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浅析针灸综合疗法在慢性腰腿痛治疗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6
1
作者 徐卫利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5年第10期245-245,共1页
目的:研究分析针灸综合治疗对于慢性腰腿痛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2011~2013年我院共选取了78例慢性腰腿痛患者来进行分组研究,对照组和试验组两组,对照组使用辨证论治,试验组使用针灸综合疗法,对其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两组... 目的:研究分析针灸综合治疗对于慢性腰腿痛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2011~2013年我院共选取了78例慢性腰腿痛患者来进行分组研究,对照组和试验组两组,对照组使用辨证论治,试验组使用针灸综合疗法,对其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两组患者经过治疗后,试验组有效率是92.3%,使用传统的辩证药物治疗的临床有效率是53.8%,比对照组高(P<0.05)。结论针灸综合疗法可以给慢性腰腿痛患者带来较好的治疗效果,临床中病情改善明显,对患者的生活压力和经济压力都起到了缓解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灸综合疗法 慢性腰腿痛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灸治疗变应性鼻炎临床分析 被引量:2
2
作者 徐卫利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5年第8期67-68,共2页
目的研究分析使用针灸来对变异性鼻炎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2013年~2014年我院共接收了68例变异性鼻炎患者,将这些患者按入院时间来分组,西药组和针灸组各有34例,西医组患者接受的是常规西医治疗,针灸组患者接受的是传统中医针灸治... 目的研究分析使用针灸来对变异性鼻炎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2013年~2014年我院共接收了68例变异性鼻炎患者,将这些患者按入院时间来分组,西药组和针灸组各有34例,西医组患者接受的是常规西医治疗,针灸组患者接受的是传统中医针灸治疗,根据两组患者的临床针灸效果和不良反应来进行探讨分析。结果针灸组患者和西医组患者的临床有效率差异性不大,无统计学意义(P〉0.05)。针灸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要比西乙组低,两组存在统计学差异性(P〈0.01)。结论变应性鼻炎患者接受针灸治疗的效果和西药治疗的效果相同,可是其不良反应率要比西药治疗小,说明其安全性更高,临床中的应用价值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灸 变应性鼻炎 不良反应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灸治疗脑外伤康复期失眠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2
3
作者 徐卫利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5年第9期235-236,共2页
目的对脑外伤康复期睡眠症状的针灸治疗效果进行探讨分析。方法根据我院接收的62例脑外伤康复期患者来进行研究分析,将这些患者分组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32例患者使用内科常规治疗,实验组30例患者接受常规治疗和针灸治疗,两组患者均... 目的对脑外伤康复期睡眠症状的针灸治疗效果进行探讨分析。方法根据我院接收的62例脑外伤康复期患者来进行研究分析,将这些患者分组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32例患者使用内科常规治疗,实验组30例患者接受常规治疗和针灸治疗,两组患者均进行了三个疗程的治疗,对其临床治疗效果进行观察和分析。结果两组患者的PSQI评分结果显示,实验组的比较优秀。结论脑外伤康复期患者出现的失眠症状可以通过针灸治疗来进行改善,让患者获得较好的睡眠质量,提升预后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外伤康复期 失眠 针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骨科外固定患者的护理
4
作者 张兴敏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5年第5期176-177,共2页
目的探讨骨科外固定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法对收治的50例骨科患者外固定治疗护理方法进行分析。结果外固定架治疗使骨折部位保持良好的体位,所有患者均效果满意,痊愈出院。结论外固定是骨科患者常见的治疗措施是最常见的护理内容直接关系... 目的探讨骨科外固定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法对收治的50例骨科患者外固定治疗护理方法进行分析。结果外固定架治疗使骨折部位保持良好的体位,所有患者均效果满意,痊愈出院。结论外固定是骨科患者常见的治疗措施是最常见的护理内容直接关系到患者的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科患者 外固定 护理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创伤患者的临床护理
5
作者 张兴敏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5年第7期191-192,共2页
目的探讨创伤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对50例机械性损伤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法资料进行分析总结其护理效果。结果所有患者均治愈出院,无死亡。结论经临床治疗及护理患者疼痛得到控制,舒适感增加。伤处制动,伤口得以妥善处理。患者水、电... 目的探讨创伤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对50例机械性损伤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法资料进行分析总结其护理效果。结果所有患者均治愈出院,无死亡。结论经临床治疗及护理患者疼痛得到控制,舒适感增加。伤处制动,伤口得以妥善处理。患者水、电解质、酸碱平衡得以维持,代谢稳定。患者感染得到防治,体温恢复正常。控制或无并发症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患者 临床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头孢菌素类抗生素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被引量:2
6
作者 徐殿坤 《健康之路》 2016年第3期285-286,共2页
目的:分析头孢菌类抗生素药品不良反应产生的原因,为临床用药安全提供参考。方法:收集我院自2014年2月-2015年2月间共查处的头孢菌类抗生素致不良反应的报告50例,统计涉及的药品名称并分析累及人体各系统情况。结果:头孢哌酮引发的不良... 目的:分析头孢菌类抗生素药品不良反应产生的原因,为临床用药安全提供参考。方法:收集我院自2014年2月-2015年2月间共查处的头孢菌类抗生素致不良反应的报告50例,统计涉及的药品名称并分析累及人体各系统情况。结果:头孢哌酮引发的不良反应例数最多,11例(22.00%),其后依次为头孢替安9例(18.0%)、头孢噻吩8例(16.0%);累及的系统包括皮肤及其附件系统(52.00%)、消化系统(22.00%)、呼吸系统(12.00%)等。结论:在使用头孢菌类抗生素时应该加强服药后的检测,避免和降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孢菌素 抗生素 不良反应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