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0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磁性液体导热系数理论模型与实验分析
1
作者 程艳红 苏哲 +3 位作者 刘志峰 李德才 张彩霞 许静静 《功能材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032-2039,共8页
磁性液体作为一种新型功能复合材料,相比传统液体具有较高的导热性能,被看作新一代传热流体引起了国内外研究学者的广泛关注。然而,现有磁性液体导热系数理论计算模型并不能普遍适用,且不能准确预测不同温度下磁性液体的导热系数,各模... 磁性液体作为一种新型功能复合材料,相比传统液体具有较高的导热性能,被看作新一代传热流体引起了国内外研究学者的广泛关注。然而,现有磁性液体导热系数理论计算模型并不能普遍适用,且不能准确预测不同温度下磁性液体的导热系数,各模型之间存在着适用条件和计算结果的差异。因此,为准确得到磁性液体的导热系数,本文基于瞬态双热线法设计并搭建了磁性液体导热性能实验测量系统(测量平均误差小于1.55%),研究了不同磁场强度作用下,水基磁性液体导热系数随温度变化情况,定量分析了不同理论模型的适用温度范围。结果表明,无磁场作用下水基磁性液体(体积分数3.7%)的导热系数随温度增加而近似线性增加,当温度从20℃增加到70℃时,导热系数增大了47%。其次,磁场作用下,磁性液体导热系数发生显著的提升。在20℃,200 G时,磁性液体导热系数相对于无磁场时增幅最大为81%。最后,对比分析了Maxwell模型、Bruggeman模型、Yu&Choi模型以及Gianluca Coccia模型的磁性液体导热系数计算结果与无磁场实验测量结果,发现在温度较低范围内(20~35℃)理论计算精度较高,与实验结果相对误差在5%以内,此时可以直接采用理论模型预测磁性液体的导热系数;当温度升高后(>40℃),理论计算值则与实验值偏差增大,此时理论模型不再适用,必须通过实验测量获得准确的磁性液体导热系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性液体 导热系数 理论模型 实验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子级制造的关键基础科学问题 被引量:2
2
作者 雒建斌 郭东明 +17 位作者 杨华勇 叶鑫 钱林茂 居冰峰 姜澜 邵金友 张振宇 陈磊 陈远流 胡洁 李祥明 冯俊元 韩伟娜 谭新峰 解国新 赖一楠 苗鸿雁 王岐东 《中国科学基金》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86-98,共13页
人类的制造技术逐步向原子级推进,原子作为化学反应中的最小粒子,虽然它可以分成更小的原子核、电子等,但是从制造的角度看,原子级制造可以说是人类制造的最底层技术,也是继微纳制造之后新的制造范式,可将制造精度以及产品性能推向极致... 人类的制造技术逐步向原子级推进,原子作为化学反应中的最小粒子,虽然它可以分成更小的原子核、电子等,但是从制造的角度看,原子级制造可以说是人类制造的最底层技术,也是继微纳制造之后新的制造范式,可将制造精度以及产品性能推向极致水平,代表着人类对物质世界认知和制造能力发展的新阶段,是引领未来产业变革发展的战略性技术,也是保障国家安全和推动国计民生重大装备跨代升级的重要前沿方向。本文基于第330期双清论坛总结了原子级制造的研究现状、发展趋势及机遇挑战,凝练出未来5~10年原子级制造的焦点问题和亟需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探讨了相关领域的前沿发展方向和科学基金资助战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子级制造 原子层制造 团簇与器件制造 原子级精度制造 原子级测量与表征 学科交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永磁轮毂电机技术发展综述 被引量:7
3
作者 关涛 刘大猛 何永勇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78-396,共19页
电传动技术是车辆实现全电化的重要基础,电驱动系统是电动车辆的动力核心,而轮毂电驱系统是电驱动系统的终极驱动形式,轮毂电机的性能在轮毂电驱系统中具有决定性作用。首先,该文介绍了轮毂电驱系统的结构形式,对不同磁场类型的轮毂电... 电传动技术是车辆实现全电化的重要基础,电驱动系统是电动车辆的动力核心,而轮毂电驱系统是电驱动系统的终极驱动形式,轮毂电机的性能在轮毂电驱系统中具有决定性作用。首先,该文介绍了轮毂电驱系统的结构形式,对不同磁场类型的轮毂电机的优缺点进行了分析;其次,调研了目前市场主流轮毂电机产品的性能参数,为轮毂电机的研发提供参考目标;然后,针对轮毂电机高功率/转矩密度、宽转速运行范围、高运行效率和高可靠性等需求,分别调研了径向磁场、轴向磁场和横向磁场等不同类型的永磁轮毂电机的研究现状;最后,展望了不同磁场类型的永磁轮毂电机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力系统 电动汽车 轮毂电机系统 轮毂电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智化技术赋能管理会计实践:HT公司案例
4
作者 张宝鑫 吴天泽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经济管理》 2024年第5期0021-0025,共5页
数智化技术如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和RPA技术等在管理会计实践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不仅提供了更高效的工具和手段,还赋予了决策者更全面、准确的信息支持。RPA机器人技术凭借自身优异的模拟操作自动化等特质已经逐步应用于财务管理... 数智化技术如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和RPA技术等在管理会计实践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不仅提供了更高效的工具和手段,还赋予了决策者更全面、准确的信息支持。RPA机器人技术凭借自身优异的模拟操作自动化等特质已经逐步应用于财务管理领域。随着外部环境优化以及信息技术不断引进,HT公司在原有财务共享平台基础上逐步搭建了多项智能化技术以促进财务工作转型升级,本文以HT公司RPA技术在财务工作中应用为背景,阐述RPA技术应用的相关特点,分析其在公司管理会计提升方面起到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化技术 RPA 管理会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i_(2)AlNb合金研究进展及在航空发动机上应用可行性分析
5
作者 裴会平 刘冬 +4 位作者 姚利盼 邵天敏 刘巧沐 刘亮亮 陈乾明 《材料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8-44,共17页
Ti_(2)AlNb合金优良的综合高温性能使其有望取代部分镍基合金,作为航空发动机关键结构材料实现发动机自身减重。针对未来高性能航空发动机轻量化设计需求,结合统计对比、对照实验、有限元仿真分析等方法,从材料特性、合金冷/热加工工艺... Ti_(2)AlNb合金优良的综合高温性能使其有望取代部分镍基合金,作为航空发动机关键结构材料实现发动机自身减重。针对未来高性能航空发动机轻量化设计需求,结合统计对比、对照实验、有限元仿真分析等方法,从材料特性、合金冷/热加工工艺性能、减重收益等方面分别进行分析,讨论该合金在航空发动机中应用的优势、潜力以及仍需解决的问题。分析结果表明,该合金在减重方面优势显著,且较好地实现了强度、韧性和塑性的综合匹配,无明显短板;具有可接受的冷、热加工性能,通过变形、铸造等方式均可制备工程可用的大规格零件;应用于机匣等静子件可在镍基高温合金基础上减重35.3%,应用于整体叶盘/轮盘等转子件可在镍基高温合金基础上减重37.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_(2)AlNb 航空发动机 减重 材料特性 加工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钴化学机械抛光中抛光液及清洗剂的研究进展
6
作者 张力飞 路新春 +1 位作者 张佳磊 赵德文 《材料导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222-231,共10页
在当今集成电路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随着工艺节点不断缩小至纳米级,互连结构及其工艺技术的挑战愈发严峻。钴(Co)作为一种新兴的金属材料,凭借其出色的热稳定性、优异的空隙填充能力和对铜(Cu)布线的强附着力,正逐步成为Cu互连阻... 在当今集成电路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随着工艺节点不断缩小至纳米级,互连结构及其工艺技术的挑战愈发严峻。钴(Co)作为一种新兴的金属材料,凭借其出色的热稳定性、优异的空隙填充能力和对铜(Cu)布线的强附着力,正逐步成为Cu互连阻挡层及潜在互连布线的热门选择。然而,随之而来的是对材料表面平整度与清洁度的极高要求,这直接促使了化学机械抛光(Chemomechanical polishing,CMP)工艺及其后清洗技术的发展与创新。本综述旨在回顾Co作为Cu互连阻挡层和新型互连布线在集成电路中的应用现状,深入分析CMP工艺中抛光液的不同组分对Co去除速率、电偶腐蚀和去除速率选择比等方面的影响。同时,探讨了在CMP清洗过程中清洗剂的关键作用,通过精确设计的化学配方,有效剥离纳米颗粒、有机残留等污染物,确保Co表面达到高度清洁与平整度标准。此外,还敏锐地指出了当前研究中的局限,并对Co的CMP及后清洗技术在追求更环保、更高效方向进行了前瞻性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机械抛光 阻挡层 互连层 抛光液 清洗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流固耦合的帽式密封瞬态性能研究
7
作者 陈相竹 吕晓仁 +2 位作者 王跃明 姚志宏 郭飞 《润滑与密封》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7-87,110,共12页
为研究液冷膨胀箱往复工作过程中瞬态变化对帽式密封性能的影响,建立瞬态混合润滑模型,通过求解瞬态雷诺方程,考虑流体力学、宏观固体力学、表面微观接触力学等多物理过程之间的耦合关系,定量预测整个过程密封系统的泄漏率、摩擦力等衡... 为研究液冷膨胀箱往复工作过程中瞬态变化对帽式密封性能的影响,建立瞬态混合润滑模型,通过求解瞬态雷诺方程,考虑流体力学、宏观固体力学、表面微观接触力学等多物理过程之间的耦合关系,定量预测整个过程密封系统的泄漏率、摩擦力等衡量密封性能的关键参数。结果表明:在一个往复行程中随着速度的增大,单行程泄漏率增加,而摩擦力减小;在行程开始运动瞬间接触宽度、摩擦力、泄漏率会出现急剧变化,且在行程转换时,帽式密封密封圈会出现跳动,会极大影响密封效果;在启动瞬间与启动后摩擦力会出现较大变化,往复密封中启动瞬间密封件的压力与速度的改变会对往复密封系统产生较大影响。瞬态压力处理方法考虑了启动瞬间摩擦力的变化,结果更接近实际运行工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帽式密封 密封性能 瞬态性能 流固耦合 泄漏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非线性累积损伤理论的轮毂轴承疲劳寿命评估
8
作者 杨传猛 朱梦宇 +3 位作者 邱明 马亚飞 褚宜双 白阳 《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3-68,共6页
针对轮毂轴承性能的优劣会直接影响汽车运行的舒适性与安全性这一问题,需对轮毂轴承的疲劳寿命进行研究分析,使轮毂轴承达到长周期寿命。考虑了热效应对润滑剂黏温特性的影响,通过使用Romax软件对L-P寿命分析理论进行修正,运用修正Manso... 针对轮毂轴承性能的优劣会直接影响汽车运行的舒适性与安全性这一问题,需对轮毂轴承的疲劳寿命进行研究分析,使轮毂轴承达到长周期寿命。考虑了热效应对润滑剂黏温特性的影响,通过使用Romax软件对L-P寿命分析理论进行修正,运用修正Manson-Halford累积损伤模型计算了载荷谱下的轮毂轴承的疲劳寿命,提出了一种基于非线性累计损伤理论的轮毂轴承疲劳寿命评估方法。运用Ansys联立nCode DesignLife和修正的S-N曲线对所提出寿命计算方法进行有限元验证,有限元分析计算结果与疲劳寿命计算结果比较吻合;搭建轮毂轴承耐久性试验机验证了疲劳寿命评估方法的准确性。在非线性累积损伤理论此疲劳寿命模型的基础上,研究了结构参数对寿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不考虑修正因子并依据Miner准则计算出的轮毂轴承疲劳寿命,会导致计算结果出现严重失真,在考虑修正因子的情况下,采用修正的Manson-Halford方法计算的轮毂轴承的疲劳寿命更加符合实际;适当降低沟曲率半径系数、增加中心距与节圆直径能一定程度提高轮毂轴承的疲劳寿命,为轮毂轴承长周期寿命的评估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轮毂轴承 热效应 非线性累积 疲劳寿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冲击密封流场演变规律及其结构优化设计研究
9
作者 王衍 李猛 +5 位作者 何一鸣 张家浩 冯聪 李德才 陈妙妙 胡琼 《摩擦学学报(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0-123,共14页
自冲击密封内部流道众多且结构复杂,厘清流场在不同工况下的演变规律对设计改进自冲击密封结构具有指导意义.研究发现,结构和工况参数变化时自冲击密封流场会出现支流介质反向流动现象,不同参数组合变化时流场中介质流向演变规律复杂.... 自冲击密封内部流道众多且结构复杂,厘清流场在不同工况下的演变规律对设计改进自冲击密封结构具有指导意义.研究发现,结构和工况参数变化时自冲击密封流场会出现支流介质反向流动现象,不同参数组合变化时流场中介质流向演变规律复杂.结合自冲击密封泄漏量变化趋势,建立了流场演变与节流效率的逻辑关系,并基于研究结果对层叠型自冲击密封进行结构优化.结果表明:支流反向流动有利于提高抑漏效率,密封间距对流道的正反向流动起主导作用,小间距时的主、支流均为正向流动,当间距超过200μm以后开始在支流出现反向流动;压力变化对流道正反向流动影响不大,转速升高会促使支流由反向流动向正向流动转变、降低支流反向率.基于支流反向率对分流角、流距及密封级数进行了优化并获得最优值,兼顾加工工艺的考虑进一步提出了规则型自冲击密封结构,该结构较层叠型结构的泄漏量增大10%以内,但在小间距下具备更高的节流效率,且可降低加工成本60%以上,为此类新型密封的尽快工业化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密封 自冲击 流场演变 支流反向率 结构优化 规则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集成电路抛光与减薄装备及耗材的应用和发展 被引量:1
10
作者 王同庆 赵德文 路新春 《微纳电子与智能制造》 2022年第1期57-63,共7页
化学机械抛光(chemical mechanical polishing,CMP)技术和超精密晶圆减薄技术是超大规模集成电路晶圆制造工艺流程中的两大关键技术。本文简述了近年来国内集成电路制造领域中化学机械抛光设备和超精密晶圆减薄设备的相关研究。一方面,... 化学机械抛光(chemical mechanical polishing,CMP)技术和超精密晶圆减薄技术是超大规模集成电路晶圆制造工艺流程中的两大关键技术。本文简述了近年来国内集成电路制造领域中化学机械抛光设备和超精密晶圆减薄设备的相关研究。一方面,从抛光头、抛光垫修整装置、终点检测装置、清洗装置4个CMP设备的核心部件,以及抛光垫和抛光液2个CMP关键耗材出发,总结归纳了国内外化学机械抛光设备的最新研究进展;另一方面,从超精密晶圆减薄技术的原理出发,对超精密晶圆减薄设备在国内的应用现状进行了总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成电路制造 化学机械抛光 超精密晶圆减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层互连结构CMP后清洗中SiO_(2)颗粒去除的研究进展
11
作者 张力飞 路新春 +1 位作者 闫妹 赵德文 《半导体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01-116,共16页
SiO_(2)磨料因其化学性质稳定及抛光后良好的表面平整度,作为关键磨料被广泛应用于化学机械抛光(CMP)。CMP后晶圆表面残留的颗粒物易引发划伤、击穿及短路等缺陷问题,严重削弱芯片的可靠性。基于SiO_(2)颗粒在Cu、Co和介质材料表面的吸... SiO_(2)磨料因其化学性质稳定及抛光后良好的表面平整度,作为关键磨料被广泛应用于化学机械抛光(CMP)。CMP后晶圆表面残留的颗粒物易引发划伤、击穿及短路等缺陷问题,严重削弱芯片的可靠性。基于SiO_(2)颗粒在Cu、Co和介质材料表面的吸附特性,综述了互连结构CMP后清洗技术和清洗液体系的原理、特点及研究现状。从颗粒清洗效率、表面质量、环境影响控制等多个维度对比了干法清洗和湿法清洗技术,分析了各类清洗技术的优势与局限性。此外,系统地探讨了pH调节剂、络合剂和表面活性剂等关键清洗液组分对颗粒去除的影响,从理论机制层面揭示了SiO_(2)磨料颗粒清洗所面临的核心挑战与解决方案;同时对未来互连结构CMP后清洗工艺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前瞻性展望,旨在为后续研究提供有力的理论支撑与指导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连结构 化学机械抛光(CMP)后清洗 SiO_(2)颗粒 清洗技术 清洗液化学组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埋地管道检测技术现状与展望 被引量:9
12
作者 欧正宇 韩赞东 +1 位作者 岑佶松 李夏喜 《测控技术》 2023年第6期1-9,共9页
定期对埋地管道进行检测有利于管道的维护管理和完整性评价。对埋地管道常用的外检测和内检测技术进行了综述,包括用于管道缺陷检测的超声检测、涡流检测、漏磁检测和视觉检测,以及用于管道变形检测的通径检测法、超声波法、激光三角法... 定期对埋地管道进行检测有利于管道的维护管理和完整性评价。对埋地管道常用的外检测和内检测技术进行了综述,包括用于管道缺陷检测的超声检测、涡流检测、漏磁检测和视觉检测,以及用于管道变形检测的通径检测法、超声波法、激光三角法、环形光投射成像法等。阐述了各检测方法的基本原理,总结了各自的优势与局限性,为检测技术的选择提供了有效参考。梳理了埋地管道检测技术的发展现状,特别是电磁超声、漏磁、视觉内检测技术的新进展,分析了管道检测的发展趋势,并给出了一些技术难点的解决思路。目前的研究热点表明,埋地管道检测技术正在朝着复杂化对象的检测新方法、缺陷定量化、检测数据可视化的方向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埋地管道 外检测 内检测 管道机器人 漏磁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D printing for tissue/organ regeneration in China
13
作者 Chaofan He Jiankang He +52 位作者 Chengtie Wu Changshun Ruan Qi Gu Yongqiang Hao Yang Wu Shuo Bai Xiaoxiao Han Liliang Ouyang Jun Yin Hongzhao Zhou Zhuo Xiong Maobin Xie Lei Shao Jing Nie Liang Ma Cijun Shuai Changchun Zhou Xin Zhao Xuetao Shi Mengfei Yu Jiayin Fu Peng Wen Huixia Xuan Yuan Pang Yan’en Wang Yuan Sun Ziqi Gao Abdellah Aazmi Jingbo Zhang Tianhong Qiao Qixiang Yang Ke Yao Mao Mao Jianxin Hao Pinpin Wang Jirong Yang Huawei Qu Xinhuan Wang Xin Liu Shen Ji Shasha Liu Jingke Fu Bingxian Lu Mohan Wu Feng Chen Zihao Zheng Boqing Zhang Muyuan Chai Chaoying Zhang Mouyuan Sun Bo Peng Huayong Yang Yong He 《Bio-Design and Manufacturing》 2025年第2期169-242,I0001,I0002,共76页
As surgical procedures transition from conventional resection to advanced tissue-regeneration technologies,human disease therapy has witnessed a great leap forward.In particular,three-dimensional(3D)bioprinting stands... As surgical procedures transition from conventional resection to advanced tissue-regeneration technologies,human disease therapy has witnessed a great leap forward.In particular,three-dimensional(3D)bioprinting stands as a landmark in this setting,by promising the precise integration of biomaterials,cells,and bioactive molecules,thus opening up a novel avenue for tissue/organ regeneration.Curated by the editorial board of Bio-Design and Manufacturing,this review brings together a cohort of leading young scientists in China to dissect the core functionalities and evolutionary trajectory of 3D bioprinting,by elucidating the intricate challenges encountered in the manufacturing of transplantable organs.We further delve into the translational pathway from scientific research to clinical application,emphasizing the imperativeness of establishing a regulatory framework and rigorously enforcing quality-control measures.Finally,this review outlines the strategic landscape and innovative achievements of China in this field and provides a comprehensive roadmap for researchers worldwide to propel this field collectively to even greater heigh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D printing BIOPRINTING Tissue engineering Regenerative medicin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OBE理念的研究生课程多样化教学模式探究——以《增材制造工艺与装备》课程为例
14
作者 王开明 仝永刚 +1 位作者 陈耿彪 庞小通 《焊接技术》 2023年第12期137-140,共4页
研究生教育是培养国家高端人才的重要环节,研究生课程教学是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的重要手段。文中以《增材制造工艺与装备》课程为例,基于成果导向教育理念(OBE),积极开展研究生课堂多样化教学模式改革和探索,进行课程目标改革,并将项目式... 研究生教育是培养国家高端人才的重要环节,研究生课程教学是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的重要手段。文中以《增材制造工艺与装备》课程为例,基于成果导向教育理念(OBE),积极开展研究生课堂多样化教学模式改革和探索,进行课程目标改革,并将项目式教学、案例式教学、研究型教学和研讨式教学融入课堂,构建该课程的多样化教学模式,以更好地提升教学效果,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BE理念 研究生课程 多样化教学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子级制造测量与表征研究现状综述 被引量:1
15
作者 居冰峰 姜澜 +10 位作者 孙立涛 陈远流 胡洁 韩伟娜 徐涛 刘大猛 杨琛 张军辉 唐金岩 孙靖雅 郭宝山 《中国科学基金》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32-145,共14页
原子级制造是指将能量作用于原子,通过原子级材料的可控去除或者原子/分子级结构的大规模操控及组装,实现产品性能与功能跃迁的前沿制造技术,是一种可以大规模、批量化的先进制造技术。该过程需要在10-10m空间尺度下精确操控原子。同时... 原子级制造是指将能量作用于原子,通过原子级材料的可控去除或者原子/分子级结构的大规模操控及组装,实现产品性能与功能跃迁的前沿制造技术,是一种可以大规模、批量化的先进制造技术。该过程需要在10-10m空间尺度下精确操控原子。同时,制造过程中原子的键合时间、电子动力学变化均发生在飞秒(10-15s)至阿秒(10-18s)量级。因此,只有具备超快时间和空间分辨在线检测与表征能力,才能够深入了解并利用原子级制造过程中原子尺度的新原理、新效应,保障原子级制造的可达性与可控性;只有实现原子级制造过程的高通量、大范围的在线监测,才能保障原子级制造的可靠性。基于此,原子级制造的测量与表征是指在原子级的时间、空间、能量尺度上对材料、结构或器件进行精确的测量和表征,以保障原子级制造的可达性、可控性与可靠性。本文介绍了原子级制造所需的测量表征手段的研究现状,从原子级超快动力学过程观测、原子结构演变原位表征、原子级制造过程在线质量监测三大方向进行系统梳理,总结了目前原子级制造测量与表征的挑战并针对未来发展给出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子级制造测量与表征 超高时空分辨 原子结构演变动态表征 原子级制造过程在线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5#航空液压油的摩擦磨损性能研究
16
作者 赵辉 山磊 +5 位作者 曹辉 温相丽 魏鹏 白鹏鹏 孟永钢 田煜 《摩擦学学报(中英文)》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136-1150,共15页
15#航空液压油是航空领域广泛应用的1种特定型号的液压油.本文中使用MCR302流变仪测量了该液压油的黏温曲线,并选用GCr15钢球通过四球摩擦磨损试验机采用单因素变量法研究了不同载荷、温度和转速对摩擦磨损的影响.同时,使用光学显微镜... 15#航空液压油是航空领域广泛应用的1种特定型号的液压油.本文中使用MCR302流变仪测量了该液压油的黏温曲线,并选用GCr15钢球通过四球摩擦磨损试验机采用单因素变量法研究了不同载荷、温度和转速对摩擦磨损的影响.同时,使用光学显微镜、白光三维表面形貌仪、扫描电子显微镜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仪对钢球表面的磨斑进行微观观察,并分析其磨损机理.试验结果显示,在不同载荷下,摩擦系数相对稳定,但随着载荷的增加,磨斑直径(WSD)逐渐增大,磨损程度变得更严重.随着温度的增加,摩擦系数较为稳定,但液压油的黏度逐渐减小,导致无法形成有效的摩擦反应膜,使磨损现象变得更加显著,尤其在75~100℃范围内,磨斑直径的增长速率最为显著,增加了约60%.随着转速的提高,摩擦系数首先保持不变,然后逐渐减小,而磨损率逐渐降低.润滑状态逐渐从边界润滑过渡到混合润滑和流体动压润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5~#航空液压油 四球摩擦磨损试验机 载荷 温度 转速 摩擦磨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原子/分子团簇结构的材料与器件制造
17
作者 邵金友 宋凤麒 +8 位作者 李祥明 杨扬 谭新峰 詹东平 金明尚 孙頔 付德君 谭元植 许辉 《中国科学基金》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5-131,共17页
原子/分子团簇是物质结构的一种新形态,具有独特的本征性质。从原子/分子团簇到器件的跨尺度制造,将为国防高端装备和新兴电子等产业发展带来深刻变革。团簇的多物质构效关系、宏量制造、团簇结构跨尺度构筑以及团簇器件的高性能制造等... 原子/分子团簇是物质结构的一种新形态,具有独特的本征性质。从原子/分子团簇到器件的跨尺度制造,将为国防高端装备和新兴电子等产业发展带来深刻变革。团簇的多物质构效关系、宏量制造、团簇结构跨尺度构筑以及团簇器件的高性能制造等是原子/分子团簇器件制造的关键发展方向,主导着从原子到产品制造的发展历程。把握这些发展背后的重要机遇,将有助于占领原子级制造研究的制高点,引领原子级制造方法的变革。本文从团簇新材料的宏量制造、新型功能器件的原子/分子团簇构筑、团簇—器件的跨尺度制造工艺和装备等三个方面概括了原子/分子团簇与器件制造领域的主要研究进展,总结了原子/分子团簇与器件领域的关键科学问题及面临的挑战,并对其未来发展方向和发展战略给出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子/分子团簇 功能器件 定域组装 异质/异构界面 构效关系 宏量制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硫化脂肪酸酯的合成及其在高温高压钻井液中的应用
18
作者 夏小春 邹洋 +3 位作者 王志永 张紫铜 宋钰 戴媛静 《钻井液与完井液》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44-349,共6页
大位移井高温储层水基钻井液在高负荷、高盐度、高温条件下,液体润滑剂的润滑性能不足,导致憋钻具、卡钻和钻具磨损等问题,实验室合成了一种硫化脂肪酸酯,将其与润滑剂复配后得到复合硫剂(QT311),添加至HTFlow高温高压水基钻井液中,能... 大位移井高温储层水基钻井液在高负荷、高盐度、高温条件下,液体润滑剂的润滑性能不足,导致憋钻具、卡钻和钻具磨损等问题,实验室合成了一种硫化脂肪酸酯,将其与润滑剂复配后得到复合硫剂(QT311),添加至HTFlow高温高压水基钻井液中,能够提升钻井液的润滑性能。通过四球试验机测试可知,添加1%QT311后,其COF能够下降64%,磨斑直径降低43%,润滑性能优于几款常用市售钻井液用润滑剂。通过电镜分析摩擦副表面,发现硫剂在摩擦过程中发生摩擦化学反应生成硫-铁极压膜,从而提升钻井液的减摩性能,且该剂在HTFlow钻井液体系中表现出优异的配伍性、抗水解性能、抗盐及抗温性能。试验结果为钻井液用润滑剂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位移井 硫化脂肪酸酯 抗磨减摩 配伍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钛合金高速超声振动车削表面完整性及耐磨损性能试验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彭振龙 张翔宇 +2 位作者 王刚 徐广涛 赵明皞 《航空制造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30-36,50,共8页
在可替代性弱且常被用于制造航空发动机关键部件的前提下,钛合金等难加工材料的高效高质切削面临挑战。针对钛合金Ti-6Al-4V加工表面完整性不佳和使役性能有待提升难题,开展了钛合金Ti-6Al-4V的高速车削试验,分析了高速超声振动切削技... 在可替代性弱且常被用于制造航空发动机关键部件的前提下,钛合金等难加工材料的高效高质切削面临挑战。针对钛合金Ti-6Al-4V加工表面完整性不佳和使役性能有待提升难题,开展了钛合金Ti-6Al-4V的高速车削试验,分析了高速超声振动切削技术对钛合金Ti-6Al-4V表面完整性和已加工表面耐磨损性能的改善效果,进而为钛合金Ti-6Al-4V的高质量加工提供理论支撑。结果表明,相比于普通切削,高速超声振动切削有效降低了钛合金Ti-6Al-4V的表面粗糙度,提高了表面强度和表面残余压应力,以及增强了耐磨损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钛合金 高速切削 表面完整性 耐磨损性能 超声振动车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人车用高速永磁电机转子优化设计 被引量:1
20
作者 关涛 刘大猛 +1 位作者 文喆 裴彬 《微电机》 2024年第1期1-6,共6页
随着车用电机高压化、高速化、高效化和高舒适性方向发展,对永磁电机的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以一台峰值功率65 kW,峰值转速9500 r/min,峰值扭矩650 Nm的车用高速轮毂永磁电机转子设计为例,对电机转子的电磁特性、传热特性与机械... 随着车用电机高压化、高速化、高效化和高舒适性方向发展,对永磁电机的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以一台峰值功率65 kW,峰值转速9500 r/min,峰值扭矩650 Nm的车用高速轮毂永磁电机转子设计为例,对电机转子的电磁特性、传热特性与机械特性建立有限元和热路模型进行研究分析。为了提高车辆运行的舒适性,本文以转子磁路结构参数为优化参数,采用田口法对轮毂电机转子进行优化设计,在保证输出转矩不降低的情况下降低电机转脉动,优选齿槽转矩和绕组反电势THD最低的参数组合.仿真结果表明,优化前后转矩脉动降低了1.3%。针对轮毂电机大直径转子高速下转子强度问题,重点研究热态工况高速离心力作用下转子强度分析。该研究对于重载无人车用高速永磁电机设计具有理论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轮毂电机 田口法 转矩脉动 转子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