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虫类药在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1
作者 赵艳敏 杨丽俊 张蔚蓉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3年第17期2920-2922,共3页
目的:观察络病理论指导下应用虫类药复方治疗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我科2020年10月—2021年12月收治的91例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作为观察对象,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45例给予阿司匹林治疗,观察组46例在对照... 目的:观察络病理论指导下应用虫类药复方治疗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我科2020年10月—2021年12月收治的91例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作为观察对象,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45例给予阿司匹林治疗,观察组46例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络病理论指导下自拟虫类药复方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疗效、脑血流动力学、神经功能相关因子水平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9.13%,高于对照组的66.67%(P<0.05),大脑各动脉血流平均速度均快于对照组(P<0.05),血清髓鞘碱性蛋白(MBP)以及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以络病理论为指导的自拟虫类药复方联合西药治疗能有效改善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血流动力学及神经功能,下调MBP、H-FABP表达水平,提高临床疗效,且不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络病理论 虫类药 缺血性脑血管病 脑血流动力 神经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醒脑开窍针法联合推拿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临床研究
2
作者 甘俊鹤 王峰 崔向武 《新中医》 CAS 2023年第7期189-193,共5页
目的:观察醒脑开窍针法联合推拿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CSA)的临床疗效及对血管内皮功能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05例CSA患者分为对照组(52例)及观察组(53例)。对照组给予推拿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醒脑开窍... 目的:观察醒脑开窍针法联合推拿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CSA)的临床疗效及对血管内皮功能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05例CSA患者分为对照组(52例)及观察组(53例)。对照组给予推拿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醒脑开窍针法治疗。比较2组治疗前后脑血流参数、血液流变学指标、血管内皮功能、中医证候评分,并评估2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基底动脉(BA)、右椎动脉(RVA)及左椎动脉(LVA)平均血流速度及一氧化氮(NO)均高于治疗前(P<0.05),红细胞压积、全血低切黏度、血沉、全血高切黏度、血浆黏度、内皮素(ET)及中医证候积分低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脑血流参数及NO均高于对照组(P<0.05),血液流变学指标、ET及中医证候积分低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醒脑开窍针法联合推拿治疗CSA,能够有效改善患者脑血流参数和血液流变学指标,保护血管内皮功能,疗效显著,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动脉型颈椎病 推拿 醒脑开窍针法 脑血流参数 血液流变学 血管内皮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补肾益智方联合盐酸多奈哌齐治疗阿尔茨海默病临床研究
3
作者 张蔚蓉 赵艳敏 王红震 《新中医》 CAS 2024年第1期35-40,共6页
目的:观察补肾益智方联合盐酸多奈哌齐治疗阿尔茨海默病(AD)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认知能力、脑神经递质及氧化应激相关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112例A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西药组和观察组各56例。西药组给予盐酸多奈哌齐... 目的:观察补肾益智方联合盐酸多奈哌齐治疗阿尔茨海默病(AD)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认知能力、脑神经递质及氧化应激相关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112例A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西药组和观察组各56例。西药组给予盐酸多奈哌齐片治疗,观察组在西药组基础上给予补肾益智方治疗。2组均治疗24周。评价2组临床疗效,比较2组治疗前后认知能力、脑神经递质、氧化应激相关因子水平,并观察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1.07%,高于西药组76.79%(P<0.05)。治疗后,2组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评分较治疗前升高,观察组高于西药组(P<0.05);2组AD评定量表认知部分(ADAS-cog)评分较治疗前降低,观察组低于西药组(P<0.05)。治疗后,2组血浆多巴胺(DA)、去甲肾上腺素(NE)、5-羟色胺(5-HT)水平较治疗前升高,观察组高于西药组(P<0.05)。治疗后,2组血清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较治疗前升高,观察组高于西药组(P<0.05);2组血清丙二醛(MDA)水平较治疗前降低,观察组低于西药组(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肾益智方可改善AD患者认知能力,调节脑神经递质与氧化应激相关因子,有良好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 心肾理论 补肾益智法 认知能力 脑神经递质 氧化应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期护理干预在脑梗死患者肢体及语言功能康复中的应用分析 被引量:17
4
作者 安廷叶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7年第4期615-617,共3页
目的:探讨早期护理干预对改善脑梗死患者的语言及肢体功能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8月-2016年8月我院收治的100例脑梗死患者,按照入院前后顺序随机分为早期组和常规组,每组50例,常规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干预,早期组患者积极开展早期护理... 目的:探讨早期护理干预对改善脑梗死患者的语言及肢体功能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8月-2016年8月我院收治的100例脑梗死患者,按照入院前后顺序随机分为早期组和常规组,每组50例,常规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干预,早期组患者积极开展早期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肢体、语言功能改善情况以及临床疗效。结果:护理后,早期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常规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早期组患者的肢体、语言功能评分增加程度显著优于常规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结论:良好的心理护理干预能够改善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降低肢体、语言功能损伤程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肢体障碍 语言障碍 早期护理 功能康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认知疗法联合音乐疗法改善脑卒中后抑郁、焦虑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5
5
作者 王俊红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8年第5期762-764,共3页
目的:分析认知疗法联合音乐疗法改善脑卒中后抑郁、焦虑的效果。方法:采用随机平行对照法将我院2015年1月—2016年2月收治的117例脑卒中后焦虑、抑郁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58例给予西酞普兰口服,观察组59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应... 目的:分析认知疗法联合音乐疗法改善脑卒中后抑郁、焦虑的效果。方法:采用随机平行对照法将我院2015年1月—2016年2月收治的117例脑卒中后焦虑、抑郁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58例给予西酞普兰口服,观察组59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应用认知疗法联合音乐疗法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抑郁、焦虑、认知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改善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后SAS评分及SDS评分低于对照组,MoCA评分及ADL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音乐、认知疗法联合西酞普兰,能够显著改善脑卒中后抑郁、焦虑患者的负面情绪及认知功能,提高日常生活能力,值得临床推广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疗法 音乐疗法 脑卒中后 抑郁 焦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节苷脂联合金匮通脉方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徐晔 秦合伟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17年第1期46-48,共3页
目的:观察神经节苷脂联合金匮通脉方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16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80例。两组均采用基础治疗和神经节苷脂,观察组加用金匮通脉方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凝血功能、肿瘤坏死因子(TNF-... 目的:观察神经节苷脂联合金匮通脉方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16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80例。两组均采用基础治疗和神经节苷脂,观察组加用金匮通脉方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凝血功能、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介素-6(IL-6)、卒中量表(NIHSS)和Barthel指数,同时进行疗效评定。结果:观察组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压积等指标降低幅度均较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纤维蛋白原(FIB)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凝血酶时间(TT)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TNF-α和IL-6降低幅度观察组均较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NIHSS评分均有不同程度降低(P<0.05),Barthel评分有不同程度提高(P<0.05)。结论:神经节苷脂联合金匮通脉方治疗急性脑梗死可明显降低病残率,有利于恢复神经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神经节苷脂 金匮通脉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互动式头针辅助治疗脑卒中后下肢痉挛临床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甘俊鹤 王峰 崔向武 《新中医》 CAS 2023年第13期160-164,共5页
目的:观察互动式头针辅助治疗脑卒中后下肢痉挛的临床疗效及对下肢运动功能、下肢肌张力、步行能力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95例脑卒中后下肢痉挛患者分为对照组(47例)与观察组(4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 目的:观察互动式头针辅助治疗脑卒中后下肢痉挛的临床疗效及对下肢运动功能、下肢肌张力、步行能力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95例脑卒中后下肢痉挛患者分为对照组(47例)与观察组(4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互动式头针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肌张力、下肢运动功能、步行能力、神经营养因子水平。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85.42%,高于对照组68.09%(P<0.05)。治疗后,2组综合痉挛量表(CSS)、改良Ashworth量表(MAS)评分、计时起立行走测试(TUGT)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10 m步行时间减少(P<0.05);观察组治疗后CSS、MAS评分、TUGT低于对照组(P<0.05),10 m步行时间少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积分肌电值(iEMG)、下肢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量表(FMA-L)评分及神经营养素-3(NT-3)、神经生长因子(NGF)、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6 min步行试验(6MWT)距离增加(P<0.05);观察组治疗后iEMG、FMA-L评分及NT-3、NGF、BDNF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6MWT距离长于对照组(P<0.05)。结论:互动式头针辅助治疗脑卒中后下肢痉挛疗效确切,能明显改善患者肌张力,增强下肢运动功能及步行能力,提高神经营养因子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下肢痉挛 互动式头针 肌张力 步行能力 运动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联合尿激酶治疗57例高血压性脑出血的护理研究 被引量:7
8
作者 李娟 《中国伤残医学》 2012年第7期104-106,共3页
目的:探讨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护理措施,为临床护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将我科115例高血压性脑出血行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采取单纯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治疗组采取微创颅内血肿... 目的:探讨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护理措施,为临床护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将我科115例高血压性脑出血行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采取单纯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治疗组采取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联合尿激酶治疗,2组患者均给予常规综合护理措施,对比术后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2.46%明显高于对照组60.34%,P<0.01;治疗组并发症发生情况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联合尿激酶,配合综合护理措施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疗效确切,能最大程度地减少对正常脑组织的损害,降低并发症的发生,改善神经功能和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 尿激酶 高血压性脑出血 护理
原文传递
夹脊盘龙针法联合多巴丝肼治疗肝肾不足型帕金森病运动障碍临床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张蔚蓉 王峰 +1 位作者 赵艳敏 史敏 《新中医》 CAS 2023年第15期166-170,共5页
目的:观察夹脊盘龙针法联合多巴丝肼治疗肝肾不足型帕金森病运动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02例肝肾不足型帕金森病患者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51例。对照组给予多巴丝肼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用夹脊盘龙针法治疗。... 目的:观察夹脊盘龙针法联合多巴丝肼治疗肝肾不足型帕金森病运动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02例肝肾不足型帕金森病患者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51例。对照组给予多巴丝肼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用夹脊盘龙针法治疗。比较2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评分、Tinetti平衡与步态量表(POMA)评分、Barthel指数、运动神经电生理指标,并评估2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期间,对照组脱落3例,完成研究48例;观察组脱落2例,完成研究49例。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87.76%,高于对照组66.67%(P<0.05)。2组治疗后POMA(步态测试、平衡测试)评分、Barthel指数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中医证候评分降低(P<0.05);观察组治疗后POMA评分、Barthel指数高于对照组(P<0.05),中医证候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对照组正中神经、尺神经、胫神经、腓总神经潜伏期较治疗前升高(P<0.05),观察组正中神经、尺神经、胫神经、腓总神经潜伏期降低(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上述运动神经潜伏期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对照组正中神经、尺神经、胫神经、腓总神经波幅较治疗前降低(P<0.05),观察组治疗后正中神经、尺神经、胫神经、腓总神经波幅升高(P<0.05);观察组治疗后上述运动神经波幅高于对照组(P<0.05)。2组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夹脊盘龙针法联合多巴丝肼治疗肝肾不足型帕金森病疗效确切,能够提高患者运动功能,减轻周围神经损害,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运动障碍 肝肾不足 夹脊盘龙针法 多巴丝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冲穴”阴中隐阳针法配合开窍醒神方对缺血性脑卒中后失语患者语言功能及神经损伤标志物的影响 被引量:1
10
作者 甘俊鹤 王峰 崔向武 《中医药通报》 2023年第10期60-63,共4页
目的:探索“四冲穴”阴中隐阳针法配合开窍醒神方对缺血性脑卒中(IS)后失语患者语言功能及神经损伤标志物的影响。方法:选取96例IS后失语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针刺组和针药组。两组均予Schuell语言训练,针刺组48例予“四冲穴”阴中... 目的:探索“四冲穴”阴中隐阳针法配合开窍醒神方对缺血性脑卒中(IS)后失语患者语言功能及神经损伤标志物的影响。方法:选取96例IS后失语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针刺组和针药组。两组均予Schuell语言训练,针刺组48例予“四冲穴”阴中隐阳针法,针药组48例增加开窍醒神方,治疗4 w后对比两组临床疗效、语言功能、神经损伤标志物水平。结果:针药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3.75%,高于针刺组的77.08%(P<0.05)。两组治疗4 w末书写能力、复述能力、阅读能力、听理解能力评分水平较治疗前升高,针药组高于针刺组(P<0.05)。两组治疗4 w末调控中枢神经特异性蛋白(S100β)、神经元特异烯醇化酶(NSE)水平较治疗前降低,针药组低于针刺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血管生成素(Ang-2)水平较治疗前升高,针药组高于针刺组(P<0.05)。结论:“四冲穴”阴中隐阳针法配合开窍醒神方可调节IS后失语患者神经损伤标志物水平,改善语言功能,提高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中隐阳针法 开窍醒神方 缺血性脑卒中 语言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品管圈结合临床护理路径在脑梗塞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实施效果 被引量:4
11
作者 安廷叶 《临床研究》 2018年第8期21-23,共3页
目的探讨品管圈结合临床护理路径在脑梗塞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实施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5月~2016年5月鹤壁市中医院收治的300例脑梗塞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5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患者在常规健康... 目的探讨品管圈结合临床护理路径在脑梗塞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实施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5月~2016年5月鹤壁市中医院收治的300例脑梗塞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5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患者在常规健康教育的基础上实施品管圈结合临床护理路径的健康教育,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健康教育的知晓率以及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患者健康教育的知晓率(96.67%)显著高于对照组(82.67%),且观察组对健康教育的满意率(100%)也显著高于对照组(90.67%),组间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品管圈结合临床护理路径对脑梗塞患者进行健康教育,能够提高患者对疾病的知晓率及对健康教育的满意度,值得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塞 品管圈 临床护理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后抑郁症患者的效果研究 被引量:4
12
作者 安廷叶 《光明中医》 2017年第14期2104-2106,共3页
目的探讨对脑卒中后抑郁症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7月—2016年7月我院收治的90例脑卒中后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积极开展综合护理干预,比较观察... 目的探讨对脑卒中后抑郁症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7月—2016年7月我院收治的90例脑卒中后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积极开展综合护理干预,比较观察两组患者的抑郁状况、神经、运动及日常生活功能改善情况等。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HAMD、SDS评分降低程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2.3458、3.1078,均P<0.01);观察组各项指标(NIHSS、FMA及MBI评分)改善程度均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4.3466、24.1542、25.5964,均P<0.01)。结论在治疗的过程中,对脑卒中后抑郁症患者积极开展综合护理,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抑郁状况,减少神经功能缺损,提高运动及日常生活能力,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护理 抑郁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品管圈对脑出血患者压疮发生率的影响 被引量:2
13
作者 邢改霞 《皮肤病与性病》 2019年第1期152-153,共2页
目的观察品管圈对脑出血患者压疮发生率的影响。方法将2016年7月至2018年2月我院住院部接诊的98例患者纳入本研究。利用随机号码表抽取样本,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9例。对照组:脑外科常规护理;观察组:品管圈护理。观察患者压疮发生情... 目的观察品管圈对脑出血患者压疮发生率的影响。方法将2016年7月至2018年2月我院住院部接诊的98例患者纳入本研究。利用随机号码表抽取样本,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9例。对照组:脑外科常规护理;观察组:品管圈护理。观察患者压疮发生情况,护理人员压疮防护理论知识考核合格情况、护理人员临床实践合格情况。结果观察组压疮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护理人员压疮防护理论知识考核合格率高于对照组,护理人员临床实践合格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品管圈能够降低脑出血患者压疮发生率,提高护理人员压疮防护理论知识掌握情况,改善护理人员临床实践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品管圈 脑出血 压疮 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康复疗法联合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疗效分析 被引量:1
14
作者 王俊红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17年第12期1441-1442,共2页
目的:观察康复疗法联合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效果。方法:11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55例,两组均用康复疗法,观察组加用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98.18%、对照组85.4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l... 目的:观察康复疗法联合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效果。方法:11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55例,两组均用康复疗法,观察组加用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98.18%、对照组85.4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VFSS评分观察组(8.42±1.55)分、对照组(6.79±2.02)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神经肌肉电刺激联合康复疗法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吞咽障碍 神经肌肉电刺激 康复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9例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所致抑郁的护理研究
15
作者 李娟 《当代医学》 2012年第23期119-121,共3页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所致抑郁的影响。方法将77例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所致抑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给予脑卒中常规护理措施,治疗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配合心理护理和康复护理措施,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在护理干...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所致抑郁的影响。方法将77例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所致抑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给予脑卒中常规护理措施,治疗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配合心理护理和康复护理措施,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在护理干预4周后的抑郁程度、HAMD评分以及功能康复各项测评指标。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抑郁程度对比,P<0.01;治疗后,两组患者NFA、ADL以及FMA评分对比,P<0.01。结论积极有效的心理护理和康复护理措施能够明显改善了患者的抑郁状态,帮助患者以最佳心理和生理状态接受康复治疗和康复训练,在促进患者早期康复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等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肩手综合征 抑郁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期康复护理在改善脑卒中偏瘫后肢体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
16
作者 李娟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2012年第9期1119-1120,共2页
目的:观察早期康复护理在改善脑卒中偏瘫后肢体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随机将我科8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分为对照组40例和康复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和护理,康复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配合综合康复护理措施,对比两组患者护理... 目的:观察早期康复护理在改善脑卒中偏瘫后肢体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随机将我科8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分为对照组40例和康复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和护理,康复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配合综合康复护理措施,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前、护理60 d末后肢体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结果:两组患者护理90 d后,FMA评分和Barthel指数组间比较,P<0.01,差异具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结论:科学的早期康复护理能够刺激神经系统中各个神经元,调节中枢神经系统兴奋性,促进神经系统重塑、功能重组和神经元再生,从而改善肢体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复护理 脑卒中 肢体运动功能 日常生活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期康复护理联合认知训练对中风后认知障碍患者的效果
17
作者 张俊娜 张蔚蓉 田中华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4年第22期15-18,共4页
目的:探究早期康复护理联合认知训练对中风后认知障碍患者认知功能、日常生活能力及照顾负担的影响。方法:选取鹤壁市中医院2022年1月至2024年1月收治的86例中风后认知障碍患者,采用随机单双数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3例。两组患者给... 目的:探究早期康复护理联合认知训练对中风后认知障碍患者认知功能、日常生活能力及照顾负担的影响。方法:选取鹤壁市中医院2022年1月至2024年1月收治的86例中风后认知障碍患者,采用随机单双数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3例。两组患者给予常规干预基础上,对照组患者给予早期康复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认知训练。8周后比较两组患者认知功能、日常生活能力及照顾负担。结果:干预8周后观察组患者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均较对照组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8周后观察组患者功能独立性测试(FIM)、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分均较对照组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照顾负担较对照组轻,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U=2.0128,P<0.05)。结论:早期康复护理联合认知训练能有效改善中风后认知障碍患者认知能力,使其日常生活能力提高,从而有助于降低其照护负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风后认知障碍 早期康复护理 认知训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拟柴芍助眠汤辅助治疗首发中风后不寐(肝郁血虚证)患者的效果及对5-HT、DA浓度的影响 被引量:3
18
作者 甘俊鹤 王峰 崔向武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3年第3期410-412,共3页
目的:观察自拟柴芍助眠汤治疗肝郁血虚型中风后不寐患者的效果及其对神经相关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9年10月—2021年5月期间收治的98例中风后不寐(肝郁血虚证)患者作为观察对象,用机械抽样法分为对照组49例和观察组49例,对... 目的:观察自拟柴芍助眠汤治疗肝郁血虚型中风后不寐患者的效果及其对神经相关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9年10月—2021年5月期间收治的98例中风后不寐(肝郁血虚证)患者作为观察对象,用机械抽样法分为对照组49例和观察组49例,对照组给予低频电穴位刺激,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自拟柴芍助眠汤,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睡眠质量、神经相关因子水平变化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经治疗,观察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睡眠质量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神经相关因子水平变化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拟柴芍助眠汤联合低频电穴位刺激能疏肝养血、镇静安神及改善相关神经因子水平,进而改善中风后不寐患者睡眠质量,且不增加不良反应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芍助眠汤 中风 不寐 神经递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临床观察 被引量:3
19
作者 王峰 赵艳敏 王红震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22年第6期980-982,共3页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PCIV)的效果。方法:127例随机分为基础组63例和中药组64例。两组均用基础治疗,基础组另予倍他司汀治疗,中药组另用健脾升阳法治疗。结果:两组治疗后LVA、RVA、BA血流速度水平均升高,中药组高...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PCIV)的效果。方法:127例随机分为基础组63例和中药组64例。两组均用基础治疗,基础组另予倍他司汀治疗,中药组另用健脾升阳法治疗。结果:两组治疗后LVA、RVA、BA血流速度水平均升高,中药组高于基础组(P<0.05)。两组ET-1水平均降低,中药组低于基础组(P<0.05);两组CGRP水平均升高,中药组高于基础组(P<0.05)。两组SOD、NO水平均升高,中药组高于基础组(P<0.05)。两组MDA水平均降低,中药组低于基础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PCIV可提高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循环缺血性眩晕 中西医结合 对照治疗观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