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7篇文章
< 1 2 1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008年黑龙江省备春耕大豆植保工作意见
1
作者 赵奎军 陈继光 《大豆通报》 2008年第3期11-12,共2页
关键词 植保工作 黑龙江省 春耕 种植业结构调整 大豆 病虫草鼠害 预测分析 气象预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龙江省植保无人机发展现状 被引量:6
2
作者 林正平 肖迪 +1 位作者 阴俊杰 张鸿碧 《农业开发与装备》 2018年第12期45-46,共2页
介绍了植保无人机在黑龙江省的发展现状及生产应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就利用植保无人机开展大面积的农田精准航化作业提出了看法及措施,以供参考。
关键词 航化作业 植保无人机 存在问题 发展方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龙江省植保无人机分析
3
作者 郑国 权明顺 林正平 《中国科技信息》 2018年第22期48-49,共2页
黑龙江是较早应用植保无人机开展大面积农田病虫害防治作业的省份,2015年以来,利用植保无人机开展的农业病虫害防治航化作业已超过3000万亩次。使用的植保无人机种类也较多,植保无人机从早期的电动单旋翼已过渡到目前以电动多旋翼机为... 黑龙江是较早应用植保无人机开展大面积农田病虫害防治作业的省份,2015年以来,利用植保无人机开展的农业病虫害防治航化作业已超过3000万亩次。使用的植保无人机种类也较多,植保无人机从早期的电动单旋翼已过渡到目前以电动多旋翼机为主的格局,目前省内自有植保无人机95%以上为电动多旋翼类。由于作业服务市场潜力巨大,成为植保无人机厂商的必争之地,国内主要机型基本都有应用。下面简要介绍几款在黑龙江省保有量较大的植保无人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龙江省 植保 人机分析 农业病虫害防治 航化作业 无人机 市场潜力 作业服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龙江省北部地区大豆种质对疫霉根腐病抗性评价
4
作者 张武 李春杰 +5 位作者 焦晓丹 杨树 项鹏 吴俊彦 李艳杰 战丽莉 《大豆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96-502,共7页
为了明确黑龙江省北部地区大豆种质资源对大豆疫霉根腐病的抗耐情况,采用下胚轴创伤接种法,对适宜该地区种植的113份大豆育成品种或育种材料的大豆疫霉根腐病抗性开展鉴定。结果显示:共鉴定出7份抗病种质,占鉴定总数的6.19%;5份中间类... 为了明确黑龙江省北部地区大豆种质资源对大豆疫霉根腐病的抗耐情况,采用下胚轴创伤接种法,对适宜该地区种植的113份大豆育成品种或育种材料的大豆疫霉根腐病抗性开展鉴定。结果显示:共鉴定出7份抗病种质,占鉴定总数的6.19%;5份中间类型种质,占鉴定总数的4.42%。其中,从第三积温带种质中鉴定出1份抗病种质,中间类型种质1份;从第四积温带种质中鉴定出抗性种质3份,中间类型种质2份;从第五积温带种质中鉴定出抗性种质1份,中间类型种质2份;从第六积温带种质中鉴定出抗性种质2份,未见中间类型种质。结果表明在不同积温带参试材料中均存在抗性种质。该研究结果为黑龙江省北部地区培育和利用抗疫霉根腐病大豆种质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疫霉根腐病 大豆种质资源 抗病性鉴定 黑龙江省北部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龙江省东部地区水稻叶瘟病发生预测模型构建
5
作者 孙伟娜 刘嘉良 +7 位作者 王春荣 张齐凤 张静 逯鑫 田崇兵 于晓秋 宋显东 左豫虎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学报》 2024年第6期1-7,14,共8页
为筛选影响水稻叶瘟病发生的气候因素并构建预测模型,利用黑龙江省密山市1990-2019年叶瘟病病情与相关气象因子数据,通过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和线性回归等方法,分析病情指数与气象因子的关系,发现水稻叶瘟病始见日前7 d的平均相对湿... 为筛选影响水稻叶瘟病发生的气候因素并构建预测模型,利用黑龙江省密山市1990-2019年叶瘟病病情与相关气象因子数据,通过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和线性回归等方法,分析病情指数与气象因子的关系,发现水稻叶瘟病始见日前7 d的平均相对湿度(X_(2))、相对湿度≥90%累积日数(X_(3))、连续2 d相对湿度>90%出现次数(X_(4))、累积降水量(X_(5))、累积降水日数(X_(6))与叶瘟病情指数(Y)呈极显著正相关,而累积日照时数(X_(7))与叶瘟病情指数(Y)呈极显著负相关。进一步以各主要气象因子的方差贡献率比重为权重构建叶瘟病发生预测模型,随后评估各模型的综合评价得分,最终利用综合评价得分和叶瘟病病情指数建立回归模型为Y=-8.231+0.109 X_(2)+0.572 X_(3)+1.600 X_(4)+0.041 X_(5)+0.291 X_(6)-0.035 X_(7)。以未参加模型运算的历史资料作为独立样本进行试报,该模型的平均预测准确度高达97.82%,说明该预测模型能较好地反映叶瘟病的发生规律,可用于叶瘟病发生的预测预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瘟病 气象因子 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龙江省农业植物有害生物疫情普查和监控的方法与实施 被引量:1
6
作者 杜淑梅 隋广义 《植物检疫》 2007年第3期183-185,共3页
黑龙江省按照农业部的统一部署,于2000~2005年开展了农业有害生物疫情普查、监测、控制和扑灭工作,查明了全省各市(地)、县及农垦分局所辖的1100多个乡镇、110个农场所,600多个管理区的农业有害生物种类、发生分布及危害情况;研究制定... 黑龙江省按照农业部的统一部署,于2000~2005年开展了农业有害生物疫情普查、监测、控制和扑灭工作,查明了全省各市(地)、县及农垦分局所辖的1100多个乡镇、110个农场所,600多个管理区的农业有害生物种类、发生分布及危害情况;研究制定了农业有害生物疫情普查、监测、控制和扑灭技术;建立了省农业植物危险性有害生物疫情数据库。为国内植物检疫和实施国际间植物检疫措施提供了科学依据,有效地控制了农业植物有害生物疫情的传播,保障了农业生产安全及农产品国际贸易的开展,促进了农业及农村经济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疫情普查 疫情监测 疫情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龙江省大豆胞囊线虫种群分布和卵密度研究 被引量:12
7
作者 孙玉秋 许艳丽 +2 位作者 李春杰 潘凤娟 张原 《大豆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50-253,258,共5页
对采自黑龙江省35个市县112份大豆田土样,采用蔗糖梯度离心法,研究了大豆胞囊线虫种群分布和种群密度。结果表明:从黑龙江省采集的所有大豆根围土样都检测到了大豆胞囊线虫,各地胞囊线虫的种群密度不同,每100 g干土中的虫卵量差别大,10... 对采自黑龙江省35个市县112份大豆田土样,采用蔗糖梯度离心法,研究了大豆胞囊线虫种群分布和种群密度。结果表明:从黑龙江省采集的所有大豆根围土样都检测到了大豆胞囊线虫,各地胞囊线虫的种群密度不同,每100 g干土中的虫卵量差别大,100 g干土中,嫩江县的大豆胞囊线虫卵量多达30 583个,最少的是抚远县,100 g干土中只检测到56个虫卵。将黑龙江省各市县大豆胞囊线虫每100 g干土中的卵量分为3个区段:卵密度为0-2 000个·100 g^-1干土的占67.4%,卵密度为2 001-4 000个·100 g^-1干土的占13.9%,卵密度多于4 000个·100 g^-1干土的占18.7%。黑龙江省大豆主产区都检测到了大豆胞囊线虫的卵,西部地区卵种群密度高于东南部地区。根据研究结果,绘制出了黑龙江省大豆胞囊线虫卵密度分布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胞囊线虫 种群分布 卵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铃薯甲虫对黑龙江省马铃薯产业的经济损失浅析 被引量:2
8
作者 刘明迪 蓝帅 +1 位作者 焦晓丹 潘绪斌 《植物检疫》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54-58,共5页
马铃薯甲虫是世界性毁灭性害虫之一,现已入侵我国新疆及东北的部分地区,造成了严重的农业损失。本文根据马铃薯甲虫的入侵情况,在现有的有害生物经济损失评估模型基础上,提出了不同管理条件下的计算方法。由于黑龙江地区马铃薯产业具有... 马铃薯甲虫是世界性毁灭性害虫之一,现已入侵我国新疆及东北的部分地区,造成了严重的农业损失。本文根据马铃薯甲虫的入侵情况,在现有的有害生物经济损失评估模型基础上,提出了不同管理条件下的计算方法。由于黑龙江地区马铃薯产业具有经济重要性,本文结合马铃薯甲虫在黑龙江省的适生情况、主要寄主的分布情况及经济产量等,重点对马铃薯甲虫对黑龙江省马铃薯产业造成的经济损失进行了评估。经估算,在35%的防治前产量损失率下,若未进行任何检疫管理措施,无防治下马铃薯甲虫对黑龙江省马铃薯产业造成的潜在年经济损失约为28亿元,防治后为1.76亿元;若优先对前沿区域进行检疫管理,黑龙江省马铃薯产业因防控马铃薯甲虫的经济成本为1000万元。根据评估结果提出了区域管理、源头清查、物理清除、种植结构调整和公众科学5条管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甲虫 马玲薯产业 经济损失
原文传递
2023年全国水稻病虫害防控植保贡献率及影响因素初析
9
作者 刘慧 卓富彦 +9 位作者 李鹏 朱凤 姚晓明 邱坤 曹申文 朱秀秀 谢义灵 牛小慧 徐翔 刘万才 《农化市场十日讯》 2024年第8期24-27,33,共5页
根据《2023年“虫口夺粮”保丰收行动方案》要求,全国各级植保机构强化监测预警,加强防控技术指导,推进统防统治和绿色防控,全力打好病虫防控攻坚战,有效遏制了农作物重大病虫害的大面积重发为害,实现了“虫口夺粮”保丰收目标。为总结... 根据《2023年“虫口夺粮”保丰收行动方案》要求,全国各级植保机构强化监测预警,加强防控技术指导,推进统防统治和绿色防控,全力打好病虫防控攻坚战,有效遏制了农作物重大病虫害的大面积重发为害,实现了“虫口夺粮”保丰收目标。为总结防治工作经验,客观分析防控农作物病虫害取得的成效,对全国水稻病虫害防控植保贡献率开展了评价。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制定印发了《农作物病虫害防控植保贡献率评价办法》(简称“评价办法”),明确了试验承担省份、选点要求、试验处理、数据采集和统计分析方法,组织黑龙江、江苏、浙江、安徽、江西、湖南、广西、重庆、四川共9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植保体系共同开展了多点试验,现将试验内容与评价结果总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虫害防控 农作物病虫害 多点试验 防控技术 统防统治 绿色防控 防治工作经验 评价办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龙江省农药使用情况与绿色农业发展 被引量:6
10
作者 魏民 肖迪 +1 位作者 庄磊 张贺 《农药科学与管理》 CAS 2014年第9期5-7,共3页
本文阐述了黑龙江省农药使用情况变化以及绿色农业产业发展,提出了促进绿色产业发展的农药使用建议。
关键词 黑龙江省 农药 绿色农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04年黑龙江省大豆蚜虫暴发因素分析 被引量:44
11
作者 王春荣 邓秀成 +3 位作者 殷立娟 宋玉华 张冬英 沈海波 《大豆通报》 2005年第3期19-20,共2页
大豆蚜虫是黑龙江省大豆生产上的重要害虫,近年来频繁暴发危害,给农业生产造成巨大损失。尤其2004年大豆蚜虫在全省范围内大发生,并导致大豆生长后期多种病害混合发生,影响较大,本文对黑龙江省2004年大豆蚜虫发生实况、特点、成灾原因... 大豆蚜虫是黑龙江省大豆生产上的重要害虫,近年来频繁暴发危害,给农业生产造成巨大损失。尤其2004年大豆蚜虫在全省范围内大发生,并导致大豆生长后期多种病害混合发生,影响较大,本文对黑龙江省2004年大豆蚜虫发生实况、特点、成灾原因进行了分析,以提高全省大豆蚜虫的治理水平,达到有效控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04年 大豆蚜虫 黑龙江省 因素分析 暴发 大豆生产 农业生产 多种病害 生长后期 成灾原因 大发生 害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04年黑龙江省草地螟发生特点与暴发成因分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王春荣 徐兆飞 +4 位作者 许百成 殷立娟 孟凡华 王智贵 金辉 《大豆通报》 2005年第4期13-13,21,共2页
草地螟是我省农业生产上重大突发性害虫,自1996年暴发后,每年均有不同程度地发生,但每年发生、分布区域等均有不同特点。文章对2004年黑龙江省草地螟暴发的特点及成因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2004年 黑龙江省 草地螟 成因分析 暴发 发生特点 突发性害虫 1996年 农业生产 分布区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02年黑龙江省大豆病虫害发生种类与特点 被引量:1
13
作者 王春荣 陈晓 +2 位作者 胡亚军 万振家 李金才 《大豆通报》 2003年第4期13-13,共1页
本文对 2 0 0 2年全省大豆生育期间病虫害发生情况 ,做了调查性的分类概述 ,为掌握全省大豆生产上的病虫灾害发生动态提供基础资料。
关键词 2002年 黑龙江 大豆 病害 种类 发生特点 虫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龙江省粘虫发生情况及防治措施 被引量:3
14
作者 张齐凤 杨智超 +2 位作者 王振 张原 焦晓丹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13年第4期160-161,共2页
粘虫[Mythinna separata(Walker)],鳞翅目,夜蛾科,别名夜盗虫,剃枝虫,又名行军虫,五彩虫[1],具有群居性、迁飞性、暴食性、突发性、趋光趋化性等习性[2],主要为害小麦、玉米、高粱和水稻等禾本科作物,也可为害禾本科杂草,大发生年份... 粘虫[Mythinna separata(Walker)],鳞翅目,夜蛾科,别名夜盗虫,剃枝虫,又名行军虫,五彩虫[1],具有群居性、迁飞性、暴食性、突发性、趋光趋化性等习性[2],主要为害小麦、玉米、高粱和水稻等禾本科作物,也可为害禾本科杂草,大发生年份还可为害蔬菜。粘虫以幼虫取食为害,幼虫共6龄,食量随着龄期的增加而增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生情况 粘虫 黑龙江省 防治 禾本科作物 禾本科杂草 发生年份 为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龙江省水田杂草及其群落变化趋势分析 被引量:3
15
作者 司兆胜 王春荣 +4 位作者 陈继光 宋显东 赵长山 胡亚军 王振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10年第10期66-69,共4页
采用倒置"W"9点取样与田间普查和定点系统监测相结合的方法对黑龙江省水稻田主要杂草发生种类、密度、出现频率、危害指数及不同群落出现频率进行调查。结果表明:目前黑龙江省水田杂草群落组成主要有稗草、稻稗、三棱草、狼... 采用倒置"W"9点取样与田间普查和定点系统监测相结合的方法对黑龙江省水稻田主要杂草发生种类、密度、出现频率、危害指数及不同群落出现频率进行调查。结果表明:目前黑龙江省水田杂草群落组成主要有稗草、稻稗、三棱草、狼巴草、野慈菇、浮萍、牛毛草、雨久花、小茨藻、芦苇、眼子菜、剪股颖、稻李氏禾、萤蔺、泽泻、针蔺等。主要杂草群落为稗草+稻稗+三棱草,部分地区狼巴草及野慈菇等群落突出。全省水田杂草群落划分为三江平原地区、东南部地区、中南部地区、西部地区、北部地区群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田 杂草 群落 演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龙江省玉米螟生物防治药剂筛选试验 被引量:3
16
作者 王振 王春荣 +2 位作者 张齐凤 王志民 曲金萍 《粮食科技与经济》 2019年第11期81-82,共2页
为筛选适合黑龙江省防治玉米螟的生物药剂,进行球孢白僵菌、苏云金杆菌、短稳杆菌田间防效试验。结果表明,100亿孢子/mL短稳杆菌悬浮剂对玉米螟的防效及增产效果最好,适用于黑龙江省玉米螟防治。
关键词 亚洲玉米螟 生物药剂 田间防效 增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21年黑龙江省疑似大豆猝死综合症的病原鉴定
17
作者 袁素娟 焦晓丹 +2 位作者 郑素娇 叶文武 王源超 《大豆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451-458,共8页
大豆猝死综合症(Sudden Death Syndrome,简称SDS)是美洲大豆生产中严重发生的一种大豆根腐病,已知由茄腐镰孢菌复合种群分支2的4种镰孢菌所引起;该病在中国尚未有报道,但近年来部分大豆田块中发现疑似症状。为探明引起黑龙江省大豆疑似... 大豆猝死综合症(Sudden Death Syndrome,简称SDS)是美洲大豆生产中严重发生的一种大豆根腐病,已知由茄腐镰孢菌复合种群分支2的4种镰孢菌所引起;该病在中国尚未有报道,但近年来部分大豆田块中发现疑似症状。为探明引起黑龙江省大豆疑似SDS茄腐镰孢菌的种类及致病性与药剂敏感性,于2021年从饶河、鹤岗、黑河和虎林等地采集58株疑似SDS大豆,分离根部和茎基部病原菌,进行形态学观察和基于EF1-α与RPB2的多靶标分子鉴定,以及致病性、杀菌剂敏感性与种衣剂防效测定。结果显示:分离到的31个茄腐镰孢菌菌株能够侵染大豆黄化苗下胚轴,导致大豆生长期根部腐烂,并引起叶片脉间褪绿、斑驳等类似于SDS的症状;这些菌株均属于茄腐镰孢菌复合种群分支3,分为两个类群,其菌落和分生孢子形态基本相似,但接种第一类群菌株后大豆植株的褐色病斑及上下扩展程度更明显;两个类群的8个代表菌株均对多菌灵、嘧菌酯、苯醚甲环唑、吡唑醚菌酯和咪鲜胺等杀菌剂表现敏感,6.25%精甲霜灵·咯菌腈悬浮种衣剂拌种可抑制病菌侵染。本研究为该类大豆病害的监测与防控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根腐病 猝死综合症 镰孢菌 致病性 杀菌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龙江省大豆蚜发生种群动态研究 被引量:4
18
作者 司兆胜 陈继光 +1 位作者 宋显东 宫香余 《大豆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614-619,共6页
2011-2015年连续5年对大豆蚜田间种群及其天敌的发生情况进行定点、定期监测。结果表明:2011-2015年大豆蚜始见期基本一致,6月中旬始见大豆蚜,不同年份大豆蚜量达到峰值的时间不同。无论大豆蚜发生的早晚,在始见期后的25 d,有蚜株率达... 2011-2015年连续5年对大豆蚜田间种群及其天敌的发生情况进行定点、定期监测。结果表明:2011-2015年大豆蚜始见期基本一致,6月中旬始见大豆蚜,不同年份大豆蚜量达到峰值的时间不同。无论大豆蚜发生的早晚,在始见期后的25 d,有蚜株率达到一个峰值。在适合大豆蚜发生的2011和2012年,第一个高峰后的15~20 d有蚜株率达到第二个高峰。大豆蚜始见期后的20~25 d,大豆蚜种群增长率达到最大值;大豆蚜的种群增长率在35~45 d后逐渐开始下降。从本研究看,天敌数量随着大豆蚜量的增长逐步达到的高峰,天敌始见期比大豆蚜始见期晚15 d左右,终见期比大豆蚜早20 d左右,种群数量的高峰期比大豆蚜量的高峰期早5~10 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蚜 种群动态 天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龙江省农药面源污染现状及治理措施 被引量:8
19
作者 林正平 《农药科学与管理》 CAS 2017年第12期9-10,14,共3页
本文介绍了黑龙江省农药面源污染的现状及产生原因,提出了对治理农药面源污染的一些看法。并结合黑龙江省实际生产,通过建设以PHYTOBAC系统为核心技术的集中配药服务站,开展了控制农药面源污染的有益尝试。
关键词 农药面源污染 现状 治理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龙江省除草剂减量思路与技术措施 被引量:2
20
作者 林正平 贾建伟 +1 位作者 肖迪 阴俊杰 《农业与技术》 2019年第2期14-15,共2页
为有效减少除草剂用量,提高农产品品质,保护生态环境,黑龙江省在除草剂减量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提出了改变施药机械、改变施药方式、改变除草剂品种及配方、提升作业质量的"三个改变,一个提升"总体工作思路和技术措施,并... 为有效减少除草剂用量,提高农产品品质,保护生态环境,黑龙江省在除草剂减量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提出了改变施药机械、改变施药方式、改变除草剂品种及配方、提升作业质量的"三个改变,一个提升"总体工作思路和技术措施,并在全省范围内应用,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除草剂 减量 技术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