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4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种用磁盘备份SSD的高性能可靠存储系统 被引量:11
1
作者 陈志广 肖侬 +1 位作者 刘芳 杜溢墨 《计算机研究与发展》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80-89,共10页
固态盘(solid state drive,SSD)因为其优越的性能已被大量部署于当前的存储系统中.但是,由于寿命有限,SSD的可靠性受到广泛的质疑.磁盘阵列(redundant arrays of inexpensive disk,RAID)是一种传统的用来提高可靠性的手段,但并不适用于S... 固态盘(solid state drive,SSD)因为其优越的性能已被大量部署于当前的存储系统中.但是,由于寿命有限,SSD的可靠性受到广泛的质疑.磁盘阵列(redundant arrays of inexpensive disk,RAID)是一种传统的用来提高可靠性的手段,但并不适用于SSD.这项工作提出一种基于SSD和磁盘的混合存储系统,构建该系统的主要思想是SSD响应所有I/O请求,从而获得较高的性能;磁盘备份所有数据,从而保证系统的可靠性.但是,磁盘的I/O性能显著低于SSD,构建该系统的问题在于磁盘能否及时地备份SSD上的数据.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从两方面提出优化:在延迟方面,采用非易失主存弥补磁盘与SSD的延迟差距;在带宽方面,采用两种措施:1)在单块磁盘内部重组I/O请求,使磁盘尽可能的顺序读写;2)采用多块磁盘备份多块SSD,通过将一块SSD上的写请求分散到多块磁盘上,有效应对单块SSD上出现的突发写请求.通过原型系统实现表明,该混合系统是可行的:磁盘能够为SSD提供实时的数据备份;与其他系统相比,该混合系统取得较高的性价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闪存 固态盘 磁盘阵列 混合存储系统 可靠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性能并行仿真中持久性研究
2
作者 王学慧 张磊 +1 位作者 陈国强 方粮 《计算机与数字工程》 2014年第10期1749-1751,1757,共4页
随着分布式仿真规模的日益扩大,高性能计算的不断发展,高性能仿真技术逐渐成为仿真领域新的研究热点,其中持久性框架及其实现机制是高性能仿真引擎中至关重要的一层支撑技术,它不但用于系统的负载平衡而且用于检查点及恢复操作。该文针... 随着分布式仿真规模的日益扩大,高性能计算的不断发展,高性能仿真技术逐渐成为仿真领域新的研究热点,其中持久性框架及其实现机制是高性能仿真引擎中至关重要的一层支撑技术,它不但用于系统的负载平衡而且用于检查点及恢复操作。该文针对高性能仿真持久性问题,先提出了持久框架的结构,重点研究了两种持久库对持久框架性能的影响,通过实验数据对其性能差异进行分析,得出基于C++模板的持久框架更具优越性的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性能并行仿真 持久性 优越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大规模网络的高性能仿真平台建设思维探讨 被引量:7
3
作者 杜静 王琼 +1 位作者 秦富童 刘迎龙 《计算机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S1期276-280,共5页
随着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规模迅速膨胀,网络拓扑结构日益复杂,设计一套能够对大规模网络进行高性能仿真的支撑平台已经成为实现大规模网络仿真亟需解决的问题。然而,当前对大规模网络仿真平台的认识不够全面深入,现有的仿真平台还... 随着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规模迅速膨胀,网络拓扑结构日益复杂,设计一套能够对大规模网络进行高性能仿真的支撑平台已经成为实现大规模网络仿真亟需解决的问题。然而,当前对大规模网络仿真平台的认识不够全面深入,现有的仿真平台还不能有效满足大规模网络灵活扩展、柔性重构、高效运行和面向服务等新需求。亟需从不同角度、多个侧面重新认识大规模网络仿真平台,寻找更加科学的平台建设思路。为此,采用多个全新视角对大规模网络仿真平台进行重新审视和深入认识,深入研究大规模网络仿真环境生成和运行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重点分析大规模网络仿真特性和平台需求,提出网络仿真平台建设所应把握的4种思维模式,并对其在网络仿真平台建设中的应用进行了分析。研究成果能够为实现大规模网络的高性能仿真提供可借鉴的理论依据和有效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规模网络 思维模式 高性能仿真平台 仿真网络特性 能力需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性能并行可视化服务器的资源管理技术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路石 孟创斌 +2 位作者 李思昆 王文珂 曾亮 《软件工程与应用》 2014年第5期131-143,共13页
开发高性能并行可视化服务器可充分发挥高性能计算机的资源优势,实现基于高性能计算机的高效并行可视化服务,克服传统后处理模式科学可视化存在的效率低等问题。本文介绍了高性能并行可视化服务器的功能和组成结构,重点论述了在研究高... 开发高性能并行可视化服务器可充分发挥高性能计算机的资源优势,实现基于高性能计算机的高效并行可视化服务,克服传统后处理模式科学可视化存在的效率低等问题。本文介绍了高性能并行可视化服务器的功能和组成结构,重点论述了在研究高性能并行可视化服务器资源管理技术中提出的基于任务属性的计算结点资源分配算法和基于线性回归的任务属性自适应维护算法,算法能够有效利用高性能计算机的计算资源完成科学计算可视化应用任务的计算节点分配,并具有良好的任务属性自适应维护功能。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算法可针对大数据科学计算可视化任务特点,有效完成并行可视计算的任务调度和资源分配,提高科学计算可视化的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视化 服务器 任务调度 资源管理 高性能并行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PI+CUDA的DSMC/PIC耦合模拟异构并行及性能优化研究
5
作者 林拥真 徐传福 +4 位作者 邱昊中 汪青松 王正华 杨富翔 李洁 《计算机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31-39,共9页
DSMC/PIC耦合模拟是一类重要的高性能计算应用,大规模DSMC/PIC耦合模拟计算量巨大,需要实现高效并行计算。由于粒子动态注入、迁移等操作,基于MPI并行的DSMC/PIC耦合模拟往往通信开销较大且难以实现负载均衡。针对自主研发的DSMC/PIC耦... DSMC/PIC耦合模拟是一类重要的高性能计算应用,大规模DSMC/PIC耦合模拟计算量巨大,需要实现高效并行计算。由于粒子动态注入、迁移等操作,基于MPI并行的DSMC/PIC耦合模拟往往通信开销较大且难以实现负载均衡。针对自主研发的DSMC/PIC耦合模拟软件,在原有MPI并行优化版本上设计实现了高效的MPI+CUDA异构并行算法,结合GPU体系结构和DSMC/PIC计算特点,开展了GPU访存优化、GPU线程工作负载优化、CPU-GPU数据传输优化及DSMC/PIC数据冲突优化等一系列性能优化。在北京北龙超级云HPC系统的NVIDIA V100和A100 GPU上,针对数亿粒子规模的脉冲真空弧等离子体羽流应用,开展了大规模DSMC/PIC耦合异构并行模拟,相比原有纯MPI并行,GPU异构并行大幅缩短了模拟时间,两块GPU卡较192核的CPU加速比达到550%,同时具有更好的强可扩展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SMC/PIC耦合 粒子模拟 异构并行 MPI+CUD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河超级计算机上超大规模高精度计算流体力学并行计算研究进展 被引量:9
6
作者 徐传福 车永刚 +2 位作者 李大力 王勇献 王正华 《计算机工程与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1815-1826,共12页
高性能计算(HPC)技术的迅猛发展为大规模复杂计算流体力学(CFD)应用提供了重要支撑。近年来,“通用处理器+众核加速器”的异构体系结构已成为研制超大规模高性能计算机的重要技术途径之一。异构高性能计算机不仅包含海量的异构处理器核... 高性能计算(HPC)技术的迅猛发展为大规模复杂计算流体力学(CFD)应用提供了重要支撑。近年来,“通用处理器+众核加速器”的异构体系结构已成为研制超大规模高性能计算机的重要技术途径之一。异构高性能计算机不仅包含海量的异构处理器核,同时具有异构存储层次、通信方式和编程环境,极大增加了CFD等并行应用开发、优化的难度。国防科技大学是我国高性能计算机系统研制与应用开发的基地,长期以来,学校CFD应用软件团队依托天河/银河系列超级计算机开展了超大规模复杂CFD并行计算和性能优化研究,突破了异构协同并行计算等一系列关键技术,初步实现了HPC与CFD的深度融合,有力支撑了我国几套重要的In-house CFD软件在天河/银河系列超级计算机上的高效超大规模并行应用。归纳总结了天河超级计算机上超大规模高精度CFD并行计算研究进展,并对未来E级超级计算机上CFD并行应用开发进行了分析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流体力学 并行计算 天河超级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面向大规模数据密集计算的缓存方法 被引量:4
7
作者 周恩强 张伟 +2 位作者 卢宇彤 侯红军 董勇 《计算机研究与发展》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1522-1530,共9页
随着高性能计算机逐步应用在大规模数据处理领域,存储系统将成为制约数据处理效率的主要瓶颈.在分析了影响数据密集型计算I/O性能若干关键因素的基础上,提出使用计算结点本地存储构建协作式非易失缓存、以分布式存储架构加速集中式存储... 随着高性能计算机逐步应用在大规模数据处理领域,存储系统将成为制约数据处理效率的主要瓶颈.在分析了影响数据密集型计算I/O性能若干关键因素的基础上,提出使用计算结点本地存储构建协作式非易失缓存、以分布式存储架构加速集中式存储架构的方法.该方法基于应用层协同使用分布化的本地存储资源,使用非易失存储介质构成大缓存空间,存放大规模数据分析的中间过程结果,以此实现高缓存命中率,并利用并发度约束控制等手段避免I/O竞争,充分利用本地存储的特定性能优势保证缓存加速效果,从而有效地提高了大规模数据处理过程的I/O效率.基于多平台多种I/O模式的测试结果证实了该方法的有效性,聚合I/O带宽具有高扩展性,典型数据密集应用的整体性能最大可提升6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密集计算 缓存 本地存储 共享存储 地震数据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064nm纳秒激光对熔石英元件后表面击穿的实验与数值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沈超 程湘爱 +2 位作者 田野 许中杰 江天 《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5期143-153,共11页
对1064 nm纳秒激光辐照下熔石英元件后表面损伤过程进行了时间分辨诊断.利用基于偏振原理的单发双帧阴影成像系统捕捉了脉冲上升沿开始到数百纳秒尺度内的瞬态材料响应,并结合剪切干涉成像系统分析了空气端等离子体微喷现象.结果表明,... 对1064 nm纳秒激光辐照下熔石英元件后表面损伤过程进行了时间分辨诊断.利用基于偏振原理的单发双帧阴影成像系统捕捉了脉冲上升沿开始到数百纳秒尺度内的瞬态材料响应,并结合剪切干涉成像系统分析了空气端等离子体微喷现象.结果表明,损伤在脉冲上升沿就己经发生,此时空气端等离子体的膨胀速度高达20 km/s,同时材料内部也存在高速扩张的不透明损伤区域,但其扩张过程在脉冲结束后迅速停止;损伤发生后数十纳秒后,空气端出现大量中性物质喷发基于激光支持的固态吸收波前模型与相爆炸理论对这些现象进行了讨论.对空气端等离子体扩张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结果表明空气端等离子体压强、温度与密度等参数值随延迟增加迅速下降,其瞬态压强最高达600 MPa;模拟结果还预测了向内扩张的内激波的形成.研究结果对理解熔石英元件的损伤机理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熔石英 激光损伤 抽运探测 激光等离子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算机原理先导课——数字电子教学的思考 被引量:3
9
作者 王学慧 张磊 +2 位作者 刘芸 方粮 陆洪毅 《计算机工程与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A02期61-63,共3页
着重从通过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加强实验教学严把实验质量,以及对后续原理相关内容有侧重的衔接等三个方面,简述了作为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原理先导课的数字电子技术基础课程的教学思考,实际教学实践显示,实现了教学目标,为计算机原理的学... 着重从通过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加强实验教学严把实验质量,以及对后续原理相关内容有侧重的衔接等三个方面,简述了作为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原理先导课的数字电子技术基础课程的教学思考,实际教学实践显示,实现了教学目标,为计算机原理的学习打好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电子技术 计算机原理 实验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跨专业并行计算基础课程教学设计 被引量:7
10
作者 徐新海 唐玉华 林宇斐 《计算机教育》 2014年第23期106-109,共4页
针对当前大学在并行计算教育方面的不足,提出面向跨专业高年级本科学生或低年级研究生的并行计算基础课程小班教学总体规划。在坚持面向并行计算实际需求和跨专业知识背景的原则下,确定"讲授+实验+研讨+论文"的教学形式,采用... 针对当前大学在并行计算教育方面的不足,提出面向跨专业高年级本科学生或低年级研究生的并行计算基础课程小班教学总体规划。在坚持面向并行计算实际需求和跨专业知识背景的原则下,确定"讲授+实验+研讨+论文"的教学形式,采用并行计算系统知识与MPI编程知识并重的知识点讲授内容、基础+领域的实验安排和以利用并行计算解决实际问题为核心导向的考核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并行计算 跨专业 教学设计 MPI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注重计算思维的启发式C语言语法教学 被引量:14
11
作者 徐新海 林宇斐 《计算机教育》 2014年第17期1-4,共4页
针对C语言教学重算法实践、轻语法讲解的现象,提出通过使用启发式方法讲解C语言语法,从而培养学生计算思维的教学方法。在强调语法教学重要性的同时,从最基本的语法出发,通过设计相应案例,在课上与学生互动,启发学生思考语法背后的动因... 针对C语言教学重算法实践、轻语法讲解的现象,提出通过使用启发式方法讲解C语言语法,从而培养学生计算思维的教学方法。在强调语法教学重要性的同时,从最基本的语法出发,通过设计相应案例,在课上与学生互动,启发学生思考语法背后的动因、规则的严谨以及使用的注意事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思维 程序设计 启发式教学 C语言 语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象存储并行文件系统小文件性能优化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周恩强 董勇 +1 位作者 张伟 卢宇彤 《计算机工程与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8-13,共6页
对象存储并行文件系统在高性能计算领域被广泛采用,虽然大文件访问性能优异,但其小文件访问存在局限性。通过分析典型对象存储并行文件系统下的小文件的访问开销,采用服务端小文件专用缓存和基于对象命名关联性预取的方法提高小文件的... 对象存储并行文件系统在高性能计算领域被广泛采用,虽然大文件访问性能优异,但其小文件访问存在局限性。通过分析典型对象存储并行文件系统下的小文件的访问开销,采用服务端小文件专用缓存和基于对象命名关联性预取的方法提高小文件的缓存命中率,降低对象存储架构下小文件的读取延迟。基于Lustre并行文件系统实现了该方法。实际系统测试表明,该方法可显著提高小文件访问性能,其中小文件打包性能提升最大可达8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并行文件系统 缓存 对象存储 文件预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量子计算的研究现状和发展动向 被引量:3
13
作者 陈平形 吴伟 +2 位作者 吴春旺 吴俊杰 唐玉华 《国防科技》 2014年第6期3-6,共4页
作为未来高性能计算研究的重要方向,量子计算受到了全世界的高度重视。文章简单介绍了量子计算的基本原理和研究现状,并对量子计算的未来发展作了分析与思考。
关键词 高性能计算 量子计算 物理实现 计算模型 量子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D模型的计算机程序设计课程教学改革 被引量:1
14
作者 王之元 周云 +3 位作者 杨文婧 陈微 唐玉华 陈娟 《计算机教育》 2016年第2期134-137,共4页
计算机程序设计的教学具有很强的实践性,而这一点在课程教学中被普遍弱化。学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参与和课上课下与教师的互动是改善实践性不足的关键之一。文章提出借鉴课程设计(curriculum design,CD)模型,以学生为中心,对计算机程... 计算机程序设计的教学具有很强的实践性,而这一点在课程教学中被普遍弱化。学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参与和课上课下与教师的互动是改善实践性不足的关键之一。文章提出借鉴课程设计(curriculum design,CD)模型,以学生为中心,对计算机程序设计的课程教学进行重新设计和改革,以提高教学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模型 设计 实践 教学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据流Eager传输:一种分布式流体系结构中的性能优化技术 被引量:1
15
作者 李鑫 郭晓威 林宇斐 《计算机工程与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2035-2044,共10页
分布式流体系结构扩展了分布式环境下的流计算模型,可在互联网上为大数据计算应用提供高效低成本的运行环境。互联网中较长的通信开销制约了计算性能。提出了一种数据流Eager传输的性能优化技术,以挖掘计算与通信之间的并行性,隐藏通信... 分布式流体系结构扩展了分布式环境下的流计算模型,可在互联网上为大数据计算应用提供高效低成本的运行环境。互联网中较长的通信开销制约了计算性能。提出了一种数据流Eager传输的性能优化技术,以挖掘计算与通信之间的并行性,隐藏通信延迟。在分布式流体系结构原型系统中实现了该技术。实验结果表明,应用程序采用该优化技术之后的平均时间开销减少了19.58%,表明该优化技术能够显著提高应用的性能,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布式流体系结构 性能优化 数据流Eager传输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级计算机发展现状及趋势分析 被引量:2
16
作者 方粮 《智能物联技术》 2020年第5期1-8,共8页
超级计算机是一个国家科技发展水平和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TOP500组织以浮点运算性能实际测试值HPL为排序依据,每年2次发布全球超级计算机TOP500榜单,该榜单一直被美国所占据,但近些年来中国的"天河二号"和"神威·... 超级计算机是一个国家科技发展水平和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TOP500组织以浮点运算性能实际测试值HPL为排序依据,每年2次发布全球超级计算机TOP500榜单,该榜单一直被美国所占据,但近些年来中国的"天河二号"和"神威·太湖之光"也多次位居TOP500榜首。这是因为中国的超级计算机突破了一系列关键核心技术,如"天河二号"自主设计实现了创新性的异构多态体系结构、先进的微异构计算阵列、光电混合的自主定制高速互连网络和层次式加速存储架构等。超级计算机在地球环境和宇宙环境模拟、平安城市建设、生物医学模拟分析、中微子探测等高科技和尖端技术领域都有应用,未来也在朝着更高性能、更快互联、更高可靠性、更高效的编程环境以及更高能效的方向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级计算机 TOP500 关键核心技术 发展趋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并行计算机中基于令牌的许可证管理
17
作者 曹宏嘉 卢宇彤 《计算机工程与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388-392,共5页
提出一种适用于并行计算机系统的基于令牌的许可证管理模型。该模型将软件许可证的使用显式分开为申请与检出两步,许可证的释放分开为检入和回收两步,并由资源管理系统代理软件进行许可证资源的申请和回收。在此模型中,软件许可证的使... 提出一种适用于并行计算机系统的基于令牌的许可证管理模型。该模型将软件许可证的使用显式分开为申请与检出两步,许可证的释放分开为检入和回收两步,并由资源管理系统代理软件进行许可证资源的申请和回收。在此模型中,软件许可证的使用将由资源管理系统完全控制与调度,避免了现有模型中存在的资源管理系统外作业使用许可证、作业错误指定许可证信息、应用进程残留等情景下,出现用户作业因许可证不可用而造成的运行失败或资源浪费。设计了两种在现存遗留应用软件和许可证管理软件上实现基于令牌的许可证管理模型的方法,充分表明了此模型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源管理 作业调度 许可证管理 令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科学工程计算的通用网格生成软件系统研究 被引量:3
18
作者 高翔 张翔 +2 位作者 徐传福 刘杰 龚春叶 《计算机工程与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1897-1904,共8页
随着高性能计算技术的迅猛发展,科学工程计算在航空、船舶和桥梁等工程设计领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作为科学工程计算的前置输入,计算网格的生成是影响仿真周期和结果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研制通用网格生成软件对推动科学工程计算... 随着高性能计算技术的迅猛发展,科学工程计算在航空、船舶和桥梁等工程设计领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作为科学工程计算的前置输入,计算网格的生成是影响仿真周期和结果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研制通用网格生成软件对推动科学工程计算领域的发展具有重大实用价值。首先介绍了国内外网格生成软件的发展现状,并针对自主通用网格生成软件在国内市场的严重空缺,总结了自主研制网格生成软件YHGRID拟采用的技术方案和需要突破的若干关键技术,最后探讨了基于国产高性能计算平台,研发自主可控通用网格生成软件所面临的挑战及其未来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格生成软件 科学工程计算 高性能计算 自主可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红石TiO_2中本征缺陷扩散性质的第一性原理计算 被引量:1
19
作者 刘汝霖 方粮 +1 位作者 郝跃 池雅庆 《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7期198-205,共8页
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爬坡弹性带方法,对金红石相二氧化钛晶体中钛间隙、钛空位、氧间隙、氧空位4种本征缺陷的扩散特征进行了研究.对比4种本征缺陷在晶格内部沿不同扩散路径的过渡态势垒后发现,缺陷扩散过程呈现出明显的各向异性.其中,... 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爬坡弹性带方法,对金红石相二氧化钛晶体中钛间隙、钛空位、氧间隙、氧空位4种本征缺陷的扩散特征进行了研究.对比4种本征缺陷在晶格内部沿不同扩散路径的过渡态势垒后发现,缺陷扩散过程呈现出明显的各向异性.其中,钛间隙和氧间隙沿[001]方向具有最小的扩散势垒路径,激活能分别为0.505 eV和0.859 eV;氧空位和钛空位的势垒最小的扩散路径分别沿[110]方向和[111]方向,激活能分别为0.735 eV和2.375 eV.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红石 本征缺陷 扩散 第一性原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衬底调控单层二硫化钼电子性能的第一性原理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张理勇 方粮 彭向阳 《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8期411-417,共7页
基于密度泛函的第一性原理研究了金衬底对单层二硫化钼电子性能的调控作用.从结合能、能带结构、电子态密度和差分电荷密度四个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结合能计算确定了硫原子层在界面的排布方式,并指出这种吸附结构并不稳定.能带结构分析... 基于密度泛函的第一性原理研究了金衬底对单层二硫化钼电子性能的调控作用.从结合能、能带结构、电子态密度和差分电荷密度四个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结合能计算确定了硫原子层在界面的排布方式,并指出这种吸附结构并不稳定.能带结构分析证实了金衬底与单层二硫化钼形成肖特基接触,并出现钉扎效应.电子态密度分析表明金衬底并没有影响硫原子和钼原子之间的共价键,而是通过调控单层二硫化钼的电子态密度增加其导电率.差分电荷密度分析表明单层二硫化钼的导电通道可能在界面处产生.研究结果可对单层二硫化钼晶体管的建模和实验制备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硫化钼 金衬底 电子性能 第一性原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