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32篇文章
< 1 2 3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型高炉炉缸浇注修复技术研究与应用
1
作者 张福明 贾国利 +2 位作者 张勇 赵满祥 焦克新 《炼铁》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7,共7页
为了有效延长炉役中后期高炉寿命,开发了高炉炉缸内衬浇注修复技术,在首钢股份3座高炉上应用,取得了显著的应用成效和经济效益。系统阐述了高炉炉缸内衬浇注修复技术关键技术及特点,开展了炉缸内衬浇注修复多场仿真模拟研究。简要分析... 为了有效延长炉役中后期高炉寿命,开发了高炉炉缸内衬浇注修复技术,在首钢股份3座高炉上应用,取得了显著的应用成效和经济效益。系统阐述了高炉炉缸内衬浇注修复技术关键技术及特点,开展了炉缸内衬浇注修复多场仿真模拟研究。简要分析了高炉停炉及相关技术,如高炉快速停炉降温技术、残铁口精准定位技术、炉缸侵蚀内型数字化成像技术;重点分析了炉缸内衬浇注修复技术,如炉缸内衬浇注料选择、炉缸内衬浇注结构设计优化、炉缸内衬整体浇注修复技术、炉缸内衬侵蚀模型的重构等,同时指出了本项技术的关键操作要素和未来预期的应用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型高炉 炉缸内衬 浇注修复 长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VD精炼技术的研究进展
2
作者 易昌鑫 于会香 +1 位作者 刘金刚 贾刘兵 《炼钢》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10,共10页
VD(Vacuum degassing)精炼在真空气氛下有强烈的渣-钢反应,具有脱气、脱硫以及控制非金属夹杂物等功能,是生产高品质洁净钢的重要精炼方式。介绍了VD精炼技术的发展历程和工业应用,详细阐述了在脱气、脱硫、夹杂物控制等方面的研究和生... VD(Vacuum degassing)精炼在真空气氛下有强烈的渣-钢反应,具有脱气、脱硫以及控制非金属夹杂物等功能,是生产高品质洁净钢的重要精炼方式。介绍了VD精炼技术的发展历程和工业应用,详细阐述了在脱气、脱硫、夹杂物控制等方面的研究和生产应用情况,并对VD工艺提出了建议。VD精炼中真空脱气(O、N、H)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优化工艺参数和提升设备性能方面,能将钢中氢质量分数控制在(1~2)×10^(-6),氮质量分数控制在(40~60)×10^(-6),且VD真空脱氮具有一定的优势。脱硫方面,VD精炼有良好的热力学和动力学条件,能将钢中硫含量控制在很低水平。夹杂物控制方面,通过优化炉渣成分和工艺参数,VD精炼可以减少夹杂物数量、对夹杂物进行改性。相关的研究结果对VD精炼的研究与生产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为降低钢中杂质元素含量、控制非金属夹杂物、提高钢的洁净度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D精炼 真空脱气 脱硫 夹杂物控制 精炼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H780+Z增强成形性双相钢硬化模型适用性研究
3
作者 韩龙帅 官英平 +4 位作者 韩赟 李学涛 郑学斌 段永川 张雪 《塑性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41-148,共8页
采用单向拉伸试验得到的真实应力-应变数据标定了Hollomon、LIAN、Swift、Hockett-Sherby、Voce及EI-Mgad等硬化模型。进行了液压胀形试验,获取了大应变范围下的等效应力-应变数据,对比分析了各硬化模型的预测精度。进行了弯曲试验并采... 采用单向拉伸试验得到的真实应力-应变数据标定了Hollomon、LIAN、Swift、Hockett-Sherby、Voce及EI-Mgad等硬化模型。进行了液压胀形试验,获取了大应变范围下的等效应力-应变数据,对比分析了各硬化模型的预测精度。进行了弯曲试验并采用标定的硬化模型进行了弯曲过程有限元模拟。结果显示,对于DH780+Z材料,在均匀变形阶段,各硬化模型的表征精度较高,但外推的大应变范围下各模型预测结果差别较大,等效应变为1时,预测的最大、最小应力差达745.5 MPa。液压胀形获取的等效应力-应变数据显示,大应变范围下硬化趋势与各硬化模型预测均不同。对于弯曲变形,在不考虑包申格效应的情况下,EI-Mgad及Swift/Hockett-Sherby(权重系数a=0.695)模型预测的DH780+Z弯曲方向外表面塑性应变精度最高,偏差分别为-0.35%及0.00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H780+Z增强成形性双相钢 液压胀形试验 大应变 硬化模型 有限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图像分析法与光度计法测试煤的镜质体随机反射率的对照研究
4
作者 郭德英 李东涛 +3 位作者 马超 代鑫 刘洋 徐荣广 《燃料与化工》 2025年第1期1-4,共4页
对首钢常用炼焦煤分别用图像分析法和光度计法进行镜质组随机反射率的测定,通过实验结果的对比分析,发现图像分析法测试镜质体反射率结果偏差更小,实验结果重复性更好。
关键词 炼焦煤 镜质组随机反射率 图像分析 光度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钛铁水转炉少渣冶炼技术研究实践 被引量:1
5
作者 王劼 华福波 +3 位作者 谢祥 伍从应 孔祥涛 薛正良 《炼钢》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28-35,共8页
渣料消耗是转炉炼钢的关键经济技术指标之一,其值高低代表炼钢技术水平,与满足脱磷、护炉要求相矛盾。某钢厂受高炉矿原料配比影响,铁水钛、磷含量较高,为保脱磷、护炉满足要求,渣料消耗较高。为此,基于高钛铁水性质及其转炉成渣特征,... 渣料消耗是转炉炼钢的关键经济技术指标之一,其值高低代表炼钢技术水平,与满足脱磷、护炉要求相矛盾。某钢厂受高炉矿原料配比影响,铁水钛、磷含量较高,为保脱磷、护炉满足要求,渣料消耗较高。为此,基于高钛铁水性质及其转炉成渣特征,优化转炉供氧制度、造渣制度,以“镁固钛”为技术核心,控制炉渣高TiO_(2)含量对脱磷、护炉的影响,提高渣料利用率。通过上述工艺的持续优化,形成了高钛铁水转炉少渣冶炼技术,渣料消耗由55.67 kg/t降低至45.86 kg/t,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为高效化炼钢技术发展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钛铁水 转炉 少渣 固钛 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耐候钢在钢结构建筑领域的应用前景研究——绿色建材低碳产品与技术案例 被引量:2
6
作者 陈伟 田志红 +1 位作者 刘锟 张旭东 《建设科技》 2022年第17期8-10,共3页
在我国城镇化推进过程中,钢结构建筑的比例逐年提升,钢材在建筑领域的应用量也随之提高。耐候钢以其优异的环保性能特点成为绿色建材产品,它具有高耐候、高强度、免涂装、长寿命等技术优势,可广泛运用于钢结构建筑。它广阔的应用前景对... 在我国城镇化推进过程中,钢结构建筑的比例逐年提升,钢材在建筑领域的应用量也随之提高。耐候钢以其优异的环保性能特点成为绿色建材产品,它具有高耐候、高强度、免涂装、长寿命等技术优势,可广泛运用于钢结构建筑。它广阔的应用前景对推动建筑领域节能减碳,促进绿色建材应用,提升绿色发展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候钢 钢结构 绿色建材 低碳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硅碱性球团矿制备技术研究 被引量:13
7
作者 青格勒 黄文斌 +4 位作者 安钢 王凯 吴小江 田筠清 张彦 《烧结球团》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19-126,共8页
为了提高球团矿入炉比例,降低高炉渣量和燃料消耗,本文通过实验室试验和工业试验,研究了有利于生产低硅碱性球团矿的熔剂及生产工艺参数。试验结果表明:消石灰具有良好的黏结性能,有利于降低球团膨润土的使用比例,且分解吸热量少,对球... 为了提高球团矿入炉比例,降低高炉渣量和燃料消耗,本文通过实验室试验和工业试验,研究了有利于生产低硅碱性球团矿的熔剂及生产工艺参数。试验结果表明:消石灰具有良好的黏结性能,有利于降低球团膨润土的使用比例,且分解吸热量少,对球团抗压强度影响小,可以实现优质低硅碱性球团矿的生产,并可满足高炉高配比使用要求。首钢京唐3座5 500 m^(3)高炉配加优质低硅碱性球团矿后,总球团配比可由原来的28%提升至55%,吨铁CO_(2)排放降低1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硅碱性球团矿 消石灰 大型高炉 还原膨胀率 抗压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铬钝化技术在镀锡板表面处理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5
8
作者 王雅晴 方圆 +3 位作者 朱防修 孙宇 石云光 宋浩 《材料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98-101,共4页
为了将无铬钝化技术应用于镀锡板的工业生产,采用一种含钛无铬钝化液对镀锡板表面进行钝化处理,通过X射线荧光光谱、扫描电子显微镜、漆膜附着力、抗硫试验、中性盐雾试验等方法对无铬钝化镀锡板表面和性能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膜重为1... 为了将无铬钝化技术应用于镀锡板的工业生产,采用一种含钛无铬钝化液对镀锡板表面进行钝化处理,通过X射线荧光光谱、扫描电子显微镜、漆膜附着力、抗硫试验、中性盐雾试验等方法对无铬钝化镀锡板表面和性能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膜重为1~3 mg/m^2的无铬钝化膜的综合性能最佳,其漆膜附着力和抗硫性能与铬酸盐钝化镀锡板相当;同时降低钝化膜膜重有利于提高漆膜附着力,且其耐中性盐雾腐蚀性能优于铬酸盐钝化镀锡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镀锡板 无铬钝化 表面处理 漆膜附着力 耐蚀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锌铝镁镀层和纯锌镀层在典型大气环境中初期腐蚀行为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黎敏 董妮妮 +6 位作者 商婷 王保勇 蒋光锐 邵蓉 刘武华 刘永壮 曹荣华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20-129,139,共11页
目的增加对不同大气环境中锌铝镁镀层钢腐蚀行为的了解,研究中国地区不同气候条件下1a内锌铝镁镀层钢腐蚀产物的组成和腐蚀速率。方法采用SEM、GDS、XRD研究了纯锌(GI)镀层材料和锌铝镁合金(ZM)镀层材料的结构,对比研究了GI镀层和ZM镀... 目的增加对不同大气环境中锌铝镁镀层钢腐蚀行为的了解,研究中国地区不同气候条件下1a内锌铝镁镀层钢腐蚀产物的组成和腐蚀速率。方法采用SEM、GDS、XRD研究了纯锌(GI)镀层材料和锌铝镁合金(ZM)镀层材料的结构,对比研究了GI镀层和ZM镀层在吐鲁番、江津、青岛以及万宁4个大气试验站的腐蚀试验。结果万宁GI的腐蚀速率为ZM的4.56倍,江津GI的腐蚀速率为ZM的3.76倍,青岛GI的腐蚀速率为ZM的2.84倍,吐鲁番GI的腐蚀速率为ZM的2.42倍,对于GI镀层和ZM镀层,按腐蚀速率从大到小的顺序依次为万宁、青岛、江津、吐鲁番。江津和万宁GI镀层的自腐蚀电流密度较小,万宁ZM镀层的自腐蚀电流密度最小。锌的大气腐蚀速率主要受相对湿度、氯离子含量、SO_(2)含量等影响,主要通过影响腐蚀产物组成来影响锌的腐蚀速率。腐蚀产物的保护性受其化学组成、导电性、黏附性、致密性、溶解性、厚度、形态和亲水性等因素影响,不同的锈层结构对阴极氧还原的抑制作用不一样,高氯环境对GI的保护性腐蚀产物Zn_(5)(CO_(3))_(2)(OH)_(6)有较大的破坏性,在高碱性环境下,容易使腐蚀产物转变成疏松导电的ZnO。在高氯环境中,由于镀层中MgZn_(2)的阳极溶解,释放出可与OH反应的Mg^(2+)以形成氢氧化镁(Mg(OH)_(2))。在ZM表面用Mg(OH)_(2)代替氧化锌被认为可以降低阴极氧还原反应(ORR),具有缓冲阴极位置的pH值升高的作用,能使碱式碳酸锌变得稳定,显著提升耐腐蚀性。结论ZM镀层材料在高盐高湿环境下能形成稳定的腐蚀产物,降低阴极氧还原速率,在典型大气环境下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镀锌板 大气腐蚀 腐蚀产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首钢股份高炉铁水脱钛工业试验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张勇 张雪松 +5 位作者 贾国利 佘雪峰 张殿伟 赵满祥 罗德庆 马怀营 《冶金能源》 2021年第4期17-20,共4页
为解决高炉铁水含钛无法进行硅钢冶炼问题,在4000m3高炉上进行了炉前铁水脱钛工业试验研究。试验条件:使用自行开发的脱钛喷吹小车装置、碱性氧化物烧结矿返矿进行炉前脱钛,喷吹量为1%,喷吹位置为铁水沟前端。试验结果表明,铁水脱钛率为... 为解决高炉铁水含钛无法进行硅钢冶炼问题,在4000m3高炉上进行了炉前铁水脱钛工业试验研究。试验条件:使用自行开发的脱钛喷吹小车装置、碱性氧化物烧结矿返矿进行炉前脱钛,喷吹量为1%,喷吹位置为铁水沟前端。试验结果表明,铁水脱钛率为56.9%,脱硅率为41.2%,铁水从高炉到炼钢脱硫站的温降为140℃,属正常温降水平,但由于烧结矿中含硫使铁水硫含量有升高趋势。此外,整个脱钛工业试验无扬尘和喷溅,符合炉前环保和安全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炉 铁水 脱钛 喷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中析出相场发射扫描电镜的自动统计分析技术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崔桂彬 鞠新华 +2 位作者 严春莲 郝京丽 杨瑞 《冶金分析》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7-22,共6页
以往对析出相的研究均是通过透射电镜来获取析出相的成分、数量和尺寸等数据,难以实现析出相的自动统计分析。因此,为了实现自动统计分析,借助场发射扫描电镜(FE-SEM)与能谱分析软件Feature功能详细地研究了钢中析出相的自动统计分析技... 以往对析出相的研究均是通过透射电镜来获取析出相的成分、数量和尺寸等数据,难以实现析出相的自动统计分析。因此,为了实现自动统计分析,借助场发射扫描电镜(FE-SEM)与能谱分析软件Feature功能详细地研究了钢中析出相的自动统计分析技术,特别是对该方法中的样品制备、组织类型、析出相以及参数的设置与选择等主要影响因素进行了细致的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实验最佳条件为采用化学侵蚀法、10 000倍的放大倍数、阈值为110~255,总分析面积不超过0.1mm^2。考虑到设备分辨率的影响,该实验方法只能对50nm以上的析出相进行统计分析,结合700L钢的实验结果可知,其析出相的种类有碳氮化钛和碳氮化钛与铌的复合析出,所占比例分别为58%和42%,50~200nm析出相数量较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析出相 自动统计分析 纳米尺度 场发射扫描电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相钢与5754铝合金自冲铆接有限元仿真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伊日贵 张永强 +1 位作者 李学涛 付参 《电焊机》 2022年第12期96-102,共7页
汽车生产中车身钢板与铝合金薄板的连接主要采用自冲铆接。基于仿真软件研究5754铝合金与双相钢的自冲铆接过程,采用上铝下钢的搭接组合,对比不同强度双相钢的铆接结果的变化,分析其铆接接头的形成过程和剪切拉伸过程。结果表明,最大剪... 汽车生产中车身钢板与铝合金薄板的连接主要采用自冲铆接。基于仿真软件研究5754铝合金与双相钢的自冲铆接过程,采用上铝下钢的搭接组合,对比不同强度双相钢的铆接结果的变化,分析其铆接接头的形成过程和剪切拉伸过程。结果表明,最大剪切力与互锁值和底部最小厚度有关,随着双相钢强度的增加(DP450、DP600、DP800),铆接接头的互锁值变小,底部最小厚度变大,综合其拉伸性能,双相钢强度为DP600时,铆接接头性能最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冲铆接 5754铝合金 双相钢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首钢高炉高风温技术的应用及存在的问题 被引量:1
13
作者 陈冠军 《炼铁》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6-18,共3页
对首钢高炉高风温技术应用情况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阐述。首钢通过引进国际先进的卡卢金顶燃式和霍戈文内燃式热风炉,采用全烧高炉煤气高温空气燃烧预热技术工艺流程,高炉实现了高风温,降低了焦比。在高风温使用过程中,因出现的热风炉格... 对首钢高炉高风温技术应用情况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阐述。首钢通过引进国际先进的卡卢金顶燃式和霍戈文内燃式热风炉,采用全烧高炉煤气高温空气燃烧预热技术工艺流程,高炉实现了高风温,降低了焦比。在高风温使用过程中,因出现的热风炉格子砖烧裂、管道腐蚀和炉壳开裂等问题导致风温下降,通过采用修复热风炉格子砖或燃烧器、控制最高拱顶温度、炉壳管道表面红外温度监控,以及稳定风温等方法,保证了高炉高风温的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炉 热风炉 高风温 预热技术 拱顶温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耗测量技术在钢铁材料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4
作者 史学星 张玉成 +1 位作者 鞠新华 严春莲 《理化检验(物理分册)》 CAS 2018年第7期492-495,共4页
介绍了内耗测量技术的原理,并采用内耗仪对Q345钢和22A钢进行内耗测量。结果表明:内耗测量法可快速判定钢铁材料中固溶碳、氮原子的存在及含量;随着冷却速率的降低不同热处理态的Q345钢固溶碳含量增加,SK(Snoek)峰峰高逐渐增大而SKK(Sno... 介绍了内耗测量技术的原理,并采用内耗仪对Q345钢和22A钢进行内耗测量。结果表明:内耗测量法可快速判定钢铁材料中固溶碳、氮原子的存在及含量;随着冷却速率的降低不同热处理态的Q345钢固溶碳含量增加,SK(Snoek)峰峰高逐渐增大而SKK(Snoek-K9ster-Ke)峰峰高相应减小;在22A钢内耗曲线上可观察到明显的固溶碳、氮原子作用的SK峰、B峰和SKK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耗 钢铁材料 固溶碳 固熔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首钢不同镀层类型彩涂板的盐雾性能对比研究
15
作者 李纪 齐志坤 +1 位作者 刘武华 邓玉波 《石油石化物资采购》 2022年第13期237-239,共3页
选用首钢京唐公司生产的镀锌、镀铝锌、铝锌镁钢卷后,在彩涂工序经过同一工艺同一涂漆生产的彩涂板,进行了3700h中性盐雾试验(GBT10125-2012)、循环盐雾试验(GBT20854—2007),得出铝锌镁彩涂板的切边耐腐蚀性能优于其他两种,这是由于铝... 选用首钢京唐公司生产的镀锌、镀铝锌、铝锌镁钢卷后,在彩涂工序经过同一工艺同一涂漆生产的彩涂板,进行了3700h中性盐雾试验(GBT10125-2012)、循环盐雾试验(GBT20854—2007),得出铝锌镁彩涂板的切边耐腐蚀性能优于其他两种,这是由于铝锌镁材料具有良好的切口自修复功能,镀铝锌彩涂板和铝锌镁彩涂板封边耐蚀性相当、优于纯锌彩涂板,实现了基于客户差异化的服役环境和加工条件推荐彩涂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彩涂 盐雾性能 镀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种典型热镀锌板表面钝化膜耐腐蚀性能研究
16
作者 黎敏 邵蓉 +6 位作者 王长成 郭敏 王保勇 张晨 董妮妮 鲁洋泽 刘永壮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99-110,共12页
目的分析4种热镀锌板钝化膜体系成分,考察不同钝化膜的耐腐蚀性及防腐机理。方法通过SEM、XPS、GDS、红外光谱、润湿角,分析了4种钝化膜的微观结构和化学成分。通过电化学、中性盐雾、循环盐雾试验,验证了镀锌板钝化膜的耐腐蚀性。结果... 目的分析4种热镀锌板钝化膜体系成分,考察不同钝化膜的耐腐蚀性及防腐机理。方法通过SEM、XPS、GDS、红外光谱、润湿角,分析了4种钝化膜的微观结构和化学成分。通过电化学、中性盐雾、循环盐雾试验,验证了镀锌板钝化膜的耐腐蚀性。结果耐指纹膜、自润滑膜、全无铬钝化的主体均含Si和O,膜厚约1μm,耐指纹膜中还含有Sn和P,自润滑膜和全无铬钝化中含有较多的P和Sn,三价铬钝化膜主要含有Si、O、Cr、C、P,膜厚仅为0.05μm。4种钝化膜的成分分布与光整坑有较强的对应关系,光整坑中成膜较厚,光整坑外部出现明显的Zn元素强度,说明该处钝化膜较薄,三价铬具有最优的疏水性,全无铬和耐指纹也具有较好的疏水性,自润滑板疏水性较差,三价铬钝化的自腐蚀电流密度为0.97µA/cm^(2),全无铬、自润滑、耐指纹的自腐蚀电流密度依次为1.6、2.3、2.6µA/cm^(2)。全无铬中树脂交联密度较高,三价铬钝化存在致密的氧化物膜,疏水性较好,对去极化剂的阻隔能力也更强,电荷在界面转移阻力较大,而耐指纹板和自润滑板存在部分孔隙,所以其平面耐腐蚀性稍差。在循环腐蚀过程中,由于存在干湿交替,高盐环境对钝化膜的持续攻击时间较短,故4种钝化膜在循环腐蚀过程中平面处的耐腐蚀性均优于中性盐雾环境中,盐雾结果与电化学结果有较好的一致性。结论不同表面膜耐腐蚀性有一定区别,三价铬和全无铬具有较优的耐平面腐蚀性和划叉腐蚀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铬钝化 三价铬钝化 划叉 耐蚀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基锌铝镁镀层钢切边初始腐蚀机理和保护性能研究
17
作者 庞晟 何鑫 +2 位作者 商婷 刘超 程学群 《材料保护》 CAS CSCD 2024年第6期29-35,58,共8页
以低铝低镁型Zn1.5Al1.1Mg热基锌铝镁镀层板为研究对象,采用SEM、EDS、XRD等方式,明确了低铝低镁锌铝镁镀层板其切边的初始腐蚀机制,并通过SEM、XRD对浸泡实验和循环腐蚀实验后的试样其切边处的腐蚀产物种类和形貌进行分析,研究锌铝镁... 以低铝低镁型Zn1.5Al1.1Mg热基锌铝镁镀层板为研究对象,采用SEM、EDS、XRD等方式,明确了低铝低镁锌铝镁镀层板其切边的初始腐蚀机制,并通过SEM、XRD对浸泡实验和循环腐蚀实验后的试样其切边处的腐蚀产物种类和形貌进行分析,研究锌铝镁镀层对其切边处的保护性能。结果表明:锌铝镁镀层其切边是由纯Zn相、Zn-MgZn_(2)二元共晶、Zn-MgZn_(2)-Al三元共晶3种组织构成;含有MgZn_(2)相的三元共晶和二元共晶在锌铝镁切边的腐蚀初期通常作为腐蚀萌生点,进而扩展到整个镀层;在锌铝镁镀层切边的长期腐蚀过程中,Zn元素起到主要保护作用,游离的Zn^(2+)通过形成碱式碳酸锌[Zn_(5)(OH)_(6)(CO_(3))_(2)]和碱式氯化锌[Zn_(5)(OH)_8Cl_(2)·H_(2)O]在镀层切边处堆积,阻碍腐蚀介质的纵向扩展,当其转变为多孔氧化锌时,镀层保护失效,切边受到破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基锌铝镁镀层 切边 腐蚀机理 微观组织 循环腐蚀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钢种连铸混浇模型及试验研究
18
作者 李新 初仁生 +3 位作者 刘洋 宁林新 张虎成 谢翠红 《上海金属》 CAS 2024年第4期71-77,共7页
针对连铸异钢种混浇过程化学成分变化及混浇坯长度预测的问题,基于某厂实际钢液混浇过程,建立了异钢种混浇模型,并结合工业试验研究了连铸工艺条件对混浇坯长度的影响。结果表明:该混浇模型预测的铸坯化学元素含量偏差在±2%以内,... 针对连铸异钢种混浇过程化学成分变化及混浇坯长度预测的问题,基于某厂实际钢液混浇过程,建立了异钢种混浇模型,并结合工业试验研究了连铸工艺条件对混浇坯长度的影响。结果表明:该混浇模型预测的铸坯化学元素含量偏差在±2%以内,可用于混浇坯的化学元素含量预测及长度判定。铸机通钢量保持34.6 m^(3)/h不变,中间包剩余钢液质量从38 t减少至30 t,混浇坯长度从7.13 m减小至5.70 m;中间包剩余钢液质量34 t,通钢量从26.9 m^(3)/h增至42.3 m^(3)/h,混浇坯长度从10.45 m减小至5.70 m;中间包剩余钢液质量34 t,通钢量为34.6 m^(3)/h时,新钢液注入流量从50.0 m^(3)/h增至73.1 m^(3)/h,混浇坯长度均约8.71 m,新钢液注入流量对混浇坯长度的影响可以忽略。以炉次分割线为基准可以实现混浇坯和正常坯的精确判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铸 钢种混浇 混浇模型 成分变化 混浇坯判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碳铝镇静钢汽车板磷化性能及改善对策研究
19
作者 张亮 郝玉林 +3 位作者 刘兴全 林兴明 孙鹏 王志涛 《电镀与精饰》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2-29,共8页
为解决低碳铝镇静钢汽车板在磷化工艺下限条件下磷化膜结晶粗大及覆盖率不足问题,采用扫描电镜(SEM)、表面轮廓仪、辉光光谱仪(GDS)及透射电镜(TEM)研究了低碳铝镇静钢汽车板磷化性能关键影响因素,并提出了改善对策。结果表明:当磷化工... 为解决低碳铝镇静钢汽车板在磷化工艺下限条件下磷化膜结晶粗大及覆盖率不足问题,采用扫描电镜(SEM)、表面轮廓仪、辉光光谱仪(GDS)及透射电镜(TEM)研究了低碳铝镇静钢汽车板磷化性能关键影响因素,并提出了改善对策。结果表明:当磷化工艺处于下限条件即促进剂浓度、总酸浓度较小,而游离酸浓度较大时,钢板与磷化液界面磷酸盐不易饱和,磷化形核难度加大,导致磷化结晶粗大及覆盖率不足等问题。但当钢板表面存在均匀分布且数量较多的小尺寸氧化物颗粒时,氧化物与铁基体能够形成大量原电池,提升局部磷化酸蚀及沉积反应速度,进而改善磷化性能。通过对低碳铝镇静钢碳含量及退火快冷段、过时效段温度进行控制,成功在钢板表面析出尺寸较小且均分分布的碳化物。由于碳化物与铁基体之间存在电位差,同样增加了钢板表面原电池数量,促进了磷化形核,所获得的磷化膜晶粒尺寸在5μm以下,覆盖率为1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碳铝镇静钢 磷化 氧化物 碳化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捆扎丝用钢连续冷却过程中的相变规律及组织研究
20
作者 徐士新 王坤 +3 位作者 杨胜其 韩伟 田振江 孙齐松 《热加工工艺》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02-106,共5页
为消除捆扎丝用钢拉拔过程中出现的竹节现象,减少硬相组织的影响,提高组织的均匀性,采用热模拟试验研究了不同冷却速率条件下捆扎丝用钢的相变情况,结合组织形貌绘制了连续冷却相变曲线。结果表明,捆扎丝用钢经历热变形后,随冷却速率的... 为消除捆扎丝用钢拉拔过程中出现的竹节现象,减少硬相组织的影响,提高组织的均匀性,采用热模拟试验研究了不同冷却速率条件下捆扎丝用钢的相变情况,结合组织形貌绘制了连续冷却相变曲线。结果表明,捆扎丝用钢经历热变形后,随冷却速率的增加,钢中铁素体及大块珠光体尺寸逐渐减小,但减小的趋势逐渐减弱,特别是当冷却速率大于5℃/s时,铁素体、珠光体尺寸变化不大。通过数据统计拟合,在冷却速率小于30℃/s范围内,建立了捆扎丝用钢连续冷却过程中铁素体晶粒尺寸d与冷却速率v的关系,表达式为d=35.56+6.59 ln(1/v)。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捆扎丝 连续冷却 相变规律 组织 竹节现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