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乳腺癌保乳术后摆位误差对放疗计划剂量的影响 被引量:3
1
作者 钟思瑶 孙斌 +2 位作者 徐程 李海亮 高玉艳 《中国医疗设备》 2024年第1期67-72,共6页
目的 分析乳腺癌保乳术后摆位误差对治疗计划剂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左右保乳术后女性患者各15例为研究对象,通过移动治疗计划的治疗中心模拟摆位误差情况,分析不同摆位误差对临床靶区(Clinical Target Volume,CTV)和瘤床推量区(CTV-boos... 目的 分析乳腺癌保乳术后摆位误差对治疗计划剂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左右保乳术后女性患者各15例为研究对象,通过移动治疗计划的治疗中心模拟摆位误差情况,分析不同摆位误差对临床靶区(Clinical Target Volume,CTV)和瘤床推量区(CTV-boost)95%体积的受量:CTV-D_(95)和CTV-boost-D_(95),以及危及器官(肺V5、肺V_(20)、健侧乳腺D_(mean)、左乳患者心脏Dmean)的影响。结果 单向摆位误差在0.5 cm以内时,在治疗中心偏患侧、头、腹3个方向上,CTV-D_(95)的平均值接近原计划,危及器官受量显著减小;在治疗中心偏健侧、脚、背3个方向上,CTV-D_(95)的平均值均显著降低,危及器官受量显著增加,其中治疗中心偏背方向剂量变化最大,但均在临床可接受范围。治疗中心同时偏向患侧、头、腹3个方向0.5 cm范围内,计划剂量变化可以接受。治疗中心同时偏向健侧、脚、背3个方向0.3 cm范围内,计划剂量变化可以接受;当这3个方向上的偏差同时达到0.5 cm时,CTV-D_(95)、CTV-boost-D_(95)受量小于处方剂量的95%,肺V_(20)受量平均值超出了要求的剂量限制,治疗实际受量不满足临床要求。结论 本中心的摆位平均误差在X、Y、Z方向均小于0.3 cm时,摆位误差导致的剂量偏差基本处于临床可接受范围。实际工作中,治疗中心同时偏向健侧、脚、背方向达到0.5 cm时,应引起治疗师高度重视,可适当增加锥形束CT次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保乳术后放疗 锥形束CT 摆位误差 剂量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小细胞肺癌同层双转移病灶SBRT-VMAT计划设计方式研究
2
作者 钟思瑶 徐程 +1 位作者 孙斌 高玉艳 《医疗卫生装备》 CAS 2024年第10期49-53,共5页
目的:研究非小细胞肺癌同层双转移病灶立体定向放射治疗(stereotactic body radiation therapy,SBRT)时不同计划方式对肺的受量、机器跳数、适形性指数(conformity index,CI)及剂量梯度(gradient index,GI)的影响,以为此类患者治疗计划... 目的:研究非小细胞肺癌同层双转移病灶立体定向放射治疗(stereotactic body radiation therapy,SBRT)时不同计划方式对肺的受量、机器跳数、适形性指数(conformity index,CI)及剂量梯度(gradient index,GI)的影响,以为此类患者治疗计划的设计提供参考。方法:选取非小细胞肺癌单侧同层双转移病灶患者共11例,采用容积旋转调强放疗(volumetric modulated arc therapy,VMAT)技术制订3种SBRT计划。根据4D-CT定位方式的最大投影图像勾画内靶区ITV1、ITV2,均匀外放3 mm得到计划靶区PTV1、PTV2,并将PTV1与PTV2相加得到PTV12。第1种计划方式以PTV1和PTV2靶区中心为治疗中心,制订2个单独计划plan-1与plan-2,合并为plan-sum后进行剂量评估;第2种计划方式分别以PTV1和PTV2中心为治疗中心,制订多中心的计划plan-D。第3种计划方式以PTV12的中心为治疗中心,制订单中心计划plan-S。将plan-sum的plan-1与plan-2分别归一到PTV1和PTV2 95%体积以满足处方剂量,将plan-S与plan-D归一到PTV12 95%体积以满足处方剂量。比较3种计划方式下肺的受量、机器跳数、CI及GI。采用SPSS 25.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plan-S除V_(5)与plan-sum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外,V_(10)、V_(20)、V_(30)及平均剂量均低于plan-su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lan-D肺的受量和平均剂量均低于plan-su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lan-S与plan-D计划方式下肺的受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lan-sum的CI低于plan-S和plan-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lan-S与plan-D的CI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lan-D的GI低于plan-S和plan-su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lan-S与plan-sum的GI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lan-D和plan-sum的机器跳数高于plan-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lan-D与plan-sum的机器跳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若患者身体状况支持长时间保持定位姿势,可以采用多中心的计划方式优化剂量分布和提高适形度;若患者身体状况较差,可以采用单中心的计划方式缩短治疗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SCLC 立体定向放疗 容积旋转调强放疗 放疗计划设计 双转移病灶 单中心计划 多中心计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算网格大小对脑转移瘤计划剂量计算精度的影响
3
作者 孙斌 钟思瑶 +2 位作者 南贤秀 徐程 高玉艳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24年第15期2845-2851,共7页
目的:研究Eclipse计划系统Acuros XB算法不同计算网格大小对脑转移瘤计划验证通过率的影响。方法:选取17例脑转移瘤患者进行全脑及转移灶推量的放疗方式,使用Eclipse 15.5计划系统对所选病例进行3个全弧计划设计,采用Acuros XB算法,对... 目的:研究Eclipse计划系统Acuros XB算法不同计算网格大小对脑转移瘤计划验证通过率的影响。方法:选取17例脑转移瘤患者进行全脑及转移灶推量的放疗方式,使用Eclipse 15.5计划系统对所选病例进行3个全弧计划设计,采用Acuros XB算法,对每例患者分别使用0.25 cm、0.20 cm、0.15 cm、0.10 cm计算网格大小进行计划剂量计算,同时记录不同网格计划计算时间。利用电子射野影像装置(electronic portal imaging device, EPID)进行数据采集,用Portal Dosimetry分析得到3%/3 mm、3%/2 mm、3%/1 mm、2%/3 mm、1%/3 mm不同评判标准的Gamma通过率,并对不同网格大小的Gamma通过率进行比对分析。结果:随着剂量计算网格的减小,计划计算时间数倍增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当网格大小从0.15 cm降到0.10 cm时,计算时间平均增加18分钟。对于计划通过率,除0.10 cm与0.15 cm的3%/1 mm Gamma通过率无差异(P=0.356)外,计算网格大小为0.10 cm的Gamma通过率优于0.25 cm、0.20 cm和0.15 cm(P<0.05),同时随着计算网格的减小,通过率增加幅度逐渐变缓,0.10 cm与0.15 cm的通过率差异极小。结论:对于全脑及转移灶推量的计划,使用0.15 cm网格在不显著增加计算时间的同时,可以增加计划的通过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网格 计算时间 脑转移 Gamma通过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通量平滑度在直肠癌固定野调强放射治疗的剂量学评估 被引量:4
4
作者 吴哲 庞亚 +2 位作者 王东 陈晓梅 徐程 《中国医学装备》 2021年第7期22-27,共6页
目的:研究Eclipse放射治疗计划系统不同通量平滑度对直肠癌术后患者固定野调强放射治疗(IMRT)计划的剂量学影响。方法:选取在医院行Eclipse v13.6放射治疗计划系统治疗的20例直肠癌术后患者资料进行分析,每例患者先使用系统默认X和Y方... 目的:研究Eclipse放射治疗计划系统不同通量平滑度对直肠癌术后患者固定野调强放射治疗(IMRT)计划的剂量学影响。方法:选取在医院行Eclipse v13.6放射治疗计划系统治疗的20例直肠癌术后患者资料进行分析,每例患者先使用系统默认X和Y方向通量平滑值(X=40,Y=30)计划组制定IMRT计划;在相同的优化条件下改变X和Y方向通量平滑值,分别为(X=0,Y=0)、(X=20,Y=15)、(X=80,Y=60)、(X=100,Y=80)和(X=200,Y=150)5个计划组重新进行计划设计和评估。比较系统默认的(X=40,Y=30)计划组与其他5个计划组靶区的适形指数(CI)、均匀性指数(HI)和危及器官(OAR)膀胱、左右股骨头、小肠、骨盆和正常组织的剂量学参数以及机器跳数。结果:重新设计的通量平滑值5个计划组的CI与(X=40,Y=30)计划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5.378,t=4.701,t=-5.484,t=-10.23,t=-26.02;P<0.05);通量平滑值(X=80,Y=60)、(X=100,Y=80)和(X=200,Y=150)计划组的HI与(X=40,Y=30)计划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6.016,t=5.853,t=4.123;P<0.05),随着通量平滑值增加,CI和HI逐渐变差。OAR与默认计划组相比,膀胱体积40%的最小剂量(D_(40))、正常组织平均剂量(D_(mean))随通量平滑值增加受量逐渐升高,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_(膀胱D_(40))=4.941,t=5.229,t=5.12;t_(正常组织D_(mean))=6.715,t=7.259,t=5.318;P<0.05);左右股骨头D_(25)在通量平滑值(X=80,Y=60)、(X=100,Y=80)和(X=200,Y=150)计划组受量逐渐升高。随着通量平滑值增加,机器跳数逐渐减少,与默认值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3.198,t=10.203,t=-5.472,t=-6.261,t=-6.076;P<0.05)。结论:在直肠癌放射治疗中,针对剂量学优势和计划执行效率,通量平滑值应采用系统默认值(X=40,Y=3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癌 固定野调强 通量平滑 剂量学 Eclipse放射治疗计划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对下咽癌放射治疗预后的评估价值 被引量:1
5
作者 原静 王森 高玉艳 《中国医刊》 CAS 2020年第8期899-902,共4页
目的研究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to-lymphocyte ratio,NLR)对下咽癌患者放射治疗的预后评估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9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潞河医院收治的136例经放射治疗的下咽鳞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按... 目的研究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to-lymphocyte ratio,NLR)对下咽癌患者放射治疗的预后评估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9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潞河医院收治的136例经放射治疗的下咽鳞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NLR高低分组,NLR>5为高NLR组,共89例;NLR≤5为低NLR组,共47例。中位随访时间为24个月。采用Kaplan-Meier方法统计两组患者3年及5年生存率。通过非条件单因素和多因素Cox回归模型分析下咽癌放射治疗预后的相关因素。结果高NLR组中位生存时间28个月,3、5年生存率分别为39.1%、35.2%;低NLR组中位生存时间33个月,3、5年生存率分别62.7%、50.4%(χ~2=4.856,P=0.028)。高NLR组中位无进展生存时间37个月,3、5年无进展生存率分别为38.6%、34.9%;低NLR组中位无进展生存时间51个月,3、5年无进展生存率分58.3%、46.7%(χ~2=4.437,P=0.03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T、N分期、NLR值、是否手术是影响下咽癌放疗的独立预后因素。结论下咽癌患者放射治疗前NLR低,T、N分期低及手术治疗,放射治疗后生存率和无进展生存率越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咽癌 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 放射治疗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准直器角度对子宫内膜癌VMAT计划剂量的影响 被引量:2
6
作者 钟思瑶 徐程 +1 位作者 孙斌 高玉艳 《中国医疗设备》 2022年第2期51-56,共6页
目的研究准直器角度对子宫内膜癌容积旋转调强(Volumetric Modulated Arc Therapy,VMAT)计划的影响。方法选2例患者进行双全弧VMAT计划设计,Arc1的准直器角度设为0~45°,间隔5°。Arc2分A(Arc2=360°-Arc1)、B(Arc2=90°... 目的研究准直器角度对子宫内膜癌容积旋转调强(Volumetric Modulated Arc Therapy,VMAT)计划的影响。方法选2例患者进行双全弧VMAT计划设计,Arc1的准直器角度设为0~45°,间隔5°。Arc2分A(Arc2=360°-Arc1)、B(Arc2=90°-Arc1)两组。绘制两组HI、CI、D_(max),以及直肠膀胱的V_(30)、D_(mean)和股骨头的V_(20)、D_(mean)随Arc1变化的折线图,分析趋势。再选9例患者进行相同的计划设计,对11例患者的剂量参数进行t检验,得出结果较优的分组,对较优组中不同Arc1角度下的剂量参数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首先选取的2例患者采用B组计划且Arc1角度较小时可以获得较好的靶区适形度及均匀性,且可有效降低直肠与膀胱的受量。Arc1为0、5°时,B组的适形度优于A组。Arc1≤25°时,B组的均匀性优于A组。除Arc1=45°时外,B组的直肠受量均低于A组。Arc1≤30°时,B组膀胱受量也低于A组。故认为B组计划优于A组。分析B组不同Arc1角度下的计划发现,相比于Arc1=5°,Arc1≥35°时,计划适形度变差。Arc1≥30°时,计划均匀性变差。Arc1≥25°时,D_(max)值变大。Arc1为5°、10°时,膀胱受量小于其他角度,而Arc1=5°时直肠的受量低于Arc1=10°。结论设计子宫内膜癌双弧VMAT计划时,准直器角度可优先考虑联合使用Arc1与90°-Arc1。Arc1=5°,Arc2=85°,能够有效提高靶区的适形度及均匀性并降低直肠与膀胱受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癌 容积旋转调强 准直器角度 危及器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瓦里安Trilogy直线加速器GFIL联锁的原理及故障处理 被引量:5
7
作者 龙亮 阮康植 +2 位作者 钟思瑶 吴其弟 黄殿毅 《医疗装备》 2022年第22期126-128,共3页
放射治疗在肿瘤综合治疗中的作用和地位日益突出,是临床治疗恶性肿瘤患者的重要方法之一。医用直线加速器是医院最常见的放疗设备[1]。我院于2012年使用瓦里安Trilogy高能直线加速器开展调强放射治疗(intensity modulated radiation the... 放射治疗在肿瘤综合治疗中的作用和地位日益突出,是临床治疗恶性肿瘤患者的重要方法之一。医用直线加速器是医院最常见的放疗设备[1]。我院于2012年使用瓦里安Trilogy高能直线加速器开展调强放射治疗(intensity modulated radiation therapy,IMRT)、容积旋转调强放射治疗(Volumetric Modulated Arc Therapy,VMAT)、立体定向放射治疗(stereotactic body radiation therapy,SBRT)等主流治疗技术,每天需持续开机数十小时,故在机器使用期间对其进行检修维护就显得尤为重要。回顾我院维修记录发现,GFIL与MLC联锁发生频率较高,对临床诊断效率的影响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rilogy直线加速器 GFIL联锁 故障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医学背景下加强医学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思考 被引量:8
8
作者 高玉艳 《医学教育管理》 2017年第6期461-464,共4页
随着医学知识与技术的不断进步,面对海量的研究成果与数据信息,现代医疗工作者在"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下,跟随"转化医学"、"循证医学"、"精准医学"医学理念的指引,如何让承载高层次医疗人... 随着医学知识与技术的不断进步,面对海量的研究成果与数据信息,现代医疗工作者在"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下,跟随"转化医学"、"循证医学"、"精准医学"医学理念的指引,如何让承载高层次医疗人才培养的研究生教育,培养出更多适应时代发展的需求高层次人才,推动医学的不断进步。在医学发展的高速路上,我们要面对医学研究生教育中的问题与不足,不断完善医学研究生教育模式,培养出能吃苦耐劳、独立思考、善于发现、勇于创新的优秀医疗高级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研究生 转化医学 循证医学 精准医学 创新能力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分割同步加量放疗对肿瘤非成骨性脊柱转移疗效的研究
9
作者 尹法东 高玉艳 +5 位作者 南贤秀 刘璇 郑先斌 石鑫珏 原静 刘其腾 《中华放射肿瘤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928-934,共7页
目的:评估大分割同步加量放疗(HFRT-SIB)治疗不适合立体定向放疗(SBRT)的肿瘤非成骨性脊柱骨转移患者的可行性与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3月至2023年4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潞河医院接受治疗的24例肿瘤非成骨性脊柱骨转移患者... 目的:评估大分割同步加量放疗(HFRT-SIB)治疗不适合立体定向放疗(SBRT)的肿瘤非成骨性脊柱骨转移患者的可行性与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3月至2023年4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潞河医院接受治疗的24例肿瘤非成骨性脊柱骨转移患者的26处骨转移灶。患者的放疗采用临床靶区(CTV)3 Gy/次×10次(每周5次,每日1次),大体肿瘤体积(GTV)同步加量区(SIB)4 Gy/次×10次(每周5次,每日1次)的剂量分割模式。主要研究终点为放疗结束12周和24周的疼痛总体缓解(OR)率,次要研究终点为疼痛缓解起效时间、疼痛缓解维持时间、放疗后不良事件发生率和1年总生存(OS)率。采用Wilcoxon符号秩和检验分析治疗前后数据差异性。采用标准Kaplan-Meier法评估OS。结果:中位随访11.7(8.0,17.0)个月。放疗结束12周时,92%(22/24)的患者实现OR;放疗结束24周时,81%(17/21)的患者实现OR。中位疼痛缓解起效时间为4(3,5)d。截至末次随访,42%(10/24)的患者疼痛缓解维持时间超过1年,所有患者中位疼痛缓解维持时间为11.0(6.0,16.9)个月。全组患者1年OS率为66.3%,所有患者均未出现3级以上急性或慢性不良事件。结论:HFRT-SIB可以有效地减轻疼痛,实现持久的疼痛控制,没有出现严重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转移 骨转移 脊柱转移 体部立体定向放射疗法 大分割放射疗法 同步加量放射疗法
原文传递
不同束流模式对肺癌中等分割容积旋转调强放射治疗剂量学的影响
10
作者 孙斌 钟思瑶 +2 位作者 南贤秀 徐程 高玉艳 《肿瘤预防与治疗》 2024年第2期149-155,共7页
目的:研究在肺癌中等剂量分割放射治疗中,不同束流模式对容积旋转调强(volumetric modulated arc therapy,VMAT)计划剂量学的影响,为临床束流模式的选择提供参考。方法:选取12例肺癌患者,均采用VMAT技术进行3个部分弧设计有均整器(flatt... 目的:研究在肺癌中等剂量分割放射治疗中,不同束流模式对容积旋转调强(volumetric modulated arc therapy,VMAT)计划剂量学的影响,为临床束流模式的选择提供参考。方法:选取12例肺癌患者,均采用VMAT技术进行3个部分弧设计有均整器(flattening filter,FF)模式和无均整器(flattening filter free,FFF)模式两组治疗计划,比较两组计划的靶区和危及器官剂量学参数、跳数、机架最小旋转速度、优化时间。结果:两组ITVs[计划内靶区(internal target volume,ITVs)+转移淋巴结]的D_(98%)、D_(mean)、适形度指数(conformity index,CI)、均匀性指数(homogeneity index,HI)和计划靶区(planning target volume,PTV)的D_(98%)、HI剂量学参数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TVs的D_(2%)和PTV的D_(2%)、D_(mean)、CI剂量学参数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FF模式组ITVs的D_(2%)、D_(mean)均低于FF模式组,PTV的CI优于FF模式组。两组计划在双肺的V_(5)和健侧肺的V_(5)、D_(mean),心脏的V_(40)和V_(30),食管的D_(1cc)、V_(30)和气管的D_(1cc)、V_(30)、D_(mean),脊髓的D_(max),剂量学参数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FFF模式组双肺的V_(30)、V_(20)、D_(mean)和患侧肺的V_(30)、V_(20)、V_(5)、D_(mean),心脏的D_(mean)低于FF模式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食管的D_(mean)高于FF模式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FF模式组跳数、机架最小旋转速度、优化时间均高于FF模式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组计划均能满足临床要求,FFF模式对肺部的保护更好,尤其是患侧肺。FFF模式的跳数虽然高于FF模式,但机架最小旋转速度FFF模式更高,因此FFF模式执行效率更高。对于肺癌中等剂量分割治疗计划,可优先选择FFF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等分割 容积旋转调强 均整器
原文传递
26例低位局部进展期直肠癌术前加量IMRT临床观察 被引量:6
11
作者 刘其腾 冯林春 +9 位作者 贾宝庆 杜晓辉 刘洪一 戴广海 陈静 杨咏强 温珂 王运来 杨涛 高玉艳 《中华放射肿瘤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906-910,共5页
目的探讨低位直肠癌患者行术前同期加量IMRT联合卡培他滨化疗方案的可行性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5-2016年301医院26例局部晚期直肠癌患者,肠镜下肿瘤下缘距肛缘5cm内。放疗剂量分割模式直肠肿瘤及转移淋巴结为58.75 Gy分25次(2.35... 目的探讨低位直肠癌患者行术前同期加量IMRT联合卡培他滨化疗方案的可行性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5-2016年301医院26例局部晚期直肠癌患者,肠镜下肿瘤下缘距肛缘5cm内。放疗剂量分割模式直肠肿瘤及转移淋巴结为58.75 Gy分25次(2.35 Gy/次),盆腔淋巴引流区为50 Gy分25次,同步卡培他滨化疗(825 mg/m^2,2 7欠/d,5天/周)5周。同步放化疗结束后休息1周,继续辅以1个周期卡培他滨化疗(1 250 mg/I/1。,2次/d,连续14 d)。同步放化疗结束后6。8周行直肠TME。研究主要终点为获得ypCR及保肛手术率,次要终点为急性放化疗反应、TN降期率及术后并发症。结果26例患者均完成新辅助放化疗,其中25例患者已行手术治疗,1例患者因肛周水肿无法手术。术后ypCR率达32%(8/25),保肛手术率为60%(15/25);TN总降期率为92%(23/25),R0切除率为100%。放化疗期间24例患者发生1、2级不良反应,2例患者发生3级放射性皮炎,未见i〉4级急性不良反应。术后输尿管损伤1例,肠梗阻1例。结论低位直肠癌患者行术前同期加量IMRT联合卡培他滨化疗方案安全可行,ypCR、Ro切除率及保肛手术率达到了预期效果,长期生存是否获益有待今后进一步研究。临床试验注册 中国临床试验注册中心,注册号:ChiCTR-ONC-1200238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肿瘤:肛门肿瘤 新辅助放化疗 保肛手术
原文传递
局部晚期直肠癌术前VMAT同期加量剂量学研究
12
作者 刘其腾 韩倩 +7 位作者 王运来 杨涛 陈静 温珂 曾铭玥 王金媛 丛小虎 冯林春 《中华放射肿瘤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1313-1317,共5页
目的 探讨开展直肠癌术前VMAT同期加量(SIB-VMAT58.75 Gy)剂量学可行性,为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 对9例Ⅱ—Ⅲ期直肠癌术前放化疗患者分别行SIB-VMAT58.75 Gy和非同期加量VMAT (VMAT50.00 Gy),SIB-VMAT58.75 Gy剂量分割模式为局部... 目的 探讨开展直肠癌术前VMAT同期加量(SIB-VMAT58.75 Gy)剂量学可行性,为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 对9例Ⅱ—Ⅲ期直肠癌术前放化疗患者分别行SIB-VMAT58.75 Gy和非同期加量VMAT (VMAT50.00 Gy),SIB-VMAT58.75 Gy剂量分割模式为局部直肠病变及阳性淋巴结给予58.25 Gy分25次(2.35 Gy/次),盆腔淋巴引流区给予50 Gy分25次(2.0 Gy/次);VMAT50.00 Gy剂量分割模式为盆腔淋巴引流区50 Gy分25次(2.0 Gy/次)。利用DVH评价靶区CI、HI和OAR受量。配对t检验或配对非参数秩和检验。结果 两种计划均能满足靶区处方剂量要求;PTV两组CI相近(1.0±0.0、1.0±0.0,P〉0.05);HISIB-VMAT58.75 Gy组差于HIVMAT50.00 Gy组(0.2±0.2、0.1±0.0,P〈0.05)。SIB-VMAT58.75 Gy较VMAT50.00 Gy小肠D2 cm^3稍增加(P=0.038),小肠、膀胱、股骨头、骨盆的V10—V50两种计划相近(P均〉0.05)。结论 SIB-VMAT58.75 Gy计划可以满足靶区处方剂量及OAR剂量限制要求,在剂量学上安全可行,具体疗效及不良反应有待于临床研究进一步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肿瘤/容积调强弧形疗法 同期加量 剂量学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