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产前超声心动图诊断胎儿心脏肿瘤 被引量:8
1
作者 谷孝艳 陈健 +5 位作者 韩玲 郝晓艳 张烨 韩建成 刘晓伟 何怡华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403-406,共4页
目的探讨胎儿心脏肿瘤的超声心动图特征、遗传学检测结果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55胎心脏肿瘤胎儿的超声心动图资料,观察其超声特征。对终止妊娠胎儿行病理学检查和遗传学检测;对新生儿取外周血行遗传学检测,并进行随访。结果 55胎心脏... 目的探讨胎儿心脏肿瘤的超声心动图特征、遗传学检测结果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55胎心脏肿瘤胎儿的超声心动图资料,观察其超声特征。对终止妊娠胎儿行病理学检查和遗传学检测;对新生儿取外周血行遗传学检测,并进行随访。结果 55胎心脏肿瘤胎儿中,37胎终止妊娠,7胎出生,11胎失访;其中单发心脏肿瘤14胎,多发心脏肿瘤41胎。28胎接受病理学检查,其中心脏横纹肌瘤27胎,血管瘤1胎。胎儿心脏横纹肌瘤超声表现为类圆形肿物,略高回声,附着于心房或心室壁并突入心腔内,肿物内无血流信号。对24胎终止妊娠胎儿行结节性硬化症(TSC)基因测序,19胎阳性,5胎阴性。7例出生患儿中,4例肿瘤自然消退,3例肿瘤持续存在;TSC基因阳性2例,阴性1例。结论横纹肌瘤是最常见的胎儿心脏肿瘤,多发者应高度怀疑TSC,并建议行基因检测以明确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胎儿 心脏肿瘤 产前诊断 预后 超声心动描记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评估主动脉缩窄胎儿主动脉弓狭窄部位的血流动力学特点 被引量:12
2
作者 刘晓伟 满婷婷 何怡华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51-254,共4页
目的通过胎儿超声心动图动态评估孕中晚期主动脉缩窄(COA)胎儿主动脉弓狭窄部位血流动力学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诊断为COA的45胎胎儿的孕中晚期(24~38^(+6)周)不同孕周超声心动图资料,测量主动脉弓缩窄处收缩期峰值流速(SPv)、舒张... 目的通过胎儿超声心动图动态评估孕中晚期主动脉缩窄(COA)胎儿主动脉弓狭窄部位血流动力学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诊断为COA的45胎胎儿的孕中晚期(24~38^(+6)周)不同孕周超声心动图资料,测量主动脉弓缩窄处收缩期峰值流速(SPv)、舒张期末流速(EDv)、搏动指数(PI),并与同孕周正常胎儿进行比较。结果 COA胎儿中孕期至晚孕初期(24~<32周)主动脉弓部的SPv与EDv较正常胎儿增快,PI减低(P均<0.05);血流频谱形态表现为舒张期前向血流量较正常胎儿增多。晚孕中后期(32~38^(+6)周)主动脉弓狭窄处的SPv、Edv及PI值与正常胎儿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血流频谱形态多数表现为收缩末期反向血流信号。结论 COA胎儿主动脉弓部狭窄处的血流状态在不同孕周可表现不同,采用频谱多普勒参数诊断COA时还需结合胎儿孕周大小进行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缩窄 胎儿心脏 超声心动描记术 主动脉弓 血流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前超声心动图诊断胎儿心肌致密化不全 被引量:6
3
作者 郝晓艳 刘晓伟 +6 位作者 张烨 薛超 谷孝艳 接连利 翁宗杰 王欣 何怡华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97-100,共4页
目的探讨产前超声心动图诊断胎儿心肌致密化不全的价值。方法收集12胎胎儿心肌致密化不全(FNVM)的超声心动图资料,并与病理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12胎FNVM,5胎累及双心室,5胎累及左心室,2胎累及右心室;累及节段以左心室心尖段为主(n=1... 目的探讨产前超声心动图诊断胎儿心肌致密化不全的价值。方法收集12胎胎儿心肌致密化不全(FNVM)的超声心动图资料,并与病理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12胎FNVM,5胎累及双心室,5胎累及左心室,2胎累及右心室;累及节段以左心室心尖段为主(n=10);7胎合并心脏结构异常,5胎合并浆膜腔积液,3胎合并心律失常。对8胎进行单基因及拷贝数变异检测,其中6胎检出致病性单基因变异,1胎疑似致病单基因变异KCNH2,1胎染色体微缺失。结论 FNVM可同时累及左右心室,并易合并右心系统结构异常、心律不齐及浆膜腔积液。产前超声心动图在FNVM的诊断、预后咨询中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胎儿 超声心动图描记术 心肌致密化不全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胎儿主肺动脉窗产前超声心动图特征 被引量:4
4
作者 罗长锐 谷孝艳 +1 位作者 王斯宇 何怡华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1848-1851,共4页
目的探讨胎儿主肺动脉窗(APW)的产前超声心动图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经产前超声诊断的16胎APW胎儿的超声心动图特点,包括APW缺损部位、大小、分型、分流情况及合并其他心内、心外畸形情况。结果胎儿超声心动图诊断的16胎APW胎儿中,引产1... 目的探讨胎儿主肺动脉窗(APW)的产前超声心动图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经产前超声诊断的16胎APW胎儿的超声心动图特点,包括APW缺损部位、大小、分型、分流情况及合并其他心内、心外畸形情况。结果胎儿超声心动图诊断的16胎APW胎儿中,引产10胎,出生2胎,失访4胎。4胎接受尸体解剖的胎儿引产标本中,3胎超声心动图结果与病理结果一致,1胎病理证实为共同动脉干。2例出生后接受手术治疗,其超声心动图结果均与手术结果一致。15胎APW中,RichardsonⅠ型2胎(2/15,13.33%),Ⅱ型9胎(9/15,60.00%),Ⅲ型4胎(4/15,26.67%)。APW超声心动图特点为三血管切面或左心室流出道、右心室流出道切面可见主动脉与肺动脉之间的间隔回声失落,CDFI示大动脉水平可见双向分流信号。15胎均合并其他心内、心外畸形,包括主动脉弓异常6胎(6/15,40.00%)、室间隔缺损6胎(6/15,40.00%)、肺动脉异常6胎(6/15,40.00%)、动脉导管异常5胎(5/15,33.33%)、静脉异常4胎(4/15,26.67%)、圆锥动脉干畸形3胎(3/15,20.00%)、Berry综合征3胎(3/15,20%)、法洛四联症1胎(1/15,6.67%)、单脐动脉1胎(1/15,6.67%)。结论产前超声心动图对APW具有诊断价值,能准确评估APW缺损部位、大小、分型及血流情况,可作为首选检查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胎儿 主肺动脉窗 超声检查 产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心动图对主肺动脉间隔缺损的诊断价值探讨 被引量:2
5
作者 罗长锐 谷孝艳 +4 位作者 郭建华 王斯宇 王慧芳 李振洲 何怡华 《临床超声医学杂志》 CSCD 2019年第9期697-699,共3页
目的分析主肺动脉间隔缺损(APSD)的超声心动图特征,探讨超声心动图对APSD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心导管及手术结果证实的49例APSD患者的超声心动图资料,总结其特征,包括APSD分型、部位、大小、房室大小、分流情况,以及是否合并其... 目的分析主肺动脉间隔缺损(APSD)的超声心动图特征,探讨超声心动图对APSD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心导管及手术结果证实的49例APSD患者的超声心动图资料,总结其特征,包括APSD分型、部位、大小、房室大小、分流情况,以及是否合并其他心脏畸形情况。结果①49例患者中,术前超声准确诊断APSD 45例,漏诊4例,诊断准确率91.8%。②超声心动图诊断Ⅰ型11例(22.4%),Ⅱ型24例(49.0%),Ⅲ型14例(28.6%),其中45例分型与经心导管及手术结果相符。③二维超声心动图表现为主肺动脉间隔连续性中断,缺损范围约5~50 mm。左心系统增大22例(44.9%),右心系统增大4例(8.2%),全心扩大(左心为著)21例(42.9%),右室壁增厚4例(8.2%),主动脉、肺动脉内径均增宽,以肺动脉内径增宽为著。彩色多普勒超声表现为左向右分流12例(26.7%),双向分流25例(55.6%),右向左分流8例(17.7%)。轻度肺动脉高压3例(6.1%),中度肺动脉高压10例(20.4%),重度肺动脉高压36例(73.5%)。结论超声心动图是诊断APSD的有效方法,能在术前对其进行详细评估,有助于临床制定治疗方案,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心动描记术 主肺动脉间隔缺损 诊断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超声体积自动测量技术评估肺血减少型先天性心脏病胎儿肺体积变化 被引量:8
6
作者 郭勇 刘晓伟 +4 位作者 张烨 孙琳 谷孝艳 韩建成 何怡华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00-103,共4页
目的采用三维超声计算机辅助虚拟脏器分析(VOCAL)技术观察肺血减少型先天性心脏病(CHD-DPBF)对胎儿肺体积发育的影响。方法收集41胎法洛四联症(TOF)胎儿(TOF组)和110胎正常胎儿(对照组),以二维超声估测胎儿孕周、体质量及心胸比(CTR),... 目的采用三维超声计算机辅助虚拟脏器分析(VOCAL)技术观察肺血减少型先天性心脏病(CHD-DPBF)对胎儿肺体积发育的影响。方法收集41胎法洛四联症(TOF)胎儿(TOF组)和110胎正常胎儿(对照组),以二维超声估测胎儿孕周、体质量及心胸比(CTR),以三维超声VOCAL技术测量胎儿肺体积,计算超声肺重比(肺体积与体质量的比值)和肺体积与孕周比值,比较2组间的差异;评估胎儿肺体积与孕周的相关性。结果 TOF组胎儿孕周、估算体质量和肺体积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TOF组胎儿CTR大于对照组(P<0.001),胎儿肺体积与孕周比值及超声肺重比小于对照组(P均<0.05)。TOF组及对照组胎儿肺体积与孕周均呈正相关(r=0.611、0.547,P均<0.001)。结论 CHD-DPBF胎儿超声肺重比及肺体积与孕周比值均低于正常胎儿,提示CHD-DPBF胎儿肺脏发育受到一定程度不良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缺陷 先天性 肺体积测量 超声检查 产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室间隔部分切除术和经皮室间隔心肌消融术治疗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患者的中远期效果比较 被引量:6
7
作者 阮燕萍 刘晓伟 +2 位作者 来永强 李全 何怡华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246-251,共6页
目的:探讨室间隔减容治疗即室间隔部分切除术和经皮室间隔心肌消融术治疗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HOCM)患者的中远期效果。方法:回顾性选择2010年1月1日至2016年12月31日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进行室间隔部分切除(手术组125例)或... 目的:探讨室间隔减容治疗即室间隔部分切除术和经皮室间隔心肌消融术治疗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HOCM)患者的中远期效果。方法:回顾性选择2010年1月1日至2016年12月31日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进行室间隔部分切除(手术组125例)或经皮室间隔心肌消融(介入组41例)的HOCM患者,并在手术前、术后对入组患者进行随访,中位随访时间为386天(136~1 617天),获取患者术前及术后半年以上的超声心动图指标评价室间隔厚度及左心室流出道压差变化。结果:手术组患者125例,年龄中位数48岁,男性70例(56.0%);介入组患者41例,年龄中位数50岁,男性28例(68.3%)。两组患者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位随访386天,失访26例患者(15.6%),手术组和介入组分别失访18例和8例。与术前相比,术后手术组室间隔厚度(16.0 mm vs 21.0 mm,P<0.05)、左心室流出道压差(8 mmHg vs 73 mmHg,1 mmHg=0.133 kPa,P<0.05)均下降;介入组室间隔厚度(15.0 mm vs 20.0 mm,P<0.05)、左心室流出道压差(11 mmHg vs 66 mmHg,P<0.05)均下降,以手术组残余压差更低(P<0.05)。随访过程中手术组1例患者死亡,两组均有1例患者手术前后左心室流出道压差无明显改善。结论:两种室间隔减容治疗均可有效降低远期左心室流出道梗阻的情况,室间隔切除术患者术后残余左心室流出道压差更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病 肥厚型 室间隔 左心室流出道压差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胎儿心脏异常钙化病因及超声特征 被引量:4
8
作者 刘晓伟 杨旭 +5 位作者 郝晓艳 付煜玮 阮燕萍 王欣 宋修芹 何怡华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395-398,共4页
目的探讨胎儿心脏异常钙化的病因及超声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12胎心脏异常钙化胎儿的超声及病理学资料,分析其妊娠结局、病因及超声表现。结果 12胎中,母体抗SSA/SSB抗体(+)胎儿8胎,超声表现为心房壁、房间隔、房室瓣环等处广泛性增厚... 目的探讨胎儿心脏异常钙化的病因及超声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12胎心脏异常钙化胎儿的超声及病理学资料,分析其妊娠结局、病因及超声表现。结果 12胎中,母体抗SSA/SSB抗体(+)胎儿8胎,超声表现为心房壁、房间隔、房室瓣环等处广泛性增厚、回声增强;心肌营养不良性钙化3胎,超声表现为心室壁内局限性或广泛性高回声;特发性婴儿动脉钙化1胎,超声表现为主肺动脉和主动脉系统广泛性管壁增厚、回声增强、管腔狭窄。妊娠结局:1胎营养不良性心肌钙化病例继续妊娠中,1胎母体抗SSA/SSB(+)胎儿出生,10胎终止妊娠。结论胎儿心脏异常钙化病因与母体抗SSA/SSB抗体(+)有关,不同病因所致超声表现有所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胎儿 心脏 钙化 超声心动描记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胎儿下腔静脉畸形的超声心动图诊断与预后分析 被引量:7
9
作者 薛超 赵映 +3 位作者 谷孝艳 张烨 韩建成 何怡华 《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414-418,共5页
目的总结胎儿下腔静脉畸形的二维超声、空间-时间相关成像(STIC)及血管铸型特点,分析胎儿下腔静脉畸形的临床特点及预后,探讨胎儿下腔静脉畸形的胎儿超声心动图早期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8年1月在北京安贞医院母胎医... 目的总结胎儿下腔静脉畸形的二维超声、空间-时间相关成像(STIC)及血管铸型特点,分析胎儿下腔静脉畸形的临床特点及预后,探讨胎儿下腔静脉畸形的胎儿超声心动图早期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8年1月在北京安贞医院母胎医学会诊中心行胎儿超声心动图检查诊断为下腔静脉畸形的胎儿共61例。总结临床资料、超声心动图特征、遗传学检测及预后结果。结果①61例胎儿中,下腔静脉缺如51例,肝段缺如46例,左位下腔静脉肝段缺如5例;左位下腔静脉9例(包括左位下腔静脉并下腔静脉肝段缺如5例);双下腔静脉5例;回流入右肝静脉1例。②61例胎儿中,10例为单纯下腔静脉畸形,不合并其他畸形。合并其他静脉畸形包括:右上腔静脉缺如及永存左上腔静脉7例,静脉导管缺如2例,持续性右脐静脉3例,其中2例单纯合并右脐静脉;49例合并心内结构畸形及心律失常。③38例孕妇行唐氏筛查或者无创DNA检测,均为低风险,4例行羊水穿刺未见异常。其中16例引产后行尸检及全基因组测序,1例为单基因异常(ZFPM2经典突变)。④20例胎儿采集了STIC图像,19例显示满意。⑤4例下腔静脉肝段缺如行血管铸型,可立体清楚地显示血管走形。⑥11例胎儿出生,超声证实产前诊断,随诊患儿一般状况良好;16例胎儿引产;33例胎儿失随访;1例胎儿出生后死亡(心律失常)。结论胎儿超声心动图结合STIC技术可以明确诊断下腔静脉异常,血管铸型可以立体直观地显示下腔静脉异常,单纯下腔静脉畸形预后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心动描记术 产前 胎儿 下腔静脉畸形 时间空间相关成像 血管铸型
原文传递
胎儿超声心动图在诊断孤立性冠状动脉瘘中的价值 被引量:3
10
作者 黄珊珊 郭勇 +5 位作者 张烨 孙琳 谷孝艳 赵映 李振洲 何怡华 《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864-868,共5页
目的探讨胎儿孤立性冠状动脉瘘(CAF)的超声特征.方法回顾分析2011年12月至2018年3月产前诊断为孤立性CAF的13例胎儿超声心动图资料及随访结果,根据产前有无主动脉弓舒张期血流逆灌分为逆灌组与无逆灌组,测量各组胎儿受累冠状动脉内径及... 目的探讨胎儿孤立性冠状动脉瘘(CAF)的超声特征.方法回顾分析2011年12月至2018年3月产前诊断为孤立性CAF的13例胎儿超声心动图资料及随访结果,根据产前有无主动脉弓舒张期血流逆灌分为逆灌组与无逆灌组,测量各组胎儿受累冠状动脉内径及主动脉瓣环内径,计算二者比值(CA/AO),对冠状动脉内径、 CA/AO比值与是否出现逆灌进行分析;同时将母胎医学会诊中心多学科会诊后建议引产,以及活产婴儿生后复查超声心动图出现心腔扩大、肺动脉高压均定义为产后不良事件,并依据是否出现产后不良事件进行分组,分析主动脉弓舒张期血流逆灌与产后不良事件发生率的相关性.结果①13例胎儿CAF的超声心动图特点为受累冠状动脉不同程度扩张;心腔或大血管内异常血流信号,瘘入心房时瘘管内为双期连续频谱,瘘入心室时为舒张期为主双期双向连续频谱.7例胎儿主动脉弓舒张期血流逆灌.②逆灌组CA/AO比值明显大于无逆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 .63 ± 0 .24) mm 对(0 .39 ± 0 .09) mm ,P = 0 .047];逆灌组冠状动脉内径与无逆灌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 .00 ± 1 .25) mm对(2 .03 ± 0 .62) mm ,P =0 .115].③逆灌组胎儿发生产后不良事件的概率高于无逆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80%对20%,χ2 =4 .80 ,P =0 .028].结论胎儿孤立性CAF超声心动图有特征性表现, CA/AO比值、主动脉弓舒张期血流逆灌是两个重要参考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心动描记术 胎儿 冠状动脉瘘 主动脉弓血流逆灌
原文传递
胎儿心脏圆锥动脉干畸形的非遗传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3
11
作者 阮燕萍 张磊 +1 位作者 刘晓伟 何怡华 《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 2021年第6期668-671,共4页
目的探讨胎儿圆锥动脉干畸形的母体及胎儿相关因素。方法入组2018年5月至2019年9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进行胎儿超声心动图检查、且其胎儿诊断为圆锥动脉干畸形的孕妇(胎儿异常组,n=158),并连续入组同期胎儿心脏超声提示正... 目的探讨胎儿圆锥动脉干畸形的母体及胎儿相关因素。方法入组2018年5月至2019年9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进行胎儿超声心动图检查、且其胎儿诊断为圆锥动脉干畸形的孕妇(胎儿异常组,n=158),并连续入组同期胎儿心脏超声提示正常的孕妇(胎儿正常组,n=485)。收集孕妇的社会人口统计学和生活方式特征以及胎儿因素。使用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来评估各种因素与胎儿圆锥动脉干畸形之间的关系。结果胎儿异常组孕妇年龄略低于胎儿正常组孕妇,检查时的孕周小于胎儿正常组(P均<0.05)。另外,胎儿异常组孕妇孕早期上呼吸道感染及精神应激的比例高于胎儿正常组(P均<0.05)。胎儿圆锥动脉干畸形中法洛四联症占39.2%、右室双出口18.4%、完全型大动脉转位或矫正型大动脉转位占15.8%,肺动脉闭锁合并室间隔缺损占13.9%,共同动脉干占6.3%,主动脉弓离断占6.3%。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母体孕早期上呼吸道感染(OR=1.97,95%CI:1.14~3.40,P=0.016)和精神应激(OR=3.74,95%CI:1.02~13.8,P=0.047)是胎儿圆锥动脉干畸形的独立相关因素。结论孕早期上呼吸道感染与精神应激与胎儿圆锥动脉干畸形相关。因此,对于患有这些因素的女性,应加强孕期管理和产前咨询,一定程度上可降低胎儿圆锥动脉干畸形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圆锥动脉干畸形 胎儿超声心动图 母体疾病 精神应激 孕期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3例胎儿肺动脉吊带的产前超声心动图特征及预后 被引量:5
12
作者 王斯宇 谷孝艳 +6 位作者 韩建成 赵映 刘晓伟 张烨 孙琳 郭勇 何怡华 《中华围产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751-756,共6页
目的研究胎儿肺动脉吊带(pulmonary artery sling,PAS)的产前超声心动图特点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经胎儿超声心动图确诊的13例PAS病例。对这些病例的超声心动图特点及合并的心内外... 目的研究胎儿肺动脉吊带(pulmonary artery sling,PAS)的产前超声心动图特点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经胎儿超声心动图确诊的13例PAS病例。对这些病例的超声心动图特点及合并的心内外畸形进行分析总结,并分析其结局。结果(1)13例中,2例继续妊娠至分娩,其中1例生后于外院手术,术后随访至1岁,生长发育情况良好;另1例生后失访。其余11例终止妊娠。(2)13例中,12例为完全型PAS,1例(例13)为部分型PAS。13例中,9例合并其他心内畸形,5例合并心外畸形。(3)肺动脉发育情况:对10例超声心动图数据分析(3例数据丢失,仅有报告结果,因此未纳入分析)发现,1例合并法洛四联症,肺动脉瓣环径低于正常值;其余9例肺动脉瓣环径处于正常值范围内。4例左肺动脉内径低于正常值,2例右肺动脉内径低于正常值;1例右肺动脉远端缺如伴右肺发育不良,但右肺动脉起始部内径正常。结论胎儿PAS易合并永存左上腔静脉和室间隔缺损,以及左、右肺动脉狭窄。PAS胎儿出生后及时进行手术,预后可能较好,但需要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动脉 先天畸形 超声检查 产前 超声心动描记术 预后
原文传递
胎儿心脏超声结合遗传学检测诊断Williams-Beuren综合征3例 被引量:1
13
作者 刘晓伟 阮燕萍 +5 位作者 谷孝艳 郝晓艳 张烨 王欣 孙海瑞 何怡华 《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272-274,共3页
病例1,孕妇27岁,孕1产0,孕36+6周,自然受孕,无孕期不良因素,唐氏筛查低风险。因产科超声筛查发现"主动脉狭窄"转诊到我中心。胎儿心脏超声:左心偏小(右心室/左心室=1.3);主动脉内径偏细:主动脉瓣环径4.7 mm(Z值:-2.2),升主动... 病例1,孕妇27岁,孕1产0,孕36+6周,自然受孕,无孕期不良因素,唐氏筛查低风险。因产科超声筛查发现"主动脉狭窄"转诊到我中心。胎儿心脏超声:左心偏小(右心室/左心室=1.3);主动脉内径偏细:主动脉瓣环径4.7 mm(Z值:-2.2),升主动脉内径3.7 mm(Z值:-3.7),横弓部内径3.7 mm,降主动脉内径2.9 mm,腹主动脉内径2.4 mm;肺动脉内径正常:瓣环径7.5 mm,左肺动脉内径3.1 mm,右肺动脉内径3.5 mm。结果提示:主动脉弥漫性狭窄,左心室偏小(图1A,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超声 遗传学检测 胎儿 综合征 主动脉内径 主动脉狭窄 诊断 超声筛查
原文传递
左锁骨下动脉/主动脉峡部比值产前诊断胎儿主动脉缩窄的价值探讨 被引量:2
14
作者 刘晓伟 何怡华 《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21-24,共4页
目的探讨以左锁骨下动脉内径与主动脉峡部内径之比(LsA/AoIs)作为间接指标在诊断胎儿主动脉缩窄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49例产前诊断为主动脉缩窄的胎儿超声心动图资料(79例次)。按不同孕周进行分组(每组病例中包括不同孕... 目的探讨以左锁骨下动脉内径与主动脉峡部内径之比(LsA/AoIs)作为间接指标在诊断胎儿主动脉缩窄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49例产前诊断为主动脉缩窄的胎儿超声心动图资料(79例次)。按不同孕周进行分组(每组病例中包括不同孕周随访复查的病例):组1,24~27周;组2,28~31周;组3,32±35周;组4,36±39周;同时选取与各组孕周匹配的正常胎儿作为对照组,测量各组胎儿左锁骨下动脉内径和主动脉峡部内径,计算二者比值,并与各正常对照组相比较;同时计算不同孕龄组LsA/AoIs的截断值,探索以LSA/AoIs作为间接指标诊断胎儿主动脉缩窄的具体标准。结果①与正常对照组比较,主动脉缩窄组胎儿各孕周左锁骨下动脉内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组1(1.87±0.42)mm对(1.75±0.25)mm,组2(2.25±0.36)mm对(2.21±0.22)mm,组3(2.74±0.32)mm对(2.90±0.29)mm,组4(2.83±0.28)mm对(3.06±0.30)mm,均P〉0.05];②主动脉缩窄组胎儿的LsA/AoIs较正常组胎儿增大,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组1(0.88±0.15)对(0.66±0.06),组2(0.85±0.13)对(O.64±0.05),组3(0.94±0.17)对(0.73±0.07),组4(0.94±0.18)对(0.70±0.07),均P〈0.05];③每个孕龄组LsA/AoIS均有一截断值(组1:0.78;组2:0.73;组3:0.83;组4:0.78)。结论LSA/AoIS可作为一种较为实用的间接诊断指标诊断胎儿主动脉缩窄,此比值≥0.8时有一定诊断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心动描记术 主动脉缩窄 胎儿心脏 锁骨下动脉
原文传递
超声定量测量妊娠中晚期胎儿气管与双侧支气管角度诊断异构综合征的可行性
15
作者 涂鹏 谷孝艳 +5 位作者 张晓航 董虹美 张雪梅 林芸 何怡华 冉素真 《中华围产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844-848,共5页
目的初步探讨产前超声定量测量胎儿气管与双侧支气管角度诊断异构综合征的可行性,为产前诊断异构综合征寻找新的诊断依据。方法对2015年10月至2018年12月于重庆市妇幼保健院产前超声检查正常胎儿(孕18~34周^+6)200例(正常组)及产前超声... 目的初步探讨产前超声定量测量胎儿气管与双侧支气管角度诊断异构综合征的可行性,为产前诊断异构综合征寻找新的诊断依据。方法对2015年10月至2018年12月于重庆市妇幼保健院产前超声检查正常胎儿(孕18~34周^+6)200例(正常组)及产前超声检查并经(引)产后证实的异构综合征胎儿41例(病例组)进行回顾性分析,收集支气管冠状切面气管与双侧支气管角度的测量数据,其中右房异构综合征35例(右房异构组),左房异构综合征6例(左房异构组),绘制正常组及病例组左侧/右侧支气管角度(α/β)比值散点图,将正常组及病例组各组间及病例组组内双侧支气管角度α、β进行统计学分析,统计学方法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及配对t检验。结果正常组胎儿左侧/右侧支气管角度(α/β)比值散点图显示α/β值恒定在0.8~1.0,β>α(t=-33.14,P<0.05),均显示右侧支气管走行较左侧走行陡直。病例组散点图显示左房异构组和右房异构组胎儿α/β值均恒定在1.0左右。右房异构组胎儿α值增大且与β值接近[(153.90±5.43)°与(156.02±5.59)°,t=-2.56,P>0.05],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表现为双侧右支气管形态;左房异构组胎儿β值变小且与α值接近[(147.38±3.16)°与(148.82±5.56)°,t=-1.18,P>0.05],表现为双侧左支气管形态。正常组、右房异构组、左房异构组各组间α、β值分别进行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右房异构组α、β值均大于左房异构组(P值均<0.05)。结论产前超声测量胎儿支气管冠状切面气管与双侧支气管角度可以尝试作为诊断异构综合征的一种间接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脏异位综合征 超声检查 产前 气管 支气管
原文传递
胎儿心脏主动脉弓反向血流的病理意义 被引量:3
16
作者 刘晓伟 陈倬 +1 位作者 张烨 何怡华 《中华围产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24-30,共7页
目的通过分析主动脉弓部出现反向血流的疾病类型和血流动力学特点,总结胎儿心脏主动脉弓反向血流信号的病理意义。方法研究对象为2013年1月至2016年10月胎儿心脏病母胎医学研究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多中心数据库中,经超声发现主动脉弓部... 目的通过分析主动脉弓部出现反向血流的疾病类型和血流动力学特点,总结胎儿心脏主动脉弓反向血流信号的病理意义。方法研究对象为2013年1月至2016年10月胎儿心脏病母胎医学研究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多中心数据库中,经超声发现主动脉弓部反向血流的心内、外异常胎儿。排除心脏结构正常,无心外异常的胎儿。筛选报告中描述的,或诊断中包括主动脉弓部反向血流信号的病例图像。对筛选出的病例图像进行回顾和再次确认。彩色多普勒图像中,主动脉弓血流方向与导管血流方向不一致,即为反向血流信号。发现主动脉弓反向血流信号后,用频谱多普勒对反向血流信号的时相进行确认和分类,明确收缩期和舒张期,并按反向血流信号出现的心动周期时相分期(收缩中-末期、收缩期、舒张期、收缩期+舒张期)。同时,对这些病例按心脏结构异常和心外异常进行病因分类。并追踪这些病例的临床结局。对本研究的数据采用描述性统计方法进行分析。 结果(1)21 607例中,超声检查提示主动脉弓反向血流信号的病例共62例(0.29%)。这62例平均孕周为(29.5±4.6)周,孕妇平均年龄为(26.1±2.9)岁。(2)62例中,心脏结构和/或功能异常者58例(93.5%),其中左心流出系统异常44例,左心容量明显减低但左心功能正常14例。心外异常4例(6.5%),均为胎儿循环-外周循环阻力异常,包括胎盘功能异常致胎儿生长受限(3例)和大脑动静脉瘘(1例)。(3)62例中,包含主动脉瓣重度狭窄或闭锁的病例(32例,51.6%),以及主动脉瓣缺如致大量返流(1例,1.6%)和大脑动静脉瘘(1例,1.6%),均可见主动脉弓反向血流信号充盈全部的主动脉弓部。其他类型病变的主动脉弓部反向血流主要出现在弓部中段至远段峡部(28例,45.2%)。(4)左心容量明显减低,但左心功能正常的胎儿(24例,38.7%)主动脉弓部反向血流出现在收缩中-末期。主动脉瓣重度返流或粗大冠脉瘘,以及胎儿外周循环阻力异常等病例(6例,9.7%),主动脉弓反向血流出现在舒张期。以左心流出系统梗阻为主的病例,主动脉弓反向血流出现在收缩期+舒张期(32例,51.6%)。(5)62例胎儿中的46例(74.2%)终止妊娠(其中26例进行病理检查,心脏病理解剖均与胎儿心脏超声诊断一致),1例(1.6%)宫内停止发育,15例(24.2%)继续妊娠至出生,其中13例为足月分娩,2例早产。这15例中,1例因合并其他心外异常,于在新生儿期死亡;其余14例(4例行手术矫治)随访至2017年3月,生长发育、心脏功能等情况均未见异常。 结论胎儿期主动脉弓部出现反向血流信号主要见于心脏结构和/或功能异常和心外异常。不同疾病的主动脉弓部反向血流信号的血流动力学特点不同。临床上对于弓部反向血流信号应注意分析其血流动力学特点,结合超声表现,以明确病因诊断,提高胎儿心脏超声检查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胎儿疾病 主动脉瓣关闭不全 血流动力学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