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胃癌生物学特性与COX-2和VEGF-C表达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徐贞刚 汪华杰 +3 位作者 孙惦 欧阳解秀 郑月慧 翟钢军 《实用临床医学(江西)》 CAS 2014年第12期17-19,92,共4页
目的探讨环氧化酶-2(COX-2)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在人胃癌组织的表达及其与胃癌微血管密度(MVD)和肿瘤生物学特性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观察癌组织的浸润和COX-2、VEGF-C、CD34在胃癌组织、血管的表达及血管的形态... 目的探讨环氧化酶-2(COX-2)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在人胃癌组织的表达及其与胃癌微血管密度(MVD)和肿瘤生物学特性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观察癌组织的浸润和COX-2、VEGF-C、CD34在胃癌组织、血管的表达及血管的形态分布。结果 COX-2在胃癌组织中表达与淋巴结转移、分化程度、临床分期及VEGF-C的表达相关,而VEGF-C仅与COX-2表达相关。胃癌组织中微血管密度与癌的分化程度及COX-2、VEGF-C的表达有关,与淋巴结转移和临床分期无关。结论胃癌组织中有COX-2、VEGF-C的高表达,COX-2可能参与胃癌血管生成,VEGF-C可能是COX-2诱导肿瘤血管生成的重要介质。MVD和COX-2、VEGF-C的阳性表达率均与胃癌的浸润转移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环氧化酶-2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 微血管密度 生物学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右旋柠烯对小鼠胃癌COX-2表达及淋巴管生成的影响
2
作者 徐贞刚 孙惦 +4 位作者 欧阳解秀 徐良全 罗芳 郑月慧 翟钢军 《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14年第12期20-24,F0003,共6页
目的探讨右旋柠烯对胃癌组织中淋巴管的生长以及环氧化酶-2(COX-2)表达的影响,为癌的防治提供形态学依据。方法将50只昆明小鼠用致癌剂苯并芘(B(a)P)灌胃12周构建小鼠胃癌模型。确定胃癌形成之后将其随机分成治疗组(n=25)、对照组(n=25... 目的探讨右旋柠烯对胃癌组织中淋巴管的生长以及环氧化酶-2(COX-2)表达的影响,为癌的防治提供形态学依据。方法将50只昆明小鼠用致癌剂苯并芘(B(a)P)灌胃12周构建小鼠胃癌模型。确定胃癌形成之后将其随机分成治疗组(n=25)、对照组(n=25)。治疗组用5%右旋柠烯灌胃干预;对照组用等量色拉油灌胃。另选取10只昆明小鼠用等量色拉油灌胃作为正常组(n=10)。第24周取材,测量肿瘤体积。采用HE染色观察癌组织的生长、浸润;免疫组织化学S-P法分析COX-2和淋巴管内皮细胞透明质酸受体-1(LYVE-1)在各组组织及淋巴管中的表达。结果治疗组肿瘤发生率为52%低于对照组的82%(P<0.05),其肿瘤体积亦小于对照组[(0.758±0.33)cm3比(2.124±0.29)cm3,P<0.05]。光镜下HE染色可见正常胃壁的层次结构被癌组织破坏,并有大量炎性细胞浸润,对照组癌细胞侵袭范围广而深,多达肌层;治疗组侵袭范围较小,主要限于黏膜及黏膜下层。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治疗组胃癌组织COX-2呈弱阳性表达且低于对照组(39%比78%,P<0.05),而对照组较正常组表达明显增高(78%比20%,P<0.05)。LYVE-1的表达符合毛细淋巴管的典型形态特征,治疗组胃癌周边组织微淋巴管与对照组相比管腔较小,微淋巴管密度(LMVD)较少,但与正常组比较明显增多(均P<0.05)。结论右旋柠烯对肿瘤生长有抑制作用,可降低瘤细胞COX-2的表达并影响淋巴管生成;LMVD和COX-2的阳性表达率均与胃癌的生长浸润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旋柠烯 胃癌 淋巴管 环氧化酶-2 动物 实验 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