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温肾健脾汤联合蒙脱石散治疗ICU脾肾阳虚型腹泻临床研究
1
作者 柯梅芳 范先志 朱亚瑾 《新中医》 CAS 2024年第4期53-57,共5页
目的:观察温肾健脾汤联合蒙脱石散对重症监护病房(ICU)脾肾阳虚型腹泻患者的治疗疗效。方法:选取ICU脾肾阳虚型腹泻患者63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32例和对照组31例。对照组采用蒙脱石散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温肾健脾汤治... 目的:观察温肾健脾汤联合蒙脱石散对重症监护病房(ICU)脾肾阳虚型腹泻患者的治疗疗效。方法:选取ICU脾肾阳虚型腹泻患者63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32例和对照组31例。对照组采用蒙脱石散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温肾健脾汤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止泻时间以及肠内营养足量时间、胃肠动力学指标[血清胃泌素(GAS)、胃动素(MOT)、5-羟色胺(5-HT)]、C-反应蛋白(CRP)、红细胞沉降率(ESR)水平、并发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88%,对照组为74.19%,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血清GAS、MOT、5-HT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且观察组GAS、MOT、5-HT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CRP、ERS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观察组CRP、ERS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止泻时间、肠内营养足量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无出现不良反应,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68%,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均未见严重并发症。结论:温肾健脾汤联合蒙脱石散治疗ICU脾肾阳虚型腹泻疗效显著,可促进胃肠道功能恢复,缓解机体炎症反应,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泻 重症监护病房 脾肾阳虚 温肾健脾汤 蒙脱石散 胃泌素 胃动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味四妙散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多发性肌炎疗效观察及对肌力、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
2
作者 范先志 柯梅芳 李群 《新中医》 CAS 2023年第22期19-24,共6页
目的:观察加味四妙散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多发性肌炎(PM)的临床疗效及对肌力、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60例PM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2组均给予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联合加味四妙散治疗。比较2组治疗后临床疗效、不良... 目的:观察加味四妙散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多发性肌炎(PM)的临床疗效及对肌力、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60例PM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2组均给予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联合加味四妙散治疗。比较2组治疗后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以及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肌电图、肌力分级、炎症因子[前列腺素E_(2)(PGE_(2))、白三烯E_(4)(LTE_(4))、前列腺素D_(2)(PGD_(2))]水平变化。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67%,对照组为73.33%,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中医证候主、次症积分及总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主、次症积分及总积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观察组主、次症积分及总积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2组运动单位电位时限、波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运动单位电位时限、波幅均较治疗前增大(P<0.05),且观察组运动单位电位时限、波幅均大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2组肌力达3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肌力达3级率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且观察组肌力达3级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2组PGE_(2)、LTE_(4)、PGD_(2)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PGE_(2)、LTE_(4)、PGD_(2)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观察组PGE_(2)、LTE_(4)、PGD_(2)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00%,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味四妙散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PM疗效显著,可进一步降低炎症反应,有助于恢复肌力,缓解临床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肌炎 四妙散 糖皮质激素 肌力 炎症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类风湿性关节炎并发纳米细菌感染患者免疫水平及骨代谢变化 被引量:5
3
作者 范先志 柯梅芳 郭大斌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1692-1696,共5页
目的研究类风湿性关节炎(RA)并发纳米细菌感染患者免疫水平及骨代谢变化。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1年1月龙游县人民医院风湿科收治的98例RA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关节液培养结果分为A组(纳米细菌检出浓度≥3个/视野)22例、B组(纳米细菌检... 目的研究类风湿性关节炎(RA)并发纳米细菌感染患者免疫水平及骨代谢变化。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1年1月龙游县人民医院风湿科收治的98例RA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关节液培养结果分为A组(纳米细菌检出浓度≥3个/视野)22例、B组(纳米细菌检出浓度1~2个/视野)45例和对照组(未检出纳米细菌感染)31例,对三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血清细胞因子、免疫生化指标、骨代谢指标进行比较。结果A组患者的疾病活动性评分28(DAS28)高于B组,B组患者的DAS28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B组、A组患者的血清白细胞介素(IL)-1、肿瘤坏死因子(TNF)-α、C-反应蛋白(CRP)、免疫球蛋白(Ig)M、IgA、抗环瓜氨酸多肽抗体(anti-CCP)、类风湿因子(RF)、β-胶原降解产物(β-CTX)水平依次升高,骨密度(BMD)和血清总I型前胶原氨基端延长肽(tPINP)水平依次降低。以上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RA患者关节局部纳米细菌的感染和繁殖可加剧患者的全身免疫炎症损害和骨代谢紊乱,临床医生应给予高度的关注和及时的干预,从而达到缓解病情进展、保护关节和靶器官功能、改善生活质量和预后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细菌 类风湿性关节炎 细胞因子 免疫生化指标 骨代谢指标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