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49例重型和危重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的临床特点 被引量:2
1
作者 戴新贵 邝代斌 +4 位作者 罗庆凯 曹媛媛 胡青 曾拓业 李云峰 《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646-649,共4页
目的分析49例重型和危重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收集笔者作为驰援湖北医疗队成员支援黄冈市大别山区域医疗中心期间收治的47例重型和危重型新冠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以及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2例重型和... 目的分析49例重型和危重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收集笔者作为驰援湖北医疗队成员支援黄冈市大别山区域医疗中心期间收治的47例重型和危重型新冠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以及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2例重型和危重型新冠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临床特点、治疗方案、并发症和预后情况.结果①一般资料:本组患者主要以老年人为主,平均年龄为(72±12)岁,且43例合并基础疾病,其中糖尿病17例(34.7%)、高血压15例(30.6%)、冠心病15例(30.6%)、脑血管疾病9例(18.4%)、恶性肿瘤2例(4.1%)、精神疾病1例(2.0%);患者主要症状有发热12例(24.5%)、咳嗽8例(16.3%)、气短7例(14.3%)、咳痰4例(8.2%)、意识障碍5例(10.2%)、头痛3例(6.1%)、腹泻3例(6.1%).入住ICU时脉搏血氧饱和度(SpO_(2):0.90±0.03比0.95±0.03)、动脉血氧分压[PaO_(2)(mmHg,1 mmHg≈0.133 kPa):75±11比85±17]、氧合指数(mmHg:202±67比282±87)、淋巴细胞计数[LYM(×10^(9)/L):0.6±0.3比0.9±0.3]、淋巴细胞比例[(10.5±1.8)%比(16.7±2.3)%]下降程度和序贯器官衰竭评分(SOFA(分):5.2±2.6比4.2±2.0)、C-反应蛋白(CRP(mg/L):232±84比124±64)、D-二聚体(mg/L:9897±1432比4020±830)升高程度均较入院时明显(均P<0.05).②影像学表现:胸部CT显示31例患者肺部均有典型的斑片状磨玻璃样高密度影,逐渐进展为肺实质和间质炎症反应.③治疗:主要给予抗病毒、抗菌、抗炎、提高机体免疫功能治疗,同时辅以中药和雾化吸入治疗,必要时行气管插管.④并发症:部分病例出现脓毒症、院内获得性肺炎、急性肾损伤(AKI)、消化道出血、气胸、心力衰竭.⑤预后:转入普通病房15例,出院4例,转入定点医院治疗基础疾病19例,死亡11例(病死率22.4%).结论早诊断、早治疗有利于降低新冠肺炎患者病死率,防止普通型新冠肺炎向重型、危重型转化是目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重型和危重型 临床特点 序贯器官衰竭评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CMO支持下支气管镜介入治疗危重型COVID-19合并重度气管狭窄:一例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1
2
作者 黄长翼 贾丽萍 +3 位作者 李云峰 邝代斌 罗庆凯 戴新贵 《中华介入放射学电子杂志》 2021年第1期107-111,共5页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目前在全球迅速蔓延,已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重大公共事件[1-3]。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2(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corona virus 2,SARS-CoV-2)感染后可进展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脓毒症休...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目前在全球迅速蔓延,已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重大公共事件[1-3]。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2(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corona virus 2,SARS-CoV-2)感染后可进展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脓毒症休克、难以纠正的代谢性酸中毒和多器官功能衰竭造成病人死亡[4-5]。COVID‐19合并重度气管狭窄的危重型新冠肺炎患者,痰液排出困难,肺换气及通气功能严重减退,更容易出现肺性脑病、窒息死亡等恶性并发症。气管狭窄目前主要的治疗手段是经支气管镜激光、电凝、氩等离子体凝切术(argon plasma coagulation,APC)、冷冻、球囊扩张和支架置入等介入治疗[6],但隔离病区的操作难度加大,操作时间延长将导致患者的风险增加,因此如何保证手术过程中的安全特别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体外膜肺氧合 支气管镜 介入治疗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