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首钢烧结配加扬地粉试验研究
1
作者 王颖生 赵志星 +1 位作者 成富全 赵勇 《钢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16-18,23,共4页
介绍了首钢原料条件下配加扬地粉对烧结生产影响的实验室研究。随着扬地粉配入量的增加,烧结矿转鼓强度、成品率改善,燃耗有少量上升,利用系数增加,低温还原粉化指数变差。研究结果表明:在首钢目前条件下,配入10%~20%的扬地粉... 介绍了首钢原料条件下配加扬地粉对烧结生产影响的实验室研究。随着扬地粉配入量的增加,烧结矿转鼓强度、成品率改善,燃耗有少量上升,利用系数增加,低温还原粉化指数变差。研究结果表明:在首钢目前条件下,配入10%~20%的扬地粉是可行的。二烧车间进行了扬地粉工业试验,其最高配比达到30%,工业试验时烧结各项指标变化与实验室试验结果基本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矿 烧结 转鼓强度 低温还原粉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控轧控冷条件下Q345中厚板的生产工艺研究 被引量:26
2
作者 朱伏先 李艳梅 +3 位作者 刘彦春 张苏渊 易敏 刘晶志 《钢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32-37,共6页
通过试验模拟和实机轧制试验,对传统Q345钢的静态再结晶行为、应变累积效应和晶粒细化机制等进行研究,分析了影响中厚钢板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的主要因素。结合首钢中板厂3500mm机组的特点,确定出Q345中厚钢板的TMCP生产工艺。实践表明... 通过试验模拟和实机轧制试验,对传统Q345钢的静态再结晶行为、应变累积效应和晶粒细化机制等进行研究,分析了影响中厚钢板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的主要因素。结合首钢中板厂3500mm机组的特点,确定出Q345中厚钢板的TMCP生产工艺。实践表明该工艺可使钢板的平均组织晶粒度达到10~12级,带状组织降至1.5级以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Q345钢 中厚钢板 TMCP 再结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炉炉缸炉底合理结构研究 被引量:13
3
作者 赵宏博 程树森 赵民革 《钢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18-22,共5页
从传热学的角度出发,通过对炉缸炉底温度场的分析计算,论证了炉底全部砖层的热阻并不只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总热阻相同而结构不同的炉底,温度场分布也不同,阐明了全炭砖炉底和陶瓷杯复合炉缸炉底存在的弊端及其根本原因,进而根据铁水和冷... 从传热学的角度出发,通过对炉缸炉底温度场的分析计算,论证了炉底全部砖层的热阻并不只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总热阻相同而结构不同的炉底,温度场分布也不同,阐明了全炭砖炉底和陶瓷杯复合炉缸炉底存在的弊端及其根本原因,进而根据铁水和冷却水的不同影响范围,提出“避热”和“扬冷”的概念。给出了“扬冷避热型梯度布砖法”的炉缸炉底设计,并经过计算分析论证了该类型的炉缸炉底利于可再生的“自保护”渣铁壳的形成和稳定存在,不但可以延长炉缸炉底的寿命,还可以降低其成本及热量损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炉缸炉底 传热学 长寿实质 扬冷避热 梯度布砖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升级Q235中厚板的TMCP工艺研究 被引量:6
4
作者 李艳梅 朱伏先 +2 位作者 刘彦春 易敏 范建文 《钢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40-44,共5页
通过热模拟试验和工业性试验,研究了Q235钢微观组织演变规律及其与力学性能的关系。以普通Q235坯料利用TMCP工艺成功地试制出性能合格的Q345级中厚板。所研制的Q235升级钢板具有屈强比低(0.69~0.77)、伸长率高(平均26.5%)和... 通过热模拟试验和工业性试验,研究了Q235钢微观组织演变规律及其与力学性能的关系。以普通Q235坯料利用TMCP工艺成功地试制出性能合格的Q345级中厚板。所研制的Q235升级钢板具有屈强比低(0.69~0.77)、伸长率高(平均26.5%)和焊接性能良好的特点,具有良好的推广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MCP Q235 Q345 中厚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废橡胶提高冶金焦化产物质量的研究 被引量:6
5
作者 刘霞 廖洪强 +1 位作者 张振国 邓德敏 《钢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17-21,共5页
利用2 kg热解装置模拟冶金工业高温焦化工艺,对煤配加废橡胶共炼焦产物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共炼焦可改善煤气组成,增加H2、CH4含量,至少提高煤气热值23%,提高煤焦油收率和质量,并且废橡胶颗粒度明显影响焦炭质量。与原煤单独炼焦焦... 利用2 kg热解装置模拟冶金工业高温焦化工艺,对煤配加废橡胶共炼焦产物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共炼焦可改善煤气组成,增加H2、CH4含量,至少提高煤气热值23%,提高煤焦油收率和质量,并且废橡胶颗粒度明显影响焦炭质量。与原煤单独炼焦焦炭相比,在煤中配加1%、颗粒度为<0.20 mm的废橡胶共焦化时,焦炭抗碎强度M20提高3.6%、反应后强度提高4.2%、反应性降低3.5%、硫含量不增加、降低灰分和氮含量;煤气中硫化氢浓度增加约30%。废橡胶配煤炼焦虽使硫化氢浓度有所增加,但可提高焦化产品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焦化 废橡胶 配煤 热解产物 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晶强化Q345中板的控轧控冷工艺研究 被引量:15
6
作者 范建文 易敏 +2 位作者 陈明跃 朱伏先 赵胜国 《轧钢》 2003年第1期11-14,32,共5页
采用Q345连铸板坯,在首钢3300mm轧机上进行了中板细晶化实验,研究了轧制温度、变形量分配、待温时冷却方式和精轧中的强制冷却对板材组织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精轧开轧温度在870~910℃左右,同时待温期间采用水幕冷却,可使厚12mm板的... 采用Q345连铸板坯,在首钢3300mm轧机上进行了中板细晶化实验,研究了轧制温度、变形量分配、待温时冷却方式和精轧中的强制冷却对板材组织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精轧开轧温度在870~910℃左右,同时待温期间采用水幕冷却,可使厚12mm板的铁素体晶粒达到9级以上,σs>420MPa;采用较低精轧开轧温度及终轧后水幕冷却,可使厚20mm板铁素体晶粒为8 5~9级,σs=370~380MPa;强化精轧段的水冷,可使厚20mm板铁素体晶粒达9级以上,σs>400M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Q345钢 中板 控制轧制 控制冷却 组织细晶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Q420C级钒氮微合金化中厚钢板的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刘彦春 李艳梅 +3 位作者 朱伏先 王国栋 杨雄 王全礼 《钢铁研究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26-29,共4页
通过实验室研究,确定了钒氮微合金化中厚钢板的化学成分和 TMCP工艺。对工业试制的 Q420C级钒氮中厚钢板,采用添加 Nitrovan12 合金的方法,可保证钢中钒、氮配比稳定,而且钒的添加量仅相当于传统用量的2/3。试生产的钒氮微合金化中厚钢... 通过实验室研究,确定了钒氮微合金化中厚钢板的化学成分和 TMCP工艺。对工业试制的 Q420C级钒氮中厚钢板,采用添加 Nitrovan12 合金的方法,可保证钢中钒、氮配比稳定,而且钒的添加量仅相当于传统用量的2/3。试生产的钒氮微合金化中厚钢板的各项力学性能完全满足GB/T1591- 9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合金化钢 中厚板 TMC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普通C-Mn钢超细晶中厚板的带状组织 被引量:30
8
作者 范建文 谢瑞萍 +3 位作者 张维旭 代晓莉 金永春 王祖滨 《钢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8期100-104,共5页
采用Gleeble2000热模拟试验机研究了普通C-Mn钢的再结晶规律,在实验室轧机上进行了C-Mn钢超细晶中板的轧制,并且在首钢中厚板厂工业轧机上进行了超细晶中厚板的工业试制,研究了工艺条件对中厚板带状组织的影响,分析了带状组织产生的机理... 采用Gleeble2000热模拟试验机研究了普通C-Mn钢的再结晶规律,在实验室轧机上进行了C-Mn钢超细晶中板的轧制,并且在首钢中厚板厂工业轧机上进行了超细晶中厚板的工业试制,研究了工艺条件对中厚板带状组织的影响,分析了带状组织产生的机理.研究结果表明,在靠近静态相变温度Ara附近的未再结晶区进行大变形量轧制(形变诱导相变),不仅可以使板材的铁素体晶粒细化甚至获得超细晶组织,而且普通C-Mn钢中厚板中的带状组织减轻1~2级;降低精轧开轧温度有利于减轻板材的带状组织;在未再结晶区控轧有利于减轻板材的带状组织;随着未再结晶区形变量增加,板材的带状组织减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细晶 带状组织 普通碳锰钢 中厚板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80MPa级热轧高扩孔钢的组织与性能 被引量:13
9
作者 代晓莉 郭佳 +1 位作者 李飞 朱国森 《上海金属》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23-27,共5页
采用Nb、V、Ti微合金化,通过TMCP工艺试验,研究了Nb、V、Ti微合金对低碳钢显微组织、力学及成形性能的影响,并分析了影响扩孔性能的因素。研究结果表明,适当加入微合金Nb、Ti,能够大幅度提高试验钢的强度,同时延伸率、硬化指数、扩孔性... 采用Nb、V、Ti微合金化,通过TMCP工艺试验,研究了Nb、V、Ti微合金对低碳钢显微组织、力学及成形性能的影响,并分析了影响扩孔性能的因素。研究结果表明,适当加入微合金Nb、Ti,能够大幅度提高试验钢的强度,同时延伸率、硬化指数、扩孔性能良好;热轧高扩钢中的贝氏体能够起到阻挡裂纹扩展的作用,导致裂纹扩展转向,铁素体-贝氏体组织有利于钢板扩孔性能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轧高扩孔钢 微合金 组织 扩孔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层超细晶粒普碳钢中厚板的工业试制 被引量:6
10
作者 范建文 谢瑞萍 +2 位作者 张维旭 王彦锋 阎智平 《钢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40-46,55,共8页
以充分挖掘材料潜力提高中厚板质量为目标,开展了普碳钢中厚板表层组织超细化轧制工艺研究.单向压缩热模拟试验结果表明,在适当条件下,化学成分为ω(C)0.16%、ω(Si)0.19%、ω(Mn)0.56%的普碳钢,可发生形变诱导奥氏体-铁素体相变... 以充分挖掘材料潜力提高中厚板质量为目标,开展了普碳钢中厚板表层组织超细化轧制工艺研究.单向压缩热模拟试验结果表明,在适当条件下,化学成分为ω(C)0.16%、ω(Si)0.19%、ω(Mn)0.56%的普碳钢,可发生形变诱导奥氏体-铁素体相变并获得超细晶粒铁素体.实验室轧制9 mm钢板的铁素体晶粒度达到11级(约7μm),与热模拟试验的结果相一致,屈服强度达到350 MPa.在首钢3 500 mm轧机上,采用化学成分为ω(C)0.13%~0.16%、ω(Si)0.20%~0.25%、ω(Mn)0.5%~0.7%、ω(P)0.01%~0.02%、ω(S)0.005%~0.010%的连铸坯进行工业试制.28 mm厚钢板的表层铁素体晶粒度达到12级,屈服强度达到310~321 MPa,抗拉强度达到440~450 MPa,同时保持34%左右的伸长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碳钢中厚板 铁素体晶粒超细化 工业试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卷曲温度对热轧510L带钢氧化铁皮腐蚀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4
11
作者 高立军 杨建炜 +3 位作者 曹建平 于东云 刘立伟 王胜荣 《上海金属》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3,8,共4页
通过热模拟、暴露试验、扫描电镜和电化学阻抗测试等方法和设备研究了卷曲温度对热轧510L带钢表面氧化铁皮耐腐蚀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适当高于600℃的温度卷曲可以改善热轧510L带钢表面氧化铁皮的结构,提高氧化铁皮的致密性,有效阻... 通过热模拟、暴露试验、扫描电镜和电化学阻抗测试等方法和设备研究了卷曲温度对热轧510L带钢表面氧化铁皮耐腐蚀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适当高于600℃的温度卷曲可以改善热轧510L带钢表面氧化铁皮的结构,提高氧化铁皮的致密性,有效阻碍腐蚀性介质的渗透,增强氧化铁皮对基体金属的保护作用,从而提高热轧510L带钢在储运期间的耐大气腐蚀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轧510L带钢 卷曲温度 氧化铁皮 腐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冷却工艺对热轧高扩孔钢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4
12
作者 代晓莉 郭佳 +1 位作者 周志伟 李飞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1期29-31,共3页
研究了不同的冷却工艺(直接冷却及分段式冷却方式)对热轧高扩孔钢组织及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直接冷却工艺的实验钢得到的组织为准多边形铁素体及粒状贝氏体;采用分段式冷却工艺的实验钢得到的组织为等轴多边形铁素体及粒状贝氏体... 研究了不同的冷却工艺(直接冷却及分段式冷却方式)对热轧高扩孔钢组织及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直接冷却工艺的实验钢得到的组织为准多边形铁素体及粒状贝氏体;采用分段式冷却工艺的实验钢得到的组织为等轴多边形铁素体及粒状贝氏体,其空冷开冷温度、时间对钢的组织、性能影响较大,而采用分段式冷却工艺能够获得强度、塑性、成形性能更优良的热轧高扩孔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轧高扩孔钢 冷却工艺 微观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层组织超细化轧制工艺在L245级管线钢板开发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3
作者 范建文 严春莲 +2 位作者 王彦锋 李光 谢瑞萍 《钢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38-42,共5页
采用表层组织超细化轧制工艺在首钢3 500 mm中厚板生产线上进行了L245管线钢板的批量试制.结果表明,采用这种特殊的控轧控冷工艺,普碳钢的化学成分可保证钢板的力学性能达到厚规格L245管线钢板的要求.试制钢板表层铁素体晶粒达到12级,... 采用表层组织超细化轧制工艺在首钢3 500 mm中厚板生产线上进行了L245管线钢板的批量试制.结果表明,采用这种特殊的控轧控冷工艺,普碳钢的化学成分可保证钢板的力学性能达到厚规格L245管线钢板的要求.试制钢板表层铁素体晶粒达到12级,中心部位10级,屈服强度达到300~365 MPa,抗拉强度达到430~480MPa,同时保持29%~35%的伸长率,-10℃夏比冲击功130 J以上,剪切面积85%以上.在几乎不增加冶金成本的前提下,试制钢板具有优良的强度、塑性配合,优良的低温韧性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细晶粒铁素体 普碳钢 管线钢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焊接材料对耐候钢焊接接头耐腐蚀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4
14
作者 高立军 杨建炜 +2 位作者 曹建平 张熹 王凤会 《四川冶金》 CAS 2017年第2期1-3,10,共4页
利用周期浸润循环腐蚀实验,结合扫描电镜以及电化学分析等手段,研究了不同耐候指数的焊接材料对耐候钢焊接接头耐腐蚀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普通焊接材料焊接得到的焊接接头锈层厚度不均匀,焊接接头处局部腐蚀严重。采用与母材耐候... 利用周期浸润循环腐蚀实验,结合扫描电镜以及电化学分析等手段,研究了不同耐候指数的焊接材料对耐候钢焊接接头耐腐蚀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普通焊接材料焊接得到的焊接接头锈层厚度不均匀,焊接接头处局部腐蚀严重。采用与母材耐候指数相近的焊接材料焊接得到的焊接接头锈层区分为内锈层和外锈层,内锈层致密且存在大量Cr元素,焊接接头与母材发生均匀腐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候钢 耐候指数 焊接接头 腐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凝固收缩的板坯铸机辊缝研究 被引量:8
15
作者 马长文 陈松林 +1 位作者 郑天然 杨晓山 《钢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44-48,共5页
为了研究辊缝收缩对减轻板坯中心偏析的作用,采用数值模拟方法计算了板坯的温度场和凝固收缩,分析了坯壳厚度和凝固收缩量在冶金长度内的分布,建立了3种辊缝收缩实验方案并比较了其效果。结果表明,在凝固末端以前2~3个扇形段进行... 为了研究辊缝收缩对减轻板坯中心偏析的作用,采用数值模拟方法计算了板坯的温度场和凝固收缩,分析了坯壳厚度和凝固收缩量在冶金长度内的分布,建立了3种辊缝收缩实验方案并比较了其效果。结果表明,在凝固末端以前2~3个扇形段进行辊缝收缩有效减轻了板坯中心偏析,辊缝收缩量应略大于铸坯自由凝固收缩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铸板坯 凝固收缩 辊缝 中心偏析
原文传递
汽车钢板表面线状缺陷控制技术 被引量:17
16
作者 苑鹏 李海波 +3 位作者 陈斌 朱克然 裴兴伟 姜仁波 《钢铁研究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800-806,共7页
针对线状缺陷是制约汽车钢板表面品质的关键问题,对汽车钢种热轧板和冷轧板的表面缺陷进行SEMEDS分析。研究发现保护渣是引起汽车板线状缺陷的主要原因。提高钢液洁净度可以缓解水口堵塞,进而减少保护渣卷入与内壁大尺寸夹杂物脱落,此... 针对线状缺陷是制约汽车钢板表面品质的关键问题,对汽车钢种热轧板和冷轧板的表面缺陷进行SEMEDS分析。研究发现保护渣是引起汽车板线状缺陷的主要原因。提高钢液洁净度可以缓解水口堵塞,进而减少保护渣卷入与内壁大尺寸夹杂物脱落,此外优化结晶器流场也可以防止卷渣的发生。某钢厂通过工艺优化,使加铝前钢液溶解氧降低明显,并有效减少连铸过程钢液的二次氧化,提高了钢液洁净度。此外还通过对浸入式水口结构进行优化,降低了结晶器上回流强度,使液面波动明显减小。采取上述工艺优化,轧板表面线状缺陷的发生率显著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低碳钢 线状缺陷 洁净度 结晶器流场
原文传递
超低碳钢顶渣氧化性对钢液洁净度的影响 被引量:24
17
作者 苑鹏 李海波 +4 位作者 罗衍昭 刘道正 陈建光 王强强 宋丽娜 《工程科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702-1710,共9页
为探究降低顶渣氧化性对改善超低碳钢钢液洁净度的影响,在转炉终点至中间包过程中,在多位置取炉渣和钢水试样,分别进行炉渣氧化性、钢液成分和夹杂物分析.实验结果表明:转炉出钢后通过对顶渣改质,渣中T.Fe由转炉终点的19.18%降至RH进站... 为探究降低顶渣氧化性对改善超低碳钢钢液洁净度的影响,在转炉终点至中间包过程中,在多位置取炉渣和钢水试样,分别进行炉渣氧化性、钢液成分和夹杂物分析.实验结果表明:转炉出钢后通过对顶渣改质,渣中T.Fe由转炉终点的19.18%降至RH进站时的4.68%,顶渣氧化性降低明显.渣中T.Fe降低导致钢中[O]的降低,T.Fe较低的炉次平均吹氧量较大,使得铝脱氧前钢中[O]较高.RH结束渣T.Fe与夹杂物数量呈线性关系,T.Fe越低夹杂物数量越少,同时RH结束后夹杂物数量与铝脱氧前钢中[O]无必然关系.顶渣(Ca O)/(Al2O3)会影响其吸收Al2O3夹杂物的能力,(Ca O)/(Al2O3)控制不合理的炉次,其夹杂物数量也较多.通过降低顶渣氧化性,热轧板卷缺陷率得到明显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炼钢 低碳钢 氧化性 夹杂物 洁净度 表面缺陷
原文传递
ASP1700热轧层流冷却过程中影响板形变化的热应力求解 被引量:16
18
作者 苏艳萍 杨荃 +2 位作者 何安瑞 王晓东 边海涛 《钢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55-60,共6页
采用ABAQUS有限元软件对鞍钢ASP1700热轧带钢在层流冷却过程中的热应力变化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了带钢在层流冷却中板形变化的趋势。分析结果表明,带钢边部存在的温降导致带钢中间受拉应力,边部受压应力,带钢平坦度有向着边浪发展的趋势... 采用ABAQUS有限元软件对鞍钢ASP1700热轧带钢在层流冷却过程中的热应力变化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了带钢在层流冷却中板形变化的趋势。分析结果表明,带钢边部存在的温降导致带钢中间受拉应力,边部受压应力,带钢平坦度有向着边浪发展的趋势,与生产中观测到的结果一致。以所得结论为依据,提出了微中浪轧制的板形控制策略,以补偿热轧带钢层流冷却过程对带钢平坦度带来的影响,并在鞍钢ASP1700热轧生产线上应用,通过对带钢冷却前后板形状况的跟踪观测,发现微中浪轧制板形补偿控制策略效果非常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流冷却 热应力 微中浪轧制 平坦度
原文传递
热轧工艺对超低碳IF钢卷渣和面翘皮缺陷的影响 被引量:11
19
作者 罗衍昭 焦会立 +3 位作者 庞在刚 李海波 倪有金 赵林 《钢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44-48,80,共6页
从热轧工艺角度对超低碳IF钢热轧卷表面卷渣、面翘皮缺陷进行分析,研究了不同热轧工艺参数对该类缺陷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卷渣、面翘皮缺陷发生率随入炉温度升高而降低,随在炉时间加长,缺陷发生率降低。卷渣及面翘皮缺陷随出炉温... 从热轧工艺角度对超低碳IF钢热轧卷表面卷渣、面翘皮缺陷进行分析,研究了不同热轧工艺参数对该类缺陷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卷渣、面翘皮缺陷发生率随入炉温度升高而降低,随在炉时间加长,缺陷发生率降低。卷渣及面翘皮缺陷随出炉温度的增加基本呈现发生率下降的趋势,但从Minitab数据分析显示出炉温度影响不大。入炉温度和在炉时间对卷渣、面翘皮缺陷影响更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低碳钢 卷渣 面翘皮 热轧工艺
原文传递
边部加热器在热轧硅钢生产中的应用与优化 被引量:7
20
作者 刘洋 杨荃 +3 位作者 王晓晨 张长利 王秋娜 李彬 《钢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90-96,共7页
硅钢片因其使用特点对热轧板形控制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近年来,采用边部加热器提高中间坯边部温度是热轧硅钢生产的新工艺,边部加热器的投入,能够降低板坯的断面温差,提高板坯温度的均匀性,对提高边部质量有显著作用。但是,提高边部温度... 硅钢片因其使用特点对热轧板形控制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近年来,采用边部加热器提高中间坯边部温度是热轧硅钢生产的新工艺,边部加热器的投入,能够降低板坯的断面温差,提高板坯温度的均匀性,对提高边部质量有显著作用。但是,提高边部温度会对部分板形指标(如边降等)产生一些负面影响,造成下游工序板形质量的恶化。针对使用边部加热器的上述特点,研究了边部加热器的工作原理及设备功能,重点分析了热轧硅钢生产中边部加热器控制逻辑及工艺参数,结合生产中硅钢的凸度指标、边降指标及裂边、翘皮等缺陷,通过设计典型工况试验,对边部加热器的控制逻辑及工艺参数进行了优化,确定了相对最优的工艺参数,并应用于生产实践,保证了硅钢产品的边部质量及板形指标,提高了产品的成材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轧硅钢 边部加热器 控制逻辑 工艺参数 优化试验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