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024年中国城市交通规划年会观点集萃
1
作者 雷舒宇 张宇 +23 位作者 康浩 李健波 龙俊仁 郭惠莉 黄启乐 张亚男 周延虎 陆辉 张江山 张鹏程 陈峻 程龙 杨超 涂颖菲 邵丹 施文俊 陈晓荣 逄莹 孙俊 黄黎晨 周军 邓琪 张伟 李健 《城市交通》 2024年第6期110-119,127,共11页
中国城市交通规划年会是中国城市交通领域学术思想活跃、影响广泛的重要会议。2024年中国城市交通规划年会以“绿色数智提质增效”为主题,聚焦运用数字化、信息化、智能化等新技术提升城市交通服务品质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会议重点关注面... 中国城市交通规划年会是中国城市交通领域学术思想活跃、影响广泛的重要会议。2024年中国城市交通规划年会以“绿色数智提质增效”为主题,聚焦运用数字化、信息化、智能化等新技术提升城市交通服务品质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会议重点关注面向2035的综合交通规划,站城一体,轨道交通降本增效,大语言模型,绿色出行与共享骑行,大中学生交通实践,数字赋能城市交通规划,交通枢纽服务,停车治理以及公共交通、物流体系发展等议题。本届年会由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城市交通规划专业委员会主办,深圳市城市交通规划设计研究中心股份有限公司承办,昆明理工大学、昆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协办,是城市交通规划专业委员会1979年成立以来的第36次年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数智 交通规划 轨道交通 站城一体 大语言模型 绿色出行 停车治理 物流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本期导读:健康城市——建成环境规划、设计和塑造的视角
2
作者 周江评 《城乡规划》 2018年第3期4-5,共2页
对于人而言,世间最宝贵的是什么?不同的人可能有不同的答案。但很多人,尤其是那些经历过(重大)病痛折磨的人,恐怕会异口同声地说是健康。健康很神奇,也弥足珍贵。拥有它时,你会精力旺盛,不知疲倦。但同时你可能因为它看不见,摸不着,... 对于人而言,世间最宝贵的是什么?不同的人可能有不同的答案。但很多人,尤其是那些经历过(重大)病痛折磨的人,恐怕会异口同声地说是健康。健康很神奇,也弥足珍贵。拥有它时,你会精力旺盛,不知疲倦。但同时你可能因为它看不见,摸不着,而不会在意它,珍惜它。然而一旦失去或部分地失去它,你就会意识到它的宝贵。健康会深刻而全面地影响人们的生活,影响人们对生活、生命品质的感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康城市 环境规划 导读 设计 生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慧城市的邮政建筑物编码方法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5
3
作者 叶嘉安 朱家松 《地理信息世界》 2013年第4期1-7,共7页
随着地理信息技术的大众化应用普及和智慧城市建设进程的深入开展,应用地址匹配操作准确高效地将与位置相关的信息进行地理定位非常重要。本文对地址匹配操作的基本概念、核心要素、主要方法和存在问题进行了全面总结,指出了地址匹配过... 随着地理信息技术的大众化应用普及和智慧城市建设进程的深入开展,应用地址匹配操作准确高效地将与位置相关的信息进行地理定位非常重要。本文对地址匹配操作的基本概念、核心要素、主要方法和存在问题进行了全面总结,指出了地址匹配过程中产生不确定性及误差的根本原因。基于此提出了邮政建筑物编码方法,并探讨了其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址匹配 地理编码 邮政建筑物编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施性规划下欠发达县域空间生产机制与可预见问题解析--以湖北省麻城市为例
4
作者 单卓然 洪世键 +1 位作者 黄亚平 张衔春 《现代城市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39-46,共8页
以湖北省典型欠发达县市麻城为例,对其实施性规划蕴含及其反映出的共性目标诉求、关注重点、空间生产机制与可预见问题等进行实证分析与理论解读。首先分析指出了现阶段湖北省欠发达县域实施性规划在政治经济、社会与技术层面的不同目... 以湖北省典型欠发达县市麻城为例,对其实施性规划蕴含及其反映出的共性目标诉求、关注重点、空间生产机制与可预见问题等进行实证分析与理论解读。首先分析指出了现阶段湖北省欠发达县域实施性规划在政治经济、社会与技术层面的不同目标诉求;其次提炼得到了县域实施性规划编制及实施过程的特定关注重点——重点关注近期产业项目空间布局、重点关注近期道路交通及公益性设施建设、重点关注近期行动计划;再者认为,欠发达县域实施性规划备受重视且具有上述目标诉求与关注重点的原因,很大程度上源于其背后遵循一套以"空间"为核心的土地出让与资本循环机制。阐述了机制运行的三个环节——以土地为信用抵押换得资本进驻、以设施为触媒实现涓滴增收与土地信用提升、以有序行动计划降低整个过程财政支出成本及风险;最后预判了因欠发达县域实施性规划目标导向而不可避免产生的若干可预见问题,尤其强调了生产过剩与不足并存问题、红利前置与矛盾后延问题,主张要充分认识、提前警惕并同步运用相应政策工具降低上述负面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县域 实施性规划 目标诉求 关注重点 空间生产机制 可预见问题 麻城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源数据背景下的城市规划与设计决策——城市系统模型与人工智能技术应用 被引量:20
5
作者 杨天人 金鹰 方舟 《国际城市规划》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6,共6页
随着城市多源数据兴起,城市系统模型与人工智能技术成为建立数据间内在关联(如非线性与因果性关系)的核心基础。本文以两者的典型代表——"空间均衡模型"与"对抗生成网络"为例,总结梳理两者在城市研究与实践中的理... 随着城市多源数据兴起,城市系统模型与人工智能技术成为建立数据间内在关联(如非线性与因果性关系)的核心基础。本文以两者的典型代表——"空间均衡模型"与"对抗生成网络"为例,总结梳理两者在城市研究与实践中的理论基础、优势与局限以及应用场景。城市系统模型更适用于支持大尺度的规划实施评估(通过反事实模拟)与空间规划编制(通过情景预测),而人工智能技术则更适用于基于现状案例与规划指引的小尺度城市空间形态生成。基于两者的优势互补性,跨尺度的模型耦合可以为探索因地制宜、多维度共赢的城市决策提供可量化、可解释的科学依据。本文解释了多源数据在规划与设计中囿于现状描绘的局限与原因,挖掘了其在模型支撑下辨析城市问题与优化空间决策的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系统 人工智能 多源数据 规划实施评估 空间规划编制 空间形态生成
原文传递
基于空间句法的城市形态对比研究 被引量:42
6
作者 王洁晶 汪芳 刘锐 《规划师》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96-101,共6页
空间句法通过对城市空间相互关系和结构的数量化建模,为城市形态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研究选取路网规整、用地集中布局以及路网自由、用地组团布局两类形态差异较大的城市为例,建立轴线图模型,对比分析两类城市的形态特征的差异与共性... 空间句法通过对城市空间相互关系和结构的数量化建模,为城市形态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研究选取路网规整、用地集中布局以及路网自由、用地组团布局两类形态差异较大的城市为例,建立轴线图模型,对比分析两类城市的形态特征的差异与共性。研究结果表明:两类城市的集成核形态差异较大,"自由轮轴"形式只在集中型城市中较为明显,而组团型城市自内向外整合度逐渐减小而呈现圈层分布,说明前者中心区和边缘区之间的联系比后者便捷,而对于城市形态的可识别性前者同样强于后者;在共性方面,两类城市的轴线网络都是无标度网络,借此能够解释城市核心区的集聚和城市形态演变存在的"惯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句法 城市形态 可识别性 轴线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城市群制度一体化评估框架构建——基于多层级治理理论 被引量:22
7
作者 张衔春 许顺才 +1 位作者 陈浩 单卓然 《城市规划》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75-82,共8页
经济全球化引发新一轮地域空间重组,城市群作为重要的地域空间组织单元其制度一体化的评估缺乏完善的评估理论框架与实证方法。现阶段,我国城市群制度建设多元化的情况下,建立一套完善的理论到实践的评估方法具有重要学术意义。研究发现... 经济全球化引发新一轮地域空间重组,城市群作为重要的地域空间组织单元其制度一体化的评估缺乏完善的评估理论框架与实证方法。现阶段,我国城市群制度建设多元化的情况下,建立一套完善的理论到实践的评估方法具有重要学术意义。研究发现,后福特制下,制度通过重塑治理模式实现国家空间的尺度重构。因此,本研究认为制度一体化的治理表征是形成多层级治理模式。进而,以多层级治理为理论框架,构建"三组关系"与"两个层次"的评估理论框架,即在宏观层次的城市群治理结构与微观层次个案型制度安排上检验层级政府间的科层关系、跨市区域合作关系与政府—市场—公民社会的三方关系。并构建评估实证框架,宏观层次上以社会网络分析、文本、桌面分析及半结构访谈识别城市群治理结构;微观层次以政策网络分析及焦点小组、深度访谈识别基于个案的制度安排。最终证明,简单构建评估指标忽视了制度特征与演化,可实证的理论评估与实践实证框架的建立有助于深度揭示城市群的制度一体化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度一体化 城市群 多层级治理 网络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城市蔓延研究回顾与展望 被引量:22
8
作者 张衔春 向乔玉 +1 位作者 张宇 胡国华 《规划师》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76-81,共6页
近十年来,我国城市蔓延案例研究开始纵向深入,建立起蔓延概念界定、蔓延水平测度、动力因素分析及控制策略研究的成熟模式。研究总结近十年来我国城市蔓延相关案例研究的主要成果,从蔓延测度、动力因素及控制策略三方面指出相关研究案... 近十年来,我国城市蔓延案例研究开始纵向深入,建立起蔓延概念界定、蔓延水平测度、动力因素分析及控制策略研究的成熟模式。研究总结近十年来我国城市蔓延相关案例研究的主要成果,从蔓延测度、动力因素及控制策略三方面指出相关研究案例在充分借鉴国外学术成果、结合我国国情形成系统研究体系的同时,存在测度样本选取忽略中部城市及中小城市、缺乏城镇群蔓延机制研究、个体经济行为研究欠缺和控制策略研究深度不足等问题,并为今后相关研究工作提出设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蔓延 案例研究 测度 动力因素 控制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方城市公共空间理论--探索全面的公共空间理念 被引量:103
9
作者 陈竹 叶珉 《城市规划》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59-65,共7页
指出公共空间虽广泛被认为是城市规划和城市设计学科的重要关注对象,但对于其跨学科的概念和研究方法国内学术界还未形成清晰的共识。文章通过对西方城市及相关学科领域的公共空间理论文献的回顾,对其中主要研究角度和主要理论进行了分... 指出公共空间虽广泛被认为是城市规划和城市设计学科的重要关注对象,但对于其跨学科的概念和研究方法国内学术界还未形成清晰的共识。文章通过对西方城市及相关学科领域的公共空间理论文献的回顾,对其中主要研究角度和主要理论进行了分析,以期形成较完整的公共空间的理论框架,并有助于全面了解公共空间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 空间 公共空间 公共领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企业银行商务活动视角下的城市CBD集聚机制——以广州市某企业银行为例 被引量:2
10
作者 陈慧玮 周素红 《热带地理》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52-57,64,共7页
以广州天河北CBD某企业银行为例,通过收集其客户资料和短期贷款业务信息,结合深度访谈,分析该企业银行的基本情况、与客户的商务活动强度及其商务活动空间形态,并从银行业的空间行为机制等微观角度解释其成因,探讨商务产业的空间形态与... 以广州天河北CBD某企业银行为例,通过收集其客户资料和短期贷款业务信息,结合深度访谈,分析该企业银行的基本情况、与客户的商务活动强度及其商务活动空间形态,并从银行业的空间行为机制等微观角度解释其成因,探讨商务产业的空间形态与微观行为机制对CBD发展演变的影响。研究表明,在宏观层面,银行客户和业务联系的分布总体上存在一定的空间递减规律,但也受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聚集经济区位以及银行自身的业务定位和市场开拓等的影响;在微观层面,银行业的商务活动在CBD内部高度集聚,其成因除了受以往分析的聚集经济作用外,还与银行业的业务模式密切相关。将银行业业务模式划分为与客户的商务活动联系模式和与辅助性生产性服务业商务活动联系模式两大类,前者的一对多业务模式和后者的客户媒介模式是促成CBD中以银行业为首的商务集聚的主要内在机制之一。具体而言,面对面业务的需求是CBD商务产业集聚的主要原因之一,多机构或多部门的协作要求,形成协作网络是产业集聚的另一重要原因,银行在CBD商务集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商务活动 商务产业 银行业 CB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型期中国城市多元参与式社区治理模式研究 被引量:46
11
作者 边防 吕斌 《城市规划》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81-89,共9页
随着中国社会经济发展进入转型期,城市居民的客观诉求开始逐渐多元化、复杂化和碎片化,我国城市社区在提升环境空间、改善基础设施建设及健全社区服务体系过程中,社区治理需要进行创新调整来应对转型期的挑战.本文通过治理的视角,构建... 随着中国社会经济发展进入转型期,城市居民的客观诉求开始逐渐多元化、复杂化和碎片化,我国城市社区在提升环境空间、改善基础设施建设及健全社区服务体系过程中,社区治理需要进行创新调整来应对转型期的挑战.本文通过治理的视角,构建了社区治理参与机制的4个重要维度,即参与主体、社区管理和组织方式、相关政策法规及资源分配和管理作为理论框架来分析城市社区治理的参与机制.通过研究发现我国城市社区治理中,存在主要参与主体未明确、过度行政化、相关法律法规未健全和资金管理机制未完善等问题.针对上述问题,本文构建了多元参与式社区治理的机制决策和行为框架,即通过参与主体的多元化,组织方式的多元化和参与途径的多元化提高社区公共事务解决的针对性和效率,为我国社区治理的发展提供理论支撑和行动框架指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治理 参与式治理 社区发展 多元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内城市与区域语境下的韧性研究述评 被引量:27
12
作者 许婵 文天祚 刘思瑶 《城市规划》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06-120,共15页
在多学科视角梳理韧性概念内涵的基础上,综述了国内城市与区域语境下的韧性研究进展。文献分析结果显示国内相关研究形成了5个主要领域,韧性城市及其相应的规划策略、治理措施、评价方法等已经成为了目前国内城市与区域语境下韧性研究... 在多学科视角梳理韧性概念内涵的基础上,综述了国内城市与区域语境下的韧性研究进展。文献分析结果显示国内相关研究形成了5个主要领域,韧性城市及其相应的规划策略、治理措施、评价方法等已经成为了目前国内城市与区域语境下韧性研究的新前沿。将国内城市与区域语境下的韧性研究划分为萌发阶段(2006—2012年)、成长阶段(2013—2016年)和繁荣阶段(2017—2019年);分别对三个阶段的理论研究、实证研究和学术事件进行了分析,总结了研究的成果与不足,并对韧性研究的尺度、焦点、方法和应用等关键议题进行了解析;提出未来可以从城市与区域韧性的测度方法和模型的系统化、韧性演变的历史路径和空间分异、韧性与现有规划体制和法律体系的结合、基于韧性的管治网络与决策机制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韧性 城市与区域 述评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共卫生和健康: 重温城乡规划“初心” 被引量:3
13
作者 周江评 《城市规划》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33-133,115,共2页
历史上的东、西方都有过类似于《建筑十书》《考工记》这样的作品,谈及了一些基本的城市建设原则和理念。但现代意义上的城市规划——即有专门机构、专门法律法规以及有专业(门)人士按照一定的规则、标准来系统地谋划、管控城市、道路... 历史上的东、西方都有过类似于《建筑十书》《考工记》这样的作品,谈及了一些基本的城市建设原则和理念。但现代意义上的城市规划——即有专门机构、专门法律法规以及有专业(门)人士按照一定的规则、标准来系统地谋划、管控城市、道路、建筑和相关基础设施如上下水、垃圾处理等举措,则是从人类工业化革命的起源地——英国开始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十书》 城乡规划 基础设施 城市规划 《考工记》 垃圾处理 起源地 工业化革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比较步行评分、步行偏好和可达性在香港地区新市镇的探索 被引量:2
14
作者 张灵珠 《时代建筑》 2023年第2期22-29,共8页
当前步行评估系统及其评价指标越来越复杂多样,且不同评分系统之间难以相互比较,使得设计师和政策制订者难以在实际工作中利用此类评估方法.针对此情况,研究以香港地区沙田新镇为例,调查了使用三维步行网络得出的可达性指数、香港地区... 当前步行评估系统及其评价指标越来越复杂多样,且不同评分系统之间难以相互比较,使得设计师和政策制订者难以在实际工作中利用此类评估方法.针对此情况,研究以香港地区沙田新镇为例,调查了使用三维步行网络得出的可达性指数、香港地区最近开发的可步行性评分系统,以及表明步行偏好的实际步行流量水平之间的双变量相关性.在此基础上,文章进一步讨论了网络分析对于现有和预测条件下评估步行可达性的便利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步行性 三维步行网络分析 可步行性评分系统 步行流量 香港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自然保育规划决策困境——以香港沙螺洞为例 被引量:6
15
作者 李劼 刘建政 李卫锋 《国际城市规划》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80-86,共7页
生态文明背景下,城市的自然保护与生态规划成为城市规划的一项重点工作。然而由于快速城镇化时期土地的稀缺性,城市发展与自然保护之间存在剧烈矛盾,涉及多方利益相关者的不同诉求。因此对于城市生态保护的空间管制不仅是一项技术规划,... 生态文明背景下,城市的自然保护与生态规划成为城市规划的一项重点工作。然而由于快速城镇化时期土地的稀缺性,城市发展与自然保护之间存在剧烈矛盾,涉及多方利益相关者的不同诉求。因此对于城市生态保护的空间管制不仅是一项技术规划,更是根植于当地制度框架与经济社会文化背景之中的复杂规划决策。本文以香港新界沙螺洞近30年来面临的保育与发展之间的矛盾为案例,在考察香港自然保育政策、规划及法律法规的制度框架基础上,采用"效率性"、"公平性"、"有效性"、"合法性"的综合分析框架对案例中三个规划决策进行分析,关注制度构建下不同参与方的利益冲突与决策制定的复杂性,力求对城市自然保育规划决策困境的成因获得更加全面深入的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自然保育 规划决策 生态保护规划 香港
原文传递
《免费停车的高昂代价》解读
16
作者 雷舒宇 《城市交通》 2024年第4期128-130,共3页
在城镇化浪潮中,全球许多城市都面临由汽车数量迅猛增长带来的城市和交通挑战。小汽车在带来便利和舒适生活的同时,也引发了交通拥堵、空气污染等问题。因此,小汽车的推广与管控一直是城市发展的矛盾点和争议点。
关键词 交通拥堵 小汽车 空气污染 高昂代价 城镇化 争议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生代农民工留城意愿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以江苏省南京市为例 被引量:14
17
作者 陈轶 张衔春 +3 位作者 周方睿 程哲 刘清清 周星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432-436,共5页
农民工在城镇落户作为城镇化的首要任务已被提上日程。新生代农民工是我国城镇劳动力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他们的留城意愿特征及影响因素有着重要意义。本研究以问卷及深入访谈数据为基础,从个人因素、家庭因素、社会因素3个方面分析了... 农民工在城镇落户作为城镇化的首要任务已被提上日程。新生代农民工是我国城镇劳动力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他们的留城意愿特征及影响因素有着重要意义。本研究以问卷及深入访谈数据为基础,从个人因素、家庭因素、社会因素3个方面分析了南京市新生代农民工留城意愿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留城意愿强弱与收入、职业、受教育程度、工作稳定度、婚姻、随迁子女、社会保障状况、住房满意度、宅基地流转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其中收入情况、住房满意度、社会保障、职业稳定度、子女的教育情况对新生代农民工留城意愿影响显著,总体上看,收入越高、受教育程度越高、从事第三产业、有社保、工作稳定度高、已婚、子女在老家、住房状况好、同意宅基地流转的新生代农民工留城意愿强烈。在此基础上提出解决新生代农民工留城难题的路径:建立健全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推进机制,明确成本承担主体和支出责任;制定具体的新生代农民工落户标准,实施差别化落户政策;推进新生代农民工享有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完善公共就业创业服务体系;保障新生代农民工随迁子女享有平等的受教育权利,推动教育公平;提高新生代农民工居住质量,完善农民工住房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代农民工 留城意愿 南京市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技术园区生活性公共设施内容、空间布局特征及借鉴——以日本筑波科学城为例 被引量:12
18
作者 赵勇健 吕斌 +2 位作者 张衔春 胡国华 李金钢 《现代城市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39-44,共6页
在对高技术园区概念及发展历程、公共设施内涵和相关研究述评的基础上,展开对筑波科学城生活性公共设施的研究。通过对不同公共设施的类型、数量、密度、人均面积等指标的梳理总结,以及设施的空间核密度、用地布局特征等方面的分析发现... 在对高技术园区概念及发展历程、公共设施内涵和相关研究述评的基础上,展开对筑波科学城生活性公共设施的研究。通过对不同公共设施的类型、数量、密度、人均面积等指标的梳理总结,以及设施的空间核密度、用地布局特征等方面的分析发现:筑波科学城生活性公共设施类型层级丰富,规模指标相对较高,具有社区化特征,各类设施布局特征具有显著差异,但总体呈现覆盖范围广的集聚核心,空间布局与居住区、商业区相关。最后文章总结了高技术园区生活性公共设施的特征和可借鉴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活性公共设施 密度 空间布局 核密度分析 筑波科学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紧凑下的活力城市:凯文·林奇的城市形态理论在香港的解读 被引量:22
19
作者 郎嵬 克里斯托弗.约翰.韦伯斯特 《国际城市规划》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28-33,共6页
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我国城市长期存在的人口与用地之间的矛盾日益凸显,许多城市用地发展已经处于超饱和状态。高密度城市的发展与规划已成为城市规划与地理学亟需研究的重要课题。作为典型的高密度城市,匮乏的资源、多山的地形... 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我国城市长期存在的人口与用地之间的矛盾日益凸显,许多城市用地发展已经处于超饱和状态。高密度城市的发展与规划已成为城市规划与地理学亟需研究的重要课题。作为典型的高密度城市,匮乏的资源、多山的地形、众多的人口,一直是困扰香港城市发展的难题。但香港以其高效率的城市用地形态为许多有着相似情况的城市提供了借鉴。自20世纪70年代起,香港开始以惊人的发展速度崛起,不仅成为世界级的金融中心,而且在城市规划、交通管理、环境保护、公屋建设等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本文以香港为例,利用凯文·林奇的城市形态理论,详细考察了城市形态与城市密度之间的互动关系,判断城市形态与城市活力形成具有正向关系,并指出高密度城市建设与城市自身条件相适应的、高效率的城市形态密切相关。本文力求从香港的城市发展中寻找高密度城市的发展规律,为内地新常态下高密度、可持续城市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力 紧凑城市 高密度城市形态 凯文·林奇 香港
原文传递
苏黎世“公交联盟”发展模式及其启示
20
作者 陈守强 杨丹 阎凯 《规划师》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8期82-89,共8页
城乡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和新时期城市公交发展的战略决策,促使城乡公交一体化发展成为必然。城乡公交“二元”管理结构和运营主体的破碎化,成为我国城乡公交一体化发展的主要障碍。如何打破这一制度瓶颈,建立高效服务运行体系,成为当前... 城乡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和新时期城市公交发展的战略决策,促使城乡公交一体化发展成为必然。城乡公交“二元”管理结构和运营主体的破碎化,成为我国城乡公交一体化发展的主要障碍。如何打破这一制度瓶颈,建立高效服务运行体系,成为当前学术研究的焦点和政策制定的难点。文章以苏黎世“公交联盟”为例,从组织架构、管理运营和方法措施等维度,深入剖析区域公交一体化网络建设的成功机制,并提出我国城乡公交一体化应重点从三个方面进行突破:推动建立统一的城乡公交治理机构、提升多式联运换乘的便利性及探索建立高效的公交运营管理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交通 城乡一体化 公交联盟 直连直通 启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