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叙事医学联合抗阻训练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效果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薛探 鲍红光 +3 位作者 李春峰 张红岩 梁晓雨 姜巍娇 《继续医学教育》 2024年第5期172-175,共4页
目的研究叙事医学联合抗阻训练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影响。方法2022年11月至2023年11月,选择齐齐哈尔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心内科收治的66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33例。常规组接受常规治疗,而研究组则进行叙事医学联合抗阻... 目的研究叙事医学联合抗阻训练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影响。方法2022年11月至2023年11月,选择齐齐哈尔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心内科收治的66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33例。常规组接受常规治疗,而研究组则进行叙事医学联合抗阻训练干预。2组患者的心功能、活动耐力及生活质量作为评价指标。结果心功能评估结果显示,研究组的左心室舒张末期直径,研究组的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eft ventricular end diastolic diameter,LVEDD)为(49.22±1.25)mm、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eft ventricular end systolic dimension,LVESD)为(41.25±1.23)mm低于常规组的(53.21±1.24)mm、(45.59±1.22)mm;研究组左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为(46.72±1.12)%,高于常规组的(45.12±1.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评估患者活动耐力结果显示,研究组活动耐力较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对患者的生活质量评估结果表明,研究组生活质量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对于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叙事医学联合抗阻训练干预有助于改善心功能,增强活动耐力,提高生活质量,其应用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叙事医学 心功能 抗阻训练 慢性心力衰竭 生活质量 活动耐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主学习教学法在内科循环系统理论教学中的应用效果
2
作者 王艳丽 赵红晔 +2 位作者 高仁俊 戴昭冰 胡德佳 《科技创新导报》 2020年第29期194-198,共5页
研究自主学习模式(SDL)教学法在内科循环系统理论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旨在寻找一种适合我院院情的SDL临床医学教学新模式,从而提高内科学循环系统理论课教学质量,为祖国提供医疗服务人才。选择我院临床医学专业1班以及2班作为研究对象,其... 研究自主学习模式(SDL)教学法在内科循环系统理论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旨在寻找一种适合我院院情的SDL临床医学教学新模式,从而提高内科学循环系统理论课教学质量,为祖国提供医疗服务人才。选择我院临床医学专业1班以及2班作为研究对象,其中1班记为干预组,共42名学生,实施SDL教学法教学。2班记为对照组,共43名学生,实施传统模式教学。比较两组教学效果,学生学习情况,评判性思维,对教学方式的满意度。干预组客观题、主观题及总分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干预组各项能力问卷调查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干预组各项评判性思维能力评分高于对照组(均P<0.05)。干预组总体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SDL教学法在内科学循环系统理论课教学过程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可提高教学效果,增强学生的评判性思维能力,更易被学生所接受,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科学 理论课教学 自主学习模式 教学方式 应用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GFBP6在不稳定颈动脉斑块中的作用:生物信息学分析与实验验证 被引量:1
3
作者 李玉岩 梁莹莹 +2 位作者 周洁信 车飞 付金霞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701-710,共10页
目的探讨不稳定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差异表达基因(DEGs)及其分子相互作用。方法从基因表达数据库(GEO)和欧洲生物信息学研究所数据库下载颈动脉斑块患者的基因表达数据集GSE41571、GSE118481和E-MTAB-2055。采用基因本体生物学过程(GO-... 目的探讨不稳定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差异表达基因(DEGs)及其分子相互作用。方法从基因表达数据库(GEO)和欧洲生物信息学研究所数据库下载颈动脉斑块患者的基因表达数据集GSE41571、GSE118481和E-MTAB-2055。采用基因本体生物学过程(GO-BP)富集分析、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富集分析、蛋白-蛋白相互作用(PPI)网络、miRNAs/转录因子与靶基因的相互关系及药物-基因相互作用等方法,分析至少两个数据集中不稳定颈动脉斑块的共调控DEGs。采用定量实时PCR(qRT-PCR)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患者58例的颈动脉斑块和血浆中部分DEGs的表达水平。结果GO富集分析显示,不稳定颈动脉斑块的DEGs主要富集在与炎症反应相关的基因和细胞外基质结构基因;KEGG富集分析显示,不稳定颈动脉斑块中上调的DEGs富集于细胞外基质受体相互作用、PI3K-Akt、Hippo信号通路及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信号通路,下调的DEGs主要富集于溶酶体、吞噬体及趋化因子过程。PPI网络分析结果显示,COL1A2、COL4A2、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6(IGFBP6)、COL4A5、C1QA、CXCL10、CXCL2、CXCR4和CSF1R等可能在PPI网络中起重要作用。药物-基因相互作用的预测显示,CSF1R的药物相互作用最多,CXCL2受药物拮抗程度最高,IGFBP6受药物激活程度最高。qRT-PCR检测结果显示,与稳定斑块组比较,不稳定斑块组IGFBP6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01)。ELISA法检测结果显示,不稳定斑块组血浆IGFBP6浓度明显低于稳定斑块组(P<0.0001)。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结果显示,采用血浆IGFBP6水平鉴别不稳定斑块的曲线下面积为0.894(95%CI 0.810~0.977),截断值为142.08 ng/ml。结论IGFBP6可能成为预测不稳定颈动脉斑块的重要生物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粥样硬化 卒中 生物信息学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匹伐他汀钙片联合阿司匹林治疗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的临床效果
4
作者 周鸣璐 李月 +2 位作者 单真 张鑫蕊 盖勇亮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6期0041-0044,共4页
过回顾性分析齐齐哈尔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诊治的102例治疗冠心病综合高脂血症患者相关药物临床医疗资源,探讨匹伐他汀钙联合阿司匹林防治冠心病综合高脂血症的药物临床效果。方法 搜集患者一般资源,包括年龄、职... 过回顾性分析齐齐哈尔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诊治的102例治疗冠心病综合高脂血症患者相关药物临床医疗资源,探讨匹伐他汀钙联合阿司匹林防治冠心病综合高脂血症的药物临床效果。方法 搜集患者一般资源,包括年龄、职称、医院(门诊)号,病程、有无家族史、有无高血压症状、有无高血糖、有无抽烟、酗酒等作详细记录;将全部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划分对照组和检查组,每组各51例。采取所有病人的清晨空腹进行静脉血液标本,检验空腹血糖TG、TC、HDL-C、LDL-C等相关化验技术指标,分析并对比两组病人的临床诊疗效果和安全。结果 与诊断前对比,诊断后两组病人的TG、TC、HDL-C、LDL-C数据均有所改善(P<0.05);与观察组相比之下,观察组病人的TG、TC、LDL-C数据显然更低(P<0.05),HDL-C数据显然更高(P<0.05),病人的临床诊疗效果和安全更佳(P<0.05)。结论 糖尿病综合高脂血症患者经匹伐他汀钙联合阿司匹林疗法的效果明显优于单药匹伐他汀钙治疗,病人的血脂代谢异常的流行情况明显改善,且安全良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匹伐他汀钙 阿司匹林 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 临床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CI术前应用替罗非班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相关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35
5
作者 李景瑞 李宇婷 《中国药房》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0期2823-2826,共4页
目的:观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前应用替罗非班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相关指标的影响。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6月我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28例,根据患者PCI术前是否应用替罗非班分为观察组(76例)和对照... 目的:观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前应用替罗非班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相关指标的影响。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6月我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28例,根据患者PCI术前是否应用替罗非班分为观察组(76例)和对照组(52例)。对照组患者PCI术前给予阿司匹林肠溶片300 mg,po+硫酸氢氯吡格雷片600 mg,po,术中给予肝素钠注射液100 U/kg,iv。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于术前给予盐酸替罗非班氯化钠注射液0.2μg/(kg·min),iv。观察两组患者术后ST段回落情况、胸痛改善情况,术前心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水平和术后CK-MB峰值、达峰时间和持续时间,术后心肌梗死溶栓治疗(TIMI)血流分级,术前术后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v WF)、血浆内皮素1(ET-1)和血清一氧化氮(NO)水平,并记录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PCI术后,观察组患者ST段回落率(89.47%)明显高于对照组(67.31%),胸痛总缓解率(89.47%)明显高于对照组(75.00%),TIMI血流分级2~3级的患者明显多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CI术前,两组患者CK-MB、v WF、ET-1和NO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PCI术后,观察组患者CK-MB峰值、达峰时间和持续时间均明显低于或短于对照组;两组患者v WF和ET-1水平均明显降低,NO水平明显升高,且观察组患者v WF、ET-1和NO水平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轻度出血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中度出血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患者死亡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CI术前应用替罗非班可缓解患者临床症状,改善心功能,保护血管内皮,恢复冠状动脉血流灌注,但应注意其出血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替罗非班 急性心肌梗死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心肌血流灌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三维EnSite3000系统射频消融治疗心房颤动临床观察 被引量:3
6
作者 梁波 张秉权 +6 位作者 姜海瑞 隋慧颖 魏佳维 刘丽茹 金翎羽 张强 孙兰春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 2017年第3期59-60,共2页
目的探讨左心房消融治疗心房颤动的临床疗效。方法对3例心房颤动患者采用非接触心内膜激动标测系统(EnSite3000)建立左心房、肺静脉的三维等时电势图和电解剖图,在距离肺静脉口1~2cm处于左房后壁描记左上、下肺静脉为一个消融隔离环线,... 目的探讨左心房消融治疗心房颤动的临床疗效。方法对3例心房颤动患者采用非接触心内膜激动标测系统(EnSite3000)建立左心房、肺静脉的三维等时电势图和电解剖图,在距离肺静脉口1~2cm处于左房后壁描记左上、下肺静脉为一个消融隔离环线,描记右上、下肺静脉为一个消融隔离环线、左房后顶部两环之间为一个消融隔离线,左环至二尖瓣峡部连线作为消融隔离线。于非X线下分别沿各线依次消融。结果 3例患者房颤全部终止,术后6个月内均未复发房颤,无1例患者出现并发症,平均手术时间(82.00±36.10)分钟,平均X线曝光时间(20.00±6.24)分钟。结论非接触心内膜标测系统指导下的左房消融是治疗阵发性房颤的有效而安全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颤动 导管消融 非接触球囊标测系统 肺静脉 左心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尿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清胱抑素C水平与心室重构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姜巍娇 焦凯 +2 位作者 李春峰 张红岩 孙婷婷 《糖尿病新世界》 2016年第24期12-13,共2页
目的探讨血清胱抑素C在糖尿病合并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与心室重构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月齐齐哈尔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心血管内科收治的糖尿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71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血清胱抑素高低分成升高组和正常组。... 目的探讨血清胱抑素C在糖尿病合并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与心室重构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月齐齐哈尔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心血管内科收治的糖尿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71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血清胱抑素高低分成升高组和正常组。结果血清胱抑素C水平升高组和正常组的心力衰竭患者年龄组成、性别比例、血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左室射血分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清胱抑素C与左心室重构密切相关,参与了心衰的发生,可以通过血清胱抑素C水平评估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心功能,从而可以早期进行治疗,改善心衰患者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慢性心力衰竭 血清胱抑素C 心室重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信平台辅助教学联合Seminar教学法在神经电生理科实习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王浩 姜海瑞 +4 位作者 王正华 韩国超 何冬若 李娈 李卉 《中国卫生产业》 2020年第26期1-3,共3页
目的探究微信平台辅助教学联合Seminar教学法在神经电生理科实习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齐齐哈尔医学院2015级、2016级临床医学专业学生254名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入学的先后顺序将其分为实验组(2015级)与对照组(2016级),其中,对照组学生... 目的探究微信平台辅助教学联合Seminar教学法在神经电生理科实习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齐齐哈尔医学院2015级、2016级临床医学专业学生254名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入学的先后顺序将其分为实验组(2015级)与对照组(2016级),其中,对照组学生在实习中接受传统教学法,实验组利用微信平台辅助教学联合Seminar教学法对学生进行施教,比较两组的教学效果。结果实验组出科考试理论成绩为(86.09±5.76)分,技能成绩为(88.23±7.24)分,对照组出科考试中成绩分别为(78.16±4.89)分和(80.16±7.07)分,两组的出科考试成绩均明显优于入科考试,同时,实验组出科考试分数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神经电生理科在对临床医学专业学生进行心电图教学时,应用微信平台辅助教学联合Seminar教学法能够提高学生对心电图理论知识与专业技能的掌握程度,对输出高素质、高质量的医学人才具有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信平台辅助教学 SEMINAR教学法 神经电生理科 理论知识 专业技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刺破球囊技术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薛探 李春峰 梁晓雨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22年第10期926-930,共5页
目的探讨刺破球囊技术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应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选择2020年1月—2021年6月在本院诊断为急性冠脉综合征且行PCI治疗,术中出现慢血流/无复流现象的患者98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抽样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 目的探讨刺破球囊技术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应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选择2020年1月—2021年6月在本院诊断为急性冠脉综合征且行PCI治疗,术中出现慢血流/无复流现象的患者98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抽样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各49例。观察组经刺破球囊靶病变部位注药,对照组经指引导管冠脉开口部位注药。比较两组患者冠脉内注药后2-3分钟的心肌梗死溶栓试验(TIMI)血流分级,术后即刻血流帧数计数(cTFC);两组患者注药前后对冠脉内血压的影响情况;PCI术后7天和3个月内的主要心脏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冠脉给药2-3分钟后观察组TIMI血流分级高于对照组(t=4.7297,P<0.0001),矫正的TIMI帧数(cTFC)明显低于对照组(t=3.7426,P<0.0001);两组治疗前后的收缩压、舒张压的变化值有差异(t'=-5.307,P<0.001;t'=-2.928,P=0.004);术后7天和3个月内的主要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PCI术中出现慢血流或无复流现象时,使用刺破球囊靶病变部位注药,可明显改善TIMI血流,且对冠脉内血压波动影响小,降低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提示刺破球囊技术注药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刺破球囊 慢血流 无复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及早应用替罗非班对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急诊介入治疗术后的影响 被引量:3
10
作者 柏建南 王东旭 杜友利 《系统医学》 2017年第1期38-40,共3页
目的探讨及早应用替罗非班对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急诊PCI术后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6月—2015年6月在齐齐哈尔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心内科需要PCI手术患者100例,随机分成两组,及早应用组(50例),确诊后立即给予替罗非班,常... 目的探讨及早应用替罗非班对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急诊PCI术后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6月—2015年6月在齐齐哈尔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心内科需要PCI手术患者100例,随机分成两组,及早应用组(50例),确诊后立即给予替罗非班,常规应用组(50例),冠状动脉造影时给予替罗非班,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基本资料、PCI术后心肌TMPG分级情况及住院期间主要临床不良事件。结果及早应用组心肌TMPG为3级的患者为44%明显多于常规组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P=0.039,P<0.05);两组患者住院期间临床不良事件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及早应用替罗非班可以增加心肌再灌注,且安全有效,不会增加患者的出血风险及心脏不良事件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替罗非班 心肌梗死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定义引导式教学法结合PACS系统在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柏建南 王东旭 +1 位作者 杜友利 戚增明 《中国卫生产业》 2017年第2期89-90,共2页
目的在心血管内科教学过程中利用影像归档和通信系统(PACS)中典型病例,采用定义引导式教学法教学,探讨该教学方法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5年在齐齐哈尔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循环内科实习的60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每... 目的在心血管内科教学过程中利用影像归档和通信系统(PACS)中典型病例,采用定义引导式教学法教学,探讨该教学方法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5年在齐齐哈尔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循环内科实习的60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0名学生,实验组学生利用PACS系统中典型病例采用定义引导式教学法进行授课,对照组学生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进行授课。课程结束后,通过理论考试和技能操作考试来评价学习效果。结果在理论考试过程中,实验组学生的理论成绩(89.59±4.37)分明显高于对照组(81.42±6.1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技能操作考试中,实验组学生的技能操作成绩(92.09±6.85)分明显高于对照组(83.89±5.9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定义引导式教学法通过利用PACS系统中典型的案例,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提高专业理论知识及技能操作能力,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培养了学生自我表达能力、团队合作精神,对临床年轻教师的成长起着重大的推动作用,值得广大医学院校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定义引导式教学法 PACS 心血管内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ACS系统在循环科教学中开展定义引导式教学法 被引量:1
12
作者 柏建南 王东旭 +1 位作者 戚增明 杜友利 《中国卫生产业》 2017年第3期56-57,共2页
目的探讨基于PACS系统在循环科教学中开展定义引导式教学法的效果及价值。方法将2015年在齐齐哈尔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循环内科实习的学生60名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0名学生,对照组采取常规传统式教... 目的探讨基于PACS系统在循环科教学中开展定义引导式教学法的效果及价值。方法将2015年在齐齐哈尔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循环内科实习的学生60名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0名学生,对照组采取常规传统式教学方法,实验组采取基于PACS的定义引导式教学方法。实习结束后分别对两组学生进行出科考试来评价教学效果。结果实验组学生考试成绩(88.19±4.39)分明显高于对照组(82.02±5.1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PACS系统的定义引导式教学法具有形象、具体的教学特点,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兴趣,有利于临床思维的形成,克服了传统式教学方法的枯燥、乏味的教学模式,高了循环内科的教学质量,值得广大医学院校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定义引导式教学法 PACS系统 循环科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5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血液中基质金属蛋白酶含量变化
13
作者 梁波 王艳霞 张迎春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06年第2期109-110,共2页
目的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MMP)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的相关性。方法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在入院即刻、入院一周、出院时,测定血浆MMP浓度,并与对照组比较分析。结果ACS组血清MMP浓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目的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MMP)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的相关性。方法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在入院即刻、入院一周、出院时,测定血浆MMP浓度,并与对照组比较分析。结果ACS组血清MMP浓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MMP与冠状动脉斑块不稳定性呈密切相关,可望作为冠状动脉斑块不稳定性的参考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质金属蛋白酶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斑块不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力衰竭患者血清五聚素-3、基质金属蛋白酶-9和细胞间黏附因子-1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6
14
作者 李强 梁波 +1 位作者 秦丽丽 王艳霞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2595-2597,共3页
目的探讨心力衰竭患者血清五聚素(PTX)-3、基质金属蛋白酶(MMP)-9和细胞间黏附因子(ICAM)-1的表达特征,分析三者的关联性及与左室射血分数(LVEF)值、心功能分级的关系。方法 69例心力衰竭患者为观察组,留取血清,19例经体检证实为无明显... 目的探讨心力衰竭患者血清五聚素(PTX)-3、基质金属蛋白酶(MMP)-9和细胞间黏附因子(ICAM)-1的表达特征,分析三者的关联性及与左室射血分数(LVEF)值、心功能分级的关系。方法 69例心力衰竭患者为观察组,留取血清,19例经体检证实为无明显器质性疾病的成人血清标本为对照组,应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两组PTX-3、MMP-9和ICAM-1表达。结果观察组血清PTX-3、MMP-9和ICAM-1的表达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血清PTX-3、MMP-9和ICAM-1表达与病变分级及不同LVEF值密切相关。相关分析显示观察组血清PTX-3、MMP-9和ICAM-1的表达无明显相关性。结论 PTX-3、MMP-9和ICAM-1升高参与了心力衰竭发生发展的病理生理过程。三者间无明显协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 血清五聚素3 基质金属蛋白酶-9 细胞间黏附因子-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状动脉造影术与心电图结合在冠心病教学中的作用 被引量:2
15
作者 王艳丽 赵红晔 《吉林医学》 CAS 2010年第14期2130-2131,共2页
目的:探讨冠脉造影术与心电图结合在冠心病教学中发挥的作用。方法:比较冠脉造影术与心电图结合法与传统单纯心电图法在冠心病教学中的异同,将两种方法对冠心病知识理解效果以考试形式对照分析,并对分数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冠脉造影... 目的:探讨冠脉造影术与心电图结合在冠心病教学中发挥的作用。方法:比较冠脉造影术与心电图结合法与传统单纯心电图法在冠心病教学中的异同,将两种方法对冠心病知识理解效果以考试形式对照分析,并对分数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冠脉造影术与心电图结合法在答题准确性以及对冠心病临床病历全面分析等方面明显优于传统单纯心电图法(P<0.05)。结论:在教学中应用多媒体,向学生同时讲授冠脉造影和心电图知识,有利于形象理解和掌握冠心病疾病知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脉造影 心电图 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老年护理需求的临床护理路径对CHF老年患者护理效果的影响
16
作者 刘海静 刘微 +3 位作者 王松 张艳 王广瑜 赵萌 《中华养生保健》 2022年第15期73-75,共3页
目的探讨基于老年护理需求的临床护理路径对慢性心力衰竭(CHF)老年患者护理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7月~2021年12月齐齐哈尔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收治的85例慢性心力衰竭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42)与观察... 目的探讨基于老年护理需求的临床护理路径对慢性心力衰竭(CHF)老年患者护理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7月~2021年12月齐齐哈尔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收治的85例慢性心力衰竭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42)与观察组(n=43),分别实施常规护理干预和临床护理路径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焦虑、幸福感、满意度及健康知识知晓情况得分是否存在差异。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幸福感得分、满意度得分和健康知识知晓情况得分均高于对照组,焦虑得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老年护理需求的临床护理路径有助于提高慢性心力衰竭老年患者的幸福感、满意度和健康教育效果,缓解患者的焦虑情绪,有助于提升整体护理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心力衰竭 临床护理路径 幸福感 满意度 焦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老年护理需求为导向的CNP对老年脑梗死患者护理效果的影响
17
作者 王广瑜 刘微 +3 位作者 王松 张艳 刘海静 赵萌 《中华养生保健》 2022年第16期79-81,共3页
目的探讨并评价以老年护理需求为导向的临床护理路径(Clinical Nursing Pathway,CNP)对老年脑梗死患者护理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7月~2021年12月齐齐哈尔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收治的92例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患者... 目的探讨并评价以老年护理需求为导向的临床护理路径(Clinical Nursing Pathway,CNP)对老年脑梗死患者护理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7月~2021年12月齐齐哈尔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收治的92例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45例)和观察组(47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实施临床护理路径干预。应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和健康知识问卷,比较两组患者焦虑、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分及健康知识知晓情况。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患者ADL评分和健康知识得分均高于对照组,焦虑得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以老年护理需求为导向的临床护理路径有助于缓解老年脑梗死患者的焦虑情绪,提高护理健康教育效果,改善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体现了科学、高效的护理干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护理路径 焦虑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健康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依洛尤单抗联合依折麦布治疗老年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效果及对患者血清Apelin、MDA-LDL、内脂素水平的影响
18
作者 信鸿巍 李景瑞 +4 位作者 丁园园 王春莹 张百会 孙艳霞 吴晓杰 《中国老年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4,共4页
目的 分析依洛尤单抗联合依折麦布治疗老年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效果及对患者血清孤独G蛋白耦联受体配体(Apelin)、丙二醛修饰的低密度脂蛋白(MDA-LDL)、内脂素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老年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 目的 分析依洛尤单抗联合依折麦布治疗老年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效果及对患者血清孤独G蛋白耦联受体配体(Apelin)、丙二醛修饰的低密度脂蛋白(MDA-LDL)、内脂素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老年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于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依折麦布;观察组给予依洛尤单抗联合依折麦布。检测心功能、血脂水平、炎症因子、氧化应激反应、Apelin、MDA-LDL、内脂素水平、颈动脉斑块面积、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对比两组临床治疗有效率。结果 治疗后,相比于对照组,观察组左室射血分数(LVEF)、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明显升高,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IL)-6、降钙素原(PCT)、丙二醛(MDA)、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AGEs)、晚期氧化蛋白产物(AOPP)、颈动脉斑块面积、IMT、Apelin、MDA-LDL、内脂素水平明显降低(P<0.05)。结论 对老年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患者,采用依洛尤单抗联合依折麦布治疗能改善心功能、血脂水平,降低炎症反应,抑制氧化应激状态,下调Apelin、MDA-LDL、内脂素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依洛尤单抗 依折麦布 冠心病 高脂血症 孤独G蛋白耦联受体配体 丙二醛修饰的低密度脂蛋白 内脂素
原文传递
依折麦布和依洛尤单抗联合治疗高胆固醇血症伴冠心病患者的临床研究
19
作者 信鸿巍 李景瑞 +4 位作者 丁园园 王春莹 孙艳霞 张百会 吴晓杰 《湖南师范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4年第5期81-85,共5页
目的:观察依洛尤单抗与依折麦布联合对冠心病(coronary heart disease,CHD)合并高胆固醇血症患者的治疗疗效以及对血脂水平、心功能和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超敏C反应蛋白(high-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hs-CRP)... 目的:观察依洛尤单抗与依折麦布联合对冠心病(coronary heart disease,CHD)合并高胆固醇血症患者的治疗疗效以及对血脂水平、心功能和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超敏C反应蛋白(high-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hs-CRP)、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idized low-density lipoprotein,ox-LDL)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23年3月—2024年3月于本院进行治疗的CHD合并高胆固醇血症130 例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与实验组,各65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依折麦布治疗,实验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依洛尤单抗联合依折麦布治疗,观察治疗疗效以及对患者血脂水平、心功能和血清HCY、ox-LDL、hs-CRP水平的影响,并评价其治疗安全性。结果:治疗后,实验组冠心病治疗疗效与降脂疗效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下降,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升高,实验组TC、TG、LDL-C水平相比于对照组更低,HDL-C水平更高;治疗后两组患者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与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均有所下降,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均有所提高,相对实验组LVEF比于对照组更高,LVEDd与LVESd更低。治疗后,两组HCY、ox-LDL、hs-CRP水平均有显著下降,实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期间发现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显著差异。结论:依洛尤单抗与依折麦布联合治疗CHD合并高胆固醇血症伴患者相较于单一的依折麦布治疗疗效更好,能有效改善患者血脂水平与心功能,并降低血清HCY、ox-LDL、hs-CRP水平,且治疗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高胆固醇血症 依洛尤单抗 血脂水平 心功能
原文传递
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基因多态性与东北汉族人群原发性高血压的相关性 被引量:3
20
作者 孙贺 张君婷 +5 位作者 解学荣 邓志会 李涛 李雪岩 王宁宁 邱长春 《中华高血压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874-877,共4页
目的通过病例-对照分析研究探讨东北汉族人群中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基因多态性与原发性高血压(EH)的关系。方法本项目主要基于黑龙江省的2次现场流行病学调查研究,总共纳入受试者2208人,其中正常血压组1046人,EH组1162例。通过Sequ... 目的通过病例-对照分析研究探讨东北汉族人群中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基因多态性与原发性高血压(EH)的关系。方法本项目主要基于黑龙江省的2次现场流行病学调查研究,总共纳入受试者2208人,其中正常血压组1046人,EH组1162例。通过Sequenom MassArry平台对eNOS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SNP)rs1800780,rs2070744,rs891512,rs7830和rs3918227进行基因分型。采用SPSS 20.0软件用于统计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的组间差异,并使用SHEsis软件进行SNP位点Hardy-Weinberg平衡检验和单倍型分析。结果 rs1800780在正常血压组显示Hardy-Weinberg不平衡,其余4个SNP基因型分布在两组中均显示Hardy-Weinberg平衡,因此在后续分析中排除rs1800780。4个SNP的基因型分布和等位基因频率在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倍型分析显示,与正常血压组相比,EH组单倍型GCGC(rs891512-rs2070744-rs7830-rs3918227)频率显著增高(1.7%比0.6%,χ~2=8.634,P=0.003,OR=2.834,95%CI1.372~5.856)。结论东北汉族人群中,单个eNOS基因SNP与EH无关,但携带单倍型GCGC(rs891512-rs2070744-rs7830-rs3918227)与EH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高血压 一氧化氮 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 单核苷酸多态性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