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唐山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溶栓治疗对急性心肌梗塞患者QTc间期的影响
被引量:
4
1
作者
曹茂荣
任瑛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
1996年第3期145-146,共2页
为探讨溶栓治疗对急性心肌梗塞(AMI)患者QTc间期的影响,将70例AMI患者随机分为溶栓组(32例)和未溶栓组(38例)。两组病人发病后QTc间期平均值均延长,两者比较无显著性差异(458±52msvs471...
为探讨溶栓治疗对急性心肌梗塞(AMI)患者QTc间期的影响,将70例AMI患者随机分为溶栓组(32例)和未溶栓组(38例)。两组病人发病后QTc间期平均值均延长,两者比较无显著性差异(458±52msvs471±60ms,P>0.05)。溶栓后1和3日QTc间期明显延长,与未溶栓组入院后1和3日QTc间期比较存在显著性差异(分别为488±51msvs455±52ms,480±54msvs455±44ms,P均<0.05),这种变化可能与溶栓后的缺血再灌注损伤有关。入院后7日两组QTc间期比较无统计学差异(446±56msvs452±41ms,P>0.05)。溶栓组入院后第1,3,7日与入院时QTc间期平均值之差值分别为-(29±10),-(6±9),10±8ms,未溶栓组则为16±8,9±10,19±9ms,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0.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塞
溶栓术
QTC间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躯体形式障碍患者症状与心理社会因素关系
被引量:
7
2
作者
张荣珍
陈万海
李瑞
《中国公共卫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878-879,共2页
目的探讨躯体形式障碍患者症状与心理社会因素的相关性,为心理治疗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明尼苏达多相个性调查问卷(MMPI)、防御方式问卷(DSQ)对53名躯体形式障碍患者进行调查。结果躯体形式障碍患者的症状与MMP...
目的探讨躯体形式障碍患者症状与心理社会因素的相关性,为心理治疗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明尼苏达多相个性调查问卷(MMPI)、防御方式问卷(DSQ)对53名躯体形式障碍患者进行调查。结果躯体形式障碍患者的症状与MMPI的诈分、疑病、心理变态、偏执、精神衰弱、精神分裂、轻躁症、社会内向、校正分及DSQ的不成熟防御机制、中间型防御机制有相关关系,与心理变态、偏执性、年龄、性别、文化程度有回归关系。结论躯体形式障碍患者的躯体症状与其心理社会因素相关,必须注重其心理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躯体形式障碍
心理社会因素
相关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溶栓治疗对急性心肌梗塞患者QTc间期的影响
被引量:
4
1
作者
曹茂荣
任瑛
机构
黑龙江省武警总队医院内科
出处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
1996年第3期145-146,共2页
文摘
为探讨溶栓治疗对急性心肌梗塞(AMI)患者QTc间期的影响,将70例AMI患者随机分为溶栓组(32例)和未溶栓组(38例)。两组病人发病后QTc间期平均值均延长,两者比较无显著性差异(458±52msvs471±60ms,P>0.05)。溶栓后1和3日QTc间期明显延长,与未溶栓组入院后1和3日QTc间期比较存在显著性差异(分别为488±51msvs455±52ms,480±54msvs455±44ms,P均<0.05),这种变化可能与溶栓后的缺血再灌注损伤有关。入院后7日两组QTc间期比较无统计学差异(446±56msvs452±41ms,P>0.05)。溶栓组入院后第1,3,7日与入院时QTc间期平均值之差值分别为-(29±10),-(6±9),10±8ms,未溶栓组则为16±8,9±10,19±9ms,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0.01)。
关键词
心肌梗塞
溶栓术
QTC间期
Keywords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Thrombolysis QTc interval
分类号
R542.220.5 [医药卫生—心血管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躯体形式障碍患者症状与心理社会因素关系
被引量:
7
2
作者
张荣珍
陈万海
李瑞
机构
北京回龙观
医院
精神科
哈尔滨工程大学信息与通讯工程学院
黑龙江省武警总队医院内科
出处
《中国公共卫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878-879,共2页
文摘
目的探讨躯体形式障碍患者症状与心理社会因素的相关性,为心理治疗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明尼苏达多相个性调查问卷(MMPI)、防御方式问卷(DSQ)对53名躯体形式障碍患者进行调查。结果躯体形式障碍患者的症状与MMPI的诈分、疑病、心理变态、偏执、精神衰弱、精神分裂、轻躁症、社会内向、校正分及DSQ的不成熟防御机制、中间型防御机制有相关关系,与心理变态、偏执性、年龄、性别、文化程度有回归关系。结论躯体形式障碍患者的躯体症状与其心理社会因素相关,必须注重其心理治疗。
关键词
躯体形式障碍
心理社会因素
相关因素
Keywords
somatoform disorders
psychosocial factors
related factor
分类号
R395.2 [医药卫生—医学心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溶栓治疗对急性心肌梗塞患者QTc间期的影响
曹茂荣
任瑛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
1996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躯体形式障碍患者症状与心理社会因素关系
张荣珍
陈万海
李瑞
《中国公共卫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
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