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气候变化背景下黑龙江省采暖期变化特征研究
1
作者 孙爽 邢洁 +2 位作者 孙赫奕 张雪梅 李婉婷 《环境科学与管理》 2025年第2期31-36,共6页
此研究基于黑龙江省观测资料数据和气候模式RegCM4集成数据分析1961年-2023年气候变化背景下黑龙江省采暖期变化特征,并预估2020年-2035年RCP4.5中等排放情景下的采暖期变化情况。研究结果表明:1961年-2023年,黑龙江省冬季采暖初日显著... 此研究基于黑龙江省观测资料数据和气候模式RegCM4集成数据分析1961年-2023年气候变化背景下黑龙江省采暖期变化特征,并预估2020年-2035年RCP4.5中等排放情景下的采暖期变化情况。研究结果表明:1961年-2023年,黑龙江省冬季采暖初日显著推后,平均每10年推迟1.1天;终日显著提前,平均每10年提前1.6天;采暖长度显著减少,平均每10年减少2.8天;采暖度日显著减少,平均每10年减少112.6℃·d。在2020年-2035年RCP4.5中等排放情景下,黑龙江省采暖初日推迟4.3天,采暖终日提前2.2天,采暖期缩短6.9天,采暖度日减少323.7℃·d。气候变化使建筑采暖耗能降低,有助于黑龙江省冬季空气质量的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变化 采暖 能源消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碳足迹的黑龙江省典型旅游区生态效率研究——以伊春市为例
2
作者 邢洁 孙赫奕 +1 位作者 张雪梅 李婉婷 《环境科学与管理》 CAS 2024年第7期50-55,共6页
此研究基于碳足迹方法,以伊春市为研究对象,从旅游全环节对生态效率进行分析。研究表明,随着旅游经济的增长旅游二氧化碳排放量也随之增加,旅游人数和季节性的变化对于旅游碳排放具有较大影响。旅游生态效率相对较好。优先实施碳排放约... 此研究基于碳足迹方法,以伊春市为研究对象,从旅游全环节对生态效率进行分析。研究表明,随着旅游经济的增长旅游二氧化碳排放量也随之增加,旅游人数和季节性的变化对于旅游碳排放具有较大影响。旅游生态效率相对较好。优先实施碳排放约束措施,对于提升旅游生态效率有更好的效果,同时持续发展旅游经济和利用新技术、新发明等方式增大碳减排空间对于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此外,应以旅游业绿色低碳转型为切入点,激发旅游经济增长绿色动能,从而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可持续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足迹 旅游生态效率 低碳旅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23—2024年冬春季黑龙江典型城市冰雪环境质量综合评价
3
作者 李云晶 李博 +5 位作者 郝桂媛 王欣然 赵硕 霍寅龙 姜蔚然 王刚 《中国环境监测》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1期65-73,共9页
选择2023—2024年冬春季哈尔滨市和伊春市的冰雪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熵值法对冰雪化学组分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利用综合评价指数对各监测点位冰雪环境质量进行排序,结合指标权重和斯皮尔曼相关性分析结果得出以下结论:雪综合评价指数与空气... 选择2023—2024年冬春季哈尔滨市和伊春市的冰雪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熵值法对冰雪化学组分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利用综合评价指数对各监测点位冰雪环境质量进行排序,结合指标权重和斯皮尔曼相关性分析结果得出以下结论:雪综合评价指数与空气质量综合指数、大气主要污染物指标呈正相关(与O_(3)呈负相关),空气质量越好,雪质越好;冰综合评价指数与水质指数无明显相关性,但地表水环境质量仍是影响冰中污染物浓度的因素之一;冬季燃煤排放的污染物在雪中贡献度较大,冬季污水处理厂生物活性降低可能是导致冰中有机物、氮磷污染物贡献度较大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熵值法 相关性 权重 综合评价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龙江省公共交通二氧化碳排放因子研究
4
作者 张雪梅 刘薇 +1 位作者 张笑晨 孙赫奕 《环境科学与管理》 CAS 2024年第6期62-66,167,共6页
以《IPCC 2006国家温室气体清单指南》移动源燃烧产生的CO_(2)量核算方法为理论依据,对黑龙江省地区各交通集团开展大量样本调研,量化各类型公共交通工具人公里碳排放系数。结果表明,各交通工具的二氧化碳排放因子分别为:高铁0.0295 kgC... 以《IPCC 2006国家温室气体清单指南》移动源燃烧产生的CO_(2)量核算方法为理论依据,对黑龙江省地区各交通集团开展大量样本调研,量化各类型公共交通工具人公里碳排放系数。结果表明,各交通工具的二氧化碳排放因子分别为:高铁0.0295 kgCO_(2)/p·km,普速火车0.0214 kgCO_(2)/p·km,地铁0.0457 kgCO_(2)/p·km,公交车0.0274 kgCO_(2)/p·km,大巴车0.0210 kgCO_(2)/p·km,中(小)巴车0.0302 kgCO_(2)/p·km。影响公共交通工具温室气体排放因子值大小的因素包含线路属性、车辆属性、场站能耗、座位利用率。此研究为发展以公共交通为主导的交通模式、引导绿色出行的实施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龙江省 公共交通 CO_(2)排放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哈尔滨自助餐饮食碳足迹研究
5
作者 张雪梅 刘薇 +1 位作者 张笑晨 孙赫奕 《环境保护与循环经济》 2024年第10期98-101,共4页
“:双碳”目标背景下,食物碳足迹研究已逐渐成为关注热点。以哈尔滨市豪华型、高档型、舒适型3个档次酒店自助餐为研究对象,采用生命周期理论,核算食物在生产、加工、转运、消费、处理各阶段和自助餐每人每餐碳足迹。研究结果表明:哈尔... “:双碳”目标背景下,食物碳足迹研究已逐渐成为关注热点。以哈尔滨市豪华型、高档型、舒适型3个档次酒店自助餐为研究对象,采用生命周期理论,核算食物在生产、加工、转运、消费、处理各阶段和自助餐每人每餐碳足迹。研究结果表明:哈尔滨市自助餐碳足迹为3.092~11.948 kg CO_(2eq)/(人·餐),肉类供应量高、餐厨量占比高的酒店,自助餐碳足迹相对较高。哈尔滨市餐饮餐食具有供应量大、重油、肉食为主的特点,导致人均碳足迹高于国内其他地区。研究结果为哈尔滨市餐饮温室气体减排、制定可行的低碳对策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助餐 碳足迹 哈尔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哈尔滨市棚户区生活排放对城市环境空气质量状况影响的研究
6
作者 李亚男 马骏 戚嘉卓 《环境科学与管理》 CAS 2021年第11期100-103,共4页
为摸清城市中棚户区生活排放对哈尔滨市环境空气质量的影响情况,2019年1月,对哈尔滨市城区4个方向上规模较大的4个棚户区进行了连续多天的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监测项目为细颗粒物、二氧化硫、一氧化碳和二氧化氮4项环境空气质量常规污染... 为摸清城市中棚户区生活排放对哈尔滨市环境空气质量的影响情况,2019年1月,对哈尔滨市城区4个方向上规模较大的4个棚户区进行了连续多天的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监测项目为细颗粒物、二氧化硫、一氧化碳和二氧化氮4项环境空气质量常规污染物,并对监测结果进行分析。监测结果显示,各棚户区污染物浓度远高于全市平均水平,二氧化硫、细颗粒物和一氧化碳浓度小时值变化规律与全市基本一致,是典型的煤烟型污染,对全市空气质量有较大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棚户区 空气质量 污染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十三五”时期哈尔滨空气质量变化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2
7
作者 戚嘉卓 李亚男 +3 位作者 张志浩 周锡琨 王晓丹 马骏 《中国环境监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47-55,共9页
对“十三五”期间哈尔滨市空气质量状况、变化特征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为哈尔滨市打赢蓝天保卫战提供科学参考。以哈尔滨市为研究区域,基于哈尔滨市12个国控监测点位监测结果,对“十三五”期间哈尔滨市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及6项污染物... 对“十三五”期间哈尔滨市空气质量状况、变化特征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为哈尔滨市打赢蓝天保卫战提供科学参考。以哈尔滨市为研究区域,基于哈尔滨市12个国控监测点位监测结果,对“十三五”期间哈尔滨市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及6项污染物进行分析,总结了环境空气质量变化特征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十三五”期间,哈尔滨市环境空气质量呈现波动向好趋势,较“十二五”期间大幅改善,除细颗粒物外,其他指标已稳定达二级标准,臭氧成为仅次于细颗粒物的首要污染物,冬季燃煤污染是环境空气最主要的污染来源,秋季秸秆焚烧及春季清除秸秆根茬也会产生一定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三五”时期 哈尔滨市空气质量 主要污染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哈尔滨市城区民用散煤烟尘污染分析及防治对策研究
8
作者 李锦时 李双江 李春晖 《环境科学与管理》 CAS 2021年第9期80-83,共4页
哈尔滨市能源结构以燃煤为主,尤其是冬季采暖期,哈尔滨市呈现明显的煤烟型污染特征。哈尔滨市城区燃煤强度大、污染物排放比较集中,而城区居民散煤燃烧的无序排放、低空排放给居民造成了非常直接的感官影响,对大气污染分担率的贡献十分... 哈尔滨市能源结构以燃煤为主,尤其是冬季采暖期,哈尔滨市呈现明显的煤烟型污染特征。哈尔滨市城区燃煤强度大、污染物排放比较集中,而城区居民散煤燃烧的无序排放、低空排放给居民造成了非常直接的感官影响,对大气污染分担率的贡献十分显著。针对中国北方城市燃煤散烧烟尘污染的共性问题,以哈尔滨市的原煤消费及烟尘排放数据为基础,分析了原煤散烧在哈尔滨市城区污染的分担率及特点,论证了城区原煤散烧污染治理的必要性,并提出切实可行的治理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煤散烧 污染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性汉麻材料对水体中重金属离子吸附性能研究 被引量:6
9
作者 张旭 柏广宇 +2 位作者 高宝昌 田媛 崔宝玉 《化学工程师》 CAS 2021年第11期39-41,共3页
以汉麻废弃物为原料,通过KMnO4氧化处理,制备了表面富含Mn-O基团的改性汉麻吸附材料,研究了改性汉麻吸附材料对水体中重金属离子吸附性能。改性汉麻吸附材料对水体中Pb2+吸附容量比改性前提高4倍多。改性汉麻吸附材料吸附容量达37.86mg&... 以汉麻废弃物为原料,通过KMnO4氧化处理,制备了表面富含Mn-O基团的改性汉麻吸附材料,研究了改性汉麻吸附材料对水体中重金属离子吸附性能。改性汉麻吸附材料对水体中Pb2+吸附容量比改性前提高4倍多。改性汉麻吸附材料吸附容量达37.86mg·g^(-1)。KMnO4改性汉麻材料具有易制备、价廉环保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MnO_(4) 汉麻废弃物 重金属离子 吸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KMnO_(4)改性汉麻废弃物对水体中Pb^(2+)吸附工艺优化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张旭 柏广宇 +5 位作者 高宝昌 孙宇峰 赵国栋 田媛 石雨 崔宝玉 《化学试剂》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1032-1036,共5页
建立了汉麻废弃物KMnO_(4)改性方法及其对水体中Pb^(2+)吸附工艺优化方案,以汉麻废弃物为切入点,通过KMnO_(4)预处理,制备成表面富含Mn—O基团吸附剂,达到吸附Pb^(2+)净化水体的目的。通过单因素分析确立3因素3水平正交试验方案,确定了... 建立了汉麻废弃物KMnO_(4)改性方法及其对水体中Pb^(2+)吸附工艺优化方案,以汉麻废弃物为切入点,通过KMnO_(4)预处理,制备成表面富含Mn—O基团吸附剂,达到吸附Pb^(2+)净化水体的目的。通过单因素分析确立3因素3水平正交试验方案,确定了改性汉麻废弃物对水体中Pb^(2+)吸附最佳工艺:溶液pH 4.5、吸附时间20 min、改性汉麻废弃物吸附剂投放量与Pb^(2+)离子浓度比值(A/C)25条件下,改性汉麻废弃物吸附容量最大为40.25 mg/g。KMnO_(4)改性汉麻废弃物Pb^(2+)吸附剂具有易制备、环保、高效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MnO_(4) 汉麻废弃物 二价铅离子 吸附工艺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M(1,1)模型的生物质材料产生量预测 被引量:2
11
作者 张琳 张志浩 宋扬 《应用能源技术》 2022年第10期23-27,共5页
随着农业发展进程的加快,生物质材料产生量呈现逐年上升趋势。为了能够科学有效的实现资源二次利用,本文以哈尔滨市为例,基于2016-2020年三大农作物播种面积数据对生物质材料产生量进行估算,通过GM(1,1)模型对2021-2025年的生物质材料... 随着农业发展进程的加快,生物质材料产生量呈现逐年上升趋势。为了能够科学有效的实现资源二次利用,本文以哈尔滨市为例,基于2016-2020年三大农作物播种面积数据对生物质材料产生量进行估算,通过GM(1,1)模型对2021-2025年的生物质材料产生量进行短期预测,采用灰色建模软件V6.0进行统计分析,得出2021年的生物质材料产生量预测值为333.8810万t,是2016年的1.32倍,2021年的播种面积为3055.96万亩,经公式换算后得出实际生物质材料产生量为345.3843万t,平均相对误差为3.0%。结果表明,采用GM(1,1)预测模型能够很精确的预测哈尔滨市中短期内的生物质材料产生量。该预测方法既可以为秸秆能源化提供思路,也同样适用于以秸秆为主要生物质材料的城市的产生量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秸秆 生物质材料 GM(1 1)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相分子吸收光谱法测定水中硝酸盐氮 被引量:3
12
作者 陈莹 白昕 +4 位作者 王伟华 马倩 薛荔栋 陈烨 张霖琳 《中国无机分析化学》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330-334,共5页
硝酸盐氮是水环境质量重点监测项目之一,建立节省人力、高效快捷、抗干扰能力强的测定水中硝酸盐氮的方法十分必要。从载气类型、载气流量、定量方式、加热温度、载流液配比等方面系统地优化气相分子吸收光谱法测定水中硝酸盐氮的仪器... 硝酸盐氮是水环境质量重点监测项目之一,建立节省人力、高效快捷、抗干扰能力强的测定水中硝酸盐氮的方法十分必要。从载气类型、载气流量、定量方式、加热温度、载流液配比等方面系统地优化气相分子吸收光谱法测定水中硝酸盐氮的仪器条件。在优化的仪器条件下,工作曲线相关系数为0.9995;检出限为0.006 mg/L,测定下限为0.024 mg/L;标准物质测定的相对误差在0~0.60%,实际样品测定的相对标准偏差在0.50%~5.5%;实际样品加标回收率在89.0%~102%。方法的检出限、精密度和正确度良好,适用于水质硝酸盐氮的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质 硝酸盐氮 气相分子吸收光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相色谱法测定固定污染源废气中氯甲基甲醚和二氯甲基醚的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陈莹 白昕 +4 位作者 王雅辉 王伟华 颜焱 陈姝蓉 初丽丽 《中国环境监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98-205,共8页
氯甲基甲醚(CMME)和二氯甲基醚(BCME)属于确认人类致癌物,因此,建立精准、绿色的CMME和BCME检测分析方法十分必要。基于2,4,6-三氯苯酚+乙醇钠+乙醇衍生化体系,利用气相色谱法(电子捕获检测器)测定了固定污染源废气中的CMME和BCME,并且... 氯甲基甲醚(CMME)和二氯甲基醚(BCME)属于确认人类致癌物,因此,建立精准、绿色的CMME和BCME检测分析方法十分必要。基于2,4,6-三氯苯酚+乙醇钠+乙醇衍生化体系,利用气相色谱法(电子捕获检测器)测定了固定污染源废气中的CMME和BCME,并且系统地优化了采样条件、衍生化条件,确定了衍生化产物的结构及衍生比率。结果表明:工作曲线相关系数均大于0.990;当采样量为10 L时,检出限均为0.003 mg/m^(3);当实际样品加标量分别为0.010、0.100、1.00 mg/m^(3)时,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15%~16%、8.9%~13%、10%~11%,加标回收率分别为89.2%~90.8%、75.3%~78.6%、76.5%~77.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定污染源 氯甲基甲醚 二氯甲基醚 衍生化 气相色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