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5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病例教学法在病理生理学教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10
1
作者 金莉 贾彦 +1 位作者 孙东升 从悦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04年第5期552-553,共2页
关键词 病例教学法 病理生理学教学 临床医学 教学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病理生理学“学教并重教学模式”的探讨 被引量:3
2
作者 林岩 金莉 +3 位作者 王国忠 李波 邓志会 肖薇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0年第17期2783-2784,共2页
为了强化学生在病理生理学教学活动中的主体作用,初步探索并实践了"学教并重"的教学结构,通过对病理生理学教学策略的改革,取得了积极效果。实践证明,"学教并重"教学结构的实践,有效地调动了师生双方教与学的积极性... 为了强化学生在病理生理学教学活动中的主体作用,初步探索并实践了"学教并重"的教学结构,通过对病理生理学教学策略的改革,取得了积极效果。实践证明,"学教并重"教学结构的实践,有效地调动了师生双方教与学的积极性,提高了学生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精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理生理学 学教并重 教学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病理生理学双语教学课程改革的初探 被引量:1
3
作者 王珺 王国忠 +4 位作者 邓志会 金莉 肖薇 李波 林岩 《中国现代医生》 2016年第5期123-125,共3页
目的探讨病理生理学课程改革在双语教学中的可行性。方法采取问卷调查的方式对临床本科大三学生800名,调查病理生理学采取双语教学是否他们愿意接受,是否希望病理生理学上课采取中英文结合的方式,并设实验班和对照班进行试验,抽取临床... 目的探讨病理生理学课程改革在双语教学中的可行性。方法采取问卷调查的方式对临床本科大三学生800名,调查病理生理学采取双语教学是否他们愿意接受,是否希望病理生理学上课采取中英文结合的方式,并设实验班和对照班进行试验,抽取临床本科大三800名学生中的两个班级共100名学生,实验班进行双语教学,对照班采用常规教学模式,然后进行理论考试和再次的调查问卷。结果 800名学生中78%医学生认为病理生理学应该开展双语教学,86%医学生认为双语教学可以积攒一些英文词汇,72%医学生提高了英语学习的兴趣,65%医学生增强了阅读英文文献的能力,61%医学生锻炼了英语听说读写的能力;由实验班的学生对双语教学的反馈,结果显示58%医学生增强了学习的主动性,76%医学生提高了英语口语的交流能力,88%医学生还增强了医学英文词汇的储备能力。实验组的病理生理学的期末平均成绩为(80.13±2.50)分,对照组为(75.21±1.50)分。两组病理生理学期末成绩比较差异高度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病理生理学课程改革中的双语教学具有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理生理学 双语教学 课程改革 可行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病理生理学教学中“家兔高血钾症”实验的探索与改进
4
作者 贾彦 李光伟 +1 位作者 林岩 张亚珍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1999年第5期522-523,共2页
关键词 病理生理学 教学 实验方法 高血钾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病理生理学教学的语言艺术
5
作者 林岩 李光伟 金莉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01年第10期1217-1217,共1页
关键词 病理生理学 医学教育 语言艺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讲授和案例融合教学方法在病理生理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3
6
作者 王国忠 萧微 +4 位作者 李波 金莉 林岩 邓志会 李涛 《中华医学教育杂志》 2015年第3期376-378,共3页
目的 探讨讲授和案例融合教学方法在病理生理学教学中的效果.方法 采用实验对照研究方法.对照组学生采用讲授教学方法,实验组学生采用讲授和案例融合教学方法,通过问卷调查和考试成绩以及及格率数据评价教学效果.结果 在激发学习兴趣、... 目的 探讨讲授和案例融合教学方法在病理生理学教学中的效果.方法 采用实验对照研究方法.对照组学生采用讲授教学方法,实验组学生采用讲授和案例融合教学方法,通过问卷调查和考试成绩以及及格率数据评价教学效果.结果 在激发学习兴趣、提高自学能力、提高语言表达能力、提高临床思维能力、提高解决问题能力方面,实验组学生优于对照组学生,P<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在增强知识系统性方面,实验组学生与对照组学生相似,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实验组学生平均成绩和及格率高于对照组学生,P<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讲授和案例融合教学方法优于讲授教学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学方法 案例教学方法 病理生理学 教学效果
原文传递
L-精氨酸对病理性心肌肥大抑制作用的研究
7
作者 沈云虹 肖薇 +2 位作者 金莉 张相国 林岩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4年第13期15-18,共4页
目的观察L-精氨酸对心肌肥厚的保护作用及相关机制。方法雄性Wistar大鼠36只,随机分为3组,每组各12只:对照组、模型组(ISO组)、L-精氨酸治疗组。皮下注射异丙肾上腺素(ISO)复制大鼠心肌肥厚模型,检测心脏重量参数(心重/体重,左室重/体... 目的观察L-精氨酸对心肌肥厚的保护作用及相关机制。方法雄性Wistar大鼠36只,随机分为3组,每组各12只:对照组、模型组(ISO组)、L-精氨酸治疗组。皮下注射异丙肾上腺素(ISO)复制大鼠心肌肥厚模型,检测心脏重量参数(心重/体重,左室重/体重),心肌组织胶原含量,心房利钠肽(ANP)的转录水平,观察L-精氨酸对心肌肥大的影响;检测各组大鼠血清一氧化氮(NO)、一氧化氮合酶(NOS)、丙二醛(MDA)和乳酸脱氢酶(LDH)含量。结果 L-精氨酸治疗组心重/体重[(3.52±0.21)mg/g]和左室重/体重[(2.39±0.23)mg/g]均低于ISO组[心重/体重(3.89±0.25)mg/g,左室重/体重(2.67±0.26)mg/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L-精氨酸治疗组ANP mRNA表达相对值(1.2)低于ISO组(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肌间质胶原含量,L-精氨酸治疗组[(14.52±3.09)%]低于ISO组[(35.24±4.78)%],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L-精氨酸治疗组NO含量[(34.15±6.12)μmol/L]和NOS活性[(23.9±3.12)U/mL]与ISO组NO含量[(20.96±5.06)μmol/L]和NOS活性[(16.58±3.12)U/mL]比较均增加,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L-精氨酸治疗组MDA水平[(308.73±37.48)nmol/L]和LDH水平[(2065.35±347.46)U/L]与ISO组MDA含量[(389.63±42.85)nmol/L]和LDH水平[(3582.89±364.51)U/L)]比较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早期给予L-精氨酸可以通过增加NO含量,减少MDA和LDH水平,减少心肌间质胶原沉积进而抑制病理性心肌肥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肥厚 L-精氨酸 一氧化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钙敏感受体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病理意义 被引量:6
8
作者 崔恺麟 吴冰霞 +3 位作者 李波 吴淑琴 苗宏志 李光伟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5年第1期27-29,38,F0004,共5页
目的:研究钙敏感受体(CaSR)和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收集齐齐哈尔市第一医院胸外科2012~2013年手术标本,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112例NSCLC组织及33例NSCLC癌旁组织中CaSR、PCNA的表达... 目的:研究钙敏感受体(CaSR)和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收集齐齐哈尔市第一医院胸外科2012~2013年手术标本,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112例NSCLC组织及33例NSCLC癌旁组织中CaSR、PCNA的表达情况。结果 CaSR和PCNA在NSCLC组织中的表达(86.36%、84.82%)明显高于癌旁组织(15.15%、24.2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CaSR与PCNA的表达水平与TNM分期、肿瘤大小、肿瘤分化及有无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或P〈0.01),与年龄、性别和肿瘤分型无关(P〉0.05)。在NSCLC组织中CaSR与PCNA的表达呈正相关(r=0.401,P〈0.01)。结论 CaSR和PCNA在NSCLC组织中的表达异常增高,并且具有较好的相关性,CaSR可能参与肺癌的增殖与分化,促进肺癌的发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钙敏感受体 增殖细胞核抗原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型具有纤溶活性的沙蚕金属蛋白酶的分离纯化及鉴定 被引量:13
9
作者 邓志会 孙贺 +3 位作者 林岩 王国忠 金莉 洪敏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768-774,共7页
通过硫酸铵分级盐析、DEAE-Sepharose FF阴离子交换色谱、CM-Sepharose FF阳离子交换色谱和Sephacryl S-100 HR凝胶过滤色谱,从沙蚕体内分离纯化出一种新型的具有纤溶活性的金属蛋白酶,命名为NVMP.采用SDS-PAGE和MALDI-TOF MS质谱检测,... 通过硫酸铵分级盐析、DEAE-Sepharose FF阴离子交换色谱、CM-Sepharose FF阳离子交换色谱和Sephacryl S-100 HR凝胶过滤色谱,从沙蚕体内分离纯化出一种新型的具有纤溶活性的金属蛋白酶,命名为NVMP.采用SDS-PAGE和MALDI-TOF MS质谱检测,该酶是一种分子质量为28~32 kD的单链蛋白,等电聚焦电泳显示其等电点为8.0.NVMP酶活性被EGTA完全性抑制,表明其是一种典型的金属蛋白酶,最适温度为40℃,最适pH为6,Cu2+、Co2+和Zn2+可阻断其酶活性,而Ca2+和Mg2+可增强蛋白酶活性.经肽指纹图谱分析发现,NVMP是一种未知的新蛋白.NVMP可直接水解纤维蛋白,也可通过激活纤溶酶原转变成纤溶酶的方式,间接水解纤维蛋白.因此,NVMP对预防和治疗血栓性疾病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蚕 金属蛋白酶 纯化与鉴定 纤维蛋白水解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质网应激介导白藜芦醇对心肌细胞肥大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9
10
作者 林岩 肖薇 +4 位作者 金莉 邓志会 李波 王国忠 刘吉成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1721-1725,共5页
目的探讨白藜芦醇(resveratrol,Res)对异丙肾上腺素(isoproterenol,ISO)诱导的心肌细胞肥大的保护作用及与内质网应激的关系。方法利用ISO建立乳鼠心肌肥大细胞模型,分为正常对照组、ISO组,白藜芦醇干预组和白藜芦醇对照组。检测心肌细... 目的探讨白藜芦醇(resveratrol,Res)对异丙肾上腺素(isoproterenol,ISO)诱导的心肌细胞肥大的保护作用及与内质网应激的关系。方法利用ISO建立乳鼠心肌肥大细胞模型,分为正常对照组、ISO组,白藜芦醇干预组和白藜芦醇对照组。检测心肌细胞表面积和ANP基因表达;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检测培养液中乳酸脱氢酶(LDH)和丙二醛(MDA)漏出量;实时定量PCR和Western blot分析GRP78和CHOP的基因和蛋白表达。结果 Res有效抑制ISO诱导的心肌细胞肥大和凋亡,表现为降低心肌细胞表面积和ANP基因表达,减少LDH、MDA漏出量和心肌细胞凋亡率,同时下调GRP78和CHOP的基因和蛋白表达。结论Res可能通过抑制内质网应激相关因子GRP78和CHOP表达发挥对心肌肥大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肥大 内质网应激 白藜芦醇 细胞凋亡 GRP78 CHO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I3K/Akt通路在缺氧活化钙敏感受体介导的A549细胞转移中的作用 被引量:4
11
作者 李光伟 王珺 +5 位作者 肖薇 金莉 李波 赵宇 张宁宁 汪娜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776-781,共6页
目的探讨PI3K/Akt信号通路在缺氧活化钙敏感受体(calcium sensing receptor,Ca SR)介导的A549及A549/DDP细胞转移中的作用。方法将处于对数生长期的A549及A549/DDP细胞随机分为对照组、缺氧组、缺氧+Gd Cl_3(Ca SR激动剂)组、缺氧+NPS21... 目的探讨PI3K/Akt信号通路在缺氧活化钙敏感受体(calcium sensing receptor,Ca SR)介导的A549及A549/DDP细胞转移中的作用。方法将处于对数生长期的A549及A549/DDP细胞随机分为对照组、缺氧组、缺氧+Gd Cl_3(Ca SR激动剂)组、缺氧+NPS2143(Ca SR抑制剂)组、缺氧+LY294002(PI3K通路抑制剂)+Gd Cl_3组。应用Western blot分析不同处理情况下,Ca SR、MMP-2及p-Akt蛋白在A549、A549/DDP细胞的表达水平;采用细胞划痕及Transwell小室方法,检测不同处理因素对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的影响;应用ELISA法,分析不同处理因素对A549及A549/DDP细胞分泌MMP-2蛋白的影响。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缺氧能够增强A549及A549/DDP细胞Ca SR的表达,增强细胞迁移能力,提高细胞及培养液中MMP-2蛋白表达水平、促进Akt蛋白的磷酸化,NPS2143能减弱缺氧的作用,Gd Cl_3放大缺氧的作用,而LY294002抑制缺氧和Gd Cl_3的上述作用。结论缺氧活化Ca SR促进A549及A549/DDP细胞转移,其机制可能涉及PI3K/Akt通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钙敏感受体 A549细胞 缺氧 转移 磷脂酰肌醇-3激酶 磷酸化AK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沙蚕金属蛋白酶体外抗凝血与溶栓作用 被引量:5
12
作者 邓志会 孙东升 +1 位作者 李波 肖微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1期4709-4710,共2页
目的研究沙蚕金属蛋白酶(NVMP)体外的抗凝血和血栓溶解作用。方法以pH7.4的生理盐水为对照,在体外研究NVMP对家兔新鲜血液的抗凝血和血栓溶解作用;采用SDS-PAGE电泳法观察NVMP对纤维蛋白原的降解作用;采用琼脂糖-纤维蛋白平板法研究NVM... 目的研究沙蚕金属蛋白酶(NVMP)体外的抗凝血和血栓溶解作用。方法以pH7.4的生理盐水为对照,在体外研究NVMP对家兔新鲜血液的抗凝血和血栓溶解作用;采用SDS-PAGE电泳法观察NVMP对纤维蛋白原的降解作用;采用琼脂糖-纤维蛋白平板法研究NVMP在体外溶解纤维蛋白的作用方式。结果不同剂量的NVMP在体外均具有较强的抗凝血和溶解血栓的作用;沙蚕金属蛋白酶最先水解纤维蛋白原的Aα链,然后是Bβ和γ链;能够直接溶解纤维蛋白,也具有激活纤溶酶原将其转变成纤溶酶,间接水解纤维蛋白的激酶活性。结论 NVMP在体外具有明显的降纤、抗凝血和溶解血栓的作用,是一种有临床应用前景的治疗血栓性疾病的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蚕 金属蛋白酶 抗凝血活性 血栓溶解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氟甲基鸟氨酸对2型糖尿病大鼠心肌肥厚及内质网应激的影响 被引量:3
13
作者 林岩 王珺 +4 位作者 肖薇 李波 金莉 廉洁 于水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500-503,共4页
目的研究二氟甲基鸟氨酸(difluoromethylornithine,DFMO)对2型糖尿病(T2DM)大鼠心肌肥厚的作用,以及对内质网应激蛋白GRP78和CHOP的影响。方法采用高糖高脂膳食负荷链脲佐菌素(streptozotocin,STZ)单次腹腔注射,建立T2DM大鼠模型。实验... 目的研究二氟甲基鸟氨酸(difluoromethylornithine,DFMO)对2型糖尿病(T2DM)大鼠心肌肥厚的作用,以及对内质网应激蛋白GRP78和CHOP的影响。方法采用高糖高脂膳食负荷链脲佐菌素(streptozotocin,STZ)单次腹腔注射,建立T2DM大鼠模型。实验大鼠分为正常对照组、T2DM模型组和DFMO治疗组,上述条件继续饲养12周。检测各组大鼠空腹血糖、心脏参数、心肌纤维化程度;测定MDA含量、SOD和T-AOC活性;检测GRP78和CHOP蛋白表达。结果 DFMO治疗后,降低T2DM大鼠空腹血糖和心脏参数(P<0.05),心肌间质纤维化程度下降(P<0.05),MDA含量降低,SOD和T-AOC活性增加。同时,DFMO治疗可以下调GRP78和CHOP蛋白表达水平(P<0.05)。结论 DFMO抑制T2DM大鼠心肌肥厚,机制与下调GRP78和CHOP蛋白表达,抑制内质网应激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心肌肥厚 二氟甲基鸟氨酸 GRP78 CHOP 内质网应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钙敏感受体在胰岛素抵抗状态下肾动脉平滑肌细胞增殖和迁移中的作用 被引量:3
14
作者 李光伟 李波 +3 位作者 金莉 邱丽萍 张亚珍 吴淑琴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62-68,共7页
目的探讨钙敏感受体(calcium sensing receptor,CaSR)在胰岛素抵抗状态下肾动脉平滑肌细胞(renal artery smooth muscle cell,RAMSC)增殖和迁移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将对数生长期的RASMC随机分为:对照组、单纯模型组、模型+GdCl 3(CaSR... 目的探讨钙敏感受体(calcium sensing receptor,CaSR)在胰岛素抵抗状态下肾动脉平滑肌细胞(renal artery smooth muscle cell,RAMSC)增殖和迁移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将对数生长期的RASMC随机分为:对照组、单纯模型组、模型+GdCl 3(CaSR激动剂)组、模型+NPS2143(CaSR抑制剂)组。应用α平滑肌肌动蛋白免疫组化染色鉴定RAMSC;Western blot检测CaSR、PCNA及MMP-2蛋白的表达;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增殖周期变化;应用Transwell小室法检测细胞迁移能力;应用ELISA法检测MMP-2蛋白的含量;应用激光共聚焦扫面显微镜技术检测细胞中钙离子浓度的变化。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RAMSC CaSR蛋白表达增多,PCNA及细胞增殖指数增加,细胞穿膜数量及MMP-2表达增多,同时细胞内钙离子浓度升高。GdCl 3及NPS2143分别上调和下调胰岛素抵抗引起的上述作用。结论胰岛素抵抗活化的CaSR能够促进大鼠RASMC的增殖与迁移过程,细胞内钙离子在其中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钙敏感受体 肾动脉平滑肌细胞 高糖 高胰岛素 增殖 迁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芪甲苷对缺血性心脏病保护作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5
作者 贾伟伟 赵宇 +4 位作者 李清禹 杨浩然 任珊 王淑秋 林岩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4期6168-6171,共4页
缺血性心脏病(IHD)又称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是一种以心脏血流量减少和心肌氧供不平衡为特征的临床表现综合征〔1〕。据统计,我国平均每年约有350万人死于心血管疾病(CVD),而IHD患者占比超过30%〔2〕。冠状动脉急性持... 缺血性心脏病(IHD)又称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是一种以心脏血流量减少和心肌氧供不平衡为特征的临床表现综合征〔1〕。据统计,我国平均每年约有350万人死于心血管疾病(CVD),而IHD患者占比超过30%〔2〕。冠状动脉急性持续性缺血缺氧,引起心肌坏死称为急性心肌梗死(AMI),AMI常伴有心肌坏死、炎症、心肌细胞肥大、毛细血管丢失和心肌重塑,最终可导致心力衰竭〔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心脏病(IHD) 黄芪甲苷 心肌细胞凋亡 心肌肥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丹参抗大鼠乙酸十二指肠溃疡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4
16
作者 王国中 冯化杰 +3 位作者 孙凤侠 金丽 李光伟 林岩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01年第6期601-602,共2页
连续用丹参治疗大鼠乙酸性十二指肠溃疡 5天。结果表明 :丹参组的溃疡指数显著低于对照组 (P <0 .0 1) ,十二指肠壁结合粘液量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 .0 1) ,十二指肠组织PGE2 含量亦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 .0 1)。结果提示 :丹... 连续用丹参治疗大鼠乙酸性十二指肠溃疡 5天。结果表明 :丹参组的溃疡指数显著低于对照组 (P <0 .0 1) ,十二指肠壁结合粘液量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 .0 1) ,十二指肠组织PGE2 含量亦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 .0 1)。结果提示 :丹参抗大鼠乙酸十二指肠溃疡的机制可能是丹参促进了十二指肠壁粘液和PGE2 的分泌 ,从而促进了溃疡的愈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二指肠溃疡 粘液 前列腺素E类 丹参 药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胞骨架与脑缺血 被引量:4
17
作者 李光伟 苗宏志 +1 位作者 金莉 贾彦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04年第9期1038-1040,共3页
关键词 脑缺血性损伤 细胞骨架 病理过程 常见 兴奋性毒性 神经元损伤 发生发展 胶质细胞 去极化 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丹参对大鼠乙醇性胃粘膜损伤的影响 被引量:4
18
作者 王国中 李光伟 +4 位作者 林岩 金丽 夏艳杰 王冬梅 刘守兰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01年第4期361-362,共2页
采用 10 0 %乙醉复制大鼠乙醇性胃粘膜损伤 (Ethanol-inducedGastricMucosalLesioninRats ,EGMLR)模型 ,观察了丹参和甲氰咪胍对大鼠乙醇性胃粘膜损伤的作用。结果显示 :丹参组的胃粘膜损伤指数低于甲氰咪胍组和对照组 ,P <0 .0 1,... 采用 10 0 %乙醉复制大鼠乙醇性胃粘膜损伤 (Ethanol-inducedGastricMucosalLesioninRats ,EGMLR)模型 ,观察了丹参和甲氰咪胍对大鼠乙醇性胃粘膜损伤的作用。结果显示 :丹参组的胃粘膜损伤指数低于甲氰咪胍组和对照组 ,P <0 .0 1,胃粘液糖蛋白含量高于甲氰咪胍组和对照组 ,P <0 .0 1。结果提示 :丹参具有抗乙醇性胃粘膜损伤的作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醇性胃粘膜损伤 丹参 胃粘液糖蛋白 中药 药理 中医药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丹参抗大鼠乙酸胃溃疡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5
19
作者 王国中 夏艳杰 +2 位作者 丁丽华 茹新 杨秀琴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1997年第3期166-168,共3页
应用丹参和甲氰咪胍对大鼠乙酸胃溃疡治疗30天。结果在溃疡制作后的5、30、126天,丹参组的溃疡指数明显低于甲氰咪胍组和对照组(P<0.01),标记率明显高于甲氰咪胍组和对照组(P<0.01),丹参组30天的溃疡指数与126天的相比差异无显著... 应用丹参和甲氰咪胍对大鼠乙酸胃溃疡治疗30天。结果在溃疡制作后的5、30、126天,丹参组的溃疡指数明显低于甲氰咪胍组和对照组(P<0.01),标记率明显高于甲氰咪胍组和对照组(P<0.01),丹参组30天的溃疡指数与126天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表明丹参有促进溃疡愈合,防止再发的作用,且优于甲氰咪胍,其机理是促进了溃疡边缘胃粘膜细胞的增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参 乙酸胃溃疡 胃溃疡 药物疗法 实验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丹参抗大鼠乙酸性十二指肠溃疡作用机制的探讨 被引量:7
20
作者 王国中 金丽 张翠香 《现代医学》 2004年第1期14-15,共2页
目的 探讨丹参抗大鼠乙酸性十二指肠溃疡的作用及机制。方法 按Okabe方法复制大鼠乙酸十二指肠溃疡模型 ,按传统方法测定溃疡指数、溃疡抑制率 ;用放射免疫法测定十二指肠溃疡部位的前列腺环素 (PGI2 )含量。结果 丹参组的溃疡指数... 目的 探讨丹参抗大鼠乙酸性十二指肠溃疡的作用及机制。方法 按Okabe方法复制大鼠乙酸十二指肠溃疡模型 ,按传统方法测定溃疡指数、溃疡抑制率 ;用放射免疫法测定十二指肠溃疡部位的前列腺环素 (PGI2 )含量。结果 丹参组的溃疡指数显著低于对照组 (P <0 .0 1) ,其溃疡抑制率高于对照组 ,PGI2 的含量亦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 .0 1)。结论 丹参具有抗大鼠十二指肠溃疡的作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参 十二指肠溃疡 前列腺环素 作用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