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血压基因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
作者 吴海 林作伦 +2 位作者 李瑶 谢毅 温绍君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756-759,共4页
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疾病,在我国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中位列第一,患病率仍在迅速上升,与此相对,我国人群高血压的知晓率、控制率和治疗率仍处于较差水平。
关键词 高血压 基因 肾素一血管紧张素系统 PPAR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男性高血压患者性功能障碍发生机制的研究近况 被引量:8
2
作者 温绍君 王佐广 于庆利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2004年第33期7538-7539,共2页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高血压对性功能的影响也日益受到重视,揭示高血压患者性障碍的机制以进行有针对性的治疗和预防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就高血压的性功能障碍的几种常见原因如遗传、神经、激素和心理因素等进行介绍,并对其可能的...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高血压对性功能的影响也日益受到重视,揭示高血压患者性障碍的机制以进行有针对性的治疗和预防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就高血压的性功能障碍的几种常见原因如遗传、神经、激素和心理因素等进行介绍,并对其可能的机制进行较为详细的分析和总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男性 性功能障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人ACEI/D基因多态性与高血压患者ACEI降压效果的meta分析 被引量:6
3
作者 王佐广 彭晓云 +8 位作者 李丽立 温绍君 刘洁琳 刘雅 刘阔 严山 楼煜清 文杰 吴兆苏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3期3566-3570,共5页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管紧张素转化酶(ACE)I/D基因多态性对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类药物治疗的疗效反应。方法应用meta分析有关中国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进行ACEI类药物治疗与ACE I/D基因多态性相关性的随机对照研究11项。通...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管紧张素转化酶(ACE)I/D基因多态性对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类药物治疗的疗效反应。方法应用meta分析有关中国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进行ACEI类药物治疗与ACE I/D基因多态性相关性的随机对照研究11项。通过综合定量分析,用固定/随机效应模型(D~L法),对DD/DI/II基因型与差值收缩压(dSBP)和差值舒张压(dDBP)进行比较。结果 DD/DI、DD/II和DI/II的收缩压加权均数差及95%可信区间分别为-3.91[-7.28,-0.55]、-6.78[-10.85,-2.70]和-1.21[-2.05,-0.36],P值分别为0.02、0.001和0.005;DD/DI、DD/II和DI/II的舒张压加权均数差及95%可信区间分别为-1.03[-2.32,0.27]、-3.03[-5.17,-0.89]、-1.44[-2.76,-0.12],P值分别为0.12、0.005和0.03。结论 DI基因型、D等位基因的患者对ACEI类降压药物具有更好的疗效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 基因多态性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 原发性高血压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血压相关基因HSG上游调控序列单核苷酸多态性的发现及其与高血压的关联 被引量:3
4
作者 王佐广 温绍君 +5 位作者 陈光慧 张维君 文杰 吴兆苏 罗毅 汤健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4年第4期464-468,共5页
通过研究不同人群中新发现的高血压相关基因HSG基因多态性 ,以揭示高血压相关基因多态性与高血压的关系。选取 74例正常对照 ,其中男性 3 8例 ,女性 3 6例 ,平均年龄 (5 4.1 5± 7.77)岁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 5 1人 ,其中男性 2 7人 ... 通过研究不同人群中新发现的高血压相关基因HSG基因多态性 ,以揭示高血压相关基因多态性与高血压的关系。选取 74例正常对照 ,其中男性 3 8例 ,女性 3 6例 ,平均年龄 (5 4.1 5± 7.77)岁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 5 1人 ,其中男性 2 7人 ,女性 2 4人 ,平均年龄 (5 7.2 5± 7.97)岁 ;高血压家族患者 2 0例 ,其中女性 1 1人 ,男性 9人 ,平均 (4 9.97±6.93 )岁。取外周静脉血并提取DNA ,进行PCR扩增法获得相应的产物 ,应用DNA测序法直接得到PCR产物的核苷酸序列后比较不同人群的该片段的碱基组成及其特征。结果 :肌酐 (Cr)和尿素氮 (BUN)在高血压组明显高于正常血压组 ,而高血压组和高血压家族组的收缩压和舒张压均明显高于正常血压组 (P <0 .0 1 ,P <0 .0 5 ) ;高血压组的血浆血管紧张素Ⅱ (AngⅡ )、内皮素 (ET)、利钠多肽 (心钠素 ,ANP)及降钙素基因相关肽 (CGRP)质量浓度均高于正常血压组 ,且两者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差异 (P <0 .0 1 ) ;HSG基因 1 2位内含子的 1 40位点在 3种人群中存在G点删除变异。且其基因频率在高血压家族组、高血压组、正常人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差别 (0 .80、0 .41、0 ,P <0 .0 0 1 )。提示 :肾功能的指标 (Cr和BUN)可能可以较早地反映高血压的进展和靶器官损害状况。血浆AngⅡ、E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相关基因 正常血压 人群 BUN HSG 男性 上游调控序列 内含子 碱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人群HRG-1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与高血压独立危险因素的关系 被引量:1
5
作者 温绍君 王佐广 +4 位作者 陈光慧 刘洁琳 刘雅 罗毅 汤健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2004年第6期1060-1062,共3页
目的:通过研究不同人群中新发现的高血压相关基因HRG-1基因多态性,以揭示高血压相关基因多态性与高血压的关系。方法:选取74例正常对照,其中男38例,女36例,平均年龄(54.15±7.77)岁。原发性高血压患者51例,其中男27例,女24例,平均年... 目的:通过研究不同人群中新发现的高血压相关基因HRG-1基因多态性,以揭示高血压相关基因多态性与高血压的关系。方法:选取74例正常对照,其中男38例,女36例,平均年龄(54.15±7.77)岁。原发性高血压患者51例,其中男27例,女24例,平均年龄(57.25±7.97)岁;高血压家族患者20例,其中女11例,男9例,平均年龄(37.97±21.93)岁。取外周静脉血并提取DNA,设计相应的引物,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法获得相应的产物,应用DNA测序法直接得到PCR产物的核苷酸序列后比较不同人群的相同片段的碱基组成及其特征。结果:肌酐和尿素氮在高血压组明显高于正常血压组(F=17.25,2.99;P=0.000,0.060),而高血压组和高血压家族组的收缩压和舒张压均明显高于正常血压组(F=19.25,6.68;P=0.000,0.002)HRG-1基因第12位内含子的21位点(1q82153)的C-G单核苷酸变异在高血压组与正常人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差别(P<0.05),高血压家族组与正常人也存在明显差别(P<0.01)。C/G等位基因在不同人群中存在着类似的差别。且在人群中以CC基因型分布较为常见(P<0.01)。结论:肾功能的指标(肌酐和尿素氮)可能可以较早地反映高血压的进展和靶器官损害状况。HRG-1基因第12位内含子的21位点,即1q82153的C-G单核苷酸变异及基因频率在中国汉族不同的人群中存在着明显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同人群 HRG-1 单核苷酸 基因多态性 高血压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液治疗机治疗对高血压患者血压及内皮素水平的影响
6
作者 温绍君 刘洁琳 +5 位作者 蒋朝晖 王佐广 李丽立 文杰 刘雅 虞欣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2004年第30期6687-6687,6697,共2页
采用ZE-100血液治疗机治疗高血压患者26例,同时观察治疗前后患者血压、内皮素及肝肾功能的变化。发现该治疗方法可短期内显著降低患者血压水平和内皮素水平,而且对患者肝肾功能无明显副作用。
关键词 内皮素水平 血液治疗 高血压患者 肝肾功能 治疗前后 血压水平 副作用 短期 发现 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短暂脑缺血发作和脑梗死患者血浆vWF、tPA和PAI-1变化的临床对照研究 被引量:15
7
作者 高天理 张茁 +1 位作者 温绍君 张男 《北京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86-89,共4页
目的 分析短暂脑缺血发作 (TIA)和脑梗死患者血浆血管性血友病因子 (vWF)、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 (t PA)和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 (PAI 1 )的变化 ,探讨其在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发病中的意义。方法 选择 71例发病 <72h的脑梗... 目的 分析短暂脑缺血发作 (TIA)和脑梗死患者血浆血管性血友病因子 (vWF)、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 (t PA)和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 (PAI 1 )的变化 ,探讨其在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发病中的意义。方法 选择 71例发病 <72h的脑梗死患者、4 4例最近一次脑缺血发作症状 <72h的TIA者和 4 0例健康体检者进行对照分析。每例均行头部MR扫描 ,TIA患者检查颈部血管超声。ELISA法测定vWF、tPA、PAI 1。结果 TIA组和脑梗死组vWF和PAI 1比对照组明显增高 ,t PA明显降低 ,TIA患者t PA和PAI 1水平低于脑梗死组 ,vWF高于脑梗死组。颈动脉超声显示狭窄和斑块的TIA患者vWF高于超声正常的患者 ,t PA低于超声正常的患者。结论 TIA和脑梗死的发病与内皮细胞损伤和凝血纤溶异常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暂脑缺血发作 脑梗死 血浆 临床对照研究 血管性血友病因子 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 PAI-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包内分泌功能与心脏疾病及心功能关系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8
作者 温绍君 刘洁琳 张维君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2004年第21期4341-4343,共3页
近年来,利用放射免疫、细胞培养、分子杂交等实验技术,国内外多项研究发现心包液中存在高浓度的血管活性物质,并且明显高于其在血浆中的水平。由于心包浆膜间皮细胞与内皮细胞有着相同的组织来源,因此,心包液中的血管活性物质可能来源... 近年来,利用放射免疫、细胞培养、分子杂交等实验技术,国内外多项研究发现心包液中存在高浓度的血管活性物质,并且明显高于其在血浆中的水平。由于心包浆膜间皮细胞与内皮细胞有着相同的组织来源,因此,心包液中的血管活性物质可能来源于心包间皮细胞的合成与分泌。而且,这些血管活性物质可能构成一个局部体液系统,通过与心肌细胞间液和心包液的物质交换或直接分泌参与冠状动脉和心功能的调节,并在心脏疾病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包 内分泌功能 心脏疾病 心功能 组织学 解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药降压作用及其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2
9
作者 彭晓云 陶燕铎 温绍君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8期U009-U012,共4页
植物药与传统的高血压治疗药物相比不但具有明显的降压作用 ,而且其副作用轻微 ,因而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着重介绍一些植物药的降压作用 ,并且从药物对心脏、血管。
关键词 植物药 降压 血管内皮细胞 血管平滑肌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男性高血压前期与正常血压及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浆比较蛋白质组学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王佐广 陶燕铎 +5 位作者 刘雅 刘洁琳 陈新军 文杰 温绍君 吴兆苏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5-10,共6页
目的探讨正常血压、高血压前期及高血压患者血浆蛋白质组学差异。方法筛选正常血压者,高血压前期及高血压男性患者各26例,分离血浆,去除高丰度蛋白质,制备蛋白质样品,通过使用二维电泳结合基质辅助激光解析电离飞行时间质谱技术进... 目的探讨正常血压、高血压前期及高血压患者血浆蛋白质组学差异。方法筛选正常血压者,高血压前期及高血压男性患者各26例,分离血浆,去除高丰度蛋白质,制备蛋白质样品,通过使用二维电泳结合基质辅助激光解析电离飞行时间质谱技术进行各组血浆蛋白质组的分析和鉴定,并通过Western blot进一步进行验证。结果在三组不同血压的患者血浆中存在着22个表达差异的蛋白质点,这些点与18种蛋白质在相关。主要涉及炎症与免疫、脂质代谢、转运蛋白质、凝血和纤溶、细胞增殖和凋亡以及抗氧化蛋白质。结论高血压前期患者血浆蛋白质组与正常血压及高血压患者之间存在明显的差别,高血压组也与正常血压组不同。高血压前期可能是高血压早期的一种表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蛋白质组学
原文传递
降压治疗与男性高血压患者性功能改变 被引量:10
11
作者 王佐广 温绍君 《中华内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7期522-524,共3页
关键词 降压治疗 男性患者 高血压 性功能 抗高血压药物
原文传递
缺血性心脏病患者血浆基质金属蛋白酶2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与心脏重塑关系 被引量:5
12
作者 陈新军 刘洁琳 +6 位作者 刘雅 王佐广 吴强 李进华 于庆利 来永强 温绍君 《中国医药》 2013年第5期597-599,共3页
目的探测缺血性心脏病(IHD)患者血浆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MMP-9活性水平与心脏重塑指标左心室质量指数(LVMI)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2007年5月至2010年9月北京安贞医院住院的IHD患者254例,根据LVMI不同分为心脏重塑组(128例... 目的探测缺血性心脏病(IHD)患者血浆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MMP-9活性水平与心脏重塑指标左心室质量指数(LVMI)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2007年5月至2010年9月北京安贞医院住院的IHD患者254例,根据LVMI不同分为心脏重塑组(128例)和非心脏重塑组(126例)。对照组为214例门诊健康体检心脏功能正常的健康人。利用明胶酶谱方法测定各组受试者血浆MMP.2、MMP-9的活性水平,分析两者与心脏重塑指标的关系。结果心脏重塑组患者血浆MMP-2、MMP-9的活性高于对照组和非心脏重塑组[MMP-2:(13.0±2.9)m2/(g·L^-1)比(8.9±2.3)、(10.9±2.9)m2/(g·L^-1);MMP-9:(2.6±1.0)m2/(g·L^-1)比(1.4±0.4)、(2.1±0.7)m2/(g·L^-1),均P〈0.05],非心脏重塑组患者的MMP-2、MMP-9活性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血浆MMP-2、MMP-9活性水平与LVMI明显相关(r=0.464、0.516,均P〈0.05)。结论MMP-2、MMP-9在IHD患者心脏重塑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中起着一定作用,有可能用来预测IHD患者发生心脏重塑的进展及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 基质金属蛋白酶 酶谱分析 心脏重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房颤动患者抗栓治疗中血管内皮功能的变化 被引量:2
13
作者 谢英 张维君 +7 位作者 赵瑞祥 温绍君 李曦 文杰 张妍 程秀琴 王龙华 周玉杰 《中华高血压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557-560,共4页
目的了解阿司匹林和华法林抗栓治疗对非瓣膜病心房颤动(房颤)患者的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45~80岁的非瓣膜病持续性房颤患者106例,随机分为阿司匹林组和华法林组,分别给予阿司匹林150mg/d和调整剂量华法林(INR1·5~2·5)... 目的了解阿司匹林和华法林抗栓治疗对非瓣膜病心房颤动(房颤)患者的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45~80岁的非瓣膜病持续性房颤患者106例,随机分为阿司匹林组和华法林组,分别给予阿司匹林150mg/d和调整剂量华法林(INR1·5~2·5)治疗并随访1年。于治疗前、治疗后6月和12月,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RIA法)测定内皮素(ET-1)和6-酮-前列腺素F1α(6-k-PGF1α)水平,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双抗体夹心法(ELISA法)测定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水平,进行前后比较分析。对可能影响ET-1、vWF和6-k-PGF1α水平变化的因素,包括年龄、性别、体质量指数、合并疾病、合并用药、血小板数、肌酐、尿酸、血糖、胆固醇、三酰甘油、内皮功能指标治疗前水平和抗栓药物等因素进行Pearson相关分析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随访中观察有无脑血管和外周血管血栓栓塞和出血并发症发生。结果(1)治疗后阿司匹林降低ET-1[(111·2±79·3)比(56·7±14·6)ng/L],华法林也有同样降低ET-1作用[(128·2±78·8)比(65·4±30·8)ng/L](P均<0·05),并保持到12月。治疗后两组的vWF水平均无显著变化。阿司匹林降低6-k-PGF1α[(193·0±106·2)vs(144·6±101·1)ng/L](P<0·05),华法林对6-k-PGF1α水平无影响。(2)Pearson相关分析发现,治疗前后ET-1和vWF的变化幅度均与各自治疗前水平呈正相关(P均<0·01)。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发现,治疗前ET-1水平(P=0·001)和vWF水平(P=0·004)是影响治疗后该指标变化的主要因素。(3)随访期间无血栓栓塞和严重出血并发症发生。结论阿司匹林150mg/d和调整剂量华法林(INR1·5~2·5)抗栓治疗能不同程度地改善非瓣膜病房颤患者的内皮功能。华法林低强度抗凝治疗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瓣膜病心房颤动 内皮素 血管性血友病因子 6-酮-前列腺素Flα 阿司匹林 华法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性激素周期性变化对哮喘发作的影响 被引量:5
14
作者 徐秋芬 丁少芳 +2 位作者 王卫梅 文杰 温绍君 《心肺血管病杂志》 CAS 2001年第3期157-159,共3页
目的 :探讨女性哮喘患者月经周期中性激素水平对哮喘发作的影响。方法 :选择女性支气管哮喘患者 40例分为 2组 ,A组为月经期哮喘发作或原有症状加重者 2 0例 ,B组为月经期无哮喘发作或原有症状无变化者 2 0例 ,健康工作人员 2 0例作为... 目的 :探讨女性哮喘患者月经周期中性激素水平对哮喘发作的影响。方法 :选择女性支气管哮喘患者 40例分为 2组 ,A组为月经期哮喘发作或原有症状加重者 2 0例 ,B组为月经期无哮喘发作或原有症状无变化者 2 0例 ,健康工作人员 2 0例作为对照组C组。各组观察对象均于月经期及经后 1周测定雌二醇 (E2 )、孕酮 (P)、血栓素B2 (TXB2 )、6 酮 前列腺素F1a(6 k PGF1a)。结果 :A组月经期E2 、P最低水平时 ,呼气峰流速 (PEF)波动率 >2 0 % ,经后E2 、P恢复正常时PEF波动率 <2 0 %。A组经期TXB2明显高于经后期 ,经期 6 k PGF1a低于经后期。A组经期E2 、P、TXB2 、6 k PGF1a与B组、C组同期相应指标比较均有明显差异。B组与C组经期及经后 1周PEF波动率均小于 2 0 % ,2组月经期E2 、P、6 k PGF1a相比均无明显差异 (P >0 .0 5 ) ,经期后TXB2 有差异 ,(P <0 0 5 )。结论 :哮喘患者月经前后E2 、P的波动幅度与哮喘发作的程度有明显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性激素 月经周期 哮喘发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动脉血栓栓塞与肿瘤的关系 被引量:1
15
作者 张维君 张健群 +1 位作者 温绍君 马涵英 《心肺血管病杂志》 CAS 2003年第2期85-85,共1页
关键词 肺动脉血栓栓塞 肿瘤 关系 病例 诊断 原发性肺动脉低分化肉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老年非瓣膜病心房颤动患者凝血-纤溶功能的变化
16
作者 李曦 谢英 +10 位作者 张维君 温绍君 赵瑞祥 彭新界 张文 张妍 程秀琴 王龙华 刘洁琳 郭永和 周玉杰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461-464,共4页
目的:评价中老年非瓣膜病心房颤动(房颤)患者的凝血-纤溶功能。方法:选择92例中老年非瓣膜病房颤患者(房颤组)和60例窦性心律者(对照组),采用免疫比浊法测定血浆D-二聚体(D-Dimer)水平,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双抗体夹心法(ELISA法)测定血浆... 目的:评价中老年非瓣膜病心房颤动(房颤)患者的凝血-纤溶功能。方法:选择92例中老年非瓣膜病房颤患者(房颤组)和60例窦性心律者(对照组),采用免疫比浊法测定血浆D-二聚体(D-Dimer)水平,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双抗体夹心法(ELISA法)测定血浆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及纤溶酶原激活剂抑制物1(PAI-1)水平。单因素分析方法分析两组间各指标的差异,对可能影响D-Dimer、t-PA、PAI-1水平的性别、年龄和血清肌酐、尿酸、血糖、甘油三酯、胆固醇等因素采用协方差方法分析。结果:①单因素分析,房颤组D-Dimer[(0.16±0.10)mg.L-1]、t-PA[(42.58±30.28)μg.L-1]和PAI-1[(86.03±21.43)μg.L-1]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0.10±0.08)mg.L-1,(26.02±13.84)μg.L-1和(64.94±24.35)μg.L-1]。房颤组PAI-1/t-PA比值略高于对照组(P>0.05)。②多因素分析调整影响因素后,房颤组D-Dimer(P=0.047)、t-PA(P=0.264)和PAI-1(P=0.001)水平仍高于对照组,但t-PA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中老年非瓣膜病房颤患者存在凝血-纤溶系统失衡,血液处于高凝、低纤溶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颤动/血液 D-二聚体 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 纤溶酶原激活剂抑制物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动脉血栓栓塞研究现状 被引量:18
17
作者 马涵英 房芳 +1 位作者 张维君 温绍君 《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193-197,共5页
关键词 肺动脉 肺栓塞 PE 诊断 治疗 流行病学 分类 病理生理学 DVT VTE
原文传递
吸烟与心绞痛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2
18
作者 王苏 文杰 +6 位作者 张艳艳 程宇彤 孙涛 张冬花 阴赪茜 张京梅 李志忠 《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 2013年第12期1177-1179,共3页
目的探讨吸烟与心绞痛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的相关性。方法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冠状动脉狭窄〉50%的心绞痛患者229例,根据有无吸烟史分为吸烟组132例,非吸烟组97例,比较2组临床资料。吸烟组患者按吸烟程度及状... 目的探讨吸烟与心绞痛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的相关性。方法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冠状动脉狭窄〉50%的心绞痛患者229例,根据有无吸烟史分为吸烟组132例,非吸烟组97例,比较2组临床资料。吸烟组患者按吸烟程度及状态分为轻、中度吸烟(吸烟指数≤400支/a)亚组65例和重度吸烟(吸烟指数〉400支/a)亚组67例,以及当前吸烟亚组90例和戒烟亚组42例,分别比较亚组间Hcy水平。结果心绞痛患者血清Hcy在吸烟组(15.4(12.0,21.4)μmol/L)高于非吸烟组(12.1(10.5,14.9)μmol/L)(P〈0.01);多因素分析在校正性别、年龄等因素后提示,吸烟与Hcy(OR=1.092,95%CI:1.038~1.148,P〈0.01)呈独立相关性;重度吸烟亚组Hcy(17.4(12.1,24.4)μmol/L)高于轻、中度吸烟亚组(13.8(11.6,18.9)μmol/L)(P〈0.05);当前吸烟亚组Hcy(16.7(12.6,23.1)μmol/L)高于非吸烟组(12.6(10.7,15.2)μmol/L)(P〈0.017);戒烟亚组Hcy(13.8(11.4,19.4)μmol/L)与非吸烟组(12.6(10.7,15.2)μmol/L)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17)。结论吸烟与心绞痛患者的血清Hey呈独立相关性,长期大量吸烟可增加Hey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绞痛 同型半胱氨酸 吸烟 冠状动脉造影
原文传递
非瓣膜病心房颤动与内皮功能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3
19
作者 谢英 李曦 +10 位作者 张维君 温绍君 赵瑞祥 周玉杰 彭新界 张文 张妍 文杰 程秀琴 王龙华 刘雅 《临床心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270-272,共3页
目的:探讨非瓣膜病心房颤动(房颤)对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中老年非瓣膜病房颤患者92 例(房颤组)和窦性心律者60例(对照组),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RIA法)测定血浆内皮素-1(ET-1)和6-酮-前列腺素F1α(6-k-PGF1α)水平,采用酶联免疫吸... 目的:探讨非瓣膜病心房颤动(房颤)对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中老年非瓣膜病房颤患者92 例(房颤组)和窦性心律者60例(对照组),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RIA法)测定血浆内皮素-1(ET-1)和6-酮-前列腺素F1α(6-k-PGF1α)水平,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双抗体夹心法(ELISA法)测定血浆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水平,观察2组间各指标的差异,并对可能影响ET-1、vWF、6-k-PGF1α水平的性别、年龄和血清肌酐、尿酸、血糖、三酰甘油、胆固醇等因素采用协方差方法分析。结果:①单因素分析,房颤组ET-1(115.11±81.84)ng/L显著高于对照组(83.81±20.60)ng/L,P<0.05,房颤组vWF(163.04±36.58)%也显著高于对照组(71.14±43.40)%, P<0.01,房颤组6-k-PGF1α(205.81±100.96)ng/L显著低于对照组(300.79±118.02)ng/L,P<0.01。②多因素分析,调整其他可能影响因素后,房颤组ET-1和vWF水平仍高于对照组(P>0.05和P<0.01),6-k- PGF1α水平仍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非瓣膜病房颤患者存在内皮细胞受损和功能异常。因此应重视非瓣膜病房颤患者改善内皮功能的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颤动 内皮素1 血管性血友病因子 6-酮-前列腺素F1Α
原文传递
肺栓塞的病理生理 被引量:53
20
作者 温绍君 张维君 房芳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259-260,共2页
关键词 肺栓塞 病理生理 血流动力学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