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一轮审核评估视角下医学院内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研究与实践 被引量:4
1
作者 云长海 白艳晶 +2 位作者 刘春苗 李双 傅嫣然 《浙江医学教育》 2023年第4期193-198,共6页
“健康中国”战略实施给医学教育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地方医学院校应当在新一轮审核评估理念指导下主动作为。本文以齐齐哈尔医学院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为例,遵循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在专业评价、课程评价、临床教学评价... “健康中国”战略实施给医学教育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地方医学院校应当在新一轮审核评估理念指导下主动作为。本文以齐齐哈尔医学院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为例,遵循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在专业评价、课程评价、临床教学评价与督查、教师教学质量评价等质量保障体系建设方面进行了探索,以促进医学教育教学的持续改进,全面提高医学人才培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医学院 教学质量保障体系 研究 实践 审核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六西格玛理论的医学类高校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构建与解读 被引量:6
2
作者 李丽波 辛丹 +2 位作者 杨宏艳 罗庆东 刘春苗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5年第10期55-59,共5页
六西格玛管理法是一种质量尺度的科学工具和管理方法 ,将其引入高等教育和教学管理是一种全新的理念。本文在前期工作的基础上,将应用对象进一步推广至医学类高校。基于六西格玛管理方法的定义和测量两个阶段的定义,按照教学质量评价体... 六西格玛管理法是一种质量尺度的科学工具和管理方法 ,将其引入高等教育和教学管理是一种全新的理念。本文在前期工作的基础上,将应用对象进一步推广至医学类高校。基于六西格玛管理方法的定义和测量两个阶段的定义,按照教学质量评价体系构建的基本原则,对医学类高校教学质量评价体系进行了系统的构建与解读。总体的评价指标包括对授课教师的仪表评价、教师声音和语言评价、教师姿态评价、多媒体课件评价、教学内容评价、教学组织评价、教学能力评价、授课特点评价、教学效果评价和其他素养评价,并将上述各项指标进一步细化和量化,制订了六西格玛法教学质量评价量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六西格玛管理法 教学质量评价 医学高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学生视角下的医学院校PBL教学实践效果 被引量:1
3
作者 刘春苗 云长海 +3 位作者 刘富 傅嫣然 李双 白艳晶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7年第6期699-700,共2页
为了解学生对PBL教学的认知与态度,齐齐哈尔医学院以开放式问卷的方式调查PBL对学生学习的帮助及继续学习意愿,并运用扎根理论研究方法分析调查资料,得出学生在知识层面、技能层面和态度层面均得到了提升,对教学效果持肯定态度。
关键词 学生视角 PBL 教学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学质量保障视野下的高校教师教学激励机制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刘春苗 云长海 《理论观察》 2017年第7期144-146,共3页
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进程凸显了本科教学数量与质量上的矛盾,加强教学质量保障的呼声越来越强烈。但是在高校的具体实践中,因为缺乏完善的教师教学激励机制和持续改进对策,教师缺乏改进教学质量的动力。因此,通过对激励机制的理论研究... 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进程凸显了本科教学数量与质量上的矛盾,加强教学质量保障的呼声越来越强烈。但是在高校的具体实践中,因为缺乏完善的教师教学激励机制和持续改进对策,教师缺乏改进教学质量的动力。因此,通过对激励机制的理论研究及意义分析,明确教师的内在需要,找出相应的激励诱导因素,制定相应的激励对策,达到教学质量保障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质量保障 教学 激励机制 高校教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学院校临床教师职业幸福感状况的问卷调查及提升路径研究
5
作者 徐清刚 白艳晶 +2 位作者 刘忠锦 刘默 金晓秋 《现代医药卫生》 2023年第S02期158-161,共4页
目的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了解临床教师职业幸福感状况,针对职业幸福感缺失分析原因,提出优化路径。方法以某省属医学本科院校的临床教师为研究对象,采用访谈和问卷进行调查。结果临床教师整体的职业幸福感不高。结论从医、教、研三方面... 目的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了解临床教师职业幸福感状况,针对职业幸福感缺失分析原因,提出优化路径。方法以某省属医学本科院校的临床教师为研究对象,采用访谈和问卷进行调查。结果临床教师整体的职业幸福感不高。结论从医、教、研三方面探索提升职业幸福感的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教师职业幸福感 问卷调查 提升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学院校“双师双能型”教师实践能力培养创新研究
6
作者 孙超 孙迎春 +2 位作者 李帅 韩金伟 刘春苗 《中国卫生产业》 2022年第2期45-47,51,共4页
对医学院校而言,其对于人才的培养目标并不局限于医学专业科研人才的培养,更为重要的在于培养面向基层的应用型人才,因此这对教师的综合素质有较高的要求,不仅需要教师具备扎实的理论知识体系,丰富的教学经验和一定的教学能力,同时还需... 对医学院校而言,其对于人才的培养目标并不局限于医学专业科研人才的培养,更为重要的在于培养面向基层的应用型人才,因此这对教师的综合素质有较高的要求,不仅需要教师具备扎实的理论知识体系,丰富的教学经验和一定的教学能力,同时还需要具备丰富的实践经验和实践应用能力。因此“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建设已成为目前医学院校教师队伍建设的主要方向,实践能力培养已成为“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建设的重点内容。但是目前医学院校“双师双能型”教师实践能力培养工作仍存在一定的不足,基于此,该文对“双师双能型”教师实践能力培养的创新措施进行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院校 “双师双能型”教师 实践能力 培养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精益6σ理论的在线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构建及应用 被引量:3
7
作者 李丽波 李双 +3 位作者 白艳晶 王立红 王玉花 李洪龙 《现代医药卫生》 2023年第15期2666-2670,共5页
目的构建在线教学质量评价体系,为医学院校在线教学质量的评价和提升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齐齐哈尔医学院精神卫生学院2019-2020学年第二学期进行在线教学的35名教师作为研究对象。基于精益六西格玛(6σ)理论构建在线教学质量评价体系,... 目的构建在线教学质量评价体系,为医学院校在线教学质量的评价和提升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齐齐哈尔医学院精神卫生学院2019-2020学年第二学期进行在线教学的35名教师作为研究对象。基于精益六西格玛(6σ)理论构建在线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并对其信度和效度进行检验。同时,在实践中进行初步应用。结果构建的在线教学质量评价体系涉及师德修养、课前、课中、课后16个一级指标和38个二级指标,信度良好,内容效度和结构效度佳。通过“评价-反馈-反思-再评价”的初步实践应用提高了教师在线教学水平。结论基于精益6σ理论构建的在线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具有较好的科学性和应用价值,有助于明确诊断教师在线教学过程中存在的具体问题,促进教师改进和教学质量的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六西格玛理论 在线教学质量评价体系 后疫情时代 评价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审核评估加强内部质量保障体系建设的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白艳晶 赵阿勐 +4 位作者 徐清刚 云长海 李双 傅嫣然 刘春苗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21年第7期606-609,共4页
审核评估是我国新一轮本科教学评估的主要方式,引导高校合理定位、全面落实“以学生为中心”教育理念,健全质量保障体系,切实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学院于2016年接受教育部本科教学审核评估专家组进校实地考察评估,通过对学院本科教育教学... 审核评估是我国新一轮本科教学评估的主要方式,引导高校合理定位、全面落实“以学生为中心”教育理念,健全质量保障体系,切实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学院于2016年接受教育部本科教学审核评估专家组进校实地考察评估,通过对学院本科教育教学现状的把脉诊断,让学院体验了“用自己的尺子量自己”,重新审视内部质量保障体系建设情况,同时以此为契机强化质量文化意识并进一步加强内部质量保障体系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审核评估 内部质量保障 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学教师学科教学知识现状与提升策略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刘春苗 张可勇 +2 位作者 云长海 葛杰 傅嫣然 《浙江医学教育》 2023年第5期274-280,共7页
目的调查分析医学教师学科教学知识(pedagogical content knowledge,PCK)的现状、基础与临床类别医学教师PCK的差异,以及教学培训对医学教师PCK发展的影响,为医学教师的职业发展策略和教学培训方案设计提供借鉴。方法采用判断抽样方法,... 目的调查分析医学教师学科教学知识(pedagogical content knowledge,PCK)的现状、基础与临床类别医学教师PCK的差异,以及教学培训对医学教师PCK发展的影响,为医学教师的职业发展策略和教学培训方案设计提供借鉴。方法采用判断抽样方法,选取齐齐哈尔医学院本部承担基础医学学科教学任务的91名基础教师和6所附属医院承担临床医学专业教学任务的115名临床教师为研究对象,采用Likert量表5级评分法,对其进行PCK现状和教学培训对医学教师PCK发展的影响的问卷调查。结果PCK现状评分排序:学科知识[(4.26±0.61)分]、教学策略知识[(4.06±0.59)分]、学习评价知识[(4.06±0.59)分]、学生理解知识[(4.01±0.61)分]、教学情境知识[(3.84±0.54)分]。不同类别医学教师的PCK评分比较:基础教师在PCK总分、学科知识、教学情境知识维度上的评分均显著高于临床教师评分,其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基础教师在学生理解知识、教学策略知识和学习评价知识维度上的评分也均高于临床教师评分,其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教学培训对不同类别医学教师PCK的影响评分比较:基础教师的评分均低于临床教师评分,其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教学培训中的培训课程、培训师资与医学教师的PCK评分均具有正相关关系(均P<0.05),而培训管理与医学教师的PCK评分关系无统计学意义(P=0.427)。标准化偏回归系数比较发现,培训课程对医学教师的PCK评分作用(Beta=0.516)大于培训师资(Beta=0.223)。结论医学教师PCK各维度中教学情境知识有待提升;相比基础教师,临床教师PCK有更大的发展空间;教学培训对医学教师PCK的提升有积极影响;可以通过丰富医学教师教学培训形式、构建临床教师学习共同体、遴选培训课程内容等策略,帮助医学教师提高学科教学知识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教师 学科教学知识 现状调查 提升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层次分析法在确定高校课程思政教学评价指标权重中的应用
10
作者 白艳晶 徐清刚 +3 位作者 李双 云长海 赵阿勐 傅嫣然 《现代医药卫生》 2024年第S01期129-132,共4页
目的本研究旨在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课程思政教学评价指标的权重。方法在已经建立的高校课程思政教学评价指标体系基础上,本研究设计了调查问卷,并邀请专家填写该问卷。随后,使用SPSS软件对问卷数据进行分析,以确定各指标的权重。结果通... 目的本研究旨在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课程思政教学评价指标的权重。方法在已经建立的高校课程思政教学评价指标体系基础上,本研究设计了调查问卷,并邀请专家填写该问卷。随后,使用SPSS软件对问卷数据进行分析,以确定各指标的权重。结果通过一致性检验,本研究成功确定了各评价指标的最终权重,从而将定性研究转化为定向研究。结论层次分析法的应用确保了课程思政教学评价指标的科学性和客观性,为评价体系的建立提供了有力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次分析法 课程思政 教学评价指标 权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层次递进式医学教师教学发展的研究与实践 被引量:2
11
作者 刘春苗 云长海 +1 位作者 李双 傅嫣然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20年第34期72-75,共4页
教师是教育的核心与灵魂,医学教师是发展医学教育的重要人力资源,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也成为医学教育改革的必然措施。然而,从我国医学教师的专业发展现状来看,促进教师教学发展的内容与手段仍然落后于教育理念的发展和医学教育改革目标的... 教师是教育的核心与灵魂,医学教师是发展医学教育的重要人力资源,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也成为医学教育改革的必然措施。然而,从我国医学教师的专业发展现状来看,促进教师教学发展的内容与手段仍然落后于教育理念的发展和医学教育改革目标的达成。文章立足于第三代医学教育改革理念,落实国家“医教协同深化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改革的意见”,以提高医学人才培养质量为出发点,以医学教师“要我发展”到“我要发展”为目标,建立分层次、递进式的医学院校教师教学能力培养机制,为基础教师与临床教师量身打造个性化的教学发展培训项目并评价培训效果,帮助医学教师提升教育质量和教育科学研究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 分层次 递进式 医学教师 教学发展 研究 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型本科高校课程思政教学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研究
12
作者 白艳晶 徐清刚 +2 位作者 李双 李丽波 韩云峰 《浙江医学教育》 2024年第6期326-332,355,共8页
2020年5月,教育部印发了《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对建立健全课程思政建设质量评价体系提出了具体要求。本研究运用访谈法、专家咨询法、层次分析法、问卷调查法等方法,将教师访谈内容与日常教学评价工作相结合,初步形成课程... 2020年5月,教育部印发了《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对建立健全课程思政建设质量评价体系提出了具体要求。本研究运用访谈法、专家咨询法、层次分析法、问卷调查法等方法,将教师访谈内容与日常教学评价工作相结合,初步形成课程思政教学评价指标,通过专家咨询修订、优化指标,基于层次分析法对评价指标赋予权重,对所构建的评价指标进行信度和效度分析,最终构建了较为科学的应用型本科高校课程思政教学评价指标体系,具体包括教学态度、教学内容、教学能力、教学方法和教学效果5个一级指标及其20个二级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用型本科高校 课程思政 教学评价指标 构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学整合课程教学运行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被引量:3
13
作者 云长海 刘富 +1 位作者 刘春苗 韩霜 《高校医学教学研究(电子版)》 2015年第2期3-5,共3页
建立适合器官系统整合课程体系的教学运行模式是教学管理人员的重要课题,通过建立各职能部门和人员的工作职责、建立明晰的教学运行流程、构建新的教学理念和模块教学团队等形式,采取多种措施避免一些负面影响,实现了积极的运行成高效。
关键词 整合课程 教学运行模式 器官系统 教学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学本科院校课程思政状况的问卷调查及优化路径探索
14
作者 徐清刚 白艳晶 +3 位作者 李丽波 李双 傅嫣然 云长海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24年第12期21-22,30,共3页
目的:通过调查和访谈了解课程思政的现状,针对发现的问题和不足,提出优化路径。方法:以某省属医学本科院校的教师和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访谈和问卷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调查。结果:学生对课程思政的建设现状比较满意,但仍存在需要改进的地... 目的:通过调查和访谈了解课程思政的现状,针对发现的问题和不足,提出优化路径。方法:以某省属医学本科院校的教师和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访谈和问卷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调查。结果:学生对课程思政的建设现状比较满意,但仍存在需要改进的地方。结论:从提高教师的思政能力、改进教学方法、关注学生学习动机等方面,提出医学院校课程思政建设的优化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思政状况 调查 优化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临床医师教学能力的有效培养路径研究与实践 被引量:6
15
作者 云长海 刘春苗 +2 位作者 方传龙 白艳晶 李双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21年第13期1150-1153,共4页
有针对性加强临床医师的教学能力培养是医疗、技术的传承与发展最重要的保证。临床教师教学发展已经成为医学教育越来越重要的组成部分。但是他们可能缺乏动机,也没有固定规律的学习时间,临床教师发展项目必须要解决这些挑战。学院确定... 有针对性加强临床医师的教学能力培养是医疗、技术的传承与发展最重要的保证。临床教师教学发展已经成为医学教育越来越重要的组成部分。但是他们可能缺乏动机,也没有固定规律的学习时间,临床教师发展项目必须要解决这些挑战。学院确定了发展目标和发展重点,设计与实施固定的长期项目,激励临床教师参与活动,设立临床教师医教协同专项教研项目,克服有限的资源困难等,提升了临床教师教学能力。对临床教师发展项目和活动进行评估,保持项目的创新精神和灵活性,将使之成为临床医师教学能力发展的典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教师 教学能力 有效路径 研究 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导向”人才培养模式下,基础形态学课程学习效果的评价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姚立杰 姜杨 +5 位作者 王岩 马勇 廉洁 柏青杨 云长海 刘富 《继续医学教育》 2017年第4期30-32,共3页
为提高医学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医学教育与国际接轨,树立教师为教学而评价,而非为评价而教学的理念,构建符合特色应用型本科医学院校医学基础形态学课程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标准,形成"三导向"人才培养模式下的"执业能力&qu... 为提高医学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医学教育与国际接轨,树立教师为教学而评价,而非为评价而教学的理念,构建符合特色应用型本科医学院校医学基础形态学课程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标准,形成"三导向"人才培养模式下的"执业能力"及"职业精神"的考核评估模块,调动教师参与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让考试结果成为改进教学的有效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导向 形态学课程 学习效果 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于医学细胞生物学补考和重修的调查与分析 被引量:1
17
作者 陈萍 郑立红 +5 位作者 刘丹 吕艳欣 董静 张明龙 李鹏辉 云长海 《继续医学教育》 2019年第9期11-13,共3页
近些年齐齐哈尔医学院补考和重修问题较为突出,统计数据表明重修2次及以上学生的不及格率较高。互联网技术的广泛应用,为这些学生专业知识的学习提供了新的途径和可能。可以将重修学生分类建群,由专门教师负责组织他们在网络教学平台学... 近些年齐齐哈尔医学院补考和重修问题较为突出,统计数据表明重修2次及以上学生的不及格率较高。互联网技术的广泛应用,为这些学生专业知识的学习提供了新的途径和可能。可以将重修学生分类建群,由专门教师负责组织他们在网络教学平台学习。改革完善补考和重修制度,每门课程应限定补考和重修次数,总计不应超过3次;建议可将考试时间安排在开学后两周进行,学生可以得到老师和同学的辅导帮助,取得更好成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细胞生物学 补考 重修 网络教学 改革 自主学习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项目管理的“三导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质量控制与实践 被引量:3
18
作者 云长海 刘富 +4 位作者 白艳晶 刘春苗 傅嫣然 李双 张晓杰 《医学教育管理》 2017年第4期247-249,253,共4页
21世纪迫切需要进行医学教育改革,齐齐哈尔医学院提出的"三导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采用现代项目管理理论和方法,切实解决研究过程中的时间安排、人员选择及任务分工,有效地保障了研究的有效和研究的质量,推动研究不断深入... 21世纪迫切需要进行医学教育改革,齐齐哈尔医学院提出的"三导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采用现代项目管理理论和方法,切实解决研究过程中的时间安排、人员选择及任务分工,有效地保障了研究的有效和研究的质量,推动研究不断深入,值得医学教育管理人员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项目管理 人才培养模式 质量控制 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导向”人才培养模式下PBL教师培训的研究与实践 被引量:3
19
作者 刘春苗 云长海 +1 位作者 刘富 刘吉成 《医学教育管理》 2017年第4期250-253,共4页
为落实"三导向"人才培养模式,齐齐哈尔医学院实施了以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升为目标的教学方法改革,积极推进以问题导向(problem-based learning,PBL)教学方法。为使教师掌握PBL教学技巧,在近10年的实践与探索中,从教师的实际... 为落实"三导向"人才培养模式,齐齐哈尔医学院实施了以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升为目标的教学方法改革,积极推进以问题导向(problem-based learning,PBL)教学方法。为使教师掌握PBL教学技巧,在近10年的实践与探索中,从教师的实际需求出发,结合其他院校的成功经验,遵循PBL教学理念,构建了多角度、递进式的PBL教师培训模式,并取得了良好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导向 人才培养模式 PBL 教师培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导向”人才培养模式下课程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研究 被引量:3
20
作者 白艳晶 云长海 +3 位作者 徐清刚 张晓杰 刘春苗 刘富 《医学教育管理》 2017年第4期259-261,267,共4页
课程建设是高校教学工作的核心环节,"三导向"人才培养模式是一种应用型医学人才培养模式,在该模式下本校从师资队伍、教学建设与改革、教学管理、教学效果和课程特色项目等方面构建了课程评价指标体系,由课程评估专家、教研... 课程建设是高校教学工作的核心环节,"三导向"人才培养模式是一种应用型医学人才培养模式,在该模式下本校从师资队伍、教学建设与改革、教学管理、教学效果和课程特色项目等方面构建了课程评价指标体系,由课程评估专家、教研室主任、专任教师、学生参与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导向 课程评价 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