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全肠外营养在消化道恶性肿瘤术后患者中的应用分析 被引量:9
1
作者 赵京阳 顾梅 +1 位作者 朱长雨 党受涛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4年第5期657-659,共3页
目的评价全肠外营养在消化道恶性肿瘤术后患者中应用的安全性、有效性。方法对27例消化道恶性肿瘤患者术后进行全肠外营养支持,对肠外营养支持前后血清白蛋白、前白蛋白、转铁蛋白的变化进行比较,并观察肠外营养合并症及术后3个月内血... 目的评价全肠外营养在消化道恶性肿瘤术后患者中应用的安全性、有效性。方法对27例消化道恶性肿瘤患者术后进行全肠外营养支持,对肠外营养支持前后血清白蛋白、前白蛋白、转铁蛋白的变化进行比较,并观察肠外营养合并症及术后3个月内血癌胚抗原(carcino-embryonic antigen,CEA)、癌抗原199(cancer antigen 199,CA199)的浓度变化。结果全肠外营养后第4、7天,血清白蛋白、前白蛋白水平较前明显升高,血清转铁蛋白在第7天较前明显升高,仅出现1例导管相关性感染,术后3个月内复查血CEA、CA199未见升高。结论对消化道恶性肿瘤术后患者进行全肠外营养是安全、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肠外营养 消化道恶性肿瘤 肿瘤标志物 内脏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眼眶侵袭性纤维瘤病诊疗一例
2
作者 王楠 柳睿 +2 位作者 栾福晓 葛心 马建民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91-92,共2页
患者男性,47岁。因"左眼外眶缘肿物3个月余"就诊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患者左眼外眶缘肿物生长缓慢,无皮肤红肿、疼痛、复视、无视力下降等症状。患者于外院行眼眶CT检查,示左颧骨眶突区占位,伴骨质破坏现象(图1)... 患者男性,47岁。因"左眼外眶缘肿物3个月余"就诊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患者左眼外眶缘肿物生长缓慢,无皮肤红肿、疼痛、复视、无视力下降等症状。患者于外院行眼眶CT检查,示左颧骨眶突区占位,伴骨质破坏现象(图1)。患者身体一般情况良好,既往高血压病史8年,自服降压药物(具体不详)控制良好;否认眼病史、手术史、外伤史及变态反应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既往高血压病 侵袭性纤维瘤病 降压药物 肿物生长 眶缘 骨质破坏 手术史 变态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眼眶病常用影像学检查设备操作指南(2024)
3
作者 邵毅 马建民 +56 位作者 黄晓明 《眼眶病常用影像学检查设备操作指南(2024)》专家组 中国医药教育协会眼科影像与智能医疗分会 中国医师协会眼科分会眼肿瘤专委会 国际转化医学会眼科专业委员会 中国眼科影像研究专家组 裴重刚 谭钢 吴桐 黄锦海 杨新吉 刘小伟 李光宇 周莉 李世迎 迟玮 张铭志 胡亮 陶文思 杨卫华 许言午 杨文利 谭佳 王耀华 施策 李凯军 张慧 蔡建奇 计丹 马健 接英 石文卿 彭娟 李程 刘光辉 邹文进 邓志宏 刘昳 温鑫 田磊 刘华 易湘龙 文丹 杨瑞波 董诺 李中文 吴恺 林志荣 王沙 胡建斌 康刚劲 廖萱 宋秀胜 张青 黎颖莉 葛倩敏 戴西件 《国际眼科杂志》 2024年第2期171-181,共11页
发生于眶隔后眶骨、眶内及眶周组织的疾病或全身疾病侵犯眼眶者均属于眼眶病。眼眶病涉及的疾病类型复杂,临床表现多样,由于其病变处在眼眶及眶内而非眼球内,常规眼科光学检查对于疾病的诊断帮助有限,因此眼科影像检查技术如眼部B超、CT... 发生于眶隔后眶骨、眶内及眶周组织的疾病或全身疾病侵犯眼眶者均属于眼眶病。眼眶病涉及的疾病类型复杂,临床表现多样,由于其病变处在眼眶及眶内而非眼球内,常规眼科光学检查对于疾病的诊断帮助有限,因此眼科影像检查技术如眼部B超、CT、MRI等成为眼眶病诊断和病情评估的最主要手段。规范眼眶病常用检查设备的操作及总结眼眶病变影像学特征,可以提高眼眶病诊疗准确性和及时性,有助于减少眼眶病的误诊和漏诊,对眼眶病的诊治具有重要意义。本指南总结了眼眶病的常用检查设备原理、操作流程及影像特征,为规范眼眶病的常用检查方法、提高基层医疗眼眶病诊断效能提供参考指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眶病 超声检查 CT检查 MRI检查 规范操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3例年轻女性乳腺癌病理特征及临床治疗效果分析 被引量:12
4
作者 赵京阳 顾梅 +1 位作者 朱长雨 党受涛 《中国医药导刊》 2016年第11期1120-1121,共2页
目的:探讨年轻女性乳腺癌患者病理的基本特征及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3例年龄≤35岁年轻女性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并与随机抽取的同期23例>35岁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年轻女性乳腺癌患者三阴性乳腺... 目的:探讨年轻女性乳腺癌患者病理的基本特征及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3例年龄≤35岁年轻女性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并与随机抽取的同期23例>35岁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年轻女性乳腺癌患者三阴性乳腺癌(34.8%,4.3%,P<0.05)、Ki67增高比例(91.3%,60.9%,P<0.05)、p53阳性率(65.2%,43.5%,P<0.05)、组织学分级中低分化比例(82.6%,52.2%,P<0.05)、乳房全切后同期再造比例(50%,13.3%,P<0.05)高于>35岁乳腺癌患者,两组病理学类型、病理分期、淋巴结及远处转移、脉管内癌栓、Her-2过表达率、手术保乳率、病死率相比无显著差异。结论:年轻女性乳腺癌侵袭性强,恶性程度高,预后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年轻女性 病理特征 临床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素受体阳性的绝经后乳腺癌患者血清性激素水平与Ki67表达的关系 被引量:5
5
作者 党受涛 顾梅 +2 位作者 朱长雨 赵京阳 李志新 《北京医学》 CAS 2017年第3期240-242,共3页
目的探讨绝经后激素受体阳性的乳腺癌患者血清性激素水平与癌细胞增殖情况之间的关系。方法检测57例雌激素受体阳性的绝经后乳腺癌患者血清性激素6项水平、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及增殖细胞核抗原(Ki67)表达状态。将ER和PR阳... 目的探讨绝经后激素受体阳性的乳腺癌患者血清性激素水平与癌细胞增殖情况之间的关系。方法检测57例雌激素受体阳性的绝经后乳腺癌患者血清性激素6项水平、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及增殖细胞核抗原(Ki67)表达状态。将ER和PR阳性的患者根据Ki67的水平分为Ki67低表达组(≤14%)与高表达组(>14%),比较两组间血清激素6项水平的差异。结果在57例ER阳性的患者中,Ki67低表达组睾酮水平高于Ki67高表达组(P=0.01),其余5项两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40例PR阳性的患者中,Ki67低表达组和高表达组激素6项水平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泌乳素在ER阳性和PR阳性的ki67高表达组均较低表达组患者升高,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7,P=0.05)。结论在ER阳性的绝经后乳腺癌患者中,Ki67低表达患者的血清睾酮水平较高,睾酮可能有抑制乳腺癌细胞增殖的作用。乳腺癌细胞的增殖情况与血清雌二醇、孕酮水平无关,而可能与泌乳素水平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激素受体 绝经后 性激素 增殖细胞核抗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Kadish C期嗅神经母细胞瘤行鼻内镜手术切除及综合治疗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4
6
作者 孙炎 黄谦 +8 位作者 崔顺九 张娜 黄振效 张树荣 杨本涛 邱鄂 王明婕 曲静 周兵 《中国耳鼻咽喉颅底外科杂志》 CAS 2020年第2期114-120,共7页
目的回顾性分析Kadish C期嗅神经母细胞瘤行鼻内镜手术切除及综合治疗的效果,探讨手术适应证、方法及围术期管理经验。方法收集2004年12月-2018年9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接受鼻内镜手术并证实为Kadish C期嗅神经母细胞瘤患者1... 目的回顾性分析Kadish C期嗅神经母细胞瘤行鼻内镜手术切除及综合治疗的效果,探讨手术适应证、方法及围术期管理经验。方法收集2004年12月-2018年9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接受鼻内镜手术并证实为Kadish C期嗅神经母细胞瘤患者17例的临床资料。其中男13例,女4例;年龄26~67岁,平均45.4岁。所有患者术前均行鼻窦CT和MRI、颈部超声及胸部CT检查。采用Kaplan-Meier法进行生存分析、计算总体生存率和无瘤生存率。结果17例患者中初次手术11例,术后复发再次手术6例。所有患者均行鼻内镜手术切除,12例患者行颅底重建,其中10患者切除硬脑膜和嗅球。术后病理确诊为嗅神经母细胞瘤,病理采用Hyams评分系统进行病理分级,Ⅱ级9例,Ⅲ级8例。16例辅助放疗;8例辅助化疗,其中4例接受术前诱导化疗。无严重手术并发症;随访8~109个月,平均随访44.2个月,失访1例,复发和/或转移4例。死亡3例,均死于肿瘤脑转移。1年和5年总体生存率为94.1%和80.7%,1年和5年无瘤生存率为76.5%。结论Kadish C嗅神经母细胞瘤采用鼻内镜切除加术后辅助综合治疗可以获得满意的5年生存率;术者经验和技术及多层颅底重建修复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内镜 嗅神经母细胞瘤 放疗 化疗 带血管蒂 鼻中隔黏膜瓣 外科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肛肠术后创面修复管理规范专家共识(2019年版) 被引量:27
7
作者 陈希琳 史大卓 +26 位作者 段宏岩 贾军峰 贾山 姜国丹 李东冰 李恒爽 李进军 刘仍海 郎娜 孟庆成 康春博 齐保聚 秦澎湃 任毅 谭嗣伟 张淑伶 张树荣 张学伟 张玉茹 赵燕 朱慧卿 崔宏力 谢振年 安晓静 桑洁 苗春红 王芳丽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20年第4期1-4,共4页
肛肠手术因其手术部位的特殊性,术后创面的规范化管理对于术后创面的修复和康复尤为重要。本专家组针对肛肠术后创面的特点,从创面修复的生理过程、中西医对创面管理的原则和用药方面进行系统论述,并就肛肠术后创面修复的每一阶段的中... 肛肠手术因其手术部位的特殊性,术后创面的规范化管理对于术后创面的修复和康复尤为重要。本专家组针对肛肠术后创面的特点,从创面修复的生理过程、中西医对创面管理的原则和用药方面进行系统论述,并就肛肠术后创面修复的每一阶段的中西医治疗原则、方法及注意事项等形成较为实用、可靠、规范的专家共识,以帮助临床医师正确认识并简便、规范地管理肛肠术后创面,同时为肛肠外科无痛病房建设项目中的创面管理提供决策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肛肠手术 创面修复 中西医创面管理 肛肠外科 无痛病房 专家共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BRAF-V600E基因突变与促甲状腺激素水平及相关临床指标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5
8
作者 朱长雨 伍冀湘 +3 位作者 顾梅 赵京阳 李新宇 党受涛 《中国医药》 2019年第6期899-903,共5页
目的探讨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BRAF-V600E基因突变与促甲状腺激素(TSH)水平及相关临床指标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8月至2018年5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手术治疗的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290例,均术前检测TSH、甲状腺微粒体抗... 目的探讨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BRAF-V600E基因突变与促甲状腺激素(TSH)水平及相关临床指标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8月至2018年5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手术治疗的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290例,均术前检测TSH、甲状腺微粒体抗体(TMAb)、甲状腺球蛋白抗体、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游离甲状腺素水平,术后行常规组织病理学检查并检测BRAF-V600E基因突变状态。将患者按照BRAF-V600E突变状态分为阴性组(59例)、弱阳性组(39例)及阳性组(192组)。比较组间及组内各指标的差异。结果 BRAF-V600E突变阴性组、弱阳性组、阳性组在肿瘤与被膜关系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4. 877,P=0. 005),其中阴性组患者更易出现被膜侵犯;各组间TSH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在所有患者中,TSH水平在血清TMAb水平0~9 k U/L组及> 9 k U/L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 60(1. 11,2. 40) m IU/L比1. 97(1. 15,3. 25) m IU/L](Z=-1. 999,P=0. 046)。结论甲状腺乳头状癌BRAF-V600E基因突变与TSH水平无明显关联。BRAF-V600E基因阴性患者肿瘤更易侵犯被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乳头状癌 促甲状腺激素 BRAF-V600E基因突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腺癌肝转移诊断及治疗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9
作者 赵京阳 顾梅 +1 位作者 党受涛 朱长雨 《中国医药》 2015年第11期1720-1722,共3页
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在西方国家,其发病率占女性恶性肿瘤的第1位,每年北美约有192 000人患乳腺癌,约15%发生肝转移。我国近年来乳腺癌的发病率迅速上升,在许多大城市,其发病率占女性恶性肿瘤的第1位或第2位,30%~ 50%... 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在西方国家,其发病率占女性恶性肿瘤的第1位,每年北美约有192 000人患乳腺癌,约15%发生肝转移。我国近年来乳腺癌的发病率迅速上升,在许多大城市,其发病率占女性恶性肿瘤的第1位或第2位,30%~ 50%乳腺癌患者在原发肿瘤切除术后出现局部复发或远处转移,在这些患者中,约45%的患者出现内脏转移,肝转移的发生率占8% ~ 14%,肝脏是继肺、骨之后第3个常见的乳腺癌远处转移部位,55%~75%死于乳腺癌的患者在尸体解剖中可发现伴有肝转移,在晚期乳腺癌中,有5%~20%以肝脏为首发转移部位,5% ~ 12%的乳腺癌肝脏为唯一的扩散、转移部位。本文对乳腺癌肝转移(BCLM)诊断及治疗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肝转移 诊断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剂量奈达铂每周腹腔灌注治疗恶性腹腔积液的效果及安全性 被引量:2
10
作者 党受涛 顾梅 +2 位作者 朱长雨 赵京阳 李志新 《中国医药》 2017年第10期1557-1559,共3页
目的探讨小剂量奈达铂每周腹腔灌注治疗恶性腹腔积液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1年9月至2016年11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肿瘤科腹腔积液病理确诊恶性腹腔积液患者17例为研究对象。在放净腹腔积液后,予奈达铂15 mg/m2、1次/... 目的探讨小剂量奈达铂每周腹腔灌注治疗恶性腹腔积液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1年9月至2016年11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肿瘤科腹腔积液病理确诊恶性腹腔积液患者17例为研究对象。在放净腹腔积液后,予奈达铂15 mg/m2、1次/周腹腔灌注化疗。于腹腔灌注后24 h,开放腹腔引流,每日放净腹腔积液。每次腹腔灌注治疗前复查超声了解腹腔分隔情况。灌注至8周疗程结束或患者腹腔积液完全消失或无法耐受进一步治疗或出现腹腔分隔。记录腹腔积液引流量并计算日均排放腹腔积液量,并根据日均腹腔积液引流量的变化评价疗效。记录腹腔灌注后24 h内腹痛发生情况及化疗相关全身不良反应情况。结果17例患者共行腹腔灌注化疗111次,平均6.5次/例,其中完全缓解2例(11.8%),部分缓解5例(29.4%),稳定8例(47.1%),进展2例(11.8%)。腹腔灌注后24 h内腹痛的发生率为8.1%(9/111),腹腔分隔的发生率为35.3%(6/17)。所有患者均无3~4级化疗相关全身不良反应。结论小剂量奈达铂每周灌注化疗是一种耐受性较好且有一定疗效的治疗恶性腹腔积液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腹腔积液 奈达铂 腹腔灌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鼻咽癌肝转移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1
作者 朱长雨 顾梅 +1 位作者 党受涛 赵京阳 《中国医药》 2017年第3期471-475,共5页
鼻咽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肝转移发病率高,且治疗效果及预后差。鼻咽癌肝转移机制复杂,与多种基因及蛋白分子相关。其治疗主要包括放疗、化疗、介入栓塞治疗、手术治疗等。现就其转移机制、诊断及治疗作一综述。
关键词 鼻咽肿瘤 肝转移 疱疹病毒4型 潜伏膜蛋白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嗅神经母细胞瘤伴发神经内分泌副瘤综合征的诊疗分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孙炎 黄谦 +6 位作者 崔顺九 王明婕 张树荣 杨本涛 邱锷 曲静 周兵 《武警医学》 CAS 2021年第6期504-509,共6页
目的总结伴有神经内分泌副瘤综合征的嗅神经母细胞瘤临床及病理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08至2020-08医院伴有神经内分泌副瘤综合征的4例嗅神经母细胞瘤患者临床及病理资料。其中男2例,女2例。年龄22~48岁,平均39.5岁。根据改良Kadish... 目的总结伴有神经内分泌副瘤综合征的嗅神经母细胞瘤临床及病理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08至2020-08医院伴有神经内分泌副瘤综合征的4例嗅神经母细胞瘤患者临床及病理资料。其中男2例,女2例。年龄22~48岁,平均39.5岁。根据改良Kadish分期,4例病变均为C期;根据Dulguerov分期,T3期1例,T4期3例。结果所有患者均行内镜下肿瘤切除术,并获得阴性切缘。围术期3例出现尿崩、电解质紊乱及激素改变。术后1例出现颅内积血,无脑脊液漏等并发症。术后2周内尿崩、电解质紊乱及激素改变大致恢复正常。术后随访6~125个月,未见肿瘤复发及转移。免疫组化染色见肿瘤细胞中突触素(Syn)、嗜铬素A(ChgA)等多呈阳性,Ki-67染色显示细胞增殖指数为1%~50%。结论嗅神经母细胞瘤患者伴发的神经内分泌症状隐匿,可表现为电解质及激素水平紊乱,围术期风险高,需提高对该病的认识。随访中定期监测电解质水平,可及时发现肿瘤复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嗅神经母细胞瘤 副瘤综合征 鼻内镜手术 抗利尿激素分泌不当综合征 异位ACTH综合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叉头框转录因子M1对人肝癌细胞增殖和凋亡及侵袭的影响 被引量:1
13
作者 赵京阳 伍冀湘 张树荣 《中国医药》 2022年第4期554-558,共5页
目的探讨叉头框转录因子M1(FoxM1)对人肝癌细胞增殖、凋亡、侵袭的影响。方法应用定量聚合酶链反应及蛋白质印迹法检测6种常见人肝癌细胞系(HepG2、Huh-7、Hep3B、SMMC7721、QSG7701、BEL7402)及人正常肝细胞系LO-2中FoxM1的mRNA和蛋白... 目的探讨叉头框转录因子M1(FoxM1)对人肝癌细胞增殖、凋亡、侵袭的影响。方法应用定量聚合酶链反应及蛋白质印迹法检测6种常见人肝癌细胞系(HepG2、Huh-7、Hep3B、SMMC7721、QSG7701、BEL7402)及人正常肝细胞系LO-2中FoxM1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选取FoxM1高表达的肝癌细胞系,应用靶向FoxM1的短发卡RNA(shRNA)下调FoxM1表达,观察其对肝癌细胞凋亡、细胞周期、细胞增殖、迁移、侵袭能力的影响。观察下调FoxM1表达的肝癌细胞在裸鼠体内的成瘤情况。结果在6种常见肝癌细胞系及人正常肝细胞系中,HepG2及BEL7402的FoxM1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最高,选取HepG2与BEL7402细胞系进行后续实验。应用靶向FoxM1的shRNA下调FoxM1的表达后,HepG2与BEL7402细胞系的shRNA组细胞凋亡率均高于对照组[(12.6±1.9)%比(4.6±0.5)%、(10.3±0.5)%比(3.9±1.9)%],G_(2)/M期细胞比例均低于对照组,细胞计数试剂盒-8实验96 h时450 nm处吸光度值均低于对照组,划痕实验中划痕愈合率均低于对照组,Transwell实验中穿膜细胞数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在动物体内实验中,HepG2细胞系shRNA组实验16、20 d肿瘤体积小于对照组,BEL7402细胞系shRNA组实验12、16、20 d肿瘤体积小于对照组,两细胞系shRNA组实验20 d时肿瘤质量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下调FoxM1能够促进肝癌细胞的凋亡,导致细胞周期发生停滞,抑制细胞增殖,降低细胞迁移、侵袭能力和体内成瘤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细胞 叉头框转录因子M1 增殖 侵袭 体内成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累及眼部的晚期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恶变患者诱导化疗疗效观察 被引量:2
14
作者 曹莉莉 陈晓红 +3 位作者 白云龙 张树荣 李悦 周梦娇 《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CSCD 2020年第9期498-502,共5页
目的探讨诱导化疗对累及眼部的晚期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恶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同仁医院2012年10月~2017年1月共11例诱导化疗治疗累及眼部的晚期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恶变临床资料和随访结果。11例患者中,男9例,女2例,年龄... 目的探讨诱导化疗对累及眼部的晚期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恶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同仁医院2012年10月~2017年1月共11例诱导化疗治疗累及眼部的晚期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恶变临床资料和随访结果。11例患者中,男9例,女2例,年龄42~62岁,平均年龄50岁。其中9例原发,2例复发;中晚期局部肿瘤患者5例(T3-4aN0M0),非常晚期局部肿瘤(T4bN0M0)患者6例。肿瘤均侵及眶壁或眶内,6例患者出现眼眶部肿胀、溢泪、突眼、复视等眼部症状。Kaplan-Meier法进行生存分析。结果自入院随访至2018年3月,全部患者随访9~54个月,4例患者生存,7例患者死于肿瘤局部扩大或转移。诱导化疗对3例患者有效,眼部症状有明显改善,2例部分缓解,1例为完全缓解;8例患者疾病稳定。11例患者中位生存时间为22个月,局部中晚期肿瘤患者中位生存时间为23个月,局部非常晚期肿瘤患者中位生存时间为16个月。所有患者1、2年生存率分别为90%和14.1%,诱导化疗有效患者的1、2年生存率为100%和50%。结论晚期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恶变患者的预后较差,局部中晚期患者的预后稍好于局部非常晚期患者。诱导化疗对部分晚期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恶变患者有效,对诱导化疗敏感的患者生存预后更好且眼部功能得到保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头状瘤 治疗结果 鼻腔鼻窦内翻乳头状瘤 诱导化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眼附属器黏膜相关淋巴组织结外边缘区淋巴瘤诊治中国专家共识(2023版) 被引量:1
15
作者 中国人体健康科技促进会细胞免疫治疗专业委员会 中国医师协会眼科医师分会眼肿瘤专业委员会 +13 位作者 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影像医学分会 中国抗癌协会肿瘤与微生态专业委员会 北京癌症防治学会淋巴瘤免疫治疗专业委员会 王亮 马建民 李鑫 姚娜 郭健 钟秋子 高麟芮 周生余 刘红刚 史季桐 罗莎 《中华肿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96-303,共8页
眼附属器黏膜相关淋巴组织结外边缘区(MALT)淋巴瘤是发生在眼附属器常见的恶性肿瘤,随着人口老龄化,眼附属器MALT淋巴瘤的发生率呈上升趋势。肿瘤组织侵犯眼附属器局部,容易导致眼部外观和功能的异常,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目前眼附属器M... 眼附属器黏膜相关淋巴组织结外边缘区(MALT)淋巴瘤是发生在眼附属器常见的恶性肿瘤,随着人口老龄化,眼附属器MALT淋巴瘤的发生率呈上升趋势。肿瘤组织侵犯眼附属器局部,容易导致眼部外观和功能的异常,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目前眼附属器MALT淋巴瘤尚无统一的规范化诊疗指南,为了进一步提高眼附属器MALT淋巴瘤的规范化诊断和治疗水平,中国人体健康科技促进会细胞免疫治疗专业委员会、中国医师协会眼科医师分会眼肿瘤专业委员会、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影像医学分会、中国抗癌协会肿瘤与微生态专业委员会学会和北京癌症防治学会淋巴瘤免疫治疗专业委员会专家联合编写了首个眼附属器MALT淋巴瘤诊治中国专家共识(2023版),以期为临床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恶性肿瘤 黏膜相关淋巴组织结外边缘区淋巴瘤 眼附属器 诊断 治疗 专家共识
原文传递
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定量参数预测和评估鼻腔鼻窦恶性肿瘤化疗效果的初步探讨 被引量:12
16
作者 陈青华 王新艳 +9 位作者 张冰 郝晖 吴建兴 佟亚健 冯强强 房居高 陈晓红 燕飞 张树荣 鲜军舫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3期1773-1777,共5页
目的通过对鼻腔和鼻窦恶性肿瘤患者化疗前及化疗后不同时间点的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DCE-MRI)定量参数值的对比研究,初步探讨DCE-MRI定量参数值在预测和评估鼻腔和鼻窦恶性肿瘤新辅助化疗效果中的价值。方法收集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在... 目的通过对鼻腔和鼻窦恶性肿瘤患者化疗前及化疗后不同时间点的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DCE-MRI)定量参数值的对比研究,初步探讨DCE-MRI定量参数值在预测和评估鼻腔和鼻窦恶性肿瘤新辅助化疗效果中的价值。方法收集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在北京同仁医院住院行新辅助化疗的14例鼻腔和鼻窦恶性肿瘤在化疗前行鼻腔和鼻窦DCE-MRI检查的患者,男6例、女8例,年龄16~83岁,其中8例在化疗后第7、21和42天同时行鼻腔和鼻窦DCE-MRI检查,采用自编的后处理软件获得肿瘤的容积转移常数(Ktrans)、速率常数(Kep)、血管外细胞外间隙(Ve)等定量参数值。对照实体瘤疗效评价标准(RECIST),比较分析化疗有效组和无效组肿瘤的Ktrans、Kep和Ve值差异有无统计学意义,并计算在化疗不同时间点肿瘤的Ktrans、Kep和Ve值的变化情况。结果11例肿瘤对化疗有效,3例对化疗无效。化疗有效组肿瘤化疗前的Ktrans和Kep值[(0.75±0.28)/min、(3.23±1.48)/min]大于无效组[(0.43±0.41)/min、(1.34±0.42)/min)(均P<0.01),两组之间的Ve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65)。与化疗前比较,化疗有效组化疗后第7、21和42天肿瘤Ktrans值平均变化率较大,降低程度超过了40%,化疗后第7天变化率的斜率最大;化疗无效组患者化疗后第7、21和42天肿瘤Ktrans值平均变化率较小,第7天和42天基本上无变化,而第21天Ktrans值反而升高。结论肿瘤化疗前的Ktrans和Kep值越大,化疗效果越好。化疗后早期Ktrans值降低越明显化疗效果越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窦肿瘤 磁共振成像 动态增强 定量诊断
原文传递
鼻腔鼻窦恶性肿瘤经鼻内镜手术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评价 被引量:11
17
作者 张娜 黄谦 +6 位作者 崔顺九 邱锷 杨本涛 陈晓红 张树荣 李敏 周兵 《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21-28,共8页
目的分析鼻腔鼻窦恶性肿瘤经鼻内镜手术的疗效及预后因素,比较患者手术前后生活质量变化。方法本研究为单中心回顾性研究,对2004年10月至2017年3月北京同仁医院收治的经鼻内镜手术的鼻腔鼻窦恶性肿瘤病例79例进行分析,男性51例,女性28例... 目的分析鼻腔鼻窦恶性肿瘤经鼻内镜手术的疗效及预后因素,比较患者手术前后生活质量变化。方法本研究为单中心回顾性研究,对2004年10月至2017年3月北京同仁医院收治的经鼻内镜手术的鼻腔鼻窦恶性肿瘤病例79例进行分析,男性51例,女性28例,中位发病年龄48岁。收集患者人口学资料、术前鼻窦CT、MRI、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及治疗方案;依据术后鼻内镜检查、鼻窦MRI及全身检查判定患者是否出现复发和远处转移。通过鼻腔鼻窦结局测试22、视觉模拟量表和前颅底手术问卷调查获得患者手术前后生活质量评分。应用SPSS 22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本研究包含13种病理类型的鼻腔鼻窦T1~T4期肿瘤,存在颈部淋巴结及远处转移情况。所有患者均经鼻内镜手术治疗,经过43个月中位随访时间,1、3、5、10年总体生存率、无瘤生存率和无复发生存率分别为97.4%、92.5%、92.5%和83.7%;83.2%、68.3%、56.8%和33.6%;84.5%、66.6%、58.0%和34.4%。术后复发是影响总体生存率下降的独立危险因素(HR=8.852,P=0.044),术前复发(即二次手术)是影响无瘤生存率和无复发生存率下降的独立危险因素(HR值分别为2.237、2.095,P值分别为0.029、0.047)。术后患者出现嗅觉减退、鼻内干痂增多,但鼻塞和呼吸费力等多项表现均有改善。结论经鼻内镜手术治疗鼻腔鼻窦恶性肿瘤可带来令人满意的疗效,在改善生活质量方面有明显优势,术后复发和术前复发是影响预后的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肿瘤 鼻内镜手术 治疗结果 预后 生活质量
原文传递
翼状胬肉的治疗和预防——眼睛上攀爬生长的“爬山虎”
18
作者 赵红姝 《人口与健康》 2024年第2期85-87,共3页
据报道,一位喜欢户外垂钓的男子,因长期未戴墨镜,导致眼睛长出“爬山虎”。这可能会使得一些有相同爱好的人士产生一些担忧,事实上,眼球表面有时确实会生长类似植物“爬山虎”一样攀爬状的结膜增生组织,这个疾病的名称为“翼状胬肉”。... 据报道,一位喜欢户外垂钓的男子,因长期未戴墨镜,导致眼睛长出“爬山虎”。这可能会使得一些有相同爱好的人士产生一些担忧,事实上,眼球表面有时确实会生长类似植物“爬山虎”一样攀爬状的结膜增生组织,这个疾病的名称为“翼状胬肉”。世界范围内的流行病学研究表明,翼状胬肉的患病率在0.3%至37.46%之间,影响的人群还是比较广泛的。由于这一疾病是常见病、多发病,并且病变生长在眼表严重影响美观。因此,应增加对这一疾病的认识和了解,提高人们对这一疾病的预防意识,以减少疾病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攀爬 翼状胬肉 流行病学研究 爬山虎 预防意识 眼睛
原文传递
儿童白瞳症的筛查与诊治
19
作者 赵红姝 《人口与健康》 2024年第6期87-89,共3页
瞳孔是人眼虹膜中心的小圆孔,白瞳是瞳孔区呈白色反光,俗称“猫眼”,常见于儿童,可由多种严重的眼部疾病造成。白瞳主要是由患儿的家长发现。研究显示,在美国和其他发达国家,眼内视网膜母细胞瘤最常见的表现是白瞳或猫眼反光(45%),因而... 瞳孔是人眼虹膜中心的小圆孔,白瞳是瞳孔区呈白色反光,俗称“猫眼”,常见于儿童,可由多种严重的眼部疾病造成。白瞳主要是由患儿的家长发现。研究显示,在美国和其他发达国家,眼内视网膜母细胞瘤最常见的表现是白瞳或猫眼反光(45%),因而一旦发现白瞳应尽快就诊眼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网膜母细胞瘤 瞳孔区 眼虹膜 眼部疾病 儿童白瞳症 眼内 猫眼
原文传递
甲状腺乳头状癌临床病理学特征与BRAF^(V600E)基因突变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3
20
作者 朱长雨 顾梅 +3 位作者 党受涛 赵京阳 李新宇 施奕君 《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237-239,共3页
目的探讨甲状腺乳头状癌临床病理学特征与BRAF^(V600E)基因突变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8月至2018年5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290例甲状腺乳头状癌手术术后行BRAF^(V600E)免疫组化检测的病人资料。其中突变192例,未突变59例... 目的探讨甲状腺乳头状癌临床病理学特征与BRAF^(V600E)基因突变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8月至2018年5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290例甲状腺乳头状癌手术术后行BRAF^(V600E)免疫组化检测的病人资料。其中突变192例,未突变59例,部分突变39例。剔除部分突变组行后续分析。比较两组病人的临床病理差异。结果应用统计学分析,未突变组与突变组在被膜侵犯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将未突变组与突变组以微小癌及非微小癌为界分析,被膜侵犯在微小癌及非微小癌两组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在甲状腺乳头状癌病人中,BRAF^(V600E)基因突变未见其与肿瘤的临床病理特征相关。非BRAF^(V600E)基因突变的微小癌及非微小癌病人被膜侵犯可能性更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乳头状癌 BRAFV600E基因突变 临床病理学特征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