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2篇文章
< 1 2 1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卓越心理教师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以首都师范大学心理学院为例
1
作者 胡夏 师保国 杨兴文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0期91-93,共3页
培养卓越教师是实现教育强国的一项重要举措。为面向首都基础教育培养和输送优秀师资,首都师范大学心理学院持续探索形成了“一标—四合—四化”的卓越心理教师培养模式。紧紧围绕培养未来卓越心理教师这一目标,培养过程中注重“四合”... 培养卓越教师是实现教育强国的一项重要举措。为面向首都基础教育培养和输送优秀师资,首都师范大学心理学院持续探索形成了“一标—四合—四化”的卓越心理教师培养模式。紧紧围绕培养未来卓越心理教师这一目标,培养过程中注重“四合”:德才兼修、博专结合、研学合一、知行合一;全程注重“四化”:实施精细化培养过程、组建协同化育人团队、创建立体化资源平台、优化本硕一体化培养机制。“一标—四合—四化”模式发挥了心理学以人为研究对象的学科优势,取得了积极成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卓越心理教师 培养模式 培育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独立学院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教育对策 被引量:4
2
作者 左玉婷 卢珊 《卫生职业教育》 2020年第18期152-155,共4页
目的了解独立学院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变化及特点,为开展具有针对性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连续4年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2016—2019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评估。结果2019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显著低于2016—2018... 目的了解独立学院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变化及特点,为开展具有针对性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连续4年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2016—2019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评估。结果2019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显著低于2016—2018级学生(P<0.001),女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显著低于男生(P<0.001),非当地生源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低于当地生源学生(P<0.001或P<0.05),文科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低于理科生(P<0.001或P<0.05),艺术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显著低于文科生和理科生(P<0.001或P<0.05)。结论为做好独立学院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需要把握和了解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及规律,针对独立学院学生的心理特征,制定适合其心理发展规律和特点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独立学院学生 心理健康 教育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循证实践框架下的高校贫困生心理健康干预
3
作者 许晶晶 师保国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81-189,共9页
高校贫困生作为社会的特殊群体,在情绪和行为等方面可能存在一定的心理问题。对此,以往研究开展了专项干预和综合干预等工作,但这些干预方法存在未对贫困生群体进行精准干预,干预的持续效果不明确或干预内容和效果评估相对单一等局限。... 高校贫困生作为社会的特殊群体,在情绪和行为等方面可能存在一定的心理问题。对此,以往研究开展了专项干预和综合干预等工作,但这些干预方法存在未对贫困生群体进行精准干预,干预的持续效果不明确或干预内容和效果评估相对单一等局限。循证实践是一种基于证据干预和证据评估的方法,能够更好地弥补传统干预方法的不足,其理念和思路在解决贫困人群心理问题方面得到了国外学者的广泛关注和应用,但国内尚缺少对高校贫困生心理问题循证实践的系统探究。文章基于循证实践四阶段框架,即探索、准备、实施和维持,讨论了高校贫困生心理健康干预的总体路径和实践主体分工,力图为干预贫困生心理问题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证实践 高校贫困生 心理健康 心理干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守护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常青——心理健康素养下加拿大的心理健康教育与服务实践 被引量:1
4
作者 路晓晗 刘伊宁 +1 位作者 邢淑芬 王永丽 《基础教育参考》 2024年第2期47-59,共13页
心理健康问题已成为当前加拿大儿童青少年面临的主要健康问题,为守护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加拿大在国家、地方和学校层面采取了一系列行动。加拿大制定了一系列针对精神卫生以及自杀预防的国家战略框架,为社会心理健康服务提供资金支持... 心理健康问题已成为当前加拿大儿童青少年面临的主要健康问题,为守护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加拿大在国家、地方和学校层面采取了一系列行动。加拿大制定了一系列针对精神卫生以及自杀预防的国家战略框架,为社会心理健康服务提供资金支持和医疗保障,推动开展基于社区的心理健康计划与服务项目。学校以培养学生心理健康素养为基点,在课程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并推行以学校为基础的综合护理路径模式。由此,形成了守护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加拿大做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拿大 儿童青少年 心理健康素养 综合护理路径模式 心理指导与服务 信息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守护学生心理健康 奠定国家幸福根基——芬兰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服务 被引量:1
5
作者 石予鑫 王永丽 +1 位作者 王蕾 邢淑芬 《基础教育参考》 2024年第1期17-30,共14页
芬兰作为世界教育领域的典范国家,十分注重儿童青少年教育、身心健康等方面的福利。文章对芬兰心理健康服务发展历程与政策进行了梳理,概括了芬兰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主要类型及表现,重点介绍了芬兰学校及社会的心理健康服务举措,以... 芬兰作为世界教育领域的典范国家,十分注重儿童青少年教育、身心健康等方面的福利。文章对芬兰心理健康服务发展历程与政策进行了梳理,概括了芬兰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主要类型及表现,重点介绍了芬兰学校及社会的心理健康服务举措,以及信息化手段在心理健康服务中发挥的作用。总的来说,芬兰学校、社会、家庭等各方众擎易举,为儿童青少年构建了心理健康服务的全阶段全覆盖安全网络,以保障儿童青少年健康成长、社会平稳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芬兰 儿童青少年 心理健康服务 信息化手段 横贯能力 多专业合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关爱和包容建设儿童青少年的心理安全网——新加坡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服务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刘伊宁 刘瑞琪 +1 位作者 邢淑芬 王永丽 《基础教育参考》 2024年第2期33-46,共14页
儿童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成为新加坡社会特别关注的问题。文章概括了新加坡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状况,梳理了新加坡心理健康政策发展历程,重点论述了新加坡学校、家庭、社会组织的针对性心理健康服务。新加坡通过多方联动的REACH模式对儿童... 儿童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成为新加坡社会特别关注的问题。文章概括了新加坡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状况,梳理了新加坡心理健康政策发展历程,重点论述了新加坡学校、家庭、社会组织的针对性心理健康服务。新加坡通过多方联动的REACH模式对儿童青少年的心理健康进行干预,利用信息化手段应对新冠疫情带来的心理危机并助力心理健康服务创新发展,努力为儿童青少年的健康发展构建充满关爱与温暖的安全网,为世界贡献了新加坡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加坡 儿童青少年 心理健康服务 REACH模式 信息化手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乐观给大学生带来生命意义:心理幸福感的部分中介作用 被引量:1
7
作者 尹梓名 孙猛 王岩 《心理学进展》 2019年第5期904-910,共7页
了解大学生气质性乐观,心理幸福感和生命意义感的关系,讨论心理幸福感在气质性乐观与生命意义感上的中介作用。采用纸质问卷和问卷星随机对330名大学生进行气质性乐观和生命意义感的调查,分别采用生活定向测验修订版(The revised Life O... 了解大学生气质性乐观,心理幸福感和生命意义感的关系,讨论心理幸福感在气质性乐观与生命意义感上的中介作用。采用纸质问卷和问卷星随机对330名大学生进行气质性乐观和生命意义感的调查,分别采用生活定向测验修订版(The revised Life Orientation Test, LOT-R)、生命意义量表(MLQ-search)、心理幸福感量表(Psychological Well-being Scale)为检测工具,分析大学生气质性乐观及其相关因素,构建结构方程模型分析心理幸福感在气质性乐观对生命意义感影响中的中介作用。共收回321份,有效率97.3%,其中男生91名,女生230名。经分析:1) 心理幸福感、气质性乐观和生命意义感之间有显著的正相关;2) 心理幸福感在乐观对生命意义感的影响中起部分中介作用。结论:1) 乐观、心理幸福感、生命意义感具有统计学意义上的相关关系。2) 乐观经由心理幸福感影响生命意义。在校大学生的心理幸福感、气质性乐观是影响大学生生命意义感的重要因素,高校应当开展有针对性的积极教育进行引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质性乐观 心理幸福感 生命意义感 大学生 积极心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达性艺术体验对艺术类院校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教育对策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郑洁 郑玮 +4 位作者 郑永清 康侦艺 曹琦 盛笑莹 王楠 《心理学进展》 2023年第5期2135-2139,共5页
艺术类高校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过程中发现,以传统的心理健康教育形式开展活动对美术专业学生缺乏吸引力。近年来,表达性艺术治疗开始广泛在高校中进行推广,尤其是在心理健康教育的应用中,其发挥的独特效果,丰富了心理健康教育的形... 艺术类高校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过程中发现,以传统的心理健康教育形式开展活动对美术专业学生缺乏吸引力。近年来,表达性艺术治疗开始广泛在高校中进行推广,尤其是在心理健康教育的应用中,其发挥的独特效果,丰富了心理健康教育的形式,受到师生的肯定和喜爱。我校学生均为美术专业学生,通过不断地研究实践和探索,最终发现在艺术表达中嵌入心理健康教育,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艺术类专业学生的专业优势,提高学生的参与积极性,让学生们在专业中成长,在成长中得到心理疗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艺术类院校 表达性艺术治疗 心理健康教育 心理疗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居家隔离大学生述情障碍和心理压力的关系:社会支持的中介作用 被引量:2
9
作者 魏长骄 董晓飞 苑璞 《华北理工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1年第1期77-81,共5页
目的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居家隔离期间大学生述情障碍、心理压力及社会支持的关系,为疫情后大学生返校时的心理调适和干预提供依据。方法随机抽取黑龙江省、安徽省、山东省大学生323人,采用多伦多述情障碍量表(TAS)、中... 目的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居家隔离期间大学生述情障碍、心理压力及社会支持的关系,为疫情后大学生返校时的心理调适和干预提供依据。方法随机抽取黑龙江省、安徽省、山东省大学生323人,采用多伦多述情障碍量表(TAS)、中国人压力知觉量表(CPSS)和领悟社会支持量表(PSSS)进行测试。结果大学生述情障碍在专业上存在差异(F=3.55,P<0.01),心理压力在年级和专业上存在差异(F=4.35,F=4.84,P<0.01),社会支持在年级和性别上存在差异(F=11.09,P<0.001;F=7.55,P<0.01)。述情障碍与心理压力呈正相关(r=0.42,P<0.001),社会支持与述情障碍、心理压力呈负相关(r=-0.22,r=-0.38,P<0.001)。述情障碍总分(53.01±11.53),述情障碍者占28.48%。述情障碍组与非述情障碍组心理压力、社会支持差异显著(F=40.29,F=8.59,P<0.001)。社会支持在述情障碍对心理压力预测作用间的中介效应为0.43,P<0.001,95%的置信区间为[0.03,0.13],述情障碍差异群与心理压力间的中介效应不同。结论述情障碍大学生比非述情障碍大学生承受更大的心理压力,感受更少的社会支持;社会支持缓解了述情障碍者的心理压力,为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提供了重要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述情障碍 心理压力 社会支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亲子感知心理攻击与学龄儿童内外化问题的双向关系:一项个体内分析
10
作者 赵新宇 胡夏 +1 位作者 陈烨 邢晓沛 《心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113-1124,共12页
研究以534名学龄儿童及其父母为被试,通过纵向设计和随机截距交叉滞后模型考察父母心理攻击与儿童内外化问题的个体内双向关系及其亲子感知和性别差异。结果发现:基于父母报告的数据,心理攻击与外化问题存在单向预测效应,即外化问题单... 研究以534名学龄儿童及其父母为被试,通过纵向设计和随机截距交叉滞后模型考察父母心理攻击与儿童内外化问题的个体内双向关系及其亲子感知和性别差异。结果发现:基于父母报告的数据,心理攻击与外化问题存在单向预测效应,即外化问题单向预测父亲心理攻击,母亲心理攻击单向预测外化问题;父亲心理攻击与内化问题相互预测。基于儿童报告的数据,父母心理攻击均单向预测外化问题;母亲心理攻击与内化问题相互预测。多群组分析没有发现关系中的儿童性别差异。结果表明,父母心理攻击与儿童行为问题在个体内层面存在相互预测关系,且这一关系模式根据报告者、行为问题类型和父母性别的不同而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攻击 行为问题 双向预测效应 感知差异 个体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学生自拍照编辑行为的测量
11
作者 贾冬雪 齐馨 崔丽霞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4年第6期81-88,96,共9页
随着社交媒体时代的发展,自拍照编辑现象逐渐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自拍照编辑在我国年轻人群中发生率较高且影响严重,而我国尚未形成统一使用的测量工具,因此本研究将编制适用于我国大学生的自拍照编辑行为量表(SEBS)。通过查阅文... 随着社交媒体时代的发展,自拍照编辑现象逐渐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自拍照编辑在我国年轻人群中发生率较高且影响严重,而我国尚未形成统一使用的测量工具,因此本研究将编制适用于我国大学生的自拍照编辑行为量表(SEBS)。通过查阅文献,设计自拍照编辑半开放式问卷,选取241人进行预研究,根据其结果和已有文献编制初始量表项目,对北京等高校大学生进行随机施测,选457人进行项目分析和探索性因素分析,456人进行验证性因素分析与信效度检验,并采用Fox的自拍照编辑量表(SES)、King的整容意愿量表(COCS)进行效标关联效度检验。施测间隔4周后,对其中173名大学生进行重测,检验量表的重测信度。结果显示,SEBS 19个项目中包含投入程度、依赖程度、修饰程度以及具体方式4个维度,其因子负荷为0.53~0.82,可以解释总变异的62.34%,模型拟合指数良好(χ^(2)/df=2.54,E_(RMSA)=0.06,I_(CF)=0.94,I_(TL)=0.92);SES总分及4个因子与各效标得分均呈正相关(r=0.18~0.67);总量表与各维度的Cronbach’s α系数为0.76~0.90,总量表与各维度的重测信度为0.65~0.79。本研究编制的SEBS在信效度方面表现良好,适用于评估大学生的自拍照编辑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拍照编辑 自拍 大学生 问卷编制 心理测量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动机缺乏行为及伏隔核多巴胺受体的作用
12
作者 张建军 吴双 +2 位作者 薛冰 张潞潞 于萍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7-78,共12页
目的“躺平”作为现代流行词汇,描述部分人群的心理状态,但其心理学含义仍未明确。一定条件下的动机缺乏可能是关键心理特征之一。方法将16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配到两种限食水平(分别为基线体重的90%和80%),并进行蔗糖颗粒自我给药任务,... 目的“躺平”作为现代流行词汇,描述部分人群的心理状态,但其心理学含义仍未明确。一定条件下的动机缺乏可能是关键心理特征之一。方法将16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配到两种限食水平(分别为基线体重的90%和80%),并进行蔗糖颗粒自我给药任务,尝试建立“躺平”的动机缺乏动物行为模型,模型的建立分为3个阶段,第一阶段学习鼻触一次高回报侧获得一粒糖丸,第二阶段学习多次鼻触低回报侧获得一颗糖丸,第三阶段观察大鼠在高回报侧可以获得不同程度奖励的情况下,还是否愿意多付出努力在低回报侧获得糖丸。结果结合自给食训练和免疫印迹,结果显示:(1)大鼠在第三阶段出现“躺平”现象,即在高回报侧获得最大奖励的90%及以上,且低回报侧努力程度增大到断点时,大鼠放弃努力获得更多糖丸奖励。(2)与“未躺平”组的大鼠相比,“躺平”组大鼠伏隔核内的多巴胺D1受体表达显著升高,而D2受体表达没有显著差异。结论大鼠可表现出“躺平”样行为,伏隔核中D1受体表达上调可能是“躺平”动机缺乏的重要分子基础,该模型的建立扩展了对“躺平”的理解,并为其机制研究提供了新范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机缺乏 伏隔核 “躺平” 多巴胺D1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创新与革新:心理机制及对社会心理建设的启示 被引量:2
13
作者 应小萍 罗劲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39-46,共8页
创新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之一,尤其进入当代社会以来,创新已成为受到世界各国普遍高度关注的最为基本的发展战略和竞争手段。但这并不意味着所有的创新都同属于一种单一的类型。在现有的创新创造的分类方式中,最为基本、也最具普... 创新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之一,尤其进入当代社会以来,创新已成为受到世界各国普遍高度关注的最为基本的发展战略和竞争手段。但这并不意味着所有的创新都同属于一种单一的类型。在现有的创新创造的分类方式中,最为基本、也最具普遍意义的分类方法是在激进式的原创性“创新”和渐进式的改进性“革新”之间所做的区分。近期开展的认知科学和社会心理研究从人类记忆、心理表征、认知要素、内外部动机、创新传播与创新从众等多种角度,揭示了“创新”与“革新”之间的差异及机制。为我们深入理解社会发展与进步过程中的各种矛盾冲突与两难选择——如社会变革中的“革命”与“改良”之争;管理、商业、以及制造业领域中的渐进式创新或革新与激进式创新的抉择;以及科学探索中的“从0到1”的原创与“从1到100”的改进型创新之分——提供了新的理解视角和解决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进式和渐进式创造 创新 革新 新颖性 有效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经济地位与女性生育意愿的关系:儿童价值的中介作用
14
作者 邢淑芬 张娜 +1 位作者 李翘而 唐楚涵 《中华女子学院学报》 2025年第2期31-39,共9页
我国正面临生育率不断降低,考察影响女性生育意愿的影响因素和内在机制迫在眉睫。本研究采用377名女性考察了女性的社会经济地位与其儿童价值和生育意愿的关系模式,进一步考察儿童价值在社会经济地位和生育意愿之间的中介机制。结果发现... 我国正面临生育率不断降低,考察影响女性生育意愿的影响因素和内在机制迫在眉睫。本研究采用377名女性考察了女性的社会经济地位与其儿童价值和生育意愿的关系模式,进一步考察儿童价值在社会经济地位和生育意愿之间的中介机制。结果发现:(1)女性的受教育程度和家庭月收入对理想子女数的预测作用均不显著,两者不存在线性或非线性关系;(2)女性的受教育程度与男孩偏好呈曲线关系,当受教育程度超过初中学历后,其男孩偏好程度随受教育程度的提高而下降;家庭月收入显著负向预测男孩偏好;(3)儿童物质价值在女性的受教育程度与生育意愿间起中介作用,即女性受教育程度的提高可以通过降低儿童的物质价值进一步降低其理想子女数和性别偏好。本研究揭示了女性的社会经济地位与儿童价值和生育意愿的关系,为党的二十大提出的“建立生育支持政策体系,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提供实证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性 生育意愿 儿童价值 社会经济地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个月婴儿社会评价的个体差异初探
15
作者 吴楣 梁熙 +1 位作者 时嘉惠 王争艳 《心理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59-572,共14页
2007年Hamlin等人在《自然》上发表的研究表明6个月婴儿具备社会评价能力,对个体在社会互动中的“帮助”和“阻碍”行为产生不同反应,并对帮助者表现出偏好。此后,不断有学者对此结果的可复制性提出质疑。本研究采用Hamlin等人(2007)经... 2007年Hamlin等人在《自然》上发表的研究表明6个月婴儿具备社会评价能力,对个体在社会互动中的“帮助”和“阻碍”行为产生不同反应,并对帮助者表现出偏好。此后,不断有学者对此结果的可复制性提出质疑。本研究采用Hamlin等人(2007)经典的“帮助者—阻碍者”选择范式和预期违背范式,考察了我国婴儿(月龄6.32±0.34;共179名,其中女孩86名)在社会评价任务中的选择偏好和注视时长,及其与婴儿气质的关系。本研究结果显示,在预期违背任务中,当第三方接近“阻碍者”时婴儿的注视时长显著高于当第三方接近“帮助者”时的注视时长;但在行为选择任务中,婴儿并未表现出Hamlin等人报告的帮助者偏好。然而,在气质的外向性维度上得分更高的婴儿越有可能在手动选择任务中选择“帮助者”。上述结果说明,6个月婴儿可能已经具备社会评价能力,能够理解行为并推断他人评价,但是这种能力存在一定的个体差异,这种差异可能与婴儿的气质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婴儿 社会评价 个体差异 气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学生问题性手机使用与抑郁:有调节的中介模型
16
作者 左玉婷 卢珊 李倩倩 《心理学进展》 2021年第3期786-795,共10页
目的:探讨问题性手机使用与抑郁、自尊及人格特质的关系。方法:采用手机问题使用问卷、抑郁–焦虑–压力自评量表、自尊量表、艾森克人格问卷对604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问题性手机使用与自尊负相关(r = −0.29, P 【0.01)、与抑... 目的:探讨问题性手机使用与抑郁、自尊及人格特质的关系。方法:采用手机问题使用问卷、抑郁–焦虑–压力自评量表、自尊量表、艾森克人格问卷对604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问题性手机使用与自尊负相关(r = −0.29, P 【0.01)、与抑郁正相关(r = 0.38, P 【0.01),自尊与抑郁负相关(r = −0.44, P 【0.01)。自尊是问题性手机使用与抑郁的中介变量,中介效应为0.10。自尊的中介作用受到人格特质的调节,高神经质水平在自尊对抑郁的调节效应具有统计学意义(β = −0.37, P 【0.001),外倾性人格在自尊对抑郁的调节效应具有统计学意义(低外倾性β = −0.48, P 【0.001;高外倾性β = −0.19, P 【0.001)。结论:问题性手机使用与抑郁关系密切,自尊在其中起中介作用,神经质人格及外倾性人格调节自尊与抑郁之间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问题性手机使用 抑郁 自尊 神经质人格 外倾性人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恋与心理健康:适应性自恋与病理性自恋的不同作用 被引量:8
17
作者 李嘉 董圣鸿 王小桃 《心理学探新》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568-573,共6页
目的:探讨适应性自恋与病理性自恋对个体心理健康的不同影响。方法:750名大学生完成了一套由自恋人格问卷(NPI)、病理性自恋量表(PNI)和症状自评量表(SCL-90)组成的测验。利用结构方程模型对变量间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病理性自恋... 目的:探讨适应性自恋与病理性自恋对个体心理健康的不同影响。方法:750名大学生完成了一套由自恋人格问卷(NPI)、病理性自恋量表(PNI)和症状自评量表(SCL-90)组成的测验。利用结构方程模型对变量间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病理性自恋的二阶因子自恋易损性对个体心理健康具有显著的负向预测作用,自恋易损性水平越高,个体心理健康水平越低。自恋夸大性和适应性自恋(自恋人格问卷,NPI)对心理健康的正向预测作用达到边缘显著,自恋夸大性和适应性自恋得分越高,心理健康水平越高。结论:病理性自恋的二阶因子自恋易损性对心理健康具有明显的破坏作用,而自恋夸大性和正常/适应性自恋可能对心理健康存在微弱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理性自恋 适应性自恋 心理健康 结构方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念训练对孕产妇心理健康状况干预效果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9
18
作者 张晨 李文 +2 位作者 刘兴华 上官芳芳 郑睿敏 《中国妇幼健康研究》 2022年第8期81-86,共6页
本文共纳入31篇正念训练干预孕产期女性心理健康状况的相关研究,包括20篇干预对照试验设计研究,11篇前后测非对照试验设计研究。通过梳理总结,有16篇文献评价了正念训练对孕产妇正念水平的干预效果,其中7篇非对照试验研究均显示干预后... 本文共纳入31篇正念训练干预孕产期女性心理健康状况的相关研究,包括20篇干预对照试验设计研究,11篇前后测非对照试验设计研究。通过梳理总结,有16篇文献评价了正念训练对孕产妇正念水平的干预效果,其中7篇非对照试验研究均显示干预后孕产妇的正念水平有显著提高,5篇对照试验研究显示干预组孕产妇正念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有24篇研究评价了正念训练对孕产妇抑郁症状的有效性,其中8篇非对照试验研究均显示抑郁症状有显著改善,11篇对照试验研究显示抑郁症状显著缓解。有16篇研究评价了正念训练对孕产妇焦虑症状的有效性,其中7篇非对照研究显示孕产妇正念干预后的焦虑症状有显著改善,有6篇对照研究显示正念训练干预后孕产妇干预组的焦虑症状显著低于对照组。此外,部分研究还评价了正念训练对孕产妇自我效能感、自我关怀能力、生活满意度,以及分娩恐惧、压力和分娩疼痛的干预效果,结果显示正念训练可提高其自我效能感、自我关怀能力和生活满意度,缓解压力、分娩恐惧和分娩疼痛的负面影响。综上所述,正念训练可作为改善孕产期女性心理健康问题的一种有效干预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孕产妇 正念训练 干预 心理健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汶川地震后幸存人员心理危机干预方法研究 被引量:9
19
作者 于红军 《灾害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76-180,共5页
选取汶川地震中的伤员和陪护家属各40人作为干预对象,采用心理治疗中的心理危机干预方法,对干预对象进行心理危机干预。干预过程分为3个阶段,分别是以构建良性关系为目的的初始阶段、以治疗为核心的干预和稳定阶段、以评估干预效果为目... 选取汶川地震中的伤员和陪护家属各40人作为干预对象,采用心理治疗中的心理危机干预方法,对干预对象进行心理危机干预。干预过程分为3个阶段,分别是以构建良性关系为目的的初始阶段、以治疗为核心的干预和稳定阶段、以评估干预效果为目的的评估阶段。干预评估结果显示,心理危机干预前后,伤员和陪护家属评估结果存在显著差异(P<0.001);与语言方法相比,该研究方法进行心理危机干预后,各量表得分显著下降,症状自评量表各评估方向得分显著低于语言方法的量表得分,前、后侧得分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说明该方法心理危机干预对震后人员恢复,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震后人群 心理危机 干预方法 艺术治疗 评估 汶川地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合情绪能促进心理健康吗? 被引量:7
20
作者 孙五俊 姜媛 方平 《心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230-236,共7页
积极和消极情绪的同时体验,即混合情绪,是生活中常见的情绪状态。健康应对的共激活模型、情绪动态模型和积极比模型一致认为混合情绪与心理健康之间呈现非线性的关系,适当的混合情绪有利于个体在困境中全面加工和整合信息,寻求意义,获... 积极和消极情绪的同时体验,即混合情绪,是生活中常见的情绪状态。健康应对的共激活模型、情绪动态模型和积极比模型一致认为混合情绪与心理健康之间呈现非线性的关系,适当的混合情绪有利于个体在困境中全面加工和整合信息,寻求意义,获得控制感,进而实现健康应对和心理症状改善,获得幸福感。未来研究应关注对非线性关系的精确描述;低压力或非压力情境下混合情绪的意义;混合情绪促进心理健康的内外部机制;以及混合情绪体验和处理能力的培养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情绪 心理健康 理论模型 实证支持 调节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