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探讨英国国家早期预警评分( national early warning score, NEWS)对我国急诊老年患者死亡的预测价值和可行性。方法采用多中心前瞻性队列研究,对我国不同地区的九所三甲医院急诊就诊的老年患者使用NEWS预测死亡率。结果2013...目的:探讨英国国家早期预警评分( national early warning score, NEWS)对我国急诊老年患者死亡的预测价值和可行性。方法采用多中心前瞻性队列研究,对我国不同地区的九所三甲医院急诊就诊的老年患者使用NEWS预测死亡率。结果2013-10~2014-05共收集了1528例患者,主要观察结果是就诊期间的死亡。 NEWS≥7分与死亡明显相关( OR=10.139,95%CI=5.795~17.737)。 NEWS、MEWS对急诊老年患者预后预测概率的 ROC 曲线下面积[AUC(95%CI)]分别为0.834(0.778~0.890) vs 0.753(0.678~0.828),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45)。结论 NEWS可以较好地预测我国急诊老年患者预后,且优于急诊目前常用的MEWS。展开更多
目的基于情景的高仿真模拟方法(下面统称情景模拟)指挥团队进行心肺复苏(CPR)在急诊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二阶段考核中的应用效果评价。方法选择参加2019、2020年北京市急诊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二阶段考核(急诊住院医师培训满5年)的191名...目的基于情景的高仿真模拟方法(下面统称情景模拟)指挥团队进行心肺复苏(CPR)在急诊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二阶段考核中的应用效果评价。方法选择参加2019、2020年北京市急诊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二阶段考核(急诊住院医师培训满5年)的191名急诊科住院医师为研究对象,二阶段考核内容其中一项为情景模拟下考生指挥团队进行CPR。根据研究对象的调查问卷,将其分为临床工作中未曾独立组织CPR抢救组(n=63)和曾经独立组织CPR抢救组(n=128);同时还分为既往未曾接受过情景模拟培训组(n=57)和曾经接受过情景模拟培训组(n=134)。分别比较两组心脏骤停(cardiac arrest,CA)之前的病情判断、CA的抢救措施、气道管理、胸外按压(按压深度、按压是否回弹、按压频率)、不间断按压、电除颤(能量选择、除颤位置、除颤时机)、自主呼吸循环恢复(return of spontaneous circulation,ROSC)后的处理、人文关怀、团队合作(领导力)和此项考核的总成绩。结果未曾独立组织CPR抢救组CA之前的病情判断、CA的抢救措施、间断按压、除颤时机、ROSC后的处理、人文关怀、团队合作(领导力)及考核总成绩均显著低于曾经独立CPR抢救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气道管理、胸外按压(深度、频率、回弹)、电除颤(能量选择、除颤位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未曾接受培训组CA之前的病情判断、CA的抢救措施、不间断按压、除颤时机、ROSC后的处理、人文关怀、团队合作(领导力)及总成绩均显著低于曾经接受培训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在气道管理、胸外按压(深度、频率、回弹)、电除颤(能量选择、除颤位置)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情景模拟方法作为急诊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二阶段考核方式,可真实地反映出急诊高年资住院医师的临床急救能力与核心能力。开展基于情景的高仿真模拟培训,有利于提升规培医师抢救时的综合能力。展开更多
目的探讨临床生物学指标及评分系统对急诊抢救室危重症病人28 d死亡的预测能力,为临床提供可靠的危重症评估方法。方法对2014年1月至2015年5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急诊科抢救室救治的所有内科病人进行前瞻性研究,记录病人28 ...目的探讨临床生物学指标及评分系统对急诊抢救室危重症病人28 d死亡的预测能力,为临床提供可靠的危重症评估方法。方法对2014年1月至2015年5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急诊科抢救室救治的所有内科病人进行前瞻性研究,记录病人28 d预后。入院24 h内监测生命体征、生化全项、凝血功能、动脉血气分析、乳酸、C反应蛋白等化验室指标,行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Ⅱ(acute physiology and chronic health evaluationⅡ,APACHEⅡ评分)、简化急性生理学评分Ⅱ(simplified acute physiology scoreⅡ,SAPSⅡ评分)、序贯器官衰竭评分(sepsis-related organ failure assessment,SOFA评分)及急诊脓毒症死亡风险评分(mortality in emergency department sepsis,MEDS评分)。结果纳入研究的病人2 089例,按28 d预后分为生存组(n=1 617)与死亡组(n=472)。两组病人年龄、性别、体质量指数及疾病种类等基础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生存组与死亡组APACHEⅡ、SAPSⅡ、SOFA及MEDS评分分别为11.64±4.33 vs 20.87±5.46;25.23±8.67 vs 42.96±12.97;6.28±4.54 vs 10.98±5.89;1.86±1.80 vs 4.90±3.97,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死亡组C反应蛋白及乳酸显著升高,与生存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Logistic回归证实高血乳酸、APACHEⅡ、MEDS及SAPSⅡ评分为危重症病人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曲线)亦证实APACHEⅡ评分判断预后效果最佳,其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8.38%和82.93%。结论 4种评分系统中,APACHEⅡ评分对急诊抢救室危重症病人28 d预后预测价值最高,生物学指标——血乳酸可作为急诊抢救室危重症病人28 d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探讨英国国家早期预警评分( national early warning score, NEWS)对我国急诊老年患者死亡的预测价值和可行性。方法采用多中心前瞻性队列研究,对我国不同地区的九所三甲医院急诊就诊的老年患者使用NEWS预测死亡率。结果2013-10~2014-05共收集了1528例患者,主要观察结果是就诊期间的死亡。 NEWS≥7分与死亡明显相关( OR=10.139,95%CI=5.795~17.737)。 NEWS、MEWS对急诊老年患者预后预测概率的 ROC 曲线下面积[AUC(95%CI)]分别为0.834(0.778~0.890) vs 0.753(0.678~0.828),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45)。结论 NEWS可以较好地预测我国急诊老年患者预后,且优于急诊目前常用的MEWS。
文摘目的基于情景的高仿真模拟方法(下面统称情景模拟)指挥团队进行心肺复苏(CPR)在急诊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二阶段考核中的应用效果评价。方法选择参加2019、2020年北京市急诊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二阶段考核(急诊住院医师培训满5年)的191名急诊科住院医师为研究对象,二阶段考核内容其中一项为情景模拟下考生指挥团队进行CPR。根据研究对象的调查问卷,将其分为临床工作中未曾独立组织CPR抢救组(n=63)和曾经独立组织CPR抢救组(n=128);同时还分为既往未曾接受过情景模拟培训组(n=57)和曾经接受过情景模拟培训组(n=134)。分别比较两组心脏骤停(cardiac arrest,CA)之前的病情判断、CA的抢救措施、气道管理、胸外按压(按压深度、按压是否回弹、按压频率)、不间断按压、电除颤(能量选择、除颤位置、除颤时机)、自主呼吸循环恢复(return of spontaneous circulation,ROSC)后的处理、人文关怀、团队合作(领导力)和此项考核的总成绩。结果未曾独立组织CPR抢救组CA之前的病情判断、CA的抢救措施、间断按压、除颤时机、ROSC后的处理、人文关怀、团队合作(领导力)及考核总成绩均显著低于曾经独立CPR抢救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气道管理、胸外按压(深度、频率、回弹)、电除颤(能量选择、除颤位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未曾接受培训组CA之前的病情判断、CA的抢救措施、不间断按压、除颤时机、ROSC后的处理、人文关怀、团队合作(领导力)及总成绩均显著低于曾经接受培训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在气道管理、胸外按压(深度、频率、回弹)、电除颤(能量选择、除颤位置)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情景模拟方法作为急诊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二阶段考核方式,可真实地反映出急诊高年资住院医师的临床急救能力与核心能力。开展基于情景的高仿真模拟培训,有利于提升规培医师抢救时的综合能力。
文摘目的探讨临床生物学指标及评分系统对急诊抢救室危重症病人28 d死亡的预测能力,为临床提供可靠的危重症评估方法。方法对2014年1月至2015年5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急诊科抢救室救治的所有内科病人进行前瞻性研究,记录病人28 d预后。入院24 h内监测生命体征、生化全项、凝血功能、动脉血气分析、乳酸、C反应蛋白等化验室指标,行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Ⅱ(acute physiology and chronic health evaluationⅡ,APACHEⅡ评分)、简化急性生理学评分Ⅱ(simplified acute physiology scoreⅡ,SAPSⅡ评分)、序贯器官衰竭评分(sepsis-related organ failure assessment,SOFA评分)及急诊脓毒症死亡风险评分(mortality in emergency department sepsis,MEDS评分)。结果纳入研究的病人2 089例,按28 d预后分为生存组(n=1 617)与死亡组(n=472)。两组病人年龄、性别、体质量指数及疾病种类等基础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生存组与死亡组APACHEⅡ、SAPSⅡ、SOFA及MEDS评分分别为11.64±4.33 vs 20.87±5.46;25.23±8.67 vs 42.96±12.97;6.28±4.54 vs 10.98±5.89;1.86±1.80 vs 4.90±3.97,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死亡组C反应蛋白及乳酸显著升高,与生存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Logistic回归证实高血乳酸、APACHEⅡ、MEDS及SAPSⅡ评分为危重症病人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曲线)亦证实APACHEⅡ评分判断预后效果最佳,其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8.38%和82.93%。结论 4种评分系统中,APACHEⅡ评分对急诊抢救室危重症病人28 d预后预测价值最高,生物学指标——血乳酸可作为急诊抢救室危重症病人28 d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