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文学阅读与写作”任务群的高中语文古诗词群文阅读教学研究
1
作者 张毓玲 李耀威 《基础教育研究》 2024年第14期43-46,共4页
群文阅读是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常用的教学方式。目前,高中语文古诗词群文阅读教学存在一定困难,包括议题设计缺乏结构化和开放性、文本组织缺乏明确的建构指向、集体建构过程模式化等。因此,为提升教学效果,可基于学习任务群整合性的特... 群文阅读是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常用的教学方式。目前,高中语文古诗词群文阅读教学存在一定困难,包括议题设计缺乏结构化和开放性、文本组织缺乏明确的建构指向、集体建构过程模式化等。因此,为提升教学效果,可基于学习任务群整合性的特征与群文阅读教学理念相契合的特点,在“文学阅读与写作”学习任务群导向下实施古诗词教学策略,包括设置任务驱动式议题、组合互文性和丰富性文本、调控过程、读写结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阅读与写作 高中语文 古诗词 群文阅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初中古诗词项目化学习实践策略 被引量:1
2
作者 程文雅 李耀威 《基础教育研究》 2024年第7期49-52,56,共5页
项目化学习由准备、实施、展示、评价等环节构成,项目团队成员根据学生特点划分小组,项目任务需要教师与学生共同完成。项目化学习应用于古诗词教学中,可以较好地实践以学生为主体、以任务为导向、以问题为驱动的新理念,激发学生学习兴... 项目化学习由准备、实施、展示、评价等环节构成,项目团队成员根据学生特点划分小组,项目任务需要教师与学生共同完成。项目化学习应用于古诗词教学中,可以较好地实践以学生为主体、以任务为导向、以问题为驱动的新理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与学习内驱力。因此,文章以《雁门太守行》教学为例,从确定项目、制订计划、项目准备、项目实施、评估总结五个环节开展项目化学习,以期在项目活动过程中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项目化学习 初中古诗词 实践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初中文言文背诵指导策略
3
作者 赵荣煜 《中学教学参考》 2024年第16期16-18,共3页
新课改以来,文言文在初中语文教材课文中的占比有所增加,背诵文言文的要求也有所提高,由此文言文教学中的背诵指导也越来越重要。如果教师在指导学生背诵方面存在不足,那势必会影响学生背诵的效率和效果。因此,结合初中语文教材中相应... 新课改以来,文言文在初中语文教材课文中的占比有所增加,背诵文言文的要求也有所提高,由此文言文教学中的背诵指导也越来越重要。如果教师在指导学生背诵方面存在不足,那势必会影响学生背诵的效率和效果。因此,结合初中语文教材中相应文言文篇目的特点提出适合的背诵指导策略,即罗列提纲指导背诵、抓住线索帮助背诵、辨析修辞协助背诵,以期为初中文言文的高效教学及背诵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言文 背诵 指导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减”背景下小学低年级写话训练教学对策研究
4
作者 戈启萌 沈嘉达 《教育研究前沿(中英文版)》 2024年第3期13-17,共5页
由于“双减”政策的推行,“减负”与“增质”并行成为教学新要求。写话训练是学生写作的第一阶段,也是中、高阶段习作与写作的基础,但小学低年级的学生在写话训练中出现了写话兴趣不高、写话习惯不良和写话质量不高等问题。为提高该阶... 由于“双减”政策的推行,“减负”与“增质”并行成为教学新要求。写话训练是学生写作的第一阶段,也是中、高阶段习作与写作的基础,但小学低年级的学生在写话训练中出现了写话兴趣不高、写话习惯不良和写话质量不高等问题。为提高该阶段学生的写话训练教学质量与效率,教师需转变传统教学方式,寻求最优教学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减” 小学低年级 写话训练 教学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跨学科视域下整本书阅读教学探究——以《红星照耀中国》为例
5
作者 赵兵晨 《品位·经典》 2024年第7期160-163,共4页
跨学科学习下的整本书阅读能够弥补整本书阅读潜在的不足,有助于发挥整本书阅读的教学潜力,提升学生的认知能力,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以《红星照耀中国》为例,从文本内容出发,制定跨学科阅读策略,探索以阅读目的为导向,串联跨学科知识,... 跨学科学习下的整本书阅读能够弥补整本书阅读潜在的不足,有助于发挥整本书阅读的教学潜力,提升学生的认知能力,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以《红星照耀中国》为例,从文本内容出发,制定跨学科阅读策略,探索以阅读目的为导向,串联跨学科知识,将整本书阅读与美术、地理、历史、道德与法治学科结合,并提出跨学科教学下要注意的原则,从而提高跨学科视域下整本书阅读教学的质量,实现跨学科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学科 整本书阅读 《红星照耀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素养整合:“家乡文化生活”的单元作业设计优化路径
6
作者 张娜 沈嘉达 《教育研究前沿(中英文版)》 2024年第3期18-22,共5页
“家乡文化生活”是统编高中语文教材必修上册第四单元单元的内容,由于该单元存在诸多客观因素,其教学效益不甚理想。该单元设有许多访谈、调查等课外实践任务,单元作业是本单元的重要教学成果。为此,语文教师在进行本单元的作业设计时... “家乡文化生活”是统编高中语文教材必修上册第四单元单元的内容,由于该单元存在诸多客观因素,其教学效益不甚理想。该单元设有许多访谈、调查等课外实践任务,单元作业是本单元的重要教学成果。为此,语文教师在进行本单元的作业设计时需要从明确目标、创设情境、巧设任务、多元评价四个方面由浅入深进行素养整合,优化单元作业设计,从而提高本单元的教学成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乡文化生活 素养整合 单元作业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明清科举考试的命题特征与阅卷标准 被引量:2
7
作者 陈文新 潘志刚 《写作》 2020年第6期14-21,共8页
明清时期,读书人一般需通过院试、乡试、会试和殿试才能成为进士。院试选拔生员,其主要依据是考生正场试卷的得分,兼顾考生平日声誉;考官评阅试卷与平日读文章有一些不容忽略的区别。院试重点考察应试者的天分和文字驾驭能力,出"小... 明清时期,读书人一般需通过院试、乡试、会试和殿试才能成为进士。院试选拔生员,其主要依据是考生正场试卷的得分,兼顾考生平日声誉;考官评阅试卷与平日读文章有一些不容忽略的区别。院试重点考察应试者的天分和文字驾驭能力,出"小题"较多;乡试重点考察应试者对儒学经典的整体把握和系统阐释能力,通常都是典雅宏大、内容完整的题目,即所谓"大题"。明清会元的选拔,有其特殊的标准和难度:既要大雅平正,又不能平凡平庸,不能有"大众脸";既要自出胸臆,又要有规矩可循,不能剑走偏锋,其间的分寸很难把握。主考官选拔时往往全力以赴,以期不辱使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清科举 院试 乡试 会试 命题特征 阅卷标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明代殿试策与进士阶层的经史素养
8
作者 陈文新 潘志刚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51-159,共9页
明代殿试策的写作,面向朝廷大政,而以“依经傍史”为基本准则。所谓“依经”,包括策问儒家典籍所包含的义理、方法和具体知识;所谓“傍史”,具体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通常有一条明晰的纵向叙述线索,从上古三代开始,直至本朝;二是陈述历... 明代殿试策的写作,面向朝廷大政,而以“依经傍史”为基本准则。所谓“依经”,包括策问儒家典籍所包含的义理、方法和具体知识;所谓“傍史”,具体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通常有一条明晰的纵向叙述线索,从上古三代开始,直至本朝;二是陈述历史事实、评论历史内容构成了殿试策的两种重要论述方式;三是对历史事实的叙述和评议具有明确的现实指向。“依经傍史”的导向要求考生具有深厚的经史素养,有助于明代读书人知识结构的完善。从王肯堂读书笔记和袁黄备考策论的心得等事例可见,熟读儒家经典和重要史部典籍,深入钻研《文献通考》和《大明会典》,是明代进士必备的经史素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代 殿试策 进士阶层 经史素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明代殿试的角力:政治、标准与公平 被引量:2
9
作者 潘志刚 方正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109-116,共8页
明代殿试,皇帝从加强国家治理和强化皇权出发,会与殿试读卷官产生一定的冲突,他们之间的政治较量或显或隐。由此产生了颇多皇帝随意更动一甲的传说,事实上这是皇帝在钦定环节审核读卷官的阅卷质量,维护其统治权力的表现。而明代殿试读... 明代殿试,皇帝从加强国家治理和强化皇权出发,会与殿试读卷官产生一定的冲突,他们之间的政治较量或显或隐。由此产生了颇多皇帝随意更动一甲的传说,事实上这是皇帝在钦定环节审核读卷官的阅卷质量,维护其统治权力的表现。而明代殿试读卷官负责殿试的整体阅卷,他们之间角力的背后杂糅着权力之争和党派之争,影响了殿试衡文标准的执行力度。从二甲、三甲的阅卷情况来看,明代殿试并没有因为异常情况而影响其总体公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代 殿试阅卷 皇帝 殿试读卷官 公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家国情怀的内涵及其培养策略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赖小晶 舒开智 《基础教育研究》 2022年第21期13-17,共5页
家国情怀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内涵之一,贯穿于“立德树人,培根铸魂”教学目标的始终,能有效增进学生的国家认同和爱国情怀。在初中语文教材中,家国情怀的内涵主要包括家乡之思、人文之情、爱国之情三个方面。在具体实践中,教... 家国情怀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内涵之一,贯穿于“立德树人,培根铸魂”教学目标的始终,能有效增进学生的国家认同和爱国情怀。在初中语文教材中,家国情怀的内涵主要包括家乡之思、人文之情、爱国之情三个方面。在具体实践中,教师可以从四个方面渗透家国情怀:一是培育家国意识,重视思想育人;二是挖掘文本内涵,重视情感育人;三是升华中华经典,重视文化育人;四是整合课程资源,重视课程育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国情怀 语文课堂 培养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课对高中语文教学的意义及优化策略 被引量:1
11
作者 陈龙 《语文教学与研究》 2022年第16期110-112,共3页
进入新时代,信息技术日益成为提高高中教学有效性的重要教育媒介,特别是近年来微课、慕课等网络课堂资源的引入,使得高中教学课堂日益呈现出多元化趋势。微课的核心内容是课堂教学视频以及与之相关联的辅助性教学资源,对于时间有限、内... 进入新时代,信息技术日益成为提高高中教学有效性的重要教育媒介,特别是近年来微课、慕课等网络课堂资源的引入,使得高中教学课堂日益呈现出多元化趋势。微课的核心内容是课堂教学视频以及与之相关联的辅助性教学资源,对于时间有限、内容繁多的高中语文教学课堂来说,科学应用微课在提升教学效果方面具有重要意义。但在教学实践活动中,受教育资源、教育环境和教育模式影响,微课的应用还存在较大问题,影响高效语文课堂的构建,需要广大语文教师不断总结经验,结合学生实际学习情况探索微课高效应用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中语文教学 教育媒介 教学实践活动 教学有效性 高效语文课堂 教学课堂 网络课堂 信息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朗读教学中的情境创设探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梁佳敏 丰建霞 《语文教学与研究》 2021年第15期55-58,共4页
朗读是语文教学中重要的教学方法,张颂先生在《朗读学》中谈到朗读是“把诉诸视觉的文字语言转化为诉诸听觉的有声语言的活动”叫在阅读教学中,为了促进学生对文本的深度理解,培养良好的语感,往往采用朗读教学。朗读教学是运用朗读的方... 朗读是语文教学中重要的教学方法,张颂先生在《朗读学》中谈到朗读是“把诉诸视觉的文字语言转化为诉诸听觉的有声语言的活动”叫在阅读教学中,为了促进学生对文本的深度理解,培养良好的语感,往往采用朗读教学。朗读教学是运用朗读的方法来进行语文教学,它通常运用在阅读教学中。在阅读教学中,朗读既是一种阅读理解文本的方法,也是一种表现文本理解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朗读教学 语言转化 语文教学 理解文本 文本理解 有声语言 阅读教学 情境创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言微旨远--论《天净沙·秋思》意境美的生成 被引量:1
13
作者 张雪 方星移 《语文教学与研究》 2021年第23期106-109,共4页
中国古典诗歌以其凝练的语言、典型的意象和高格的意境成为中华文化的瑰宝。孙绍振曾经评价袁行需的中国古典诗歌艺术理论体系概括地来说就是“言、意、象、境”。闪意境的生成需要一个过程,语言的构建、意象的组合成为这一过程的出发... 中国古典诗歌以其凝练的语言、典型的意象和高格的意境成为中华文化的瑰宝。孙绍振曾经评价袁行需的中国古典诗歌艺术理论体系概括地来说就是“言、意、象、境”。闪意境的生成需要一个过程,语言的构建、意象的组合成为这一过程的出发点和侧重点,最终落脚到意境美的生成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古典诗歌 孙绍振 意象的组合 《天净沙·秋思》 意境美 中华文化 侧重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ChatGPT对中学语文教育的影响 被引量:1
14
作者 邹明军 《语文教学与研究》 2023年第6期40-43,共4页
人工智能产品ChatGPT自面世以来,即以其强大的人机交互功能和文本生成能力为人们所热议,各领域的专家学者纷纷展望它将给世界带来的影响。对于中学语文教育而言,ChatGPT在教学过程中的大量运用将极大地提升学生的语文自学能力和学习效率... 人工智能产品ChatGPT自面世以来,即以其强大的人机交互功能和文本生成能力为人们所热议,各领域的专家学者纷纷展望它将给世界带来的影响。对于中学语文教育而言,ChatGPT在教学过程中的大量运用将极大地提升学生的语文自学能力和学习效率;在ChatGPT的辅助下,教师对作文的批改将更易发现和解决学生的个性化问题,教师本身所扮演的教导角色会进一步淡化,人格示范、智力情感支持及监督的职能将被强化;用以提升思维能力的教学内容和个性化教育方式更能有效地应对ChatGPT对语文教育的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hatGPT 中学语文 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视角下的高中《〈论语〉十二章》教学分析
15
作者 马卫方 李耀威 《基础教育研究》 2023年第16期67-70,共4页
《论语》是儒家重要典籍,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在讲授高中语文《〈论语〉十二章》时,教师应在解释字词的基础上,注重义理辨析,着重分析课文的道德内涵,引导学生体会其中所蕴含的人生哲理。在教学中,可采取“合理重构,确立目标... 《论语》是儒家重要典籍,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在讲授高中语文《〈论语〉十二章》时,教师应在解释字词的基础上,注重义理辨析,着重分析课文的道德内涵,引导学生体会其中所蕴含的人生哲理。在教学中,可采取“合理重构,确立目标;强化理义,注重德育;勇于实践,强化效果”等策略,深入挖掘《论语》的当代价值,更好地发挥语文课程以文化人的功能,传承优秀中华文化精神,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论语》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道德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佛釋儒:論進士王肯堂的思想融合
16
作者 潘志剛 《诸子学刊》 2023年第2期265-274,共10页
晚明進士王肯堂是儒、佛思想的融匯者。他在認識方法論層面指出,佛家的“對法”與儒家的“中道”“陰陽”一致,故佛家“對法”適用於發揮儒家經典義理。王肯堂認爲佛、儒相通的根本原因是佛、儒在方法論上存在一致,佛家的思想理念在儒... 晚明進士王肯堂是儒、佛思想的融匯者。他在認識方法論層面指出,佛家的“對法”與儒家的“中道”“陰陽”一致,故佛家“對法”適用於發揮儒家經典義理。王肯堂認爲佛、儒相通的根本原因是佛、儒在方法論上存在一致,佛家的思想理念在儒家中也有。如圓頓思維,儒家也有所傳,並非佛家獨有,只不過儒家後世棄之而不用,而佛家却將其發揚光大。明代僧衆研讀儒家經典的風潮,以及宋人儒、釋、道並包的思想,推動了王肯堂以佛釋儒的踐行。王肯堂以佛釋儒,不僅取消了儒、佛之間的絶對對立,而且對儒家聖賢相關命題,也提出了新的、更爲深刻的認識,進一步促進了儒學發展的普適性。同時,佛、儒思想會通,也提升了進士王肯堂的人生境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肯堂 以佛釋儒 方法論 思想理念 思想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减”背景下初中语文写作作业设计策略
17
作者 赵荣煜 《中学教学参考》 2023年第7期7-9,13,共4页
语文写作作业相对于其他类型的语文作业而言总量大、难度高、耗时长,在“双减”背景之下,更需要初中语文教师重点关注并合理设计,以达到减负提质的要求。以立足学情为原则区分作业难度及重点、从单元整合的视角巧设写作任务、借助支架... 语文写作作业相对于其他类型的语文作业而言总量大、难度高、耗时长,在“双减”背景之下,更需要初中语文教师重点关注并合理设计,以达到减负提质的要求。以立足学情为原则区分作业难度及重点、从单元整合的视角巧设写作任务、借助支架指导写作的做法能优化作业设计,在实现通过写作作业减负提质的同时,赋予学生写作动力,提升学生写作能力,为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助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减 初中语文 写作作业 设计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赤壁赋》对高中散文写作的借鉴作用
18
作者 陈思含 《基础教育研究》 2023年第3期44-46,50,共4页
散文写作是高中语文教学中较难处理的部分,也是提升学生文学趣味与文学素养的主要媒介。核心素养导向下高中生的散文写作在语言、情感、思维等方面存在着许多问题。阅读教学与写作关系密切,对写作具有浸润与驱动作用。苏轼的《赤壁赋》... 散文写作是高中语文教学中较难处理的部分,也是提升学生文学趣味与文学素养的主要媒介。核心素养导向下高中生的散文写作在语言、情感、思维等方面存在着许多问题。阅读教学与写作关系密切,对写作具有浸润与驱动作用。苏轼的《赤壁赋》在语言、情感表达和哲理思考等方面具有鲜明的特点,是散文写作的典范,可以在读写联动、以读促写中给高中生提供写作的借鉴,从而带领学生走出散文写作困境,帮助学生建构个人的审美与表达,提升散文写作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赤壁赋》 散文写作 以读促写 借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探析
19
作者 谢春春 《基础教育研究》 2023年第2期43-45,共3页
审美教育是根据一定的艺术手法对人们进行美学教育,以期达到“以美育人,以文化人”的目的。语文学科教学内容丰富多彩,涵盖了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等美育元素,更应该成为审美教育的主战场、主阵地,以培养学生具备健康的审美意识和正... 审美教育是根据一定的艺术手法对人们进行美学教育,以期达到“以美育人,以文化人”的目的。语文学科教学内容丰富多彩,涵盖了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等美育元素,更应该成为审美教育的主战场、主阵地,以培养学生具备健康的审美意识和正确的审美观念。因此,语文教学可以通过引导学生欣赏语言之美,进而培养学生的审美感受力;通过感受和想象意境之美来培养学生的审美想象力;采用对比阅读的方法,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审美鉴赏力;采用读写结合来培养学生的审美创造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审美教育 美育因素 初中语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文心雕龙》的高中古诗词教学策略研究
20
作者 何景硕 蒋静 《基础教育研究》 2022年第23期49-51,59,共4页
古诗词教学是高中语文教学的主要内容,是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内容。在教学中,教师可结合《文心雕龙》相关内容,分别从知音之方:“博观”串联、知音之径:融情入境、知音之乐:内绎自然三个方面探索高中古诗词教学的有效方法,从而... 古诗词教学是高中语文教学的主要内容,是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内容。在教学中,教师可结合《文心雕龙》相关内容,分别从知音之方:“博观”串联、知音之径:融情入境、知音之乐:内绎自然三个方面探索高中古诗词教学的有效方法,从而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深入认识和理解古诗词,最终真正把握诗词鉴赏的方法,成为古诗词的知音,产生文化认同感和自豪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心雕龙》 高中语文 古诗词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