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香港中小企业成功实施六西格玛的关键因素 被引量:2
1
作者 霍达生 黄俊达 《中国质量》 2005年第6期8-11,共4页
引言 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对中小企业的定义是雇员数少于100人的制造类企业,或雇员数少于50人的非制造类企业.根据2004年6月人口普查与统计署公布的数字,香港288912家企业中超过98%的企业被划分为中小企业,以上数字不包括各个政府部门.... 引言 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对中小企业的定义是雇员数少于100人的制造类企业,或雇员数少于50人的非制造类企业.根据2004年6月人口普查与统计署公布的数字,香港288912家企业中超过98%的企业被划分为中小企业,以上数字不包括各个政府部门.香港私营企业的2265000名员工中,有大约60%在中小企业里工作.对于香港的众多中小企业和他们的员工来说,六西格玛方法的有力并高效率的展开是一个巨大的挑战,但这对于培训和咨询服务机构来说,却是一个绝佳的机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小企业 六西格玛 成功实施 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 2004年6月 制造类企业 人口普查 政府部门 私营企业 雇员 数字 统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公路拓宽路基软土工程特性试验 被引量:11
2
作者 舒阳 孟庆山 舒思齐 《长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37-42,共6页
分析了新老路基各试验断面软土层的物理力学特性,开展了新老路基软土室内三轴剪切试验和直剪试验,并进行了试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老路基经过多年的运营产生了固结变形,其固结程度与力学性质好于新路基,表现在老路基软土的抗剪强度稍... 分析了新老路基各试验断面软土层的物理力学特性,开展了新老路基软土室内三轴剪切试验和直剪试验,并进行了试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老路基经过多年的运营产生了固结变形,其固结程度与力学性质好于新路基,表现在老路基软土的抗剪强度稍高于新路基对应位置,粘聚力高于新路基,但内摩擦角则相对低于新路基;由直剪试验求得的软土粘聚力普遍小于由三轴剪切试验求得的软土粘聚力,内摩擦角则相对较大;建议在考虑新路基的软基段的处理方法时,采取比相应段原有老路基的处理方式更为刚性的处治对策,更加严格地控制新路基沉降和差异沉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工程 高速公路 拓宽 软土路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振动系统在不可测干扰作用下的主动控制研究
3
作者 李奕阳 任礼行 +1 位作者 林逸 陈敬育 《振动工程学报》 EI CSCD 1999年第1期97-102,共6页
基于模态控制理论,利用优化特征值配置和稳定性理论等技术,提出阻尼线性振动系统在不可测外扰作用下主动控制的一种设计方法。实验结果表明:对于低频振动系统,采用该方法设计控制系统可有效地降低系统的振幅,取得满意的控制效果。
关键词 振动系统 控制器 振动主动控制 特征值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声学黑洞结构应用中的力学问题 被引量:29
4
作者 季宏丽 黄薇 +1 位作者 裘进浩 成利 《力学进展》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333-384,共52页
声学黑洞(acoustic black hole,ABH)效应是利用薄壁结构几何参数或者材料特性参数的梯度变化,使波在结构中的传播速度逐渐减小,理想情况下波速减小至零从而不发生反射的现象.实现声学黑洞效应的主要方法是将薄板结构的厚度按照一定规律... 声学黑洞(acoustic black hole,ABH)效应是利用薄壁结构几何参数或者材料特性参数的梯度变化,使波在结构中的传播速度逐渐减小,理想情况下波速减小至零从而不发生反射的现象.实现声学黑洞效应的主要方法是将薄板结构的厚度按照一定规律裁剪,利用声学黑洞可以将结构中传播的波动能量聚集在特定的位置.声学黑洞对波的聚集具有宽频高效、实现方法简单灵活等特点,在薄壁结构的减振降噪、能量回收等应用中具有明显的优势.本文介绍声学黑洞效应的基本原理、相关力学问题的研究进展和有待进一步探究的问题,包括声学黑洞结构的建模与分析方法、实验研究方法及进展、声学黑洞结构中波的传播与操控,以及声学黑洞在工程应用中的相关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学黑洞 力学模型 波的传播与操纵 分析与实验方法 应用前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维声学黑洞对弯曲波的能量聚集效应 被引量:26
5
作者 黄薇 季宏丽 +1 位作者 裘进浩 成利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51-57,92,共8页
声学黑洞(Acoustic Black Holes,ABH)效应是利用结构厚度以一定幂函数形式减小,致使弯曲波的相速度逐渐减小而实现能量逐渐聚集,理想情况下弯曲波波速减小为0从而无法传递到结构边缘,也就不会发生反射。声学黑洞效应使得结构产生高能量... 声学黑洞(Acoustic Black Holes,ABH)效应是利用结构厚度以一定幂函数形式减小,致使弯曲波的相速度逐渐减小而实现能量逐渐聚集,理想情况下弯曲波波速减小为0从而无法传递到结构边缘,也就不会发生反射。声学黑洞效应使得结构产生高能量密度区域,因此能高效应用于能量回收和振动噪声控制。为了研究二维声学黑洞结构具有弯曲波能量聚集效应,运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BAQUS建立了二维声学黑洞模型,从时域上研究弯曲波在声学黑洞区域的传播过程,结合有限元数值结果与振动功率流的结果分析弯曲波能量聚集过程。最后通过激光超声实验系统对二维声学黑洞中弯曲波传播过程进行成像与分析,实验结果验证了二维声学黑洞结构对弯曲波能量的聚集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学黑洞 弯曲波 有限元分析 能量聚集 功率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智能双重响应面法的涡轮叶盘可靠性灵敏度分析 被引量:8
6
作者 张春宜 宋鲁凯 +2 位作者 费成巍 郝广平 李雪芹 《推进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155-1164,共10页
为了合理进行整体叶盘多失效模式可靠性分析和准确描述各影响参数的重要程度,将智能算法与双重响应面方法相结合提出可靠性灵敏度分析的智能双重响应面方法 (Intelligent Dual Response Surface Method,IDRSM)。首先,建立IDRSM的数学模... 为了合理进行整体叶盘多失效模式可靠性分析和准确描述各影响参数的重要程度,将智能算法与双重响应面方法相结合提出可靠性灵敏度分析的智能双重响应面方法 (Intelligent Dual Response Surface Method,IDRSM)。首先,建立IDRSM的数学模型,给出基于IDRSM的可靠性灵敏度分析的流程。然后,考虑流场和温度场作用,基于IDRSM对整体叶盘径向变形和应力两种失效模式进行可靠性分析和灵敏度分析。可靠性分析显示:当许用径向变形、许用应力的均值和标准差分别取3.8mm和76μm,690MPa和14MPa时,叶盘综合可靠度为0.9926。灵敏度分析显示:整体叶盘综合失效概率的主要影响因素为流速和转速,占叶盘总失效的92%。通过蒙特卡洛法、响应面法、极值响应面法、智能响应面法等四种方法比较显示:IDRSM能在保证计算精度的前提下提高计算效率。实例分析表明该方法在多失效模式综合可靠性灵敏度分析中的可行性和有效性,也为结构多失效模式可靠性优化开辟了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靠性分析 整体叶盘 智能算法 人工神经网络 智能双重响应面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柔性机构动态可靠性分析的先进极值响应面方法 被引量:15
7
作者 张春宜 宋鲁凯 +2 位作者 费成巍 郝广平 路成 《机械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47-54,共8页
为了提高柔性机构可靠性分析的精度和效率,提出动态可靠性分析的先进极值响应面法。该方法将智能算法与可靠性分析的极值响应面法相结合,利用蒙特卡洛法抽取样本,经过网络训练建立先进极值响应面法的数学模型。以柔性机械臂为例,以柔性... 为了提高柔性机构可靠性分析的精度和效率,提出动态可靠性分析的先进极值响应面法。该方法将智能算法与可靠性分析的极值响应面法相结合,利用蒙特卡洛法抽取样本,经过网络训练建立先进极值响应面法的数学模型。以柔性机械臂为例,以柔性机械臂材料密度、弹性模量、构件截面尺寸为输入随机变量,构件变形为输出响应;利用蒙特卡罗法、极值响应面法和先进极值响应面法分别进行动态可靠性仿真计算,得出了各自输出响应量的分布特征及可靠度。通过方法比较表明:先进极值响应面法在保证计算精度的前提下,大大提高了计算速度,验证了先进极值响应面法在柔性机构动态可靠性分析中的可行性和适用性;也为柔性机构可靠性优化开辟了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靠性分析 柔性机械臂 智能算法 人工神经网络:先进极值响应面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玻纤铝合金层板受低速冲击损伤实验和仿真 被引量:5
8
作者 万云 章继峰 +1 位作者 王振清 周利民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769-773,共5页
为了研究GLARE板受冲击载荷下破坏机理。落锤实验分析了GLARE板抗低速冲击性能,给出了其在实验中的破坏响应。实验分析了该材料的时间接触力曲线、时间变形曲线、时间能量吸收曲线、以及变形接触力曲线变化过程和试件两面的铝合金层的... 为了研究GLARE板受冲击载荷下破坏机理。落锤实验分析了GLARE板抗低速冲击性能,给出了其在实验中的破坏响应。实验分析了该材料的时间接触力曲线、时间变形曲线、时间能量吸收曲线、以及变形接触力曲线变化过程和试件两面的铝合金层的破坏情况。在ABAQUS软件中,建立了落锤低速冲击的有限元模型。通过对比在不同冲击能量时实验和数值模拟的时间接触力曲线、时间变形曲线、时间能量吸收曲线和铝合金层的破坏,验证了有限元模型的可靠性。在分析对比不同冲击时复合材料和铝合金破坏之后,发现复合材料层的破坏程度变化并不大,相反铝合金层的破坏程度有较大变化,所以铝合金层在材料整体抗冲击性能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玻璃纤维金属层合板 低速冲击 动态响应 损伤演化 损伤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格子Boltzmann研究多孔介质内的自然对流换热问题 被引量:8
9
作者 严微微 刘阳 许友生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7年第2期149-152,共4页
用格子Boltzmann方法研究了方腔内二维多孔介质由于不均匀温度分布产生的浮力效应而引起的自然对流传热问题.通过数值模拟得到了多孔介质内流体的流场和温度场.详细讨论了孔隙度对自然对流传热的影响,并对孔隙度变化情况下的自然对流传... 用格子Boltzmann方法研究了方腔内二维多孔介质由于不均匀温度分布产生的浮力效应而引起的自然对流传热问题.通过数值模拟得到了多孔介质内流体的流场和温度场.详细讨论了孔隙度对自然对流传热的影响,并对孔隙度变化情况下的自然对流传热问题也进行了探讨.研究结果表明,在孔隙度恒定,且Da数比较小(≤10-6)的情况下,当Ra数较低时,孔隙度对自然对流传热的影响很小,当Ra数足够大时需要考虑孔隙度变化的影响;而在Da数较大(≥10-2)情况下,孔隙度对自然对流传热的影响非常明显.在孔隙度线性变化情况下,中间孔隙度c对自然对流传热有一定的影响,且对流与传热随着c的增大而变得剧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孔介质 自然对流传热 格子BOLTZMANN方法 孔隙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冲击690高强钢位错组态与晶粒细化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曹宇鹏 杨聪 +3 位作者 施卫东 花国然 李彬 李荣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26-37,共12页
为研究激光冲击材料内部位错组态和晶粒细化的关系,用脉冲激光对690高强钢试样进行了冲击强化处理,采用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分别获得了冲击后试样的扫描电子显微像和透射电子显微像、高分辨电子显微像,并对高分辨电子显微像进行快速傅里... 为研究激光冲击材料内部位错组态和晶粒细化的关系,用脉冲激光对690高强钢试样进行了冲击强化处理,采用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分别获得了冲击后试样的扫描电子显微像和透射电子显微像、高分辨电子显微像,并对高分辨电子显微像进行快速傅里叶逆变换,从位错组态角度建立了激光冲击690高强钢晶粒细化模型.结果表明,690高强钢试样经功率密度为5.09 GW/cm^2的激光冲击加载后,其材料内部位错增殖、表层晶粒细化,截面晶粒尺寸大小分布在80~200 nm;析出相与基体保持半共格关系,基体中分布着众多刃型位错、位错偶以及扩展位错等缺陷,其中位错偶是由带割阶的螺型位错运动形成;通过由位错、扩展位错、空位等构成的几何位错界面扩展交汇把原始大晶粒分割成细小晶粒;激光冲击690高强钢晶粒细化模型可以描述激光冲击690高强钢位错运动主导的晶粒细化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光学 激光冲击强化 位错组态 690高强钢 晶粒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态惯性力作用下球形油滴二次破碎分析 被引量:2
11
作者 吴清 黎一锴 +1 位作者 康宁 张鹏 《内燃机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561-568,共8页
根据燃油一次破碎后形成的油滴运动特点,建立了与实际更加相符的二次雾化模型,通过N-S方程和线性化分析方法导出各参数之间的本征关系,并给出本征方程的解,基于方程的解,分别研究Ma数、Bond数、Oh数和气/液密度比κ对油滴二次破碎的影响... 根据燃油一次破碎后形成的油滴运动特点,建立了与实际更加相符的二次雾化模型,通过N-S方程和线性化分析方法导出各参数之间的本征关系,并给出本征方程的解,基于方程的解,分别研究Ma数、Bond数、Oh数和气/液密度比κ对油滴二次破碎的影响,结果表明:气体可压缩性对油滴的二次破碎具有促进作用,但效果不明显,一般情况下可以忽略气体可压缩性的影响,油滴的黏性可以抑制油滴的破碎,而油滴受到气动作用力是油滴破碎的直接原因,因而提高Bond数可得到更好的雾化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惯性力 球形油滴 二次破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磷酸盐热防护陶瓷瓦修复剂及耐高温性能分析
12
作者 马承坤 章继峰 +2 位作者 王超 王振清 周利民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477-481,共5页
针对热防护陶瓷瓦的损伤修复,研制了一种磷酸盐修复剂,通过扫描电镜(SEM)、差式扫描量热(DSC)以及X射线衍射分析(XRD)等方法,对磷酸盐修复剂的微观形貌、物相结构与耐高温性能进行研究,最后通过拉伸剪切实验对其高温机械性能进行测试和... 针对热防护陶瓷瓦的损伤修复,研制了一种磷酸盐修复剂,通过扫描电镜(SEM)、差式扫描量热(DSC)以及X射线衍射分析(XRD)等方法,对磷酸盐修复剂的微观形貌、物相结构与耐高温性能进行研究,最后通过拉伸剪切实验对其高温机械性能进行测试和分析。结果表明:10%纳米Al N的加入可以促进树脂与固化剂的反应,降低固化温度,并提高其与碳化硅陶瓷的粘附强度;过量的纳米Al N会使固化反应剧烈,导致修复剂表面疏松,从而降低剪切强度。磷酸盐(Al PO4(10-0423))在高温时(1 000℃)转变成更稳定的磷酸盐晶体(Al PO4(11-0500)),增强了其高温环境下的稳定性。该研究可为重复使用飞行器热防护系统(TPS)的设计与修复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防护陶瓷瓦 磷酸盐修复剂 剪切强度 电子扫描显微镜 X射线衍射 差热分析 纳米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分层复合材料层合板的接触阻尼特性
13
作者 何意 肖毅 苏众庆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4期8-17,47,共11页
阻尼响应是用于识别分层损伤的高敏感动态参数。分层板的阻尼包括材料阻尼和接触阻尼两部分:基于应变能法,计算了复合材料材料阻尼;基于静-动摩擦一体化能量损耗模型,计算了一阶模态下分层界面接触阻尼;采用有限元软件Abaqus建立了分层... 阻尼响应是用于识别分层损伤的高敏感动态参数。分层板的阻尼包括材料阻尼和接触阻尼两部分:基于应变能法,计算了复合材料材料阻尼;基于静-动摩擦一体化能量损耗模型,计算了一阶模态下分层界面接触阻尼;采用有限元软件Abaqus建立了分层板有限元模型(FEMs),借助罚刚度法引入界面法向接触刚度,同时运用等效黏性阻尼引入接触阻尼参数,分析了分层层合板动态响应;采用自由衰减试验测量了不同分层尺寸和厚度方向位置板件的动态参数。结果表明,分层比例越大,层合板的一阶模态阻尼上升越多,其中接触阻尼起主要作用。试验结果与有限元结果吻合较好,验证了有限元模型的合理性和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材料层合板 分层损伤 有限元分析 接触阻尼 罚刚度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维铌酸钠纳米杆的合成及光催化性能
14
作者 程俊业 郑广平 赵斌 《电子元件与材料》 CAS CSCD 2015年第11期44-47,56,共5页
以Nb2O5、NaOH为起始物,NaOH为矿化剂,通过传统水热法并结合后期热处理,成功制备了高结晶度、生长完善的一维正交相NaNbO3纳米结构。采用TG-DSC、XRD和SEM对不同阶段产物的组成、结晶结构、形貌进行了表征。将所制备的Na2Nb2O6·1.4... 以Nb2O5、NaOH为起始物,NaOH为矿化剂,通过传统水热法并结合后期热处理,成功制备了高结晶度、生长完善的一维正交相NaNbO3纳米结构。采用TG-DSC、XRD和SEM对不同阶段产物的组成、结晶结构、形貌进行了表征。将所制备的Na2Nb2O6·1.4H2O前驱样品在不同温度下热处理,当温度高于400℃时可以转变为一维的正交相NaNbO3纳米杆。随着热处理温度的升高,产物的结晶性保持良好,但其形貌开始发生扭曲甚至出现裂纹。另外,对不同后处理的样品进行光催化产氢测试,结果表明随着热处理温度的增大,一维铌酸钠纳米材料的光催化活性先增大后降低,当后热处理温度为400℃时,平均的产氢率可达104.5μmol·h–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铌酸钠 水热法 纳米杆 正交相 光催化 产氢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传递函数特征的机械结构故障诊断方法新进展 被引量:5
15
作者 李全坤 景兴建 《航空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89-107,共19页
故障诊断对估计机械结构的健康状态非常重要,诊断方法一直以来也是研究的热点问题。与其他故障诊断方法相比,基于传递函数的故障诊断方法操作简单,提供的故障特征和指示因子也更加灵敏有效。根据所利用的线性传递函数或非线性传递函数... 故障诊断对估计机械结构的健康状态非常重要,诊断方法一直以来也是研究的热点问题。与其他故障诊断方法相比,基于传递函数的故障诊断方法操作简单,提供的故障特征和指示因子也更加灵敏有效。根据所利用的线性传递函数或非线性传递函数的类型不同、基于传递函数的故障诊断方法目前大概有4类,即一般线性方法、一般非线性方法、基于广义频响函数(GFRF)方法和基于二阶输出频谱(SOOS)方法。本文旨在对各种基于传递函数的故障诊断方法研究进展进行梳理,通过带阻尼弹簧单元的多自由度模型解释各种方法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流程,通过具体的仿卫星结构中螺栓松动故障实验比较各种方法的优缺点,探讨现有故障指示因子灵敏度的提高方式及现有方法在其他复杂机械结构中的运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性故障 非线性故障 传递函数 故障识别 故障定位
原文传递
高超声速典型弹道下的壁板热气动弹性动力学分析 被引量:5
16
作者 谢丹 冀春秀 景兴建 《航空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368-383,共16页
对高超声速流中带有热防护系统(TPS)的二维壁板进行了热气动弹性的双向耦合建模与分析,采用三阶活塞理论计算气动力,通过参考焓法获得气动热流,在有限差分法的基础上进行结构热传导计算,拟合了结构材料特性随温度退化的曲线,最后将气动... 对高超声速流中带有热防护系统(TPS)的二维壁板进行了热气动弹性的双向耦合建模与分析,采用三阶活塞理论计算气动力,通过参考焓法获得气动热流,在有限差分法的基础上进行结构热传导计算,拟合了结构材料特性随温度退化的曲线,最后将气动热模块、气动弹性模块进行双向耦合以考虑气动热与结构形变之间的相互反馈,并在2种典型弹道状态下进行热气动弹性响应分析。结果表明,在X-34A的设计弹道下,双向耦合分析会引起更加剧烈的热应力与热弯矩的变化与较长的瞬态混沌过程。在FALCON弹道下,双向耦合得到的结果加热更为剧烈,而温度下降的过程也更快。对比2种弹道发现,长时间的高超声速飞行更容易引发颤振,而机动性较强的弹道面临的主要问题则是屈曲,需要考虑材料的应力及强度特性。同时说明了双向耦合策略对于现代飞行器在弹道状态下工作的热气弹响应分析的必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超声速 热气动弹性 壁板颤振 双向耦合 典型弹道
原文传递
GF/pCBT复合材料制备及耐高温和盐腐蚀研究
17
作者 张璐 卢少微 +1 位作者 范绍华 周利民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6-10,共5页
利用环状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CBT)的原位聚合法,将催化剂预先附着在玻璃纤维(GF)表面使其与CBT在空间上隔离,避免树脂提前聚合致使黏度增高,进而采用液体成型技术制备高纤维体积含量的连续玻璃纤维增强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基(GF/pCBT)... 利用环状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CBT)的原位聚合法,将催化剂预先附着在玻璃纤维(GF)表面使其与CBT在空间上隔离,避免树脂提前聚合致使黏度增高,进而采用液体成型技术制备高纤维体积含量的连续玻璃纤维增强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基(GF/pCBT)复合材料,并研究了复合材料在高温环境中及经高温、盐雾喷射和盐水浸泡等老化处理后的弯曲力学性能变化.研究结果表明:GF/pCBT复合材料的弯曲强度随环境温度的升高而下降,在50℃~75℃区间由于pCBT基体的玻璃化转变而导致的复合材料弯曲强度下降速率最快;在低于175℃的温度下,材料恢复至常温后弯曲性能基本无变化,环境温度升高至200℃,材料恢复至常温后弯曲性能有小范围提升;在盐雾喷射和盐水浸泡老化初期材料弯曲强度有一定增加,但随后开始快速下降;相对盐雾喷射,盐水浸泡老化作用更为明显,且老化4周时弯曲性能仍无稳定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环状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 复合材料 盐雾 盐水浸泡 弯曲强度
原文传递
基于声学黑洞的盒式结构全频带振动控制 被引量:15
18
作者 何璞 王小东 +2 位作者 季宏丽 裘进浩 成利 《航空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29-138,共10页
声学黑洞(ABH)作为一种新型高效的波动控制技术,被广泛应用于梁板结构的振动控制中。传统声学黑洞结构存在局部强度和刚度较弱、特征尺寸较大、有效作用频率较高等问题,限制了声学黑洞技术的进一步应用和推广。针对盒式结构振动控制问题... 声学黑洞(ABH)作为一种新型高效的波动控制技术,被广泛应用于梁板结构的振动控制中。传统声学黑洞结构存在局部强度和刚度较弱、特征尺寸较大、有效作用频率较高等问题,限制了声学黑洞技术的进一步应用和推广。针对盒式结构振动控制问题,设计了一种新型的声学黑洞阻尼(ABHD)振子。运用有限元仿真方法研究了附加ABHD振子的盒式结构的动态特性,结果表明附加声学黑洞阻尼振子的盒式结构具有高效的能量聚集和耗散能力。通过对盒式结构上下主梁中间不同位置处振子参数的优化,在不改变原有主结构强度和刚度的前提下,实现了对主梁全频带的减振效果。实验结果表明,传统盒式结构在附加多个ABHD振子后全频带的共振峰均有5~30dB的削减,且附加振子的质量占系统总质量的7.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频带 振动控制 盒式梁结构 声学黑洞 动力吸振
原文传递
气体介质中双元液滴的碰撞动力学 被引量:2
19
作者 何成明 张鹏 《中国科学:物理学、力学、天文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187-204,共18页
本文简要综述了气体介质中双元液滴的碰撞动力学的研究进展,重点在于揭示这个问题的多尺度、多物理、非线性的特性.本文首先介绍了各种气体和压力下双元液滴碰撞的实验现象.然后讨论了完全等同的两个液滴的正碰这一最简单的情形的理论分... 本文简要综述了气体介质中双元液滴的碰撞动力学的研究进展,重点在于揭示这个问题的多尺度、多物理、非线性的特性.本文首先介绍了各种气体和压力下双元液滴碰撞的实验现象.然后讨论了完全等同的两个液滴的正碰这一最简单的情形的理论分析.最后介绍了大小不同液滴的融合和混合、非牛顿流液滴的碰撞等近年关注度较高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滴碰撞 融合 弹开 分离 射流混合 非牛顿流
原文传递
GF/PCBT复合材料熔融连接接头失效分析的实验研究与数值模拟 被引量:1
20
作者 张璐 章继峰 +1 位作者 王振清 周利民 《复合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225-1232,共8页
为了解决高黏度热塑性树脂难以制备高强度、大尺寸纤维增强热塑性复合材料构件的问题,采用真空辅助树脂传递模塑(VARTM)工艺与热压工艺相结合的方法,以环状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CBT)在催化剂作用下聚合成的聚环状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CBT... 为了解决高黏度热塑性树脂难以制备高强度、大尺寸纤维增强热塑性复合材料构件的问题,采用真空辅助树脂传递模塑(VARTM)工艺与热压工艺相结合的方法,以环状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CBT)在催化剂作用下聚合成的聚环状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CBT)为基体,制备了纤维体积分数达70%的连续玻璃纤维(GF)/PCBT复合材料层合板及熔融连接件,并测得其力学参数。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对连接界面层数分别为1、2、3层的A、B、C型3种不同方案的GF/PCBT复合材料熔融连接接头的承载能力和失效模式进行了预测。结果表明:不同的结构设计方案对GF/PCBT复合材料接头性能的影响较大,当连接长度在一定范围内时,接头区域主要发生界面分层失效,接头处复合材料的翘曲为界面裂纹加速扩展的主要因素,C型连接方式的接头结构承载能力相比于A型连接方式有明显提高;增加C型接头连接长度,试件承载能力提高,直至接头处界面分层失效和纤维、基体失效同时发生;继续增加连接长度,纤维与基体失效将成为接头区域的主要失效模式,此时承载能力无明显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环状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 复合材料 熔融连接接头 分层损伤 数值模拟 VARTM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