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北京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医务人员医院感染管理认知现状调查 被引量:11
1
作者 刘坤 梁万年 +3 位作者 彭迎春 王亚东 杨桦 孔祥茜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57-60,共4页
目的了解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医务人员对医院感染管理的认知情况,查找问题并分析原因,为提高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医疗质量提供依据。方法对北京市朝阳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2315名医务人员进行问卷调查,比较不同特征医务人员对医院感染管理基本... 目的了解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医务人员对医院感染管理的认知情况,查找问题并分析原因,为提高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医疗质量提供依据。方法对北京市朝阳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2315名医务人员进行问卷调查,比较不同特征医务人员对医院感染管理基本知识的掌握情况,对医院感染管理的认识及知识需求。结果医院感染管理基本知识题满分为24分,2299名医务人员平均得分为(15.4±2.9)分。不同性别、年龄、职业类别、职称和从业年限的医务人员得分间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89.06%的医务人员认为控制医院感染对保障医疗安全非常重要,不同性别、学历的医务人员对医院感染管理重要性认识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99.52%的医务人员认为有必要进行医院感染的监测,不同从业年限的医务人员对进行医院感染监测和报告的必要性认识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医务人员对职业安全与防护知识、医院感染诊断知识和消毒隔离知识的需求率分别为69.99%、66.07%和61.64%,占前三位。结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医务人员医院感染管理知识缺乏;多数医务人员已认识到医院感染管理的重要性和医院感染监测与报告的必要性;应根据医务人员的知识需求进行培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卫生服务 感染管理 认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震灾难事件中护理管理与医院感染控制 被引量:10
2
作者 刘坤 李素英 +2 位作者 仇娟娟 刘福元 武迎宏 《中国护理管理》 2008年第8期16-18,共3页
目的:总结突发地震灾难事件中护理管理与医院感染控制的特点,通过完善护理管理流程,防控特殊情况下医院感染聚集事件及传染病疫情的发生。方法:对收治的600余名伤病员的分布情况及伤病特点进行汇总分析,在日常措施的基础上结合特殊灾难... 目的:总结突发地震灾难事件中护理管理与医院感染控制的特点,通过完善护理管理流程,防控特殊情况下医院感染聚集事件及传染病疫情的发生。方法:对收治的600余名伤病员的分布情况及伤病特点进行汇总分析,在日常措施的基础上结合特殊灾难事件发生时的特点,完善流程,保证措施落实到位。结果:600余名伤病员未出现医院感染和传染病疫情的聚集性发生及特殊感染的院内播散。结论:加强护理管理是有效控制医院感染的重要手段,特别是在突发灾害事件中,注意及时总结特点、完善流程、严格管理是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的重要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 自然灾害 护理管理 医院感染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地区17所奥运定点医院呼吸机清洗消毒现状及对策 被引量:14
3
作者 刘坤 韩燕茹 +2 位作者 武迎宏 冯喆 刘红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977-979,共3页
目的了解北京地区奥运定点医院呼吸机清洗消毒现状及《北京市呼吸机清洗、消毒指南(试行)》的落实情况,加强医院感染控制工作,为规范医疗机构呼吸机清洗消毒工作探讨对策。方法根据《北京市呼吸机清洗、消毒指南(试行)》制定统一评估表... 目的了解北京地区奥运定点医院呼吸机清洗消毒现状及《北京市呼吸机清洗、消毒指南(试行)》的落实情况,加强医院感染控制工作,为规范医疗机构呼吸机清洗消毒工作探讨对策。方法根据《北京市呼吸机清洗、消毒指南(试行)》制定统一评估表,对北京地区17所奥运定点医院呼吸机清洗消毒工作进行现场评估。结果17所奥运定点医院中,呼吸机数量≥50台的10所,均建立了清洗消毒制度和登记并能进行消毒效果监测;11所医院科室存在自行处理使用后的呼吸机,无法完全达到指南要求,存在导致医院感染发生的隐患。结论尽快出台和完善相关技术指南,医院统一对呼吸机进行规范管理,加强人员的管理和培训,加大监管力度是降低通过外源性途径导致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机 消毒 管理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帐篷医院院内感染控制状况调查及对策探讨 被引量:5
4
作者 陈辉 邵文博 +3 位作者 武迎宏 李素英 贾建侠 刘坤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626-627,共2页
关键词 帐篷医院 医院感染 控制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市朝阳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医院感染管理现状的定性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刘坤 彭迎春 +3 位作者 张洪江 杨桦 王亚东 梁万年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4期3956-3957,共2页
目的了解不同人群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医院感染管理现状的认识,为提升社区卫生机构医疗质量提供依据。方法对医院感染管理领域专家、卫生管理部门相关负责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医院感染管理兼职人员和部分医务人员进行个人深入访谈。结... 目的了解不同人群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医院感染管理现状的认识,为提升社区卫生机构医疗质量提供依据。方法对医院感染管理领域专家、卫生管理部门相关负责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医院感染管理兼职人员和部分医务人员进行个人深入访谈。结果医院感染管理工作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医疗质量管理中所占比重为30%~60%,多数医务人员认为社区工作和医院感染管理有关,存在的主要问题为组织体系不健全、培训不足、基础知识缺乏、灭菌设备监测不规范、部分现行医院感染管理政策法规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不适宜。结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医院感染管理工作尚未达到保障医疗质量和患者安全的要求,培训质量亟待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卫生服务机构 医院感染管理 现状 定性研究
原文传递
北京市45所三级医院医院感染管理现状调查 被引量:14
6
作者 刘坤 梁万年 +2 位作者 武迎宏 刘荣 匡季秋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6期2142-2144,共3页
目的了解北京市三级医院的医院感染管理现状,总结特点,查找问题,为进一步提高医疗质量提供依据。方法根据医院感染管理相关政策法规制定统一评估表,培训调查员,对北京市45所三级医院进行现场评估。结果三级医院基本建立了较完善的医院... 目的了解北京市三级医院的医院感染管理现状,总结特点,查找问题,为进一步提高医疗质量提供依据。方法根据医院感染管理相关政策法规制定统一评估表,培训调查员,对北京市45所三级医院进行现场评估。结果三级医院基本建立了较完善的医院感染管理体系和制度,多数医院感染管理重点部门管理较规范,抗菌药物使用、手卫生及医务人员职业安全日益得到重视,开展了一系列目标监测,医院感染聚集性发生事件的记录和处理日趋理性。结论多数三级医院的医院感染管理工作已逐步走上规范化、标准化的轨道,但仍需改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院感染管理 三级医院 现状
原文传递
北京市三级医院ICU医院感染目标性监测分析 被引量:10
7
作者 刘坤 袁晓宁 +1 位作者 武迎宏 薛文英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48-250,共3页
目的了解北京市三级医院重症监护病房(ICU),侵入性操作相关医院感染目标性监测开展情况及相关防控措施落实情况。方法制定统一调查表,对北京市38所三级医院的ICU进行现场评估。结果 38所三级医院中有36所开展了侵入性操作相关医院感染... 目的了解北京市三级医院重症监护病房(ICU),侵入性操作相关医院感染目标性监测开展情况及相关防控措施落实情况。方法制定统一调查表,对北京市38所三级医院的ICU进行现场评估。结果 38所三级医院中有36所开展了侵入性操作相关医院感染目标性监测;36所医院均开展了中心静脉导管相关血流感染(CRB-SI)监测,平均千日导管感染率为2.5‰;26所开展了导尿管相关泌尿系感染(CAUTI)监测,平均千日导管感染率为2.1‰,88.5%的医院对留置尿管患者不再常规进行膀胱冲洗;28所开展了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监测,平均千日导管感染率为7.6‰,71.5%的医院对气管插管患者口腔护理的次数为2次/d,53.6%的医院使用洗必泰漱口液进行口腔护理。结论绝大多数三级医院已开展医院感染的目标性监测,侵入性操作相关感染防控措施的规范与落实有待进一步推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级医院 重症监护病房 侵入性操作 医院感染 目标性监测
原文传递
重症监护病房多重耐药菌监测与控制现状分析 被引量:24
8
作者 刘坤 袁晓宁 +1 位作者 武迎宏 薛文英 《中国医院管理》 2012年第3期78-79,共2页
目的了解北京市三级医院重症监护病房(ICU)多重耐药菌监测及防控措施落实情况。方法制定统一调查表,对北京市38家三级医院的ICU进行现场评估。结果38家三级医院中有35家医院的ICU开展了多重耐药菌监测;监测占首位的多重耐药菌排名为泛... 目的了解北京市三级医院重症监护病房(ICU)多重耐药菌监测及防控措施落实情况。方法制定统一调查表,对北京市38家三级医院的ICU进行现场评估。结果38家三级医院中有35家医院的ICU开展了多重耐药菌监测;监测占首位的多重耐药菌排名为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耐碳青霉烯铜绿假单胞菌、产ESBLs肺炎克雷伯菌、产ESBLs大肠埃希菌。79.0%的ICU单人间病房数量不超过5个。78.9%的医院基本能做到对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和普通患者分开管理。结论多重耐药的革兰阴性杆菌是ICU最常见的病原菌。医疗资源不足加大了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防控的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级医院 重症监护病房 多重耐药菌 监测 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0家二级医疗机构电子病案系统与医院感染信息化现状调研 被引量:21
9
作者 秦小平 于磊 +7 位作者 郭亮 曹红谊 贾淑玲 郑玉顺 郑雪华 张峥嵘 刘冰 解晓悦 《中国病案》 2019年第3期27-30,共4页
目的了解北京市朝阳区二级医疗机构电子病案系统与医院感染管理信息化现状,为推进医院感染管理信息化建设提供依据。方法 2017年3月通过问卷和现场调查,对30家二级医疗机构进行调查,其中包括综合医院4家,公立专科医院5家,民营专科医院2... 目的了解北京市朝阳区二级医疗机构电子病案系统与医院感染管理信息化现状,为推进医院感染管理信息化建设提供依据。方法 2017年3月通过问卷和现场调查,对30家二级医疗机构进行调查,其中包括综合医院4家,公立专科医院5家,民营专科医院21家。结果 30家医疗机构中有22家(73. 33%)使用了电子病案系统,7家(23. 33%)医疗机构使用了医院感染管理信息系统,认为目标监测效果理想的]家,一般的5家,不理想的1家。23家(76. 67%)医疗机构未使用医院感染管理系统,医院感染管理专(兼)职人员工作负重较大,对及时发现、报告医院感染病例,有效防止医院感染聚集病例的发生不利。结论 调研真实反映了朝阳区二级医疗机构电子病案系统与医院感染信息化现状,已使用电子病案系统的机构具备了开发使用医院感染监测系统的基础。采用方便快捷的医院感染监测系统,将对医院感染数据的获取,及时采取防控措施起到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病案系统 医院感染管理 信息化 现状
原文传递
医院感染学在护理成人教育中教学方法的探讨 被引量:4
10
作者 刘坤 曹彬 +1 位作者 宋淑璠 刘颖梅 《中国病案》 2010年第5期58-59,共2页
加强医院感染护理成人教育是提高护理质量,保障患者就医安全的重要手段,是维护医务人员职业安全和有效利用卫生资源的需要,可以有效弥补目前全日制教育中存在的不足。教学方法的选择必须适合成人教育的特点,将传统教学方法与以学生为主... 加强医院感染护理成人教育是提高护理质量,保障患者就医安全的重要手段,是维护医务人员职业安全和有效利用卫生资源的需要,可以有效弥补目前全日制教育中存在的不足。教学方法的选择必须适合成人教育的特点,将传统教学方法与以学生为主体的新的教学方法有机结合,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院感染学 成人教育 教学方法
原文传递
北京地区医护人员锐器伤现况及对策 被引量:18
11
作者 武迎宏 郭沈 +2 位作者 刘坤 李冬梅 王涛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1432-1434,共3页
目的分析北京地区医护人员锐器伤现况,并提出控制医护人员锐器伤相应的对策。方法利用北京地区医院感染监控系统,根据该地区124所二、三级医院上报的医护人员锐器伤害情况,对其进行描述性统计学分析,通过发现的影响因素制定相应对策。... 目的分析北京地区医护人员锐器伤现况,并提出控制医护人员锐器伤相应的对策。方法利用北京地区医院感染监控系统,根据该地区124所二、三级医院上报的医护人员锐器伤害情况,对其进行描述性统计学分析,通过发现的影响因素制定相应对策。结果护士在全部报告的伤害记录比例最高,约占65.4%,医师占26.9%;锐器伤害的发生地点主要在病房内、手术室、病房外、门诊、急诊、ICU等;工龄<5年的医护人员最易发生锐器伤害;导致锐器伤害的器械种类主要为注射针头等;最为常见发生伤害的医疗操作环节是手术中(缝合或切开时等),占14.8%,丢弃前针头等锐器物处理时占10.3%。结论手术室护理人员锐器伤发生率最高,发生率与工龄、职业分布、工作地点、锐器物种类、操作环节、自我防护意识薄弱,缺乏职业安全教育、操作不规范等因素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锐器伤 现况研究 控制对策
原文传递
北京市医务人员锐器伤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20
12
作者 武迎宏 刘坤 +1 位作者 袁晓宁 周春莲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0期4979-4981,共3页
目的调查医务人员锐器伤发生情况,分析发生锐器伤的影响因素,为预防医务人员锐器伤提供参考。方法 2012年3月采用统一的调查问卷,对北京市31所医院34 244名医务人员,锐器伤发生情况进行调查,用χ2检验和logistic回归分析锐器伤的相关危... 目的调查医务人员锐器伤发生情况,分析发生锐器伤的影响因素,为预防医务人员锐器伤提供参考。方法 2012年3月采用统一的调查问卷,对北京市31所医院34 244名医务人员,锐器伤发生情况进行调查,用χ2检验和logistic回归分析锐器伤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 1153名医务人员发生过锐器伤,锐器伤发生率为3.37%,其中护士发生率为4.24%,医生发生率为3.37%;单因素分析显示:与锐器伤有关的因素有年龄、工作年限、工作类别、夜班、培训,多因素分析显示:工作类别、夜班、培训是发生锐器伤的独立危险因素,与护士相比,医师、技师、工勤、科研人员发生锐器伤的危险分别为75.6%、25.6%、27.1%、13.7%,不参加培训的人发生锐器伤的危险是参加培训的人的1.523倍,上夜班的人发生锐器伤的危险是不上夜班人的1.532倍。结论工作类别为护士、不参加培训、上夜班是锐器伤发生的高危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务人员 锐器伤 影响因素
原文传递
北京市医务人员锐器伤的调查分析 被引量:11
13
作者 陈惠清 武迎宏 +1 位作者 刘坤 袁晓宁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0期4976-4978,共3页
目的了解北京市医务人员发生锐器伤的时机,为制定锐器伤相关预防措施提供依据。方法于2012年3月采用问卷调查方式调查北京市31所医院医务人员锐器伤发生的时机、场所、器具等,所有数据统计分析均采用SAS9.1软件。结果一个月内锐器伤发... 目的了解北京市医务人员发生锐器伤的时机,为制定锐器伤相关预防措施提供依据。方法于2012年3月采用问卷调查方式调查北京市31所医院医务人员锐器伤发生的时机、场所、器具等,所有数据统计分析均采用SAS9.1软件。结果一个月内锐器伤发生率为3.37%,发生频率为0.41次/(人·年);助产士、麻醉师、医废收集员锐器伤发生率高于其他工作类别,发生率分别为13.07%、10.00%、6.25%;锐器伤发生的场所以普通病房、手术室为主,分别占39.55%、26.28%;一次性注射器、头皮针和手术缝针是导致锐器伤的主要器具,分别占34.09%、15.79%、15.61%;42.37%引起锐器伤的器具被血液或体液污染,其中21.23%被血源性传播疾病病原体污染。结论锐器伤严重危害医务人员身心健康,可通过加强培训、采用安全针设置、规范高危职业类别、高发场所操作规范等方式,降低锐器伤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务人员 锐器伤 调查分析
原文传递
肾移植术后感染94例报告 被引量:5
14
作者 李有信 冯喆 高居忠 《中华泌尿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8期497-497,共1页
关键词 危险因素 病例分析 肾移植 术后感染
原文传递
诺罗病毒急性胃肠炎院内感染四例 被引量:2
15
作者 刘颖梅 曹彬 +1 位作者 吴疆 刘坤 《中华检验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951-952,共2页
诺罗病毒(Norovirus)是引起急性非细菌性胃肠炎的主要病原微生物,约有60%-80%的人类胃肠炎的暴发流行是由于诺罗病毒引起”^[1-2]。它在世界范围内导致不同年龄段的人群发病。诺罗病毒具有很强的传播性,可以通过粪口传播、也可以... 诺罗病毒(Norovirus)是引起急性非细菌性胃肠炎的主要病原微生物,约有60%-80%的人类胃肠炎的暴发流行是由于诺罗病毒引起”^[1-2]。它在世界范围内导致不同年龄段的人群发病。诺罗病毒具有很强的传播性,可以通过粪口传播、也可以通过人与人直接接触传播、还可以通过飞沫传播。特别是在人口密集的区域导致暴发流行,例如:在老年公寓、幼儿园、医院、学校、餐馆、游轮、军营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胃肠炎 诺罗病毒 院内感染 急性非细菌性胃肠炎 暴发流行 病原微生物 世界范围 接触传播
原文传递
抗菌药物使用中存在的问题及管理对策 被引量:9
16
作者 谢迁 《中国病案》 2012年第1期41-42,共2页
抗菌药物滥用可导致细菌耐药性增长、药源性疾病增多、患者住院时间及费用增加、社会医药资源浪费等一系列问题。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是医院管理的重点和难点。临床中普遍存在微生物学送检率较低、抗菌药物使用比例过高、药物选择不合理、... 抗菌药物滥用可导致细菌耐药性增长、药源性疾病增多、患者住院时间及费用增加、社会医药资源浪费等一系列问题。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是医院管理的重点和难点。临床中普遍存在微生物学送检率较低、抗菌药物使用比例过高、药物选择不合理、围手术期预防用药不规范及联合用药无指征等问题。加强病原学检验、完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技术支撑体系、积极开展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继续教育与培训等是促进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的有效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菌药物 合理使用 管理策略
原文传递
综合医院临床医务人员手卫生执行现状调查 被引量:1
17
作者 朱丽颖 冯喆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09年第20期1972-1973,共2页
手是医院内细菌的主要传播媒介。一项医疗方案的实施,能否达到目的,与医务人员的双手是否符合卫生学标准要求密切相关。手的清洗与消毒是防止医院感染最重要的措施之一。医务人员较低的手卫生依从率已成为全球医疗界关注的热点问题。... 手是医院内细菌的主要传播媒介。一项医疗方案的实施,能否达到目的,与医务人员的双手是否符合卫生学标准要求密切相关。手的清洗与消毒是防止医院感染最重要的措施之一。医务人员较低的手卫生依从率已成为全球医疗界关注的热点问题。为了解我院临床医务人员手卫生执行现状及影响因素,为医院进一步制定控制医院感染的方案和措施提供可靠的科学依据。我们对临床科室的工作人员进行了问卷调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科室 医务人员 手卫生
原文传递
ATP生物荧光技术检测不同类型清洁剂对胃镜清洗效果的对照研究 被引量:4
18
作者 刘坤 高颖新 +2 位作者 林金兰 张雨雨 郝建宇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1812-1814,共3页
目的对比不同类型清洁剂对胃镜的清洗效果,探讨实用可靠的评价胃镜清洗质量的方法,为规范胃镜清洗提供依据。方法将使用后的胃镜根据选择清洁剂种类的不同分为A、B、C 3组,清洁剂清洗前后采用ATP生物荧光技术检测胃镜活检孔的ATP含量,... 目的对比不同类型清洁剂对胃镜的清洗效果,探讨实用可靠的评价胃镜清洗质量的方法,为规范胃镜清洗提供依据。方法将使用后的胃镜根据选择清洁剂种类的不同分为A、B、C 3组,清洁剂清洗前后采用ATP生物荧光技术检测胃镜活检孔的ATP含量,对比不同类型清洁剂清洗胃镜的效果。结果 A、B、C 3组胃镜清洗前后的RLU值差值均数分别为38 658.97、50 550.67、21 085.93,清洗后均低于清洗前,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类型的清洁剂,B组清洗效果最好,A组与C组之间无差异。结论使用清洁剂可以有效提高胃镜的清洗质量,但不同类型清洁剂的清洗效果存在一定差异,应根据器械的特点选择有针对性的适宜的清洁剂;ATP生物荧光技术可以作为评价胃镜清洗质量的一种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荧光技术 清洁剂 清洗效果 评价
原文传递
优化碳青霉烯和糖肽类抗生素临床应用的策略研究 被引量:5
19
作者 曹彬 孙立英 +14 位作者 刘坤 李瑞生 刘颖梅 童朝辉 李文雄 潘世芬 杨勇 黄克武 李春盛 陈阳育 王鹤尧 李斌 胡燕生 侯生才 王辰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6期2557-2560,共4页
目的探索优化碳青霉烯和糖肽类抗生素临床应用的策略。方法建立以医院感染管理科为主体的碳青霉烯和糖肽类抗生素使用管理制度,对2007年11月1日至2008年10月31日在北京朝阳医院住院期间使用碳青霉烯类(碳青霉烯组)和糖肽类(糖肽组... 目的探索优化碳青霉烯和糖肽类抗生素临床应用的策略。方法建立以医院感染管理科为主体的碳青霉烯和糖肽类抗生素使用管理制度,对2007年11月1日至2008年10月31日在北京朝阳医院住院期间使用碳青霉烯类(碳青霉烯组)和糖肽类(糖肽组)抗生素的所有出院患者进行两类抗生素用药情况的回顾性审核,发现不合理用药情况提交院内核心专家组讨论,发放反馈信并与临床科室沟通。为较客观地评价制度管理的成效,分制度实施前半年和后半年2组进行分析,主要指标为有指征用药患者比例、患者住院时间、住院花费、住院病死率和医院耐万古霉素肠球菌(VRE)分离率。结果研究期间使用碳青霉烯和糖肽类抗生素的患者共397例,碳青霉烯组246例,糖肽组151例。组织核心专家组讨论9次,讨论75例,给临床科室主任发放反馈信58封。管理制度实施的后半年与前半年相比,碳青霉烯组和糖肽组有指征用药比例分别由37.8%(45/119)升高到53.5%(68/127)(P〈0.05)、45.6%(36/79)升高到63.9%(46/72)(P〈0.05);糖肽组患者住院花费的M(Q1-Q3)由6.57(3.03—14.69)万元降低到5.57(3.67~9.09)万元,住院病死率由39.2%降低到26.4%,均呈下降趋势。医院VRE分离率由2007年的5.63%降低到2008年下半年的3.8%,呈下降趋势。结论加强制度管理可明显优化碳青霉烯和糖肽类抗生素的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卡巴配能类 糖肽类 药物利用评审 费用 医疗
原文传递
ERCP术后胆管炎的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8
20
作者 张雨雨 刘坤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16年第4期14-16,61,共4页
对131例行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的住院患者进行回顾性调查,18例发生ERCP术后胆管炎。将患者按是否发生ERCP术后胆管炎分为术后胆管炎组和非胆管炎组,分析相关因素(年龄、性别、术中操作、梗阻部位)对ERCP术后胆管炎发生的影... 对131例行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的住院患者进行回顾性调查,18例发生ERCP术后胆管炎。将患者按是否发生ERCP术后胆管炎分为术后胆管炎组和非胆管炎组,分析相关因素(年龄、性别、术中操作、梗阻部位)对ERCP术后胆管炎发生的影响,结果显示梗阻部位与术后胆管炎有关。18例ERCP术后胆管炎患者10例送检病原学检查,胆汁培养共获得菌株9株,以革兰氏阴性杆菌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术 胆管炎 相关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