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帕金森病患者血清LncRNA-PART1、LncRNA-SNHG14水平与疾病分期、认知障碍、运动功能的相关性研究
1
作者 高聚 王佳君 +3 位作者 夏雪彬 吴锐 江昕 肖展翅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2025年第8期943-947,954,共6页
目的探讨帕金森病(PD)患者血清长链非编码RNA(LncRNA)前列腺雄激素调控转录物1(PART1)、LncRNA-核仁核糖核酸宿主基因14(SNHG14)水平与病情分期、认知障碍、运动功能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12月该院神经内科收治的PD患者10... 目的探讨帕金森病(PD)患者血清长链非编码RNA(LncRNA)前列腺雄激素调控转录物1(PART1)、LncRNA-核仁核糖核酸宿主基因14(SNHG14)水平与病情分期、认知障碍、运动功能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12月该院神经内科收治的PD患者100例(PD组)和100例体检健康者(对照组),PD患者根据Hoehn-Yahr分级分为早期组(1.0~2.5级,20例)、中期组(3.0级,48例)、晚期组(4.0~5.0级,32例),根据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分为正常认知组(MoCA评分≥26分,33例)、PD-轻度认知障碍组(MoCA评分21~<26分,46例)、PD痴呆组(MoCA评分<21分,21例),根据帕金森病统一评分量表(UPDRS)-Ⅲ评分分为轻度运动障碍组(0~15分,29例)、中度运动障碍组(>15~40分,46例)、重度运动障碍组(>40~56分,25例)。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血清LncRNA-PART1、LncRNA-SNHG14水平。通过Spearman法分析血清LncRNA-PART1、LncRNA-SNHG14水平与PD患者Hoehn-Yahr分期、MoCA评分、UPDRS-Ⅲ评分的相关性。结果PD组血清LncRNA-PART1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LncRNASNHG14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中期组、晚期组血清LncRNA-PART1水平低于早期组(P<0.05),LncRNA-SNHG14水平高于早期组(P<0.05),且晚期组血清LncRNA-PART1水平低于中期组(P<0.05),LncRNA-SNHG14水平高于中期组(P<0.05)。PD-轻度认知障碍组、PD痴呆组血清LncRNA-PART1水平低于正常认知组(P<0.05),LncRNA-SNHG14水平高于正常认知组(P<0.05),且PD痴呆组血清LncRNAPART1水平低于PD-轻度认知障碍组(P<0.05),LncRNA-SNHG14水平高于PD-轻度认知障碍组(P<0.05)。中度运动障碍组、重度运动障碍组血清LncRNA-PART1水平低于轻度运动障碍组(P<0.05),LncRNA-SNHG14水平高于轻度运动障碍组(P<0.05),且重度运动障碍组血清LncRNA-PART1水平低于中度运动障碍组(P<0.05),LncRNA-SNHG14水平高于中度运动障碍组(P<0.05)。Spearman法结果显示,血清LncRNA-PART1水平与PD患者Hoehn-Yahr分期、UPDRS-Ⅲ评分呈负相关(P<0.05),与MoCA评分呈正相关(P<0.05);血清LncRNA-SNHG14水平与PD患者Hoehn-Yahr分期、UPDRS-Ⅲ评分呈正相关(P<0.05),与MoCA评分呈负相关(P<0.05)。结论PD患者血清LncRNA-PART1水平降低,LncRNASNHG14水平升高,二者均与PD患者病情分期、认知障碍、运动功能有关,可能成为PD进展的评估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长链非编码RNA-前列腺雄激素调控转录物1 长链非编码RNA-核仁核糖核酸宿主基因14 病情分期 认知障碍 运动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导睡眠监测联合磁共振动脉自旋标记灌注检查在失眠症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1
2
作者 倪小红 吕衍文 +2 位作者 柯红艳 田宇 廖远高 《中国医学物理学杂志》 CSCD 2024年第8期1010-1014,共5页
目的:研究多导睡眠监测联合磁共振动脉自旋标记灌注检查在失眠症诊断中的应用。方法:神经内科门诊收治的失眠症患者42名为研究对象,同期纳入对照组41名。对两组患者进行睡眠习惯问卷和医院焦虑抑郁量表评估,多导睡眠监测和磁共振动脉自... 目的:研究多导睡眠监测联合磁共振动脉自旋标记灌注检查在失眠症诊断中的应用。方法:神经内科门诊收治的失眠症患者42名为研究对象,同期纳入对照组41名。对两组患者进行睡眠习惯问卷和医院焦虑抑郁量表评估,多导睡眠监测和磁共振动脉自旋标记灌注扫描。结果:失眠组入睡所需时间显著多于对照组(P<0.05),睡眠时长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焦虑抑郁水平无显著差异;失眠组患者总睡眠时间及快动眼睡眠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睡眠潜伏期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非快动眼睡眠S1期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S2~S4期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失眠组患者双侧前额叶、右侧颞叶、左侧顶叶、右侧丘脑、脑桥等区域灌注均显著升高(P<0.05),而双侧岛叶、双侧基底节等区域灌注均显著降低(P<0.05)。结论:多导睡眠监测联合磁共振动脉自旋标记灌注检查能够精确量化睡眠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失眠症 多导睡眠监测 磁共振 动脉自旋标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