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核糖体失活蛋白及其在生物医学领域的应用与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
作者 赵婷 姚大卫 +6 位作者 吴志斌 左雨鹏 邝咏衡 谢天顺 冯先玲 沙鸥 张健 《重庆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4期3663-3665,共3页
核糖体失活蛋白(ribosome-inactivating protein’s,RIPs)是一类具有特殊生物毒性的蛋白。它具有N-糖苷酶活性,可以灭活真核细胞的核糖体,使其蛋白质的生成受阻,从而导致细胞死亡。具体来说,RIPs因其具有N一糖苷酶活性,能够作... 核糖体失活蛋白(ribosome-inactivating protein’s,RIPs)是一类具有特殊生物毒性的蛋白。它具有N-糖苷酶活性,可以灭活真核细胞的核糖体,使其蛋白质的生成受阻,从而导致细胞死亡。具体来说,RIPs因其具有N一糖苷酶活性,能够作用于真核生物28S核糖体RNA大亚基上的茎环节构顶部GA4324GA的普遍保守的S/R区域,通过脱嘌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糖体失活蛋白 N-糖苷酶 免疫毒素 细胞因子 逆向运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香港医学生的解剖学双语能力调查 被引量:2
2
作者 邝咏衡 姚大卫 +3 位作者 李嘉豪 沙鸥 王军 周白菡 《解剖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571-575,共5页
目的了解香港中文大学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的解剖学双语能力。方法问卷调查,调查对象为122名临床医学专业一年级的本科生。问卷共列出了22个英文解剖学名词和19个中文解剖学名词,要求学生进行英汉或汉英互译,并就每个名词听到过的... 目的了解香港中文大学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的解剖学双语能力。方法问卷调查,调查对象为122名临床医学专业一年级的本科生。问卷共列出了22个英文解剖学名词和19个中文解剖学名词,要求学生进行英汉或汉英互译,并就每个名词听到过的程度进行评级。结果 1.常听到的英语名词的中文翻译为所有名词的14%;中文名词的英文翻译为8%;2.英译汉的正确率为总人数的18%;汉译英的正确率亦是18%。两者的水平大致相同;3.常听到的名词虽然较容易译对,但有不少是惯用错词,经常译错;4.中学时期的授课语言(纯中文或纯英文教学)似乎与医学生的双语能力无关;授课时如果兼用另一种语言,則学生的双语能力较好。结论香港医学生解剖学双语能力存在如下问题:1.对中文名词认识不足,英译汉或汉译英都存在困难;2.强记英文和拉丁名词,不求甚解;3.人错我错。双语能力亦是医学生面对社会、与人沟通的问题。提升双语能力对社会和学生而言都是十分重要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语教学 医学英语 医学汉语 问卷调查 沟通技巧 医学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圳与香港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解剖学双语能力的调查比较和教学模式探讨
3
作者 刘健华 沙鸥 +5 位作者 周白菡 卫善敏 原林 王军 赵振富 邝咏衡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59-262,共4页
深圳市与中国特别行政区香港虽隔海相望,但历史因素造成两地居民在中、英文程度上存在较大差异。内地深圳的官方语言是中文,而香港官方语言以英文为主。深圳大学医学院是目前深圳市惟一一所医学院校,《解剖学》教学使用全中文教材,... 深圳市与中国特别行政区香港虽隔海相望,但历史因素造成两地居民在中、英文程度上存在较大差异。内地深圳的官方语言是中文,而香港官方语言以英文为主。深圳大学医学院是目前深圳市惟一一所医学院校,《解剖学》教学使用全中文教材,课堂授课主要以中文为主,有时穿插中英并用的双语教学;而香港的两所医学院,均以英语为指定教学语言,使用全英文教材。深圳是一个移民性城市,作为中国第一个经济特区,其国际化城市发展趋势愈加明显,英文在其教育、医疗等各项公共事业发展中所发挥的作用愈加重要。随着深圳与香港医学院校教学沟通的增加,如何更好地培养内地医学生以适应日益扩展的国际交流,提高其接受国外最新医学信息的能力显得尤为重要,内地医学院校双语教学效果的评价和双语教学模式的改革亦已迫在眉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语教学模式 《解剖学》教学 医学专业本科生 深圳市 香港 能力 医学院校 英文教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钠离子对成骨细胞的影响及其与上皮钠通道的关系 被引量:13
4
作者 卢丽 吴亮 +3 位作者 陈珺 林晓慧 万超 李青南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1871-1874,共4页
探讨不同浓度钠离子(Na + )对大鼠成骨细胞(Ob)成骨功能的影响,及其与上皮钠通道(ENaC)的相关性。方法 Ob经1×10 -4 ~1 mol/L Na + 处理后,检测Ob的增殖和分化情况。再从中选3个浓度Na + 处理Ob,RT-PCR测定成骨功能相... 探讨不同浓度钠离子(Na + )对大鼠成骨细胞(Ob)成骨功能的影响,及其与上皮钠通道(ENaC)的相关性。方法 Ob经1×10 -4 ~1 mol/L Na + 处理后,检测Ob的增殖和分化情况。再从中选3个浓度Na + 处理Ob,RT-PCR测定成骨功能相关基因(Cbfa1,OPN,OC)及ENaC-α的表达变化。结果 在1×10 -4 ~1 mol/L范围内,Na + 对Ob具有双向影响作用,与对照组相比低浓度Na + 明显促进Ob分化,升高Na+浓度则抑制Ob分化,而Na+对Ob的增殖无影响。RT-PCR示:Na + 对Ob中 Cbfa1、OPN 及 OC 表达同样具有双向作用,低浓度促进表达,高浓度抑制;并且 ENaC-α mRNA 在 Na + 调控下的变化情况与成骨功能相关基因及Ob分化活性的变化相一致。 结论 Na + 可直接影响Ob的分化及成骨功能相关基因的表达,而且 Na + 对Ob的影响作用与ENaC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钠离子 成骨细胞 上皮钠离子通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组织学实验教学中开展综合性实验的实践 被引量:6
5
作者 冯先玲 周白菡 +2 位作者 蔡飒 王晓梅 沙鸥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401-402,共2页
组织学是一门重要的医学基础课程,主要研究机体的微细结构及相关功能,是学好生理学及病理学等其他课程的基础^[1]。组织学的教学分为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两部分,传统的实验教学是利用光学显微镜观察组织切片验证理论知识。为了适应当... 组织学是一门重要的医学基础课程,主要研究机体的微细结构及相关功能,是学好生理学及病理学等其他课程的基础^[1]。组织学的教学分为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两部分,传统的实验教学是利用光学显微镜观察组织切片验证理论知识。为了适应当前医学高等教育改革发展方向以及我院“高端(教学科研平台)、精英(人才培养模式)、超前(科学研究)、精湛(医疗服务)”的办学理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学实验教学 综合性实验 医学基础课程 人才培养模式 显微镜观察 微细结构 理论教学 组织切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眼部缺血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特征及高血压对视力的影响 被引量:5
6
作者 王雅从 尤明玲 +6 位作者 张立红 董京辉 张晓琳 任骞 于华 张华 叶存喜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536-540,共5页
【目的】探讨眼部缺血综合征的临床特征以及高血压对视力和眼底病变的影响。【方法】对124例眼部缺血综合征患者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24例患者平均年龄63.64(S=12.13)岁,男女比例1.8∶1;96.77%的患者有颈动脉狭窄,主要... 【目的】探讨眼部缺血综合征的临床特征以及高血压对视力和眼底病变的影响。【方法】对124例眼部缺血综合征患者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24例患者平均年龄63.64(S=12.13)岁,男女比例1.8∶1;96.77%的患者有颈动脉狭窄,主要的全身合并症是高血压,糖尿病和心脑血管疾病;主要眼部症状为视力下降和一过性黑矇,眼前节主要发生虹膜新生血管生成,视网膜主要表现为动脉狭窄和静脉扩张、点片状出血;眼底荧光血管造影主要表现为臂-视网膜循环时间和视网膜动-静脉循环时间延长、微血管囊样扩张和毛细血管无灌注区;合并高血压的患者的视力障碍与没有高血压的患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眼部缺血综合征是一种主要发生于老年人的严重的慢性缺血性眼部症候群,男性多于女性,主要由颈动脉狭窄引起,临床表现复杂多样,常常需要神经科和心内科等医师联合诊治,高血压可以加重患者的眼部病变,眼底镜和荧光血管造影检查是早期确诊该病的关键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部缺血综合征 颈动脉狭窄 高血压 眼底荧光血管造影 眼底镜检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钠离子调节成骨细胞功能及其相关基因的差异性变化 被引量:3
7
作者 卢丽 林晓慧 +5 位作者 陈珺 陆幸妍 吴亮 贾欢欢 万超 李青南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299-302,共4页
目的探讨钠离子(Na+)对大鼠成骨细胞成骨功能的调节,及其相关基因mRNA的变化。方法应用CCK-8试剂盒和碱性磷酸酶(AKP)试剂盒检测5种不同浓度Na+对成骨细胞增殖和分化的影响。再从中选用低(1×10-4mol/L)、中(0.1 mol/L)、高(0.5 mol... 目的探讨钠离子(Na+)对大鼠成骨细胞成骨功能的调节,及其相关基因mRNA的变化。方法应用CCK-8试剂盒和碱性磷酸酶(AKP)试剂盒检测5种不同浓度Na+对成骨细胞增殖和分化的影响。再从中选用低(1×10-4mol/L)、中(0.1 mol/L)、高(0.5 mol/L)3种浓度,于处理细胞15、30、120 min时,通过RT-PCR测定Na+对成骨细胞成骨功能相关基因OPN、Cbfa1 mRNA转录的影响。结果在1×10-4~1 mol/L范围内,与正常组相比,低浓度Na+明显促进成骨细胞分化,使AKP活性增加,高浓度则呈抑制作用,而Na+对成骨细胞的正常增殖无影响。RT-PCR结果显示与正常组相比,低浓度Na+显著地上调成骨细胞OPN、Cbfa1 mRNA的转录,高浓度则呈抑制作用。然而OPN、Cbfa1基因对Na+调节作出反应所需的时间存在差异,Cbfa1基因在经处理30 min时即可出现mRNA转录变化,而OPN基因则在处理120 min时才出现相应改变。结论 Na+可直接调节成骨细胞成骨功能,低浓度促进成骨细胞分化和相关功能基因OPN、Cbfa1的增加,而高浓度则显示抑制作用;且各基因转录变化具有时间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钠离子 成骨细胞 碱性磷酸酶 OPN CBFA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护骨胶囊配伍和成骨细胞分化的正交设计 被引量:2
8
作者 王晓东 贾欢欢 +6 位作者 曾昭利 曾雯 秦中华 万超 陆幸妍 李青南 胡彬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147-1152,共6页
目的以碱性磷酸酶(AKP)为指标,采用正交模拟法分析护骨胶囊十味药不同模拟组合的药效。方法将护骨胶囊十味药按照正交表,分为12个组。血清药理学实验获取12个组的含药血清,AKP法检测各组血清对成骨细胞分化的影响。通过正交模拟法与非... 目的以碱性磷酸酶(AKP)为指标,采用正交模拟法分析护骨胶囊十味药不同模拟组合的药效。方法将护骨胶囊十味药按照正交表,分为12个组。血清药理学实验获取12个组的含药血清,AKP法检测各组血清对成骨细胞分化的影响。通过正交模拟法与非线性混合效应模型,分析各组分在复方背景下的重要程度和相互作用。结果护骨胶囊各组分在复方中的药效贡献值顺序为淫羊藿>山药>巴戟天=熟地黄>杜仲>骨碎补>制首乌>龟甲>当归>续断。最佳药效组合为淫羊藿、巴戟天、骨碎补、杜仲、制首乌、熟地黄、山药。结论采用正交模拟法分析的结果提示护骨胶囊十味药中淫羊藿对成骨细胞分化起主要的作用,续断、当归及龟甲对成骨细胞分化有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交模拟法 碱性磷酸酶(AKP) 护骨胶囊 药效模拟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定量药理学方法研究护骨胶囊的药效并分析各味药对药效的协同和拮抗作用 被引量:2
9
作者 贾欢欢 曾昭利 +4 位作者 曾雯 秦中华 万超 李青南 胡彬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440-443,共4页
目的以成骨细胞增殖和分化为指标,通过正交模拟法与非线性混合效应模型(NONMEM)(DAS3.0软件)分析护骨胶囊(HG)各味药对药效的协同和拮抗作用,并对该方不同组合的复方进行药效模拟。方法将HG 10个组分按照设计的正交表分为13个组,血清药... 目的以成骨细胞增殖和分化为指标,通过正交模拟法与非线性混合效应模型(NONMEM)(DAS3.0软件)分析护骨胶囊(HG)各味药对药效的协同和拮抗作用,并对该方不同组合的复方进行药效模拟。方法将HG 10个组分按照设计的正交表分为13个组,血清药理学实验获取13个组的含药血清,CCK-8法及AKP法检测各组血清对成骨细胞(Ob)增殖和分化的影响。DAS3.0软件处理数据,分析各味药对药效的协同和拮抗作用,并对复方药效进行模拟。结果 (1)以Ob分化为指标,淫羊藿、山药、巴戟天、熟地黄、杜仲对成骨细胞分化有促进作用,骨碎补、制首乌无作用,龟甲、当归、续断对Ob分化有抑制作用;以Ob增殖为指标,淫羊藿、骨碎补、巴戟天、山药、龟甲、当归、熟地黄、续断对Ob增殖有促进作用,杜仲及制首乌对ob增殖无作用。(2)以两种指标进行观察,DAS3.0软件处理不同组合的复方进行药效模拟发现,分化药效预测最大值为0.2263,且共有6个组分化药效预测值大于0.2,原方排第二;增殖药效预测值最大为1.1620,为原方,另外还有4个组增殖药效大于1.0;此外,将两个结果综合发现,有三个模拟组方同时满足分化大于0.2和增殖大于1.0。结论利用Ob增殖和分化为指标,结合定量药理学方法综合分析HG,可提供丰富的组方信息,为HG的研究和开发提供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G 成骨细胞 分化 增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提取护骨胶囊中淫羊藿苷的工艺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贾欢欢 高建林 +5 位作者 曾雯 秦中华 李英彬 万超 曾昭利 李青南 《中药材》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1604-1607,共4页
目的:采用正交试验方法研究护骨胶囊(HG)的最佳超声提取工艺。方法:以淫羊藿苷含量作为考察指标,采用正交试验法对超声功率(A)、超声频率(B)、药液比例(C)及超声时间(D)4个因素进行考察,分析最佳提取条件。结果:护骨胶囊中淫羊藿苷的最... 目的:采用正交试验方法研究护骨胶囊(HG)的最佳超声提取工艺。方法:以淫羊藿苷含量作为考察指标,采用正交试验法对超声功率(A)、超声频率(B)、药液比例(C)及超声时间(D)4个因素进行考察,分析最佳提取条件。结果:护骨胶囊中淫羊藿苷的最佳超声提取条件为:超声功率为120 W,超声频率为28 KHz,药液比例为1∶35,超声时间为10 min。结论:该超声提取工艺具有简便、快速、耗能低等特点,在最佳工艺条件下淫羊藿苷含量可比传统提取法高1.8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骨胶囊 淫羊藿苷 超声提取 正交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主动脉支架体外开窗技术在主动脉弓部疾病腔内修复术中应用的早期经验 被引量:2
11
作者 王慧勇 谢年谨 +1 位作者 丁焕宇 罗建方 《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 CSCD 2023年第1期39-43,共5页
目的 评估主动脉腔内修复术中应用主动脉支架体外开窗技术治疗累及主动脉弓部疾病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2月至2021年4月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连续使用体外开窗技术治疗54例主动脉弓部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术... 目的 评估主动脉腔内修复术中应用主动脉支架体外开窗技术治疗累及主动脉弓部疾病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2月至2021年4月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连续使用体外开窗技术治疗54例主动脉弓部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术中台上体外开窗术应用的安全性、有效性及围术期并发症情况,并观察早期的治疗效果。结果 54例主动脉弓部疾病患者腔内修复术中均使用体外开窗技术完成弓上分支血管重建,分支支架置入成功率100%。共置入AnKura主动脉支架54枚,外周分支支架60枚。所有患者术后即刻主动脉造影均无内漏、血管逆行撕裂,所有分支血管通畅,无神经系统及穿刺口并发症发生。平均手术时间77.8 min,平均透视时间37.6 min,平均回装支架时间18.3 min,平均对比剂用量82.6 ml。患者平均住院时间7.8 d,门诊随访12~37个月,平均21.4个月,所有患者均无胸痛、背痛及分支血管缺血症状。结论 体外开窗拓展了腔内治疗弓部病变的适应证,近期疗效肯定,并发症发生率低,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夹层 体外开窗 腔内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代谢蛋白在肾脏的表达与功能 被引量:3
12
作者 蔺艳 钱忠明 柯亚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13-118,共6页
最近的研究证实,肾小管细胞具有能力表达包括转铁蛋白受体1(transferrin receptor-1,TfR1)、二价金属离子转运蛋白1(divalent metal transporter-1,DMT1)、膜铁转运蛋白1(ferroportin-1,FPN1)、铁调节蛋白(iron regulatory protein,IRP... 最近的研究证实,肾小管细胞具有能力表达包括转铁蛋白受体1(transferrin receptor-1,TfR1)、二价金属离子转运蛋白1(divalent metal transporter-1,DMT1)、膜铁转运蛋白1(ferroportin-1,FPN1)、铁调节蛋白(iron regulatory protein,IRP)和铁调素(hepcidin,Hepc)在内的几乎所有铁代谢蛋白.这些蛋白质的存在以及相关研究显示肾脏可能具有排出多余铁的功能,因此对体铁平衡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小管 铁代谢蛋白 排铁 铁平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杂交技术治疗B型主动脉夹层258例预后分析 被引量:2
13
作者 丁焕宇 江敏纯 +9 位作者 胡孜阳 谢恩民 徐衡 王海林 于长江 肖飞 刘媛 黄文晖 范瑞新 罗建方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19年第12期1062-1067,共6页
目的探讨杂交技术治疗B型主动脉夹层(type B aortic dissection,TBAD)的单中心近远期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至2018年8月在广东省人民医院应用杂交技术治疗TBAD的258例患者资料,男性238例(92.2%),年龄(52.4±10.3)岁。主要... 目的探讨杂交技术治疗B型主动脉夹层(type B aortic dissection,TBAD)的单中心近远期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至2018年8月在广东省人民医院应用杂交技术治疗TBAD的258例患者资料,男性238例(92.2%),年龄(52.4±10.3)岁。主要不良事件定义为全因死亡、再次主动脉手术、卒中、脊髓缺血、主动脉破裂、逆撕A型夹层及血管移植物感染;近期结局定义为术后30 d或院内事件。通过Kaplan-Meier分析评估远期生存率及桥血管通畅率。结果手术成功率98.8%(255/258),近期主要不良事件发生率13.6%(35/258),其中全因死亡18例(7.0%)、再手术3例(1.2%)、卒中13例(5.0%)、脊髓缺血5例(1.9%)、主动脉破裂12例(4.7%)、逆撕A型夹层4例(1.6%)。平均随访(46.1±35.8)个月,随访期间新增主要不良事件37例(15.4%),其中全因死亡22例(9.2%)、再手术13例(5.4%)、卒中6例(2.5%)、主动脉破裂9例(3.8%)、逆撕A型夹层2例(0.8%)、血管移植物感染3例(1.3%)。术后1年、5年和10年生存率为(90.1±1.9)%、(83.9±2.6)%和(77.1±3.8)%,桥血管通畅率为(98.3±0.8)%、(96.2±1.3)%和(87.9±4.5)%。结论杂交技术是治疗TBAD的有效方法,但近远期并发症发生率较高,需要密切随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夹层 杂交技术 预后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链非编码RNA在癌症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6
14
作者 徐飞岳 陈扬超 《转化医学杂志》 2014年第5期257-264,共8页
人类基因组中蛋白质非编码基因占大多数,这些非编码基因与癌症的发生、发展有密切联系。非编码基因转录形成的RNA称作非编码RNA。其中的长链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lncRNA)具有重要的基因调控功能并由此受到重视。由于部分lncRN... 人类基因组中蛋白质非编码基因占大多数,这些非编码基因与癌症的发生、发展有密切联系。非编码基因转录形成的RNA称作非编码RNA。其中的长链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lncRNA)具有重要的基因调控功能并由此受到重视。由于部分lncRNA在各类型的癌症中表达异常,因此可以作为癌症的标志物用以诊断癌症。本文对lncRNA的分类、基因调控机制以及在癌症中的作用进行介绍,并对现有的以及部分潜在的癌症标志物lncRNA进行详细阐述。随着基因测序技术及微阵列技术的发展,更多的lncRNA会被发现并且能够成为重要的诊断肿瘤的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链非编码RNA 调控机制 癌症 基因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贝母生物碱的体外气管松弛作用研究(英文) 被引量:2
15
作者 陈舜宏 李萍 +1 位作者 关耀华 林鸽 《中国天然药物》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345-353,共9页
目的:贝母是一种常用的传统止咳中药, 贝母生物碱被认为是其镇咳的主要活性成分,但其作用机理和各种生物碱的作用强度仍然不是很明确。方法:选用离体大鼠气管和支气管作为体外模型并用卡巴胆碱诱导其收缩, 研究和比较了5种主要贝母生物... 目的:贝母是一种常用的传统止咳中药, 贝母生物碱被认为是其镇咳的主要活性成分,但其作用机理和各种生物碱的作用强度仍然不是很明确。方法:选用离体大鼠气管和支气管作为体外模型并用卡巴胆碱诱导其收缩, 研究和比较了5种主要贝母生物碱[imperialine(IMP),verticine(VER),verticinone(VERN), ebeiedine(EBE)和puqietinone(PUQ)] 的舒张作用。结果:5种贝母生物碱均有气管和支气管舒张作用并呈量效关系, 其活性强度为IMP>VER≌VERN>EBE>PUQ。在所测试的生物碱中,IMP(D和E环顺式异甾体贝母生物碱)的舒张作用最强; 而 PUQ(甾体贝母生物碱)的舒张作用最弱。此外,3种贝母生物碱,IMP,VER和VERN(≥1μmol·L-1) 能引致卡巴胆碱浓度反应曲线平行右移, 证明他们的作用机理是对M受体具竞争性拮抗作用。同时抑制钙离子的流入亦可能是贝母生物碱舒张气管和支气管的另一作用机理。结论:异甾体贝母生物碱可能是贝母的主要活性成分,其作用机理为竞争性拮抗胆碱能受体并抑制钙离子的流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贝母 异甾体贝母生物碱 大鼠 气管和支气管的松弛作用
原文传递
组织学与胚胎学全英教学研究与实践 被引量:6
16
作者 冯先玲 周光前 +1 位作者 周白菡 沙鸥 《解剖科学进展》 CAS 2012年第4期390-391,393,共3页
深圳大学医学院于2009年正式招生,到目前已有两届共60名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为了适应当今社会对高素质医学精英人才的需求,在深圳大学和医学院各级领导的大力支持下,《组织学与胚胎学》课程采取了全英文的教学模式。经过两年的研究... 深圳大学医学院于2009年正式招生,到目前已有两届共60名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为了适应当今社会对高素质医学精英人才的需求,在深圳大学和医学院各级领导的大力支持下,《组织学与胚胎学》课程采取了全英文的教学模式。经过两年的研究和实践,获得了一定的经验和体会,愿与广大医学教育工作者共勉,共同探索《组织学与胚胎学》全英教学改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学与胚胎学》 教学研究 医学专业本科生 2009年 教育工作者 医学院 教学模式 教学改革
原文传递
正交模拟法研究护骨胶囊各单味药及复方药效 被引量:4
17
作者 贾欢欢 高建林 +9 位作者 陈珺 卢丽 陆幸妍 杨国柱 曾昭利 曾雯 秦中华 李英彬 万超 李青南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5期161-165,共5页
目的:应用正交模拟法分析护骨胶囊(HG)各药味对该复方药效的贡献值,并对该方不同组合的复方进行药效模拟。方法:采用正交模拟法,将HG 10个药味按照设计的正交表分为13个组(第13组为阴性对照组),通过血清药理学实验得出相应含药血清,采用... 目的:应用正交模拟法分析护骨胶囊(HG)各药味对该复方药效的贡献值,并对该方不同组合的复方进行药效模拟。方法:采用正交模拟法,将HG 10个药味按照设计的正交表分为13个组(第13组为阴性对照组),通过血清药理学实验得出相应含药血清,采用CCK-8法检测各组血清对成骨细胞(Ob)增殖的影响。DAS3.0软件处理数据,分析各药味的药效贡献值并对复方药效进行模拟。结果:以Ob增殖为指标,经正交模拟法分析,确定HG各药味在复方中的药效贡献值顺序为:淫羊藿>骨碎补>巴戟天>山药>龟甲>当归>熟地黄>续断>杜仲>制首乌;以Ob增殖为指标,对复方药效进行模拟研究,结果显示27个模拟组方预测药效值明显优于阴性对照组,而且原方最好,4个模拟组方接近于原方。结论:正交模拟法分析HG,确定了HG各药味在复方中的药效贡献值,并发现多个组方的模拟药效与原方接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交模拟法 护骨胶囊 成骨细胞 药效贡献值 模拟药效
原文传递
果蝇模型在研究铁代谢相关神经退行性疾病发病机制中的应用(英文) 被引量:2
18
作者 朱周靓 胡嘉隽 +2 位作者 钱忠明 容永豪 柯亚 《生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47-54,共8页
铁代谢紊乱一直被视为是许多神经退行性疾病共同的病理特征,如阿尔茨海默氏症(Alzheimer’s disease,AD)、帕金森氏病(Parkinson’s disease,PD)以及弗里德赖希共济失调(Friedreich’s ataxia,FRDA)等均与脑铁代谢紊乱密切相关。随着分... 铁代谢紊乱一直被视为是许多神经退行性疾病共同的病理特征,如阿尔茨海默氏症(Alzheimer’s disease,AD)、帕金森氏病(Parkinson’s disease,PD)以及弗里德赖希共济失调(Friedreich’s ataxia,FRDA)等均与脑铁代谢紊乱密切相关。随着分子生物学的进展,迄今为止也已经发现许多参与铁运输、储存和调控的基因与神经退行性病变的发生和发展有关,然而铁代谢紊乱在疾病发病过程中的致病机制仍不十分清楚。近年来许多研究者利用各种转基因动物模型来研究铁代谢相关神经退行性疾病的发病机制,但是啮齿类动物模型由于模型构建系统周期较长且比较复杂,从而限制了铁相关蛋白在神经退行性疾病中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果蝇具有生活周期短暂、染色体数目少以及表型易于观察等优点,同时果蝇与人在很多基因和通路上都高度保守,且神经系统也可表现出与人相似的复杂的功能,因此被广泛地应用在铁代谢相关神经退行性疾病发病机制的研究中。果蝇还以其独特的分子遗传学优势,更容易构建缺失、插入、敲除或转基因模型,可在不同神经退行性病理情况下进行遗传学筛选铁相关的调控基因,从而为解决铁代谢紊乱在疾病发病过程中的致病机制提供更多的线索。因此在果蝇模型中发现可以中止甚至是逆转神经元退化进程的铁相关基因,以期为神经退行性疾病的研究和治疗提供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果蝇 神经退行性疾病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