鼻息肉形成的可能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ABC法检测 2 7例慢性鼻窦炎患者鼻息肉组织中两种氯离子通道ClC 2、ClC 3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 :正常鼻黏膜未见ClC 2和ClC 3蛋白的表达 ,鼻息肉组织中ClC 2、ClC 3阳性细胞主要位于黏膜上皮细胞、杯状细胞和黏膜下浆液性腺体 ,ClC 2和ClC 3在鼻息肉组织中阳性细胞表达数分别为 (17.6± 6 .33)个和 (2 3.4 9± 6 .14)个 ,二者表达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P >0 .0 5 )。结论 :氯离子通道蛋白ClC 2、ClC 3在鼻息肉的发病过程中具有一定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息肉 氯化物通道 免疫组化
原文传递
重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围手术期持续正压通气治疗 被引量:47
7
作者 林忠辉 韩德民 +3 位作者 林宇华 张玉焕 王军 陈学军 《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172-175,共4页
目的 观察重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obstructivesleepapneahypopneasyndrome ,OSAHS)围手术期病情变化和持续正压通气治疗 (continuouspositiveairwaypressure,CPAP)的影响 ,探讨围手术期治疗的必要性。方法  45例重度OS... 目的 观察重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obstructivesleepapneahypopneasyndrome ,OSAHS)围手术期病情变化和持续正压通气治疗 (continuouspositiveairwaypressure,CPAP)的影响 ,探讨围手术期治疗的必要性。方法  45例重度OSAHS患者均接受了完整保留悬雍垂的改良悬雍垂腭咽成形术。其中 2 4例不做围手术期CPAP治疗的作对照组 ,2 1例行围手术期CPAP治疗 :术前CPAP治疗 7d以上 ,于术后 1~ 3d夜应用自动调节治疗压力的CPAP(autotitratedCPAP ,AutoSet)进行治疗。治疗组患者术后第二夜在AutoSet治疗下同时做多导睡眠监测 (polysomnography,PSG)。对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 (apneahyponeaindex ,AHI)、最低血氧饱和度 (lowestSaO2 ,LSaO2 )、血压以及睡眠结构等指标进行观察。结果 对照组 2 4例患者中有 6例于术后第二夜LSaO2 比术前下降 ,AHI升高 ,另外 1 8例患者LSaO2 升高 ,AHI下降。治疗组 2 1例患者CPAP治疗前AHI为 (61 1± 9 9)次 /h( x±s,以下同 ) ,LSaO2 为 65 0 %± 9 6 % ,手术前CPAP治疗后AHI为 (2 2± 1 4)次 /h ,LSaO2 为 94 5 %± 2 9% ,t检验P <0 0 0 1 ;手术前经CPAP治疗临床症状消失。术后患者均能良好耐受AutoSet治疗 ,术后第二夜应用AutoSet治疗时AHI为 (3 6± 1 8)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围手术期 持续正压通气 悬雍垂咽腭成型术 多导睡眠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呼吸道纤毛运动状况的高速数字化显微成像 被引量:15
8
作者 张罗 韩德民 +2 位作者 王鸿 周兵 Michael J.Sanderson 《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7期433-437,共5页
目的 通过对呼吸道纤毛摆动的频率和形式进行精确测量,以建立客观评价呼吸道上皮纤毛传输功能的指标。方法 采用高速数字化显微成像技术,对体外培养的兔和鼠气管黏膜以及人鼻腔黏膜的纤毛摆动状况进行观察。结果 ①数字化图像中测量点... 目的 通过对呼吸道纤毛摆动的频率和形式进行精确测量,以建立客观评价呼吸道上皮纤毛传输功能的指标。方法 采用高速数字化显微成像技术,对体外培养的兔和鼠气管黏膜以及人鼻腔黏膜的纤毛摆动状况进行观察。结果 ①数字化图像中测量点灰度的变化反映纤毛运动的状况,通过分析图像灰度的变化过程,可评价纤毛运动周期中各个时段的特征变化;②图像采集系统的采样速率为240帧/s时,可清晰显示纤毛运动状况,而当采样速率下降为30帧/s时,则无法获得正确的纤毛摆动频率(ciliary beat frequency,CBF)数据;③30℃时,鼠呼吸道CBF基值(x±sx)为(15.6±0.7)Hz(n=5);兔呼吸道CBF基值为(13.2±0.9)Hz(n=7);人鼻腔CBF基值为(13.4±1.1)Hz(n=5),3者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当向培养液中加入ATP后,CBF将在数秒内快速升高。结论 高速数字化显微成像和精确的数据处理技术,能够准确反映呼吸道纤毛运动状况,为客观评价呼吸道黏液纤毛传输功能提供临床实用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道 纤毛运动 高速数字化显微成像 纤毛上皮细胞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气道阻力综合征患者多导睡眠图特点分析 被引量:4
9
作者 林忠辉 韩德民 +2 位作者 林宇华 王军 陈学军 《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283-286,T004,共5页
目的 分析上气道阻力综合征 (upperairwayresistancesyndrome ,UARS)患者多导睡眠图特点 ,增强对UARS的认识 ,降低其误诊率。方法 ①选择 12例经多导睡眠监测 (polysomnography,PSG)和食管压力测定确诊的UARS患者 ,分析其睡眠结构、... 目的 分析上气道阻力综合征 (upperairwayresistancesyndrome ,UARS)患者多导睡眠图特点 ,增强对UARS的认识 ,降低其误诊率。方法 ①选择 12例经多导睡眠监测 (polysomnography,PSG)和食管压力测定确诊的UARS患者 ,分析其睡眠结构、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 (apneahyponeaindex,AHI)、微觉醒指数等指标 ;同时记录其嗜睡评分 (epworthsleepinessscale)、体块指数 (bodymassindex,BMI)及主要临床症状 ;②选择 16例单纯打鼾 ,经PSG和食管测压证实为非UARS患者做对照组 ;③比较两组人员第一夜进行PSG检查的各项指标 ;④比较 12例UARS患者 2夜PSG各项指标的变化 ,分析食管测压对UARS患者睡眠的影响。结果 两组人员BMI、AHI差异无显著性 ;与对照组相比UARS患者微觉醒指数增高 ,深睡眠期减少 ,浅睡眠期增多 ,嗜睡评分增高 ;UARS患者 2夜PSG各项指标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①UARS是睡眠呼吸疾病中一种相对独立的综合征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气道阻力综合征 多导睡眠图 多道睡眠描记术 食管 压力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UAR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呼吸道黏液纤毛传输系统功能与全身麻醉
10
作者 李小葵 张罗 韩德民 《继续医学教育》 2009年第1期43-46,共4页
呼吸道黏液纤毛传输系统具有重要的防御功能。全身麻醉期间的多种因素都可能对呼吸道黏液纤毛传输系统功能产生影响,从而引发或加重术后病人的呼吸系统并发症,甚至增加术后死亡率。其中全身麻醉药物的影响更加引人关注。本文总结了呼吸... 呼吸道黏液纤毛传输系统具有重要的防御功能。全身麻醉期间的多种因素都可能对呼吸道黏液纤毛传输系统功能产生影响,从而引发或加重术后病人的呼吸系统并发症,甚至增加术后死亡率。其中全身麻醉药物的影响更加引人关注。本文总结了呼吸道黏液纤毛传输系统的功能与影响因素,尤其是就近年来关于全身麻醉药物对纤毛功能的影响的研究作了回顾分析。目前通过采用不断更新的研究手段,可望明确全身麻醉对呼吸道黏液纤毛传输系统的影响,并通过机制探索实现对呼吸道防御功能的保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道 纤毛 全身麻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普通话单音节小词表正常人识别-强度函数 被引量:2
11
作者 周蕊 张华 +2 位作者 王硕 陈静 吴丹 《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396-399,共4页
目的:对普通话言语测听材料(MSTMs)中等价性一致的一组单音节小词表进行有效性分析,以期描绘出听力正常人的识别-强度函数曲线,为临床听力检测提供快速有效的方法及量度。方法:选取年龄18~26岁,具有大专及以上学历,且以普通话... 目的:对普通话言语测听材料(MSTMs)中等价性一致的一组单音节小词表进行有效性分析,以期描绘出听力正常人的识别-强度函数曲线,为临床听力检测提供快速有效的方法及量度。方法:选取年龄18~26岁,具有大专及以上学历,且以普通话作为日常交流方式的听力正常人37例。选取MSTMs中经过等价性评估的8张单音节小词表,每张20词,其中第1张前10个单音节词统一作为练习表使用。使用SPSS17.0软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单音节小词表的言语识别率与给声强度间的Logistic曲线拟合方程为:x=98.557/{(1+12.243exp[-0.17(P-15)]},x max=98.557;识别率为50%时的给声强度为29.6dBSPL,线性部分的回归方程为y=3.098X-43.149。结论:该研究初步建立了基于具有难度等价性的7张普通话单音节小词表的正常人识别-强度函数曲线,为临床听力学检测提供了一种快速有效的评估手段,并且为下一步测试和临床应用提供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言语测听法 单音节小词表 普通话 言语识别率
原文传递
下咽食管纤维血管性息肉
12
作者 王翰菁 倪鑫 +4 位作者 王军 房居高 韩德民 马丽晶 钟奇 《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305-306,311,共3页
目的:探讨下咽食管纤维血管性息肉(FVP)的发病原因、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4例FVP患者全部行手术治疗,1例经颈外入路切除肿物,其余3例于支撑喉镜下切除肿物。结果:术后病理提示肿物被覆鳞状上皮,其内有脂肪,纤维结缔组织,部... 目的:探讨下咽食管纤维血管性息肉(FVP)的发病原因、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4例FVP患者全部行手术治疗,1例经颈外入路切除肿物,其余3例于支撑喉镜下切除肿物。结果:术后病理提示肿物被覆鳞状上皮,其内有脂肪,纤维结缔组织,部分有黏液样变,符合错构瘤。患者无并发症发生,随访3个月无复发。结论:FVP是一种良性肿瘤,手术切除是最常用的治疗手段。通过局部切除可以治愈,复发比较少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血管性息肉 下咽食道肿物 手术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