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银丹心脑通软胶囊佐治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疗效及对血清中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Fibulin-5和P-selectin的影响 被引量:6
1
作者 王岩 张雪芳 +1 位作者 王建东 李杰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2408-2410,共3页
目的观察银丹心脑通软胶囊佐治急性脑梗死(AMI)老年患者的疗效及其对血清中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Fibulin-5和Pselectin的影响。方法 AMI老年患者1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0例,对照组应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 目的观察银丹心脑通软胶囊佐治急性脑梗死(AMI)老年患者的疗效及其对血清中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Fibulin-5和Pselectin的影响。方法 AMI老年患者1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0例,对照组应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银丹心脑通软胶囊。治疗前、后抽取静脉血,应用ELISA法检测血清中BDNF、Fibulin-5和P-selectin的表达。结果治疗1 w后,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治疗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脑卒中量表(NIHSS)评分的变化值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治疗1 w后血清中BDNF表达上升,Fibulin-5和P-selectin的表达均下降,但是观察组BDNF的升高值、Fibulin-5和P-selectin的下降值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银丹心脑通软胶囊辅助治疗AMI老年患者的疗效明显,且能更有效地上调血清中BDNF的表达,下调血清中Fibulin-5和P-selectin的表达,有效调节机体的内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丹心脑通软胶囊 急性脑梗死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 FIBULIN-5 P-selecti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课翻转课堂在神经系统体格检查教学中的实施 被引量:1
2
作者 刘洋 车飞 李博睿 《科技创新导报》 2018年第5期240-240,242,共2页
本研究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应用于诊断学——神经系统体格检查教学,探讨和分析翻转课堂同传统课堂教学效果的差异。选取临床医学专业五年制学生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两组,每组50人。一组学生采用传统课堂教学模式为对照组,另一组... 本研究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应用于诊断学——神经系统体格检查教学,探讨和分析翻转课堂同传统课堂教学效果的差异。选取临床医学专业五年制学生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两组,每组50人。一组学生采用传统课堂教学模式为对照组,另一组采用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为实验组。成绩测评和调查问卷结果表明在诊断学——神经系统体格检查教学中,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优于传统教学模式。本研究同时强调了教育的公平性,让实验组和对照组互换了教学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课 翻转课堂 诊断学 神经系统体格检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教学实施效果分析——以诊断学中神经系统检查教学为例 被引量:1
3
作者 刘洋 《科技创新导报》 2018年第7期247-247,249,共2页
本研究探讨和分析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应用于诊断学——神经系统检查教学的实施效果分析。研究选取2013级临床医学专业五年制学生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两组,每组50人。对照组采用传统课堂教学模式授课,实验组采用基于微课的翻转... 本研究探讨和分析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应用于诊断学——神经系统检查教学的实施效果分析。研究选取2013级临床医学专业五年制学生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两组,每组50人。对照组采用传统课堂教学模式授课,实验组采用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授课。结果表明,实验组每个专项优良率、平均成绩均高于对照组,低分率均低于对照组;满意度调查显示,实验组学习兴趣、教学效果和学习效率均高于对照组。总之,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优于传统教学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翻转课堂 诊断学 神经系统检查 实施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肌电图神经传导速度测定对A型肉毒毒素注射治疗面肌痉挛疗效判定的研究
4
作者 金宏伟 周杰信 王岩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内科版)》 2008年第7期53-54,共2页
目的以肌电图神经传导速度测定作为客观评价指标,评定面肌痉挛患者面神经受损的程度、部位及A型肉毒毒素注射治疗后的恢复情况。方法68例面肌痉挛患者随机分为A型肉毒毒素治疗组(34例)和传统治疗组(34例);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1周... 目的以肌电图神经传导速度测定作为客观评价指标,评定面肌痉挛患者面神经受损的程度、部位及A型肉毒毒素注射治疗后的恢复情况。方法68例面肌痉挛患者随机分为A型肉毒毒素治疗组(34例)和传统治疗组(34例);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1周、1个月、3个月进行肌电图神经传导速度测定。结果A型肉毒毒素治疗组治疗后1周、1个月、3个月完全缓解率明显高于传统治疗组(P〈0.01)。治疗后3个月A型肉毒毒素治疗组34例患者自发放电均消失,仅有5例遗留有动作电位波幅降低,潜伏期延长。而传统治疗组中只有5例自发放电消失。结论A型肉毒毒素早期治疗面肌痉挛,并以肌电图神经传导速度作为测定指标,使面肌痉挛从诊断到治疗形成一个完整体系,明显提高疗效,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电描记术 神经传导 肉毒杆菌毒素 A型 面神经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强直性脊柱炎伴缺血性脑血管事件患者的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王岩 张雪芳 +2 位作者 李杰 王健东 张敬艳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15年第5期472-474,共3页
目的探讨强直性脊柱炎是否增加缺血性脑血管事件的风险。方法连续收集本院2004年1月1日-2014年1月1日确诊脑梗死的强直性脊柱炎患者75例作为病例组,同时收集年龄和性别相匹配的受试者150例作为对照组。检测2组吸烟、肥胖、血脂、脂蛋白... 目的探讨强直性脊柱炎是否增加缺血性脑血管事件的风险。方法连续收集本院2004年1月1日-2014年1月1日确诊脑梗死的强直性脊柱炎患者75例作为病例组,同时收集年龄和性别相匹配的受试者150例作为对照组。检测2组吸烟、肥胖、血脂、脂蛋白、尿酸、炎性指标。结果病例组的吸烟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64.0%vs42.7%,P=0.003);而TG[(1.73±1.58)mmol/L vs(1.80±1.47)mmol/L,P=0.001]、HDL[(1.06±0.50)mmol/L vs(1.23±0.33)mmol/L,P=0.000]、载脂蛋白B[(0.88±0.24)mmol/L vs(1.05±0.26)mmol/L,P=0.000]、载脂蛋白E[(3.87±1.02)mmol/L vs(4.67±2.88)mmol/L,P=0.000]和脂蛋白(a)[(23.87±17.77)mmol/L vs(29.90±10.52)mmol/L,P=0.000]较对照组显著减低,致动脉粥样硬化指数增高(4.35±1.59 vs3.90±1.27,P=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吸烟、载脂蛋白B和脂蛋白(a)是强直性脊柱炎伴缺血性脑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发生缺血性脑血管病的风险与吸烟、致动脉粥样硬化指数增高相关。对此类患者应于用更积极的控烟和调脂治疗措施,以减少脑血管病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炎 强直性 脑缺血 脑梗死 吸烟 肥胖症 血脂异常 脂蛋白类 尿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蛭地龙复方注射剂治疗脑梗死152例 被引量:3
6
作者 金宏伟 《陕西中医》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1362-1363,共2页
关键词 水蛭素 对照组 疏血通 地龙 注射剂 安瓿剂 剂型 脑梗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型肉毒毒素治疗书写痉挛25例报告 被引量:1
7
作者 金宏伟 周洁信 《中国临床医学》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568-568,共1页
关键词 书写痉挛 毒素治疗 肉毒 A型 感觉神经传导速度 内科门诊 临床资料 口服药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型肉毒毒素治疗面肌痉挛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
8
作者 金宏伟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01年第3期279-279,共1页
关键词 A型肉毒毒素 治疗 面肌痉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栓通注射液静脉滴注治疗脑梗死30例疗效观察
9
作者 李杰 金宏伟 周洁信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01年第6期623-623,共1页
关键词 血栓通注射液 静脉滴注 治疗 脑梗死 疗效 病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治偏痛颗粒治疗偏头痛持续状态的临床观察
10
作者 周洁信 张强 +1 位作者 付金霞 汪岩巍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04年第1期29-29,共1页
关键词 治偏痛颗粒 偏头痛持续状态 临床观察 中医病理 中医药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型肉毒毒素治疗痉挛性斜颈——35例临床报告
11
作者 金宏伟 赵治明 李鹏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01年第5期501-501,共1页
目的 应用A型肉毒毒素治疗痉挛性斜颈的远期和近期疗效。方法 采用卫生部兰州生物制品研究所生产的A型肉毒毒素对患者的患侧胸锁乳突肌 ,头颈夹肌 ,斜方肌上段局部注射。一部分病例可在 3至 6个月后重复注射。以Tsai量表对治疗前后痉... 目的 应用A型肉毒毒素治疗痉挛性斜颈的远期和近期疗效。方法 采用卫生部兰州生物制品研究所生产的A型肉毒毒素对患者的患侧胸锁乳突肌 ,头颈夹肌 ,斜方肌上段局部注射。一部分病例可在 3至 6个月后重复注射。以Tsai量表对治疗前后痉挛性斜颈病例进行病情评估。结果 治疗后病情明显好转 (P <0 .0 1)。结论 局部注射A型肉毒毒素治疗痉挛性斜颈能在一段时间内消除或缓解症状 ,是一种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型肉毒毒素 痉挛性斜颈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能量氦氖激光血管内照射对偏头痛治疗的临床观察
12
作者 金宏伟 李杰 +1 位作者 于国斌 柳长江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02年第1期36-36,共1页
关键词 低能量氦氖激光 血管内照射 临床观察 偏头痛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线粒体肌病1例报告
13
作者 金宏伟 《中国临床医学》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328-328,共1页
关键词 原发性线粒体肌病 双下肢疼痛 上下楼梯 易疲劳 运动后 腓肠肌 休息 无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瘤性卒中8例分析
14
作者 金宏伟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内科版)》 2008年第3期62-62,共1页
1997年7月至2007年7月,我科共诊治初诊老年瘤性卒中8例,现报道如下。一、临床资料 1.一般资料:本组男5例,女3例。年龄60~72岁。共住院12例次。发病至入院时间:24h内6例次,24h至1周3例次,1周以上3例次。首发症状均貌似急性脑... 1997年7月至2007年7月,我科共诊治初诊老年瘤性卒中8例,现报道如下。一、临床资料 1.一般资料:本组男5例,女3例。年龄60~72岁。共住院12例次。发病至入院时间:24h内6例次,24h至1周3例次,1周以上3例次。首发症状均貌似急性脑血管病。初步诊断为缺血性脑血管病9例次,其中TIA4例次,表现为颈内动脉系统症状3例次,椎-基底动脉系统症状1例次;脑梗死5例次。脑出血2例次。蛛网膜下腔出血1例次。全部病例发病前均无明显头痛、呕吐和视乳头水肿等颅内高压的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瘤性卒中 老年 缺血性脑血管病 蛛网膜下腔出血 急性脑血管病 椎-基底动脉 首发症状 系统症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蛭地龙复方注射剂治疗脑梗塞的临床观察
15
作者 金宏伟 《黑龙江医药科学》 2001年第6期45-45,共1页
关键词 脑梗塞 水蛭地龙复方注射液 中医药疗法 治疗 临床观察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豆状核变性的眼部特殊表现(附一例报告)
16
作者 屈传武 徐国志 +1 位作者 付金霞 徐景林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1990年第3期25-26,29,共3页
本文在总结Hepatolenticular degeneration(HLD)眼部改变的同时报告了一例眼部特殊表现——晶体前囊环状金属样色素颗粒沉着及调节与辐辏改变,并对其形成机制进行了探讨,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关键词 肝豆状核变性 Kayser-Fleischer环 WILSON病 角膜色素沉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遗传性痉挛性共济失调1例
17
作者 周美音 周洁信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07年第14期F0003-F0003,共1页
关键词 遗传性痉挛性共济失调 走路不稳 下肢运动 就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血管病后遗症的康复护理
18
作者 方玉玲 王艳 《张家口医学院学报》 1996年第4期45-45,共1页
关键词 脑血管疾病 后遗症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散发性脑炎221例临床分析
19
作者 崔炳智 宋本华 +5 位作者 张焱 周杰信 金宏伟 王桂霞 孙丽霞 董佳丽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1995年第1期29-30,共2页
近年来有关散发性脑炎的发生有日益增多的趋势.现将我们近期收治的221例报告如下。
关键词 散发性脑炎 儿童 近期 发生 趋势
全文增补中
核磁共振成像与脑脊液分析在中枢神经系统感染鉴别诊断中的价值 被引量:24
20
作者 王建东 王岩 李杰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6期3731-3732,3735,共3页
目的探讨核磁共振成像(MRI)分析和脑脊液(CSF)中乳酸脱氢酶(LDH)、乳酸(LA)和肌酸激酶(CK)在病毒性脑膜炎等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中的鉴别诊断应用,为临床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医院2012年11月-2... 目的探讨核磁共振成像(MRI)分析和脑脊液(CSF)中乳酸脱氢酶(LDH)、乳酸(LA)和肌酸激酶(CK)在病毒性脑膜炎等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中的鉴别诊断应用,为临床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医院2012年11月-2013年10月收治的95例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患者为研究组,同期选取30例头疼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各项指标差异,数据采用SPSS 19.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MRI检查研究组阳性率为98.9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3.33%(P<0.01),研究组早期MRI阳性率91.58%也明显高于后期24.21%(P<0.01);脑脊液分析中按照化脓性脑膜炎、病毒性脑膜炎和结核性脑膜炎进行疾病分组,其中结核性脑膜炎脑脊液LDH浓度最高;化脓性脑膜炎脑脊液CK浓度最高,3组试验结果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MRI检查和脑脊液分析对于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的鉴别诊断和治疗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两种方法联合能有效鉴别疾病的感染类型,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磁共振成像 脑脊液分析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