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1篇文章
< 1 2 2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黑龙江历史文化研究工程精品成果座谈会综述
1
作者 刘涧南 《黑龙江社会科学》 2013年第4期156-158,共3页
2013年5月24日,黑龙江历史文化研究工程精品成果座谈会在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举行。会议由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党委书记、黑龙江历史文化研究工程编委会主任艾书琴主持,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和黑龙江历史文化研究工程编委会领导、黑龙江历... 2013年5月24日,黑龙江历史文化研究工程精品成果座谈会在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举行。会议由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党委书记、黑龙江历史文化研究工程编委会主任艾书琴主持,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和黑龙江历史文化研究工程编委会领导、黑龙江历史文化研究工程资助出版成果的部分作者、省内相关学科领域专家等50余人参加了座谈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 历史文化研究 座谈会 工程 成果 精品 综述 党委书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龙江历史上四个“黄金时期”的社会经济政策
2
作者 辛巍 《边疆经济与文化》 2015年第1期1-2,共2页
黑龙江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历史过程中,经历了四个"黄金时期"。每一个时期的繁荣都与当时的中央和地方政府制定并实施了有利于黑龙江地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方针政策密不可分。渤海国的"文治",金朝初期"耕战... 黑龙江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历史过程中,经历了四个"黄金时期"。每一个时期的繁荣都与当时的中央和地方政府制定并实施了有利于黑龙江地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方针政策密不可分。渤海国的"文治",金朝初期"耕战立国",清末时期"开荒济用,就地筹饷"及民国时期的土地全面招垦,奖励移民,鼓励开发实业等,推动了经济社会的繁荣发展。借鉴的经验对于边疆地区的开发和经济发展有着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龙江 经济 社会 政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隋唐时期黑龙江地区历史概要 被引量:2
3
作者 魏国忠 《黑龙江社会科学》 2018年第5期143-146,共4页
隋唐时期,黑龙江区域文明的发展和进步超过了历史上的其他时代。由于渤海、黑水和室韦等三都督府的相继设置和"派官施治",整个黑龙江地区被纳入唐朝版图,从而在中原内地先进文明的强烈影响下,不但渤海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 隋唐时期,黑龙江区域文明的发展和进步超过了历史上的其他时代。由于渤海、黑水和室韦等三都督府的相继设置和"派官施治",整个黑龙江地区被纳入唐朝版图,从而在中原内地先进文明的强烈影响下,不但渤海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等各个领域得到空前发展,逐渐与内地间实现了"车书一家"的局面并步入当时边疆各族中先进者的行列;黑水靺鞨和室韦也因为加强了同中原内地之间各个方面的联系,其文明进步程度也都获得了显著的提升。令人注目的是,渤海政权在治国理政方面显现出了"文治"色彩而不是过多地诉诸武力,从而成功地走出了一条与突厥、薛延陀、后东突厥、回纥、契丹等强大势力取向不同的发展路径,其中的许多经验和教训都值得人们认真总结和汲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隋唐 黑龙江地区 渤海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元代黑龙江地区的社会经济 被引量:1
4
作者 魏国忠 《黑河学刊》 1991年第1期100-106,共7页
黑龙江地区的古代历史曾有过辉煌的时代,也同样经历了反复曲折甚至是大起大落的过程。在许多人看来,大约是从元代开始,这一地区的历史发展由高峰期转而跌入低谷,乃至一蹶不振而逐渐被人们称之为“北大荒”。不容否认,这种看法并非无稽之... 黑龙江地区的古代历史曾有过辉煌的时代,也同样经历了反复曲折甚至是大起大落的过程。在许多人看来,大约是从元代开始,这一地区的历史发展由高峰期转而跌入低谷,乃至一蹶不振而逐渐被人们称之为“北大荒”。不容否认,这种看法并非无稽之谈,确有其一定的道理。因为元代毕竟是黑龙江古代历史由盛而衰的转折阶段。只不过迄今为止有关当时本区域的历史状况尚很少有人问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龙江地区 水达达 乃颜 万户府 塔察儿 古代历史 女直 怯烈 站赤 昔宝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世纪黑龙江地区中俄边境贸易史国内研究述评 被引量:1
5
作者 杨昕沫 《西伯利亚研究》 2014年第5期91-95,共5页
中国的中俄关系史研究即便是再严格地计算,至今亦有百余年的历史,若从康熙时期的萌芽状态算起,则有三百多年(1)。其研究内容、研究方式和研究角度不断变化,日益成熟。研究内容上,清代的中俄关系史研究注重边疆地区的历史沿革和疆域变... 中国的中俄关系史研究即便是再严格地计算,至今亦有百余年的历史,若从康熙时期的萌芽状态算起,则有三百多年(1)。其研究内容、研究方式和研究角度不断变化,日益成熟。研究内容上,清代的中俄关系史研究注重边疆地区的历史沿革和疆域变化,因接触而发生的中俄边境居民贸易和中俄经济方面的交涉开始引起一部分有识之士的注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俄边境 贸易史 黑龙江地区 国内研究 20世纪 中俄关系史 述评 康熙时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俄黑龙江“界江文化”研究笔谈
6
作者 曲晓范 宿丰林 +7 位作者 张宗海 段光达 周喜峰 霍明琨 李秀莲 吴树国 唐戈 祁学俊 《黑河学院学报》 2010年第1期49-52,共4页
黑龙江是世界著名大河。历史上,作为中国的一条内河,其同长江、黄河一样,是中华文明的主源之一,孕育了中国东北古人类灿烂的文明,造就了诸如鲜卑、契丹、女真、蒙古、满族等历史上雄霸一方的强势民族。自17世纪始,伴随着俄罗斯殖民者的... 黑龙江是世界著名大河。历史上,作为中国的一条内河,其同长江、黄河一样,是中华文明的主源之一,孕育了中国东北古人类灿烂的文明,造就了诸如鲜卑、契丹、女真、蒙古、满族等历史上雄霸一方的强势民族。自17世纪始,伴随着俄罗斯殖民者的闯入,中、俄在黑龙江上就边界问题首启战端。以签订中俄《尼布楚条约》为标志,黑龙江上源额尔古纳河成为中俄第一条界江。至19世纪中叶,俄国殖民者趁清王朝疲于内忧外患、无暇顾及中国东北边防之机,开始向黑龙江干流及其支流乌苏里江区域非法移民,并借此重新提出划界要求,最终于1858—1860年间迫使清政府订立了中俄《瑷珲条约》、《天津条约》、《北京条约》,由此使黑龙江成为中俄界江——世界上最长的界江。界江形成后,俄罗斯族、汉族纷纷向该区域大规模移民,与原生各民族交叉而居。自此,俄、汉、土三元文化同生共容,乃至互相渗透,形成了颇具特色的中俄"界江文化带"。黑河学院地处中俄界江的核心区域黑河市,借《黑河学院学报》创刊之机,特辟专栏,提出中俄黑龙江"界江文化"研究命题,试图以之为学术使命,为中俄黑龙江界江区域的繁荣、为中国边疆文化建设作出贡献。为此,特邀东北历史文化方面的部分著名专家就中俄黑龙江"界江文化"研究提出宝贵意见,以壮声势。在此,也对在百忙中参与讨论的各位学者表示衷心的感谢,并希望由此引起学界的普遍关注,对黑龙江界江的历史与文化展开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龙江 元文化 中俄 《尼布楚条约》 历史文化 19世纪中叶 《瑷珲条约》 《天津条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代黑龙江历史述要——写在《黑龙江通史》第七卷出版之际
7
作者 李随安 《黑龙江社会科学》 2020年第3期129-135,共7页
黑龙江地区的近代史(1840—1911)是整个中国近代史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不过,由于黑龙江地区特殊的地理位置,其近代史的脉络与中国其他地区有显著的差异:第一,黑龙江地区处于东北边疆,与沙皇俄国毗邻,在近代史上自始至终存在着严重的边... 黑龙江地区的近代史(1840—1911)是整个中国近代史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不过,由于黑龙江地区特殊的地理位置,其近代史的脉络与中国其他地区有显著的差异:第一,黑龙江地区处于东北边疆,与沙皇俄国毗邻,在近代史上自始至终存在着严重的边疆危机。第二,黑龙江地区是一个没有得到充分开发的落后地区,长期实行封禁政策,行政设置则为“军府制”。为了因应严重的边疆危机,这个地区在近代进行“开禁放垦”,建立了与内地相同的行政体制。以上两个因素决定了黑龙江地区近代历史进程的特殊性。黑龙江地区的近代史极其复杂,涉及沙俄侵华、边界划分、开禁放垦、移民实边、行政体制改革、文化建设、社会转型、中外经济关系、中外文化交流等诸多领域。黑龙江近代史是一部屈辱的、血泪斑斑的历史,也是黑龙江人民勇敢反抗外来侵略、艰苦创业的历史。在苦难和抗争中,黑龙江地区实现了艰难的近代化和社会文明转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代 黑龙江地区 沙俄 《黑龙江通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黑龙江历史的“特色”
8
作者 魏国忠 《理论观察》 2009年第1期16-18,共3页
从本地区历史发展的实际情况及与邻近地区的比较研究中,探求其所特有的内涵与外延,实事求是地总结出历史上黑龙江地区和黑龙江人的如下"特色":资源丰富,地灵人杰;入主中原,君临全国;反抗压迫,抵御外侮;不断进取,锐意争先;开... 从本地区历史发展的实际情况及与邻近地区的比较研究中,探求其所特有的内涵与外延,实事求是地总结出历史上黑龙江地区和黑龙江人的如下"特色":资源丰富,地灵人杰;入主中原,君临全国;反抗压迫,抵御外侮;不断进取,锐意争先;开放包容,和谐交融;顾全大局,默默奉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龙江地区 历史 “特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十世纪上半叶黑龙江地区水灾及国家救助研究
9
作者 艾慕晨 《活力》 2016年第15期33-34,共2页
作为世界上遭受自然灾害种类最多的国家之一,自然灾害一直都是我国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作为“中华大 粮仓”的黑龙江省,也是水灾频发之地.本研究将时间限定在1900年至1949年间,以黑龙江地区作为地域范围,针对面临 水灾各方采取的国家救... 作为世界上遭受自然灾害种类最多的国家之一,自然灾害一直都是我国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作为“中华大 粮仓”的黑龙江省,也是水灾频发之地.本研究将时间限定在1900年至1949年间,以黑龙江地区作为地域范围,针对面临 水灾各方采取的国家救助的措施作为研究对象(社会救助包括政府行为、民间组织、个人义举等),并通过对于以往具体情 况的详细阐述,讨论其中存在的不足并提出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十世纪上半叶 水灾 黑龙江 社会救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龙江流域文明与流人文化 被引量:7
10
作者 李兴盛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83-187,共5页
黑龙江流域文明是由源与流二者构成的,而流人文化正是这种文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流人文化是指历代流人在与自然、社会相互作用中所创造和传播的一切知识的总和,其实质是以中原汉文化为主体的多民族文化相互交融而产生的新质文化,具... 黑龙江流域文明是由源与流二者构成的,而流人文化正是这种文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流人文化是指历代流人在与自然、社会相互作用中所创造和传播的一切知识的总和,其实质是以中原汉文化为主体的多民族文化相互交融而产生的新质文化,具有中原农耕文化与边疆游牧文化兼备的双重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龙江流域文明 流人 流人史 流人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九一八事变前中日历史空间:经济危机、社会动荡与“满蒙生命线论” 被引量:1
11
作者 王希亮 王敬荣 《日本侵华南京大屠杀研究》 CSSCI 2021年第1期12-21,M0003,共11页
90年前,日本关东军发动了侵吞中国东北的九一八事变,时至今日,国内外研究这段历史的著述汗牛充栋。在这些研究中值得探讨的是日本部分学者提出的“关东军独走说”。“独走说”论者通过占有的大量史料,包括档案文献、私人日记、报刊记载... 90年前,日本关东军发动了侵吞中国东北的九一八事变,时至今日,国内外研究这段历史的著述汗牛充栋。在这些研究中值得探讨的是日本部分学者提出的“关东军独走说”。“独走说”论者通过占有的大量史料,包括档案文献、私人日记、报刊记载、当事者口述等资料,详尽地揭示了事件发动者制造事端的动因、预先筹谋以及事件的经过,考察事件发动者同关东军首脑、军部上层的内在关联,日本政党政治家、内阁成员、外交大员的态度与反响,以及政府出台“不扩大方针”的初衷等,最终认定九一八事变的爆发,缘于关东军作战主任参谋石原莞尔、高级参谋板垣征四郎等几名中层军官的阴谋策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板垣征四郎 九一八事变 满蒙 日本关东军 内阁成员 不扩大方针 发动者 档案文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俄国割占黑龙江、乌苏里江地区后当地华人商业的形成和发展 被引量:3
12
作者 张宗海 杨昕沫 《西伯利亚研究》 2008年第4期32-36,共5页
黑龙江以北、乌苏里江以东百万平方公里的土地按照中俄《瑷珲条约》和中俄《北京条约》正式划归俄国后,为了在这一新占领地区站稳脚跟,俄国政府不但对居住在这一地区的中国人采取了宽容的策略,而且极力开展没有任何限制和监控的自由贸... 黑龙江以北、乌苏里江以东百万平方公里的土地按照中俄《瑷珲条约》和中俄《北京条约》正式划归俄国后,为了在这一新占领地区站稳脚跟,俄国政府不但对居住在这一地区的中国人采取了宽容的策略,而且极力开展没有任何限制和监控的自由贸易。于是,中国人在当地的商业开始形成规模并迅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俄关系 在俄华人 华人商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9世纪后半期黑龙江地区金矿业的兴起和发展 被引量:3
13
作者 张凤鸣 《黑龙江社会科学》 CSSCI 2008年第6期140-142,共3页
19世纪后半期,在沙俄金匪越界盗采和国内财政状况困难情况下,为了"兴利实边",清政府批准在黑龙江地区先后创办了漠河等金矿。这些金矿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清政府的财政困难。1900年沙俄入侵中国东北后,... 19世纪后半期,在沙俄金匪越界盗采和国内财政状况困难情况下,为了"兴利实边",清政府批准在黑龙江地区先后创办了漠河等金矿。这些金矿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清政府的财政困难。1900年沙俄入侵中国东北后,黑龙江地区各金矿多遭沙俄占据和盗采,损失惨重,不但中止了该地区金矿业的发展,而且还使之直至清朝覆亡都陷于一蹶不振境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9世纪后半期 黑龙江地区 金矿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9世纪末中俄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沿岸的烧酒贸易 被引量:1
14
作者 郭蕴深 《北方论丛》 CSSCI 1990年第2期105-107,共3页
俄国是中国东北地区的传统贸易伙伴。19世纪末,双方贸易额明显增长。然而,本文并不是研究一般的贸易状况,而是概述一下烧酒贸易。因为它是中俄边境贸易的组成部分,曾对我国东北经济的发展及商品粮的生产产生过积极影响。
关键词 中俄边境贸易 19世纪末 贸易伙伴 乌苏里江 黑龙江 中国东北地区 贸易状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晚清黑龙江沿岸的中俄贸易 被引量:3
15
作者 彭传勇 《边疆经济与文化》 2009年第1期114-118,共5页
晚清黑龙江沿岸的"合法"中俄贸易始于1858年《瑷珲条约》的签订。从1858年至1911年,晚清黑龙江沿岸的中俄贸易主要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即发生和缓慢发展时期(1858年—19世纪80年代中后期)、快速发展时期(19世纪80年代中后期—... 晚清黑龙江沿岸的"合法"中俄贸易始于1858年《瑷珲条约》的签订。从1858年至1911年,晚清黑龙江沿岸的中俄贸易主要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即发生和缓慢发展时期(1858年—19世纪80年代中后期)、快速发展时期(19世纪80年代中后期—1903年)、继续发展时期(1903年—1911年)。晚清黑龙江沿岸中俄贸易的发展特点为:俄国始终处于入超地位;双方贸易始终是发展的;双方都是获利的,但俄方获利颇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清 黑龙江沿岸 中俄贸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黑龙江流域通古斯语族诸民族熊节起源和性质的探讨 被引量:1
16
作者 时妍 《黑龙江社会科学》 2020年第4期130-137,共8页
熊崇拜普遍存在于黑龙江流域满-通古斯语族各民族中,熊崇拜的最高表现则是熊节。熊节一般包括获取熊、宰杀熊、吃熊肉、娱乐、风葬等环节。熊节源于图腾崇拜,又是图腾崇拜终结的产物;杀死豢养的熊并举办熊节起源于爱努人,因此又与太平... 熊崇拜普遍存在于黑龙江流域满-通古斯语族各民族中,熊崇拜的最高表现则是熊节。熊节一般包括获取熊、宰杀熊、吃熊肉、娱乐、风葬等环节。熊节源于图腾崇拜,又是图腾崇拜终结的产物;杀死豢养的熊并举办熊节起源于爱努人,因此又与太平洋南部大岛群原始部落的食人习俗可能存在渊源关系。举办熊节,体现了通古斯民族死亡和再生的生命观,也体现了氏族宗教色彩,特别是萨满教信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龙江流域 通古斯民族 熊节 图腾崇拜 食人习俗 死亡和再生 氏族宗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对黑龙江地区资源的掠夺 被引量:1
17
作者 张凤鸣 《黑龙江社会科学》 2002年第6期63-66,共4页
九一八事变后,日本侵略者以超经济的强制手段,对黑龙江地区的土地、矿产、森林资源进行了大规模的掠夺,造成了严重破坏,给广大中国农民和劳工带来了深重灾难。
关键词 "九一八"事变 日本 黑龙江 资源掠夺 土地资源 矿产资源 森林资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现代黑龙江疫情防控及经验教训
18
作者 王敬荣 辛巍 《黑龙江社会科学》 2020年第6期155-162,共8页
近现代黑龙江地区的灾疫以鼠疫和霍乱最为严重,致使数万人死亡,给整个社会造成较大的冲击和影响。为了应对疫情,各级政府设立专门防疫机构,指导疫情防控;制定防疫法规,约束和规范疫情期间的社会行为;采取隔离、阻断交通、消毒杀菌、焚... 近现代黑龙江地区的灾疫以鼠疫和霍乱最为严重,致使数万人死亡,给整个社会造成较大的冲击和影响。为了应对疫情,各级政府设立专门防疫机构,指导疫情防控;制定防疫法规,约束和规范疫情期间的社会行为;采取隔离、阻断交通、消毒杀菌、焚烧病尸、整治公共卫生、接种疫苗等措施积极防疫,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其经验和教训为现今的抗疫提供了宝贵的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现代 黑龙江 疫情防控 公共卫生 鼠疫 霍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龙江古典诗歌的发展历程
19
作者 李兴盛 《黑龙江社会科学》 CSSCI 1997年第2期59-63,81,共6页
关键词 古典诗歌 黑龙江流域 诗歌创作 中原文化 边塞诗 知识分子 五国城 独特的艺术风格 民国前期 “九一八”事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世纪初黑龙江地区的民族加工工业
20
作者 白秀丽 《黑龙江社会科学》 CSSCI 1996年第2期60-61,共2页
黑龙江地区僻处边陲,在历史上社会经济的发展就落后于中原地区。“清代初、中期实行的封禁政策,更严重阻碍了黑龙江地区的经济发展,也使作为社会经济发展程度重要标志的近代民族工业的出现,远远晚于关内。19世纪末,沙俄在黑龙江地区修... 黑龙江地区僻处边陲,在历史上社会经济的发展就落后于中原地区。“清代初、中期实行的封禁政策,更严重阻碍了黑龙江地区的经济发展,也使作为社会经济发展程度重要标志的近代民族工业的出现,远远晚于关内。19世纪末,沙俄在黑龙江地区修筑中东铁路之后,该地区才开始出现近代民族工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龙江地区 哈尔滨 20世纪初 近代民族工业 粉厂 中东铁路 民族资本工业 社会经济 第一次世界大战 面粉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