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剪力墙结构、框架填充墙结构模型模拟地震试验研究 被引量:11
1
作者 夏敬谦 关国雄 +1 位作者 罗学海 廖德章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2期55-66,共12页
对三种结构体系的模型,即钢筋混凝土剪力培结构、钢筋混凝土框架砖填充壤结构和钢框架混凝土填充墙结构模型,进行了地震模拟振动台试验研究.三种结构的模型均为4层,1/3几何比例,整体尺寸相同,按静力等强度原则进行设计。利用... 对三种结构体系的模型,即钢筋混凝土剪力培结构、钢筋混凝土框架砖填充壤结构和钢框架混凝土填充墙结构模型,进行了地震模拟振动台试验研究.三种结构的模型均为4层,1/3几何比例,整体尺寸相同,按静力等强度原则进行设计。利用5m×5m液压振动台逐渐增大输入地震的峰值加速度直至模型破坏,在试验过程中测量并比较三种模型在弹性和开裂等状态时加速度、位移、应变的反应情况,并用微幅激振测定模型在相应状态下动力特性的变化,从而综合比较和研究它们的地震反应、破坏机理和抗震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剪力墙 框架 填充墙结构 结构模型 地震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雨水渗透与香港滑坡灾害 被引量:73
2
作者 李焯芬 陈虹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CAS CSCD 1997年第4期34-38,共5页
本文分析了滑坡与降雨的关系,暴雨是激发滑坡的主要原因,绝大多数的滑坡都是由于短期强烈暴雨所致,而且这些滑坡事件与暴雨的峰值几乎同时发生;前期雨量对边坡稳定性也有一定的影响,坡积土的含水量是仅次于短期雨量影响边坡稳定的... 本文分析了滑坡与降雨的关系,暴雨是激发滑坡的主要原因,绝大多数的滑坡都是由于短期强烈暴雨所致,而且这些滑坡事件与暴雨的峰值几乎同时发生;前期雨量对边坡稳定性也有一定的影响,坡积土的含水量是仅次于短期雨量影响边坡稳定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滑坡 降水 暴雨 雨水渗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香港滑坡泥石流成因及治理 被引量:15
3
作者 李焯芬 陈虹 《地理学报》 EI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S1期114-121,199,共9页
香港地区无数的陡坡及高密集的发展致使滑坡泥石流灾害成为香港地区的主要自然灾害。本文通过对香港地区历史上几宗重大山泥倾泻事件的回顾,分析了香港地区滑坡的特点:暴雨是激发滑坡的主要原因;每年因暴雨引起的山泥倾泻事故多发生在... 香港地区无数的陡坡及高密集的发展致使滑坡泥石流灾害成为香港地区的主要自然灾害。本文通过对香港地区历史上几宗重大山泥倾泻事件的回顾,分析了香港地区滑坡的特点:暴雨是激发滑坡的主要原因;每年因暴雨引起的山泥倾泻事故多发生在由风化火山岩及花岗岩残积土构成的斜坡上,通常为浅层小量滑动;边坡失稳多发生在暴雨后期。并提出了人工边坡的基本治理方法以及今后的研究重点将是天然陡坡滑坡泥石流的产生机理、条件及其运动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港 滑坡泥石流 成因分析 防治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香港地区地震风险评价和设防区划 被引量:6
4
作者 李焯芬 蒋溥 梁小华 《工程地质学报》 CSCD 1998年第1期40-54,共15页
香港地区隶属于中国板内地震区中的东南沿海块缘地震带。港-九块体为晚中生代至早第三纪以来以持续稳定上升为主的块体,块体活动性明显地低于其周边相对下沉的中新生代盆地。为此,赋予港-九块体为最大可信震级M=5.5级潜在震源... 香港地区隶属于中国板内地震区中的东南沿海块缘地震带。港-九块体为晚中生代至早第三纪以来以持续稳定上升为主的块体,块体活动性明显地低于其周边相对下沉的中新生代盆地。为此,赋予港-九块体为最大可信震级M=5.5级潜在震源区,而其周边中新生代断陷盆地则为最大可信震级M≥6.0潜在震源。从大陆地震构造成因的环境、潜在震源可信震级范围M=5.0~7.5和近源地震动饱和等三个方面的可比性,结合中国大陆地震震源破裂尺度和地震烈度影响场,所建立的反映中国地震构造和震源破裂及地震烈度影响场特点的PGA和反应谱地震动衰减预测关系式可用于香港地区。以50%概率时的中值对中国强震记录的对比,本研究所提供的经验期望预测关系式,能包络实际的资料。因此,用此地震动衰减预测模式对香港地区地震危险性进行评估,将会得到相对保守地震动预测值。通过香港地区基岩地震动危险性分析和计算,参照中国大陆地震设防标准,进行了基岩设计参数确定和区划。以年概率P=0.02、P=0.002、P=0.0004三个概率标准,对应的地震动重复周期大约分别约为50a,500a,2500a的基岩PGA和反应谱,作为香港地区基岩上构筑物和建筑物可选的基本设防的参数。香港的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 风险评价 高防区划 香港 地震烈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水平地应力对岩石工程的影响 被引量:10
5
作者 李焯芬 王可钧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1996年第1期26-31,共6页
大量测试结果和地质显现证明,在地壳浅部的岩石地层中普遍存在有高水平地应力。本文结合工程实践说明高水平地应力对岩石工程有正负两方面的意义,并基于岩石力学原理对此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岩石工程 岩石力学 地应力 地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香港岩质人工斜坡评级分类方法分析 被引量:2
6
作者 李焯芬 袁勇 袁铭佳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201-209,共9页
滑坡灾害通常具有突发性。合理的评价、预测方法对减缓(甚至于达到防止)灾害造成的生命、财产损失和因此引发的社会恐慌心理负担有积极的作用。本文阐述风险评价原理和依此发展的岩质斜坡风险评价方法,并简要讨论了以往失事斜坡校验... 滑坡灾害通常具有突发性。合理的评价、预测方法对减缓(甚至于达到防止)灾害造成的生命、财产损失和因此引发的社会恐慌心理负担有积极的作用。本文阐述风险评价原理和依此发展的岩质斜坡风险评价方法,并简要讨论了以往失事斜坡校验的结果,以及现场使用的评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质斜坡 稳定性 滑坡 灾害性 风险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排水条件下全风化花岗岩残积土工程特性与本构模型 被引量:7
7
作者 栾茂田 罗锦添 +1 位作者 李焯芬 翟阳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A01期83-89,94,共8页
通过土工试验对不排水剪切条件下的饱和松散砂质土的工程特性进行了探讨 ,发现其在剪切时的应力 -应变关系呈现出加工软化特性 ,土体超过峰值强度后最终达到了变形的稳定状态 .基于稳定状态概念 ,将临界土力学理论与非线性应力 -应变关... 通过土工试验对不排水剪切条件下的饱和松散砂质土的工程特性进行了探讨 ,发现其在剪切时的应力 -应变关系呈现出加工软化特性 ,土体超过峰值强度后最终达到了变形的稳定状态 .基于稳定状态概念 ,将临界土力学理论与非线性应力 -应变关系相结合 ,建立了非线性应力 -应变 -临界状态本构模型 .采用香港钻石山地区全风化花岗岩残积土的不排水三轴试验结果 ,确定了有关模型参数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本构模型 稳定状态 应变软化 不排水剪切 全风化花岗岩 残积土 工程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香港青马大桥地区公路桥梁的抗震设防标准问题 被引量:1
8
作者 李焯芬 丁原章 常宝琦 《华南地震》 1998年第1期75-83,共9页
应用桥梁震害的统计分析和概率预测等两种方法,确定了青马大桥地区新建公路桥梁的抗震设防标准。建议取50年超越概率10%的地震烈度,即地震烈度Ⅶ度作为抗震设防标准。文章指出,本区新建大型桥梁应注意活动断裂对工程的影响,建... 应用桥梁震害的统计分析和概率预测等两种方法,确定了青马大桥地区新建公路桥梁的抗震设防标准。建议取50年超越概率10%的地震烈度,即地震烈度Ⅶ度作为抗震设防标准。文章指出,本区新建大型桥梁应注意活动断裂对工程的影响,建议在工程施工以前开展工程地震安全性评价。最后还指出,青马大桥应以抗强风验算并与地震作用相组合的方法来验算结构件的内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震设施 震害统计 概率预测 公路桥梁 桥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岩爆预测的模糊数学综合评判方法 被引量:324
9
作者 王元汉 李卧东 +2 位作者 李启光 徐钺 谭国焕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5期493-501,共9页
采用模糊数学综合评判方法,选取影响岩爆的一些主要因素,例如地应力大小、岩石抗压和抗拉强度、岩石弹性能量指数,对岩爆的发生与否及烈度大小进行了预测。针对国内外一些岩石地下工程实例进行了分析计算,结果与实际情况符合得很好... 采用模糊数学综合评判方法,选取影响岩爆的一些主要因素,例如地应力大小、岩石抗压和抗拉强度、岩石弹性能量指数,对岩爆的发生与否及烈度大小进行了预测。针对国内外一些岩石地下工程实例进行了分析计算,结果与实际情况符合得很好,说明岩爆预测的模糊数学综合评判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爆 模糊数学 综合评判方法 矿山 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脆塑性岩体的分析原理及其应用 被引量:75
10
作者 郑宏 葛修润 李焯芬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8-21,共14页
首先证明了经典塑性理论对于应变软化材料的软化速率的限制,然后基于Ilyushin公设和塑性位势理论,提出了由峰值强度面到残余强度面应力跌落的计算方法,列出了完整的增量型边值问题及其有限元法,最后分别讨论。
关键词 脆塑性 稳定性 有限元 岩体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弹性地基板的等参有限元法计算 被引量:45
11
作者 王元汉 邱先敏 张佑启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7-11,共5页
提出了弹性半空间地基板的四节点和八节点等参元计算方法。该方法适用于弹性地基上不同形状的薄板或厚板的计算。算例表明,本文方法适应性强、精度较高,用较少的单元就能获得较好的结果。
关键词 弹性半空间 地基板 弹性地基板 有限元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如何合理确定核岛地基动态杨氏模量 被引量:12
12
作者 李焯芬 李光煜 +1 位作者 章光 闵虹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207-215,共9页
核电站核岛地基在地震条件下的动杨氏模量及阻尼系数是设计计算的重要参数。以往的方法是用多种静力和动力方法分别在室内和现场进行力学或地球物理方法测试,综合评定岩块和岩体的静动杨氏模量,但实际应用时,只选用钻孔弹模和跨孔法... 核电站核岛地基在地震条件下的动杨氏模量及阻尼系数是设计计算的重要参数。以往的方法是用多种静力和动力方法分别在室内和现场进行力学或地球物理方法测试,综合评定岩块和岩体的静动杨氏模量,但实际应用时,只选用钻孔弹模和跨孔法两种试验数据,并用一种不恰当的内插法提出5~30Hz频率时的动杨氏模量。本文全面地分析了这种方法,提出只需合理布置和分析钻孔弹模试验,即可提供所需计算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岛地基 杨氏模量 钻孔弹模 跨孔法 核电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固坡的力学简析 被引量:173
13
作者 王可钧 李焯芬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6期687-691,共5页
讨论了植物固坡中的有关力学问题,着重分析了树根抗拉性能、生长方向与土坡稳定性的关系,探讨了固坡植物与人工结构物共同作用的问题,指出植物固坡的双向作用和适用条件。
关键词 植物固坡 树根性能 土坡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岩石断口微观断裂机理分析与实验研究 被引量:55
14
作者 刘小明 李焯芬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6期509-513,共5页
对拉西瓦花岗岩在各种受力情况下岩石破坏断口,进行了微观扫描电镜试验研究,分析了岩石微观破坏形貌特征和微观破坏力学机制。通过试验研究和理论分析,明确地给出了高地应力地区钻孔岩芯饼状破裂和岩爆产生的微观破坏机制,为进一步... 对拉西瓦花岗岩在各种受力情况下岩石破坏断口,进行了微观扫描电镜试验研究,分析了岩石微观破坏形貌特征和微观破坏力学机制。通过试验研究和理论分析,明确地给出了高地应力地区钻孔岩芯饼状破裂和岩爆产生的微观破坏机制,为进一步分析高地应力地区脆性围岩岩爆产生的机理提供了可靠的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试验 破坏机制 岩爆 断口微观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脆性岩石损伤力学分析与岩爆损伤能量指数 被引量:42
15
作者 刘小明 李焯芬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140-147,共8页
在大量试验研究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建立起岩石弹脆性损伤力学模型,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岩石能量储存、耗散以及转换过程。提出了岩爆损伤能量指数的概念。
关键词 损伤力学 岩爆能量指数 岩石力学 岩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岩石单轴实验全程应力应变曲线讨论”的回复 被引量:3
16
作者 郑宏 葛修润 李焯芬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107-108,共2页
王明洋等人在'岩石单轴试验全程应力应变曲线讨论'一文中,对岩石单轴试验全程应力应变曲线的分类问题展开了有益的讨论,在列举了解释产生Ⅰ,Ⅱ类曲线的几个典型模型的基础上,给出了他们自己的分析和观点,但文[1]对文[2]似乎存... 王明洋等人在'岩石单轴试验全程应力应变曲线讨论'一文中,对岩石单轴试验全程应力应变曲线的分类问题展开了有益的讨论,在列举了解释产生Ⅰ,Ⅱ类曲线的几个典型模型的基础上,给出了他们自己的分析和观点,但文[1]对文[2]似乎存在某些误解,或者说文[2]在对问题的叙述上还有些模糊,因而有必要就文[1]作如下答复。 (1)勿庸置疑,在进行单轴实验时,通过某种控制方式是可以得出那种Ⅱ类曲线的。例如当采用环向应变速率作为控制量时,就可能出现Ⅱ类曲线。然而这仅是岩石试件对外界的宏观表象,从本构上看采用此种控制方式来获得材料的本构曲线是不合适的。因此文[2]在引述文[3]时,说文[3]'……从几个角度证明了Ⅱ类曲线从本质上讲是不存在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试验 单轴压缩 单轴拉伸 应力应变曲线 答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水平地应力的显现与成因分析─—试论加拿大南安大略地区地应力的渊源 被引量:8
17
作者 李焯芬 王可钧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CSCD 1995年第3期193-200,共8页
现场观测证明,在地壳浅部的岩石地层中存在有高水平地应力。本文详细分析加拿大南安大略地区高水平地应力的测试结果与地质显现,并在此基础上把冰川活动和地应力变化联系起来,探讨该地区高水平地应力的可能成因。
关键词 地应力 地质显现 冰川作用 成因 加拿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圆洞弹性随机位移场的拟解析表达 被引量:1
18
作者 袁勇 李焯芬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1996年第4期15-21,共7页
研究弹性随机介质中圆形洞室的随机位移场的解析原理,并给出了无衬砌圆洞随机位移场的拟解析式及其统计特征。可作为随机场数值计算方法的参考算例。
关键词 随机介质 弹性体 位移场 解析解 圆洞 岩层移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场地地质对震害的影响 被引量:3
19
作者 李焯芬 《自然灾害学报》 CSCD 1996年第1期59-66,共8页
根据中外地震史上的纪录,在强震条件下,基岩上建筑物所受到的破坏往往要比建於土层上的同类建筑物轻。本文引述了多个历史上大地震的例子,说明基岩上建筑物的抗震优越性,分析并比较了基岩及土层的烈度。所举例子包括1906年美国旧金山大... 根据中外地震史上的纪录,在强震条件下,基岩上建筑物所受到的破坏往往要比建於土层上的同类建筑物轻。本文引述了多个历史上大地震的例子,说明基岩上建筑物的抗震优越性,分析并比较了基岩及土层的烈度。所举例子包括1906年美国旧金山大地震,1925年加拿大圣劳伦斯大地震,1944年加拿大康沃尔大地震,1952年美国加州克恩郡大地震,1971年美国加州圣费尔南多大地震,1976年唐山大地震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 灾害 地震烈度 场地地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IFS的3D Fractal可视化技术研究
20
作者 魏小鹏 梁以德 《工程图学学报》 CSCD 1995年第2期21-27,共7页
本文基于IFS理论,将随机迭代算法进行拓广,使之可作用于3D对象的顶点集。在此基础上,分别给出基于Z-缓存和基于测度理论的3DFractal绘制技术。进一步地,为使视觉深度信息能更好地得以再现,在此也给出一种在均匀颜... 本文基于IFS理论,将随机迭代算法进行拓广,使之可作用于3D对象的顶点集。在此基础上,分别给出基于Z-缓存和基于测度理论的3DFractal绘制技术。进一步地,为使视觉深度信息能更好地得以再现,在此也给出一种在均匀颜色空间基于B样条的颜色计算模型,使得颜色选择、处理、插值皆具有很大的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形 可视化 颜色插值 分形几何 计算机绘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