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替吉奥联合奥沙利铂对胃癌患者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及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2
1
作者 张权 邹艳红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9年第18期2925-2926,共2页
目的:探讨替吉奥与奥沙利铂联合治疗对胃癌患者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及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bFGF)表达的调节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2月-2018年3月... 目的:探讨替吉奥与奥沙利铂联合治疗对胃癌患者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及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bFGF)表达的调节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2月-2018年3月在我院治疗的86例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用药方案的不同,分为对照组(5-氟尿嘧啶+奥沙利铂+亚叶酸钙,43例)与观察组(替吉奥+奥沙利铂,43例),比较两组VEGF、bFGF水平。结果:治疗前,两组VEGF、bFGF水平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个周期、4个周期后,观察组VEGF、bFGF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胃癌患者经替吉奥与奥沙利铂联合治疗后可有效调节VEGF与bFGF水平,利于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替吉奥 奥沙利铂 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奥沙利铂联合卡培他滨对胃癌患者Th1/Th2相关细胞因子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张权 邹艳红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9年第24期3997-3999,共3页
目的:观察胃癌应用奥沙利铂与卡培他滨联合治疗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9月我院收治的胃癌患者78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各39例。对照组应用ECF化疗方案,观察组予以奥沙利铂联合卡培他滨治疗。比较两组细胞因子[肿瘤坏... 目的:观察胃癌应用奥沙利铂与卡培他滨联合治疗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9月我院收治的胃癌患者78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各39例。对照组应用ECF化疗方案,观察组予以奥沙利铂联合卡培他滨治疗。比较两组细胞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2(IL-2)以及人γ干扰素(IFN-γ)]水平、不良反应。结果:治疗3个疗程后,两组TNF-α、IL-2以及IFN-γ水平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胃肠道反应、恶心呕吐及骨髓抑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胃癌患者,予以奥沙利铂复合卡培他滨治疗可改善Th1/Th2相关细胞因子表达,减少不良反应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奥沙利铂 卡培他滨 TH1/TH2 不良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简易法超声引导连续可调性自动活检技术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姜桂君 张武 +6 位作者 廖壁城 邵铭华 郭圣为 郑智红 李玉满 张永诚 范彦秋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1995年第1期62-63,共2页
简易法超声引导连续可调性自动活检技术的临床研究姜桂君,张武,廖壁城,邵铭华,郭圣为,郑智红,李玉满,张永诚,范彦秋我们试用了先进的连续可调式自动活检枪,采用"手扶导针法、十字线标位引导法"等简易方法,对65例甲状腺、... 简易法超声引导连续可调性自动活检技术的临床研究姜桂君,张武,廖壁城,邵铭华,郭圣为,郑智红,李玉满,张永诚,范彦秋我们试用了先进的连续可调式自动活检枪,采用"手扶导针法、十字线标位引导法"等简易方法,对65例甲状腺、肺、肝、肾、胰、胆囊、前列腺等器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检 自动活检技术 超声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泮托拉唑联合生长抑素治疗失代偿期肝硬化伴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效果及对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被引量:2
4
作者 崔佳宾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2年第1期47-49,共3页
目的:探讨泮托拉唑联合生长抑素治疗失代偿期肝硬化伴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效果及对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将我院2018年2月-2019年8月收治的88例失代偿期肝硬化伴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 目的:探讨泮托拉唑联合生长抑素治疗失代偿期肝硬化伴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效果及对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将我院2018年2月-2019年8月收治的88例失代偿期肝硬化伴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4例。两组均给予止血药物及血管活性药物,对照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泮托拉唑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生长抑素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血流动力学参数、止血时间、住院时间、输血量、再出血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眩晕头痛、恶心呕吐、疲乏无力、腹胀等)。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3.18%,优于对照组的75.00%,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流动力学参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门静脉内径、脾静脉内径及胃左静脉内径均较治疗前小,门静脉血流量及脾静脉血流量均较治疗前少,门静脉血流速度及脾静脉血流速度均较治疗前慢,且观察组血流动力学参数变化趋势较对照组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止血时间、住院时间、输血量及再出血率等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泮托拉唑联合生长抑素治疗失代偿期肝硬化伴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具有良好临床疗效,能够改善血流动力学状态,缩短止血时间及住院时间,减少输血量、再出血及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泮托拉唑 生长抑素 失代偿期肝硬化 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 血流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假疝囊处理方法对腹腔镜下经腹腔腹膜前疝修补术效果及预后的影响比较 被引量:2
5
作者 吕宗峻 蔡佳瑶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2年第21期3679-3681,共3页
目的:比较不同假疝囊处理方法对腹腔镜下经腹腔腹膜前疝修补术效果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1月—2021年9月在我院行腹腔镜下经腹腔腹膜前疝修补术的148例腹股沟直疝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A组和B组,各74例。在假疝囊处理方法... 目的:比较不同假疝囊处理方法对腹腔镜下经腹腔腹膜前疝修补术效果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1月—2021年9月在我院行腹腔镜下经腹腔腹膜前疝修补术的148例腹股沟直疝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A组和B组,各74例。在假疝囊处理方法的选择上,A组予以经腹直肌悬吊法,B组予以四针缝合法。记录术中及术后指标(术中出血量、假疝囊关闭时间、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在术后1d及3d进行视觉模拟评分(VAS),随访12个月,比较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及复发率。结果:两组均顺利完成手术,无中转开腹病例,在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方面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假疝囊关闭时间、手术时间均长于A组(P<0.05),术后1d的VAS评分低于A组(P<0.05);两组患者均获得随访,未发现肠管损伤、补片感染等严重并发症,无复发情况发生,B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A组(P<0.05)。结论:腹腔镜下经腹腔腹膜前疝修补术中采用经腹直肌悬吊法和四针缝合法均能有效关闭直疝假疝囊,后者更能减轻术后疼痛和减少并发症发生,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股沟直疝 腹腔镜 经腹腔腹膜前疝修补术 假疝囊 经腹直肌悬吊法 四针缝合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硬化剂注射术治疗食管静脉曲张患者的效果
6
作者 崔佳宾 《继续医学教育》 2022年第12期105-108,共4页
目的分析硬化剂注射术治疗食管静脉曲张患者的效果。方法取122例食管静脉曲张患者,采取双色球法随机均等分组,给予内镜下套扎术(对照组)、内镜下套扎术联合硬化剂注射术治疗(观察组)。对两种治疗方案下食管静脉曲张患者出血率、并发症... 目的分析硬化剂注射术治疗食管静脉曲张患者的效果。方法取122例食管静脉曲张患者,采取双色球法随机均等分组,给予内镜下套扎术(对照组)、内镜下套扎术联合硬化剂注射术治疗(观察组)。对两种治疗方案下食管静脉曲张患者出血率、并发症发生率及复发率进行记录比较。本研究时间跨度为2019年1月至2020年6月。结果观察组治疗期间发生出血事件例数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清白蛋白(serum albumin,ALB)、血小板计数(platelet,PLT)高于对照组,总胆红素(total bilirubin,TBiL)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2周时间内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半年随访期间观察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收治食管静脉曲张患者采取内镜下套扎术联合硬化剂注射术治疗效果明显,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化剂注射术 内镜下套扎术 食管静脉曲张 出血率 并发症 复发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