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两种联合麻醉方案对老年行胃肠镜检查患者生命体征、苏醒时间及不良反应的影响 被引量:10
1
作者 李剑魁 王海宽 韩红坤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335-337,共3页
目的研究老年胃肠镜检查患者应用依托咪酯联合瑞芬太尼麻醉对其不良反应发生率、苏醒时间及生命体征的影响。方法选取行胃肠镜检查的老年患者2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130例;观察组行依托咪酯联合瑞芬太尼麻醉,对照组采用芬太尼... 目的研究老年胃肠镜检查患者应用依托咪酯联合瑞芬太尼麻醉对其不良反应发生率、苏醒时间及生命体征的影响。方法选取行胃肠镜检查的老年患者2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130例;观察组行依托咪酯联合瑞芬太尼麻醉,对照组采用芬太尼联合丙泊酚麻醉。比较两组麻醉后发生的不良反应、苏醒时间、生命体征[舒张压(DBP)、收缩压(SBP)、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O2)]及离室时间。结果经胃肠镜检查10 min后,观察组DBP、SBP、HR、SpO2与检查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HR、SpO2明显低于检查前(P<0.05),且观察组各指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出现头晕、呛咳、躁动、呼吸困难、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高于观察组(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与苏醒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老年胃肠镜检查中使用依托咪酯联合瑞芬太尼麻醉可有效缩短苏醒时间与手术时间,对生命各项体征影响较小,此联合用药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肠镜 依托咪酯 瑞芬太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胆囊手术中喉罩麻醉的应用效果评估 被引量:5
2
作者 贾楠 王海宽 刘立鹏 《中国处方药》 2016年第11期135-136,共2页
目的 比较传统气管插管麻醉,评估喉罩麻醉在腹腔镜胆囊手术中的优势.方法 选取2013 年1 月~ 2015 年12 月期间行腹腔镜胆囊手术的160 例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随机分组,设定A 组为喉罩组,B 组为气管插管组,各80 例,观察比较两组的临床效... 目的 比较传统气管插管麻醉,评估喉罩麻醉在腹腔镜胆囊手术中的优势.方法 选取2013 年1 月~ 2015 年12 月期间行腹腔镜胆囊手术的160 例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随机分组,设定A 组为喉罩组,B 组为气管插管组,各80 例,观察比较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 与B 组相比,A 组的刺激显著减少,A 组监测得到各项指标(SBP,DBP,HR,SpO2)较B 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与传统麻醉相比,喉罩麻醉安全性更高,血流的动力学更加平稳,并发症要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喉罩麻醉 腹腔镜胆囊手术 疗效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麻醉方式对妊娠期糖尿病产妇围手术期血糖的影响 被引量:3
3
作者 贾楠 王海宽 《糖尿病新世界》 2017年第14期45-46,共2页
目的对妊娠期糖尿病产妇围手术期采用不同麻醉方式所造成血糖影响进行研究。方法在该院2015年6月—2017年1月产科中随机选择100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之后根据所采用麻醉方式差异均分为硬膜外麻醉组及全身麻醉组,最后通过观... 目的对妊娠期糖尿病产妇围手术期采用不同麻醉方式所造成血糖影响进行研究。方法在该院2015年6月—2017年1月产科中随机选择100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之后根据所采用麻醉方式差异均分为硬膜外麻醉组及全身麻醉组,最后通过观察她们手术时与围术期血流动力学、新生儿出生时及5 min后Apgar评分、各时点血糖浓度变化判断两种不同麻醉方式对血糖的影响情况。结果 (1)两组患者围手术期对比,硬膜外麻醉与全身麻醉两组患者手术时与围术期血流动力学、新生儿出生时及5 min后Apgar评分这2项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两组患者各时点血糖浓度变化对比,硬膜外麻醉组患者新生儿出生时血糖大于麻醉前,而胎盘分娩5min血糖则远小于麻醉前,两项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全身麻醉组患者切皮、新生儿出生时,2 h以及6 h后血糖浓度大于麻醉前,胎盘分娩5 min小于麻醉前(P<0.05)。另外,通过对两组患者血糖浓度情况对比可知,实施硬膜外麻醉的妊娠期糖尿病产妇在切皮、新生儿出生2 h与6 h后血糖浓度要远小于全身麻醉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妊娠期糖尿病产妇围手术期中采取硬膜外麻醉方式更为适宜,这主要是因为其血糖影响要低于全身麻醉方式,因此该方式值得进一步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同麻醉方式 硬膜外麻醉 全身麻醉 妊娠期糖尿病产妇 血糖 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瑞芬太尼复合异丙酚麻醉诱导后血浆组胺浓度及血流动力学变化
4
作者 单世民 张顺明 +1 位作者 谭文斐 王俊科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203-204,共2页
瑞芬太尼和芬太尼复合异丙酚麻醉诱导及插管后血浆组胺(HC)浓度及血流动力学变化有差异。瑞芬太尼组血浆组胺释放明显低于芬太尼组,并且在抑制插管引起的心血管反应方面优于芬太尼。
关键词 瑞芬太尼 芬太尼 血浆组胺浓度 血流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丙酚-异氟醚复合麻醉对脑血流代谢及颅内压的影响
5
作者 张顺明 单世民 尹凤斌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05年第3期267-267,共1页
目的探讨异丙酚复合异氟醚复合麻醉对脑血流和脑代谢及颅内压的影响。方法20例ASAⅠ~Ⅱ级脑科择期病人分为两组,组Ⅰ为异丙酚复合异氟醚组,组Ⅱ为异氟醚组。术中测定不同时间的CaO2、CjVO2、SaO2、SjVO2、ICP、CPP。结果组Ⅰ中病人的... 目的探讨异丙酚复合异氟醚复合麻醉对脑血流和脑代谢及颅内压的影响。方法20例ASAⅠ~Ⅱ级脑科择期病人分为两组,组Ⅰ为异丙酚复合异氟醚组,组Ⅱ为异氟醚组。术中测定不同时间的CaO2、CjVO2、SaO2、SjVO2、ICP、CPP。结果组Ⅰ中病人的脑血流、脑代谢、颅内压的变化与组Ⅱ比较有差异(P<0.05)。结论异丙酚-异氟醚复合麻醉在降低脑血流、脑代谢、颅内压方面优于异氟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丙酚 异氟醚 麻醉 脑血流 代谢 颅内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雷米芬太尼复合异丙酚麻醉诱导的临床应用与观察
6
作者 粱义 姚艳杰 +1 位作者 许凯 单世民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07年第22期2691-2693,共3页
目的对比雷米芬太尼或芬太尼复合异丙酚麻醉诱导及插管后血浆组胺浓度及血流动力学变化。方法将40名病人随机分为两组,诱导后2min行气管插管术。分别记录诱导前、诱导后2min及插管后5min的血浆组胺浓度(HC)、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 目的对比雷米芬太尼或芬太尼复合异丙酚麻醉诱导及插管后血浆组胺浓度及血流动力学变化。方法将40名病人随机分为两组,诱导后2min行气管插管术。分别记录诱导前、诱导后2min及插管后5min的血浆组胺浓度(HC)、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收缩压与心率乘积(RPP)值。结果两组诱导后及插管后血组胺浓度有明显差异(P<0.05),麻醉诱导后两组间的MAP及HR值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RPP值有差异(P<0.05)。气管插管后两组间的HR值有差异,且组间的MAP及RPP均值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雷米芬太尼组麻醉诱导及插管引起的组胺释放明显低于芬太尼组,并且在抑制插管引起的心血管反应方面优于芬太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米芬太尼 芬太尼 血浆组胺浓度 血流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ω-3多不饱和脂肪酸对老年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肠黏膜屏障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8
7
作者 徐静 刘立鹏 +2 位作者 刘颖 王海宽 张宇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2223-2225,共3页
目的研究ω-3多不饱和脂肪酸对老年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患者肠黏膜屏障功能的影响。方法 100例老年SAP患者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50例。对照组接受维持水与电解质平衡、液体复苏、禁食、抑制胰酶分泌及保护脏器功能等常规治... 目的研究ω-3多不饱和脂肪酸对老年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患者肠黏膜屏障功能的影响。方法 100例老年SAP患者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50例。对照组接受维持水与电解质平衡、液体复苏、禁食、抑制胰酶分泌及保护脏器功能等常规治疗,并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实施肠内营养支持。试验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加用ω-3多不饱和脂肪酸,两组均治疗2 w。检测两组治疗前后肠黏膜屏障功能指标肠型脂肪酸结合蛋白(I-FABP)、实验室指标〔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血淀粉酶(AMS)、白蛋白(ALB)、血脂肪酶(LPS)〕变化,并观察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I-FABP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试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hs-CRP、AMS、LPS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试验组低于对照组,而治疗后两组ALB水平高于治疗前,且试验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多器官障碍综合征、胰腺囊肿、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胰腺感染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给予SAP患者ω-3多不饱和脂肪酸治疗安全性高,能有效改善患者肠黏膜屏障功能,提高机体营养水平,降低胰腺感染等并发症发生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急性胰腺炎 肠黏膜屏障功能 Ω-3多不饱和脂肪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长抑素联合早期血液灌流对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治疗作用 被引量:5
8
作者 徐静 刘立鹏 +2 位作者 王海宽 刘颖 张宇 《中国实用医药》 2017年第24期96-98,共3页
目的分析生长抑素联合早期血液灌流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的临床效果。方法 90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按照随机双盲法分为A、B、C三组,各30例。三组患者入院均给予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A组应用生长抑素治疗,B组应用早期血液灌流治疗,C... 目的分析生长抑素联合早期血液灌流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的临床效果。方法 90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按照随机双盲法分为A、B、C三组,各30例。三组患者入院均给予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A组应用生长抑素治疗,B组应用早期血液灌流治疗,C组应用生长抑素联合早期血液灌流治疗。对比三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C组患者白介素-10(IL-10)水平高于A、B组,白介素-18(IL-1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低于A、B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住院时间短于A、B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患者死亡率为3.33%,低于A、B组的23.33%、20.00%,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生长抑素联合早期血液灌流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疗效确切,有利于改善炎性反应,降低死亡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急性胰腺炎 生长抑素 血液灌流 临床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丙酚对内毒素致大鼠急性肺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 被引量:3
9
作者 梁义 单世民 +1 位作者 徐凯 张敏 《中国现代医生》 2009年第16期33-35,共3页
目的探讨异丙酚对内毒素致大鼠急性肺损伤(ALI)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Wistar大鼠随机分成3组,每组20只。对照组(C组):股静脉输注生理盐水5mL在1.5h内输注完毕;内毒素(LPS)对照组(L组):经股静脉输注生理盐水3mL1h,然后再输注LPS8mg/kg(... 目的探讨异丙酚对内毒素致大鼠急性肺损伤(ALI)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Wistar大鼠随机分成3组,每组20只。对照组(C组):股静脉输注生理盐水5mL在1.5h内输注完毕;内毒素(LPS)对照组(L组):经股静脉输注生理盐水3mL1h,然后再输注LPS8mg/kg(溶于2mL生理盐水中),30min内输注完毕;异丙酚处理组(LT组):异丙酚20mg/kg溶于3mL生理盐水中,经股静脉1h内输注,然后输注LPS(方法如上)。6h时取大鼠肺组织标本,HE染色后观察肺组织形态学的变化;检测肺组织湿/干重(W/D)比、肺水含量、血管壁通透性(EB渗出)、肺通透指数(LPI)等指标反映肺损伤程度;检测丙二醛(MDA)、NO、诱导型NO合成酶(iNOS)、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及髓过氧化物酶(MPO)的活性来反映氧自由基的代谢;Kaplan-Meier曲线分析4、6、8、10、12h生存率。结果L组W/D比、EB渗出、LPI、MDA、NO、iNOS、MPO显著高于C组、LT组(P﹤0.01),而SOD较LT组明显下降(P﹤0.01)。结论异丙酚增强SOD活性,抑制iNOS、MPO活性,减少了内毒素致ALI后肺部的炎性反应及氧化应激反应,从而减轻了肺损伤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丙酚 内毒素 急性肺损伤 保护作用 细胞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氯胺酮对内毒素致急性肺损伤细胞因子表达的影响
10
作者 单世民 张顺明 卢静华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05年第8期887-888,共2页
目的观察氯胺酮对内毒素致大鼠肺组织细胞因子表达的影响,探讨氯胺酮抑制炎性反应的机制。方法成年大鼠20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5只),对照组(C组)、内毒素组(L组)、内毒素+氯胺酮20μg/kg/min(L+K20组)、内毒素+氯胺酮40μg/kg/min(L+K40组... 目的观察氯胺酮对内毒素致大鼠肺组织细胞因子表达的影响,探讨氯胺酮抑制炎性反应的机制。方法成年大鼠20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5只),对照组(C组)、内毒素组(L组)、内毒素+氯胺酮20μg/kg/min(L+K20组)、内毒素+氯胺酮40μg/kg/min(L+K40组)。在注射内毒素4小时后处死动物开胸取标本,用分光光度法测定诱生型一氧化氮合成酶(iNOS)、丙二醛(MDA)、NO2-/NO3-浓度。结果L组肺组织的因子的表达明显增高,氯胺酮预处理组肺组织iNOS、MDA、NO2-/NO3-浓度较L组明显下降,且随着氯胺酮剂量的增加而抑制效应增加。结论氯胺酮能明显抑制内毒素诱导大鼠肺细胞因子的表达,对内毒素致肺损伤有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胺酮 内毒素 急性肺损伤 细胞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丙酚对内毒素致急性肺损伤细胞因子表达的影响
11
作者 粱义 姚艳杰 单世民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07年第23期2824-2825,共2页
目的观察异丙酚对内毒素致大鼠肺组织细胞因子表达的影响,探讨异丙酚抑制炎性反应的机制。方法成年大鼠20只随机分为四组(每组5只),对照组(C组)、内毒素组(L组)、内毒素+异丙酚20μg/kg/min(L+P20组)、内毒素+异丙酚40μg/kg/min(L+P40... 目的观察异丙酚对内毒素致大鼠肺组织细胞因子表达的影响,探讨异丙酚抑制炎性反应的机制。方法成年大鼠20只随机分为四组(每组5只),对照组(C组)、内毒素组(L组)、内毒素+异丙酚20μg/kg/min(L+P20组)、内毒素+异丙酚40μg/kg/min(L+P40组)。在注射内毒素4小时后处死动物开胸取标本,用分光光度法测定诱生型一氧化氮合成酶(iNOS)、丙二醛(MDA)、NO2-/NO3-浓度。结果L组肺组织的因子的表达明显增高,异丙酚预处理组肺组织iNOS、MDA、NO2-/NO3-浓度较L组明显下降,且随着异丙酚剂量的增加而抑制效应增加。结论异丙酚能明显抑制内毒素诱导大鼠肺细胞因子的表达,对内毒素致肺损伤有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丙酚 细胞因子 内毒素 大鼠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hBMP-2对内毒素致急性肺损伤大鼠肺动脉构型重建的影响 被引量:1
12
作者 单世民 裴凌 +1 位作者 谭文斐 王俊科 《中华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541-545,共5页
目的探讨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rhBMP-2)对内毒紊致急性肺损伤大鼠肺动脉构型重建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Wistar大鼠60只,随机分成3组(n=20):对照组(C组)、LPS组(L组)和rhBMP-2组(R组)。C组:在1.5h内经股静脉输注生理盐水... 目的探讨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rhBMP-2)对内毒紊致急性肺损伤大鼠肺动脉构型重建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Wistar大鼠60只,随机分成3组(n=20):对照组(C组)、LPS组(L组)和rhBMP-2组(R组)。C组:在1.5h内经股静脉输注生理盐水5ml;L组:在1h内经股静脉输注生理盐水3ml,然后在30min内再输注LPS 1mg/kg(溶于生理盐水2ml中);R组:在1h内经股静脉输注rhBMP-2 10μg/kg(溶于3ml生理盐水中),然后输注LPS(方法同上),并且分别在输注LPS后24、48h时静脉注射rhBMP-24μg/kg。输注LPS或生理盐水后72h处死大鼠,取肺组织,光镜下进行病理学观察并测定肺小动脉中膜厚度,免疫组织化学荧光标记法测定肺小动脉Survivin、cyclinD1、p21的表达,增殖细胞核抗原测定肺动脉平滑肌细胞(PASMC)的增殖情况,TUNEL法测定PASMC的凋亡情况;取肺动脉,用RT-PCR法测定Survivin mRNA、p21 mRNA、cyelinD1 mRNA,用Western blot法测定Survivin、p21、cyclinD1蛋白表达及活化的caspase-3水平。结果与C组比较,L组肺小动脉中膜厚度百分比明显增加,Survivin mRNA、cyclinD1 mRNA、Survivin、eyclinD1水平增加,p21 mRNA、p21及活化的caspase-3水平降低,肺小动脉中膜PASMC增殖指数增加,凋亡指数降低(P<0.01);rhBMP-2可抑制上述改变。R组肺组织病理学损伤及肺动脉构型重建程度轻于L组。结论rhBMP-2通过抑制Survivin、cyclinD1的表达,上调p21蛋白表达与活化caspase-3,促进了PASMC的凋亡,抑制了内毒素致ALI大鼠肺动脉构型重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形态发生蛋白质类 肺动脉 内毒素血症 呼吸窘迫综合征 成人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