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量输血对严重失血患者凝血功能和电解质平衡的影响 被引量:23
1
作者 胡旭梅 赵海涛 +2 位作者 王敬波 王伟 吴伟 《山西医药杂志》 CAS 2015年第17期2030-2032,共3页
大量输血作为常用的支持性和代偿性疗法,是临床上维持血容量和血压、防止休克的重要手段,可迅速纠正失血过多和严重贫血,在失血性手术患者的救治中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大量输注血液时一般为库存血,而库存血在保存的过程中会发生许... 大量输血作为常用的支持性和代偿性疗法,是临床上维持血容量和血压、防止休克的重要手段,可迅速纠正失血过多和严重贫血,在失血性手术患者的救治中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大量输注血液时一般为库存血,而库存血在保存的过程中会发生许多代谢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库存血 患者凝血功能 输血前 代谢改变 凝血功能障碍 电解质平衡 凝血因子 凝血功能指标 晶体液 输血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采血小板联合冷沉淀输注对大出血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6
2
作者 王敬波 胡旭梅 +1 位作者 王伟 吴伟 《浙江临床医学》 2015年第6期870-871,共2页
目的:了解机采血小板联合冷沉淀输注对大出血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4年9月进行大量输血治疗的急性大出血患者122例,将单独输注机采血小板的患者设为血小板组,单独输注冷沉淀的患者设为冷沉淀组,机采血小板联... 目的:了解机采血小板联合冷沉淀输注对大出血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4年9月进行大量输血治疗的急性大出血患者122例,将单独输注机采血小板的患者设为血小板组,单独输注冷沉淀的患者设为冷沉淀组,机采血小板联合输注冷沉淀者设为联合组。观察3组患者输血前后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血小板(PLT)等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3组患者输注前凝血功能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患者血小板联合冷沉淀输注后,PT、APTT、TT较输注前明显缩短(P〈0.05),FIB、PLT较输注前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与机采血小板输注组比较,PT、APTT、TT明显缩短,FIB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冷沉淀组比较,PT、APTT、TT明显缩短,PLT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机采血小板联合冷沉淀输注可显著提高大量输血患者血液循环中凝血物质的含量,缩短凝血时间,可更好的避免凝血功能紊乱。与单独输注机采血小板或冷沉淀相比,具有更显著的止血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小板 冷沉淀 联合输注 大量输血 凝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连续性血液净化机在儿童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救治中的应用 被引量:2
3
作者 王伟 胡旭梅 王敬波 《中国医学装备》 2016年第6期81-84,共4页
目的:观察连续性血液净化机在救治儿童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行连续性血液净化(CBP)治疗的26例MODS患儿,记录患儿治疗时间、置换液用量及超滤出液体量等,监测患儿CBP治疗前、后的血压和心率的变化情况,观... 目的:观察连续性血液净化机在救治儿童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行连续性血液净化(CBP)治疗的26例MODS患儿,记录患儿治疗时间、置换液用量及超滤出液体量等,监测患儿CBP治疗前、后的血压和心率的变化情况,观察和比较患儿CBP治疗前、后的血尿素氮(BUN)和血肌酐(SCr)等肾功能指标,pH值、动脉血氧分压(PaO_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_2)、碳酸氢根(HCO_3^-)、碱剩余(BE)等血气指标以及钠离子(Na^+)、钾离子(K^+)、氯离子(Cl^-)以及渗透压等电解质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126例MODS患儿平均治疗时间为(77±53)h,置换液平均用量为(18.4±15.8)L/d,平均超滤出液体量为(2630±1760 ml/d)。所有患儿在CBP治疗过程中生命体征平稳,治疗前、后血压和心率无明显变化;2患儿经CAP治疗后BUN和SCr与治疗前相比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0.392,t=96.115;P<0.05),pH值、氧合指数(PaO_2/FiO_2)、HCO_3^-及BE等血气指标均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450,t=20.105,t=11.209,t=54.840;P<0.05),Na^+、K^+、Cl^-及渗透压无明显变化,均能维持在正常范围。结论:CAP治疗能够有效减少各种炎性介质和毒素含量,改善肾功能,稳定机体内环境,是治疗MODS患儿安全、有效及可靠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续性血液净化 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孟鲁司特钠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后慢性咳嗽的疗效分析
4
作者 胡旭梅 赵海涛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2年第12期97-99,共3页
探讨孟鲁司特钠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后慢性咳嗽的疗效。方法 选取100例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后慢性咳嗽患儿,随机分组后采取不同治疗,分析结果。结果 总有效率、咳嗽消失时间、住院时间:研究组均更佳(P<0.05),不良反应两组无差异(P&... 探讨孟鲁司特钠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后慢性咳嗽的疗效。方法 选取100例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后慢性咳嗽患儿,随机分组后采取不同治疗,分析结果。结果 总有效率、咳嗽消失时间、住院时间:研究组均更佳(P<0.05),不良反应两组无差异(P>0.05)。结论 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后慢性咳嗽采取孟鲁司特钠治疗不仅效果显著,同时不良反应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后慢性咳嗽 孟鲁司特钠 常规治疗 临床疗效 咳嗽消失时间 住院时间 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创伤患者大量输血后凝血指标变化情况分析 被引量:17
5
作者 赵海涛 胡旭梅 +2 位作者 王敬波 王伟 时卉丽 《华西医学》 CAS 2015年第9期1692-1694,共3页
目的了解创伤患者大量输血后凝血指标变化情况。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4年6月输血量≥1 500 m L的65例创伤患者为观察组,选取同期输血量<1 500 m L的65例创伤输血患者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输血前与输血后第1、3、7天凝血酶原时间(PT... 目的了解创伤患者大量输血后凝血指标变化情况。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4年6月输血量≥1 500 m L的65例创伤患者为观察组,选取同期输血量<1 500 m L的65例创伤输血患者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输血前与输血后第1、3、7天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及血小板计数(PLT)等指标进行检测。结果输血前,观察组与对照组的PT、APTT、TT、FIB及PLT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输血前、输血后第1、3、7天对照组各项指标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输血后第1天,观察组与输血前和对照组比较,PT、APTT、TT明显升高,FIB及PLT明显下降(P<0.05);输血后第3天,观察组与输血前、输血后第1天及对照组比较,PT、APTT、TT明显降低,FIB、PLT明显升高(P<0.05);输血后第7天,观察组与输血前及对照组PT、APTT、TT、FIB及PL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输血后第1天、第3天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量输血虽是救治创伤患者的重要手段,但同时可能会使患者凝血功能发生紊乱。因此需严密监测凝血功能指标的变化情况,以便及时补充血液成分,提高输血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 患者 大量输血 凝血 指标
原文传递
严重失血患者成分血与全血大量输注的对比 被引量:5
6
作者 王敬波 胡旭梅 +2 位作者 王伟 时卉丽 吴伟 《临床血液学杂志(输血与检验)》 CAS 2015年第4期672-674,共3页
目的:对严重失血患者成分血与全血的输注量及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对比分析。方法:选择大量输注成分血的193严重失血患者为成分组,大量输注全血的162例严重失血患者为全血组,对2组患者的输血制剂类型、输血量及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统计分... 目的:对严重失血患者成分血与全血的输注量及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对比分析。方法:选择大量输注成分血的193严重失血患者为成分组,大量输注全血的162例严重失血患者为全血组,对2组患者的输血制剂类型、输血量及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成分组申请血量为(20 345.93±2 105.46)ml,实际输血量为(23 547.02±3 411.32)ml,全血组申请血量(13 593.41±2 218.29)ml,实际输血量为(27 534.76±3 167.40)ml,成分组实际输血量明显少于全血组(t=5.198,P<0.05);2成分组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07%(4/193),全血组为7.41%(12/162),2组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84,P<0.05)。结论:严重失血患者输注成分血实际输血量少、不良反应率低,提高了输血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严重失血 成分血 全血 大量输注 不良反应
原文传递
非挤压创伤患者大量输血后高钾血症发生率及其危险因素 被引量:6
7
作者 赵海涛 胡旭梅 +2 位作者 王敬波 王伟 时卉丽 《热带医学杂志》 CAS 2015年第4期500-502,共3页
目的探讨非挤压创伤患者大量输血后高钾血症发生率及其危险因素。方法选择香河县人民医院2010年1月至2014年1月期间收治的102例非挤压创伤大量输血患者为研究组,对照组为94例同期外伤无输血患者。对两组患者术前、术后、术后12 h血钾进... 目的探讨非挤压创伤患者大量输血后高钾血症发生率及其危险因素。方法选择香河县人民医院2010年1月至2014年1月期间收治的102例非挤压创伤大量输血患者为研究组,对照组为94例同期外伤无输血患者。对两组患者术前、术后、术后12 h血钾进行水平测定。同时对高钾血症发生的相关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及创伤方式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创伤严重程度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前、术后及术后12 h血钾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高钾血症的发生率高于对照组(P〈0.05),而两组术后12 h高钾血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大量输血与术后高钾血症无明显相关性(OR=0.64,95%CI:0.041~5.297,P〉0.05),而术前高血钾和术后p H值降低是高钾血症的主要危险因素。结论大量输血治疗并未直接导致高血钾的发生,但仍有一定的高钾血症发生率,因此在输血治疗过程中仍需动态监测血钾的变化,以降低高血钾所带来的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挤压创伤 大量输血 高钾血症 危险因素
原文传递
大量输血对创伤大出血患者血钾和酸碱平衡的影响 被引量:8
8
作者 王伟 胡旭梅 +1 位作者 王敬波 吴伟 《临床血液学杂志(输血与检验)》 CAS 2015年第4期660-662,共3页
目的:探讨大量输血对创伤大出血患者血钾和酸碱平衡的影响。方法:选择2011-01-2014-07进行输血治疗的163例创伤大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以其中输血量≥2 000ml的95例创伤患者为大量输血组,以同期输血量1 500~2 000ml的68例创伤患者为... 目的:探讨大量输血对创伤大出血患者血钾和酸碱平衡的影响。方法:选择2011-01-2014-07进行输血治疗的163例创伤大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以其中输血量≥2 000ml的95例创伤患者为大量输血组,以同期输血量1 500~2 000ml的68例创伤患者为对照组。应用全自动化生化分析仪及血气分析仪检测2组患者在输血前、中、后血清中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的变化情况。结果:1大量输血组输血后血钾明显降低,pH值明显减低,与输血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PaCO2无显著变化,表明有代谢性酸中毒;而对照组输血后血钾和pH值虽减低,但与输血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大量输血组输血后低钾血症、低氧血症及代谢性酸中毒的发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创伤大出血患者大量输血后可发生低血钾、pH值降低等,输血过程中应严密监测生化及血气指标,防止可能出现的低钾血症、代谢性酸中毒等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 大量输血 血钾 酸碱平衡
原文传递
预防性早期输注新鲜冰冻血浆对大量输血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7
9
作者 王伟 赵海涛 +2 位作者 胡旭梅 王敬波 时卉丽 《临床血液学杂志(输血与检验)》 CAS 2016年第5期816-818,共3页
目的:探讨预防性早期输注新鲜冰冻血浆(FFP)对大量输血手术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08-2014-07进行大量输血治疗的95例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每例患者术中输注悬浮红细胞均>2 000ml。将同时输注悬浮红细胞和FFP的输血患者设... 目的:探讨预防性早期输注新鲜冰冻血浆(FFP)对大量输血手术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08-2014-07进行大量输血治疗的95例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每例患者术中输注悬浮红细胞均>2 000ml。将同时输注悬浮红细胞和FFP的输血患者设为FFP组,将仅输注悬浮红细胞的患者设为对照组。观察2组患者输血前后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等各项凝血功能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1大量输血后,2组PT、APT和TT均明显延长,而FIB水平明显下降,与输血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对照组PT、APTT、TT均较FFP组明显延长,而FIB水平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发生出血的危险明显高于FFP组。结论:大量输血患者预防性早期输注FFP有利于避免凝血功能紊乱,提高输血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输注 新鲜冰冻血浆 大量输血 凝血
原文传递
新鲜冰冻血浆输注对创伤大失血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6
10
作者 胡旭梅 赵海涛 +2 位作者 王敬波 王伟 吴伟 《临床血液学杂志(输血与检验)》 CAS 2015年第3期486-488,共3页
目的:探讨不同比例新鲜冰冻血浆(FFP)大量输注对创伤大失血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进行输血治疗的146例严重创伤大失血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大失血4h内输注的FFP和悬浮红细胞(SRBC)的比例进行分组。FFP∶SRBC=1∶3为低FFP组... 目的:探讨不同比例新鲜冰冻血浆(FFP)大量输注对创伤大失血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进行输血治疗的146例严重创伤大失血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大失血4h内输注的FFP和悬浮红细胞(SRBC)的比例进行分组。FFP∶SRBC=1∶3为低FFP组,51例;FFP∶SRBC=1∶2为中FFP组,46例;FFP∶SRBC=1∶1为高FFP组,49例。比较3组患者输血后24h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及血小板计数(PLT)等指标恢复情况。结果:13组患者输血前在年龄、体质量、创伤严重程度评分及体温、呼吸、脉搏、收缩压、舒张压等主要生命体征指标上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3组间输血前PT、APTT、TT、FIB、PLT等指标间差异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内输血后24hPT、APTT、TT、FIB、PLT等指标与输血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输血后24h中FFP组和高FFP组PT、APTT、TT、FIB、PLT等指标恢复情况好于低比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较高比例的FFP输注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大量输血患者的凝血功能,减少不必要的出血,提高输血的疗效和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鲜冰冻血浆 大量输血 创伤 凝血功能
原文传递
异丙酚控制幼鼠癫痫持续状态疗效及脑保护的研究
11
作者 季先秋 郝艳秋 孙春燕 《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 2012年第2期39-41,共3页
目的探讨异丙酚对Wistar大鼠幼鼠癫痫持续状态的控制疗效及脑保护作用。方法将6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4组,空白对照组,致痫组(异丙酚组,安定组,盐水组)。戊四氮(PTZ)诱导大鼠SE,建立SE模型。分别给予腹腔注射止抽药物,记录各组控制SE的... 目的探讨异丙酚对Wistar大鼠幼鼠癫痫持续状态的控制疗效及脑保护作用。方法将6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4组,空白对照组,致痫组(异丙酚组,安定组,盐水组)。戊四氮(PTZ)诱导大鼠SE,建立SE模型。分别给予腹腔注射止抽药物,记录各组控制SE的时间(min)。并于止抽后24h、72h、7d断头,取脑,常规病理切片,切取海马组织,染色,光镜及电镜下观察海马结构形态学改变。应用流式细胞术和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海马神经元细胞凋亡,证实异丙酚对脑保护作用和脑神经元细胞凋亡的影响。结果异丙酚组控制癫痫持续时间与地西泮组无显著差异(P>0.05)。异丙酚组神经元细胞大致正常,仅少数出现线粒体肿,细胞结构出现轻微改变。较其他组改变轻微。流式细胞术和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可见,异丙酚组神经元细胞凋亡数量较其他组少。结论异丙酚可以有效控制癫痫持续状态。形态学观察说明,异丙酚对脑细胞有一定的保护作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和琼脂糖凝胶电泳实验证实,异丙酚则对神经元凋亡有有效的抑制作用,可以减少神经元的凋亡,保护脑细胞。异丙酚用于癫痫持续状态的治疗,并对SE脑损伤的远期后果有其有效的防治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丙酚 脑保护 癫痫持续状态
原文传递
西替利嗪联合布地奈德治疗小儿哮喘的临床效果分析
12
作者 胡旭梅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1年第3期59-59,61,共2页
探究西替利嗪联合布地奈德治疗小儿哮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78例哮喘儿童,随机分组,对照组给予吸入布地奈德,研究组在其基础上加用西替利嗪,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治疗有效率、肺功能指标及炎性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 探究西替利嗪联合布地奈德治疗小儿哮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78例哮喘儿童,随机分组,对照组给予吸入布地奈德,研究组在其基础上加用西替利嗪,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治疗有效率、肺功能指标及炎性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西替利嗪联合布地奈德治疗小儿哮喘高效且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替利嗪 小儿哮喘 有效性 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