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滑膜肉瘤组织中SS18-SSX、SSX、BCOR和TLE1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
1
作者 张铭 李兰 +3 位作者 孙晓淇 张婷婷 王子艺 丁宜 《中国组织化学与细胞化学杂志》 CAS CSCD 2024年第2期138-144,共7页
目的探讨用组织芯片对滑膜肉瘤进行荧光原位杂交(FISH)检测的可行性并观察SS18-SSX、SSX、BCOR及TLE1在滑膜肉瘤组织中的表达,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对40例经形态学典型且经荧光原位杂交检测到SS18基因重排的滑膜肉瘤... 目的探讨用组织芯片对滑膜肉瘤进行荧光原位杂交(FISH)检测的可行性并观察SS18-SSX、SSX、BCOR及TLE1在滑膜肉瘤组织中的表达,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对40例经形态学典型且经荧光原位杂交检测到SS18基因重排的滑膜肉瘤筛选有代表性的蜡块制作组织微芯片,用组织芯片进行荧光原位杂交检测SS18基因重排,并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SS18-SSX、SSX、BCOR及TLE1在肿瘤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结果40例滑膜肉瘤中,39例组织芯片的FISH检测结果与常规制片相同,均为SS18基因重排阳性,1例组织芯片FISH检测结果为SS18基因重排阴性,组织芯片制片FISH检测结果与常规制片FISH检测结果的一致率为97.5%(39/40)。SS18-SSX、SSX、BCOR、TLE1在滑膜肉瘤中呈不同程度的阳性,总阳性率分别为97.5%、97.5%、92.5%及97.5%,若以中等—强阳性计算,则阳性率分别为80%、80%、62.5%及70%。TLE1表达情况与组织学分型相关,TLE1强阳性表达更多见于单相型滑膜肉瘤。40例患者5年的无进展生存率为72%,5年的总生存期为80%。分别以SS18-SSX、SSX、BCOR、TLE1的表达情况及临床病理特征(包括性别、年龄、发病部位、肿瘤最大径、组织学分型)进行单因素分析,只有组织学分型为影响无进展生存率和总生存率的因素,组织学类型为差分化型的滑膜肉瘤预后较差。结论用组织芯片的方法对滑膜肉瘤进行荧光原位杂交检测是可行的。TLE1强阳性表达更多见于单相型滑膜肉瘤。差分化型滑膜肉瘤预后较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肉瘤 滑膜肉瘤 荧光原位杂交 组织芯片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内神经束膜瘤16例临床病理学分析
2
作者 董荣芳 郑丹枫 +1 位作者 孙晓淇 丁宜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232-1235,1240,共5页
目的探讨神经内神经束膜瘤(intraneural perineurioma,InP)的临床病理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16例InP的临床病理学及免疫表型特征,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16例InP患者中男性5例,女性11例,年龄5~56岁,平均年龄27.4岁,14例为单发病变(分别... 目的探讨神经内神经束膜瘤(intraneural perineurioma,InP)的临床病理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16例InP的临床病理学及免疫表型特征,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16例InP患者中男性5例,女性11例,年龄5~56岁,平均年龄27.4岁,14例为单发病变(分别位于尺神经、正中神经、桡神经、腓总神经),2例为多发病变(分别位于双侧臂丛神经及C1-3神经根)。患者术前病程2~360个月,常表现为病变神经对应区域缓慢进展的运动功能障碍,部分有感觉功能异常;影像学提示局部神经增粗呈纺锤形或长梭形,边界尚清,肌电图提示周围神经损伤;光镜下见梭形的神经束膜细胞以轴突-施万细胞复合体为中心形成假洋葱球样结构。电镜下见长而细的神经束膜细胞胞质内富含吞噬囊泡,与其伴随的施万细胞一起围绕轴突呈同心圆状排列。免疫表型:神经束膜细胞EMA、Glut-1、Claudin-1阳性,中心的轴突-施万细胞复合体NF、S-100及SOX10阳性。Ki-67增殖指数<5%。结论InP是一种罕见的起源于神经束膜的良性肿瘤,易与肥大性周围神经病、腓骨肌萎缩症、混杂性神经鞘膜肿瘤、神经鞘瘤、神经纤维瘤等混淆,熟练掌握其特征性的组织学表现及免疫表型是诊断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束膜瘤 神经内神经束膜瘤 假洋葱球样结构 周围神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原发TFE3重排恶性血管周上皮样细胞肿瘤2例临床病理学分析
3
作者 高大林 田萌萌 +6 位作者 李兰 张铭 王子艺 苏永彬 金韬 刘宝岳 丁宜 《中华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852-854,共3页
目的探讨骨原发TFE3重排恶性血管周上皮样细胞肿瘤(perivascular epithelioid cell tumor,PEComa)的临床病理特征、诊断、鉴别诊断及分子特征。方法收集北京积水潭医院病理科2021年11月至2023年6月骨原发TFE3重排恶性PEComa 2例,进行HE... 目的探讨骨原发TFE3重排恶性血管周上皮样细胞肿瘤(perivascular epithelioid cell tumor,PEComa)的临床病理特征、诊断、鉴别诊断及分子特征。方法收集北京积水潭医院病理科2021年11月至2023年6月骨原发TFE3重排恶性PEComa 2例,进行HE染色、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荧光原位杂交(FISH)及二代测序,分析其组织形态、免疫组织化学及分子遗传学特征,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2例骨原发TFE3重排恶性PEComa均为男性,年龄分别为30和48岁,均为多发骨病变。例1位于左侧髂骨和右侧髋臼,例2右足骰骨首发,随后累及右胫骨、腓骨及股骨。2例均可见典型PEComa上皮样细胞形态,实性巢状或腺泡状排列,伴纤维血管分隔,肿瘤细胞具有丰富嗜酸性胞质,细胞核中至重度异型,可见病理核分裂象及坏死。免疫组织化学染色2例肿瘤均不同程度表达HMB45和Melan A,例1局灶细胞平滑肌肌动蛋白阳性,例2肿瘤细胞Caldesmon灶状弱阳性,均不表达上皮标志物。TFE3均为弥漫核表达,2例FISH均检测到TFE3分离信号。二代测序均检测到TFE3基因重排。结论骨原发TFE3重排PEComa是侵袭性恶性肿瘤,极为罕见,综合临床、影像学表现,特征性的组织形态结合TFE3表达及分子检测有助于该肿瘤的诊断及鉴别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积水潭医院 上皮样细胞 纤维血管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 骰骨 腺泡状 分子特征 二代测序
原文传递
神经肌肉迷芽瘤相关的韧带样型纤维瘤病临床病理及分子遗传学特征
4
作者 董荣芳 郭稳 +3 位作者 李楠 王子艺 孙晓淇 丁宜 《中华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685-690,共6页
目的探讨神经肌肉迷芽瘤相关的韧带样型纤维瘤病(neuromuscular choristoma-associated desmoid type fibromatosis,NMC-DF)临床病理及分子遗传学特征。方法收集北京积水潭医院2013年1月至2023年1月明确诊断为NMC-DF的病例7例,对其临床... 目的探讨神经肌肉迷芽瘤相关的韧带样型纤维瘤病(neuromuscular choristoma-associated desmoid type fibromatosis,NMC-DF)临床病理及分子遗传学特征。方法收集北京积水潭医院2013年1月至2023年1月明确诊断为NMC-DF的病例7例,对其临床、组织形态及免疫组织化学特点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Sanger测序法对4例患者的神经肌肉迷芽瘤(neuromuscular choristoma,NMC)及韧带样型纤维瘤病(desmoid type fibromatosis,DF)标本分别进行检测,明确CTNNB1基因的突变类型。结果7例患者中女性3例,男性4例,年龄1~22岁,平均年龄7.1岁。病程3个月到10年不等。2例为复发后就诊病例。肿瘤位于大腿3例,小腿1例,上臂1例,颈部1例,影像学提示7例肿瘤均有相应部位神经增粗,4例为坐骨神经,1例为坐骨神经、胫神经、腓总神经全程瘤样增粗,2例为臂从神经,肿瘤与病变神经关系密切。7例病变的神经束内可见骨骼肌纤维,残存的神经纤维穿插其中,呈神经肌肉迷芽瘤的结构;肿瘤均具有典型的韧带样型纤维瘤病结构。免疫组织化学,NMC中部分肌纤维细胞核表达β-catenin(7/7),肌纤维结蛋白弥漫阳性,神经纤维神经丝蛋白和S-100蛋白阳性(7/7);NMC-DF中β-catenin在肿瘤细胞核中呈散在阳性(7/7)。CTNNB1基因Sanger测序,3例c.121A>G(p.T41A)突变,1例c.134C>T(p.S45F)突变。7例获得随访资料,随访时间22~78个月,2例为复发后就诊,其中1例截肢后再次复发,其余无进展。结论NMC是一种罕见的神经发育畸形性病变,神经干内可见异位的骨骼肌纤维,约80%的病例在病变神经周围软组织内伴发DF,组织形态与经典的DF相同,Wnt信号通路中的CTNNB1基因突变与二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CTNNB1 c.134C>T(p.S45F)突变可能提示不良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组织肿瘤 神经肌肉疾病 基因 神经肌肉迷芽瘤
原文传递
GNAS基因突变检测在纤维结构不良和脂肪硬化性黏液纤维性肿瘤诊断及鉴别诊断中的应用
5
作者 董荣芳 李兰 +2 位作者 高冉 田萌萌 丁宜 《中华病理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6-68,共3页
目的探讨GNAS基因突变检测在纤维结构不良(fibrosis dysplasia,FD)和脂肪硬化性黏液纤维性肿瘤(liposclerosing myxofibrous tumor,LSMFT)诊断及鉴别诊断中的应用。方法收集北京积水潭医院2017年6月至2023年6月病理诊断为FD(20例)、LSMF... 目的探讨GNAS基因突变检测在纤维结构不良(fibrosis dysplasia,FD)和脂肪硬化性黏液纤维性肿瘤(liposclerosing myxofibrous tumor,LSMFT)诊断及鉴别诊断中的应用。方法收集北京积水潭医院2017年6月至2023年6月病理诊断为FD(20例)、LSMFT(14例)以及可疑LSMFT的病例(10例),对比总结病理特征,并采用Sanger测序法检测GNAS基因的突变情况。结果20例FD患者中男女各10例,年龄8~65岁,平均年龄33.5岁,肿瘤分别位于股骨、肱骨、胫骨、桡骨、肋骨;14例LSMFT患者中男女各7例,年龄26~74岁,平均年龄43.6岁,10例可疑LSMFT的患者中男性3例,女性7例,年龄15~64岁,平均年龄39岁,肿瘤均位于股骨近端和股骨粗隆间。患者的临床表现均无特异性,影像学均表现为髓腔内溶骨性破坏,边界清晰、密度欠均匀,有硬化性边缘。镜下形态:FD显示为经典的纤维成骨性改变,局灶间质黏液变性(8/20)。LSMFT相关的两组病例形态多样,纤维增生的背景中部分间质呈黏液样(21/24)、脂肪组织增生(9/24)、泡沫细胞聚集(10/24)、不规则的新生骨/Paget样骨(14/24)、囊性变(6/24)。测序结果显示20例FD中17例有GNAS基因点突变(17/20);14例LSMFT中12例有GNAS基因点突变(12/14),10例可疑LSMFT的病例中8例有GNAS基因点突变(8/10)。结论FD和LSMFT的影像学和组织学相似,GNAS基因突变与FD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采用Sanger测序法对肿瘤进行GNAS基因突变检测是诊断和鉴别诊断的快速而有效的方法,两组LSMFT相关病例中GNAS基因突变的概率与文献报道FD中的突变概率基本一致,从基因水平上提示LSMFT可能是FD的一种组织学亚型,并非一个独立的肿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积水潭医院 纤维结构不良 溶骨性破坏 纤维性肿瘤 股骨粗隆间 镜下形态 硬化性 纤维增生
原文传递
骨肿瘤病理标本处理、取材和规范化病理报告临床实践指南(2023版) 被引量:2
6
作者 中华医学会病理学分会 中国抗癌协会肿瘤病理专业委员会 +11 位作者 中国抗癌协会肉瘤专业委员会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肉瘤专业委员会病理学组 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病理学专业委员会 《骨肿瘤病理标本处理、取材和规范化病理报告临床实践指南(版)》编写专家委员会 宫丽华 黄瑾 刘绮颖 王卓 丁宜 张惠箴 李扬 王坚 《中华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098-1106,共9页
骨肿瘤的标本处理、取材对整合性病理诊断至关重要,规范化的病理报告则为临床治疗、疗效评判和预后评估提供可靠的病理依据。《骨肿瘤病理标本处理、取材和规范化病理报告临床实践指南(2023版)》编写专家委员会组织专家撰写本指南,旨在... 骨肿瘤的标本处理、取材对整合性病理诊断至关重要,规范化的病理报告则为临床治疗、疗效评判和预后评估提供可靠的病理依据。《骨肿瘤病理标本处理、取材和规范化病理报告临床实践指南(2023版)》编写专家委员会组织专家撰写本指南,旨在指导和规范上述工作流程,以期提升诊断质量并更好地服务于临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实践指南 诊断质量 病理报告 标本处理 病理诊断 骨肿瘤 预后评估 规范化
原文传递
骨与软组织放射相关肉瘤46例临床病理学分析
7
作者 宫丽华 刘巍峰 +3 位作者 李兰 孙晓淇 张铭 丁宜 《中华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995-1000,共6页
目的:探讨骨与软组织放射相关肉瘤的临床、影像学特征、组织学形态、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收集北京积水潭医院2010年1月至2022年1月被诊断为放射治疗后的放射相关肉瘤46例,分析其临床及影像学特征。术后标本经光镜观察、免疫组织化学... 目的:探讨骨与软组织放射相关肉瘤的临床、影像学特征、组织学形态、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收集北京积水潭医院2010年1月至2022年1月被诊断为放射治疗后的放射相关肉瘤46例,分析其临床及影像学特征。术后标本经光镜观察、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分析。结果:46例患者中,女性33例,男性13例,年龄18~74岁,平均年龄52岁。发生部位以四肢及脊柱最多见(15例),其次为胸部(9例)。原发肿瘤包括上皮性肿瘤:乳腺癌最多见(15例),其次为宫颈癌(6例)和肠癌(5例);也包括淋巴造血系统肿瘤、骨与软组织肿瘤及感染性病变。放射相关肉瘤出现的潜伏期2~22年,平均11.6年。镜下形态与原发肿瘤差异较大,以未分化肉瘤多见(22例),其次为骨肉瘤(16例)。免疫组织化学显示放射相关肉瘤免疫表型与相应软组织肉瘤大致相同。结论:放射相关肉瘤的原发肿瘤类型广泛,影像学、组织形态、免疫组织化学特征与骨和软组织原发肉瘤相似,诊断需结合病史与原发性肉瘤相鉴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肿瘤 软组织肿瘤 肉瘤 放射
原文传递
NKX2.2在未分化小圆细胞肉瘤中的表达及诊断价值 被引量:1
8
作者 孙晓淇 丁宜 +3 位作者 高冉 张铭 王子艺 李兰 《中华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80-82,共3页
目的:探讨NKX2.2抗体在未分化小圆细胞肉瘤,包括尤因肉瘤、CIC重排肉瘤(CIC-rearranged sarcoma,CRS)、BCOR-CCNB3肉瘤(BCOR-CCNB3 sarcoma,BCS)和具有EWSR1与非ETS转录因子家族融合基因的圆细胞肉瘤(round cell sarcoma with EWSR1-non... 目的:探讨NKX2.2抗体在未分化小圆细胞肉瘤,包括尤因肉瘤、CIC重排肉瘤(CIC-rearranged sarcoma,CRS)、BCOR-CCNB3肉瘤(BCOR-CCNB3 sarcoma,BCS)和具有EWSR1与非ETS转录因子家族融合基因的圆细胞肉瘤(round cell sarcoma with EWSR1-non-ETS fusions,ENS)中的表达情况及诊断价值。方法:收集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积水潭医院病理科2014年1月至2020年10月诊断的未分化小圆细胞肉瘤67例,其中尤因肉瘤43例、CRS 7例、BCS 14例、ENS 3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法检测NKX2.2抗体在4种未分化小圆细胞肉瘤中的表达,同时以35例其他类型的小圆细胞肿瘤作为对照。结果:43例尤因肉瘤中38例(38/43,88%)肿瘤细胞呈NKX2.2阳性,3例ENS中2例肿瘤细胞呈NKX2.2阳性,CRS和BCS中未见NKX2.2阳性病例。35例其他小圆细胞肿瘤中仅有5例(5/35,14%)阳性,包括滑膜肉瘤1例、淋巴造血系统肿瘤1例、间叶性软骨肉瘤3例。NKX2.2对于尤因肉瘤诊断价值较高,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8%和86%。结论:在4种未分化小圆细胞肉瘤中,NKX2.2对于尤因肉瘤的诊断价值较高,灵敏度和特异度尚可,可用于尤因肉瘤初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积水潭医院 小圆细胞 滑膜肉瘤 尤因肉瘤 阳性病例 免疫组织化学 CRS
原文传递
荧光原位杂交检测骨与软组织肿瘤EWSR1基因重排的临床应用价值及不典型信号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李兰 张铭 +1 位作者 张婷婷 丁宜 《中华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458-463,共6页
目的探讨应用荧光原位杂交(FISH)检测骨与软组织肿瘤EWSR1基因重排的临床应用价值并对出现不典型信号的病例进行分析。方法收集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积水潭医院2014—2021年应用FISH检测EWSR1基因重排的病例,分析其用于诊断相关骨与软... 目的探讨应用荧光原位杂交(FISH)检测骨与软组织肿瘤EWSR1基因重排的临床应用价值并对出现不典型信号的病例进行分析。方法收集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积水潭医院2014—2021年应用FISH检测EWSR1基因重排的病例,分析其用于诊断相关骨与软组织肿瘤的临床应用价值并对FISH检测结果呈不典型信号的病例进行二代测序以进一步分析。结果应用FISH检测EWSR1基因重排病例211例,检测成功205例(205/211,97%),失败6例(6/211,3%)。6例检测失败病例中,4例因骨组织脱钙不当未检测到荧光信号,1例因切片太厚信号重叠无法判读,1例因信号扩增且杂乱无法判读。205例检测成功病例中,阳性122例(122/205,59%),不典型阳性8例(8/205,4%),阴性75例(75/205,37%)。阳性者其阳性细胞百分数为34%~98%,其中120例(120/122,98%)阳性细胞百分数>50%。205例检测成功病例中,156例组织学诊断为尤因肉瘤,其中阳性110例(110/156,71%),不典型阳性7例(7/156,4%),阴性39例(39/156,25%)。9例组织学诊断为软组织透明细胞肉瘤,其中阳性6例(6/9),不典型阳性1例(1/9),阴性2例(2/9)。5例组织学诊断为骨外黏液样软骨肉瘤,其中阳性2例(2/5),阴性3例(3/5)。3例组织学诊断为血管瘤样纤维组织细胞瘤,其中阳性2例(2/3),阴性1例(1/3)。2例组织学诊断为软组织肌上皮瘤,其中阳性1例(1/2),阴性1例(1/2)。1例组织学诊断为嗅神经母细胞瘤,结果为阳性。检测其他肿瘤29例,包括骨肉瘤、滑膜肉瘤、恶性黑色素瘤等,均为阴性。以组织学为金标准,将不典型阳性按阴性考虑,以29例其他肿瘤为对照组病例,检测EWSR1基因重排诊断尤因肉瘤的灵敏度为71%,特异度为100%;诊断软组织透明细胞肉瘤的灵敏度为67%,特异度为100%;诊断骨外黏液样软骨肉瘤的灵敏度为40%,特异度为100%;诊断血管瘤样纤维组织细胞瘤的灵敏度为67%,特异度为100%;诊断软组织肌上皮瘤的灵敏度为50%,特异度为100%;诊断嗅神经母细胞瘤的灵敏度为100%,特异度为100%。8例具有不典型阳性信号的病例中4例有足够组织材料送检二代测序,结果均证实存在EWSR1基因重排,形成的融合基因分别为EWSR1::FLI1(尤因肉瘤)、EWSR1::NFATC2(EWSR1::NFATC2肉瘤)、EWSR1::ATF1(软组织透明细胞肉瘤)和EWSR1::NR4A3(骨外黏液样软骨肉瘤)。结论应用FISH检测EWSR1基因重排对骨与软组织肿瘤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对于出现不典型信号病例的解读要紧密结合组织形态,必要时应用其他分子检测方法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肿瘤 软组织肿瘤 原位杂交 荧光 基因重排
原文传递
检测MDM2扩增辅助诊断低级别骨肉瘤的价值及判读标准探讨
10
作者 李兰 张铭 +2 位作者 董荣芳 苏永彬 丁宜 《中华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37-242,共6页
目的探讨应用荧光原位杂交(FISH)检测MDM2扩增辅助诊断低级别骨肉瘤(low-grade osteosarcoma,LGOS)的价值及判读标准。方法收集北京积水潭医院病理科2009年4月1日至2022年8月10日应用FISH检测MDM2扩增辅助诊断骨肉瘤的病例,以骨旁骨肉瘤... 目的探讨应用荧光原位杂交(FISH)检测MDM2扩增辅助诊断低级别骨肉瘤(low-grade osteosarcoma,LGOS)的价值及判读标准。方法收集北京积水潭医院病理科2009年4月1日至2022年8月10日应用FISH检测MDM2扩增辅助诊断骨肉瘤的病例,以骨旁骨肉瘤(parosteal osteosarcoma,POS)30例、低级别中心性骨肉瘤(low-grade central osteosarcoma,LGCOS)14例为病例组,以其他骨病变58例(包括纤维结构不良28例,骨巨细胞瘤5例,普通型骨肉瘤4例,骨膜骨肉瘤2例,骨折后修复性改变2例,多形性未分化肉瘤2例,低度恶性肌纤维母细胞肉瘤2例,纤维结构不良恶变2例,平滑肌肉瘤1例,硬化性上皮样纤维肉瘤1例,恶性外周神经鞘瘤1例,骨的促结缔组织增生性纤维瘤1例,孤立性纤维性肿瘤1例,动脉瘤样骨囊肿1例,透明细胞软骨肉瘤1例,骨性纤维结构不良1例,梭形细胞肿瘤未分类3例)为对照组,分析应用FISH检测MDM2扩增对于辅助诊断LGOS的价值并结合文献探讨判读标准。结果组织学诊断为POS的病例30例,男性15例,女性15例;年龄10~59岁,平均年龄35岁,中位年龄30.5岁。除1例检测失败外,27例(27/29,91.3%)FISH检测MDM2扩增结果为阳性。组织学诊断为LGCOS的病例14例,男性4例,女性10例;年龄15~56岁,平均年龄37岁,中位年龄36岁。8例(8/14)FISH检测MDM2扩增结果为阳性。对照组58例,FISH检测MDM2扩增结果均为阴性。MDM2扩增率在POS组、LGCOS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FISH检测MDM2扩增诊断POS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3.1%和100.0%,诊断LGCOS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57.1%和100.0%,诊断LGOS(POS与LGCOS)的灵敏度和特异度为81.3%和100.0%。在MDM2扩增阳性病例中,MDM2扩增信号均呈簇状。9例(9/35,25.7%;6例POS和3例LGCOS)可见不同于多倍体的CEP12信号增多,表现为增加的小的、微弱的信号点或呈云絮状、团簇状的信号。结论FISH检测MDM2扩增对LGOS有较高的诊断价值,FISH检测MDM2扩增的判读标准目前尚不统一,结果判断时要关注信号特点,部分病例中可见CEP12信号增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肿瘤 骨肉瘤 原位杂交 荧光 基因扩增
原文传递
股骨远端皮质旁骨肉瘤患者手术治疗的肿瘤学预后及影响因素
11
作者 邓志平 曹硕 +4 位作者 董荣芳 过哲 张清 丁宜 刘巍峰 《中国骨与关节杂志》 CAS 2024年第10期835-839,共5页
目的探索股骨远端皮质旁骨肉瘤的肿瘤学预后及影响因素。方法回顾分析我院骨肿瘤科2009年1月至2021年10月手术的73例股骨远端骨旁骨肉瘤患者,其中男21例,女52例,年龄10~59岁,中位年龄29岁。其中普通皮质旁骨肉瘤55例,去分化皮质旁骨肉... 目的探索股骨远端皮质旁骨肉瘤的肿瘤学预后及影响因素。方法回顾分析我院骨肿瘤科2009年1月至2021年10月手术的73例股骨远端骨旁骨肉瘤患者,其中男21例,女52例,年龄10~59岁,中位年龄29岁。其中普通皮质旁骨肉瘤55例,去分化皮质旁骨肉瘤18例。将性别,年龄,髓腔是否受侵,外院手术史,病理亚型,外科边界,是否化疗和转移作为影响因素,分析其对肿瘤学预后的影响。结果随访结束时5例死亡,68例存活,死亡患者随访时间为12~56个月,中位随访23个月,存活患者随访时间为24~128个月,中位随访58个月,总体5年生存率为91.6%。局部复发7例,总体复发率为9.6%(7/73)。远处转移10例,总体转移率为13.7%(10/73)。病理亚型对远处转移有明显影响,病理亚型和转移影响患者的生存率。结论股骨远端皮质旁骨肉瘤患者手术为其主要治疗手段,普通皮质旁骨肉瘤预后较好,去分化皮质旁骨肉瘤预后变差,肿瘤级别及转移是影响皮质旁骨肉瘤患者术后生存率的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肉瘤 股骨肿瘤 骨肿瘤 预后
原文传递
滑膜软骨瘤病复发后恶变为软骨肉瘤1例
12
作者 宫丽华 邓志平 +1 位作者 董荣芳 丁宜 《中华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180-1182,共3页
患者男,43岁。因右髋关节滑膜软骨瘤病术后9年复发入院。影像学显示髋关节及邻近骨质破坏。组织学可见滑膜软骨瘤病的结节状结构及1级、2级软骨肉瘤形态,伴显著的宿主骨侵犯。诊断滑膜软骨瘤病恶变——继发性滑膜软骨肉瘤(2级)。
关键词 滑膜软骨瘤病 软骨肉瘤 骨质破坏 宿主骨 恶变 髋关节 影像学 组织学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