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7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综合医院七年制儿科临床见习的困惑与对策 被引量:4
1
作者 王雅洁 高宝勤 《继续医学教育》 2014年第8期62-63,共2页
临床见习是临床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临床实习的基础和准备。综合医院七年制儿科临床见习中面临许多困境,在实践中通过不断改进教学方法,逐步提高教学质量,才能适应培养现代化医学人才的需要。
关键词 儿科学 临床见习 教学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参加指导全国大学生临床技能竞赛对儿科临床教学的探讨和思考 被引量:5
2
作者 邓亚仙 姚春美 +2 位作者 许蓉 王磊 高宝勤 《高校医学教学研究(电子版)》 2017年第2期7-10,共4页
如何提高大学生儿科临床技能与临床思维能力、提高医学生对儿科工作的热情,适应新形势下技能竞赛的要求,以及社会对儿科医学人才的需求,是儿科教学中需要探索的重要内容。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作为第五临床医学院代表首都医科... 如何提高大学生儿科临床技能与临床思维能力、提高医学生对儿科工作的热情,适应新形势下技能竞赛的要求,以及社会对儿科医学人才的需求,是儿科教学中需要探索的重要内容。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作为第五临床医学院代表首都医科大学参加了由教育部医学教育临床教学研究中心主办的第八届全国高等医学院校大学生临床技能竞赛并取得了优异的成绩。结合对学生的培训及比赛现场观摩,本文总结了临床技能竞赛教学中儿科培训内容、培训方法及提高策略,以便为今后提高儿科实训教学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技能 儿科 临床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问题式教学法”在七年制儿科临床见习中的尝试 被引量:2
3
作者 王雅洁 徐雪冬 +1 位作者 高宝勤 耿改琴 《继续医学教育》 2011年第10期38-39,共2页
临床见习是医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选择最佳的带教方法,是目前医学教育中的一个课题。我院开展应用"问题式教学法"进行临床见习带教,不仅提高了教师的教学能力,同时也提高了学生自我学习和团队协作的能力,达到了教学相... 临床见习是医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选择最佳的带教方法,是目前医学教育中的一个课题。我院开展应用"问题式教学法"进行临床见习带教,不仅提高了教师的教学能力,同时也提高了学生自我学习和团队协作的能力,达到了教学相长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问题式教学法 儿科学 临床见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科实习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被引量:8
4
作者 田朝霞 武小娟 +2 位作者 俞亚珍 杨伟力 高宝勤 《西北医学教育》 2015年第2期386-388,共3页
儿科临床教学存在较多的困难,儿科面对的患儿及家属是一个特殊群体,加上各种社会因素的影响,如:独生子女政策、高校扩招、医患矛盾等问题,严重影响了临床教学质量。我们对多年实习带教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总结,制定了相应的解决... 儿科临床教学存在较多的困难,儿科面对的患儿及家属是一个特殊群体,加上各种社会因素的影响,如:独生子女政策、高校扩招、医患矛盾等问题,严重影响了临床教学质量。我们对多年实习带教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总结,制定了相应的解决对策,如:进行入科教育,加强管理力度,注重儿科特色教学,改进教学方法,加强医患沟通训练等,激发学生对儿科的兴趣,提高了儿科实习教学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科实习 临床教学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BL教学模式在儿科腹泻病见习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王桂芬 高宝勤 +2 位作者 杨伟力 李丽嫱 武小娟 《继续医学教育》 2015年第10期38-40,共3页
为了探讨PBL教学法对小儿腹泻病临床见习的效果,我们在2010级药学系本科生中开展PBL教学,对教学满意度进行评估,并与采用传统教学查房模式的2010级口腔系学生理论考试成绩进行比较。结果显示实验组对PBL教学法的满意度高,腹泻病见习课... 为了探讨PBL教学法对小儿腹泻病临床见习的效果,我们在2010级药学系本科生中开展PBL教学,对教学满意度进行评估,并与采用传统教学查房模式的2010级口腔系学生理论考试成绩进行比较。结果显示实验组对PBL教学法的满意度高,腹泻病见习课后实验组比对照组考试成绩提高(P<0.05),但是两组期末理论考试成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1)。PBL教学法确实可以提高医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及考试成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BL教学法 儿科学 腹泻病 教学查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提高儿科患儿四肢静脉穿刺成功率的护理体会 被引量:2
6
作者 刘月凤 周煚 《现代临床护理》 2009年第4期70-71,共2页
儿科患儿静脉穿刺技术是儿科护士主要的护理技术操作之一,临床多采用四肢静脉进行采血、输液和输血,静脉穿刺技术的成功与否直接关系到患儿的治疗效果。由于患儿心理发育不成熟和对疼痛的恐惧等,导致患儿在护理操作中表现出不合作或... 儿科患儿静脉穿刺技术是儿科护士主要的护理技术操作之一,临床多采用四肢静脉进行采血、输液和输血,静脉穿刺技术的成功与否直接关系到患儿的治疗效果。由于患儿心理发育不成熟和对疼痛的恐惧等,导致患儿在护理操作中表现出不合作或哭闹,使护理工作不能顺利进行,以致不能及时给予药物治疗或采集标本而延误病情。笔者根据临床护理经验,总结了提高患儿四肢静脉穿刺成功率的护理体会。现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理技术操作 穿刺成功率 四肢静脉 儿科护士 患儿 静脉穿刺技术 治疗效果 心理发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损毁致大鼠痉挛性脑性瘫痪动物模型制备及其鉴定 被引量:12
7
作者 俞雅珍 邓亚仙 +1 位作者 高宝勤 杨伟力 《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928-929,共2页
目的探讨不同条件下建立电毁损锥体束致大鼠一侧肢体痉挛性脑性瘫痪(CP)模型方法,并对CP模型动物进行鉴定。方法将60只大鼠随机平均分为对照组A、实验组B和C。均沿颅顶矢状缝作纵行切口,暴露前囟,选择前囟后6.6mm,矢状缝左侧1.0mm钻孔... 目的探讨不同条件下建立电毁损锥体束致大鼠一侧肢体痉挛性脑性瘫痪(CP)模型方法,并对CP模型动物进行鉴定。方法将60只大鼠随机平均分为对照组A、实验组B和C。均沿颅顶矢状缝作纵行切口,暴露前囟,选择前囟后6.6mm,矢状缝左侧1.0mm钻孔。对照组A不通电;实验组B通直流电2mA,20s/次,通电1次;实验组C通直流电2.5mA,30s/次,通电2次;电毁损锥体束制备模型,术后对大鼠行神经行为学检测(随意运动、姿势、肌张力等),并对鉴定为CP的大鼠观察1个月。结果实验组C模型成功率(16/20例)及痉挛性瘫痪症状的稳定性明显高于实验组B(7/20例),差异有显著性(P<0.05);CP大鼠存在明显随意运动障碍及姿势、肌张力异常。结论直流电(恒流2.5mA,30s/次,通电2次)毁损锥体束可成功制备大鼠痉挛性CP动物模型,CP鼠具有神经行为学异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性瘫痪 痉挛性 电毁损 动物 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康复治疗联合A型肉毒毒素局部注射治疗痉挛型脑性瘫痪的疗效 被引量:18
8
作者 高宝勤 赵性泉 +2 位作者 谢建雷 邓欣 李孚伟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06年第2期101-102,共2页
目的观察康复治疗联合A型肉毒毒素(BTX-A)局部注射治疗痉挛型脑性瘫痪的疗效。方法60例脑性瘫痪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康复治疗联合BTX-A局部注射;对照组采用单纯康复治疗。治疗12周后比较两组患儿的关节屈曲度... 目的观察康复治疗联合A型肉毒毒素(BTX-A)局部注射治疗痉挛型脑性瘫痪的疗效。方法60例脑性瘫痪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康复治疗联合BTX-A局部注射;对照组采用单纯康复治疗。治疗12周后比较两组患儿的关节屈曲度、步态等临床指标。结果治疗组患儿各项临床评价指标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康复治疗联合BTX-A局部注射可提高脑性瘫痪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性瘫痪 痉挛 A型肉毒毒素 康复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CN8A基因突变相关癫痫性脑病2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7
9
作者 姚春美 赵荣江 +4 位作者 邓亚仙 任守臣 王雅洁 杨伟力 高宝勤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462-465,共4页
目的探讨SCN8A基因突变相关癫痫性脑病的临床特点和诊治。方法回顾分析2例确诊SCN8A基因突变相关癫痫性脑病患儿的临床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2例患儿均为男性,均以抽搐起病,同时伴有精神运动发育落后;经基因检测均证实有SCN8A基因... 目的探讨SCN8A基因突变相关癫痫性脑病的临床特点和诊治。方法回顾分析2例确诊SCN8A基因突变相关癫痫性脑病患儿的临床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2例患儿均为男性,均以抽搐起病,同时伴有精神运动发育落后;经基因检测均证实有SCN8A基因突变。例1患儿生后3.5个月起病后,因左乙拉西坦治疗致发作增加而改用妥泰和中药,但抽搐控制不理想;2岁9个月时抽搐频繁,同时伴有严重的语言和运动发育倒退及吞咽功能差;加用拉莫三嗪口服后发作停止,吞咽功能,以及运动和语言恢复至抽搐频繁发作前水平。例2生后2个月起病后,服用妥泰发作减少,但未完全控制;后突然抽搐频繁,同时因在夏季出汗减少和体温增高,逐渐停用妥泰换用左乙拉西坦,但发作次数有增多趋势;遂停用左乙拉西坦换用丙戊酸钠,抽搐发作减少;联合应用奥卡西平后发作完全控制,随访2年半未再发作;例2患儿自出生至今全面发育落后、吞咽功能差。结论SCN8A基因突变所致癫痫起病年龄早,常合并智力障碍/发育迟缓,同时伴有语言落后,发作严重时出现吞咽功能异常;对钠离子通道阻滞剂反应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CN8A基因 癫痫 钠离子通道阻滞剂 脑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PLC-MS/MS法测定人脑脊液中替加环素浓度的不确定度评定 被引量:10
10
作者 梅升辉 冯卫星 +3 位作者 朱乐亭 杨莉 赵明 赵志刚 《中南药学》 CAS 2015年第7期693-697,共5页
目的评定液质联用法(HPLC-MS/MS)测定人脑脊液中替加环素(TGC)浓度的不确定度。方法分析HPLC-MS/MS法测定人脑脊液中TGC浓度的整个过程,对测量重复性、称量、生物样品配制、工作液配制、回收率、仪器允差和标准曲线拟和等引起的不确定... 目的评定液质联用法(HPLC-MS/MS)测定人脑脊液中替加环素(TGC)浓度的不确定度。方法分析HPLC-MS/MS法测定人脑脊液中TGC浓度的整个过程,对测量重复性、称量、生物样品配制、工作液配制、回收率、仪器允差和标准曲线拟和等引起的不确定度分别进行评定,最后计算合成不确定度并进行扩展。结果人脑脊液中低(0.733μg?m L-1)、中(7.579μg?m L-1)和高(75.330μg?m L-1)浓度TGC的扩展不确定度分别为0.0504μg?m L-1、0.332μg?m L-1和3.721μg?m L-1(P=95%,k=2)。结论 HPLC-MS/MS法测定人脑脊液中TGC浓度的不确定度在低浓度时主要由回收率、生物样品配制和重复性引入,在中、高浓度时主要由生物样品配制和回收率引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 替加环素 不确定度 脑脊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硫必利联合羚羊角胶囊治疗儿童抽动秽语综合征 被引量:14
11
作者 李丽嫱 陈娜 +3 位作者 高宝勤 王桂芬 邓亚仙 赵成松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9年第3期476-479,共4页
目的研究硫必利联合羚羊角胶囊治疗儿童抽动秽语综合征进展的疗效与机制。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7年6月-2018年6月间收治的200例抽动秽语综合征患儿,根据临床用药分为单纯组与联合组。单纯组93例,单纯应用硫必利治疗;联合组107例,应用... 目的研究硫必利联合羚羊角胶囊治疗儿童抽动秽语综合征进展的疗效与机制。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7年6月-2018年6月间收治的200例抽动秽语综合征患儿,根据临床用药分为单纯组与联合组。单纯组93例,单纯应用硫必利治疗;联合组107例,应用羚羊角胶囊联合硫必利治疗。治疗1个疗程后,比较2组临床疗效结果与病情进展率,观察治疗前后2组患儿病情严重程度与血清细胞因子表达水平的变化情况。结果联合组无病情进展患儿,单纯组进展率为3.23%,联合组低于单纯组(P <0.05);联合组总有效率为98.13%,单纯组为91.40%,联合组总有效率与整体疗效均优于单纯组(P <0.05);治疗后,2组患儿YGTSS评分、ADHD评分、各项血清Th细胞因子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改善(P <0.05),且联合组均优于单纯组(P <0.05)。结论硫必利联合羚羊角胶囊能够有效预防儿童抽动秽语综合征的病情进展,提高临床疗效,机制与改善患儿血清免疫相关细胞因子表达水平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抽动秽语综合征 儿童 羚羊角胶囊 硫必利 预防病情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型肉毒毒素治疗痉挛型脑性瘫痪下肢肌群的剂量-反应关系研究 被引量:4
12
作者 王雅洁 闫桂英 +1 位作者 高宝勤 杨伟力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 CAS CSCD 2007年第3期247-248,共2页
关键词 痉挛性脑性瘫痪 A型肉毒毒素 剂量-反应关系 瘫痪下肢 毒素治疗 痉挛型 肌群 肌肉注射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剂量A型肉毒毒素治疗小儿脑性瘫痪疗效对照研究 被引量:11
13
作者 高宝勤 杨伟力 +5 位作者 朱邦杰 邓欣 王雅洁 邓亚仙 田朝霞 王桂芬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3年第1期73-75,共3页
为研究不同剂量A型肉毒毒素 (BTX A)治疗小儿脑性瘫痪痉挛性下肢瘫的效果 ,将痉挛型下肢瘫患儿1 2 0例均分为 3组 ,均采用国产BTX A进行痉挛肌肉局部注射 ,用量 :1组 1U/kg ;2组 2U/kg ;3组 3U/kg。应用PRS法 ,评价治疗前、治疗后 2周... 为研究不同剂量A型肉毒毒素 (BTX A)治疗小儿脑性瘫痪痉挛性下肢瘫的效果 ,将痉挛型下肢瘫患儿1 2 0例均分为 3组 ,均采用国产BTX A进行痉挛肌肉局部注射 ,用量 :1组 1U/kg ;2组 2U/kg ;3组 3U/kg。应用PRS法 ,评价治疗前、治疗后 2周各组间的疗效差异 ;随访 1、2、3、6个月的疗效。结果 :治疗后较治疗前各项PRS指标明显改善 ,较大剂量组比较小剂量组疗效明显 (P <0 .0 1 )。治疗中及治疗后无 1例发生不良反应。结果提示 :治疗小儿脑性瘫痪 ,适当增加BTX A剂量 (≤ 6U/kg)比较安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型肉毒毒素 脑性瘫痪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型肉毒毒素对痉挛性瘫痪大鼠腓肠肌作用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6
14
作者 高宝勤 王拥军 +8 位作者 孙异临 张邵东 邓亚仙 杨伟力 杨丽英 黄海涛 谢天 俞进 李光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683-686,共4页
目的:研究A型肉毒毒素注射致痉挛瘫痪大鼠腓肠肌及相关结构超微结构的改变。方法:150只大鼠随机分A、B、C、D4组:A组为30只,单纯颅骨钻孔;B组为40只、C组为50只、D组为30只,各组均以适宜电流刺激破坏左侧锥体束制备痉挛瘫痪模型。C组、... 目的:研究A型肉毒毒素注射致痉挛瘫痪大鼠腓肠肌及相关结构超微结构的改变。方法:150只大鼠随机分A、B、C、D4组:A组为30只,单纯颅骨钻孔;B组为40只、C组为50只、D组为30只,各组均以适宜电流刺激破坏左侧锥体束制备痉挛瘫痪模型。C组、D组给予腓肠肌痉挛肌肉注射A型肉毒毒素6u/kg/肌群;D组,于注射后辅以运动训练。B组为对照组,给予注射等体积生理盐水。各组于注射后不同时间进行神经行为学检测、肌肉及相关组织结构透射电镜检查。结果:C组和D组的神经、肌肉组织改变情况均较对照B组明显。C组和D组,均观察到神经芽生现象。训练后D组大鼠神经行为学及超微结构改善明显。肌膜两侧呈现不同的病理改变。结论:A型肉毒毒素肌肉注射导致的超微结构改变较单纯肌痉挛造成的改变更为明显;肌细胞膜对肉毒毒素具有阻隔作用,A型肉毒毒素可能有诱发神经芽生作用。运动训练对大鼠神经行为学有明显改善,运动训练可促进病变肌肉超微结构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型肉毒毒素 痉挛性瘫痪 超微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痉挛型脑性瘫痪271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4
15
作者 邓亚仙 高宝勤 +2 位作者 杨伟力 俞雅珍 王桂芬 《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508-509,共2页
关键词 脑性瘫痪 痉挛型 临床分析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露醇、能量合剂联合抗癫痫药物治疗发作频繁的小儿难治性癫痫疗效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高宝勤 胡长梅 +3 位作者 史增敏 耿改芹 俞雅珍 邓亚仙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2003年第2期108-109,共2页
目的 探讨甘露醇、能量合剂联合抗癫痫药治疗发作频繁的小儿难治性癫痫的疗效。方法 将我院住院的 111例发作频繁的难治性癫痫患儿随机分为两组 ,试验组 5 5例 ,应用小剂量甘露醇、能量合剂、氟桂嗪及 1~ 3种适于发作类型的抗癫痫药... 目的 探讨甘露醇、能量合剂联合抗癫痫药治疗发作频繁的小儿难治性癫痫的疗效。方法 将我院住院的 111例发作频繁的难治性癫痫患儿随机分为两组 ,试验组 5 5例 ,应用小剂量甘露醇、能量合剂、氟桂嗪及 1~ 3种适于发作类型的抗癫痫药治疗 ;对照组 5 6例 ,给于 1~ 3种适于发作类型的抗癫痫药及氟桂嗪治疗。将两组治疗前后的发作频率分别进行比较。结果 治疗后两组发作频率间差别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1)。结论 甘露醇、能量合剂联合抗癫痫药治疗发作频繁的小儿难治性癫痫 ,方法简便、易行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露醇 能量合剂 治疗 小儿 难治性癫痫 疗效 氟桂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型肉毒毒素联合自家康复训练治疗痉挛型脑瘫 被引量:8
17
作者 高宝勤 王桂芬 +9 位作者 王雅洁 邓亚仙 杨丽英 杨伟力 邓欣 田朝霞 黄海涛 谢天 周大伟 徐静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35-238,共4页
目的探讨A型肉毒毒素(botulinum toxin,BTX-A)联合自家康复训练治疗痉挛型脑瘫的临床疗效和经济学价值;初步探索步态分析仪在小儿脑瘫治疗效果评价中的作用。方法选择148例痉挛型脑瘫患儿分治疗组(83例)和对照组(65例),另选30例运动正... 目的探讨A型肉毒毒素(botulinum toxin,BTX-A)联合自家康复训练治疗痉挛型脑瘫的临床疗效和经济学价值;初步探索步态分析仪在小儿脑瘫治疗效果评价中的作用。方法选择148例痉挛型脑瘫患儿分治疗组(83例)和对照组(65例),另选30例运动正常非脑瘫患儿作为正常组。治疗组自家康复训练辅以痉挛肌肉注射BTX-A,对照组由康复医师进行康复,观察2组患儿运动评价量表(physician rating scale,PRS)得分和所需医疗费用的变化。采用步态分析试验平台,对从治疗组中随机选择的30例患儿进行治疗前和治疗后1个月的疗效评价并与正常组进行比较。结果两种方法所需费用,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00);治疗3个月和6个月后,治疗组PRS评分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00);步态分析仪统计结果显示,治疗1个月后治疗组患者的膝、踝关节运动角度和步速改善情况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康复治疗联合BTX-A局部注射,较单纯康复治疗疗效好;费用较专业康复明显降低,简单易行;采用步态分析仪评价疗效,客观性强,结果可靠、准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性瘫痪 A型肉毒毒素 康复训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奥卡西平治疗儿童难治性癫痫的自身对照性研究 被引量:7
18
作者 俞雅珍 田朝霞 +1 位作者 高宝勤 杨伟力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7年第3期382-384,共3页
目的观察奥卡西平(OXC)治疗儿童难治性癫痫的长期疗效、耐受性和安全性。方法应用奥卡西平(OXC)治疗31例难治性癫痫患儿,起始剂量为4-5 mg/(kg·d^-1),维持剂量为25-45 mg/kg·d^-1,以治疗前3个月癫痫发作频度为对照,对... 目的观察奥卡西平(OXC)治疗儿童难治性癫痫的长期疗效、耐受性和安全性。方法应用奥卡西平(OXC)治疗31例难治性癫痫患儿,起始剂量为4-5 mg/(kg·d^-1),维持剂量为25-45 mg/kg·d^-1,以治疗前3个月癫痫发作频度为对照,对治疗后12个月内的疗效、不良反应、耐受性及安全性进行自身对比观察。结果应用OXC后6个月、12个月后,患儿发作频率均较用药前明显减少,发作频率减少≥50%的患儿占45.2%(14/31),用药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后6个月与12个月发作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12.9%(4/31),因不良反应和经济原因退出观察者2例(5.88%)。常见的不良反应为乏力、头晕、头痛、恶心、纳差、皮疹。结论奥卡西平治疗儿童难治性癫痫疗效明显、稳定、不良反应轻、耐受性好、安全性高。在年龄小于5岁的患儿中应用OXC的安全性有待大样本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奥卡西平 难治性癫痫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支原体肺炎患儿血清IgM、IgG、IgA、T细胞亚群及炎症因子水平观察 被引量:11
19
作者 李丽嫱 王竹颖 +2 位作者 徐娟玉 赵成松 齐宇洁 《传染病信息》 2019年第3期239-241,共3页
目的 观察支原体肺炎患儿血清IgM、IgG、IgA、T细胞亚群、炎症因子水平,并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15年2月—2019年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支原体肺炎患儿为观察对象,同时选取同期在我院体检的健康儿童作为对照,观察2组研究对象以及不... 目的 观察支原体肺炎患儿血清IgM、IgG、IgA、T细胞亚群、炎症因子水平,并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15年2月—2019年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支原体肺炎患儿为观察对象,同时选取同期在我院体检的健康儿童作为对照,观察2组研究对象以及不同病情程度的支原体肺炎患儿血清IgM、IgG、IgA、T细胞亚群、炎症因子水平的差异。结果 支原体肺炎患儿IgA、CD3+T细胞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CD4+T细胞、CD8+T细胞、IL-6、超敏C-反应蛋白(hypersensitiveC-reactiveprotein,hs-CRP)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均<0.05),2组的IgM、IgG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重症组患儿IgA、CD3+T细胞水平低于轻症组,CD4+T细胞、CD8+T细胞、IL-6、hs-CRP水平均高于轻症组(P均<0.05),2组的IgM、IgG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支原体肺炎患儿IgA、CD3+T细胞水平较低,CD4+T细胞、CD8+T细胞、IL-6、hs-CRP水平较高,且与患儿的病情严重程度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原体肺炎 免疫功能 炎症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压氧治疗儿童缺血型烟雾病疗效分析 被引量:7
20
作者 刘亚玲 张红霞 +2 位作者 于秋红 薛连璧 邓亚仙 《中国卒中杂志》 2013年第12期959-964,共6页
目的观察高压氧治疗儿童缺血型烟雾病的疗效及影响因素。 方法连续收治以脑梗死为表现的儿童烟雾病患者,根据治疗方法分为高压氧组50例和对照组40例,应用改良Rankin量表(modified Rankin Scale,mRS)对患者发病90 d的神经功能进行... 目的观察高压氧治疗儿童缺血型烟雾病的疗效及影响因素。 方法连续收治以脑梗死为表现的儿童烟雾病患者,根据治疗方法分为高压氧组50例和对照组40例,应用改良Rankin量表(modified Rankin Scale,mRS)对患者发病90 d的神经功能进行评价,比较两组的疗效。对高压氧组应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方法分析影响疗效的因素。 结果高压氧组发病90 d mR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04)。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压氧治疗次数是高压氧组疗效的影响因素[比值比(odds ratio,OR)0.780;95%可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0.675~0.901;P=0.001]。 结论高压氧治疗儿童缺血型烟雾病有效,高压氧治疗次数是高压氧组疗效的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氧 烟雾病 脑梗死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