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继续医学教育与医院可持续发展的探索与实践 被引量:10
1
作者 徐清刚 王海军 +3 位作者 王壮 陈刚 井伟 李硕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011年第2期38-38,40,共2页
继续医学教育是医学教育发展的趋势,是培养人才和提高专业素质的有效途径。只有不断健全继续医学教育组织管理机构,完善各种制度保证,科学、规范管理,才能有效提高继续医学教育的质量和效益。本文阐述了临床教学医院开展继续医学教育的... 继续医学教育是医学教育发展的趋势,是培养人才和提高专业素质的有效途径。只有不断健全继续医学教育组织管理机构,完善各种制度保证,科学、规范管理,才能有效提高继续医学教育的质量和效益。本文阐述了临床教学医院开展继续医学教育的一些措施,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几点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继续医学教育 医院 探索 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齐齐哈尔市乡镇卫生院人力资源现状及对策探讨
2
作者 白艳晶 王海军 +2 位作者 井伟 徐清刚 单红娟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1年第9期1465-1466,共2页
本文通过对齐齐哈尔市乡镇卫生院人力资源和工作现状的调研,浅谈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为更好的培养基层卫生人才提供了依据。
关键词 乡镇卫生院 人力资源 问题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OBE理念的风湿免疫科见习思政教学用于见习生的效果
3
作者 付荣 闫琪 +7 位作者 王静雅 王丽丽 朱程诚 郐英殊 王宁 李春香 刘丽娟 初蕊 《中华养生保健》 2025年第5期8-13,共6页
目的分析基于成果导向教育(OBE)理念的风湿免疫科见习思政教学对见习生学习效果的影响。方法按回顾分析法选取2022年1月—2022年12月齐齐哈尔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30名风湿免疫科见习生作为传统组,实施常规传统教学,另将2023年1月—... 目的分析基于成果导向教育(OBE)理念的风湿免疫科见习思政教学对见习生学习效果的影响。方法按回顾分析法选取2022年1月—2022年12月齐齐哈尔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30名风湿免疫科见习生作为传统组,实施常规传统教学,另将2023年1月—2023年12月齐齐哈尔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31名风湿免疫科见习生设为OBE组,对其开展基于OBE理念思政教学,分析两组理论知识、实践操作技能以及满意度,并采用评判性思维能力量表(CTDI-CV)对见习生思维能力进行评估。结果OBE组的理论知识、实践操作技能评分高于传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教学前,两组CTDI-CV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教学后,两组CTDI-CV评分均高于教学前,且OBE组高于传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OBE组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态度、教学效果及思想教育融入评分高于传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OBE理念的思政教学对提高风湿免疫科见习生理论知识、实践操作技能方面可发挥较高价值,既能取得良好的评判性思维能力,还能有效提高教学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果导向教育 风湿免疫科 思政教学 评判性思维能力 实践操作技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师制”模式在全科医学生临床实习中的应用 被引量:8
4
作者 刘忠锦 王海军 +5 位作者 孟明 徐清刚 高薇薇 高伟 付荣 崔守玉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9年第19期2465-2466,共2页
临床实习对于医学生临床专业知识、实践技能和职业道德的形成都是一个重要的时期。在教学医院实施导师制培养模式,有助于提高医学生的培养质量和临床执业能力。本文从全科医学实习生临床实习中实施导师制的背景、必要性及实施策略等方... 临床实习对于医学生临床专业知识、实践技能和职业道德的形成都是一个重要的时期。在教学医院实施导师制培养模式,有助于提高医学生的培养质量和临床执业能力。本文从全科医学实习生临床实习中实施导师制的背景、必要性及实施策略等方面进行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师制 医学 本科 临床实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整合医学”背景的纵向整合式见习对心血管内科见习生考核成绩的影响
5
作者 曾丽艳 羡微微 +2 位作者 陈露 陈西 丁天航 《中国卫生产业》 2020年第36期96-98,共3页
目的基于“整合医学”背景的纵向整合式见习,对于心血管内科见习生考核成绩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级临床医学系学生188名,随机分成对照组(传统教学见习带教)和观察组(纵向整合式见习模式带教),各94名。对比两组见习效果。结果同对照组(75... 目的基于“整合医学”背景的纵向整合式见习,对于心血管内科见习生考核成绩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级临床医学系学生188名,随机分成对照组(传统教学见习带教)和观察组(纵向整合式见习模式带教),各94名。对比两组见习效果。结果同对照组(75.46±5.12)分相比,观察组(89.74±5.29)分学习效果评分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8.806,P<0.001)。同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教学效果评分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对照组89.36%(84/94)相比,观察组96.81%(91/94)教学满意度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49,P=0.044)。结论应用整合医学背景下纵向整合式见习模式,可显著提高心血管内科见习效果,值得推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血管内科 整合医学背景下 纵向整合式见习模式 见习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整合医学背景下纵向整合式见习模式在提高心血管内科见习效果中的作用
6
作者 羡微微 曾丽艳 +2 位作者 陈露 陈西 丁天航 《中国卫生产业》 2020年第36期99-101,共3页
目的分析整合医学背景下纵向整合式见习模式在提高心血管内科见习效果中的作用。方法选择齐齐哈尔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2016级临床医学系的学生198名为研究对象。随机分别两组,分别于心内一科,心内二科进行课间见习,该项研究将进入心内一... 目的分析整合医学背景下纵向整合式见习模式在提高心血管内科见习效果中的作用。方法选择齐齐哈尔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2016级临床医学系的学生198名为研究对象。随机分别两组,分别于心内一科,心内二科进行课间见习,该项研究将进入心内一科的100名学生入选为观察组,使用纵向整合式见习模式带教,将进入心内二科的98名学生入选为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进行见习带教,比较两组见习生见习成绩、期末成绩。结果观察组见习生期末考试成绩比对照组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见习生见习成绩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心血管内科见习生实施基于“整合医学”背景的纵向整合式见习法,对提升见习生考试成绩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整合医学 纵向整合式见习 心血管内科 见习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整合医学背景下的纵向整合式见习模式在心血管内科中的应用探讨
7
作者 羡微微 曾丽艳 +2 位作者 陈露 陈西 丁天航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1年第10期00190-00193,共4页
整合医学背景下的纵向整合式见习模式在心血管内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6 级临床医学系的198例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进行随机分组,观察组采用纵向整合式见习模式带教,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见习模式带教。比较两组见习生心... 整合医学背景下的纵向整合式见习模式在心血管内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6 级临床医学系的198例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进行随机分组,观察组采用纵向整合式见习模式带教,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见习模式带教。比较两组见习生心血管内科理论知识、临床技能、医患沟通能力及临床思维能力及老师的带教满意度。结果:两组学生的理论知识、临床技能评分、医患沟通技能评分和临床思维能力评分比较,P均<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且观察组学生的理论知识、临床技能评分、医患沟通技能评分和临床思维能力评分高于对照组。对照组学生的教学满意度为97.00%,观察组学生的教学满意度为100%。两组学生的教学满意度比较,χ2=11.640,P=0.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且观察组学生的教学满意度高于对照组。两组满意程度比较,Z=6.916,P<0.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整合医学背景下的纵向整合式见习模式在心血管内科临床见习带教中能理论联系实际,从枯燥的传统学习模式中走向高效的教学模式,不但巩固了见习生心血管内科理论知识、掌握临床技能,也可提高医患沟通能力及临床思维能力,适合心血管内科带教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整合医学 纵向整合式见习模式 心血管内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型本科高校课程思政教学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研究
8
作者 白艳晶 徐清刚 +2 位作者 李双 李丽波 韩云峰 《浙江医学教育》 2024年第6期326-332,355,共8页
2020年5月,教育部印发了《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对建立健全课程思政建设质量评价体系提出了具体要求。本研究运用访谈法、专家咨询法、层次分析法、问卷调查法等方法,将教师访谈内容与日常教学评价工作相结合,初步形成课程... 2020年5月,教育部印发了《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对建立健全课程思政建设质量评价体系提出了具体要求。本研究运用访谈法、专家咨询法、层次分析法、问卷调查法等方法,将教师访谈内容与日常教学评价工作相结合,初步形成课程思政教学评价指标,通过专家咨询修订、优化指标,基于层次分析法对评价指标赋予权重,对所构建的评价指标进行信度和效度分析,最终构建了较为科学的应用型本科高校课程思政教学评价指标体系,具体包括教学态度、教学内容、教学能力、教学方法和教学效果5个一级指标及其20个二级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用型本科高校 课程思政 教学评价指标 构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导向”人才培养模式下课程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白艳晶 云长海 +3 位作者 徐清刚 张晓杰 刘春苗 刘富 《医学教育管理》 2017年第4期259-261,267,共4页
课程建设是高校教学工作的核心环节,"三导向"人才培养模式是一种应用型医学人才培养模式,在该模式下本校从师资队伍、教学建设与改革、教学管理、教学效果和课程特色项目等方面构建了课程评价指标体系,由课程评估专家、教研... 课程建设是高校教学工作的核心环节,"三导向"人才培养模式是一种应用型医学人才培养模式,在该模式下本校从师资队伍、教学建设与改革、教学管理、教学效果和课程特色项目等方面构建了课程评价指标体系,由课程评估专家、教研室主任、专任教师、学生参与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导向 课程评价 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强临床实践培训 提高乡村医生全科诊疗能力 被引量:1
10
作者 白艳晶 徐清刚 +2 位作者 王海军 井伟 陈刚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011年第1期132-132,134,共2页
我院(齐齐哈尔医学院)从2005年起积极参与黑龙江省"村村大学生"(乡村医生)培养计划,为我省农村输送了近千名优秀的基层卫生技术人才。本文着重阐述了如何对乡村医生进行临床实践培训,以便提高乡村医生的全科诊疗能力。
关键词 乡村医生 临床实践 提高 全科诊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影响乡村医生临床实习效果的因素与对策探讨
11
作者 徐清刚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012年第4期228-228,共1页
临床实习是乡村医生临床能力培养的重要阶段,是把医学基础理论与临床实践技能相结合的关键环节。本文通过分析影响乡村医生临床实习效果的诸多因素,着重提出了提高临床实习效果的对策及方法,力图不断改进乡村医生临床实习状况,为基层培... 临床实习是乡村医生临床能力培养的重要阶段,是把医学基础理论与临床实践技能相结合的关键环节。本文通过分析影响乡村医生临床实习效果的诸多因素,着重提出了提高临床实习效果的对策及方法,力图不断改进乡村医生临床实习状况,为基层培养更多实用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医生 临床实习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翻转课堂课前微课辅助教学方式对临床技能教学的质量提升作用分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吴杨 崔东吉 +1 位作者 徐青刚 刘庶珠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20年第17期2211-2213,共3页
目的探讨翻转课堂课前微课辅助教学方式对临床技能教学的质量提升作用。方法于2019年9月—2020年6月选择本院临床专业2016级的两个班120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每班各60名。根据班次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对照组学生进行传统教学... 目的探讨翻转课堂课前微课辅助教学方式对临床技能教学的质量提升作用。方法于2019年9月—2020年6月选择本院临床专业2016级的两个班120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每班各60名。根据班次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对照组学生进行传统教学,观察组学生进行翻转课堂课前微课辅助教学方式,比较两组学生的学习效果。结果观察组学生在课程结束后的理论知识得分以及操作得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学生对培训模式的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学生对培训学习满意度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上课教师对观察组学生各项临床能力的评价分数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翻转课堂课前微课辅助教学方式可显著改善教学效果,激发学生兴趣,可显著提高教学满意度,实用性强,可在临床教学中广泛推荐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教学 微课 翻转课堂 辅助教学方式 临床技能 教学质量 学习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在临床技能教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3
作者 崔东吉 吴杨 徐青刚 《中国卫生产业》 2020年第34期35-37,共3页
目的研究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在临床技能教学中的应用。方法选择2016级临床专业学生36名记为观察组,另选2015级临床专业学生36名记为对照组,为对照组实施常规的临床技能课堂教学方式,由教师根据备课计划及课时方案进行授课。为观察组给... 目的研究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在临床技能教学中的应用。方法选择2016级临床专业学生36名记为观察组,另选2015级临床专业学生36名记为对照组,为对照组实施常规的临床技能课堂教学方式,由教师根据备课计划及课时方案进行授课。为观察组给予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临床技能教学。对比两组学生技能操作评分,期末考试成绩,调查并比较学生对教学过程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学生技能操作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期末考试成绩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学生对教学过程的满意度为97.2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在临床技能教学中的应用效果较好,能够明显提升学生的操作技能及考试成绩,增加学生的满意度,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课 翻转课堂 临床技能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标准化病人在临床学生实习见习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14
作者 马鑫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18年第10期00050-00050,共1页
研究分析在普外科临床见习教学中实施标准化病人模式对教学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取在本院普外科临床见习的学生共计66例,选取时间段为2016年4月至2017年5月。通过随机数字法分组,平均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3例。对照组接受常规传统的教学... 研究分析在普外科临床见习教学中实施标准化病人模式对教学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取在本院普外科临床见习的学生共计66例,选取时间段为2016年4月至2017年5月。通过随机数字法分组,平均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3例。对照组接受常规传统的教学法,观察组接受标准化病人教学法。对两组学生进行成绩考核。结果 在理论成绩方面观察组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而在病例分析以及实践操作方面观察组分数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临床学生实习见习教学汇总采取标准化病人模式能够有效的提升学生实践操作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生实习 见习教学 标准化病人 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脂蛋白-α、CHIT1、HMGB1、TLR4水平变化及意义
15
作者 张成十 王东霞 +3 位作者 姜紫誉 于宏妍 郐英殊 于悦 《中国老年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36-539,共4页
目的探讨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脂蛋白-α、壳三糖苷酶(CHIT)1、高迁移率族蛋白(HMG)B1、Toll样受体(TLR)4水平变化及意义。方法选取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76例为急性脑梗死组,同期健康志愿者38例为对照组。采集空腹外周静脉血,分离血清和血浆... 目的探讨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脂蛋白-α、壳三糖苷酶(CHIT)1、高迁移率族蛋白(HMG)B1、Toll样受体(TLR)4水平变化及意义。方法选取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76例为急性脑梗死组,同期健康志愿者38例为对照组。采集空腹外周静脉血,分离血清和血浆,免疫透射比浊法检测血浆脂蛋白-α水平,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血清CHIT1水平和血浆HMGB1、TLR4水平。收集两组人口学特征及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吸烟史及合并糖尿病、高血压情况,发病第3天进行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脑卒中量表(NIHSS)评分,分为神经功能轻度损伤组(<5分)、中度损伤组(5~20分)、重度损伤组(>20分)。进行6个月随访,采用改良Rankin量表进行预后评估,分为良好组(≤2分)和不良组(>2分)。结果急性脑梗死组脂蛋白-α、CHIT1、HMGB1、TLR4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急性脑梗死患者、预后不良组与良好组上述指标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NIHSS评分、脂蛋白-α、CHIT1、HMGB1、TLR4是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结果显示,脂蛋白-α、CHIT1、HMGB1、TLR4截断值为228.15 mg/L、55.49μg/L、6.07μg/L、0.71 ng/ml时对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最高[曲线下面积(AUC)=0.927]。结论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脂蛋白-α、CHIT1、HMGB1、TLR4高表达,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和预后相关,联用对预后评估价值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脂蛋白-α 壳三糖苷酶1 高迁移率族蛋白B1 TOLL样受体4 预后
原文传递
护士情绪劳动教育在创建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房中的应用 被引量:5
16
作者 王秀清 陈珊珊 +5 位作者 刘桂锋 杨淑梅 吕淑坤 郑春丽 徐青刚 于洋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15年第14期1717-1719,共3页
目的:探讨情绪劳动教育在创建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集体培训法、正念减压法、宣泄疗法和小组讨论法,对2012年12月—2014年5月184名护士进行情绪劳动教育,情绪劳动教育前后使用马氏职业倦怠量表( MBI-GS)、一... 目的:探讨情绪劳动教育在创建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集体培训法、正念减压法、宣泄疗法和小组讨论法,对2012年12月—2014年5月184名护士进行情绪劳动教育,情绪劳动教育前后使用马氏职业倦怠量表( MBI-GS)、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 GSES)对护士进行重复调查,并对患者进行护理满意度的调查。结果劳动情绪教育后,护士工作倦怠量表中情绪衰竭、去人性化、低个人成就感3个维度以及总分分别为(10.26±5.30),(8.51±4.69),(11.19±6.00),(30.68±9.48)分,均低于教育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2.511,7.143,7.179,5.982;P〈0.05)。教育后护士一般自我效能感得分由(2.38±0.53)分增加至(3.24±0.5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511,P〈0.05)。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得分由(83.36±8.15)分提高至(90.65±7.0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895,P〈0.05)。结论情绪劳动教育有助于减轻护士职业倦怠感,提升自我效能感,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对创建优质护理服务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士 满意度 情绪劳动教育 职业倦怠 优质护理服务
原文传递
基于执业医师分阶段考试建立的促学评价体系及其效果评价 被引量:6
17
作者 王钧 王蒙 +4 位作者 韩俊岩 徐清刚 张淑丽 张晓杰 张春庆 《中华医学教育探索杂志》 2020年第10期1151-1153,共3页
齐齐哈尔医学院探索"以学生为中心"且注重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和学习效果的评价体系。通过课堂提问、疑难病例讨论、新进展报告、试题库测试、书写见习笔记、学生间模拟问诊配合床边问诊、学生间体格检查配合床边体格检查、临床... 齐齐哈尔医学院探索"以学生为中心"且注重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和学习效果的评价体系。通过课堂提问、疑难病例讨论、新进展报告、试题库测试、书写见习笔记、学生间模拟问诊配合床边问诊、学生间体格检查配合床边体格检查、临床基本技能操作训练、临床技能直接观察评估、迷你临床演练评估、出科考核和毕业考核等措施,建立以课堂评价、见习评价、实习评价的促学评价体系,培养医学生医德素养和临床实践能力等方面的内涵建设,进一步促进基本理论知识和临床操作技能的掌握。通过执业医师分阶段考试的成绩分析,2018年执业医师分阶段考试通过率较2017年显著提高,理论成绩通过率提高23.31%,技能成绩通过率提高0.79%。说明促学评价体系在临床课程教学实践中发挥了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促学评价体系 执业医师分阶段考试 效果评价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