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6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等医学院校临床实习阶段医患沟通教育的探讨 被引量:5
1
作者 马杰 林勋 朱海燕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1期60-62,共3页
高等医学院校在临床实习阶段,不仅要注重提高医学生的临床技能,还要对他们加强医患沟通能力的训练。就临床实习阶段的医患沟通教育的方法和内容进行探讨。
关键词 医患沟通教育 临床实习 沟通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病条辨》服药方法及临床意义探析
2
作者 林逸舒 丁群哲 +1 位作者 董昌盛 殷佩浩 《中医学》 2025年第1期399-405,共7页
《温病条辨》是清代温病学者吴瑭基于叶天士学术成就撰写的经典著作,系统论述了温病的病因、病机、临床表现和治疗原则,并提供了独特的服药方法。本研究旨在深入探讨《温病条辨》的服药方法及其临床意义,并评估其在现代医疗中的应用价... 《温病条辨》是清代温病学者吴瑭基于叶天士学术成就撰写的经典著作,系统论述了温病的病因、病机、临床表现和治疗原则,并提供了独特的服药方法。本研究旨在深入探讨《温病条辨》的服药方法及其临床意义,并评估其在现代医疗中的应用价值。通过系统梳理和文献回顾,结合药理学研究和临床应用分析,本研究发现《温病条辨》中的服药方法在温病诊治中具有显著疗效,且与现代医疗手段的结合为中医温病学的现代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研究结果强调了个体化治疗的重要性,并突出了根据患者具体病情和体质调整治疗方案的必要性。本文的结论不仅丰富了现代医学的治疗手段,也推动了中医药的现代化和国际化,为全球健康事业作出了贡献。“Wen Bing Tiao Bian” is a classic work written by Wu Tang, a scholar of warm diseases in the Qing Dynasty, based on the academic achievements of Ye Tianshi. It systematically discusses the etiology, pathogenesis, clinical manifestations, and treatment principles of warm diseases, and provides unique medication methods. This study aims to explore in depth the medication methods and clinical significance of “Wen Bing Tiao Bian”, and evaluate its application value in modern medicine. Through systematic review and literature review, combined with pharmacological research and clinical application analysis, this study found that the medication methods in “Wen Bing Tiao Bian” have significant therapeutic effects in th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Wen Bing, and the combination with modern medical methods provides theoretical basis and practical guidance for the modern applicat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Wen Bing. The research findings emphasize the importance of individualized treatment and highlight the necessity of adjusting treatment plans based on the specific condition and constitution of patients. The conclusion of this article not only enriches the treatment methods of modern medicine, but also promotes the modernization and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making contributions to the global health caus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病条辨》 服药方法 临床意义 药物治疗 辨证论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级学院对中医临床专业研究生培养管理方法初探
3
作者 陆为华 《甘肃中医学院学报》 2002年第2期49-50,共2页
对二级学院中医临床专业研究生的培养作了初步探讨。认为首先要确定培养目标 ,进行分类管理 ;其次要加强三级学科的管理和考核 ,聘请临床经验丰富、工作认真负责的高年资主治医师担任研究生的临床带教老师 ;第三 ,要强化临床基本技能的... 对二级学院中医临床专业研究生的培养作了初步探讨。认为首先要确定培养目标 ,进行分类管理 ;其次要加强三级学科的管理和考核 ,聘请临床经验丰富、工作认真负责的高年资主治医师担任研究生的临床带教老师 ;第三 ,要强化临床基本技能的训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级学院 中医临床专业 研究生 培养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蔡小荪妇科周期理论在妇科临床中的应用 被引量:7
4
作者 付金荣 许华云 王芳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12年第3期88-89,共2页
上海蔡氏女科历经200余载,代代精英,至七世蔡小荪教授秉承祖业,融会百家,结合中西,颇有建树。蔡师基于《黄帝内经》、《伤寒论》在阐明人体生理、病理变化规律与年、月、昼、夜、阴、阳、气、血密切相关的基础上,强调不论采取针灸或方... 上海蔡氏女科历经200余载,代代精英,至七世蔡小荪教授秉承祖业,融会百家,结合中西,颇有建树。蔡师基于《黄帝内经》、《伤寒论》在阐明人体生理、病理变化规律与年、月、昼、夜、阴、阳、气、血密切相关的基础上,强调不论采取针灸或方药治病,均应顺乎时序更替的变化,并根据这些理论,在20世纪70年代初提出了月经周期的四期生理特点和调治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名医经验 蔡小荪 妇科 周期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灸学临床技能考核模式的改革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戴明 裴建 +4 位作者 倪承浩 傅勤慧 吴晓琼 徐红 赵海音 《上海针灸杂志》 2013年第2期149-150,共2页
中医兴旺,教育先行。中医教学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中医药事业的发展,而针灸学的教学是整个中医教学不可或缺的部分,针灸课程的改革与发展对中医教学的发展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 针灸学 临床实习 教学 考核模式 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针对腹部术后镇痛及胃肠功能恢复的作用临床观察 被引量:14
6
作者 李洪立 郭修田 +2 位作者 司井夫 谷文英 李淼焱 《安徽中医临床杂志》 2003年第1期18-19,共2页
目的 :观察电针在腹部术后镇痛及胃肠功能恢复的作用。方法 :1 0 0例腹部手术患者 ,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 ,治疗组在术后 6h予穴位电针 ,观察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及排气排便时间。结果 :术后镇痛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 (P <0 .... 目的 :观察电针在腹部术后镇痛及胃肠功能恢复的作用。方法 :1 0 0例腹部手术患者 ,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 ,治疗组在术后 6h予穴位电针 ,观察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及排气排便时间。结果 :术后镇痛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 (P <0 .0 1 ) ,肠鸣音恢复时间治疗组为 (2 2 .60± 3 .98)h ,对照组为 (2 9.41± 3 .98)h ,肠鸣音恢复正常时间治疗组为 (3 8.75± 6.84)h ,对照组为 (4 9.1 4± 7.2 5 )h ,2组对比差异显著 (P <0 .0 1 )。排气、排便时间治疗组分别为 (3 6.65± 5 .2 4)h和 (4 6.5 4± 7.92 )h ,对照组分别为 (4 7.2 5± 1 0 .62 )h和 (5 7.43± 1 1 .64)h ,2组对照差异显著(P <0 .0 1 )。结论 :电针治疗对术后镇痛和促进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有显著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术后镇痛 胃肠功能恢复 临床观察 腹部手术 电针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灸联合康复锻炼改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足下垂症状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 被引量:17
7
作者 董卫卫 裴建 张见平 《四川中医》 2017年第6期207-210,共4页
目的:分析系统性康复训练结合针灸改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足下垂症状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为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足下垂症状的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3月~2016年3月收治的120例缺血性脑卒中后足下垂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 目的:分析系统性康复训练结合针灸改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足下垂症状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为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足下垂症状的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3月~2016年3月收治的120例缺血性脑卒中后足下垂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60例,均实施常规处理与系统性康复训练,观察组加用针灸治疗,两组患者疗程均持续1个月。结果:观察组踝背屈改善优良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1个月后胫前肌肌力、Fugl-meyer下肢功能评分、Barthel指数、Holden步行能力评分、Tinetti步态评分均升高、小腿三头肌肌张力均下降,观察组变化更为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在系统性康复训练的基础上结合针灸治疗能够进一步促进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足下垂症状的改善,其确切的疗效与良好的安全性值得肯定,建议广泛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性康复训练 针灸 缺血性脑卒中 足下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3一体化培养方式下中医皮肤科临床教学模式初探 被引量:1
8
作者 李晓睿 宋瑜 +2 位作者 高尚璞 冯国强 程塞渊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2年第9期12-14,共3页
近年来,5+3一体化教学在部分中医院校高等中医人才培养体系中实施并开展。相比传统的七年制中医专业学生,5+3一体化培养方式下的学生需要在有限学习时间内掌握更为坚实的医学理论和基本技能,具备较强的临床思维和实践能力以及良好的职... 近年来,5+3一体化教学在部分中医院校高等中医人才培养体系中实施并开展。相比传统的七年制中医专业学生,5+3一体化培养方式下的学生需要在有限学习时间内掌握更为坚实的医学理论和基本技能,具备较强的临床思维和实践能力以及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行为规范。结合自身教学工作实际,文章以5+3一体化培养方式的学生为对象,探讨如何在新的培养方式下进行中医皮肤科临床教学改革,增强学科的教学成效以及提升学生的业务水平和人文素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3一体化 中医皮肤科 教学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强化临床思维培养 进一步提高中医眼科教学质量 被引量:4
9
作者 张殷建 《中国中医眼科杂志》 2012年第5期387-389,共3页
随着社会对中医眼科需求的增加,以及临床教学要求的提高,中医眼科学课程面临着新的挑战。本文就如何在中医眼科教学中加强临床思维培养提出了设想,包括突出中医药诊治常见眼病与优势病种的示范作用、强化案例教学、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 随着社会对中医眼科需求的增加,以及临床教学要求的提高,中医眼科学课程面临着新的挑战。本文就如何在中医眼科教学中加强临床思维培养提出了设想,包括突出中医药诊治常见眼病与优势病种的示范作用、强化案例教学、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推行基于问题式的学习方法、融入"师承"学习法、改革教学考核、自编教材等。作者希望通过以上措施进一步提高中医眼科教学的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思维 中医眼科 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薯蓣皂苷元通过上调胃癌EMT抑制肽表达抑制胃癌细胞的增殖和侵袭
10
作者 孟昊莹 吴冠中 毛竹君 《江苏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5年第2期118-124,共7页
目的:探讨薯蓣皂苷元(Diosgenin)对胃癌细胞增殖和侵袭的影响及潜在的机制。方法:选择胃癌MKN-28和BGC-823细胞,分为对照组(常规培养)、溶媒组(培养基中加入与薯蓣皂苷元组等体积的乙醇)和薯蓣皂苷元组(培养基中分别加入终浓度为0.5、2... 目的:探讨薯蓣皂苷元(Diosgenin)对胃癌细胞增殖和侵袭的影响及潜在的机制。方法:选择胃癌MKN-28和BGC-823细胞,分为对照组(常规培养)、溶媒组(培养基中加入与薯蓣皂苷元组等体积的乙醇)和薯蓣皂苷元组(培养基中分别加入终浓度为0.5、2和8μg/mL薯蓣皂苷元),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检测各组细胞胃癌EMT抑制肽(inhibitory gastric cancer EMT-related peptide,IGCE)相对表达量;另将胃癌细胞分为对照组(常规培养)、Lv-control组(培养基中加入重组慢病毒Lv-control)、Lv-IGCE组(培养基中加入重组慢病毒Lv-IGCE),病毒感染72 h,采用CCK-8检测细胞增殖活性,Trans-well法检测细胞侵袭能力;再将胃癌MKN-28和BGC-823细胞分为对照组(常规培养)、转染组(细胞转染pcDNA-IGCE-aa-GFP),转染48 h,显微镜下观察绿色荧光蛋白(GFP)表达;选用pcDNA-IGCE-aa-GFP转染后的MKN-28细胞分为对照组(常规培养)、溶媒组(培养基中加入与薯蓣皂苷元组等体积的乙醇)、不同浓度薯蓣皂苷元组(培养基中分别加入终浓度为0.5、2和8μg/mL薯蓣皂苷元),共孵育48 h,采用蛋白印迹检测融合蛋白IGCE-aa-GFP表达;将胃癌MKN-28细胞分为对照组(常规培养)、Lv-IGCE-smORF组(培养基中加入慢病毒Lv-IGCE-smORF),病毒感染48 h,再经放线菌酮处理不同时间,分别于0、0.5、1、2、4和8 h采用蛋白免疫印迹检测Krüppel样因子4(KLF4)蛋白表达。结果:qRT-PCR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薯蓣皂苷元组胃癌MKN-28和BGC-823细胞中IGCE相对表达量明显升高(P<0.05或P<0.01),且呈一定的浓度依赖性。细胞功能实验表明,与对照组相比,Lv-IGCE组胃癌MKN-28和BGC-823细胞增殖活性和侵袭能力明显降低(P均<0.01)。镜下观察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转染组胃癌MKN-28和BGC-823细胞中有明显的绿色荧光信号。蛋白免疫印迹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薯蓣皂苷元组转染后MKN-28细胞中IGCE-aa-GFP表达明显增强(P均<0.01),且呈一定的浓度依赖性。经放线菌酮处理后,Lv-IGCE-smORF组MKN-28细胞中KLF4蛋白表达在0.5、1、2、4和8 h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薯蓣皂苷元可能通过上调IGCE-aa表达并抑制KLF4蛋白降解,进而抑制胃癌细胞的增殖和侵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增殖 侵袭 Krüppel样因子4 微肽 胃癌EMT抑制肽(IGC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肝病合并抑郁焦虑的中西医研究进展
11
作者 李梦羽 张玮 《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 2025年第1期109-114,共6页
慢性肝病(CLD)是由各种原因引起慢性损伤所导致的肝脏疾病,以肝细胞损伤为特征,可伴有肝功能异常,病程持续时间一般大于六个月,病程后期以肝纤维化和肝硬化为主要病理改变^([1])。CLD包括各型慢性病毒性肝炎、自身免疫性肝病、非酒精性... 慢性肝病(CLD)是由各种原因引起慢性损伤所导致的肝脏疾病,以肝细胞损伤为特征,可伴有肝功能异常,病程持续时间一般大于六个月,病程后期以肝纤维化和肝硬化为主要病理改变^([1])。CLD包括各型慢性病毒性肝炎、自身免疫性肝病、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FLD/NASH)、酒精相关肝病(ALD)以及遗传性疾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肝病 抑郁 焦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恒温药浴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2
12
作者 杨欣 《江西中医药》 2001年第5期20-20,共1页
根据热疗原理采用恒温药浴治疗慢性前列腺炎 (CP) 4 6例取得满意疗效 ,治愈率达 80 .4% ,显著优于对照组 (P<0 .0 1) ,尤其对消除症状、改善前列腺液 (EPS) p H值最明显 (均 P<0 .0 5 ) ,治疗组远期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 (P<0 .0... 根据热疗原理采用恒温药浴治疗慢性前列腺炎 (CP) 4 6例取得满意疗效 ,治愈率达 80 .4% ,显著优于对照组 (P<0 .0 1) ,尤其对消除症状、改善前列腺液 (EPS) p H值最明显 (均 P<0 .0 5 ) ,治疗组远期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 (P<0 .0 5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前列腺炎 中医药疗法 恒温药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科毕业实习生临床技能强化培训的探究
13
作者 姜之炎 徐彬彬 吴文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3年第24期79-80,共2页
临床医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医技人员需要大量的实际操作并积累较为丰富的经验方能胜任其本质工作。医学生要成为合格的医师必须通过大量的临床实践技能培训,临床技能主要包括以下内容:病史采集和体格检查的能力、诊断性检查的选... 临床医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医技人员需要大量的实际操作并积累较为丰富的经验方能胜任其本质工作。医学生要成为合格的医师必须通过大量的临床实践技能培训,临床技能主要包括以下内容:病史采集和体格检查的能力、诊断性检查的选择与应用能力、诊断与鉴别诊断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科 毕业实习生 临床技能 培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临床研究生培养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14
作者 陆为华 刘胜 《甘肃中医》 2003年第8期45-46,共2页
关键词 二级学院 中医临床专业 研究生 培养 问题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痔临床治疗进展
15
作者 郭修田 《中医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z1期6-8,共3页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痔的本质及痔发生机制认识的不断深入,痔的治疗在理念上和方法上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肛肠外科学组于2004年4月对痔的概念进行了新的界定"痔是肛垫病理性肥大、移位及肛周皮下血管丛血流瘀...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痔的本质及痔发生机制认识的不断深入,痔的治疗在理念上和方法上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肛肠外科学组于2004年4月对痔的概念进行了新的界定"痔是肛垫病理性肥大、移位及肛周皮下血管丛血流瘀滞形成的局部团块",其治疗的目的在于减轻、消除主要症状,最大限度地保护肛门生理功能.根据这一概念治疗痔的新的药物和方法不断问世,现将其近几年临床治疗进展综述如下.…… 展开更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灸治疗抑郁症的临床作用特点及相关研究进展分析 被引量:16
16
作者 胥琨 李珊珊 +3 位作者 殷萱 李夏 顾政平 徐世芬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2179-2185,共7页
本文查阅了近5年来国内外所报道的有关针灸治疗抑郁症的相关研究文献,分别从针灸在治疗抑郁症及其相关伴随症状、针药结合的作用优势、针灸治疗的选穴方法等层面,概述分析了针灸治疗抑郁症的临床作用特点及研究进展,并总结认为针灸在抑... 本文查阅了近5年来国内外所报道的有关针灸治疗抑郁症的相关研究文献,分别从针灸在治疗抑郁症及其相关伴随症状、针药结合的作用优势、针灸治疗的选穴方法等层面,概述分析了针灸治疗抑郁症的临床作用特点及研究进展,并总结认为针灸在抑郁症的临床治疗方面卓有成效,且有着不可或缺的重要地位及作用。本文旨在为临床应用及相关机制研究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症 针灸 临床应用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平目汤合针刺治疗非活动期Graves眼病临床观察 被引量:11
17
作者 王雪阳 李红 《安徽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0年第2期59-62,共4页
目的观察针刺联合平目汤治疗阳气亏虚、痰瘀阻滞型非活动期Graves病浸润性突眼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的研究方法,将44例患者随机分为针药结合组(22例40眼)、中药组(22例39眼),中药组予平目汤颗粒口服,针药结合组在中药组的基础... 目的观察针刺联合平目汤治疗阳气亏虚、痰瘀阻滞型非活动期Graves病浸润性突眼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的研究方法,将44例患者随机分为针药结合组(22例40眼)、中药组(22例39眼),中药组予平目汤颗粒口服,针药结合组在中药组的基础上联合远近配穴针刺治疗,两组疗程均为12周。观察两组突眼度、突眼临床有效率、眼部症状积分、中医证候积分等变化。结果治疗后,两组突眼度较治疗前均降低(P<0.05),针药结合组突眼度降低程度显著大于中药组(P<0.05);针药结合组突眼疗效显著优于中药组(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眼部症状积分均显著降低(P<0.05),针药结合组眼部症状积分降低程度大于中药组(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除“面色晦暗”“自汗”外,其余各项证候积分均显著降低(P<0.05),其中针药结合组在降低眼球疼痛积分方面优于中药组(P<0.05)。结论平目汤联合针刺能更好地降低阳气亏虚、痰瘀阻滞型非活动期Graves眼病患者的突眼度,改善其眼部症状,缓解眼球疼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 平目汤 GRAVES眼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呼吸病教学查房谈实习生临床思维能力的培养 被引量:1
18
作者 倪伟 徐蓉娟 《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15年第2期47-48,共2页
从教学查房的重要性、呼吸病教学查房的现状以及如何进行呼吸病教学查房等3方面阐述在临床教学中应重视培养实习生临床思维能力。
关键词 呼吸病教学查房 临床思维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丽红参干预虚证疲劳双盲、随机、安慰剂对照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李燕兰 方泓 +2 位作者 成颜琦 陈希 李少滨 《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 2022年第20期31-37,共7页
目的探讨高丽红参对虚证疲劳患者疲劳状态与免疫功能的影响及安全性分析。方法选取2017年3月至2018年2月就诊于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的180例虚证疲劳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B及C组,各60例,研究期间共有6名患者因不同原因脱... 目的探讨高丽红参对虚证疲劳患者疲劳状态与免疫功能的影响及安全性分析。方法选取2017年3月至2018年2月就诊于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的180例虚证疲劳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B及C组,各60例,研究期间共有6名患者因不同原因脱落,揭盲后发现A组脱落4人,C组脱落2人,最后有效病例共174例(A、B、C组分别56、60、58例)。所有患者均接受常规治疗(包括免疫抑制剂、安眠药、镇静剂等药物治疗及音乐疗法、运动疗法、心理疏导等非药物治疗),A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口服安慰剂胶囊(4粒/次,2次/d),B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口服红参参粉胶囊(2粒/次,高丽红参净含量为0.9 g,2次/d)和安慰剂胶囊(2粒/次,2次/d),C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口服红参参粉胶囊(4粒/次,高丽红参净含量为1.8 g,2次/d),3组患者用药疗程均为4周,用药后每周定期进行随访。比较3组患者治疗4周后的临床总有效率,各项主症疗效,治疗前与治疗2、3、4周后疲劳症状积分变化,治疗前与治疗4周后不同维度疲劳状态评分变化,治疗前与治疗4周后血清白细胞介素-2(IL-2)、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水平,以及治疗前和治疗2、3、4周后火(热)症状积分变化。结果治疗4周后B、C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均显著高于A组(均P<0.05);治疗4周后C组患者精神不振和疲乏无力主症的治疗总有效率均显著高于A组,且C组患者疲乏无力主症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B组(均P<0.05);与治疗前比,治疗1、2、3、4周后B、C组患者疲劳自评量表(FSAS)评分均呈显著降低趋势,且治疗2周后C组及治疗3、4周后B、C组患者均显著低于A组(均P<0.05);与治疗前比,治疗4周后3组患者躯体疲劳评分,B、C组患者精神疲劳、疲劳后果、疲劳对睡眠的反应、疲劳的情境性及C组患者疲劳的时间模式评分均显著降低,且治疗4周后B、C组患者躯体疲劳、精神疲劳、疲劳后果、疲劳对睡眠的反应及C组患者疲劳的情境性、疲劳的时间模式评分均显著低于A组,且C组患者疲劳的时间模式评分显著低于B组(均P<0.05);与治疗前比,治疗4周后A组患者血清TNF-α、IL-2水平均显著降低,C组患者血清TNF-α、IL-2水平均显著升高,且治疗4周后C组患者血清TNF-α水平显著高于A、B组,B、C组患者血清IL-2水平均显著高于A组(均P<0.05),但3组患者治疗前与治疗4周后组内及组间血清sIL-2R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用药期间,3组患者火(热)证候积分均呈现下降趋势,但3组患者火(热)症状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中药高丽红参治疗虚证疲劳患者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有助于机体缓解躯体疲劳状态,同时可提高患者免疫功能,尤其是高剂量高丽红参治疗效果更为显著,且使用高丽红参治疗的安全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丽红参 虚证 疲劳 免疫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席德治先生临床经验拾萃
20
作者 李文珍 《光明中医》 2011年第10期1976-1977,共2页
席德治先生为常州孟河医派传承学会副会长,丁氏学派第三代传人,师从丁济万、程门雪等,一生奉献于中医临床事业,并致力于继承和发扬孟河丁氏学派学术理论,对于消化系统、妇科等疾病的治疗具有丰富的经验和较深的造诣。笔者曾有幸侍诊左右... 席德治先生为常州孟河医派传承学会副会长,丁氏学派第三代传人,师从丁济万、程门雪等,一生奉献于中医临床事业,并致力于继承和发扬孟河丁氏学派学术理论,对于消化系统、妇科等疾病的治疗具有丰富的经验和较深的造诣。笔者曾有幸侍诊左右,先生德艺双馨,惜不久前因病仙逝,铭记先生教诲之恩,今温习席先生之临床用药经验,以表缅怀之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席德治 中医药疗法 名医经验 孟河医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