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固体制剂制药工艺技术探讨 被引量:2
1
作者 梁雯 《生物技术世界》 2016年第4期216-216,共1页
药品在国民生活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药品的生产安全关乎着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而药品又可分为三种形态,固态,液态和粉末状,不同的药品状态制作工艺也是不尽相同。本文从固体制药的状态特点,其工艺技术的发展现状以及未来市场发展... 药品在国民生活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药品的生产安全关乎着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而药品又可分为三种形态,固态,液态和粉末状,不同的药品状态制作工艺也是不尽相同。本文从固体制药的状态特点,其工艺技术的发展现状以及未来市场发展前景着手,浅析现如今这种工艺技术,与广大工作人员共勉,以期对固体制剂制药技术有更深入的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体制剂 制药技术 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期服用别嘌醇片与别嘌醇缓释微丸胶囊对高尿酸血症大鼠肝脏作用的对比实验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赵海山 任婕 +4 位作者 姚维范 陈秋晨 魏敏杰 黄柏林 周有财 《山西医药杂志(上半月)》 CAS 2012年第2期124-126,共3页
目的考察长期(3个月)应用别嘌醇缓释微丸胶囊(奥迈必利)对高尿酸血症大鼠肝脏功能和组织结构的影响。方法试验大鼠分为正常对照组、高尿酸血症模型组、别嘌醇缓释微丸胶囊治疗组(低、高剂量)、别嘌醇片治疗组(低、高剂量)。除正常对照... 目的考察长期(3个月)应用别嘌醇缓释微丸胶囊(奥迈必利)对高尿酸血症大鼠肝脏功能和组织结构的影响。方法试验大鼠分为正常对照组、高尿酸血症模型组、别嘌醇缓释微丸胶囊治疗组(低、高剂量)、别嘌醇片治疗组(低、高剂量)。除正常对照组以外,其余各组采用腺嘌呤和乙胺丁醇连续灌胃3周,3周后改为隔日1次的方法,共3个月造成大鼠持续性高尿酸血症。药物治疗组在造模的同时,灌胃给予别嘌醇缓释微丸胶囊或别嘌醇片,在实验3个月末,检测大鼠血尿酸含量、肝脏病理结构、反映肝功能的主要酶(丙氨酸转氨酶、天冬氨酸转氨酶和碱性磷酸酶)的活性和肝脏指数(%)的改变。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高尿酸痛风模型大鼠血尿酸水平显著增高(P<0.05);天冬氨酸转氨酶活性显著增高、碱性磷酸酶活性显著降低(P<0.05);肝脏指数增高、肝脏组织结构发生病理改变。与高尿酸血症模型大鼠比较,长时间服用别嘌醇缓释微丸胶囊和别嘌醇片均可降低高尿酸血症大鼠血尿酸水平,缓解高尿酸大鼠的肝脏组织结构损伤,其中别嘌醇缓释微丸胶囊高剂量时作用显著(P<0.05);别嘌醇缓释微丸胶囊和别嘌醇片均可降低高尿酸血症大鼠天冬氨酸转氨酶活性、增高碱性磷酸酶活性,其中别嘌醇缓释微丸胶囊高剂量时升高碱性磷酸酶的作用显著(P<0.05);别嘌醇缓释微丸胶囊和别嘌醇片均可降低痛风大鼠肝脏指数,其中别嘌醇缓释微丸胶囊低剂量时作用显著(P<0.05)。结论长期应用别嘌醇缓释微丸胶囊(奥迈必利)可有效降低高尿酸血症大鼠的血尿酸水平、改善肝脏功能,保护肝脏组织结构,其作用优于相当剂量的别嘌醇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尿酸血症 痛风 肝脏 大鼠 别嘌醇缓释微丸胶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布洛芬缓释胶囊有关物质检测方法的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陈玉花 王俊峰 +1 位作者 常洋 尚晨砚 《黑龙江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273-276,共4页
为了研究布洛芬缓释胶囊有关物质检测方法,试验对杂质A、杂质B、未知杂质1进行检测,从耐用性、最低检测限、专属性、破坏试验方面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原研制剂及自制制剂中发现主要有3个杂质,杂质A、杂质B及未知杂质1,杂质A微量,可忽... 为了研究布洛芬缓释胶囊有关物质检测方法,试验对杂质A、杂质B、未知杂质1进行检测,从耐用性、最低检测限、专属性、破坏试验方面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原研制剂及自制制剂中发现主要有3个杂质,杂质A、杂质B及未知杂质1,杂质A微量,可忽略不计,对布洛芬杂质B作为特定杂质考察,对未知杂质1进行重点考察,并做了有关物质方法学验证。修订后的标准规定了单个杂质的限度,对单个杂质——布洛芬杂质B进行了特定杂质的考察,总杂质的限度由原来的2.0%提高到欧洲药典的要求0.7%,现标准明显优于原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物 布洛芬 缓释胶囊 杂质 破坏试验
原文传递
小议B族维生素的命名及其性状特征 被引量:2
4
作者 陈玉花 姜文博 +1 位作者 王俊峰 刁大为 《黑龙江科学》 2017年第4期42-44,共3页
维生素有脂溶性和水溶性两类:脂溶性维生素有维生素A、维生素D、维生素E和维生素K,在人体内能够储存。水溶性维生素多数为B族维生素与维生素C,水溶性维生素因不能在体内贮存而常出现不足或缺乏现象。因此,临床上应特别注意水溶性维生素... 维生素有脂溶性和水溶性两类:脂溶性维生素有维生素A、维生素D、维生素E和维生素K,在人体内能够储存。水溶性维生素多数为B族维生素与维生素C,水溶性维生素因不能在体内贮存而常出现不足或缺乏现象。因此,临床上应特别注意水溶性维生素的补充,笔者发现仅B族维生素就高达15种以上,相对应产品数量之多、种类之多更是让人无从辨析。结合专业所学,对B族维生素类命名及其性状特征进行归纳总结,从而使我们能更科学、更合理地利用维生素,摄取维生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族维生素 命名 性状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法在多种维生素药物检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4
5
作者 陈玉花 王俊峰 +1 位作者 常洋 刁大为 《黑龙江医药》 CAS 2016年第1期6-9,共4页
目的: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药物中多种维生素的含量。方法:利用迪马C18色谱柱(250mm*4.6mm),以乙腈-甲醇-水(16:4:80)为流动相测定软胶囊药物中多种维生素的含量。结论:该方法简便、准确、灵敏、重复性好,可作为该药质量控制方法。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法 多种维生素 含量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别嘌醇缓释胶囊对高尿酸血症大鼠胃肠和皮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
6
作者 任婕 黄柏林 +5 位作者 姚维范 赵海山 于兆进 陈秋晨 周有财 魏敏杰 《天津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701-703,I0002,共4页
目的:考察长期(3个月)应用别嘌醇缓释胶囊对高尿酸血症大鼠胃、肠和皮肤的影响及机制。方法:60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NC)组,模型(M)组,别嘌醇缓释胶囊低(CL)、高剂量(CH)组,别嘌醇片低(TL)、高剂量(TH)组,每组10只。除NC组... 目的:考察长期(3个月)应用别嘌醇缓释胶囊对高尿酸血症大鼠胃、肠和皮肤的影响及机制。方法:60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NC)组,模型(M)组,别嘌醇缓释胶囊低(CL)、高剂量(CH)组,别嘌醇片低(TL)、高剂量(TH)组,每组10只。除NC组,其余各组采用腺嘌呤(100mg·kg-1·d-1)和乙胺丁醇(250mg·kg-1·d-1)连续灌胃3周后改为隔日1次,共12周造成大鼠高尿酸血症。药物治疗组在造模的同时,灌胃给予别嘌醇缓释胶囊或别嘌醇片,在实验第12周末,测量各组大鼠的体质量、血尿酸和血清白细胞介素(IL)-1β含量,胃、肠和皮肤的病理改变,及皮肤中肿瘤坏死因子(TNF)-α表达情况。结果:CH组可降低高尿酸血症大鼠血尿酸水平,缓解大鼠的体质量降低(P<0.01);与M和TL组,特别是TH组比较,CL和CH组可缓解大鼠胃、肠黏膜损伤;与M和TL组比较,CL和CH组降低大鼠血清IL-1β水平作用显著(P<0.05);CL和CH组皮肤组织中TNF-α表达明显降低。结论:与别嘌醇片比较,长期应用别嘌醇缓释胶囊在降低血尿酸的同时表现出更好的胃、肠黏膜和皮肤保护作用;抑制TNF-α及IL-1β介导的炎症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别嘌呤醇 高尿酸血症 胃肠道 皮肤 白细胞介素1Β 肿瘤坏死因子α 大鼠 Wista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别嘌醇缓释微丸胶囊对高尿酸血症大鼠血液系统的影响
7
作者 任婕 周有财 +4 位作者 姚维范 赵海山 陈秋晨 黄柏林 魏敏杰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1271-1275,共5页
目的研究长期(3个月)灌服用别嘌醇缓释微丸胶囊(ASRC)治疗大鼠高尿酸血症时对血液系统的影响。方法雄性Wistar大鼠9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别嘌醇缓释微丸胶囊低、高剂量组(给予别嘌醇缓释微丸胶囊27,54 mg.kg-1.d-1),别嘌醇低... 目的研究长期(3个月)灌服用别嘌醇缓释微丸胶囊(ASRC)治疗大鼠高尿酸血症时对血液系统的影响。方法雄性Wistar大鼠9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别嘌醇缓释微丸胶囊低、高剂量组(给予别嘌醇缓释微丸胶囊27,54 mg.kg-1.d-1),别嘌醇低、高剂量组(给予别嘌醇32,64 mg.kg-1.d-1)。除正常对照组10只,其余各组增加6只,采用腺嘌呤和乙胺丁醇连续灌胃3周,3周后改为隔日一次,共12周建立大鼠高尿酸血症模型。定期检测大鼠体质量变化;12周末自动生化仪检测血尿酸(UA)水平、外周血常规;骨髓涂片检测骨髓象;ELISA方法测定大鼠血清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IL)-1β水平。取肾脏组织经PAS染色,光镜观察肾脏病理结构改变。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高尿酸血症模型组大鼠体质量明显降低、血尿酸水平显著增高;外周血常规中白细胞(WBC)计数和血小板(PLT)计数显著增高、红细胞(RBC)计数明显降低;血清IL-1β水平明显增高;肾脏组织内炎性细胞浸润。与模型组比较,ASRC低剂量时升高RBC计数、降低WBC、PLT计数作用显著(P<0.05),有效降低血清IL-1β水平(P<0.01);ASRC高剂量可有效抑制大鼠的体质量下降、降低血尿酸水平和血清IL-1β水平(P<0.01),肾间质仅见少量的炎性细胞浸润。结论长期应用低剂量ASRC可有效抑制高尿酸血症大鼠外周血常规的异常改变,可能与抑制炎症反应、肾脏改变轻微有关;高剂量ASRC则更好降低血尿酸水平。提示临床应用时注意药物剂量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别嘌醇缓释微丸胶囊 别嘌醇 高尿酸血症 外周血常规 白细胞介素-1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软胶囊中多种维生素检测方法的建立
8
作者 陈玉花 常洋 +1 位作者 刁大为 姜文博 《黑龙江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230-233,共4页
为了更准确、快速检测软胶囊中的多种维生素,试验采用一种色谱条件同时检测烟酰胺、维生素B6、维生素B1、维生素B2四种维生素的检测方法,提取溶剂选择乙醇、甲醇、乙醇-水、甲醇-水,进行专属性试验、线性与线性范围试验、回收率试验、... 为了更准确、快速检测软胶囊中的多种维生素,试验采用一种色谱条件同时检测烟酰胺、维生素B6、维生素B1、维生素B2四种维生素的检测方法,提取溶剂选择乙醇、甲醇、乙醇-水、甲醇-水,进行专属性试验、线性与线性范围试验、回收率试验、精密度试验、耐用性试验,最后进行方法学验证。结果表明:新的检测方法准确、快速、灵敏度高、易于操作,适合软胶囊中多种维生素的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胶囊 多种维生素 检测 影响 稳定性
原文传递
HPLC法同时测定牛黄清感胶囊中8种有效成分的含量 被引量:2
9
作者 庄岩 遆铁军 +4 位作者 霍金海 朱立刚 赵雪莹 周有财 王伟明 《天津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9年第1期59-62,共4页
[目的]建立牛黄清感胶囊HPLC含量测定,用于该制剂的质量控制。[方法]运用Waters Alliance 2695高效液相色谱仪,采用C18色谱柱(4.6 mm×250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0.5%磷酸溶液,梯度洗脱,柱温40℃,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350 n... [目的]建立牛黄清感胶囊HPLC含量测定,用于该制剂的质量控制。[方法]运用Waters Alliance 2695高效液相色谱仪,采用C18色谱柱(4.6 mm×250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0.5%磷酸溶液,梯度洗脱,柱温40℃,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350 nm。[结果]建立同时测定牛黄清感胶囊8个成分隐绿原酸,绿原酸,异绿原酸C,连翘酯苷A,黄芩苷,黄芩素,汉黄芩苷和汉黄芩素的方法。[结论]该方法稳定、准确、重现性好,专属性强,可用于牛黄清感胶囊的质量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黄清感胶囊 高效液相色谱 隐绿原酸 黄芩素 连翘酯苷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UPLC-Q-TOF/MS法分析牛黄清感胶囊成分 被引量:18
10
作者 霍金海 孙国东 +4 位作者 魏文峰 遆铁军 朱立刚 周有财 王伟明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2340-2348,共9页
目的采用UPLC-Q-TOF/MS法分析牛黄清感胶囊的化学成分。方法分析采用BEH C_(18)色谱柱(2. 1 mm×100 mm,1. 7μm);流动相0. 1%甲酸水-0. 1%甲酸乙腈,梯度洗脱。质谱采用电喷雾(ESI)离子源,在正离子模式下采集数据。通过Peakview 2. ... 目的采用UPLC-Q-TOF/MS法分析牛黄清感胶囊的化学成分。方法分析采用BEH C_(18)色谱柱(2. 1 mm×100 mm,1. 7μm);流动相0. 1%甲酸水-0. 1%甲酸乙腈,梯度洗脱。质谱采用电喷雾(ESI)离子源,在正离子模式下采集数据。通过Peakview 2. 0/masterview1. 0软件,依据精确质量数和同位素峰度比确定分子式。通过二级谱图比对、对照品裂解规律分析,结合文献报道确定结构式。结果从中鉴定推断了54个化合物,其中14个化合物来自黄芩,15个化合物来自金银花,8个化合物来自连翘,2个化合物为金银花与连翘共有,9个化合物来自人工牛黄,2个化合物来自珍珠母,其余4个化合物来源于数据库检索。结论该方法检测快速、准确,为牛黄清感胶囊的化学成分鉴定提供新思路,物质基础的确定为质量评价指标选择及作用机制深入研究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黄清感胶囊 化学成分 UPLC-Q-TOF/M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千里光的化学成分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朱立刚 李志峰 《黑龙江医药》 CAS 2014年第3期543-544,共2页
目的:研究菊科千里光属植物千里光(Senecio scandens Buch-Ham)的化学成分。方法:利用各种色谱技术进行分离,根据光谱数据鉴定结构。结果:从千里光中分离得到7个已知成分,分别鉴定为(1)阿魏酸(ferulic acid),(2)木犀草素(luteolin),(3)... 目的:研究菊科千里光属植物千里光(Senecio scandens Buch-Ham)的化学成分。方法:利用各种色谱技术进行分离,根据光谱数据鉴定结构。结果:从千里光中分离得到7个已知成分,分别鉴定为(1)阿魏酸(ferulic acid),(2)木犀草素(luteolin),(3)丁香脂素(Syringarenol),(4)香草酸(vanillic acid),(5)香草醛(vanillin),(6)胡萝卜苷(daucosterol),(7)β-谷甾醇(β-sitosterol)。结论:化合物(2)、(3)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鉴定 柱色谱法 千里光 醋酸乙酯提取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超高效液相-四极杆飞行质谱联用技术的牛黄清感胶囊有效成分含量测定方法研究 被引量:4
12
作者 庄岩 遆铁军 +4 位作者 霍金海 朱立刚 赵雪莹 周有财 王伟明 《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9年第3期38-43,48,共7页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牛黄清感胶囊中7种成分的含量的方法,进而用于该制剂的质量控制。方法: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UPLC-Q-TOF/MS)联用技术。Waters Acquity UPLC BEH C18色谱柱(100mm×2.1mm,1.7μm),AQUITY UPLC BE...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牛黄清感胶囊中7种成分的含量的方法,进而用于该制剂的质量控制。方法: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UPLC-Q-TOF/MS)联用技术。Waters Acquity UPLC BEH C18色谱柱(100mm×2.1mm,1.7μm),AQUITY UPLC BEH C18 VanGuard Pre-Column预柱(100mm×2.1mm,1.7μm),流动相为0.1%甲酸水(A)-0.1%甲酸乙腈(B),梯度洗脱,流速为0.3mL/min,柱温为30℃,进样量为5μL。质谱采用电喷雾(ESI)离子源,离子化模式为电喷雾正离子模式。一级质谱母离子扫描范围为80~1500数据采集软件为Analyst TF1.6 software;数据处理软件系统为Peakview 2.0/masterview 1.0software、Markerview 1.2.1。结果:3批次牛黄清感胶囊中7个成分,白杨素、异亮氨酸、当药苷、金丝桃苷、牛黄胆酸钠、咖啡酸、苯丙氨酸进样量检测线性范围分别为0.0206~0.309、0.0106~0.159、0.021~0.315、0.021~0.315、1.03~15.45、0.041~0.615、0.0105~0.1575mg(r≥0.9994),含量分别为0.158、0.0418、0.2345、0.2489、9.6476、0.0189、0.0139mg/g。精密度、稳定性(24h)、重复性试验的RSD均小于2.0%(n=6),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2%~100.7%,RSD<2.0%(n=6)。结论:该方法稳定、准确、重现性好,专属性强,可用于牛黄清感胶囊的质量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黄清感胶囊 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 苯丙氨酸 异亮氨酸 牛黄胆酸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牛黄清感胶囊HPLC指纹图谱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庄岩 遆铁军 +4 位作者 霍金海 朱立刚 赵雪莹 周有财 王伟明 《中国中医药科技》 CAS 2019年第6期868-872,共5页
目的:建立牛黄清感胶囊HPLC指纹图谱,用于该制剂的质量控制。方法:运用Waters Alliance 2695高效液相色谱仪,采用C18色谱柱(4.6 mm×250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0.5%磷酸溶液,梯度洗脱,柱温40℃,流速为1.0 mL,min-1,检测波长为350 n... 目的:建立牛黄清感胶囊HPLC指纹图谱,用于该制剂的质量控制。方法:运用Waters Alliance 2695高效液相色谱仪,采用C18色谱柱(4.6 mm×250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0.5%磷酸溶液,梯度洗脱,柱温40℃,流速为1.0 mL,min-1,检测波长为350 nm。结果:测定10批牛黄清感胶囊的HPLC指纹图谱,建立了17个特征共有峰,其中9个成分为新绿原酸,绿原酸,异绿原酸A、B和C,咖啡酸,连翘酯苷A,黄芩苷和黄芩素。结论:该方法稳定、准确、重现性好,专属性强,可用于牛黄清感胶囊的质量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黄清感胶囊 指纹图谱 HPLC 质量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牛黄清感胶囊对呼吸道合胞病毒体外预防作用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0
14
作者 周有财 常洋 王玉莹 《中国医药指南》 2014年第29期68-69,共2页
检测牛黄清感胶囊对呼吸道合胞病毒(RSV)的预防的作用,为抗病毒药物的筛选、研发提供实验依据。在VERO细胞培养内,采用病毒细胞形态变化CPE法、MTT染色法,检测不同浓度的牛黄清感胶囊对呼吸道合胞病毒(RSV)的预防作用。实验分一次用药... 检测牛黄清感胶囊对呼吸道合胞病毒(RSV)的预防的作用,为抗病毒药物的筛选、研发提供实验依据。在VERO细胞培养内,采用病毒细胞形态变化CPE法、MTT染色法,检测不同浓度的牛黄清感胶囊对呼吸道合胞病毒(RSV)的预防作用。实验分一次用药组和三次用药组,计算药物的半数有效浓度IC50,最小有效浓度MIC及治疗指数TI。体外抑制和预防呼吸道合胞病毒的药效实验结果显示"牛黄清感胶囊"具有抑制和预防呼吸道合胞病毒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黄清感胶囊 呼吸道合胞病毒 实验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板蓝根颗粒的指纹图谱质量控制研究 被引量:6
15
作者 董敬翠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18年第15期3-4,共2页
目的 :通过指纹图谱这一质量研究方法,对颗粒状的板蓝根药品的实际质量进行检测,重点研究其质量的稳定程度。方法,结合HPLC检测技术,确定专属于本次实验的分析柱,完成梯度洗脱处理工作,缓冲液为酸碱度适宜的醋酸钠溶液。对于一定检测条... 目的 :通过指纹图谱这一质量研究方法,对颗粒状的板蓝根药品的实际质量进行检测,重点研究其质量的稳定程度。方法,结合HPLC检测技术,确定专属于本次实验的分析柱,完成梯度洗脱处理工作,缓冲液为酸碱度适宜的醋酸钠溶液。对于一定检测条件下的氨基酸指纹图谱进行查看,在移植距离系数以及角余弦系数的前提下,对不同批次的板蓝根样品的质量进行测定,并对其据具体的一致程度进行检测。结果 :完成针对颗粒状板蓝根的质量鉴定工作后发现,选择应用的HPLC技术具有较高的稳定性、精密度,同时其重现性也被呈现出来。结论 :本次测定板蓝根颗粒过程中,选择的质量检测方法具有极强的可控性,在实际的药物质量控制中可以被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板蓝根颗粒 指纹图谱 质量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牛黄清感胶囊对甲型H3N2流感病毒抑制和预防作用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0
16
作者 常洋 周有财 +1 位作者 段书敏 宫君相 《中国医药科学》 2013年第16期27-29,60,共4页
目的检测牛黄清感胶囊对甲型A/Brisban/10/2008(H3N2)流感病毒抑制和预防的作用,为抗病毒药物的筛选、研发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在MDCK细胞培养内,采用病毒细胞形态变化CPE法、MTT染色法,检测不同浓度的牛黄清感胶囊对甲型A/Brisban/10/20... 目的检测牛黄清感胶囊对甲型A/Brisban/10/2008(H3N2)流感病毒抑制和预防的作用,为抗病毒药物的筛选、研发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在MDCK细胞培养内,采用病毒细胞形态变化CPE法、MTT染色法,检测不同浓度的牛黄清感胶囊对甲型A/Brisban/10/2008(H3N2)流感病毒的抑制和预防作用。实验分1次用药组和3次用药组,计算药物半数有效浓度IC50,最小有效浓度MIC及治疗指数TI。结果体外抑制甲型H3N2流感病毒实验中,"牛黄清感胶囊"单次用药组TI为27,三次用药组为TI为43。体外预防甲型H3N2流感病毒实验中,"牛黄清感胶囊"单次用药组TI为21.3,三次用药组为TI为27。结论体外抑制甲型A/Brisban/10/2008(H3N2)流感病毒的药效实验结果显示"牛黄清感胶囊"具有抑制和预防甲型流感病毒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黄清感胶囊 甲型H3N2流感病毒 实验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红外漫反射光谱法非侵入式定量分析盐酸氨溴索片剂 被引量:1
17
作者 张明旭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18年第13期23-24,共2页
建立非侵入式检测盐酸氨澳索片剂待压颗粒、裸片及铝塑包装片的方法。方法 :应用傅立叶变换近红外光谱仪和外接积分球、旋转测样器及固体光纤探头,颗粒样品采用Pb S检测器进行检测。结论 :近红外漫反射光谱法简便、快速、可靠,完全可应... 建立非侵入式检测盐酸氨澳索片剂待压颗粒、裸片及铝塑包装片的方法。方法 :应用傅立叶变换近红外光谱仪和外接积分球、旋转测样器及固体光纤探头,颗粒样品采用Pb S检测器进行检测。结论 :近红外漫反射光谱法简便、快速、可靠,完全可应用于盐酸氨澳索片剂待压颗粒、裸片及铝塑包装片的快速无损定量分析,有望进行在线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红外漫反射光谱法 非侵入式检测 盐酸氨溴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临界流体萃取法生产药用大豆磷脂的工艺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朱立刚 常洋 《黑龙江医药》 CAS 2014年第2期327-329,共3页
目的:采用超临界流体萃取法对药用大豆磷脂的生产工艺进行研究。方法:从技术改进内容、技术先进性和生产具体步骤等方面对超临界流体萃取法生产药用大豆磷脂的工艺进行全面研究和阐述,对采用的设备工艺改进原因进行了相关说明。结果:采... 目的:采用超临界流体萃取法对药用大豆磷脂的生产工艺进行研究。方法:从技术改进内容、技术先进性和生产具体步骤等方面对超临界流体萃取法生产药用大豆磷脂的工艺进行全面研究和阐述,对采用的设备工艺改进原因进行了相关说明。结果:采用先油脚浓缩后萃取再冷冻干燥工艺制得的大豆磷脂各项指标均符合国家标准。结论:用超临界流体萃取法生产的药用大豆磷脂工艺和产品质量稳定,可用于实际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临界流体萃取法 药用大豆磷脂 生产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牛黄清感胶囊血中移行成分经时变化规律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魏文峰 霍金海 +3 位作者 遆铁军 朱立刚 周有财 王伟明 《中国中医药科技》 CAS 2018年第5期677-680,共4页
目的:通过分析牛黄清感胶囊血中移行成分的经时变化规律,明确牛黄清感胶囊体内直接作用物质基础。方法:以中药血清药物化学理论为指导,以UPLC-Q-TOF-MS技术为核心,对大鼠口服牛黄清感胶囊后体内相对含量较高的12个血中移行成分经时变化... 目的:通过分析牛黄清感胶囊血中移行成分的经时变化规律,明确牛黄清感胶囊体内直接作用物质基础。方法:以中药血清药物化学理论为指导,以UPLC-Q-TOF-MS技术为核心,对大鼠口服牛黄清感胶囊后体内相对含量较高的12个血中移行成分经时变化规律进行研究,分析阐明其体内变化规律。结果:木犀草素、胆酸、苯丙氨酸、绿原酸、牛黄胆酸、甘氨胆酸具有易于检测,吸收较快,血药浓度较大,消除时间较长等特点,且具有良好的药理活性,初步确定这些成分为牛黄清感胶囊潜在的有效成分。结论:通过血中移行成分的经时变化规律分析为牛黄清感胶囊的药效物质基础研究提供备选化合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黄清感胶囊 血中移行成分 经时变化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口服速释固体制剂技术研究与进展 被引量:1
20
作者 梁雯 《生物技术世界》 2016年第5期222-222,共1页
随着制药技术的进步,口服速释固体制剂已经成为现代医学中十分常见的药剂形式,这种药剂的出现推动了医学的发展,有着非常好的使用效果。但是,随着医学技术和制药技术的不断发展,口服速释固体制剂技术还在不断发展,以满足人们的需要。本... 随着制药技术的进步,口服速释固体制剂已经成为现代医学中十分常见的药剂形式,这种药剂的出现推动了医学的发展,有着非常好的使用效果。但是,随着医学技术和制药技术的不断发展,口服速释固体制剂技术还在不断发展,以满足人们的需要。本文旨在通过对口服速释固体制剂技术的研究来阐明其研究现状及发展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服速释固体制剂技术 研究 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