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人文关怀在精神科护理中的实践与体会 被引量:29
1
作者 贺美玲 孙宏 胡丽丽 《护理管理杂志》 2006年第3期41-42,共2页
人文关怀是护理的核心概念和中心任务。对不同阶段住院精神病病人的护理中贯彻了人文关怀的护理理念。针对病人的心理,通过与病人进行有效的交流和沟通,对生活懒散或有冲动、伤人行为的病人进行行为矫正等措施来强化人文关怀,使病人的... 人文关怀是护理的核心概念和中心任务。对不同阶段住院精神病病人的护理中贯彻了人文关怀的护理理念。针对病人的心理,通过与病人进行有效的交流和沟通,对生活懒散或有冲动、伤人行为的病人进行行为矫正等措施来强化人文关怀,使病人的合理需求得到了更大程度的满足,人格得到尊重,护理效果也得到了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文关怀 精神科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级甲等医院精神科护士对患者攻击行为风险评估现状调查 被引量:13
2
作者 姚秀钰 李峥 +3 位作者 徐江玲 金鑫 张梁 张莉 《护理管理杂志》 2011年第2期108-111,共4页
目的调查精神科护士对攻击行为进行风险评估的现状,深入了解评估内容。方法采用量性研究和质性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对184名精神科护士进行问卷调查,并选择12名护士进行访谈。结果分别有96.20%和92.39%的护士认为评估时会考虑患者院外攻击... 目的调查精神科护士对攻击行为进行风险评估的现状,深入了解评估内容。方法采用量性研究和质性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对184名精神科护士进行问卷调查,并选择12名护士进行访谈。结果分别有96.20%和92.39%的护士认为评估时会考虑患者院外攻击行为史及患者目前精神状态。类属分析方法提炼出3个主题概念:攻击史因素、临床因素、一般资料。攻击行为史、家族史、精神症状及临时预警信号是精神科护士对患者进行攻击行为风险评估时考虑的主要方面。结论通过护士的动态观察和判断,及时进行评估是目前临床中常用的评估方法;动态观察患者的病情,及时发现异常信号并进行有效干预是预防攻击行为发生的重要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科 护士 攻击 风险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自愿住院青少年精神障碍患者胁迫体验的研究
3
作者 李凌宇 刘欣怡 +2 位作者 史佳伟 程艮 邹海欧 《中国医学伦理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32-240,共9页
目的 探讨非自愿住院青少年精神障碍患者入院过程及住院期间的胁迫体验,为制定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提供参考。方法 于2023年10—12月选取15例非自愿住院青少年精神障碍患者进行半结构式访谈,以内容分析法归纳和提炼主题。结果 共提炼出3个... 目的 探讨非自愿住院青少年精神障碍患者入院过程及住院期间的胁迫体验,为制定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提供参考。方法 于2023年10—12月选取15例非自愿住院青少年精神障碍患者进行半结构式访谈,以内容分析法归纳和提炼主题。结果 共提炼出3个主题和10个亚主题,分别用以阐述胁迫体验的本质内容、产生原因及改善方法:胁迫体验的多维度内容(复杂的情感体验、各异的身体感受、矛盾的认知评价)、胁迫体验的多方面成因(个人准备程度不足、父母沟通程度欠缺、医护管理体系严格)、胁迫体验的分阶段改善(入院治疗前充分沟通、强制干预前耐心告知、强制干预中尊重诉求、强制干预后安慰解释)。结论 非自愿住院青少年精神障碍患者胁迫体验的本质内容复杂,产生原因多样,需多方配合加以改善。因此,父母应尊重子女自我意愿的表露,医护人员尊重患者自主权,构建保护-约束型医患关系模式,协同互助减少强制干预的使用以提高青少年精神障碍患者的整体就医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自愿住院 胁迫体验 精神障碍 青少年 质性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情绪调节护理对急诊意外伤害患者心理危机的干预效果 被引量:9
4
作者 尹利 贺美玲 +1 位作者 张松 李金红 《中国医刊》 CAS 2022年第9期991-994,共4页
目的探讨情绪调节护理对急诊意外伤害患者心理危机的干预效果。方法选取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定医院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收治的200例急诊意外伤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00例。两组患者均... 目的探讨情绪调节护理对急诊意外伤害患者心理危机的干预效果。方法选取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定医院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收治的200例急诊意外伤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00例。两组患者均接受常规药物治疗,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不同的护理干预方法: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应用情绪调节护理方法。在干预前、干预14d后采用汉密尔顿焦虑评价量表(Hamilton anxiety scale,HAMA)、汉密尔顿抑郁评价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HAMD)、恐惧视觉模拟量表(fear visual analog scale,FAVS)评价患者负性情绪的变化,在干预14d后采用成人总体幸福感评价量表对患者的主观幸福感进行评价,并采用问卷调查了解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结果干预前两组HAMA评分、HAMD评分、FVAS评分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干预14d后两组HAMA评分、HAMD评分、FVAS评分明显低于干预前,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干预14d后观察组成人总体幸福感评价量表的情感行为控制、健康担忧、紧张状态、生活满足感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干预14d后,观察组护理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急诊意外伤害患者应用情绪调节护理后焦虑、抑郁、恐惧等心理危机程度改善比较明显,主观幸福感以及护理满意度有所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情绪调节护理 急诊意外伤害患者 心理危机 干预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团体心理游戏护理方案在抑郁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15
5
作者 李金红 尹利 安凤荣 《医学临床研究》 CAS 2015年第12期2435-2437,共3页
【目的】探讨团体心理游戏护理方案在抑郁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0例住院抑郁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00例。两组患者均同时进行药物治疗及心理健康教育,而观察组入院2周后进... 【目的】探讨团体心理游戏护理方案在抑郁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0例住院抑郁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00例。两组患者均同时进行药物治疗及心理健康教育,而观察组入院2周后进行团体心理游戏治疗。两组患者分别在治疗前、治疗后进行抑郁自评量表(SDS)、个人与社会功能量表(PSP)的评定,观察组在治疗前后采用团体心理治疗疗效因子问卷各评定一次。【结果】治疗前两组SDS得分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SDS得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PSP得分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PSP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前后团体心理治疗疗效因子问卷比较,除家庭重现外其他各因子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团体心理游戏护理方案能改善抑郁症患者的抑郁状况,增强患者的社会功能,改善不良的人格特点,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预性研究 心理疗法 抑郁症/护理 社会支持 健康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渐进式康复护理对酒精所致精神障碍患者心理状况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13
6
作者 尹利 李金红 《临床与病理杂志》 2020年第6期1509-1514,共6页
目的:探讨渐进式康复护理对酒精所致精神障碍患者心理状况及生活质量的影响,为患者的临床诊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3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定医院就诊的酒精所致精神障碍患者92例进行研究。采用随机数表法,分... 目的:探讨渐进式康复护理对酒精所致精神障碍患者心理状况及生活质量的影响,为患者的临床诊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3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定医院就诊的酒精所致精神障碍患者92例进行研究。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6例。对照组给予患者常规康复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患者渐进式康复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记录两组患者不同时段营养状况、心理状况及生活质量评分变化,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6个月后,观察组总有效率(95.65%)明显高于对照组(73.9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前,两组患者的营养状况、心理状况及生活质量评分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6个月后,观察组患者的体重改变、营养摄入、胃肠道症状、活动与功能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焦虑、抑郁、敏感、敌对等心理状况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心理卫生、躯体功能、健康程度、情绪角色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率(95.65%)明显高于对照组(71.7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渐进式康复护理对酒精所致精神障碍患者的临床效果显著,能有效改善患者的营养及心理状况,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增加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酒精所致精神障碍 渐进式康复护理 心理状况 生活质量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精神科护理工作现状和发展思考 被引量:2
7
作者 安凤荣 《医院院长论坛-首都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4期27-30,共4页
北京安定医院创建于1914年,是我国北方第一所精神卫生专科医院。新中国成立以后,精神病患者逐渐重获了人们的尊重,在医院一辈辈专家和领导的不懈努力下,安定医院不断发展壮大,为我国精神卫生事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随着我国社会经... 北京安定医院创建于1914年,是我国北方第一所精神卫生专科医院。新中国成立以后,精神病患者逐渐重获了人们的尊重,在医院一辈辈专家和领导的不懈努力下,安定医院不断发展壮大,为我国精神卫生事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和文明程度不断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科 护理工作 专科医院 现状 社会经济发展 卫生事业 新中国成立 精神病患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时效激励护理结合认知干预对抑郁症患者的心理弹性水平、社会支持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42
8
作者 李金红 尹利 《临床与病理杂志》 2020年第6期1495-1500,共6页
目的:探讨时效激励护理结合认知干预对抑郁症患者心理弹性水平、社会支持及生活质量的影响,为临床诊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17年6月至2019年1月接受治疗的86例抑郁症患者进行研究。采用随机数表分组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 目的:探讨时效激励护理结合认知干预对抑郁症患者心理弹性水平、社会支持及生活质量的影响,为临床诊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17年6月至2019年1月接受治疗的86例抑郁症患者进行研究。采用随机数表分组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3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行时效激励护理结合认知干预。比较护理前、护理后2周患者心理弹性水平、社会支持、简易生活质量量表(Simple Quality of Life Scale-36,SF-36)及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HAMD)评分变化。结果:护理后,观察组的坚韧性、力量、客观性以及总分等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主观支持、对支持的利用度及支持总分均明显升高(P<0.05),且观察组以上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生理职能、生理功能、躯体疼痛、总体健康、社会功能、情感职能、精神健康以及活力等评分均升高,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HAMD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时效激励护理结合认知干预可有效改善抑郁症患者心理弹性水平,降低患者抑郁程度,提高其社会支持力量,有助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症 时效激励 认知干预 心理弹性 社会支持 生活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精神科护士面对工作场所暴力的心境分析及心理调适 被引量:22
9
作者 高静 许冬梅 +3 位作者 邵静 安凤荣 王涌 蔡壮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2017年第3期301-306,共6页
目的 :分析精神科护士遭受工作场所暴力后护士的心境状态及心理调适方式。方法 :选取北京3家三级甲等精神病专科医院的护士183人作为研究对象,进行简明心境量表(POMS)、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总体幸福感量表(GWB)及自... 目的 :分析精神科护士遭受工作场所暴力后护士的心境状态及心理调适方式。方法 :选取北京3家三级甲等精神病专科医院的护士183人作为研究对象,进行简明心境量表(POMS)、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总体幸福感量表(GWB)及自制问卷进行调查。结果 :1根据自制调查问卷统计,一年内受过职场暴力伤害的护士占82.0%,一年内受3种以上种类伤害的占54.1%,一个月受过职场暴力伤害的护士占69.4%,一个月内受3种以上种类伤害的占36.6%,一年内受伤害次数大于3次的占70.0%;2按一个月内是否受到伤害分类,护士在SAS、愤怒、疲劳、压抑、慌乱、POMS总分、幸福指数总分方面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3将护士工作场所暴力的客观资料与量表因子之间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SAS、疲劳与工作年限呈正相关,精力、自我相关情绪与工作年限呈负相关;SAS、疲劳与年龄呈正相关,自我相关情绪与年龄呈负相关;SDS、SAS、愤怒、疲劳、压抑、慌张、POMS总分与一年内受伤次数呈正相关,幸福指数与一年内受伤次数呈负相关;SAS、愤怒、疲劳、压抑、慌张、POMS总分与一个月内受伤种类呈正相关,幸福指数与一个月内受伤种类呈负相关。结论 :精神科护士在面对工作场所暴力后心境状态及心理状态都会变差,管理者应加强精神科护士应对工作场所暴力的心理疏导及调适,并且提供有针对性的培训及应对方法,以改善精神科护士的心理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科护士 工作场所暴力 心境 心理调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精神科护士的规范化培训与职业生涯规划 被引量:13
10
作者 程艮 安凤荣 武平平 《中国护理管理》 2012年第4期12-15,共4页
近年来,社会大众面临的精神卫生问题已经日益凸显,20世纪末北京市对15岁以上本市户籍人口进行的抽样调查结果显示,重性精神障碍总患病率为11.67‰。2003年北京市抑郁症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全市常住人口抑郁障碍的终身患病率为6.87%,时点... 近年来,社会大众面临的精神卫生问题已经日益凸显,20世纪末北京市对15岁以上本市户籍人口进行的抽样调查结果显示,重性精神障碍总患病率为11.67‰。2003年北京市抑郁症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全市常住人口抑郁障碍的终身患病率为6.87%,时点患病率为3.31%[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科护士 规范化培训 职业生涯 精神卫生问题 流行病学调查 户籍人口 2009年 调查结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性精神疾病患者主要照顾者对暴力行为的认知状况调查 被引量:9
11
作者 徐江玲 邹海欧 +1 位作者 索志敏 苏珺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2015年第2期222-225,共4页
目的 :了解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的主要照顾者对精神疾病患者暴力行为的认知状况。方法 :采用自制的调查问卷对北京某精神病医院208例精神疾病患者的主要照顾者进行调查。结果 :208例精神疾病患者主要照顾者院外遭受暴力行为发生率为74.04%... 目的 :了解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的主要照顾者对精神疾病患者暴力行为的认知状况。方法 :采用自制的调查问卷对北京某精神病医院208例精神疾病患者的主要照顾者进行调查。结果 :208例精神疾病患者主要照顾者院外遭受暴力行为发生率为74.04%。照顾者缺乏对暴力行为的认知,特别缺乏对处理精神疾病患者暴力行为的先兆和处理暴力行为的相关知识,有46.15%的照顾者不了解暴力行为的先兆表现,有68.75%的照顾者不了解处理暴力行为的技巧,有39.42%的主要照顾者在精神病患者暴力行为发生时因感到难以启齿而不愿求助,另外有42.79%的主要照顾者认为精神病患者的暴力行为不可避免,对患者暴力行为的态度消极、悲观。结论 :精神疾病患者的主要照顾者遭受暴力攻击发生率高,对暴力行为的认知水平低,态度消极。应在医院和社区制定合理护理干预措施并为照顾者提供健康教育,以减少照顾者遭受暴力攻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性精神疾病 主要照顾者 暴力行为 认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精神科与综合科护士工作倦怠及心理健康状况研究 被引量:20
12
作者 孙丽娟 徐娟 《护理管理杂志》 2009年第1期10-11,14,共3页
目的通过对精神科与综合科护士工作倦怠和心理健康状况的比较,为制订预防、干预措施、提高护理质量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护士工作倦怠量表、症状自评量表对165名精神科护士和145名综合科护士进行调查,并分析其工作倦怠水平与心理健康状况... 目的通过对精神科与综合科护士工作倦怠和心理健康状况的比较,为制订预防、干预措施、提高护理质量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护士工作倦怠量表、症状自评量表对165名精神科护士和145名综合科护士进行调查,并分析其工作倦怠水平与心理健康状况。结果精神科护士情感耗竭、去人格化因子分均低于综合科护士(P<0.01),个人成就感因子得分二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精神科护士心理健康水平略高于综合科护士,强迫症状、焦虑、敌对、偏执、精神病性因子得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精神科护士工作倦怠、心理健康水平总体好于综合科护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科护士 综合科护士 工作倦怠 心理健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精神科护士和内科护士睡眠状况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7
13
作者 武平平 安凤荣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2017年第7期941-946,共6页
目的 :分析精神科护士和内科护士睡眠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睡眠状况调查表对国内某2家三级甲等精神专科医院291名精神科护士和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368名内科护士进行调查。结果 :在被调查的659名护士中,至少发生一种睡眠问题的... 目的 :分析精神科护士和内科护士睡眠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睡眠状况调查表对国内某2家三级甲等精神专科医院291名精神科护士和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368名内科护士进行调查。结果 :在被调查的659名护士中,至少发生一种睡眠问题的护士有460人,占69.8%。其中精神科护士睡眠问题发生率为68.7%,内科护士为70.7%,不同性别、护龄、有吸烟、饮酒史的护士睡眠状况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护士就医治疗睡眠问题情况调查发现,只有58人选择就医,占8.8%,86人选择服用药物治疗,占13.1%;精神科护士与内科护士中,不同护龄、有吸烟、饮酒史者在面对睡眠问题选择药物治疗方面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护士睡眠状况堪忧,男护士、10年以上护龄、有吸烟和饮酒史的护士更容易发生睡眠问题,护士较少就医治疗睡眠问题,护理管理者要根据不同性别、护龄采取有针对性的改善睡眠的措施,降低睡眠问题对护士的影响,提高护理工作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科护士 内科护士 睡眠问题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精神科护士工作体验的质性研究 被引量:11
14
作者 武平平 程艮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2014年第9期915-918,共4页
目的:通过了解临床精神科护士在工作中的真实体验,对精神科护士实施人性化管理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质性研究中的现象学研究法,深入访谈10名临床精神科护士。结果:通过对资料阅读、分析和整理提出2个主题:对工作的认知体验:不被社会理解... 目的:通过了解临床精神科护士在工作中的真实体验,对精神科护士实施人性化管理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质性研究中的现象学研究法,深入访谈10名临床精神科护士。结果:通过对资料阅读、分析和整理提出2个主题:对工作的认知体验:不被社会理解、工作责任重、工作要求高,工作风险高、协助与支持;对工作的态度体验:成就感、满足感、无助感和失落感。结论:通过对10名精神科护士的深入访谈,管理者需要采取更人性化的护理管理方式,调动精神科护士对工作的积极体验和工作热情,促进精神科护士专业领域学习和成长,提升精神科护理专业化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科护士 工作体验 质性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精神科护士自尊水平及相关因素分析
15
作者 刘玉莲 程艮 +1 位作者 姚秀钰 张红彩 《护理管理杂志》 2010年第8期536-537,540,共3页
目的探讨精神科护士自尊水平及其相关因素。方法采用自尊量表、简易应对方式问卷、一般资料自制问卷对北京市某三级甲等医院201名精神科临床护士进行调查。结果精神科护士的自尊量表得分为(22.53±3.97)分,低于国内常模(28.75±... 目的探讨精神科护士自尊水平及其相关因素。方法采用自尊量表、简易应对方式问卷、一般资料自制问卷对北京市某三级甲等医院201名精神科临床护士进行调查。结果精神科护士的自尊量表得分为(22.53±3.97)分,低于国内常模(28.75±4.86)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护士年龄与自尊水平呈负相关(r=-0.14,P<0.05)。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对精神科护士自尊水平影响因素从大到小依次为年龄、大专学历,共同解释了精神科护士自尊水平总变异的4.5%。结论应采取针对性干预措施,提高护士认知水平,改变护士职业心态,从而提高护士自尊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科护士 自尊 相关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下精神疾病医院防控护理专家共识 被引量:4
16
作者 许冬梅 +8 位作者 邵静 王绍礼 钱瑞莲 李拴荣 吴建红 肖爱祥 马莉 安凤荣 杨波 《中华护理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1180-1181,共2页
目的总结并建立系统、完善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期间精神疾病专科护理管理体系,为精神疾病医院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预防与控制提供依据。方法共识制订采用会议法结合专家咨询法,中华护理学会精神卫生专业委员会组织国内多所精神疾病医院... 目的总结并建立系统、完善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期间精神疾病专科护理管理体系,为精神疾病医院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预防与控制提供依据。方法共识制订采用会议法结合专家咨询法,中华护理学会精神卫生专业委员会组织国内多所精神疾病医院的43名专家,对精神疾病医院的防护措施进行分析、探讨、总结,并结合相关国家政策、学术指南、期刊文献等制订了该专家共识。结果该共识包括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下精神疾病医院防控护理的组织机构管理、环境管理、人员管理等要求。结论该共识通过组织机构管理、环境管理及人员管理3个方面指导精神疾病医院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防控工作,对临床实践有重要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精神科 护理 专家共识
原文传递
北京市城乡结合地区老年人健康状况及居家护理服务需求调查 被引量:9
17
作者 周秀华 黄会英 +2 位作者 程艮 李杰 黄瑞红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21年第9期1142-1146,共5页
目的调查北京市城乡结合地区老年人的健康状况及居家护理服务需求。方法2018年12月—2019年9月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法,选取北京市良乡地区2个街道的常住老年人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Barthel指数评定量表、自行编制的老年人居家... 目的调查北京市城乡结合地区老年人的健康状况及居家护理服务需求。方法2018年12月—2019年9月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法,选取北京市良乡地区2个街道的常住老年人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Barthel指数评定量表、自行编制的老年人居家护理服务需求调查问卷进行调查。共发放问卷1410份,均有效回收。结果1410名老年人中,1173名患有慢性病,患病率为83.2%;患病率居前3位的疾病分别为:高血压病(55.3%,780/1410)、糖尿病(22.7%,320/1410)、冠心病(22.3%,314/1410)。前3位居家护理服务需求依次是:心理慰藉与陪伴(92.3%,1301/1410)、日常生活照顾(82.0%,1156/1410)、用药指导(43.1%,608/1410)。不同年龄、家庭人均月收入和医疗费用报销方式的老年人护理需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北京市城乡结合地区老年人慢性病患病率高,居家护理照护需求迫切。护理人员应根据老年人患病情况和居家护理服务需求提供更精准的护理服务,实施综合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横断面研究 老年人 健康状况 居家护理 服务需求
原文传递
网络标准化病人在本科护生精神科临床护理线上实习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8
作者 武平平 程艮 +3 位作者 张丽 徐江玲 李勇洁 封砚村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23年第4期532-537,共6页
目的评价使用网络标准化病人(Web-SP)进行本科护生精神科临床护理线上实习的教学效果。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1年6月北京市某高校的219名本科护生作为研究对象,进行1周的线上精神科护理实习,组建线上实习教研组,在医院护士中招募... 目的评价使用网络标准化病人(Web-SP)进行本科护生精神科临床护理线上实习的教学效果。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1年6月北京市某高校的219名本科护生作为研究对象,进行1周的线上精神科护理实习,组建线上实习教研组,在医院护士中招募并培训15名标准化病人(SP),根据临床真实案例设计具备典型症状的精神分裂症患者、抑郁症患者、双相情感障碍患者等共12种角色。按实习计划在腾讯会议平台上开设线上实习课堂,由临床带教老师直播和现场访谈SP及SP扮演的家属,学生通过视频、语音或文字与线上带教的老师及SP进行互动。实习结束后,向219名护生在线发放SP模拟质量评价量表(SQSPS)以及自制"精神科Web-SP的使用效果评价问卷"。共发放调查问卷219份,回收有效问卷219份,有效回收率为100%。结果219名本科护生SQSPS总分为(92.08±10.89)分,护生对Web-SP应用于线上实习的总体评价得分为(46.52±4.60)分,其中"加深了对患者的共情"得分最高,为(4.79±0.47)分;其次是"加深了对精神科护理工作的认识",为(4.75±0.68)分;第3位是"理解了症状对患者影响",为(4.73±0.52)分。结论将Web-SP应用于线上精神科临床护理实习可以满足护生对精神科及护理课程的实习需求,经过系统培训的Web-SP可以替代真实的患者完成教学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 护理 精神科 网络模拟病人 线上实习 本科护生
原文传递
青少年心境障碍患者自伤自杀行为与家庭因素的关系
19
作者 孟庆鹏 周丹娜 +2 位作者 杨丽娟 尹力 王丹 《神经疾病与精神卫生》 2025年第2期116-122,共7页
目的探讨青少年心境障碍患者发生自伤自杀行为的家庭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20年12月—2021年12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定医院住院治疗的137例青少年心境障碍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青少年非自杀性自伤行为问卷(ANSAQ)... 目的探讨青少年心境障碍患者发生自伤自杀行为的家庭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20年12月—2021年12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定医院住院治疗的137例青少年心境障碍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青少年非自杀性自伤行为问卷(ANSAQ)、巴瑞特冲动性人格量表(BIS)、家庭功能评定量表(FAD)、简式父母教养方式问卷中文版(s-EMBU)评估患者的非自杀自伤性行为、冲动性人格特征、家庭功能存在的问题、父母教养方式的质量。根据患者过去1年是否有自伤自杀行为,将患者分为无自伤自杀组(n=46)和自伤自杀组(n=91)。采用二项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导致自伤自杀行为的影响因素。结果自伤自杀组≤16岁患者占比高于无自伤自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967,P=0.046);与无自杀自伤组相比,自伤自杀组患者BIS运动冲动性[(29.44±7.23)分比(24.96±7.06)分]、s-EMBU拒绝维度母亲和父亲[(11.52±5.08)分比(9.53±3.36)分,(11.08±4.51)分比(9.50±3.81)分]得分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436、2.380、1.989;P<0.05);与无自伤自杀组相比,自伤自杀组BIS认知冲动性和无计划冲动性[分别为(29.84±7.84)分比(34.02±8.08)分,(27.64±8.94)分比(31.93±8.54)分]、FAD总的功能因子[(28.59±3.14)分比(29.96±3.15)分]、s-EMBU情感关怀维度父亲和母亲[分别为(17.03±5.80)分比(19.18±5.07)分,(18.33±5.52)分比(20.33±4.73)分]得分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902、-2.682、-2.385、-2.082、-2.083;均P<0.05)。二项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家族史阳性(OR=3.061,95%CI=1.086~8.632)、BIS运动冲动性因子评分高(OR=1.090,95%CI=1.028~1.156),FAD总的功能因子(OR=0.861,95%CI=0.749~0.990)和s-EMBU情感关怀-父亲评分低(OR=0.914,95%CI=0.846~0.987)是青少年心境障碍患者发生自伤自杀行为的影响因素(均P<0.05)。结论家族史阳性、性格冲动、父亲对孩子的情感接纳与支持差、家庭功能差的青少年心境障碍患者可能容易发生自伤自杀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少年 心境障碍 自伤 自杀 家庭因素
原文传递
对在职护理本科生精神科护理临床实习需求的调查 被引量:1
20
作者 安凤荣 程艮 +2 位作者 戴娜 吴倩 杨芳宇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11年第17期2072-2074,共3页
目的了解在职护理本科生对精神科护理临床实习的需求。方法采用自行设计问卷,调查北京2所护理学院的在职护理本科二年级的204名学生对精神科护理临床实习的需求。结果89.7%的护生认为对在职护理本科生有必要开设精神科护理课程;91.... 目的了解在职护理本科生对精神科护理临床实习的需求。方法采用自行设计问卷,调查北京2所护理学院的在职护理本科二年级的204名学生对精神科护理临床实习的需求。结果89.7%的护生认为对在职护理本科生有必要开设精神科护理课程;91.2%的护生认为课程设置中应该安排精神科的临床实习,实习时间最好为1—2周。实习过程中希望采用临床观摩、亲自参与患者护理等形式,达到掌握沟通交流的技巧、患者的安全护理、典型症状的识别、精神科药物护理等目的。结论对在职护理本科生教学中有必要安排精神科护理课程,并在课程设置中增设临床实习内容,提高护生的综合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在职护理本科 精神科 临床实习 需求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